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高考考前必背的重点知识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考知识点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考知识点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
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好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1、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换取外币增多,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2、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跌落,换取外币减少,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
(1)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和出外国消费,不利出口,)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⑤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2)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和出外国消费)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影响[消费者](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二者成反比,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会下降,反之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①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小。
(需求弹性小)②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
(需求弹性大)(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需求变化:互补商品—通向,替代商品—反向)2.价值变动对生产经营(供给)的影响[企业](1)调节产量。
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增加产量。
当商品价格下降时,减少产量。
⑵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013年高考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
2010年高考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1经济生活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4、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5、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压力;(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6、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7、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2013年高考政治核心知识点-经济生活部分
2013年高考政治考前点拨第一部分经济生活一.最可能考的知识(一)、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影响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1、利:①有利于减少贸易争端,解决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有利于进口,降低以进口原料为主的企业的生产成本。
③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留学的成本。
④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调整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
⑤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弊:①不利于出口。
②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工人失业。
③导致外汇储备缩水;④增加外商在华投资成本,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资。
2、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其他因素。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大。
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
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反之,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1)当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的因素。
高考政 治经济生活重点考点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重点考点在高考政治中,经济生活是一个重要的板块,涵盖了诸多关键的考点。
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其中的重点内容。
首先,货币的相关知识是必考的要点之一。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我们要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明白金银为什么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在实际生活中,货币的供应量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密切相关。
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导致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通货紧缩则相反,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商品的基本属性也是重要考点。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格的相关知识在高考中频繁出现。
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反之则价格上升。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都有重要影响。
对生活消费而言,一般来说,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对生产经营来说,价格变动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消费也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居民的收入、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等。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一个关键考点。
(政治)高三政治高考满分必背术语《经济生活》
高三政治高考满分必背术语《经济生活》考点001神奇的货币[必背术语]1、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为什么(神奇)?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3、怎么办?从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上看,货币本身并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
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花钱要有节制,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
考点00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必背术语]1、是什么?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2、为什么?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由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
3、怎么办?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1)解决通货膨胀需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人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严格控制纸币发行量,控制总需求,增加商品总供给,使供求保持平衡,提高存贷款利率,开展保值储蓄业务,增强货币回笼措施等。
(2)解决通货紧缩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增发国债,降息。
考点003信用卡和支票[必背术语]一.信用卡1、是什么?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013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完全整理
2013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完全整理一、经济生活部分1、货币:职能、汇率(计算)、通货膨胀(价格、计算)2、价格:价值决定价格(计算)、供求影响价格、价值规律、价格变动的影响3、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客观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与收入差距)。
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主观因素:消费心理(2)做理智的消费者: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的变化。
恩格尔系数(计算)(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企业:公司的经营和发展5、劳动者:就业、劳动者权益6、投资理财:投资收益与风险(利率、股票等收入的计算)7、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财政、税收的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的适应性8、市场经济(1)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含义、必要性、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手段)9、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10、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温馨提示:1、注意与计算题相关的内容(价值量与生产率、汇率、通胀、恩格尔系数、利率、股票、税收)2、注意对各类经济主体的要求:(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益(2)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承担社会责任(3)国家(政府)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加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在市场的调节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二、政治生活部分1、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2、公民: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原则、各种选举方式的优点局限和适用范围、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的方式和意义,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意义及如何行使监督权3、政府:宗旨、原则(愿意和要求)、权利的行使(依法行政的角度)和监督(体系、意义)4、政党:性质、地位、宗旨、执政方式、指导思想5、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职能、人民代表与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6、国际社会: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国际竞争的实质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最新2013高中政治高考前必背知识优秀名师资料
2013高中政治高考前必背知识必修1《经济生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1)含义: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2)举措:分别对应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等)、从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国债发行规模等);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相反)。
2.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四组关系,两组意义。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就社会而言,一定时间内价值总量不变。
(2)商品的价值量与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相同时间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
