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合同的风险防范

合集下载

施工合同主要法律风险

施工合同主要法律风险

施工合同主要法律风险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在签订和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往往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施工合同的主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一、合同主体不合法合同主体不合法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双方不具备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资格。

例如,无营业执照、超越经营范围、未取得相应资质等。

此类风险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给双方带来经济损失。

防范措施:在签订合同前,应审查对方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相关文件,确保合同主体合法。

二、合同内容不明确、不完整合同内容不明确、不完整可能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

例如,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价款等关键条款缺失或表述不清。

防范措施: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明确。

必要时,可请专业律师参与合同起草和审查。

三、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更和解除风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因客观原因或主观意愿导致合同变更或解除。

例如,甲方变更项目、乙方延期交付等。

此类风险可能导致合同一方受损。

防范措施:在合同中约定明确的变更和解除条件,并在履行过程中注意证据收集,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

四、工程质量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包括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乙方使用不合格材料、工程安全隐患等。

此类风险可能导致甲方遭受经济损失,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防范措施:明确质量标准和要求,加强对乙方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五、工程进度风险工程进度风险包括乙方延期交付、工期延误等。

此类风险可能导致甲方遭受经济损失,影响项目进度。

防范措施:明确工期要求,约定违约责任,加强对乙方施工进度的监督。

六、价款支付风险价款支付风险包括甲方逾期支付、支付金额不足等。

此类风险可能导致乙方遭受经济损失。

防范措施:约定明确的支付方式和时间,确保价款按时支付。

七、违约责任不明确违约责任不明确可能导致合同一方在违约时无需承担责任,损害对方利益。

防范措施: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赔偿金额等。

发包人如何规避建设工程合同风险

发包人如何规避建设工程合同风险

发包人如何规避建设工程合同风险建设工程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约定由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合同风险无法避免。

为了降低合同风险,发包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避风险。

一、严格审查承包人主体资格承包人的主体资格是影响合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发包人在签订合同前,应严格审查承包人的资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确保承包人具备承担工程建设的资格和能力。

此外,还需关注承包人的业绩、信誉、财务状况等方面,以确保承包人能够按期完成工程。

二、明确合同内容,细化合同条款合同内容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履行合同义务、享有合同权利的基础。

合同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的条款。

发包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范围:明确工程的具体内容、规模、地点等。

2. 工程质量:设定明确的建设标准、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

3. 工程进度:约定明确的开工、竣工时间及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

4. 工程价款:明确价款的计算方式、支付时间及支付方式。

5. 违约责任:约定双方在违约时的责任及赔偿方式。

6. 争议解决: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如仲裁或诉讼。

三、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人应加强对承包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具体措施如下:1. 设立项目组,指定专人负责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2. 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议,了解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符合质量要求。

4. 加强与承包人的沟通,确保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障。

四、注重合同风险的转移和分担发包人应通过合同条款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承包人,减轻自身风险。

例如:1. 约定承包人承担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责任。

2. 要求承包人购买相应的保险,如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方责任险等。

3. 约定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要求承包人提供担保,如履约担保、付款担保等。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工程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合同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建筑安装工程通常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如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

技术风险包括工程质量问题、工期延误等。

2. 市场风险:合同签订后,市场可能发生变化,如政策调整、行业竞争加剧等,这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回报率下降,承包商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3. 供应链风险:建筑安装工程常需要依赖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和设备。

供应链中的延迟交货、供应商破产等问题都会给项目进展带来影响。

4. 环境风险:建筑安装工程通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地震、洪水等灾害事件可能导致工程损坏、人员伤亡等。

5. 法律风险: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中常涉及的法律风险包括合同解除、违约责任、索赔等问题。

二、防范措施1. 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在合同签订之前,承包双方应共同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合理评估项目风险,选择合适的承包商,降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2. 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约定合理的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机制。

同时,及时了解和适应施工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

3. 加强合同管理:建议承包双方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流程,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及时处理合同中出现的问题,防范供应链风险和技术风险。

4. 多方合作,分散风险:建筑安装工程通常需要多个供应商和承包商的参与,分散风险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及时与供应商和承包商进行合作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 引入保险机制: 承包商可考虑引入保险制度来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

如工程一切险、第三方责任险等,通过购买适当的保险来管理风险。

6. 加强项目监管:建立完善的项目监管机制,确保工程的合规性和质量。

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理机构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的风险

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的风险

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发包人面临着诸多风险。

本文将从合同签订、履行和合同无效等方面,分析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1. 招标风险:在招标过程中,如果发包人未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招标,可能导致中标结果无效,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2. 合同条款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不完善或者存在漏洞,可能导致发包人在履行过程中遭受损失。

