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箱涵施工质量病害及防治措施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软土地基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特殊地基土。
在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存在往往会给工程带来诸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如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承载力不足等,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深入研究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一)沉降过大软土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较大的沉降,尤其是在施工期间和使用初期。
沉降过大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等现象,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二)不均匀沉降由于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性,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产生倾斜、开裂等问题。
不均匀沉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建筑物整体失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承载力不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无法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在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容易发生剪切破坏,导致地基失稳,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固结沉降时间长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建筑物施工期间和使用初期,沉降仍在继续发展,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还可能在沉降未稳定前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风险。
(五)地基液化在地震等动力作用下,软土地基可能发生液化现象,导致地基承载力急剧下降,建筑物出现失稳破坏。
二、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一)地质条件因素软土地基的地质条件复杂,其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如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等。
这些特性使得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二)设计不合理在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中,可能存在设计参数选取不准确、基础形式选择不当、地基处理方案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设计方面的不足会直接影响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三)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如地基土的压实度不够、排水措施不到位、桩身质量不合格等,都会导致软土地基处理质量下降,引发质量通病。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软土处理质量通病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水泥搅拌法加固地基深层搅拌法是加固深厚层软粘土地基的新技术。
它以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结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粘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粘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和水稳定性的柱状、壁状和块状等不同形式的加固体,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深层搅拌适用于加固软粘土,特别是超软土,加固效果显著,加固后可以很快投入使用,适应快速施工要求。
1.1 搅拌体不均匀1.现象搅拌体质量不均匀。
2.原因分析(1)工艺不合理。
(2)搅拌机械、注浆机械中途发生故障,造成注浆不连续,供水不均匀,使软粘土被扰动,无水泥浆拌和。
(3)搅拌机械提升速度不均匀。
3.防治措施(1)施工前应对搅拌机械、注浆设备、制浆设备等进行检查维修,使处于正常状态。
(2)选择合理的工艺。
(3)灰浆拌和机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2min,增加拌和次数,保证拌和均匀,不使浆液沉淀。
(4)提高搅拌转数,降低钻进速度,边搅拌,边提升,提高拌和均匀性。
(5)注浆设备要完好,单位时间内注浆量要相等,不能忽多忽少,更不得中断。
(6)重复搅拌下沉及提升各一次,以反复搅拌法解决钻进速度快与搅拌速度慢的矛盾,即采用一次喷浆二次补浆或重复搅拌的施工工艺。
(7)拌制固化剂时不得任意加水,以防改变水灰比(水泥浆),降低拌和强度。
1.2喷浆不正常1.现象注浆作业时喷浆突然中断。
2.原因分析(1)注浆泵损坏。
(2)喷浆口被堵塞。
(3)管路中有硬结块及杂物,造成堵塞。
(4)水泥浆水灰比稠度不合适。
3.防治措施(1)注浆泵、搅拌机等设备施工前应试运转,保证完好。
(2)喷浆口采用逆止阀(单向球阀),不得倒灌泥土。
(3)注浆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高压胶管搅拌机输浆管与灰浆泵应连接可靠。
(4)泵与输浆管路用完后要清洗干净,并在集浆池上部设细筛过滤,防止杂物及硬块进入各种管路,造成堵塞。
(5)选用合适的水灰比(一般为0.6~1.0)。
(6)在钻头喷浆口上方设置越浆板,解决喷浆孔堵塞问题,使喷浆正常。
箱涵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箱涵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知识专栏】标题:探索箱涵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导读:箱涵作为现代交通工程中常用的结构之一,其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箱涵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应对这些问题。
