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2023

合集下载

2018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

2018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

2018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大多出现在心肺复苏成功之后,与缺氧性脑病所致的各种类型尿崩症相关。

急性高钠血症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淡漠、嗜睡、进行性肌肉张力增加、颤抖、运动失调、惊厥、癫痫发作,甚至昏迷而死亡。

3.2低钾血症脓毒症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多与治疗有关。

脓毒症患者由于微循环功能障碍,酸中毒,常伴有高钾血症。

但在治疗过程中过度使用碱性药物,大量补液过程中忽视了钾的输入,血糖调整等因素常常造成脓毒症患者血钾的相对或绝对降低。

合并有昏迷、严重腹泻、呕吐、胃肠持续引流、大量持续使用利尿剂也是体内失钾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脓毒症救治过程中引起低钾血症的其他因素还包括:镁缺失、碱中毒、过量使用胰岛素、β- 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增强等。

低钾血症不仅使脓毒症治疗过程变得复杂,也可能导致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3.3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50%,在ICU 住院患者中可高达88%[15-17]。

危重症患者中低钙血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相关[18-19]。

脓毒症患者更容易发生低钙血症[20] 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骨钙动员和肾小管内钙重吸收发生障碍;脓毒症时微血管通透性增加,钙离子的主要运载蛋白白蛋白丢失;大量细胞因子激活钙池耗竭依赖型钙通道,促使钙离子内流,同时内毒素降低浆膜钙离子转运蛋白活性,导致细胞内钙聚集。

伴有低钙血症的脓毒症患者与正常血钙者相比,住院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21]。

3.4低镁血症低镁血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电解质紊乱,在ICU 患者的发生率占65% 以上[22-24],且低镁血症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血清镁正常患者[23-25],低镁血症与脓毒血症和脓毒症休克发生显著相关[26],同时脓毒血症也是发生低镁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27]。

有研究显示重症低血镁患者适当补充镁剂可以降低病死率[28]。

急诊医师更多关注脓毒症等急危患者的器官功能和循环指标,往往忽视了对患者血镁水平的评估。

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晶体液和胶体液
在补液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晶体液和胶体液。晶体液包括生理盐水、平衡盐液等,胶体液 包括白蛋白、血浆等。
监测指标
在补液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率等指标,以指导液体治疗。
血管活性药物
01
使用时机
血管活性药物应在脓毒症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休克或器官功能障碍
时使用。
02
选择合适的药物
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状态、遗传特征等。
病原因素
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类型、毒力、数量和感染途径等。
治疗因素
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抗生素的使用、机械通气和血液净化等。
预后评估
病情评估
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病情的严重程 度和进展趋势。
通过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检查,了解患者 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鉴别诊断
1 2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需通过临床表现和 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与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
如风湿热、肿瘤等,需通过病史和相关检查进 行鉴别。
3
与脓毒症休克鉴别
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需根据患 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04
脓毒症的治疗原则
抗生素治疗
早期使用抗生素
特点
脓毒症患者通常存在高代谢状态、免疫功能紊乱、微血管病 变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脓毒症的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分类
社区获得性脓毒症:由社区感 染引起,包括肺炎、泌尿系统 感染等。
医院获得性脓毒症:由医院内 感染引起,如手术部位感染、 导管相关感染等。
特殊类型脓毒症:如坏死性筋 膜炎、骨与关节感染等。
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复发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气分证治
病邪入里,热在气分,以清热 生津、益气养阴为主,防止热
邪伤阴。
营分证治
热入营分,以清营透热、凉血 解毒为要,防止热邪深入血分

