《一虎一席谈》

合集下载

一虎一席谈

一虎一席谈

一虎一席谈:三轮车博士广一南北一家人新闻背景:蔡伟,38岁,高中学历,8个月前还在老家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

凭借着他在古文献研究方面的天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学,经三名教授联名推荐,敲开了复旦博士生招生考试的大门。

一个有趣的对比出现了,蔡伟对记者说“我没什么了不起的,谁读了20年的书都能这样”,这样的一个人,没有经过考试的选拔被录取为博士,是否符合社会常理?复旦大学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录取方式是否值得提倡呢?敬请收看本期《一虎一席谈》:当录取三轮车夫为博士……访谈人物:蔡伟,辽宁锦州人,2009年3月被复旦大学录取读博士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为了录取蔡伟,专门跑教育部)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揭露自主招生弊端)第一场:VCR开场,内容是蔡伟被录取的新闻,以及对他的采访片段主持人介绍嘉宾,嘉宾出场本场嘉宾: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本场话题主要是从复旦大学官方角度以及对蔡伟专业知识能力的评价出发,阐述为何破格录取蔡伟读博士。

主要角度:1. 国家以及复旦大学博士生录取标准2. 对蔡伟的专业能力做出鉴定,说明他为什么能够被录取3. 录取蔡伟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压力多大?4. 现有的高教录取制度是否合理?第二场:VCR开场,介绍蔡伟经历,简要阐述,蔡伟的求学过程主持人介绍嘉宾,嘉宾出场本场嘉宾:蔡伟本场主要是从蔡伟的角度叙述他的录取过程,在求学期间的经历,以及他与三位保举他教授之间的故事,从蔡伟的角度揭示录取原因。

第三场:VCR开场,社会的反对声音,媒体的态度本场嘉宾: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本场话题主要是从现行教育录取制度是否合理出发,引述蔡伟这样的人是否应该被“不拘一格”录取,现行教育录取制度是否需要改革,我们怎样看待蔡伟被录取角度:1. 我国现行公平的招生与自主招生的平衡程度2. 自主招生对于现有的社会条件利弊关系3. 怎样对待蔡伟这样的偏才,怪才?4. 录取的权力不能完全归导师,否则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结语:将心比心,如果将你与20年前的蔡伟来个命运置换——高考折翅,在无机会复读的情况下担任了胶管工人,又下了岗,摆起地摊,蹬起人力三轮车,你的人生将如何伸展?即使你也有对古文字的偏好,恐怕也会丢弃原有的梦想,不惜蹉跎岁月,在常态思维中奔波为生计吧?专题虽然讨论的是社会肌理,但结语处仍想对蔡伟博士表示敬意。

一虎一席谈2012

一虎一席谈2012

一虎一席谈20122012年,作为中国十分艰难的一年,国内外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国际关系紧张,社会问题频发。

与此同时,中国与盲学社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正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有幸采访了一位活跃在盲人教育领域的杰出人士,他被誉为“一虎”,这个谈话深入探讨了当时的盲人教育现状与变革,以及他对未来的展望。

一虎先生,在盲人教育事业中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在这次谈话中,他向我讲述了他对2012年盲人教育的观察和看法。

他提到,虽然盲人教育在过去几年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包括资源不足、师资缺乏、教材质量低下、学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一虎先生也表示,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2012年在盲人教育方面还是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政府增加了对盲人教育的投入,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旨在提高盲人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

一虎先生强调,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出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们为盲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权利。

此外,一虎先生还谈到了盲人教育领域的一些新趋势和挑战。

他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盲人教育领域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

新的辅助设备和技术正为盲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例如,盲文电子书籍、触摸屏技术、语音识别软件等,都为盲人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更多便利。

然而,一虎先生警告说,这些新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盲文教育。

他认为,盲人学生应该学习盲文作为基础,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我发展。

他呼吁学校和政府继续重视盲文教育,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在谈话的最后,我向一虎先生请教了他对未来盲人教育的展望。

他表示,未来的盲人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课程。

他希望通过教育改革和创新,更好地满足盲人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

一虎先生认为,盲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

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盲人教育问题,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盲人教育事业中来。

他相信,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盲人教育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盲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一虎一席谈》与作文教学

《一虎一席谈》与作文教学
表意见或见解 。节 目以讨论形式进 行, 广开言路 , 实话实说, 直话直说 。
时记录下嘉宾们 的观点 ,嘉宾 的精 彩发言和激烈辩论也不时引来学生 的阵阵掌声 和议论声 ,如作 曲家郭
文景的 “ 我们应该把见义勇为的精
由于所选话题均为当下发生 的热 门 事件 , 几乎每集播 出之后 , 都引起社
会 的 强 烈反 响 。 我选 取 与 学生 学 习 、
神 留在 人 间 ,而不是送 到 天堂 上
去” ,这 一 番 话 就 引 起 了全 班 学 生
在整个课程设计 中,考虑到我
校高一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把重点 放在提升学生概括 、分析 、评价 问 题 的能力上 ,l 并且降 低了对分析 、
出谈 论 话 题 的 主 要 内容 :
经过讨论 ,学生们大都对事件 有了 比较 明确的看法 。这时 ,我要
求学生动笔表述 ,任选角度 ,发表
自己的看法 ,阐明理 由,字数不少 于50 ,并在课堂上完成。 0字
2 0 年1 月2 09 O 4日下午 ,在 湖北 荆州,湖北长江大学1 多名大学勇 0 救两名落水儿童 ,其 中三名大学生 壮烈牺牲 。而 当地一 家打捞公司却
的强烈共鸣。
二 、分 析 、讨 论 阶 段
生活比较接近的话题 ,播放给学生
观看 ,使之成为可供学生课堂讨论 分析的作文素材 ,训练学生透过时 事分析 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并使 学生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 ,进一步
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 “ 一虎一席谈 》与作文 教学” 《 完整的课程需要两个课时 ,过程包 括视 频 的观看 ,课 堂 的概括 和讨