正文:引言:箱涵是一种供水、供气、排水或通道等需要的地下结构,经常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桥梁等工程中。
然而,在箱涵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等环节中,常会出现质量问题。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对箱涵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设计问题1. 不合理的结构设计箱涵结构的设计直接决定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设计问题包括荷载计算不准确、结构设计参数选取不合理等。
解决方法是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设计参数科学可靠,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2. 忽略地基条件箱涵常常需要埋设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地基中,如软黏土、砂土等。
若在设计时忽略地基条件,将导致结构不稳定。
必须进行地质勘察、地基设计和加固等工作,以确保箱涵的稳定性。
二、材料问题1. 材料强度不足材料强度不足会导致箱涵结构承载能力不足,增加事故风险。
对此,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取优质材料,并进行合理的结构计算与施工检测,以确保箱涵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2. 防水材料选用不当作为地下结构,箱涵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
然而,一些防水材料的选择不当,使得箱涵容易受到渗水的侵蚀,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应选用高质量的防水材料,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关,确保其防水效果。
三、施工问题1. 施工工艺不当箱涵施工工艺的不当往往导致结构质量问题,如未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进行,或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失误等。
在施工前应充分制定施工方案,并由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操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箱涵的质量。
2. 控制质量不严格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箱涵质量的关键。
如施工中水泥的浇筑比例不正确、搅拌时间不足等,都会影响到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
浅谈箱涵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浅谈箱涵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作者:杨生虎李俊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31期杨生虎李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三航务工程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随着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现浇混凝土箱涵,尤其一些横向跨度较大的箱式涵洞,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针对混凝土想喊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
【关键词】箱涵;质量分析;施工技术0 引言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数量也越来越多。
导致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滞后于汽车业的发展,交通不畅已成为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而导致交通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铁路与公路的平交道口造成了大量的堵车问题。
因此,把大量的公路与铁路的平交道口改为立交道口,已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确保交通安全的一项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
箱涵施工对周边地表的影响范围较大,如箱涵施工过程控制不好,不仅会引起自身水平偏位和竖向偏位,且会引起周边地表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进而导致地表移位、破裂、沉陷或坍塌,因此必须在箱涵施工过程中,实时地监测周边地表的水平位移和沉降,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或姿态异常时,能及时分析与预警,使施工单位采取停工、整改、加固、纠偏、调整等措施,将影响和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
1 箱涵施工质量常见问题1.1箱涵沉降缝渗水问题造成箱涵沉降缝处渗水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箱涵沉降缝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有大的蜂窝或骨料集中现象存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沉降缝处橡胶止水带未铺平或模版不牢固,浇筑混凝土时造成止水打褶、弯曲甚至移位。
1.2 箱涵侧墙及地板钢筋位移造成箱涵侧墙及地板钢筋位移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侧墙高度大,受力筋与水平分布筋直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弯曲变形。
2)水平筋、立筋绑扎不牢固,模版刚度不足,浇筑墙体混凝土时使立筋、水平筋移位。