3. 承包人资质风险:如果发包人未对承包人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可能导致承包人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4. 工程量清单风险:工程量清单不准确、存在漏项或故意夸大工程量,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二、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1. 工程变更风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业主需求调整等原因,可能导致工程量增加、工期延长,进而增加发包人的成本。

2. 工程质量风险:如果承包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标准施工,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安全和使用寿命。

3. 工期延误风险:由于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可能导致发包人遭受经济损失,如违约金、租金等。

4. 资金风险:工程进度款支付不及时、承包人垫资过多等,可能导致发包人资金链断裂。

5. 法律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因法律法规变化、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三、合同无效风险1. 合同无效原因:合同无效可能源于双方主体不合法、合同内容违法、合同签订过程不规范等。

2. 合同无效后果:合同无效可能导致发包人遭受经济损失,如已支付的工程款、赔偿金等。

3. 合同无效防范:发包人应依法进行招标、评标,确保合同签订合法合规;加强对承包人资质的审查,确保合同主体合法;完善合同条款,避免合同内容违法。

四、防范措施1. 加强合同管理:发包人应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确保合同签订、履行和法律风险的有效控制。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策略探究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策略探究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策略探究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及数量也越来越大。

建筑工程建设具备施工周期长、投资大、规模大等特点,如此作为施工企业在正式施工前,应签订合理规范的施工合同,以便于施工中各尽其职,按照施工合同内各项条款完成各自职责。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保证各方主体相互配合、协调完成相应工作才可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但是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需要正确处理。

结合这些情况,本文重点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望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成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管理风险;风险防范策略前言从性质上来解读建筑工程合同,其属于一种经济类的合同,是建设企业为了理想化地完成工程项目各项目标、计划,从工程的勘察、设计、材料购置等方面与施工企业所签订的各类合同。

通常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高效、高质的合同管理体系及机制,可以使双方可以更积极地履行本身工作职责,确定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是否与实际要求相符。

因此从这一角度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合同管理及其风险管控,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类型1.1内部管理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对合同管理并不重视,所编制的合同管理制度存在不足,制度中并没有对管理人员具体职责有着清晰的规定,当在面对具体工作时易遇到的风险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得风险管理太过被动,因此对合同管理工作的正确开展形成严重影响。

第二种,未设置专属独立的监管机构,也未要求各部门人员跟踪监督合同实际执行情况,不能清楚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合同内各条款是不是得到有效落实,所获得的信息时效性和完整性严重不足,如此很难在管理决策中给予准确的信息支持,合同变更及索赔类事件不断增多,因此对自身权益形成较严重的影响。

第三种,合同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应不断提升,如不及时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及能力水平很难承担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再加上法律意识淡薄,操作规范性不足,时常以侥幸心理工作,使得合同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合同变更、合同转移或是合同解除等风险时常出现[1]。

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大量的建筑工程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合同风险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风险类型,它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信誉损害。

本文将从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合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1. 主体资格风险:合同对方当事人主体资格不合法,如无相关资质、超越资质范围经营等,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2. 合同内容风险:合同条款不完善,如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合同条款存在遗漏或模糊、合同价格和付款方式不合理等,可能导致合同履行困难或产生争议。

3. 合同形式风险:合同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如未采用书面形式、书面材料不规范等,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4. 合同签订程序风险:合同签订程序不合规,如未进行招投标、未进行审批等,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二、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1. 工程质量风险: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等因素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可能引发质量纠纷。

2. 工程进度风险:工程进度延误可能导致合同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

3. 成本风险:工程变更、材料价格波动、人工费用上涨等因素可能导致合同成本增加。

4. 安全事故风险: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合同对方违约风险:合同对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未按时付款、未按约定提供施工场地等,可能导致合同履行受阻。

三、合同变更与解除阶段的风险1. 合同变更风险:合同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如一方未经协商擅自变更合同,可能导致合同纠纷。

2. 合同解除风险:合同解除需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如一方未履行合同解除程序,可能导致合同解除无效。

四、防范措施1. 加强合同签订前的审查:对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资质等级、信用状况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合同对方的合法性。

2. 完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完善合同条款,避免合同漏洞。

3. 加强合同履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符合合同约定,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

探析建设工程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表现形式,然后分析了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成因,最后提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风险,表现形式,成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表现形式(一)建设工程合同文本合法性风险建设工程合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项下有民商事合同,要遵守平等自由的民商法原则,但这类合同中的规定不能违反国家的强制性规定,否则合同无效。

(二)招投标的风险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缔结合同,但对于一些项目规模较小的建设合同,业主不愿意以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因为也没有必要采取这一方式,但我国在《招标投标法》中有明确规定,合同的缔结必须是采用招投标方式的,在招投标过程中还应遵守相应的规范与法律程序。

(三)承包人资质风险根据我国对建设行业制定的各种规范与法律准则,工程项目建设应由有资质大的承包人承揽,否则不能对该项目承包施工。

承包人的主体资格对合同有效无效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也是工程合同签订后出现风险的一种构成因素。

