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附图)
肩锁关节脱位怎么复位?
![肩锁关节脱位怎么复位?](https://img.taocdn.com/s3/m/1922195031b765ce05081459.png)
肩锁关节脱位怎么复位?
肩锁关节脱位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在生活当中,受到一些碰撞和意外伤害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肩锁骨关节拖尾,所以如何正确的恢复也是要讲究的,可进行手法复位或者是手术复位的方法。
1.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
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
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
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
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2)科氏法(Kocher`s法)。
(3)牵引推拿法。
2.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症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3.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多见于青壮年,究其原因,一般认为首
次外伤脱位后造成损伤,虽经复位,但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
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
手术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关节囊重叠缝术(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Magnuson氏法)。
4、用药原则:
(1)手法复位时需用止痛药,镇静药或麻醉药。
(2)手术复位时用抗生素防感染。
(30可辅以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如桃红四物汤等。
骨折、脱位整复手法
![骨折、脱位整复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d9693d3b3567ec102d8af0.png)
❖ 10、回旋:整复背靠背移位的斜形骨折。图(9) 施行逆向回旋手法要谨慎,如感觉有软组织阻
挡,即应改变方向,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 11、蹬顶:手牵足蹬整复关节脱位。图(10) ❖ 12、杠杆:利用杠杆作用力整复脱位。图(11)
2、拔伸托入法:
❖ (1)病人坐于登上
❖ (2)一助手站于健侧双手挎胸斜抱于患侧腋下, 另一助手下蹬于患侧,双手握患肢前臂,医生站于 患侧肩后。
❖ (3)嘱第二助手将患肢于外展45°位牵引,边牵 边慢慢内收内旋患肢。
❖ (4)医生双手拇指抵着肩峰,余四指托着肱骨头 向关节盂方向端托。
❖ (5)听到入响声,即示复位成功。
正骨八法。
一、正骨手法
❖ 1、拔伸:纠正重叠移位。图(1)轻重适宜,持续稳妥 术者和助手分别握住患肢的远端和近端,对抗用力
牵拉。手法开始时,可按肢体原来的体位先顺势用力 牵引,然后再沿着肢体纵轴对抗拔伸。
❖ 2、旋转:纠正旋转移位 图(2)防止纠正不足或过度
术者握其伤肢的远端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正 常生理轴线方向旋转。
时。 肩关节脱位(前脱位)复位术
1、手牵足蹬法 ❖ (1)病人仰卧于诊察床上(一学生为模拟病人),
术者面对患者站于患侧,用一折叠的毛巾(或其 它软垫)垫于患者腋下。 ❖ (2)术者一足蹬于患侧腋窝部,足底略向外,双 手握患肢前臂和腕部。 ❖ (3)先用足蹬腋部,双手牵引患肢,然后将患肢 外展、外旋,进而内收、内旋患肢同时屈曲肘关 节。 ❖ (4)听到入响声,提示复位成功。
二、手法复位
(一)复位前准备: ❖ 1、阅读X片,制定正确的手法治疗方案,(因复
位需几个人配合进行); ❖ 2、选择适当麻醉:局麻、臂丛、持硬,全麻(用
常用的复位手法
![常用的复位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702bd3b14e852458fb57ac.png)
主要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基本操作原理】1.关节脱位的运行路线反过来运行即是复位的运行路线。
2.应在无痛、肌肉放松的原则下进行。
3.应遵循牵引与反牵引的复位原则。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一)Hippocrates法(图3-1-17)图3-1-17 Hippocrates法复位1.局部浸润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2.患者平卧位。
3.术者立于患侧,足蹬患者腋窝以反牵引,双手抓握患肢手腕略外侧展位做持续平衡牵引。
4.内收、内旋患肢可感肱骨头滑入肩盂。