《 一虎一席谈》与作文教学

谈话类节目发展模式研究——以《一虎一席谈》为例

谈话类节目发展模式研究——以《一虎一席谈》为例
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在以上方框内打勾)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引子
“踏踏实实做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
——官场流行的一个“段子”
中国人似乎对虎有种特殊的情结,2006年出版的一部畅销小说《中国虎》,编织了一个发现华南虎的故事,让无数人心潮澎湃。
重庆市渴望找到华南虎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而这种急切心情似乎很难以用科学考察来解释。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局长蔡吉祥一语泄露了其中的玄机,在专程赴镇坪考察当地的生态资源后,蔡表示:“两地同属大巴山山脉,除了镇坪的山缓些,城口的山陡些,没什么区别。老虎活动范围有90平方公里,他们有老虎,我们也会有。如果照片是真的,我们也跟着沾光了”6。
科学研究认为,最早的虎栖息于亚洲东北部,后来逐渐分为两支,分别向西、向南扩展,共形成8个虎的亚种:巴里虎、爪哇虎、里海虎、东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和华南虎。8种虎中,分布于我国的有4种:东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和华南虎,其中华南虎为我国特有的老虎品种,仅分布在中国境内,因此,华南虎又被尊为“国虎”1。
“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
姓名:张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学
指导教师:吴毅
20080603
摘要
“华南虎事件”是2007年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起始于这样一个疑问:“华南虎事件”中陕西省有关方面为何要造假?
本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将事件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对事件的参与者陕西省林业厅、地方政府、评审专家、周正龙、官僚系统、网络、傅德志、新闻媒体、国家林业局等在事件中的表现的描述,揭示了他们背后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逐渐呈现出了整个事件的逻辑。本研究最终将这一逻辑用“体制性造假”来概括。

基于《一虎一席谈》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观众话语权问题

基于《一虎一席谈》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观众话语权问题

基于《一虎一席谈》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观众话语权问题作者:唐飞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8年第03期摘要:文章主要根据《一虎一席谈》节目探讨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观众话语权问题,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很多普通百姓都对当今时事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个舞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虎一席谈》给了现场观众这样的机会,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实现了草根阶层与精英阶层之间的平等对话。

关键词:《一虎一席谈》;电视谈话类节目;观众话语权论辩式节目是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一种重要类型,在节目中,会出现多方观点,各方在现场展开语言交锋,主持人站在中立的立场对现场进行控制和指挥,引导他们进行陈述。

《一虎一席谈》是香港凤凰卫视播出的一档“群口”谈话类节目,既融合了很多国外的节目形式,又顺应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开放的趋势,充分体现了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观众话语权的实现层次。

一、节目的前期设置为观众话语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一虎一席谈》节目中,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一些重大事件,例如焦点问题或者热门话题等,这些话题一般都能够为普通民众所熟知,并且大部分普通民众也非常乐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容易参与到辩题的讨论之中。

在每一期节目录制之前,节目组都会发出邀请函,邀请那些对话题感兴趣的普通民众到现场参与话题的辩论。

节目录制之前会提前告知观众将要讨论的辩题,让观众在参加节目之前充分做好准备,参与节目时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一虎一席谈》节目的演播室有一个蓝色的Y字形地毯,利用Y字形顶部的分叉把现场分为两个区,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分别位于两个区域内,在嘉宾的背后是现场观众,主持人负责对节目进行必要的引导,不参与话题的辩论。

二、在群辩中满足观众的话语权《一虎一席谈》节目利用辩论的形式对时事进行评论,能够以思辨的色彩对观众进行引导,让观众的话语权在节目中充分得到尊重。

电视谈话节目《一虎一席谈》的美学特征

电视谈话节目《一虎一席谈》的美学特征

电视谈话节目《一虎一席谈》的美学特征作者:袁楠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9期【摘要】《一虎一席谈》是凤凰卫视于2006年1月开办的一档谈话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各界的关注。

本文试分析其各要素中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找出其“叫好又叫座”的原因。

【关键词】《一虎一席谈》电视节目美学特征《一虎一席谈》是凤凰卫视于2006年1月开播的一档全新的栏目,周六晚八点的黄金时段在凤凰卫视中文台、美洲台、欧洲台同步播出。

节目以讨论形式进行,嘉宾、现场观众在《一虎一席谈》中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而主持人俨然一名辩论赛的裁判,让观众看了大呼过瘾。

任何电视节目,都要讲究美学价值。

“所谓电视美的本质的问题,如仅从经验的直观的角度来谈,简单说来就是电视产品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美,是电视产品传播过程中人们所感受到的美。

”①在电视节目遭遇“内挤外压”、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美感就是生产要素,就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虎一席谈》之所以有巨大的影响力,与其有着突出自身特点的美学特征密不可分。

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它所具有的真、善的本质。

一、真——唇枪舌战,嘉宾观众针锋相对所谓真,就其本身来说,是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

真的不等于全是美的,但美的必须是真的。

《一虎一席谈》之所以能够保持活力吸引观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节目的真实,这种真实背后所蕴涵的是尊重多元文化、尊重各方话语权的深刻文化内涵。

(一)正反嘉宾激烈辩战《一虎一席谈》采取的是“嘉宾+主持人+现场观众”的节目设置,现场观众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正、反方两个嘉宾都是各个行业的业界精英。

“辩论中,各类嘉宾都仿佛置身于角斗场中,你攻我防,见招拆招,节目进行当中常见奇峰叠起、高潮不断。

嘉宾代表的‘权威’立场遭受到质疑”②正如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所说的那样:“这里反对权威的说教,这里是平等的,有时甚至是权威的叛逆。

这一点是中国社会需要的。

《一虎一席谈》分析

《一虎一席谈》分析

《一虎一席谈》分析《一虎一席谈》于2006年4月29日开播,节目将每周萃取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或热点话题,在现场会请来当事人或各界学者、专家、名人担任嘉宾发表意见或精辟见解。

节目特点:选题具有及时性、公开性、冲突性,话题具有新闻时效性,新闻事件不论大小都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具有较强的干预性,每个话题背后都具有多元的价值判断标准;表现形式彰显谈话魅力。