(四)建设工程合同签订承包人与具体施工单位不符的风险虽然承包人或发包人具有国家认证的资格,但进行施工的施工方却没有国家认证资格的,或者是技术人员不具备相应资格,一旦参与到施工中,必定会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如果这些业务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也有可能面临巨大的合同风险。

(五)建设工程合同计价类型风险《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八条对工程建设的价款形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具体的有,固定总价;固定单价及可调价格的规定。

不同的工程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价款形式,并做出相应的限制性条款。

因此,在建设工程合同计价类型选择及具体应用中必然存在相应的风险。

(六)工程款支付的风险工程款项的支付主要包括了工程预付款支付、工程进度款支付、工程竣工款支付、索赔价款支付及合同以外的各种零散的付款。

发包人对建设工程项目需要予以投资进度控制,投资的控制通常需要利用合同进行控制。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法律风险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法律风险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法律风险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设计合同作为连接发包人和设计人的法律文件,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设计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法律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双方权益受损,甚至引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一、合同主体资格风险合同主体资格风险主要体现在设计人和发包人是否具备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资格。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设计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设计活动。

发包人应当是依法成立并具有相应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导致合同主体资格风险的情况包括:设计人资质证书无效或过期、发包人未取得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等。

防范措施:在签订设计合同时,应审查设计人的资质证书及其有效期,确保设计人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

同时,发包人应确保已取得相关行政审批手续,以免影响合同履行。

二、合同内容不明确风险合同内容不明确可能导致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合同内容不明确的风险主要包括:工程设计范围和内容不明确、设计依据不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等。

防范措施:在签订设计合同时,应详细规定工程设计的范围和内容,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以及施工配合阶段、工程保修阶段的工作内容。

同时,明确设计依据,包括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工程设计基础资料、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等。

三、合同履行风险合同履行风险主要体现在设计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设计任务,或发包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设计费用。

可能导致合同履行风险的原因包括:设计人未能按时交付设计成果、设计成果不符合约定质量标准、发包人迟延支付设计费用等。

防范措施:设计人和发包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质量标准履行各自义务。

设计人应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设计进度和质量。

发包人应按时支付设计费用,确保设计人合法权益。

施工合同结算风险与防范

施工合同结算风险与防范

施工合同结算风险与防范前言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各方之间做出的一项协议,其中的结算是一项关键内容,如果在结算过程中出现问题将对所有参与方造成不良后果。

本文将介绍施工合同结算的风险和防范措施,以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合同结算可能存在的风险一、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结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合同金额无法准确计算,或者双方之间出现分歧,导致结算无法顺利完成,这将导致对施工方和业主方的经济损失。

另外,如果在合同签订时未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

二、关系消极影响工程进程在结算过程中,如出现分歧,双方可能会因此产生不良情绪,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会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如果此时继续工作,将对整个施工工程产生消极影响。

三、可能涉及法律问题在结算过程中,如果双方无法遵守合同规定,可能会导致法律纠纷。

这使得施工方和业主方都可能需要雇佣律师和其他专业人员来解决问题,导致不必要的费用和时间延误。

施工合同结算的防范措施为了确保施工合同的结算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明确合同金额和付款方式在签署合同时,双方需要就金额和付款方式达成共识。

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合同金额和付款方式的透明度,及时进行跟踪和确认,以防止计算错误和其他误解。

二、让合同具体明确合同应具体、简明,详细说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应该详细说明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及合同解决这些情况的方式和策略。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明确约定合同执行的具体细节和程序,以防止出现纷争和误解。

三、合同中包括了合适的监管机制合同中需要确立巨大多重监管机制以监视施工工程进程、防止问题爆发、加强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工程的适当顺序。

在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保持双方的沟通和协调。

四、合同包括适用的法律合同中需要特别提到适用的法律和司法管辖范围。

这样,当出现纷争时,双方就有清晰的法律标准和可以遵循的法律程序,以便更快地解决问题。

施工合同结算是建设工程各方之间做出的一项协议,其中的结算是一项关键内容。

如何防范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

如何防范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

如何防范建设工程民法典律风险一、明确合同主体资格在签订合同之前,首先要确认合作方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履约能力。

对于承包商而言,应检查其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以及良好的市场信誉。

对于发包方,则需要确认其是否拥有项目的开发权和资金实力。

只有当双方都具备合法有效的主体资格时,合同才能得到有效的履行。

二、详细约定合同条款合同条款的详尽与否直接关系到双方的权益保护。

因此,在制定合同时,应尽可能详细地约定工程的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特别是对于可能出现争议的条款,如工程变更、延期赔偿等,更应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分担。

三、合理分配风险建设工程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如何在合同中合理分配这些风险,是防范法律风险的关键。