血分证治
热入血分,病情深重,以凉血 散血、清热解毒为主,兼以养
阴益气。
脏腑功能失调调整
调整脏腑功能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治法,如疏肝理 气、健脾和胃、清心开窍、滋肾养阴等。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脓毒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通 常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和感染证据两个方面。
鉴别诊断
脓毒症需与相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如非感染性SIRS、风湿性疾病、恶性 肿瘤等。
预后评估与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
脓毒症的预后评估需考虑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常 用的评估指标包括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等。
反应的发生。
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制定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营养风险评估等手段,评估患者的 营养状况,以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选择适当的营养支持途径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营养支持途径,如肠内营养、肠外营 养等。
注意营养支持并发症
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消 化道出血、感染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发病机制
病原菌侵入机体后,通过激活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全身性炎症 反应。同时,机体抗炎反应失衡、免疫抑制等也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脓毒症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 、寒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白细胞计数异常等。严重者可出 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中国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中国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SOFA评分标准
qSOFA标准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流程
03
诊断
取培养标本
1.应该常规微生物培养(至少包含两组血培养)。 2.最好先培养,再用抗生素。 3.如果不能很快获得标本,也应尽快启动抗菌药物治疗。 4.感染部位明确者, 一般不对其他部位采样(除血样外)。 5.留置静脉导管超过48h ,怀疑身体存在感染,但部位不明者,应做 需氧+厌氧血培养。 6.怀疑导管感染,血培养时建议取皮肤抽血和导管两份血样。
二、抗感染治疗
4.抗生素剂量优化。要考虑肝肾功能、免疫障碍、耐药体质,血 容量变化。
5.抗生素疗程为7 ~10d ,一般足够的。若临床改善缓慢、感染源 难以控制、MRSA、某些真菌、病毒感染、免疫缺陷,可个体化 延长疗程。应每天评估降阶梯的可能性。
6.PCT可辅助指导抗生素的疗程。但需结合临床。
7.有特定感染源者,应在尽快清除。如手术切除、介入引流冲洗等。
八、镇静镇痛治疗
1.达到镇静目标,小剂量使用。 2.推荐短效制剂:丙泊酚、右美托咪定。 3.连续或间歇:推荐间歇。
九、血糖管理
1.每1 ~ 2 h测-次血糖。避免低血糖。 2.连续两次血糖均> 10mmol/ L时,启用胰岛素治疗 3.目标血糖为≤10mmol/L (强推荐)。7.8-10之 间与6.1-7.8之间,获 益无差别。 4.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稳定后,每4h测一次。 5.避免持续高血糖、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较大。 6.如有条件,尽可能测动脉血糖取代末梢血糖。
3.CVP正常,血压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应做补液试验, 10分钟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50ml ,若血压升高, CVP不变,为血容量 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升高为心功能不全。

脓毒症指南、共识、规范、进展【收藏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脓毒症指南、共识、规范、进展【收藏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脓毒症指南、共识、规范、进展【收藏版】一、中国指南共识1.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3.脓毒症并发DIC诊治急诊专家共识4.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5.脓毒症免疫抑制诊治专家共识6.脓毒症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7.人血白蛋白在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最新共识解读二、国外指南共识1.拯救脓毒症运动:2021年国际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指南2.日本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临床管理实践指南3.4.脓毒症吸附性血液滤过的管理:亚太专家共识5.疑似脓毒症患者NICE指南6.官方课件:2021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管理国际指南7.《SCC: 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 2021 版》解读与展望三、流程规范1.急诊科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管理2.脓毒症急诊处理3.脓毒症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管理4.胸膜脓毒症的评估和管理5.脓毒症复苏实用流程6.脓毒症合理液体复苏7.如何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安全地实施抗生素管理?8.脓毒症生物标志物辅助脓毒症全病程管理9.脓毒性休克中的肾脏替代技术10.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11.四、救治技能1.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理念2.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诊疗思路3.Immunity(IF 31.7):脓毒症的免疫学4.脓毒症免疫抑制患者的识别和治疗5.脓毒症的免疫球蛋白治疗6.脓毒症患者的免疫治疗7.哪些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疑似脓毒症感染的诊断工具?8.脓毒症1小时集束化治疗9.脓毒症稳态重新平衡:体外血液净化优劣?10.脓毒症的器官功能障碍:从感染到死亡的蛛丝马迹11.“拯救”脓毒症,把握抗感染治疗最佳时机!12.脓毒症抗菌治疗的六个核心问题13.脓毒性休克患者是否应尽早使用血管加压药?14.脓毒症相关性肾损伤15.如何认识脓毒症肝损伤16.脓毒症和微循环对预后的影响17.维生素D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及机制18.脓毒症加重了脑出血后的脑功能障碍五、研究进展1.JAMA:实现脓毒症的卓越诊断2.柳叶刀:脓毒症管理的最新进展3.ICM:脓毒性休克复苏的当前实践和不断发展的概念4.M 50周年系列:成人脓毒症研究/启示 50 年——漫漫长路6.从1.0到3.0!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演变7.脓毒症集束化策略应用的证据8.基于床边设备的脓毒症早期检测研究进展9.10.Gˉ 脓毒性休克的治疗现状11.脓毒症生物标志物: 不只是发热和白细胞增多12.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措施研究进展13.脓毒症合并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14.脓毒症相关DIC的研究和处理进展15.脓毒症营养管理策略最新进展16.内毒素吸附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原理和现状17.肠道微生物和脓毒症:从发病机制到新疗法18.肠道微生物群与脓毒症之间的串扰19.细菌脓毒症病理学的昼夜节律:我们知道什么和应该知道什么20.21.皮质类固醇治疗成人脓毒症患者: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2.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的影响23.高流量鼻导管与无创机械通气预防脓毒症再插管的随机对照试验24.qSOFA是否适用于急诊脓毒症菌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六、其他知识点1.糖皮质激素抵抗和高乳酸血症:脓毒症恶化的“东邪西毒”2.脓毒症:一种失败的饥饿反应3.乳酸是一种代谢介质,决定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4.强心药在脓毒症休克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5.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高渗与心肌功能障碍的关系6.如何看待脓毒症患者大循环和微循环的不一致性?7.脓毒性休克:一种微循环疾病8.脓毒症血乳酸 8 问!9.ICM:10大技巧,优化低血压危重患者血管升压药的使用10.2022CC年度文章:血管舒张性休克中的升压药选择和时机11.12.乳酸是一种代谢介质,决定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13.14.脓毒症与心肌病的之间的联系15.肾功能不全的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在抗感染治疗上面临怎样的挑战?16.脓毒症必知丨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17.内科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脓毒症监护、决策支持的实施与评价。