主持人:主持人胡一虎的专业素质极高,很能把握现场的节奏和状态,同时他还善于“挑拨离间”,能挑起话题,带动现场嘉宾及观众参与激烈讨论。

由于所请嘉宾几乎都是当事人双方,并且是对立的双方,因此会出现激烈的交锋,但胡一虎能都很好的控制全场,及时并恰当的选择发言的一方,避免因矛盾由辩论变成打架的情况。

主持人的开场和结尾所作的陈述都极为精简并一语中的,特别是在结尾处很多时候都已经达到矛盾的高峰并且不能化解,但胡一虎做的总结能很好的收住节目节奏。

嘉宾:节目中所请嘉宾都是重量级的,由当事人有专家,并且好多都是权威人士。

由当事嘉宾表达出的观点很具说服力,并且双方在紧张激烈的现场那种针锋相对的情况能很让观众看到嘉宾最真实的一面。

当有专家或权威人士做出分析时,具有一种权威性,能让观众接受,并且很愿意参与其中。

同时所做的的分析很有见地,能清楚的表达出当前的话题的关键所在,这样也帮助了观众思考,推进节目的进行。

观众:节目所请观众是持不同观点观众,并且会针对当期选题选择具有差异化价值判断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在现场他们也能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看法,当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举起手中的“支持、反对”的牌子,这在无形中让观众参与其中,让观众感觉自己处于事件中并且会有一种极强的欲望去表达观点,这便在很大一方面吸引了受众,受众之所以喜欢就是因为自己也参与了。

现场节奏及现场音乐:先由嘉宾亮出自己的观点,展开恰当并夹杂着观众的激烈争辩,而后请相关人员或当事人出场发表观点,对之前的观点进行修正,这样新一轮辩论开始,环环相扣。

一虎一席谈节目分析-文档资料

一虎一席谈节目分析-文档资料

重点:

《一虎一席谈》它颠覆了以往电视节目“传--受” 的传播模式,拒绝了规定的宣讲内容不仅让 当事人有话说,让多元思想代表现场针锋相对, 更赋予现场观众随时插话、发表个人意见的权 利,真正构建了媒体创造的公共话语空间。而
作为中国唯一一档大型抗辩式思想性谈 话节目。
节目亮点

一、新鲜度:萃取每周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焦
点或热门话题

二、广度:是一档国际性栏目 三、真实度:大家所熟知的事件 四、深度:是思想的交锋 五、尖锐度:实话实说,直话直说,广开言路,言者无罪


六、透明度:话题裸露,言论备受尊重 七、互动性:颠覆了以往电视节目“传--受”的传播模式,现
场观众随时插话、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

播出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
特殊经历

大三那年,胡一虎做了人生中第一次打破常 规的事情,谎报年龄考入了当时台湾三大电 视台中的“中视”。可大学毕业正式报考三 大台时,自信的他却遭遇了“滑铁卢”,在 “中视”和“台视”的面试中惨遭淘汰。关 键时刻,父亲为他抓住了最后一个报考机会 --"华视"的考试,并鼓励他不要气馁。最终, 胡一虎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华视”, 开始了他的媒体生涯。
首播时间: 周六 20:00-21:00 重播时间: 周日 02:05-03:10 13:0014:00


开眼界

先让大家目睹一下此档节目的“功效”,同 时也见识一下这只“虎”的才华!

you.video.sina/b/157885901235987331.html
节目特点



将萃取每周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 焦点或热门话题,请来当事人、或各界学者、专家、 名人担任嘉宾发表意见或精辟见解。节目以讨论形 式进行,实话实说,直话直说,广开言路,言者无 罪。 节目邀请观众列席现场,积极发表意见,参与一场 思想对垒。无论是社会权贵,或是平民百姓,皆可 各抒己见。主持人、嘉宾加上现场观众,各抱持不 同见解和理念,每周来一场热热闹闹的思想交锋。 这里不是一言堂,所有的意见都备受尊重"是《一 虎一席谈》的宣传语

基于差异化传播策略视角看《一虎一席谈》

基于差异化传播策略视角看《一虎一席谈》


差异 化的含义
时效性几乎 已经 成为 了他 的代名词 ,他所选 择的一定是在过 去 几 天 最 受 人 们 关注 的 社 会 焦 点 问题 ,这 不 仅 能 够 充 分 的 引

差异化 区别于同质化 ,注 重“ 与众不 同” ,是指企业在建 起观众 的关注 ,也使得节 目长期处于一个长盛 不衰的状态 , 立差异化发展 的基 础上,将提供 的产 品或服 务差异化 ,促使 方面免去 了栏 目素材是否合宜 的忧虑 ,另一方 面还 保持着 在经营过程 中利用 自身在某些方面 固有 的比较优势 ,在竞争 恰当的时效性 。 中寻求最大 的发展【 1 ] 。至于差异化传 播 ,笔者认 为,在节 目 争议性 :在我 国内地 同类 型的谈话节 目中,所选话题 大 同质化严重 的今天,差异化传播也就是 指媒介利用差异化 这 都注意 了“ 热点性” 原则 ,但 这些热点话题都不约 而同停留在 样一种理念针对 受众在栏 目的定位 、取 材、 以及栏 目形态 等 不需讨论就可直接得 出结论 的层面 ,一般在 节 目之前,话题 方面进行全新 的改变,充分挖掘 自身的优 势资源 ,尽 自身最 已经带有明显的倾 向性 。《 一虎一席谈》则不尽相同,从最近 大的努力来充 分的满足受众心理需求与精 神需求 ,给受众 带 几期的节 目来看 :《 马英九会不会被弹劾下 台》 、《 美对台军售 来一种全新的感受 ,从而完成赢取受众关注 的 目的。 是否破坏两岸和平 》 、《 叙利亚危机会不会 引爆 中东》这种明
功地推 出一档 以评论为主 的电视栏 目 《 一虎 一席 谈》 其 中, 栏 目的成功得 益于差异化传播 的运用 。因此,本文从栏 目定位 的差异 化、栏 目取材的差异化、栏 目形态 的差异化等 角度进行解析 ,以便更准确地 认识栏 目的成功并为其进一步发 展提出相 关意见。

《一虎一席谈》活动方案-1019(客户版)

