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防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乙肝预防知识》ppt课件

《乙肝预防知识》ppt课件

死亡
3.5亿携带者 20亿人曾感染HBV 世界
每年100万人 死于HBV感染 相关疾病
乙肝的防治
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
乙型肝炎至今没有根治的办法 “预防”重于“治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唯一有效方法 普遍接种不仅减少患这种疾病的病例数,还可以 控制病毒从慢性携带者向他人的传播
庄辉.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31(3):133-135 Hepatitis B.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2002;2
1. 敦哲,富继业,汪玉珍等。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策略探讨。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135-2138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
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有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
•未感染过乙肝,无抗体保护者,应接种乙肝疫苗;
没有乙肝五项检测结果:
年龄越小,危害越大
感染HBV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的因素
感染HBV的年龄 新生儿 婴幼儿 成人和青少年 发展为慢性乙肝的比例% 85-95% 25-30% 5-10%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
乙肝血清学指标检测
HBV血清学指标
HBsAg< >Anti-HBs HBeAg< >Anti-HBe HBcAg< >Anti-HBc HBV DNA HBV DNA 多聚酶
乙肝五项/ 两对半
Dane 颗粒

乙肝防治指南PPT课件

乙肝防治指南PPT课件

病毒学复发
获得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停药后, 间隔1 个月两次检测HBV DNA均 >2 000 IU/mL
临床复发
病毒学复发并且ALT>2×ULN,但 应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ALT增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并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特殊人群 抗病毒治疗 推荐意见
前言
抗病毒治疗 推荐意见及 随访管理
指南
推荐意见1-4
推荐意见1 •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HBIG,剂 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µ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 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A1) 推荐意见2 • 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10µg重组酵母或20µgCHO重 组乙型肝炎疫苗(A1)
术语


NAs治疗 和监测
指南解读
流行病学 和预防
抗病毒治疗 的适应症 肝纤维化 非侵袭性诊断
实验室检查
治疗目标
乙肝自然史
指南
新增2014年人群流调数据
• 全球约20 亿人曾感染HBV,其中2.4 亿人为慢 性HBV 感染者,每年约有65 万人死于HBV 感染 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HCC)。全球 肝硬化和HCC 患者中,由HBV 感染引起的比例 分别为30%和45%
实验室检查
治疗目标
指南
指南定位:全面考虑、个体化治疗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 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

乙肝护理与预防知识PPT

乙肝护理与预防知识PPT

乙肝的预防
使用安全套等避免性传播乙肝病毒。
乙肝的护理
乙肝的护理
乙肝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勤换洗衣物。 避免饮酒和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免 加重肝脏负担。
乙肝的护理
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肝功能 异常。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乙肝护理与预防知识PPT
目录 乙肝的概述 乙肝的预防 乙肝的护理
乙肝的概述
乙肝的概述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 )引起的肝炎疾病。 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 等途径传染。
乙肝的概述
乙肝可以引起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
乙肝的预防
乙肝的预生 用品和注射器具。

乙型肝炎防治指南PPT

乙型肝炎防治指南PPT


阻断成功的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的
02
即免使疫阻风断险成功,此类婴儿仍存在HBV感染风险,建议动态监测抗-
HBs水平,视结果决定是否加强免疫。
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是否需要增
03
根强据免动疫态监测的抗-HBs水平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对婴儿进行增强免
疫。
感谢观看
产后抗病毒治疗及管理
产后继续抗病毒治疗并进行随访 监测,产后即刻至产后3个月停药 不增加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 风险。Βιβλιοθήκη 新生儿接种疫苗01
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
孕妇抗病毒治疗推荐使用TDF或TAF。
02
抗病毒治疗期间妊娠管理
若孕妇正在服用TDF,建议继续服用;若正 在服用TAF,需与孕妇沟通后决定是否继续 。
密切监测的必要性
孕妇抗病毒治疗期间的监测
孕妇在抗病毒治疗期间,需要密切 监测肝脏生物化学和HBV DNA定 量等指标。
产后慢性HBV感染母亲的监测
产后继续抗病毒治疗并进行随访监 测,以及停药后应密切监测肝脏生 物化学和HBV DNA定量等指标。
婴儿免疫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婴儿在接受联合免疫后1~2个月,需 要检测抗-HBs水平评估免疫效果,并 动态监测抗-HBs水平,根据结果决定 是否加强免疫。
免疫效果的指标
通过检测抗-HBs 水平来评估联合免疫的效果。
免疫效果不佳的处理方式
若阻断成功的慢性 HBV 感染孕妇所 生婴儿仍存在 HBV 感染风险,建议 动态监测抗-HBs 水平,根据结果决 定是否加强免疫。
增强免疫的必要性
慢性HB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的免疫效果评估
01
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1~2个月,检测抗-HBs水平进行免疫效果评估