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完整版

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完整版

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完整版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健康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20万例儿童脓毒症患者,每1000例5岁以下儿童患者中有6.3例死亡,因地域医疗水平差异,病死率在1%~25%[1]。

脓毒性休克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最新的2024美国重症医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发布《2024年国际共识标准:儿童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此共识应用Phoenix脓毒症评分,将脓毒症定义为疑似或确诊的感染,伴Phoenix评分≥2分。

脓毒性休克定义为脓毒症伴有心血管功能障碍(Phoenix评分的心血管评分≥1分),即年龄相关的严重低血压、血乳酸值>5mmol/L或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2]。

脓毒性休克与单独的脓毒症相比,往往有严重的循环、细胞和代谢异常,并且与更高的病死率相关[3-4]。

脓毒症的管理在循证医学证据上被持续更新,以求更大程度改变疾病预后、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当前指南建议,除了治疗原发病、尽早使用抗生素和使用合理的血管活性药外,应实施血流动力学指导下的液体复苏策略[4]。

液体复苏疗法是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管理的基石之一[4],对脓毒性休克的液体复苏虽然达成了全球共识,但对最理想、合理和优化的液体管理实践仍然存在一定争议。

本文希望结合脓毒性休克相关病理生理学特点、综合既往研究的液体复苏的评估及策略,以当前科学证据为基础,为同行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脓毒性休克属于感染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最终引发心脏前负荷减低及组织低灌注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分布性休克的经典类型。

分布性休克主要特征是交感系统活化,全身血管广泛舒张(血管平滑肌丧失反应)、外周血管麻痹(心脏后负荷降低);同时,机体全身毛细血管内皮损伤以及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完整性丧失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毛细血管渗漏,心脏前负荷进一步减少,诱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5]。

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

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

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脓毒症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危重情况之一。

早期、及时的液体治疗或复苏和必要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是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积极治疗的基本措施。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全军急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了《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

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流程主要推荐意见1、需要关注的是“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而导致脏器功能损伤,并危及生命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机制是容量血管扩张、血管内皮损伤以及毛细血管渗漏造成的微循环功能障碍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低灌注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2、在脓毒症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多种因素可以造成各种电解质紊乱,其中包括医源性的高钠血症和高氯血症,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加以关注。