《一虎一席谈》活动方案-1019(客户版)
凤凰卫视 凤凰生活周刊 特邀英国女王钦授英国皇家總督學Christine Gilbert CBE首度來華
一虎一席談
中國是否需要開展“貴族教育”
时间:2012年10月29日(星期一)15:00-17:00 地点: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
主办单位:凤凰卫视 凤凰生活周刊 协办单位:狮子婴幼公学 一汽-大众奥迪(广东中奥汽车) 侨鑫集团 加比达斯(中国) 特邀嘉宾:英国皇家总督学 Christine Gilbert CBE 英国教育标准局独立第三方监察机构Prospects总裁 Raymond Auvray 狮子婴幼公学(中国)总裁 田欣 加比达斯总裁(G.B.S) Ian Hunt 英国贵族学校联盟成员: Kingswood School(中学)校长 Simon Morris Caldicott School(小学)副校长 Mark Smith
活动亮点Highlights
分享优势家庭儿童早期教育精髓
探索中国国情下“贵族”子女教育癿解决之道
介绍英国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顶级贵族名校入学记考试模式
活动流程Flow Chart
序号
1 2 3 4 5 6 7
时间
14:30-15:00 15:00-15:10 15:10-15:30 15:30-15:50 15:50-16:00 16:00-17:00 17:00
斱面发生癿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请来当事人或各界学者、专家、名人担任
嘉宾,萃取社会、文化热门话题,主持人、嘉宾、观众各抱持不同见解和理念,实 话实说。
邀请媒体 Media
备注:以最终出席媒体为准
广州大剧院
精彩呈现
1029
特邀嘉宾: 田 欣
他积极推动为中国癿企业家子女建立适合他们癿 “贵族教育” 体制和机制; 他和他所领导癿狮子婴幼公学,在中国率先实践为中国企业家 子女建立从0岁起步癿个性化教育系统; 狮子婴幼公学获得英国私立贵族学校联盟认可,获准成为中国 0-6岁婴幼儿未来直通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顶级贵族名校癿唯 一保荐通道。

《一虎一席谈》的内在要素及发展方向9页word文档

《一虎一席谈》的内在要素及发展方向9页word文档

《一虎一席谈》的内在要素及发展方向大型抗辩式思想性谈话节目《一虎一席谈》于2006年4月29日开播。

这个节目“将每周萃取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请来当事人或各界学者、专家、名人担任嘉宾发表意见或精辟见解”①。

自开播以来,《一虎一席谈》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绩,成为访谈栏目的后起之秀。

《一虎一席谈》栏目成功的内在要素名牌主持人胡一虎的魅力。

决定一档栏目的因素很多,但主持人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一虎一席谈》是凤凰卫视为胡一虎量身定做的一个栏目。

无疑,胡一虎是该栏目的灵魂和象征。

下面从个性、语言、“挑拨离间”三个方面概述胡一虎的魅力。

第一,个性魅力。

胡一虎的个性魅力集中体现如下:1.豪爽大气。

当过兵的胡一虎,身上充满了一种常人罕见的英雄气质,散发着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子汉那顶天立地的气息;嗓门高亢而富于磁性,豪气冲天,有一种问道日月的气魄和胸襟。

胡一虎,人如其名,言行恰当,虎虎生风,雷厉风行却潇洒自然。

2.自信睿智。

《一虎一席谈》的嘉宾一般都是各个领域里的风云人物,胡一虎面对的嘉宾无论是学界泰斗,还是政要名流,他都能一视同仁,不卑不亢,以一种坦荡的君子气度与其纵论天南海北。

介绍嘉宾的时候,胡一虎充分展现江湖豪情,与嘉宾称兄道弟,在言谈时,不拘小节,常常于挥手畅谈间开怀大笑,营造出一种开明宽松的谈话气场,无形之中激发了嘉宾、观众自由言说、畅所欲言的欲望。

而且因为自信的缘故,主持人显得神采奕奕,经常能出语惊人、妙语连珠,同时,还催发了其睿智、幽默的言语灵感,不仅带给电视机前的受众、现场相关人士意想不到的惊喜插曲,还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神经,增强他们言说、表达自身诉求的欲望。

3.真诚坦荡。

看《一虎一席谈》,会感受到胡一虎身上一种充满人情味的人文关怀。

他不会为单纯追求其收视率的提高而弃嘉宾、观众尊严、利益于不顾,制造恶俗圈套恶搞嘉宾,从而满足、加剧受众一种不健康的审美取向。

《一虎一席谈》海侃天下事,美丑正恶皆可光明正大地搬到舞台上让众人评说,所要寻求的是一种积极、正确的扬弃思路。

从互动性谈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与功能——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为例

从互动性谈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与功能——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为例

生对 《 一虎一 席谈》 最 简 要 的一 句 评 语 。
所谓 “ 群 口时代 ” . 主 要 是 指 作 为 接 受 主 体 的受 众也 积 极 能动 地参 与 到谈 话 中 去, 共 享 同一 个 交 流层 面 。 其 实质 仍 然 是 话 语 权 的 问 题 。通 过 《 一虎一席谈 》 节 目 的结 构 和 设 置 ,我 们 可 以 很 明显 地 看 出 主 创 人 员 在 话 语 权 均 衡 方 面 所 做 的 努 力。 首 先 是 观 点 均 衡 .在 每 一 期 的 节 目 中 .必然 会 围 绕 一 个 话 题 存 在 着 两 个 截 然 不 同 的 观 点 彼 此 争 辩 , 观 点 的 交 锋 和 思 想 的 交 流 是 节 目的最 大 看 点 ,而 实 力 不 均 而 产 生 一 边 倒 的辩 论 效 果 则 既 不 是
主 体 可 以是 主 持 人 、 嘉宾 、 现 场 观 众 甚 至
坛” 中, 也设有“ 一虎一席谈 ” 的 专 区板 块
供 网友 发 I 9 占 讨论 。 主 创 人 员 对 民意 的 关 注 和尊 重 是 空 前 。
节 目的 时 间 是 有 限 的 , 不 可 能 允 许
场外人士 , 交 流 内容 则 包 罗 万 象 , 具 体 形
各种方式 , 实 现 了与 受 众 的 良好 互 动 。民
从互动性谈电 视谈话节目 的形态与功能
以凤 凰 卫 视 《 一虎 一 席谈 》 为例
李 今 龙
( 黑 龙 江 电视 台 , 哈 尔滨 1 5 0 0 9 0 )
意 采 集 就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策 略 。每 一 期 的 辩 题 的选 择 不 仅 仅 要 从 创 作 者 的角 度 出 发, 更要从受众需求 的角度考虑 , 这 就 要 求 主 创 人 员 充 分 掌 握 民意 ,了解 大 众 的 兴趣点 、 关 注度 和基 本 观 点 , 对 社 会 舆 论 有 充 分 掌握 , 再 进 行 节 目的布 局 谋 篇 。 在 这 方 面 . 网络 媒 体 提 供 了 一 个 良好 的渠 道 。《 一虎一席谈》 在 凤 凰 网上 专 门开 辟 了节 目主页 ,其 内 容 不 仅 有 节 目介 绍 和 往 期 回顾 .更有 留 言 板 使 网 民 自由 贡 献 自己 “ 最希望《 一虎一席谈》 讨论的话题 ” 以供 节 目组 选 用 。 在下一期话题确定后 , 节 目组 又 会 及 时 将 话 题 在 网 页 上 预 告 并