《乙肝的防治》ppt

《乙肝的防治》ppt

项和HBVDNA
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 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
规、磷酸肌酸激酶、血 规、磷酸肌酸激酶、血
清肌酐等
清肌酐等
肝组织学检查
肝组织学检查
两类抗病毒药物特点比较
a干扰素 疗程相对固定 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 疗效相对持久 耐药变异较少
核苷类似物 口服给药 抑制病毒作用强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
干扰素不良反应及处理
不良反应 流感征候群
症状
处理
头痛、疲劳或乏力、肌痛、 可在睡前注射干扰素,或同
关节痛、发热、寒战
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骨髓抑制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1.0X109/L,PLT<50X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0.75X109/L,PLT<30X109/L
干扰素减量,1-2周后复查, 若恢复,则逐渐增加至原量
乙肝是危及亚洲人民生命的头号致命 杀手之一
全世界乙肝病毒感染者约3.5亿,其 中75%在亚洲

1.母婴传播
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在 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传播
2.血和血制品传播
3、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
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 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 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
4.性接触传播
其它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 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乙型肝炎病人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较高,但汗液、 唾液等体液中病毒含量很低,一般不会通过汗 液和唾液传播
乙肝预防
一.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二.传播途径预防 三.保护易感人群:乙肝疫苗接种(重点)
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肝健康宣教PPT课件

乙肝健康宣教PPT课件
乙肝健康宣教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的预防措施 乙肝的治疗和管理 结论
引言
引言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传染病。 乙肝病毒主要通Hale Waihona Puke 血液、性接触和 母婴传播。引言
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肝 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的传播途 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 血液直接接触 - 注射药物共用针具 - 输血和器官移植等
其他体液。 - 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
乙肝的预防措施
安全性行为 - 减少性伴侣的频次。 - 使用安全套等避孕工具。
乙肝的治疗和 管理
乙肝的治疗和管理
早期干预 - 尽早就医,确诊并制定治疗方
案。 - 确保规范治疗,减少病情恶化
风险。
乙肝的治疗和管理
注意饮食 - 避免饮酒,尽量避免对肝
脏的进一步损害。 - 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均衡

乙肝的治疗和管理
定期随访 - 定期检测乙肝病毒指标,
了解病情。 - 随访肝功能,及时处理并
预防并发症。
结论
结论
对乙肝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提 高大众对乙肝的认知。
预防乙肝的最好方法是接种疫 苗和保持个人卫生。
结论
早期治疗和管理对乙肝患者来说至 关重要。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乙肝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 性伴侣感染 - 性行为过程中产生的体液
接触
乙肝的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 怀孕期间感染 - 分娩过程中传给新生儿
乙肝的预防措 施
乙肝的预防措施
注射疫苗 -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
有效方法之一。 - 确保及时接种疫苗,形成
免疫保护。
乙肝的预防措施