5.各向运动关节确认复位后做外固定3周。
(二)Kocker法(图3-1-18)1.多用局麻。
2.患者采用坐位。
3.助手用宽布带绕患者腋窝做反牵引,术者抓握患肢手腕图3-1-18肩关节前脱位Kocker法复位及肘部,肘关节位于90°位做平衡牵引。
4.做肩关节外展、外旋牵引后内收、内旋即可望复位。
5.复位后外固定3周。
(三)Stimson法(图3-1-19)1.局麻或全麻。
2.患者俯卧位。
3.复位床升高,患肢自然下垂,用皮牵引5~6kg,持续20分钟左右,或术者采用手法牵引亦可望复位。
4.复位后外固定3周。
图3-1-19肩关节前脱位Stimson法复位【肘关节后脱位的复位】(图3—1—20)1.臂丛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患者坐位或卧位。
3.助手握住肘关节以上做反牵引。
4.术者置患肢屈肘位,手握前臂,一手置于肘关节鹰嘴处,平衡牵引中用拇指压在尺骨鹰嘴突上将尺骨鹰嘴向下前推挤可望复位。
5.术后功能位外固定3周。
图3-1-20肘关节后脱位的复位方法【桡骨小头半脱位】(图3-1-21)1.一般不用麻醉。
2.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3.术者一手握住前臂,另一手握住肘关节,其拇指触摸桡骨小头。
牵引并旋转前臂的同时,拇指向内试探挤压桡骨小头,通常能够复位。
4.可不外固定,但应防止牵拉患者前臂。
【髋关节脱位的复位】(一)后脱位复位术1.Allis法(图3-1-22):(1)全麻或椎管内麻醉。
第二十章 关节脱位讲解
![第二十章 关节脱位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f29103fad6195f312ba621.png)
第二十章关节脱位内容开始:第一节关节脱位概述关节因外界暴力或疾病的影响,使组.JY 关省务黔的关协面,失去正常的对含关系叫脱位。
每一个关节全少包括两个骨端,两骨端接触面有光滑的软!ll 织覆盖,也就是关节面.骨端周围被关节囊所包围,形成关节腔。
关协」岌外层由竖韧富f 弹性的关节挺韧带构成,起连接稳定骨端的作用,又有利r 骨端的正常活动:关诊雀内层是滑膜,能分泌滑液,起润滑和营养关节面的作用。
每个关节都包括关冷面、关粉蜒和关节腔3 种基本结构,有的关节还包括滑液囊、关节囊内韧带,软骨(盘、板》等辅助结构,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关竹的活动功能。
股休通过关节连接各骨,在肌肉的带动卜,进行各种运动门关节脱位,不仅关)y 面止常关系被破坏,关节囊和机肉等组织有不同程度撕裂,有时软骨、血管和神经也有损伤。
引起出血后,存关竹囊内外形成血肿,有时还可伴有骨端关节面或关节孟边缘部骨折。
[分类1 1 .按脱位原因可分为:( } )外伤性脱位:因暴力作用于汁常关节引起的脱位。
吸2 )先天性脱位:因胚胎发育异常或胎儿在母体内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脱位。
( 3 )病理性脱位:因关节结构被病变破坏后发生的脱位。
(钓习惯性脱位:外伤性脱位经复位后屡次发生脱位者。
2 .按损伤程度分:( 1 )完全性脱位:脱位后两关节完全失去对合关系心( 2 )不完全性脱位或半脱位:脱位后两关节面部分失去对合关系n 3 .按脱位时间分:( 1 )新鲜脱位;脱位发生在3 周以内名〕 ( 2 )陈l 口性脱位:脱位超过3 周以且者、4 .按脱位后邻近软组织是否有伤.1 可分为;( 1 )闭合性关节脱位:脱位后关竹Jt ]田软组织完整、无伤「了:( 2 )开放性关节脱位:为关1 犷周围软组织破裂.关协与外界相通的l ] LI 开放性脱位。
【症状与诊断】 1 .关节脱位的一般症状:( l )疼痛与压痛:脱出的芳端对周同软组织报迫或牵引.脱位后出l 血或渗出在局部形成肿胀,刺激或压迫神经末梢均可引起疼痛或压痛。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https://img.taocdn.com/s3/m/9c178272cf84b9d528ea7a4d.png)
台州医院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PPT制作:江玲军 职称:主治医师
肩关节脱位
• 前言(流行病学) • 伴随损伤 • 手法复位(复位前麻醉) • 复位后外固定方式及时间(内旋OR外旋) • 再脱位的影响因素 • 关节镜的作用
肩关节脱位-流行病学
• 最常见的脱位(45%) • 前脱位最常见(98%) • 发病率:0.08-1.69次/1000人/年 • 总体发病率:1.7次/100人
再脱位的影响因素
• 年龄: 20岁:33% 30-40岁:20%
• 较大的Hill-Sachs • 明显的盂唇骨折 • 持续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 参加体育运动
关节镜的作用
• 降低脱位发生率
小结
• 老年病人的陈旧肩关节脱位,暴力复位,损伤腋血管,导致死亡(50%) • 复位前后均须查血管、神经、X片、CT片 • 复位前后均须告知患者可能并发症,如骨折、心脑血管意外 • 复位前麻醉 • 手法复位方法很多,须要掌握2种以上 • 复位后外旋位固定有助于减少再次脱位率 • 对可能出现再脱位的年轻人可行关节镜手术 • 关节活动度和强度接近正常时方能重返运动,但可能再次脱位
Hippocratic 复位法(外科学)
• 牵引 • 对抗牵引 • 杠杆
Hippocratic 复位法(外科学)
• 内收位牵引:增加关节上方应力,导致不易复位、疼痛、神经损伤、骨折 • 临床慎用!