从《一虎一席谈》看辩论型谈话节目

从《一虎一席谈》看辩论型谈话节目

从《一虎一席谈》看辩论型谈话节目作者:马未然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04期摘要:辩论型谈话作为谈话节目的一种,随着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走红,逐渐被观众熟知。

本文分析了《一虎一席谈》的成功之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内地谈话节目作了展望。

关键词:一虎一席谈辩论公共话语空间辩论型电视谈话节目是选取有争议性的话题,采用论辩的方式展开节目的一种谈话节目形式。

辩论型谈话作为谈话节目的一种,随着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走红,逐渐被观众熟知并喜爱。

《一虎一席谈》一般选取近期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热门话题,请来话题当事人、各界学者、专家或者名人担任嘉宾发表意见。

节目以辩论的形式进行,让参与者实话实说、直话直说,广开言路,言者无罪。

这种新奇、自由的节目方式一经推出,立即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节目开播仅一年就被评为“最佳谈话节目”。

《一虎一席谈》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其分析可以给现在的谈话节目以启发,给未来的谈话节目以借鉴。

《一虎一席谈》的成功之处邀请多层次的嘉宾观众,营造多元的话语空间。

《一虎一席谈》的宣传语是:“这里不是一言堂,所有的意见都备受尊重。

”可以说它开创了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群口时代。

作为辩论型谈话节目,作为主要辩手的嘉宾是非常重要的。

节目组还会根据本次节目的话题,精心选择正反双方的嘉宾。

这些嘉宾有与当期话题持有不同意见的专家学者、有具有“意见领袖”作用的网络红人、有话题当事人甚至有娱乐明星,正反双方的力量要均衡。

相比“草根阶层”的观众,这些具有精英身份的嘉宾的意见更有冲击力,更能碰撞出火花。

每次节目录制前,节目组会提前在凤凰网的论坛上列出选取的话题,让网友自愿报名参加录制,我们看到的现场观众就是经过有目的地筛选后被留下的网友。

这些观众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本期节目的话题感兴趣,他们愿意并且敢于在这里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愿意进行一场思想交锋。

一虎一席谈

一虎一席谈

《一虎一席谈》主持分析班级:2012439114 姓名:周甜甜关键词:胡一虎主持人退休访谈节目主要内容:通过观看2015年3月28日《一虎一席谈》之“延缓退休是一剂良药还是猛药?”简要谈谈胡一虎的主持艺术和本节目亮点。

正文:一、主持人本节目由2007年斩获新娱乐华语主持群英会“最具亲和睿智主持”奖的胡一虎主持,他到底是一只怎样的“虎”?通过观看2015年3月28日的《一虎一席谈》之“延缓退休是一剂良药还是猛药?”提问式、引争议的话题一出,现场观众以及主持人很快进入话题,并展开讨论和辩论。

作为一档访谈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的节目,其风格与成败主要取决于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和魅力。

胡一虎是一位睿智又不乏幽默的主持人,他能很好的掌握现场节奏,又能让话题出现一个激烈的讨论场,最后变成辩论场。

他是一个女孩的父亲,所以内心又充满了感激与包容,亲和爽朗又评议内敛。

特别热衷国际新闻的他,曾独家专访南非总统曼德拉。

加入凤凰卫视后让他实现了主持两岸三地新闻时事节目、沟通全世界华人桥梁的梦想。

他主持的节目包括《纵横中国》及《凤凰全球联机》。

介绍中国文化地理的益智节目《纵横中国》获“2002中国电视节目榜”选为“最佳文化、生活及专题类节目”。

他的机智和潇洒令他在“2002中国电视节目榜”赢得“最佳文化、生活及专题类节目主持人”之美誉。

当前主持的节目是:一虎一席谈、凤凰全球连线、凤凰大视野。

胡一虎对于话题和现场的驾驭能力是很强的,既能抓住现场观众和嘉宾的精彩话语形成活跃点,又能适宜快速的转移话题调整方向。

节目中他凭着自己的机智、敏锐,用简单的发问,引导出自然美妙的对话。

他如同一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享受着思想交锋带给自己的胜利的快感。

退休这一敏感话题便在他的“快嘴”下传开。

二、现场嘉宾三、话题四、节目亮点五、与同类栏目的区别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下发通知明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60周岁退休。