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ppt课件

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ppt课件

过敏性紫癜
24
十一、接种反应及其处理原则
25
十一、接种反应及其处理原则
麻疹、猩红热样皮疹
26
Thanks!
27
16
九、特殊情况接种
• 1、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 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 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肝 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 2、对免疫无应答者,除增加剂量外,也可 更换乙肝疫苗的品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 3、如仍未检测出抗体,则无须再接种乙肝 疫苗。
20
十一、接种反应及其处理原则
• 1、接种反应。乙肝疫苗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 极个别的人会出现以下几种临床反应: • (1)局部反应:注射局部有短暂的疼痛、红肿、 硬结。 • (2)全身反应: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头昏、 头疼、短暂发热、不适、乏力及流感样症状。 • (3)过敏反应:对疫苗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可 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血 管神经心性水肿,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18
十、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 乙肝疫苗除可预防乙肝外,还可预防丁型肝 炎,因为丁型肝炎病毒必须依赖乙肝病毒才 能复制,但不能预防其它类型的肝炎。接种 第1针后有50%左右产生HBsAb ,而接种第 2针后有80%左右,完成3针次95%能产生 保护性抗体,母婴阻断率90%以上。但仍 有很少部分由于遗传因素,不能产生保护作 用。
•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 播途径之一。被感染的新生儿 70~90%变成慢性无症状乙肝携带, 至成年期最容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而新生儿必须在24小时内打完第一针, 否则就很难阻断母婴传播。所以,提 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非常重要。
11

乙肝科普宣传PPT课件

乙肝科普宣传PPT课件

乙肝基本知识
病症表现:乙肝可无症状或出 现疲劳、食欲减退、肝区不适 等症状
后果:长期慢性乙肝可导致肝 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乙肝的预防措 施
乙肝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 防方法,婴儿出生后及时接种疫苗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 共用牙刷、剃刀等个人用器和针头:尽量 避免注射药物,如需注射,请 确保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孕育后代:孕妇需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妊娠管理,并采取相 应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结论
结论
乙肝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 ,通过接种疫苗和采取预防措施可 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如果已感染乙肝病毒,及时就医并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和治疗
结论
乙肝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但需要注意预防传播给他人 的措施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乙肝科普宣传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乙肝基本知识 乙肝的预防措施 乙肝的处理和治疗 乙肝对生活的影响 结论
引言
引言
欢迎大家来到乙肝科普宣传PPT课 件 今天我们将介绍乙肝的基本知识和 重要预防措施
引言
希望通过这次宣传,提高大家 对乙肝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乙肝基本知识
乙肝基本知识
什么是乙肝:乙肝是一种由乙 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 疾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性 行为和母婴传播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减 少性伴侣的数量
乙肝的处理和 治疗
乙肝的处理和治疗
乙肝的处理:如发现感染乙肝 病毒,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 的建议进行处理
乙肝的治疗:慢性乙肝患者需 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以控制病情发展
乙肝对生活的 影响
乙肝对生活的影响
社交和工作:乙肝患者可以正 常工作和社交,但需要遵守预 防措施,避免传播给他人

乙肝的防治PPT课件

乙肝的防治PPT课件

意外暴露后注射HBIG应越快越好,最好在12小 时以内,不要超过24小时。因为暴露后越早注射 HBIG,其被动保护效果越好,反之会降低其保护 效果 研究表明,对于围生期新生儿及意外针刺暴露者, 其最长间隔期为一周,即应在7天内注射HBIG才 有保护效果。性接触意外暴露者注射HBIG的时间 不应超过14天
其它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 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 传播
乙型肝炎病人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较高,但 汗液、唾液等体液中病毒含量很低,一般不会 通过汗液和唾液传播
乙肝预防一.对ຫໍສະໝຸດ 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二.传播途径预防
三.保护易感人群:乙肝疫苗接种(重点)
① 提倡自然分娩,因剖腹产使得新生儿暴 露于母血的机会更大 ② 不应用非正规渠道血液及血液制品;不 在非正规医疗部门进行手术、拔牙、整 容、纹身等有创伤的医疗活动;不与他 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可造成 创伤的器具 ③ 洁身自好,规范性行为
意外暴露,如被针头扎伤后,若被感染,多长 时间可化验出结果?
一般HBV感染后2-4周可在感染者血中检测 到HBV DNA,另外感染后4周在感染者血中也 可检测到HBsAg和/或HBeAg
疫苗接种后效果评价
疫苗接种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产生抗体, 但是滴度较低,因此需要第2、3针加强免疫
应答。进行0、1、6疫苗接种后,在第7-
8个月应该复查HBsAb。随着时间的延长,
HBsAb的滴度可能会逐渐降低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
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
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
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
可给予加强免疫(有时加强一针即可,但按0、 1、6加强三针效果会更好)