3)由于底板跨度大,加之浇筑底板时,施工人员装料手推车在顶层钢筋网上行走导致其下沉、移位。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的探讨软土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软土地基通常由黏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组成,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差的工程性质,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出发,探讨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的通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质量通病1. 强度不足:软土地基由于其较高的含水量以及颗粒间结构较差,其强度常常不足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这一问题会导致软土地基沉降较大,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倾斜和破坏。
2. 压缩性大:软土地基具有较大的压缩性,即工程路基在施工期间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显著的沉降。
这一问题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3. 地基液化:软土地基容易发生地基液化现象,特别是在地震等外界力作用下。
地基液化会导致地基失稳、建筑物下沉和倾斜等严重的后果。
4. 建筑物沉降不均衡:软土地基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降雨、气温变化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软土地基在不同位置发生不均匀的沉降,从而引发建筑物的不平衡沉降。
二、防治措施为了保证软土地基处理质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1. 加固地基: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预压法、振动加固法和土体改良法等。
预压法通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预压力,使其固结并提高强度;振动加固法通过振动工具震实软土,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土体改良法通过掺加填料、水泥或化学药剂等方法改良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
2. 排水处理:针对软土地基的高含水量问题,合理的排水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或地表水从软土地基中排除出去,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 建筑物设计优化:在软土地基上建造的建筑物,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地基条件进行相应的优化。
采用较轻型的结构,采用较小的荷载,以减小地基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4. 监测与维护:对软土地基处理后的工程进行长期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以确保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持续稳定。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的通病包括强度不足、压缩性大、地基液化和建筑物沉降不均衡等。
涵洞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涵洞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摘要:桥梁涵洞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涵洞施工出现质量通病就会影响桥梁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做好质量通病的预防工作。
本文从涵洞几种常见的问题初探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并探讨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涵洞;软土路基;铺装层;跳车一、软土路基问题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是得到桥梁专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
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软地基基础部分经常发生局部开裂、整体不均匀下沉,甚至有时会出现桥体全部倒塌等现象。
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将管理和监理重点集中于桥梁的主体部分施工,而对于以下附属工程项目,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就客观的造成了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有时会忽略了附属工程项目的有效质量管控,有时会引发桥涵局部排洪不畅,或水浸泡桥梁、涵洞的严重质量问题。
软弱地基涵洞质量的控制措施:  (1)强夯法加固采用强夯法加固地基,施工前要根据地质状况和工程要求,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参数。
施夯时依照试夯参数,以其总下沉量和最后二击的平均下沉量作为施工控制标准。
强夯加固地基的效果,用强夯前后静力探触或标准掼入试验检验。
  (2)严格地基的检查一个牢固的基底持力层是整个桥梁、涵洞工程稳定的根本,施工中监理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基坑开挖基坑位置经施工单位测量放线,监理人员复核签认后,可以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要随时注意土质的变化,当与勘测资料及设计图纸不相符时,立即通知设计代表和监理人员现场确认,提出处理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3)严把基底处理和地基加固的质量关基底处理及地基加固质量的好坏是桥梁、涵洞,尤其是软弱地基桥梁和涵洞稳定的关键。
桥梁、涵洞地基加固最常用的方法是换土法,强夯法、土桩法、砂桩法应用极少。
超挖处理基坑无论任何原因而超挖的部分,决不允许草率的回填虚土,处理方案须报监理、设计人员同意后再进行处理。
软土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路 基若 产生 不 均匀下 陷 ,将
会造 成 局部 路基 破坏 ,严 重影 响
软 土上修 筑路 堤后再 造人 工构造
物 时 ,均 会产 生较 大的沉 降和侧
不 良的地 质条 件 ( 如泥 石流 、
交通 。路基 沉 陷情况 有两 种 :一 是路 基 本身 的沉 降 ;二是 路基 底