(3)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财富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更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4(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值规律的作用(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棒子) ?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013届高考政治 必背主干知识大全2 《经济生活》课本结构与主干知识
《经济生活》课本结构与主干知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课本结构与主干知识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保持币值稳定的意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3、价值决定价格4、价值规律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影响(三个方面)2、对生产影响(三个方面)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因素2、怎么提高消费水平二、树立政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2、正确的消费观(二)主干知识具体内容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间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
2、人民币升值的影响:(1)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2)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3)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
(4)有利于出国旅游或到国外留学。
(5)有利于提高外债偿还能力(6)外汇储备贬值。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5、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6、价值决定价格。
7、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一般来说,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不同。
生活必须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小;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大。
(3)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
价格上涨,替代品的需求增加,互补品的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替代品的需求减少,互补品的需求增加。
8、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促使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2)促使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管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013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2013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专题一消费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必备条件:劳动产品、交换。
②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2、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二、关于货币的知识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主要职能(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
(2)其它职能①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②支付手段:用货币来支付债务、地租、利息、工资、税款,用于赊帐,不在当时付款等都是支付手段;用信用卡消费,信用卡的功能是流通和支付手段。
③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际4、具体形式:纸币上流通。
金银、发达国家的纸币美元、英镑、欧元是世界货币。
(1)含义与发行规律①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③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所谓“流通中的货币” 是发挥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2)通货膨胀与紧缩: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或者过少。
5、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1)、取之有道,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获得。
(2)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花钱要分轻重缓急,能够省钱的地方就节省。
(3)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自身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2013届高考政治必背主干知识大全2经济生活》核心知识必记必背.doc
高考资料:高三一轮复习核心知识必记必背高三《经济生活》核心知识必记必背专题一.货币理论1.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08年考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影响)(见宝典一)人民币升值的利:①有利于进口,降低以进口原料为主的企业的生产成本②有利于减少贸易争端,缩小对外贸易顺差,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③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留学.境外投资的成本④有利于有利于我国企业升级转型,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⑤有利于减轻外债压力⑥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人民币升值的弊端①不利于出口,影响出口商品的竞争力②竞争加剧,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工人失业③导致外汇储备缩水④增加外商在华投资成本,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资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①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③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专题二.价格理论1、影响价格主要因素?(见宝典二)①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变小,价格下降。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2.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9分)(2010年高考·天津卷12)○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2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等手段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因而价格会下降。
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
高三政治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1. 我国的政治制度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一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确保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 我国的政治体制我国的政治体制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框架,确保了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3. 我国的政治原则我国的政治原则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二、经济生活1. 我国的经济体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一制度既保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又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3. 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这一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同时也考虑到了市场经济的效率要求,旨在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文化生活1. 我国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
2. 我国的文化政策我国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文化创新和多样性。
同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高考政治关于《经济生活》题目解析及必背知识点
政治高考关于《经济生活》题目解析及必背知识点(一) 价格变化的原因、政府稳定物价的原因与措施1.价格变化的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2.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1)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影响生活)(2)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宏观经济发展)(4)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影响生产)(5)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3.国家稳定物价的措施(1)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3)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4)实行临时价格干预。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5)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2)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高考考前必背的重点知识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高考考前必背的重点知识高三政治(经济生活)高考考前必背的重点知识学习要求:1、对重点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为作答主观题做好语言准备;2、结合典型的热点材料思考与教材知识的角度。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通货膨胀(结合物价的上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进行分析)(1)含义: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的经济现象,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原因:根本原因: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不平衡;直接原因:货币供应过多。
(3)对策:①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②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控制社会总需求。
③其他政策:限价、减税、减发国债、减少财政赤字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从起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3)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我国粮、油、猪肉等物价上涨;南方雪灾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等)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做法: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物价上涨的现状,说明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第一课奇异的货币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差不多属性有哪些?▲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差不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样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样等价物。