3、(1)首先应当确定患者是否有感染存在。

对于急诊感染患者,可采用qSOFA 评分结合NEWS 或进行病情判断,NEWS 同时作为病情转变的客观指标进行观察。

(2)乳酸可以作为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的独立预后判断因素,应当根据病情动态监测。

4、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一经诊断,就应当积极开展液体治疗或液体复苏。

5、(1)晶体液和胶体液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的使用存在争议,但更多的专家认为晶体液应当作为初始液体治疗首选;在维持治疗且排除临床禁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人工胶体液;对于明确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可以选择白蛋白。

(2)在晶体液使用中,应当尽可能选择与细胞外液成分相近的液体。

6、通过密切监测避免误治,包括休克类型错误及输液过量;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提升血压, 推荐初始的目标平均动脉压为65 mmHg ;尽早对感染等原发病采取处理措施。

专家组建议1、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应当尽早诊断,诊断的方法包括确定感染的存在,以及病情的评估。

2、通过发热、白细胞、PCT、CRP 等指标帮助确定患者感染的可能性。

3、病情评估推荐采用qSOFA 或NEWS 评分,并根据不同的病情轻重定期进行再评估。

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相互作用
部分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等与液体治疗存在相互作用,需密切关注患者反应和 药物效果。
配伍禁忌
避免将不同种类的药物混合在一起输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同时遵循药物 配伍原则,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04
监测指标在液体治疗中应用价 值
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介绍
无创监测
包括心率、血压、中心静 脉压等基础指标,可初步 评估患者循环状态。
胶体液
含有大量血浆蛋白或代用品,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水肿,但过量使用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和凝血风险 。
药物剂量调整依据和原则
依据
根据患者病情、体重、年龄、性别等因 素综合评估,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 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心静脉压等进 行剂量调整。
VS
原则
个体化治疗,按需补充,避免过量或不足 ,动态监测患者反应和实验室指标变化。
活动,不断更新知识。
关注最新研究进展,更新知识储备
01
关注国际脓毒症液体治疗指南更新
及时关注国际脓毒症液体治疗指南的更新,了解最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02
学习脓毒症液体治疗相关研究成果
积极学习脓毒症液体治疗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新的药物、新的治
疗技术等。
03
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积极参加脓毒症液体治疗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
不同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01
02
03
老年人
老年人心血管功能较差, 应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 避免发生心力衰竭。
儿童
儿童心肺功能发育不完善 ,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 剂量,同时注意输液速度 和浓度。
孕妇
孕妇血容量增加,心脏负 担加重,应谨慎评估输液 必要性,避免对胎儿造成 不良影响。

2023危重成人脓毒血症液体治疗的综述

2023危重成人脓毒血症液体治疗的综述

2023危重成人脓毒血症液体治疗的综述重要性大约20%到30%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患有脓毒症。

虽然液体治疗一般先在急诊科开始进行,但在重症监护病房静脉输液同样是治疗脓毒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概述对于脓毒症患者来说,静脉输液可以增加心排血量和血压,维持或增加血管内液体量,并输送药物。

液体治疗可以被定义为从早期疾病到解决脓毒症的4个重叠阶段:复苏(快速输液恢复灌注);优化(评估额外液体治疗休克和确保器官灌注的风险和益处);稳定(只有当有液体反应性信号时才使用液体治疗);以及撤离(消除危重疾病治疗期间积累的多余液体)。

在3723例接受1到2升液体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中,有3项随机临床试验(RCT)报告称,目标导向治疗给予液体给药以达到8至12mmHg的中心静脉压,给予血管升压药以达到65至90mm Hg的平均动脉压,与非结构化临床护理相比,输注红细胞或注射止疼药以达到至少70%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并没有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在1563名接受1L液体治疗的败血症和低血压患者中,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称,与进一步的液体给药相比,血管升压药治疗并不能提高死亡率。

另一项随机对比试验报告,在重症监护室的1554名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在没有严重低灌注的情况下限制液体给药并不能降低死亡率。