Milch 复位法
• 重复损伤过程 • 仰卧位、坐卧位 • 完全外展、纵轴外旋牵引 • 推顶肱骨头(必要时) • 优点:病人耐受性好
一位医师完成 允许不镇痛
改良Milch 复位法
• 卧位、坐位 • 极度外展、外旋 • 易于使用(78%-90%) • 允许不麻醉(80%)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护理记录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护理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343a63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f.png)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护理记录
01/治疗方法
大多采用手法复位的办法。
在国内复位时大多未进行麻醉。
如果进行麻醉,首选关节内麻醉,对于难复性脱位可以选用全身麻醉。
02/复位原则
尽早即时复位。
复位时手法轻柔。
尽可能闭合复位。
03/切开复位的指征
无法整复的脱位。
合并无移位外科颈骨折的脱位。
大结节骨折移位明显。
合并肩盂大块骨折移位或盂唇撕脱者。
04/手法复位的机制
牵引
杠杆
牵引+杠杆
没有任何一种复位办法可以100%成功。
Hippocrates法:
《外科学》教材中重点推荐的办法,由Hippocrate最早描述,也是中国医学生使用最多的办法。
患者仰卧位,医生将足部抵在患侧腋窝,对患肢进行纵向牵引的同时交替内外旋转肱骨头。
如果患者肌肉未能松弛,复位较为困难,需使用较大的力量进行复位,有血管神经损伤及导致骨折可能的风险。
Santos法:
Hippocrates法的一个改良。
医生一手固定住患者患肢的肩峰处,一手对患肢上臂持续纵向牵引并外旋。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附图)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0c78d1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c.png)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附图)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肩关节就是全身关节里活动度最大得关节,也就是最容易出现脱位得关节。
对于肩关节脱位目前存在许多复位方法,但就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得偏好。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得患者选择最佳得复位方案。
摘要:肩关节就是全身关节里面活动度最大得关节。
肩关节得稳定依赖肩部关节囊、韧带与其她肌肉结构来共同维持。
因此,肩关节也就是最容易出现脱位。
详细了解肩部解剖结构与脱位类型,同时采取合适得麻醉技术与复位方法对于急性肩关节脱位得早期治疗至为重要、肩关节脱位得复位方法有很多,但就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得偏好、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得患者选择最佳得复位方案。
在现代文献中,肩关节脱位得复位方法有许多报道,但就是很少有文献关注急性肩关节脱位得早期处理。
肩关节就是最常见得脱位大关节、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活动得增加,肩关节脱位得发生率已上升到每年1万人里面就有24例发生肩关节脱位。
初次肩关节脱位得好发人群就是10 岁至20 岁得男性,其次就是五六十岁得人群、详细了解肩关节得解剖、脱位得类型,掌握麻醉技术与复位方法对于处理肩关节脱位非常关键。
病理解剖肩关节由于缺少骨性结构得约束,关节面得接触又最少,就是全身活动度最大得滑膜关节。
因此,肩关节得稳定性更多得依赖关节囊附着得周围软组织、韧带与肌肉组织,存在较高脱位风险、肩关节得稳定由动态与静态稳定结构共同维持(表1)、静态稳定结构主要就是在运动末期对肩关节得稳定起到支撑作用来维持肩关节得协调。
而动态稳定结构则在肩关节运动得过程中通过神经肌肉系统得调节来提供动态得稳定、肩部得静态约束结构包括:喙肩弓、关节窝、关节盂唇、关节囊与盂肱韧带。
喙肩弓就是由喙突、喙肩韧带、肩锁关节、锁骨组成、上述结构共同维持肩关节前上方得稳定、而且,关节盂得关节面存在向上向前得角度,可以提供下方与后方得稳定。
11种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骨科医生收藏必备!