Ab t a t o olf u d t n i c mmo n h g w y c n tu t n T e p e e t n a d te t n f s f s i sr c :S f s i o n ai s o t o n i i h a o sr ci . h r v n i n r a me to o t ol o o fu d t n i t e k y f re s rn h u l y a d sa i t fp v me t h o g n lzn h o o n a i s h e o n u i g t e q a i n t b l y o a e n .T r u h a ay i g t e c mmo ie s s o t i n ds ae o o ols b r d , o r v n ie me s r sa e p t o w r , i h c n b o s l d b e r . fs f s i u g a e s me p e e t a u e r u r a d wh c a e c n u t y p e s t v f e
1 边 坡 坍 塌 .积荷重 达到 天然 地基极 限 承载
路基 边坡 滑塌 是最 常见 的病
害之 一 ,根据 边坡 土质 类 型 、破 坏 原 因 及 规 模 不 同 , 可 分 为 溜 方 、滑坡 两种 。
箱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箱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蜂窝1、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1、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1、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2、预防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漏筋1、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防治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和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动棒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整;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膜时间,防止过早拆膜,碰坏棱角。
软土路基的危害及改善措施
请注意,这只是对“软土路基概述”部分的扩展,关于软土路基的危害及改善措施等内容, 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和详细阐述。不过,以上内容已经按照您的要求,基于提供的大纲进行了 扩展,并对每个三级标题下的内容以列表形式进行了罗列。
通过以上施工管理和监测措施,可以 有效降低软土路基的危害,提高路基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道路的正常 使用和运营。
THANKS
感谢观看
02
软土路基的危害
变形危害
不均匀沉降
软土路基的变形特性导致路基不均匀 沉降,使路面产生裂缝、变形,严重 影响道路平整度和使用寿命。
过大沉降
软土路基在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过大 沉降,导致道路结构破坏,甚至造成 安全隐患。
稳定性危害
滑坡
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滑坡现象,特别是在坡度过陡或荷载过大 的情况下。
01
02
03
地质因素
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 下水等自然地质条件导致 土壤的软弱。
气候因素
气候湿润、降水量大等气 候条件促使软土的形成。
人为因素
不良的工程活动,如填方 、挖掘、排水不畅等,也 可能导致软土路基的形成 。
软土路基的普遍性
地理分布广泛:软土路基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特别是在河流、湖泊、海岸等水域附近地区 更为常见。
刷。
03
改善措施:程技术方法
改善措施:工程技术方法
• 软土路基是指由软弱粘土或淤泥等具有较高压缩性、较低强度 特性的土质构成的路基。其危害主要包括沉降变形、失稳破坏 、液化等方面,对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 克服这些危害,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其中包括工程技 术方法。
关于软土地基病害问题的分析和治理
关于软土地基病害问题的分析和治理摘要:软土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等特点,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如果处理不当,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
本文从预防及处理两个方面介绍软土地基病害的防治。
病害处理方法则有混凝土套扩大面积法,板桩加混凝土套扩大面积法,组合联片法,电硅化法,旋喷桩加固法等.关键词:软土地基;病害;原因分析;预防;处理方法Abstract: For the high compressibility and low strength of sofe soil, the improper processing of the buildings built on soft soil foundation will affect the use and security of the buildings. The preven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diseases of sote soil founda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disease processing methods include expanding area with concrete cover, expanding area with sheet pile and concrete cover, combination method, electric silicification, churning pile reinforcement method and so on.Key words: soft soil foundation; disease; cause analysis; prevention; processing method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的,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粘土。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等问题的土地基。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然而,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较多,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沉降: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建筑物的重量会使土壤发生沉降,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裂缝等问题。