浅谈论辩式谈话节目中话语权的实现——以《一虎一席谈》为例

浅谈论辩式谈话节目中话语权的实现——以《一虎一席谈》为例
声屏世界l H E W S W O R L D
浅 谈论 辩 式 谈话 节 目中话 语权 的实现
以 一虎一席谈 为例
。于 珂悦
【 摘
要】 随着公众话语权的下放及其范 围的扩 大 , 在 电视 荧屏上 , 陆续 出现 了一种论辩式谈话栏 目, 并受到观众的喜 爱。 凤凰 卫
视的 一 虎一席 谈》 就是其 中之一 。 本文试通 过对 一虎一席谈 栏 目内容 的分析 , 寻求节 目以嘉宾、 观众 的辩论来逐层深入 , 探讨论
( 1 ) 主持人 。 主持人胡一虎起 到引导 和操 控现场的作用 。 他的角色类似 于辩论 个人 意志强加在论辩双 方身上 , 不会 阻碍
双方 的语言表达 , 不会在节 目中表达 自己 的观点。 但是 与辩论赛赛上 的裁判所不 同 的是 , 主持人 胡一虎需要对论辩者 的言论 律 和道德 规 范 ,为社 会舆论 带来 正面 引 导, 并且符合 节 目主 旨, 围绕 各个 环节论 辩 的焦点 , 在保证 每位发言者 的话语权 的 同时 , 还要保证 发言内容不跑题 、 不违法 、
目能够让 电视观众从当事人的 口中了解事 赛 赛上 的裁判 , 在 这场论 辩 中 , 他 不会将
程中 ,看到公众话语权下放给具体 的人 的
语权 的下放也是通过主持人 、嘉 宾 、当事 人、 现场观众 的言论所体 现的。
结果 。 作为 《 一虎一席谈 》 来说 , 其媒介话 进行 把关和引导 , 使其言论遵循基本 的法
辩 式 谈 话 节 目展 开 话 题 、 深入的方法 。
【 关键词 】( 《 一 虎一席谈 》 论辩 式谈话 话语权
论辩式谈话栏 目是电视谈话栏 目的一 种, 一般在节 目中, 谈话各方的观点有 重大 分歧 , 在现场展开语言交锋 , 由主持人 在中 立 的立场上 , 对论辩方向进行控制 和指导 ,

从“一虎一席谈”栏目看谈话节目公共话语空间营造

从“一虎一席谈”栏目看谈话节目公共话语空间营造

从“一虎一席谈”栏目看谈话节目公共话语空间营造作者:刘一瑾来源:《今传媒》2010年第02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空间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

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和 ,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

[1]公众是公共空间的主体,因为他们有权对其所关心的公共事务进行讨论、做出评判。

传统的谈话节目让人们感受到的是专家专业、领导权威,谈话过程中相互支持或吹捧;谈话进程总是一帆风顺。

谈话节目的魅力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受众参与’的深度开掘,‘受众参与’是谈话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栏目与受众的双向沟通、互相理解、彼此促进,能够推进节目的创新”。

[2]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传播从过去的单向传播变为现在对话式的传播”[3]。

“一虎一席谈,大家一起谈”,将我们带入一种全新的谈话栏目。

一、从话题的选择看话语空间的营造1.时效性该栏目每期话题都与当下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紧密相联。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不久,“一虎一席谈”就组织讨论话题“中国该不该帮助美国救市”;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栏目便推出话题“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汶川地震不久后跟随“范跑跑”的新闻,“范美忠不顾学生逃跑是不是失职”的讨论就出现在该栏目中;近年来房价暴涨,栏目又讨论了“房价是不是到了拐点”的话题。

由此可见栏目每次的话题都与当今时事焦点息息相关,这样的选题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了普通受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愿望,同时更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

2.公共性那些宏大遥远得与生活无涉的话题,在该栏目中引伸出许多相关社会现象,进一步扩展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使话题不再孤立且具有讨论的公共价值。

如讨论“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时,乍看与百姓现实生活结合的并不紧密,但是随着主持人的引导和讨论内容的不断深入,专家和观众一起分析了政府的救市行为,之后讨论了金融危机引起的“失业潮”是否会发生在你我之间。

2012年04月21日一虎一席谈文字实录

2012年04月21日一虎一席谈文字实录

20120421一虎一席谈-中国银行业确实挣了不该挣的钱解说:近日各家银行相继发布年报,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五大银行净利润总额达到6808.49亿元,相当于日赚18.65亿元,对比去年中小企业资金举步维艰,暴利、圈钱、不厚道等声音纷纷砸向“日进斗金”的银行。

温家宝总理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称,中国银行业暴利超烟草石油。

在日前举行的亚洲博鳌论坛上,中国银行业暴利问题,再次引发专家激辩,中国民营企业联合国会长保育钧,炮轰银行业暴利后面,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而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却不赞同银行暴利的说法,称银行赚钱应开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认为,银行业并非暴利,利润存在很大周期性,银行业被冠以暴利之名是否言之过重,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就能打破银行垄断吗?利率市场化能否终结负利率时代。

银行暴利、行业垄断、金融改革,《一虎一席谈》PK,温州金融改革能否打破银行垄断?胡一虎:一虎一席谈。

观众:有话大家谈。

胡一虎: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当我们提到中国的银行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接下来您会接什么连接词?在小的时候大家会想,这是一个金饭豌,有的人会说这是铁饭碗,但是现在说这是一个暴利的行业,用暴利这样的词来形容中国的商业银行,到底准不准确,是不一个误读呢?还有中国的金融改革到底该如何走下去,今天接下来一小时,我们一块来参与这场讨论。

首先第一我要请教庆明兄,您也是研究这方面话题,当人家用暴利这次词来形容中国的商业银行的时候,您觉得是准确的定位吗?【温州金融改革能否打破银行垄断】赵庆明(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我觉得是不准确的。

胡一虎:为什么?赵庆明:我们看,从资本利润率来看的话,基本上是在20%左右,和国内的其他一些行业,你像这个茅台酒,它的资本利润率基本是在40%,那相比应该是低得多。

胡一虎:跟其他行业比来讲,它绝对不算是个暴利,丰慧认同这样的说法吗?余丰慧(知名财经评论员):我自己感觉银行利润确实存在暴利,利润实在太高了。

一虎一席谈辩论观后感

一虎一席谈辩论观后感

一虎一席谈辩论观后感一虎一席谈辩论观后感范文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栏目邀请了范美忠以及郭松民等嘉宾,就“逃跑门”事件展开激辩,看后觉得很有意思,忍不住有话要说。