![11种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骨科医生收藏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52f33e1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f.png)
11种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骨科医生收藏必备!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盂构成,因肩胛盂小而浅加之外力作用常可脱位。
创伤是肩关节脱位主要原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临床分前后、上下脱位。
前脱位常见,因腋窝部肌力较弱当侧身跃倒或受到撞击,上肢外展、外旋位手掌着地时,间接暴力上达肱骨头推向腋窝部冲破关节囊前臂致前脱位,肱骨头可能位于锁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关节盂下,以喙突下脱位最常见。
诊断1、明确上肢外展外旋或后伸着地的外伤史,肩部肿痛、畸形、功能障碍。
2、检查时见患者用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向患侧倾斜姿势。
肩峰突出,下方凹陷,呈现典型的方肩畸形,上臂外展20°~30°弹性固定。
应考虑肩关节脱位的可能。
3、肩部触诊关节盂空虚感,在不同位置可触摸到有肱骨头:•盂下型:患侧上肢长于健侧,腋窝可触到圆滑的肱骨头。
•喙突下型:在喙突下可触摸到肱骨头。
•锁骨下型:锁骨下可触到肱骨头。
•后脱位:肩前方变平,喙突及肩峰明显突出,上臂内旋畸形,肩胛冈骨下可触到肱骨头。
•肩关节脱位合并骨折:局部肿痛,肱骨头附近明显压痛,或有淤血斑,应考虑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需作X线检查4、Dugas征阳性:患侧肘部紧贴胸部时,手掌触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又称搭肩试验。
5、X线检查:能证实脱位的类型,还能发现是否合并骨折。
复位方法绝大多数的肩关节脱位(97%)是前脱位。
典型的损伤机制是上肢强力外展和外旋。
另外,肱骨近端受到从后向前的暴力也会造成肩关节前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通常前臂固定,轻度内旋和外展。
当肱骨头位于正常解剖结构的前下内侧的时候肩部会出现平肩畸形,同时肩关节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受限。
下面我们介绍了 11 种用于肩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方法:▼1、Hippocratic复位法Hippocratic 描述了最早的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
术者在将足部抵在患侧腋窝,对患者进行纵向牵引的同时交替内外旋转肱骨头。
肩关节前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c7159a0e376baf1ffd4fad0a.png)
肩关节前脱位损伤机制
当暴力间接传递时,肱骨头即从薄弱点突出盂 下空隙内,形成盂下脱位。因胸大肌、喙肱肌 等肌肉收缩使肱骨头移向关节盂前方喙突下, 则称为喙突下脱位。因肌肉继续收缩,肱骨头 继续上移,则形成锁骨下脱位,但较少见。
前脱位损伤病理
1. 骨性损伤 (1) Hill-Sachs损伤 :由肩前下脱位时, 肱骨头的后外侧与前下盂撞击引起肱骨 头后上的骨或软骨塌陷 。
前脱位损伤病理
(2)骨性 Bankart 损伤
前脱位损伤病理
2. 盂唇损伤 : 1) Bankart损伤 2)ALPSA损伤 3)GLAD损伤 4)Perthes损伤
肩关节前脱位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外伤性肩关节前脱位主要表现 为肩关节疼痛,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 活动受限。健侧手常用以扶持患肢前臂, 头倾向患肩,以减少活动及肌牵拉,减 轻疼痛。
肩关节前脱位临床表现
局部特异体征: ①弹性固定:上臂保持固定在轻度外展内 旋位,任何方向上的活动都会导致疼痛。 ②畸形:从前方观察患者,患肩失去正常 饱满圆钝的外形,呈“方肩”畸形,肩 峰明显突出 ,肩峰下空虚,搭肩实验阳 性
“方肩”畸形
搭肩实验
肩关节前脱位诊断
• 有明显的外伤史 • 弹性固定体位,方肩畸形 • 有一张前下脱位的 X片即可确诊 • CT检查可见骨性损伤影像 • 搭肩实验阳性
肩关节பைடு நூலகம்位--前脱位
骨科 2019-1-7 钟宏星
学习目标
掌握肩关节脱位的分类 了解肩关节前脱位损伤机制 掌握肩关节前脱位临床表现 了解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方法 了解肩关节前脱位手术方法及康复
肩关节解剖图
肩关节解剖图
肩关节解剖特点
肩关节(盂肱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 的关节盂构成。肱骨头大,关节盂浅 而小,肩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活动 范围大,易发生脱位。
肩关节脱臼PPT课件
![肩关节脱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6715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a.png)
活动受限
长期关节僵硬可能导致肩关节周围 肌肉萎缩,进一步加剧活动受限。
康复锻炼