一项对1000名处于撤离阶段的急性呼吸窘迫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称,与液体治疗相比,限制液体给液和给利尿剂可以改善无机械通气的存活天数,从而获得更高的心内压,并且据报道,与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或乙酸林格相比,羟乙基淀粉显著增加了肾脏替代治疗的发生率。

结论及相关性液体是治疗脓毒症危重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脓毒症患者的最佳液体管理仍不确定,但临床医生应考虑在危重疾病的每个阶段输液的风险和好处,避免使用羟乙基淀粉,并促进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恢复的患者排出液体。

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中约有20%至30%患有败血症,其中,约25%至40%在出院前死亡。

2024脓毒性休克患者补液要点

2024脓毒性休克患者补液要点

2024脓毒性休克患者补液要点摘要静脉输液仍然是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一个常见错误是使用过量液体来克服血容量不足和血管麻痹。

虽然液体对于帮助纠正血管内耗竭是必要的,但应同时使用血管升压药来解决血管麻痹问题。

过多的液体管理与脓毒性休克的不良结局有关,因此在决定给这些易受伤害的患者多少液体时应格外小心。

简单或严格的要求给予准确的液体量"食谱",即使基于体重,也与更好的结果无关,因此应该避免。

确定正确的液体量需要临床医生反复评估和考虑多个变量,包括液体不足、器官功能障碍、额外液体的耐受性以及休克状态的总体轨迹。

动态指标,通常涉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似乎优于传统的静态指标,如用于评估液体反应性的中心静脉压。

床旁超声为床边临床医生提供了多种应用,可用于确定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输液情况。

总之,预防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超负荷非常重要,需要整个重症监护团队的密切关注。

脓毒症低血容量的发病机制脓毒症由于血管舒张和内皮功能障碍导致血容量不足,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渗漏到血管外空间。

内皮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进入第三间隙,这导致更多的液体给予,这反过来导致进入组织的透壁血管渗漏增加,引起器官水肿恶化、系统功能障碍和死亡风险增加的恶性循环。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以前被认为是严格的容量耗尽状态。

直到今天,液体复苏仍然是脓毒症患者主要治疗的一部分,同时使用抗菌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然而,我们对导致脓毒症低血压的复杂机制有了更细致的了解。

血管麻痹,而不是低血容量,已被确定为脓毒性休克发展的主要机制。

血管床中的深度静脉扩张会降低静脉回流,从而降低心输出量。

脓毒症诱导内皮粘附分子的激活,导致凝血级联、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激活,从而导致微血管血栓和内皮损伤。

最近的证据表明,脓毒症中血管通透性的机制与内皮细胞的糖萼降解有关。

激进的液体给予导致血容量过多可能导致糖萼降解的医源性恶化,并与住院死亡率增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毒症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20231 概述脓毒症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危重情况之一。

脓毒症被定义为“由感染引起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生物化学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或“机体对感染反应失控而引起的致死性器官功能不全”。

脓毒症休克则是由“脓毒症引发的循环、细胞或代谢异常,并由此造成病死率增加”的临床状态。

无论是脓毒症患者还是发展为脓毒症休克的患者,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均使体内广泛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渗漏,进而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内环境变化。

因此,脓毒症是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致死因素,受到了急诊医学、重症医学、感染病学等学科专家的广泛关注。

拯救脓毒症患者行动2004年制定了《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并在以后的每四年进行一次更新,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治提供的依据。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也曾于2014年制定了《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

同样,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在2014年也制定《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中外专家制定的指南、共识对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早期、及时的液体治疗或复苏和必要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是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积极治疗的基本措施。

其中,液体治疗或复苏的目的是通过快速补充液体达到纠正血容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保证正常的心输出量和器官血流灌注,保护脏器功能。

目前,在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液体治疗中,就液体种类、治疗或复苏时机的确定以及复苏目标等都还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基层医生对脓毒症患者的液体治疗或复苏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也存在不足。

为进一步指导急诊医师规范化、合理开展脓毒症以及脓毒症休克的液体治疗与复苏,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全军急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学者,通过查阅国内外重要文献,总结近年来脓毒症液体复苏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并结合中国急诊医生的临床经验,遵照循证医学方法,提出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治疗急诊专家共识。