一、范美忠是不是可以原谅的?人大教授周孝正先生还是说的比较中肯:“范先生”无可厚非,作为“范老师”应该批评,“范跑跑”应该是批判,而且是严厉的批判。

这应该代表多数人的意见。

范美忠自己说,地震一来,头脑一片空白,拔腿先跑。

人们指责他,不是因为他是个怯懦的,不负责任的人,因为大地震来临时,谁都有可能慌乱,做出求生的本能举动。

人们不原谅的,是他事后拿着不是当情理说,而且没有丝毫的道德感,愧疚感,还要作为自由和公正的例子来宣扬,这才是引起人们愤怒的真正原因。

二、范美忠有没有突破道德底线?所谓的的道德底线,就是最低道德标准。

由于道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团体也有各自的道德标准,所以这个道德底线在不同的人那里,也有不同的标准。

我们所谈论的,是社会公共道德标准。

这里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公共道德的底线。

道,就是规律。

德者,得也。

按照规律去做得到的结果。

现在,道德通俗的解释为人们应该遵守的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

遵守了,就是道德的,不遵守了,就是不道德的。

除了法律中包含的需要通过强制力来保证的道德要求之外,还有许多社会危害不大、不需要强制力约束、不符合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这部分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教育、自我约束、社会舆论来加以纠正。

范美忠突破道德底线的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地震时自己先跑,事后发文论述逃跑有理,符合自由公正的歪理邪说。

一个是声称地震时连老母亲也不救的卑劣思想。

从第一点的行为来说,就是不但自私自利,而且延误学生逃生的时间,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再不忏悔,更是无理。

第二点,地震时连老母亲也不救,即使事后说这样的话,也是非常不道德的。

三、郭松民先生为什么很失败?看了这次一虎一席谈,感觉郭松民先生确实很失败。

本来是对话节目,却没有尊重对方人格,特别是在电视上,谩骂的坏影响更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传媒》杂志供稿摘要:辩论类谈话节目以其话题贴近现实,形式生动活泼,备受广大观众注目。

但是,辩论毕竟不是聊天,它需要旗帜鲜明的立场,是非清楚的对立,胜败了然的结果。

《一虎一席谈》作为一档辩论类节目,主持人没有明确的立场,辩论双方不分胜负,最终也得不出合理的结果。

四十多分钟的节目,常常变换多个主题,每个问题都无法争论清楚,造成观众思想混乱。

关键词:传播;信息;舆论引导一、无立场的辩论《一虎一席谈》是一档交锋非常激烈的辩论节目。

一期节目,能够在短短的四十几分钟内抛出多个话题。

每个话题的辩论过程中,嘉宾与嘉宾,嘉宾与观众,以及现场观众之间,时常冲斥着浓烈的火药味,也经常出现头脑发热的争吵。

每一次的唇枪舌剑过后,都会向观众传达大量的“信息”。

用香农对信息的定义,即“所谓信息,就是可以消减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1]来衡量,《一虎一席谈》的争论过程,确实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在节目的整个谈话过程中,虽然有众多观点和不同声音的交锋,但是,从争论双方来说,基本都是为了表现自身观点而进行争论;从主持人来说,缺乏积极主动的引导,而主要以尽力使双方保持均势,让现场更热闹为原则。

主持人对各种观点进行包容的做法,造成了大量无法消减或消除的不确定性内容。

使得激烈的思想冲突不能得到有效的统一,不但无法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反而造成了思想的混乱和认识的模糊,让观众看过节目之后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先跑老师”是否该跑》那期节目所产生的恶劣效应。

在该期节目中,“先跑老师”范美忠,首先重新定义了师德,说老师的职业操守是“启迪大家思想、智慧,能够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创造性发挥”。

对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这些说法,他“反对神圣这个提法”。

接着又对中华民族一向重视的“舍小己,为大我”的精神进行了批斗,“没有人是神圣的,也没有什么职业是神圣的”。

他毫不掩饰地说:“这个社会哪有什么公德,无非就是一群人的私德、私利而已。

你为他的孩子牺牲了,可是你的母亲、你的兄弟、你的老婆、你的孩子的悲痛欲绝,却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只想着自己的孩子保住了。

然后送你一个看似光荣实则无用的烈士的称号。

”范美中接这讲,牺牲自己生命已经不是底线道德,而是神圣道德。

他不想为神圣道德牺牲自己,别人也没有权力用它指责他。

面对范美中的上述言论,有社会责任感的节目主持人,应该把讨论的焦点引导到如下三个方面:一,范美中将自己在事件中的行为定义为没有履行神圣道德是否恰当;二,一个普通教师是否适合去给教师的职业操守这个古已有之的行业准则重新下定义。

可是,主持人胡一虎依旧保持了他的“神圣中立”。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谋取自身利益,是无可厚非的。

人们没有权力要求他人放弃底线道德,实践神圣道德,因为这无疑是在剥夺一个凡人的选择权,强行把他推向圣人的位置。

但是,人们有权要求每一个人践行底线道德,尽一个凡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教师,既希望他能学到知识,也希望他学会做人,更希望他在各方面得到保护。

如果学校只教知识,不管做人,更不管学生的安危,那么,哪个家长敢把骨肉送到学校呢。

因此,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保护学生的安危,是教师底线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每一个教师都有践行的义务,谁不践行,就是突破了道德底线,就应受到口诛笔伐。

范美忠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居然给至圣先师孔子定义过,并在几千年来被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师德重下定义,还反其道而为之。

行为准则必须具有普适性,而非特殊性。

要是人人都像范美中这样,一遇到麻烦就按自己的想法制定规则,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采取行动,那社会岂不乱套了!节目主持人忽视了这一核心问题,让辩论各方有游离于核心辩题之外,失去了进行有效辩论的机遇,也就失去了达成相对一致结论的可能性。

放任辩论各方无中心、无节制的自说自话,就等于是在制造思想混乱。

从此例中不难看出,主持人在辩论之中没有立场,导致节目不能有效消减不确定性因素。

节目在众声喧哗中草草收场,以包容多元思想的姿态匆匆结束,增加了人们思想的混乱。

节目形式很民主,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大众媒介为整个社会利益服务的责任。

因此,不论该栏目多么受人关注,从这个方面来说依然是失败的。

二、无胜负的辩论辩论是两方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言辞的矛盾,以便最终得到共识的过程,而《一虎一席谈》经常出现跑题现象。