在肩关节复位后,应尽早进行康复 锻炼,包括被动关节活动和主动肌 肉训练,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其他并发症
01
02
03
神经损伤
肩关节脱臼可能导致臂丛 神经等周围神经受到牵拉 或压迫,引起神经损伤症 状。
血管损伤
肩关节脱臼可能对附近血 管造成挤压或牵拉,导致 血管损伤或血液循环障碍 。
案例三
患者情况
诊断
患者为职业篮球运动员,因对抗中撞击导 致左肩关节脱臼。
MRI显示左肩关节盂唇和盂肱韧带损伤。
治疗
康复历程
手术治疗,修复损伤部位,并进行康复训 练。
经过4个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重返赛 场,表现良好。
THANKS
感谢观看
肩关节脱臼ppt课件
目录
• 肩关节脱臼概述 • 肩关节脱臼的治疗 • 肩关节脱臼的预防 • 肩关节脱臼的并发症 • 肩关节脱臼的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肩关节脱臼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肩关节脱臼是指肩关节的盂和肱 骨头之间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改 变,即盂肱关节的错位。
分类
肩关节脱臼可分为前脱位和后脱 位两种类型,其中前脱位较为常 见。
定期进行肩关节检查
定期进行肩关节检查
通过定期进行肩关节检查,可以及时 发现肩关节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从 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脱臼的 风险。
自我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肩关节的 活动情况和感觉,如果出现疼痛、僵 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
04
CATALOGUE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https://img.taocdn.com/s3/m/bdbda4f081c758f5f61f6787.png)
• 治疗方法:
•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 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 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 (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习惯性脱位 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 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
• 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 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 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 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 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 时可听到响声。
• (2)科氏法(Kocher's法) • 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 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 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 到90度பைடு நூலகம்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 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 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 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
肩关节脱位
阿拉尔医院骨科
杨轶龙
• 定义:肩关节包括肱盂关节、 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及肩胸关 节,但以肱盂关节的活动最为 重要。习惯上将肱盂关节脱位 称为肩关节脱位。
• 分类:根据肱骨头脱位的方向 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 及下脱位四型,以前脱位最为 多见。前脱位时肱骨头可能位 于锁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 关节盂下。
• (3)牵引推拿法 • 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 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 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 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 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 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
谢谢!