2 脓毒症病理生理与液体治疗的基础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或衰竭。

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机体即启动自身免疫机制,以达到清除病原体的目的。

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常常造成自身毛细血管内皮的损伤、毛细血管的渗漏、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局部炎症损伤。

这些病理生理过程可以导致血管容积与血液容量的改变,进而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器官功能障碍。

2.1 内皮细胞损伤与微循环功能障碍内皮细胞位于血管壁内表面,具有抗凝、抗黏附的生理作用,并参与调控血管舒缩。

内皮细胞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复合物的多糖包被,能促进红细胞流动,防止白细胞和血小板黏附。

血管内皮细胞多糖包被受损是脓毒症患者造成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使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滚动、聚集和黏附。

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减少了血管内皮绒毛致密度,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皮损伤还可以引起胶原暴露,激活凝血瀑布反应,促进血栓形成,并可能由于凝血因子过度消耗而引起出血,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氧自由基、细胞因子、前列腺素类物质释放也可引起内皮细胞释放黏附分子ICAM-1等,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同时降低了血管对缩血管药物的反应性,失去了调节微循环舒缩运动的能力,从而导致血管功能障碍。

在内皮损伤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中,直接受损的就是体内的微循环,包括毛细血管渗漏、微血栓形成以及广泛的小血管扩张。

微循环是循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主要涉及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和交换,承担着组织细胞代谢、物质交互的重要职能,是脏器功能正常的根本保障。

微循环功能障碍将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组织缺氧,能量产生减少,乳酸堆积,代谢性酸中毒,进而引起细胞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直至患者死亡。

2.2 血管容积与血液容量失衡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正常人体血管容积与血液容量是在动态平衡下相匹配的,这种匹配是心输出量正常以及外周组织灌注正常的前提。

血液的容量依靠摄入水分和排除尿液、汗液等来调整,而血管的容积主要由小动脉的紧张度来调节,通过液体的进出、血管的舒缩保持了血管内压力和液体输送量的稳定。

脓毒症发生容积扩大的标志之一是系统血管阻力下降。

扩大的血管床必须有更多的液体填充才可能保证正常的心输出量和外周血液灌注。

但与之相悖的是脓毒症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毛细血管渗漏使血管内容量降低。

这势必增大血管容积与血液容量的不匹配。

毛细血管渗漏主要渗出的是血浆成分,渗漏的结果是血管中的血液变得更加黏稠,外周循环流动不畅,容易导致微血栓形成。

脓毒症,特别是在脓毒症休克时,血液流变学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高黏、高聚、高凝,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白细胞黏附增多,这些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发病基础。

毛细血管渗漏造成血液浓缩,血管容积扩大造成血液流动减慢、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凝血及血栓、细胞缺氧造成变形性下降等,形成微循环障碍与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恶性循环。

[推荐意见]:需要关注的是“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而导致脏器功能损伤,并危及生命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机制是容量血管扩张、血管内皮损伤以及毛细血管渗漏造成的微循环功能障碍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低灌注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3 脓毒症与电解质紊乱3.1 高钠血症高钠血症最常见的发病机制为口渴中枢损害、溶解性或渗透性利尿、经肾脏或肾外水分的过多丢失以及不适当摄入或输入过多含氯液体。

脓毒症及脓毒症性休克本身并不造成高钠血症,但大量输入氯化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液体复苏是导致高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国内外文献的报道,ICU 患者高钠血症的发生率约为2%~9%,其中医源性高钠血症的发生率约为7%~8%[11-14]。

由于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以及高钠血症的治疗困难,对高钠血症的预防成为重症患者抢救的重点之一。

国外文献报道,严重高钠血症(血钠大于150 mmo/L)病死率可高达30%~50%。

高钠血症本身并非心脏骤停的独立危险因素,大多出现在心肺复苏成功之后,与缺氧性脑病所致的各种类型尿崩症相关。

急性高钠血症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淡漠、嗜睡、进行性肌肉张力增加、颤抖、运动失调、惊厥、癫痫发作,甚至昏迷而死亡。