围绕着一个论题,双方的观点意见并未充分展开,共识远未达成,谈论的核心话题却已被偷梁换柱。

在40多分钟的时间里,媒介平台这一公共资源常常被一些旁枝末节的话题所占用,本应重点讨论的核心问题却被置之一旁,无无暇顾及。

辩论过程如同一只无头苍蝇,飞的很卖力,却脱离了原初的方向。

主持人本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让辩论围绕正题转动,而胡一虎却为了让争论更加激烈,将自己变为局外人,导致出现客大盖主,无主题喧哗,无胜负结果的情况。

完整看过《一虎一席谈》的观众,会感到该节目有两点不能令人满意。

其一,最终讨论的话题与节目开始时所抛给观众的论题相距甚远。

这就失去了彼此用一定的符合思维逻辑的理由,来说明彼此见解、得到正确认识或共同意见的辩论目的。

其二,节目所辩论过的论题,开始辩论时是什么状况,最终还是什么状况。

而且,辩论过程中引发出的关联问题愈辩愈多。

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问题。

评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2) 段怡然2012年03月19日13:36 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推荐阅读更多∙白岩松:我们要放大爱∙九把刀:现在不想拍电影∙求职节目娱乐有余服务不足∙垃圾短信背后已有完整产业链如果一个话题在现场的嘉宾与观众之间已经得出了一致结论,或者由于辩论双方的情绪失去控制,再就这一问题继续讨论下去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这时,改变辩论话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但是,《一虎一席谈》却总是在一个问题还没有理出一点头绪,还需继续辩明是非的情况下轻易变换辩论话题,致使产生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正常的辩论过程不能有效展开,辩论诸方难分高下。

二是造成节目变成拿一些话题,凑一场热闹,撩起一场口水激战的状况。

《一虎一席谈》在短短的四十几分钟内接连抛出多个话题,的确可以刺激会场的辩论气氛,丰富谈话内容,增大话题量。

但是,在这种表象之下,是对于某些“问题”的逃避,对更多“不确定性”的放纵。

辩论类谈话节目在节目进行过程中随机引进、插入新话题,只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才是可行的:第一,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一方理屈词穷却死要面子,硬撑着讲一些歪理,让辩论逸出正道;第二,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一方嘉宾自知理亏纷纷缴枪,不再做任何反驳,“我同意你的观点”,使辩论失去继续进行的必要。

在此情况下,与其让辩论双方继续浪费公共资源,改变话题实在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讨论中开始出现的僵持或冷清的局面。

冷静地分析《一虎一席谈》这种只为过程热烈以提升收视率,不求辩论结果以提升民智的做法,只能说它算不上是一档真正意义上的辩论节目。

三、无结论的辩论从主持人的结束语来看《一虎一席谈》,节目也有明显缺陷。

辩论总是要分出高下,辩出是非的,不然辩论本身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就值得怀疑。

主持人在结束时必须对论辩双方才思的高下,观点的是非做出点评。

对于一些既特殊又敏感的话题,由于不可能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当下的节目就不应该去制作。

然而《一虎一席谈》的所有辩论,永远都辩不出是非高下。

无论双方激烈争吵,还是冷静说理;无论双方才思悬殊,还是旗鼓相当;无论双方结论相近,还是渐行渐远,主持人的结束语从来都没有一句关于核心论题的明确结论。

观众看到的总是胡一虎非常“和谐”的总结。

观众感到的总是主持人站在争论各方之外,用“这里不是一言堂,所有的意见都备受尊重”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由他亲自抛给所有参与者的问题。

然而,作为一名主持人,他的这种行为却有混淆是非之嫌。

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意见”和“选择”时这样说道:“意见是关于一切的,它既可对我们力所能及的东西,也可对永恒的和不可能的东西。

意见只有真和假、对和错的区别,而没有善和恶的区别……选取善还是恶,可以使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意见则不能这样。

我们选择的是对某一事物的取得还是回避。

意见则是对某物是什么或者他对什么有利,或者以什么方式”[2]。

意见关乎真假对错,每一个有是非观念的人都应该积极选择对和真,淘汰错与假,而不应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回避自己直面社会人生问题的责任与权利。

因为回避在多种意见中进行选择和评判,就意味着回避是非,同时也意味着模糊自身。

生存就是选择,人选择什么,就成为什么,选择了无是非,就是一个让人琢磨不定的人。

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不表态,不作为,可视为老谋深算。

但在自己主持的工作领域,不表态,不作为,则是严重的失职,或者是深度的无能。

有些事情目前还不能够分出它的对与错,因为现有的社会实践和人类的认识能力,还未达到对其进行对错分辨的程度,对这些问题只能存而不论,当然,也就没有辩论和选择的必要;有些事情辩论之前没有对或错的定论,但是经过不同观点的对话交锋,可以得出相对统一或者更合乎情理的结论,主持人就应当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主持人尊重辩论双方的意见,不等于可以混淆是非界限。

和谐的主持是推脱责任,混淆观众的视听,浪费所有参与者的时间。

绝大多数热心观众每星期花费四十几分钟时间,不是为了冷眼观看世间乱象,而是为了认识社会,追寻智慧。

人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一虎一席谈》的辩论,最终又听不到主持人令人信服的明确结论,得到的信息仅是:存在即合理。

既然存在即合理,那么也就无需大家浪费时间辩论了,既然要辩论,一定得辨出某种存在是在什么情景中合理,合乎什么道理。

不分青红皂白地说存在即合理,等于什么也没说,也否定了辩论存在的合理性。

传播是一种有独立和批判精神的思想智力活动,传媒的精神在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于通过信息传播促进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

《一虎一席谈》是一档开放的节目,通过这个媒介平台,社会中的各种思想都得到了表现和交锋,使人们从中学习到了不少知识,增长了见识。

但是,节目只是一味的让各方表现自己的思想,而不对这些思想进行整合,使得整个节目从众声嘈杂中开始,又于众声嘈杂中结束。

它的主要缺失在于,给观众灌输了大量的资讯,却不管那些资讯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的发展。

它确实给社会制造一个开放的话语平台,却没有很好地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

(作者简介: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文献:[1]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 (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