肩关节脱位如何手法复位
![肩关节脱位如何手法复位](https://img.taocdn.com/s3/m/5909438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1.png)
28保 健医疗保健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ugust 2020 Vol.20 No.15肩关节脱位如何手法复位肩关节脱位是生活中较为多见的一种现象。
临床上,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非常高。
究其原因,在于人体肩关节本身的特殊性,比如肩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肱骨头大等。
在人体所有关节中,肩关节属于运动范围较广,且结构不稳的关节类型,在关节处存在外伤,或者受外力影响时,人的肩关节就容易产生脱位情况。
肩关节脱位后会让人疼痛难忍,甚至让肩关节的基本活动受到限制。
那么,发生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1.为什么容易出现肩关节脱位?肩关节是指我们身体与上肢连接的地方,包括腋窝、手臂上部位、肩胛骨、胸前区等。
主要由肱骨头、肩胛骨关节盂组成,是人体上肢中非常灵活的关节。
根据人体肱骨头位置,可将肩关节脱位分为后脱位、前脱位。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肩关节前脱位,而造成前脱位的原因主要为外力所致。
比如人向前摔倒的时候,若手掌、手肘部先着地,那么外力会随着肱骨头向上冲击,造成肩关节前脱位。
在外力作用下,肱骨头被推到肩胛骨喙突的下方,则会引起喙突下脱位。
在此期间,因外力较大,王 平 广安区妇幼保健院肱骨头被外力冲击至锁骨下方时,可被称为锁骨下脱位。
肩关节后脱位在生活中较为少见,在肩关节受力由前向后时才会发生肩关节后脱位。
另外,肩关节脱位后,如果初期治疗不规范、不及时,那么可能会演变成习惯性脱位。
肩关节脱位后,伤肩处会变得肿胀,随之而来的是疼痛感。
与此同时,患者因肩膀、手臂不能自由舒展,所以提、拿物品等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肩关节脱位后如何手法复位?肩关节脱位后,患者忍受疼痛的同时,其行动会遭到限制,所以需要通过及时、有效的复位治疗,让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中去。
而肩关节脱位后复位的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外力将肱骨头推到肩关节内的原有位置中。
手法复位是应对肩关节脱位的常见手段,肩关节出现脱位现象后,需尽快复位,避免患者产生肌肉痉挛、神经血管病等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的关节。
对于肩关节脱位目前存在许多复位方法,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摘要: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面活动度最大的关节。
肩关节的稳定依赖肩部关节囊、韧带和其他肌肉结构来共同维持。
因此,肩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
详细了解肩部解剖结构和脱位类型,同时采取合适的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治疗至为重要。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在现代文献中,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许多报道,但是很少有文献关注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处理。
肩关节是最常见的脱位大关节。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活动的增加,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已上升到每年1 万人里面就有24 例发生肩关节脱位。
初次肩关节脱位的好发人群是10 岁至20 岁的男性,其次是五六十岁的人群。
详细了解肩关节的解剖、脱位的类型,掌握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处理肩关节脱位非常关键。
病理解剖肩关节由于缺少骨性结构的约束,关节面的接触又最少,是全身活动度最大的滑膜关节。
因此,肩关节的稳定性更多的依赖关节囊附着的周围软组织、韧带和肌肉组织,存在较高脱位风险。
肩关节的稳定由动态和静态稳定结构共同维持(表1)。
静态稳定结构主要是在运动末期对肩关节的稳定起到支撑作用来维持肩关节的协调。