2. 土壤液化: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软土地基容易发生液化现象,导致建筑物倒塌。
3. 土壤侵蚀:软土地基中的土壤容易被水流冲刷,导致地基不稳定。
为了防止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加固地基:可以采用加固桩、灌注桩等方法,增加地基的承载力,防止土壤沉降。
2. 增加地基面积:可以采用扩大地基面积的方法,分散建筑物的重量,减少土壤沉降的风险。
3. 加强土壤稳定性:可以采用加固土壤的方法,如加入石灰、水泥等材料,提高土壤的稳定性,防止液化和侵蚀。
4. 加强排水系统:可以采用加强排水系统的方法,防止水流冲刷土壤,导致地基不稳定。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是建筑工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只有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物理性质较差,承载力较低的土层,它们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等问题。
在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不合理的施工方法,软土地基处理质量通病屡见不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土壤沉降软土地基容易发生沉降现象,这会导致建筑物的变形或损坏。
防治措施包括:- 采用适当的加固方法,如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在填充过程中注意控制填方厚度和均匀性;- 采用合适的荷载分配方案;- 对于已经出现沉降问题的建筑物,可通过加固或加固地基等方式进行修复。
2. 土壤侵蚀软土地基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有机物质,在长期受水流侵蚀下容易发生侵蚀现象。
防治措施包括:- 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保持地基的干燥状态;- 采用人工加固措施,如加固土工布等;- 对于已经发生侵蚀的地基,可采用灌浆或注浆等方法进行修复。
3. 土壤液化软土地基在遭受震动或水位上升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液化现象,这会导致建筑物的倾斜或崩塌。
防治措施包括:- 采用适当的加固方法,如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在填充过程中注意控制填方厚度和均匀性;- 设置足够的抗震支撑体系。
4. 土壤裂缝软土地基在干燥季节容易出现裂缝现象,这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防治措施包括:- 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保持地基的干燥状态;- 采用合适的填充材料和填充方式;- 对于已经出现裂缝问题的建筑物,可通过加固或加固地基等方式进行修复。
总之,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处理质量和效率。
涵洞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涵洞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作者:杨宾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8期摘要:桥梁涵洞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涵洞施工出现质量通病就会影响桥梁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做好质量通病的预防工作。
本文从涵洞几种常见的问题初探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并探讨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涵洞;软土路基;铺装层;跳车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一、软土路基问题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是得到桥梁专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
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软地基基础部分经常发生局部开裂、整体不均匀下沉,甚至有时会出现桥体全部倒塌等现象。
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将管理和监理重点集中于桥梁的主体部分施工,而对于以下附属工程项目,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就客观的造成了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有时会忽略了附属工程项目的有效质量管控,有时会引发桥涵局部排洪不畅,或水浸泡桥梁、涵洞的严重质量问题。
软弱地基涵洞质量的控制措施:(1)强夯法加固采用强夯法加固地基,施工前要根据地质状况和工程要求,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参数。
施夯时依照试夯参数,以其总下沉量和最后二击的平均下沉量作为施工控制标准。
强夯加固地基的效果,用强夯前后静力探触或标准掼入试验检验。
(2)严格地基的检查一个牢固的基底持力层是整个桥梁、涵洞工程稳定的根本,施工中监理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基坑开挖基坑位置经施工单位测量放线,监理人员复核签认后,可以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要随时注意土质的变化,当与勘测资料及设计图纸不相符时,立即通知设计代表和监理人员现场确认,提出处理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3)严把基底处理和地基加固的质量关基底处理及地基加固质量的好坏是桥梁、涵洞,尤其是软弱地基桥梁和涵洞稳定的关键。
桥梁、涵洞地基加固最常用的方法是换土法,强夯法、土桩法、砂桩法应用极少。
超挖处理基坑无论任何原因而超挖的部分,决不允许草率的回填虚土,处理方案须报监理、设计人员同意后再进行处理。
涵洞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的措施
涵洞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的措施
涵洞施工质量通病包括:
1、土方开挖不实:土方开挖不规范、不平整,易导致涵洞基础的不稳定,进而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2、钢筋工程偏差:钢筋工程中钢筋尺寸、位置、数量等方面的偏差,会对整个涵洞的强度产生影响。