3.2 低钾血症脓毒症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多与治疗有关。

脓毒症患者由于微循环功能障碍,酸中毒,常伴有高钾血症。

但在治疗过程中过度使用碱性药物,大量补液过程中忽视了钾的输入,血糖调整等因素常常造成脓毒症患者血钾的相对或绝对降低。

合并有昏迷、严重腹泻、呕吐、胃肠持续引流、大量持续使用利尿剂也是体内失钾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脓毒症救治过程中引起低钾血症的其他因素还包括:镁缺失、碱中毒、过量使用胰岛素、β-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增强等。

低钾血症不仅使脓毒症治疗过程变得复杂,也可能导致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3.3 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50%,在ICU住院患者中可高达88%。

危重症患者中低钙血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相关。

脓毒症患者更容易发生低钙血症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骨钙动员和肾小管内钙重吸收发生障碍;脓毒症时微血管通透性增加,钙离子的主要运载蛋白白蛋白丢失;大量细胞因子激活钙池耗竭依赖型钙通道,促使钙离子内流,同时内毒素降低浆膜钙离子转运蛋白活性,导致细胞内钙聚集。

伴有低钙血症的脓毒症患者与正常血钙者相比,住院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

3.4 低镁血症低镁血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电解质紊乱,在ICU患者的发生率占65%以上,且低镁血症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血清镁正常患者,低镁血症与脓毒血症和脓毒症休克发生显著相关,同时脓毒血症也是发生低镁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研究显示重症低血镁患者适当补充镁剂可以降低病死率。

急诊医师更多关注脓毒症等急危患者的器官功能和循环指标,往往忽视了对患者血镁水平的评估。

3.5 高氯血症脓毒症患者不会直接导致患者血氯升高,但随着疾病的发展,脓毒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升高。

患者对于电解质的调节能力减弱,大量输注高氯液体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

使用不限氯液体,如生理盐水、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有导致稀释性高氯性酸中毒的可能性]。

脓毒症患者使用限氯液体与不限氯液体相比,限氯液体治疗组患者平均肌酐升高水平低于不限氯液体治疗组,其肾脏损伤或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不限氯液体治疗组,其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数量也明显少于不限氯液体治疗组。

对美国电子病历中近11万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输入晶体液的相关资料研究发现,血清氯离子水平的升高与院内病死率增加相关。

[推荐意见]:在脓毒症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多种因素可以造成各种电解质紊乱,其中包括医源性的高钠血症和高氯血症,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加以关注。

4 脓毒症早期识别与病情判断4.1 早期脓毒症识别对于急诊科医生而言,早期识别脓毒症和判断脓毒症休克是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只有尽早筛查、识别与诊断脓毒症,确定是否存在脓毒症休克,及时进行循环支持、药物治疗,才能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对脓毒症的认识包括确认感染和评估病情。

2016年新的脓毒症定义强调了感染对宿主的影响,因此确定感染的存在是诊断脓毒症的前提。

虽然尚没有单独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的判断标准,但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判断中,体温、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RP 及PCT的变化是确定感染常用的指标。

虽然不是所有感染患者都有发热的表现,但仍然可以把体温变化看作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进行全血白细胞、CRP和PCT测定,在确定有感染存在或高度疑似感染存在的情况,才能够进一步确定脓毒症的可能性。

在感染患者中,可以采用qSOFA结合NEWS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

被公认的脓毒症识别与诊断工具包括“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APACHEⅡ评分”等。

这些评分方法多以ICU住院病例为基础,需要较多实验检查数据作支持。

对于急诊科的感染患者,很多病情判断工具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

Sepsis 3.0提出适用于早期判断的“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可作为早期脓毒症的筛查工具,以鉴别出预后不良的疑似或确定感染患者。

qSOFA评分≥2则为疑似脓毒症。

对于普通院内疑似感染人群而言,SOFA ≥2者的整体病死率约10%。

研究显示,SOFA≥2分的患者比SOFA < 2分的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2.0~2.5倍。

但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反映危重情况最敏感的指标不是呼吸、意识改变及血压变化,而是心率与脉搏的变化。

由英国专家提出来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WS)、改良的早期预警系统(MEWS)和“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是急诊医学领域公认的、更为实用的快速评价急诊危重患者的工具。

虽然这些评分系统不是针对脓毒症设定的,但从内容中可以看出,其涵盖了qSOFA中的全部三项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