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翻译评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多译本翻译评论
一.介绍:
《桃花源记》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这部作品为田园诗人陶渊明所为,之后为大家千古传唱,自那时起“世外桃源”就成为下层受压迫人民所追寻的理想社会,因为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男耕女织型自给自足的天堂般的社会。然而没显然,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将这种遥不可及的社会理想用诗体写成,并利用古汉语凝练,微妙,低调陈述,音韵优美的特点,让人们读起来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西方学者曾断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就显得特别重要,笔者在此拟从中国文化瑰宝的内核—经典文学着眼,并从中攫取《桃花源记》,在中西比较文化语境下绅士它的两个英文版本:英语汉学家James Hightower 的译文,以及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1914-)的译文及曾广受流传的英译本(最初被人们接受,现具体作者不详,如下用“英译”指代)和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林语堂的译文,以期达到研究的目的。
二.精神分析批评视野下的几篇较著名的译文比析
笔者在解读原文的基础上,对这两个译文做一番详尽的比析,由感悟上升到理性的想象。这里仅攫取有代表性的译文加以评析。从而显现出James译文在中西比较文化语境里独具的魅力,并且其译文在言,意,象方面兼得。相形之下,杨的译本略显逊色。原因也是由于作者所处的迥异的文化语境。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美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以该例说明翻译过程之一步——“传入”(transfer)——之不易。奈达把翻译过程分为四步:分析(analysis),传入(transfer),重组(restructruring)和验证(testing)。分析是对原文词汇、语法及修辞意义的研究;传入就是从译出语转入译入语,是用译入语思考、转换;重组是在传译的基础上根据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以及意向读者的阅读倾向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而验证可采取书面完形填空、口头完形填空、读者高声朗读、读者默读后讲解所读内容等方法,看译文是否做到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或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翻译过程虽然分为这四步,但并不是说译者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要按部就班的分析、传入、重组,很多时候我们有现成的对等词对等语可用。经验丰富的译者往往不需要考虑翻译的方法,一切都是不知不觉地进行的。
从语言的文化基因这一内在视角着眼,这无疑会丰富现代翻译批评观极其实践。笔者不拘泥于结构主义观,又深入挖掘作者的精神活动,因为不同的译文都是作者的再创作。下述的翻译批评就依此为平台,鉴赏不同文本的具体成因及其审美效果。
(1)原文:桃花源记
林语堂译:The Peach Colony
罗经国译: A Tale of the Fountain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Nida译: The Story of Peach Blossom Spring
从对题目的翻译来看,各个译者都使原文题目意思得到了传达,可就精辟、简洁来说林语堂和Nida的比较好,罗经国的稍显啰嗦。对大多数母语为英语的人来说“source” 暗含了the origin, beginning, or agent for some type of production. 最初、原先、来源等,虽然也指水源,但和本文中的水源不太适宜,语境不同。这里的“源”是和桃花林所相关的。
(2)原文:忘路之远近
杨:Heedless of how far he had gone
James: unmindful of the distance he had gone
英译:forgetting how far he had advanced in following a creek
第二个译文用unmindful of译出了“不留神,无意识”的意味,给人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美感;第一个译文略显平淡些。第三句中"advanced" 看起来总让人觉得都点奇怪,因为它平时常用于军事、战场中的对立派,有时还表示“高级的”。在这里更自然的表达用"had gone"也许会更合适.
(3)原文:忽逢桃花林
英译:suddenly came to a forest of peach blossoms.
这里用的词组"a forest of peach blossoms” 看起来没有错误,但不够本土化. 首先,我们长用到的是"forest of peach trees,"这样的说法,这样也比"forest of peach blossoms."地道。"forest" 这个词总给我们一种非常广阔的、大的树林,这里的树都是木材而非结果实的那种果树。
(3)原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英译:For several hundred paces there was no other kind of trees on either bank of the creek.
译文中的"several hundred paces" 很精确的表示了距离上的移动,可惜我们都知道这位渔夫是划船前进,而非步行。因为"paces" 通常指步行。
还有个复数的"trees" 而不是"tree" 这是简单的句法上的不规则用法。(4)原文:欲穷其林
杨译:Determined to get to the end of this wood
James译: He went on for a way with the idea of finding out how far the grove extended.
杨译本虽译出了这种主观愿望,但感情色彩与原文相比过于强烈。然而James 译文则译出了主体(渔夫)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充满好奇地探求,叫贴近原文的“欲”的内涵。
(5)原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英译:The delightful-smelling grass was beautiful and fresh, and the falling blossoms were scattered in confusion.
罗经国译:The lush grass was fresh and beautiful and peach petals fell in riotous profusion.
方重译: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gracefully in a thousand hues.
译文中的"scattered in confusion,"指的是文中本来的the falling blossoms飘落的桃花, 但它却稍有点隐含不太好的意思,有点杂乱无章,就好象英语里的“in mess” or “in chaos”. 从陶渊明的原文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所描绘的是优美的画面,所以把“the fallen blossoms”改成"blanketing the ground" or "carpeting the ground."也会稍富有美感些。方重的这句尤为有美感。
(6)原文:渔人甚异之
The fisher-man was seized with wonder.
虽然我们也可以说这位渔人"seized with wonder,",但如果用"fil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