3、浇筑质量差:涵洞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差,存在气孔、裂缝或者麻面现象,会影响整个涵洞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防水层施工不当:防水层施工不当,会导致涵洞内部渗漏,进而会对涵洞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防治措施包括:
1、加强施工管理:制定规范化的施工流程和标准,加大现场管理力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施工标准。
2、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增强施工质量意识,降低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检测和验收:在施工前、中、后对涵洞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4、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涵洞施工质量稳定和可靠。
软土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软土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本文就对软土路基在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效的提出防治措施和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解决所面临的施工质量问题。
关键词:软土路基;质量问题;防治措施1 引言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平原或山间盆地都广泛地分布着不同类型的软上,其主要特点是地基承载力较低,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这给普通公路修建带来了许多工程问题。
软土地基一般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强度低、透水性差及压缩性高等特点,其承载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特别是在桥头、涵洞两端,常因地基变形而形成梯次,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为了确保路堤稳定、安全行车,对软地基进行处理是很必要的,现阶段软基处理方法众多,鉴于有些方法实践相对较少,资料数据缺乏,且有些处治手段的加固机理以及计算方法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对其处理方法做出合理的选择。
2 采用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不当2.1 质量问题所谓软土路基,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这是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孔隙比及有机质含量为主,可将软土划分为软黏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和泥炭5种类型。
在软土路基上修筑公路路基,如果不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大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对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有多种,但每种处理方法都有各自的使用性,如果采用的处理方法不当,就会出现处理无效果或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如路基变形、失稳、路桥沉降差过大等;或者出现虽然处理效果明显,但处理投资太大,不够经济合理,甚至造成巨大浪费。
这类质量问题在公路建设中是常遇到的。
2.2 原因分析(1)对工程地质勘探不准确、提供的地质资料不详细、对地质情况的分析判断错误,造成所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当,处理效果不符合设计要求。
(2)由于对各种处理措施的适用性了解不准确,从而采用了不当的处理措施,导致处理失败。
2.3 预防措施(l)对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好坏,工程地质勘探是关键。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路基工程是指为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所建的基础设施工程,而软土地基是指地基土质较软弱,容易产生变形和沉降的土地。
软土地基在路基工程中是一个常见的难题,处理软土地基需要科学的对策和方案。
本文将就软土地基处理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土质松软:软土地基容易受水分影响,土质呈现松软状态,抗剪强度较低。
2. 易产生沉降:软土地基在承受外荷载时容易产生沉降,影响镇压性能。
3. 变形较大: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导致路基沉降不均匀。
4. 存在液化危险:软土地基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液化现象,造成路基沉降和损坏。
二、软土地基处理对策1. 地基加固技术地基加固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核心对策之一。
主要包括土石方填筑加固、地基灌浆加固、预压地基处理等。
土石方填筑加固是指通过加入适当的填料、控制填筑层的压实度和含水率,增加土体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性能。
地基灌浆加固则是通过在地基土中注入固化剂材料,加固土体,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预压地基处理是通过在地基上额外施加一定的压力荷载,提前对软土进行固结和沉降,减小后期沉降量。
地基改良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灰土搅拌桩、碎石柱加固、膨润土处理等。
灰土搅拌桩是将水泥、石灰等固化材料与软土混合,形成桩体,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碎石柱加固是通过在软土中打入一定规格的碎石柱,增加土体的排水性和承载能力。
膨润土处理是通过加入膨润土材料,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体的稠实度和抗剪强度。
3. 排水技术软土地基常伴随着较高的地下水位,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主要包括排水沟、排水管、地下水降低等手段。
排水沟是通过挖设排水沟,加快软土地基内地下水流速,降低地下水位,减小软土地基的液化风险。
4. 合理设计和施工对于软土地基,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也是很重要的对策手段。