而动态稳定结构则在肩关节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神经肌肉系统的调节来提供动态的稳定。
肩部的静态约束结构包括:喙肩弓、关节窝、关节盂唇、关节囊和盂肱韧带。
喙肩弓是由喙突、喙肩韧带、肩锁关节、锁骨组成。
上述结构共同维持肩关节前上方的稳定。
而且,关节盂的关节面存在向上向前的角度,可以提供下方和后方的稳定。
和髋关节的髋臼不同,肩关节的关节盂使得肩关节更加灵活,但更易于出现不稳。
肱骨头的关节面要比肩胛盂大3 倍,在肩关节处于任何角度上也只有25% 至30% 的肱骨头关节面与肩胛盂存在接触。
因此,关节滑液产生的粘附吸引力有助于维持肱骨头与肩胛盂的关系。
分类肩关节脱位可以分为创伤性脱位或非创伤性脱位。
非创伤性盂肱关节脱位主要是多向的肩关节不稳。
和广义的韧带松弛类似,多向的肩关节不稳通常影响相对应的两侧不稳,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很好的恢复。
当出现非创伤性的肩关节脱位时,需要考虑肩关节的深部组织出现病变,例如Ehlers-Danlos 综合征或骨骼异常例如肩胛盂发育不全或后屈过大。
(译者注:Ehlers-Danlos 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综合征,是由Ehlers(1901 年) 与Danlos(1908 年) 提出,指有皮肤和血管脆弱,皮肤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综合征是由Ehlers(1901) 与Danlos(1908) 提出,指有皮肤和血管脆弱,皮肤弹性过强关节活动过大3 大主症的一组遗传性疾病。
)超过96% 的肩关节脱位是由于创伤性所引起。
在进行接触性体育运动或前臂前屈摔倒时,前臂外展和极度外旋时受到向后的直接暴力,从而造成创伤性肩关节脱位。
由于反复因创伤肩关节脱位损伤关节囊和周围韧带,从而造成继发的肩关节单个方向的不稳定。
根据肱骨头脱位的方向将盂肱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下方脱位。
合并损伤在一项3633 例创伤性肩关节脱位的研究中,作者Robinsonet 等人报道其中40% 的患者同时合并盂肱关节的其他结构损伤。
33% 的患者存在肩袖撕裂或肱骨大结节骨折。
由于存在既往韧带退化,40 岁以上的患者出现肩袖撕裂的比例非常高(20% 至54%)。
Robinson 同时发现13% 的肩关节脱位患者存在神经损伤。
腋神经从腋下横出临近下方关节囊,容易受到牵连损伤,是肩关节脱位时最容易损伤的神经组织。
腋神经损伤的表现可能有三角肌肌力减弱或肩关节前外侧感觉麻木,但是需要注意,即使患者感觉正常,也不能排除腋神经损伤。
85% 的肩关节创伤性前脱位会合并Bankart 损伤,即肩关节盂唇前下方附着点从盂唇上撕脱。
而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发生Bankart 损伤的几率会更高。
肩关节后脱位会造成盂唇后缘的反-Bankart 损伤。
Hill-Sachs 损伤,即盂唇撞击所导致的肱骨头压缩性骨折,预计占到肩关节前脱位的40% 至90% 和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100%。
影响前方肱骨头的反-Hill-Sachs 损伤要占到肩关节后脱位的86%。
影像学评估照片检查对于诊断肩关节脱位必不可少。
在复位肩关节之前和之后必须进行拍片检查以利于制定复位方法、保证同心复位和评估合并骨折情况。
对肩关节进行前后位、侧位和腋窝位的X 线检查有利于确认肱骨头脱位的方向以及合并的骨折情况。
腋窝X 线片对于评估肱骨头和关节窝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为了拍摄腋窝X 线片,患者的前臂需要外展,将片盒放在肩膀上方,放射球管直射腋窝。
理想的腋窝X 线片需要患肢外展90°,但是,如果患者因疼痛无法将肢体摆放至外展90°,那么只进行少量外展也是可以拍摄腋窝位X 线的。
Velpeau 腋窝位X 线片可以替代腋窝位X 线检查。
患肢内收并内旋防止于胸前。
患者站在或坐在放射床旁边,前倾30°至45°。
直接从肩关节上方垂直向下进行放射。
一般认为标准的腋窝位X 线片要优于Velpeau 腋窝位X 线片,因为后者虎产生扭曲的放大的骨关节影响。
但是这两种X 线检查方法对于诊断肩关节脱位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很久以来,俯卧腋窝片(West Point )和Stryker Notch 位X 线片被分别用于评估骨性Bankart 损伤和Hill-Sachs 损伤。
CT 和MRI 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的代替了传统的特殊体位X 线检查。
CT 检查可以发现例如Hill-Sachs 损伤和关节盂骨折等X 线片上无法确诊的损伤。
MRI 主要用于确诊软组织结构的损伤,尤其是Bankart 损伤、韧带/ 关节囊附着点损伤和肩袖撕裂。
急诊处理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非常多。