一样等价物是大伙儿普遍乐意同意的商品,它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差不多职能是什么?其他职能有哪些?▲差不多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确实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充当此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商品生产者要能把商品顺利卖出去,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纸币的含义是什么?纸币有何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是什么?▲含义: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幸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纸币的发行规律:①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够任意发放行纸币。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③假如纸币发行量超过那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阻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假如纸币发行量小于那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截了当阻碍商品流通。
▲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它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5.货币的流通公式是什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次数。
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6.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会产生什么阻碍?如何解决?▲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显现的全面、连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2013年高考政治热点考点经济生活解析
2013年高考政治热点考点经济生活解析
一、从高考看经济生活
(一)经济生活是政治高考的四个必修模块之一,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以2010年山东卷为例,加以说明。
题号
考查内容
分值
`17
分配政策
4分
18
1.初次分配与再分配;2.公平与效率;3.分配制度;4.统筹城乡发展;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市场的基础作用
3.能力的要求层次高现以表格的形式加以说明。
卷别
题号
主要努力要求
山东卷
19
读图、判断、分析
广东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4
读图、分析、判断、综合
山东卷
28(1)
读图、归纳、理解、分析、演绎
山东卷
29(5)
读图、理解、分析、判断、迁移、归纳
二、经济生活的相关热点链接
(一)供求关系与部分商品的价格上涨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自2009年秋季以来由于受西南特大干旱和北方恶劣天气的影响,全国各地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杂粮价格也成倍上涨。
(四)加强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
(二)汇率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人民币汇率升高,也就是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有利于对外投资,不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最完整版)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最完整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1、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内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1)①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居民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所以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
人们收入差距扩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人们购买力提高。
(3)居民的消费还受消费观念的影响,要提高消费水平还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过度超前消费;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反对滞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对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4、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2013年高考政治学科可能涉及的知识点
2013年高考政治学科可能涉及的知识点
1.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经济政策
2.两会
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4.民族问题(西藏、新疆)
5.扩大内需、拓宽农村市场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建设责任政府
8.国际合作与发展
9.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等
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热点问题的内在联系、知识点和热点问题的内在联系。
此外,正确评价改革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即是否推进社会进
步、推进生产力发展是衡量改革成败的客观标准。
2.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3.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高考考前必背的重点知识学习要求:1、对重点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为作答主观题做好语言准备;2、结合典型的热点材料思考与教材知识的角度。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通货膨胀(结合物价的上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进行分析)(1)含义: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的经济现象,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原因:根本原因: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不平衡;直接原因:货币供应过多。
(3)对策:①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②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控制社会总需求。
③其他政策:限价、减税、减发国债、减少财政赤字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3)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我国粮、油、猪肉等物价上涨;南方雪灾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等)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做法: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物价上涨的现状,说明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对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需求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a、互为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b、互补商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①调节生产。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6、影响消费的因素(结合我国居民的消费偏低、用该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1)居民的收入影响①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下降,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差距过大,影响消费需求)(2)商品价格高低也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①价格高低的变化与人们消费水平的关系:在人们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购买力则提高,消费水平也提高。
②提高人们消费水平,除了最根本的要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之外,还要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影响比奢侈品低。
(4)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数量。
此外,商品、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广告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结合“节能减排”、“限制使用塑料袋”)(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经营与劳动者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结合我国居民从纵向看:消费水平的提高;横向看:消费率偏低)(1)生产决定消费①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
②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大力发展生产力(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基本路线说明)(1)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因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取发展。
(2)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结合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1)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2)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表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注意与11点的区别)(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2)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民营经济大发展的现状进行说明)(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在利用分散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7、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进行说明)(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坚持坚持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坚持坚持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可拓展为搞好企业的措施)(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9、企业的兼并与破产的原因及意义(1)企业的作用: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企业破产的作用: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3)原因:价值规律及市场竞争作用的结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
10、劳动和就业的意义(结合就业促进法及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1)劳动意义:①劳动创造文明,创造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②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2)就业: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强调:从劳动者的角度)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平等就业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4)解决就业的措施:(注重不同的行为主体:政府、企业和劳动者)11、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结合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1)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2)内容: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3)做法(劳动者):①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
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④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12、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该遵循四个原则:(结合我国的股市状况;比较几种投资行为)(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