在路基工程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特点,合理确定填方和挖方的平均高程,控制填方和挖方的坡度和土体湿度,避免过度压实和过度排土。
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病害及加固施工处理措施探究
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病害及加固施工处理措施探究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土建工程业的繁荣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土建工程业的发展态势良好,而当前我国土建工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是由于受到我国地形中河流湖泊较多以及土建工程用地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土建工程建设在软土地基上的情况逐渐增多,软土地基病害给土建工程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此情况下,有效的土建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施工处理措施是解决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对土建工程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本文将通过描述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的主要病害和对土建工程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重要性,来探究出最为有效的土建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施工处理措施,期望以此为土建工程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病害;加固施工;处理措施一、概述土建工程的建设通常都会避开软土地基这种不良地质,这主要是软土地基中的土壤成分表现出强度不高、渗水性能差和压缩性高等特点,软土地基中含水量通常会超过百分之五十,其较差的渗水性不能将这些水分及时快速的排出,增加了土壤固结的时间。
在土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基承受的荷载会逐步增加,荷载的增加会导致软土地基发生变形,减弱了地基的抗剪强度。
软土地基具有的这些特点会严重影响到土建工程的质量,所以未经加固处理的软土地基不能直接进行土建工程的建设,这也突出了土建工程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重要性。
经过加固处理之后的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能获得较大提升,首先,软土地基在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处理之后,土壤分布均匀、结构坚固紧实、性能稳定可靠,严重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现象都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了土建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发生倾斜和坍塌几率,保证了土建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是软土地基加固之后的经济性提升,主要表现在减少了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到施工效率的因素和建设过程中的维修费用,确保土建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并减少了建设成本的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土地基箱涵施工质量病害及防治措施浅析
【摘要】本文结合沿海某省道工程软基地段箱涵施工中发生的一些质量病害,进行探讨,分析其成因,提出了处理对策,以减轻病害对路基产生的危害。
【关键词】软土地基;沉降缝拉裂;错台;防治措施;沉降缝处理
0.前言
箱涵是公路的主要小型构造物之一,在各种小型构造物中其数量较多,其主要起沟通地方水系,便于农田灌溉的作用。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箱涵,其质量病害除了施工的原因产生外,还受到软土地基的影响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及通车以后往往会产生不均匀沉降、涵身产生裂纹、涵身侧向不均匀位移、沉降缝拉裂、错台、渗水漏土等病害,而且有些是很难避免的,给运营期间的公路维护与保养工作带来较大的麻烦。
本文结合沿海某省道工程软基地段箱涵施工中发生的一些质量病害,进行探讨,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以减轻病害对路基产生的危害。
1.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软土地基箱涵质量病害一般表现为不均匀沉降、墙身产生裂纹、涵身侧向不均匀位移、沉降缝拉裂、错台、漏水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软土地基承载力过小导致沉降量过大、箱涵沉降缝分段长度过长、基础施工不规范、台背回填施工不规范等原因。
1.1软土地基沉降过大
通常在软基地段,小型结构物地基均经过软基处理,诸如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换填灰土和碎石、打复合桩等,利用置换、挤密、排水胶结、加筋等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以改善一部分或全部软基土的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特性,但是软土的固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固结。
但公路建设周期较短,一般软基处理结束后就会开始进行涵洞施工,随着施工的进行,荷载不断增加,沉降在所难免。
不均匀沉降就会导致涵洞一系列病害的发生,也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根据设计文件,某沿海省道工程箱涵地基换填5%石灰土处理后,总沉降量达32-56㎝,其中预压期末沉降量11-15㎝,工后沉降量7.37-8.69㎝,施工过程沉降量达13.7-32.3㎝(20天内),沉降量远大于设计控制标准(构造物≤0.2m),对箱涵质量的威胁也必定很大。
措施: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采用沉降量较小的其它软基处理方式处理地基,施工箱涵前先对地基进行超载预压,让地基沉降提前趋于稳定,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1.2沉降缝分段长度过长