无论选择哪种复位方法,有几条原则必须遵守。
急性肩关节脱位必须及时给与复位以减少肌肉痉挛和神经血管并发症,同时复位的方法不仅要轻柔而且最好是闭合复位。
复位的难易程度部分取决于脱位后的时间长短以及肩胛带肌肉的张力。
如果脱位被很及时的处理,那么可以在不使用局部麻醉药物的情况下进行复位。
但是如果患者不能放松或者肌肉处于痉挛状态,那么复位往往会比较困难而需要进行麻醉下复位。
在骨科门诊或急诊室,肩关节脱位的麻醉方式有2 种:关节内阻滞和程序化镇静,和镇静相比,利多卡因关节内阻滞可以提供同样的麻醉效果获得同样的复位成功率。
镇静会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导致患者在急诊待的时间更长,同时花费更多。
因此,对于肩关节脱位应该首选关节内麻醉,对于难复性脱位才可以使用镇静。
Hippocratic 复位法Hippocratic 描述了最早的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
术者在将足部抵在患侧腋窝,对患者进行纵向牵引的同时交替内外旋转肱骨头。
该方法目前较少使用,因为其存在较高风险的臂丛神经牵拉损伤。
牵引- 对抗牵引复位法牵引- 回旋的方法是采用纵向牵引的方法解除肱骨头的卡压。
患者仰卧,用布单从腋窝部绕过胸部由助手对抗牵引,术者向下向外 45°牵拉患肢(图 1)。
同样,在缺少助手的情况下,可以将布单栓在担架的床栏上。
将上臂轻度外旋可以帮助肱骨头去除关节盂前缘的阻挡。
一旦肱骨头被牵开,那么就要将肱骨近端轻度向外牵引。
图1 牵拉- 对抗牵引复位方法的照片。
在患者腋下放置床单,由助手牵拉或绑在床上对抗复位过程中的轴向牵拉力椅子复位法这是另外一种以牵引为基础的复位方法。
患者侧坐在椅子上,患肢绕过椅背。
临床医生旋后位握持前臂,病人慢慢站起(图2)。
首次介绍该方法文献报道了73%的成功率。
Westin 等人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前臂捆绑弹性织物,患者肘关节90°,术者同时可以踩踏弹性织物作为踏板。
他们使用这个方法的复位成功率达到了97%,118 例复位中有110 例不需要麻醉。
图2 肩关节前脱位的椅背复位法的示意图。
患者先坐在椅子上将患肢搭靠放在椅背另一侧,医生纵向牵拉患肢的同时患者从椅子上站起。
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复位肩关节。
Kocher 复位法Kocher 复位法是在1870 年被首次报道。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握持患肢并使患肘屈曲90°。
患者外展患肢并主动外旋肩关节70-80°直至出现阻力。
术者前屈患肢,通常肱骨头可以获得复位。
文献报道的该方法的复位成功率在81% 至100% 之间。
Stimson 复位方法Stimson 复位方法在1900 被首次介绍,患者俯卧在担架上,患肢悬在床边,捆绑重物进行牵引,一般从5 磅(2.27 公斤; 图3)开始。
同样,也可以将患肘屈曲90°以放松肱二头肌肌腱,医生也可以轻柔的摇晃患肢。
通常在15 至20 分钟之内可以获得复位。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相对易于复位和避免大力的牵拉。
不足之处在于很难对俯卧位的患者进行镇静。
图3 肩关节前脱位的Stimson 复位法示意图。
患者俯卧,在腕关节或肘关节栓系重物。
Milch 复位法Milch 复位法是在1938 年被描述,其原理在于重复损伤过程。
患者可以选择仰卧位或坐位,医生站在患侧。
医生将手放在患肩上方,用拇指维持肱骨头稳定,同时将患肢外展。
当患肢完全外展之后,轻柔的纵向牵引,然后用拇指将肱骨头向关节盂推挤。
该方法也可以进行改良,将患肢外旋使大结节向后倾斜从而使肱骨头最小的地方通过关节盂。
文献报道的成功率在70% 至100% 之间。
在一项76 例肩关节前脱位的研究中,使用Milch 复位方法进行复位,所有的患者均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一次复位成功,而且没有并发症。
外旋复位法在1957 年,一种自我复位的方法被设计出来。
患者坐在一个可以旋转的凳子上,患肢握持固定的物体,例如桌子腿。
患者身体旋转,带动患肢肩关节被动外旋直至复位。
也可以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复位,患者仰卧位或坐位,由术者来将患肢极度外展和外旋(图4)。
当外旋70 至100°时可以出现脱位复位。
该方法不会带来创伤并且易于使用,文献报道的成功率在78% 至90% 之间,超过80% 的患者不需要麻醉下进行复位。
图4 肩关节前脱位的外旋复位照片。
将患肢轻柔缓慢的被动外展并外旋,直至完成复位。
Spaso 复位法Spaso 复位法最初是在1998 年被描述,患者仰卧位,医生站在患肢同侧,握持患肢将肩关节前屈90°。
先进行轻柔的纵向牵引,然后轻度外旋(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