乙型肝炎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乙型肝炎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9
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尚无理想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医学科技领 域亦尚未攻克有些媒体广告宣传的“转阴”“根治”等 难题。
对慢性乙型肝炎可使用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干扰素和抗 病毒药物,这对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所帮助。
肝癌几乎是致命的。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癌症患者在 诊断出癌症后数月内即死亡。在较高收入国家,通过外 科手术和化疗,部分患者的寿命可延长到几年以上。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接受医学观察和随访。乙肝患者 要规范治疗、定期检查。
乙肝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和稳定。预防乙肝是全社会的责任。
完整版ppt课件
25
患者 HBV侵入人体,经过4-24周的潜伏期,开
始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如急性、慢性或亚临 床感染、HBV的隐性感染(抗-HBc/或抗- HBs 阳性)和无症状 HBsAg携带者。
患者内有乙肝病毒,同时出现相应症状, 包括括急性、慢性,甚至肝硬化及肝癌患者, 完整版其ppt课件肝脏内有游离的HBV9 DNA,可以不断复制病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及其意义
乙肝感染标 志
HBsAg 表面抗原
临床意义
是HBV感染的标志之一,但并不能反映病毒复制、传染性 及预后
抗-HBs 表面抗体
HBV进入人体出现免疫反应,大约在感染6~12个月才会 出现。疫苗也可产生此抗体
抗-HBc 核心抗体
HBeAg e抗原
抗-Hbe e抗体
完整版ppt课件
乙型肝炎预防与控制
完整版ppt课件
1
概述(一)
肝炎是肝病中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组疾 病的总称。其致病因素可以是:生物因子或 非生物因子两大类。
完整版ppt课件

乙型肝炎的防治ppt课件

乙型肝炎的防治ppt课件
乙型肝炎的防治与职业防护
1
肝炎流行现状
2006年全国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1~59岁人群中HBsAg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5%降至7.18%
2009年世界肝炎日公布:
全球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1.3亿丙肝病毒感染者
按目前HBsAg携带率推算,我国仍然有携带者约9300万人
53
乙肝职业暴露及暴露后预防
工作前自我检查,发现手及前臂有破损时,尽量避免采血 采血、输液等操作时应戴手套、帽子、口罩、穿长裤和不露足 趾、背的工作鞋
发现手套破损或被血液污染应立即更换
用后锐器应直接放入利器盒中,容器不可过满 工作时不随意接触眼、鼻和皮肤,不随意接听电话、整理头发 重视工作环境的清洁消毒
每年有150万人死于乙肝和丙肝 每年近30万人死于肝癌
2
肝炎流行现状
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
每年报告乙肝发病100万例 丙肝病毒感染者较以往虽有减少,但仍高达近1000万人 甲肝也时有发生
3
病原学
HBV属嗜肝DNA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分为包膜和核心 两部分
包膜蛋白为HBsAg 核心为环状双股DNA、DNAP、HBcAg、 HBeAg
临床表现 起病类似急黄肝,但症状较轻,黄疸重 胆汁淤积表现: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
化验:ALT轻度升高,TB显著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70%);γ-GT、ALP及胆固醇明显升高
38
重型肝炎
急性重肝: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
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
慢性重型肝炎:在慢肝或肝硬化的病变背景下出现大
块状或亚大块状肝坏死为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