在某沿海地区,我们先后承担了两条高等级公路两个标段的施工任务,其中YH高等级公路设计所有涵洞仅设置一道沉降缝,沿涵洞的中心位置;2××省道设计是所有涵洞每6~9m设置一道沉降缝。
设计单位考虑方便施工因素较多,比如出厂钢筋的9m定尺长度。
沉降缝过长,在软土地区,由于不均匀沉降,很容易产生箱涵墙身裂纹。
某沿海省道工程箱涵施工结束后20天内在沉降缝处发生不均沉降及侧向位移,板缝错台最大处达8.6㎝(见下图)
其实,为了防止涵洞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陷时基础、涵身产生裂缝而漏水,《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规定涵长每4~6m设置沉降缝,缝内用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
因此,应在设计规范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与实物验算分析,确定箱涵沉降缝的合适设置间距,降低地基沉降引起涵身纵向应力,从而避免涵身出现竖向不规则裂纹。
1.3箱涵基础施工不规范
基坑开挖时,局部超挖,且超挖后处理不当,造成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是引起箱涵沉降缝拉裂和墙身出现裂纹的原因之一。
措施:通过标高测量、土层承载力测试工作准确确定涵底施工标高。
开挖到基础底面标高附近时,保留一定厚度的土层(一般为30cm)作为涵底地基土的保护土层,待基础施工准备就绪后,开始基础施工或换填施工前突击挖除剩余部分。
对于超挖部分,应采用混凝土、砂砾、低级配碎石等材料回填,并振捣密实。
基础受水浸泡,也容易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引发一些病害。
箱涵的功能是排水,连接横穿路基的沟渠。
其基础位于沟渠底部,大部分有长期淤积的淤泥,在软土地基地区更是如此,还有大量地下水渗入。
因而基础垫层回填一定要及时到位,基坑验收完毕后立即进行回填,并且填料和密实度要符合设计及验收标准要求。
基坑回填时,还应注意对涵洞两侧低洼地带进行处理,防止积水后渗泡基底。
曾有涵洞,由于一侧积水渗泡基底,致使基础不均匀下沉,造成主体的纵向开裂。
措施:在基坑四周修建截水沟,避免地表水排入基坑、冲塌坑壁。
基坑开挖时对坑底适当超宽开挖,并在坑底四周挖排水沟,在低处设集水井,用潜水泵集
中排水。
发生基底遇水泡软的情况时,基础施工前适当挖除地基的软化表层。
箱涵完工后,要及时清理,使纵横向排水通畅,避免箱涵受水浸泡,常年流水的,应特别处理涵底铺砌与沉降缝,使水不能渗入到基础周边的地基土中。
1.4台背回填不规范
台背回填施工中不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操作,是造成箱涵沉降缝错台的主要原因,在软土地基地区对称回填显得更为重要。
本身地基软弱,再加上重型压路机的碾压,如果不是对称填筑,很容易造成沉降缝处错台情况发生,而且想让其复位还非常困难,施工中这种情况为数不少,要引起特别注意。
措施:台背填土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执行施工工艺和设备要求。
①台背原地面以下部分回填,采用小型机具配合人工认真夯实;②原地面以上部分台背回填宜尽量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台背与路基相接部填方一同作业,充分发挥大型压实机械的作用,使台背回填得以充分压实。
涵身两侧2-3m宽范围填土可采用横向碾压法,以使压路机尽量靠近涵身碾压,但不能振动,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称回填,避免涵身部分节段单侧受力偏压,造成沉降缝处发生错台现象。
对压路机碾压不到的点,用小型机具配合人工夯实;③台背回填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松铺厚度和压实后厚度),可在涵身上每10-15cm用红油漆划一道填土分层厚度控制线;小型机具配合人工夯实的分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2cm以内,压路机碾压的分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
④台背回填压实度标准比同层次路基提高2个百分点,加强检测,以保证回填质量。
⑤台背回填的速率不宜过快,每天施工2~3层及30㎝-40㎝,否则容易引起地基失稳。
1.5对于已经拉裂沉降缝的处理
对于沉降缝已经拉裂漏土和已经受到渗水影响的涵洞必须进行处理,以保证路基安全和正常营运的需要。
在××省道工程上,相继发生一些软基病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联合对涵洞等小型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部分箱涵沉降缝拉裂宽度达到20cm,错台达8.6㎝如下图现场实拍照片,裂缝漏土,路基受水侵蚀,已严重威胁台背稳定,危及路基安全,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我们采取处理措施是:①封堵涵洞进出水口,排除箱涵内积水,②立模板在开裂沉降缝处填塞钢筋混凝土封堵裂缝,其间仍然按沉降缝设置油浸木板。
1.6对沉降缝进行特殊处理,减少沉降缝开裂后渗水漏土对路基的影响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箱涵,无论地基如何处理,沉降不可避免,或大或小,沉降缝拉裂情况也会随之发生,有鉴于此,我们在箱涵施工时可以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措施:为了减少沉降缝拉裂后产生的台背漏土、涵洞渗水等侵害路基稳定和安全的情况发生,我们可以在箱涵施工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在Y高速公路上我们的做法是:①在箱涵沉降缝处顶板上,除了常规两油一毡施工外,在其上增加一层3mm厚钢板,并在沉降缝的一侧固定。
钢板铺设前须喷刷一层防锈漆或采取其它的防腐措施,一般在涵顶土方填筑前铺设。
②在箱涵涵身沉降缝的外侧槽口增加一道两油一毡和一层0.5mm厚的镀锌铁皮,紧贴着槽口混凝土壁,均呈U型,镀锌铁皮在沉降缝的一侧用水泥钉或其它方法固定。
沉降缝中木板使用加防腐掺料的沥青麻絮,上下两层两油一毡和中间一层镀锌铁皮施工要连续,保证粘结紧密。
2.结束语
软土地基上的箱涵施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建设过程中及通车以后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涵身侧向不均匀位移、墙身产生裂纹、沉降缝拉裂、错台、漏土渗水等病害,危及路基安全,给运营期间的公路维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在箱涵的设计、施工中若能做到前述几点,加强软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检测,规范化施工,就可以提高箱涵的工程质量,大大减少软基地区箱涵的一些病害,减轻通车后的维护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4]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交通部公路司.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