通常,风险应当由最能控制该风险的一方承担。

例如,施工方应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而发包方则应承担因设计变更导致的风险。

通过明确的风险分配,可以有效避免未来因风险发生而产生的纠纷。

四、强化合同履行监督合同签订后,监督其履行是保障权益的重要手段。

双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应有专人负责合同的管理,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记录,确保各项条款得到严格执行。

五、妥善处理合同变更和索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合同变更在所难免。

面对变更,双方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及时协商确定变更事项,并形成书面文件作为原合同的补充。

对于索赔问题,也应依据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公正地进行处理。

六、注重争议解决机制尽管合同双方都会努力避免争议的发生,但一旦出现争议,如何高效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合同中预设争议解决机制,比如约定仲裁或诉讼的地点和机构,有助于在争议发生时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建筑公司合同风险防控措施

建筑公司合同风险防控措施

建筑公司合同风险防控措施合同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承载着各方之间的权益和义务。

然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和纠纷。

因此,建筑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来保障合同的顺利执行和各方的利益。

1.完善合同模板和条款建筑公司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合同模板和条款,以确保合同内容的准确和合理性。

合同模板应包括标准化的条款和格式,涵盖常见的风险防范措施,例如工期、质量、付款方式等。

此外,合同条款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2.充分了解合同细节在签订合同之前,建筑公司应与对方充分沟通,并对合同细节进行逐一确认,以降低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包括但不限于双方权益和义务、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交付方式等。

同时,对于不明确或有风险的条款,应当进行细化和调整,以提高合同的明确性和可执行性。

3.风险评估和控制建筑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应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工期风险方面,建筑公司可以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按时完成工程;对于质量风险,可以将质量验收条款明确化,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质量监督和把关。

此外,还应建立风险控制台账,及时记录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损失。

4.合同履行监督建筑公司应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或委派专职人员进行合同履行监督。

监督人员应具备相关法律和商务知识,能够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

监督的重点包括合同执行进度、质量验收、付款及索赔等。

通过及时的监督和沟通,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合同执行中的问题,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5.与律师团队合作建筑公司在签订重要合同时可以与专业律师团队合作,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和合同审查。

律师团队可以对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审核,提供法律意见,并就可能的纠纷和争议提出解决方案。

与律师团队合作可以使建筑公司更加理性地制定和执行合同,并在纠纷解决时拥有更多的法律支持。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种类与防范手段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种类与防范手段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的种类与防范手段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合同形式,它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方面。

然而,由于建设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施工合同涉及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本文将探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常见的风险种类以及相应的防范手段。

一、合同风险的种类1.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技术问题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满足合同要求的风险。

例如,设计方案存在缺陷、设计变更等,施工方面可能因施工方法不当或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技术风险的产生。

2.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资金问题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工或施工方无法按合同规定支付工程费用的风险。

在建设工程中,贷款或投资方可能会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或其他经济因素导致无法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项。

3. 成本风险: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成本风险是指因为人工、材料、设备等成本的波动导致项目成本超出原定预算的风险。

成本风险可能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政策变化或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

4. 进度风险:进度风险是指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施工浮动、后期工程问题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工程进度延误的风险。

例如,恶劣天气、设计变更、施工方问题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出现变化。

5.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纠纷或法律风险,例如,涉及合同变更、违约责任、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法律合规和合同履行的风险。

二、防范合同风险的手段1. 拟定完善的合同条款: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各方应着重对于技术、财务、成本、进度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详细的约定。

通过明确和详细的合同条款,可以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争议点,保护各方的权益。

2. 审慎选择合作方:在选择与之合作的施工方、设计方、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时,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了解其资质、信誉、施工能力等。

选取有实力和信誉的合作方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3.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确保施工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非常关键。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增加,各种法律风险也相应地出现。

建筑公司和相关当事人必须认识到这些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法性、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施工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一、合同纠纷风险与防范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但合同纠纷是施工中最常见的法律风险之一。

常见的合同纠纷包括合同违约、合同解除、索赔等。

为了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建筑公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措施:1.明确合同条款:合同应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程进度、质量要求、支付方式等,以避免后期纠纷。

2.严格履行合同:各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遵守时间进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及时记录和凭证保全:对重要事项、交流记录、变更请求等应及时做记录,并妥善保管相关凭证。

4.合理索赔和争端解决:当发生争议时,双方应沟通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二、人身伤亡风险与防范施工现场存在众多危险因素,因此人身伤亡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确保工人和相关人员的安全,并降低法律风险,建筑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1.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并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提供充足的安全装备:为工人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安全鞋、安全带等,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3.严格遵守安全标准:建筑公司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定期检查和培训: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环境保护风险与防范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建筑工程也面临着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

为了避免环境保护风险和法律纠纷,建筑公司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建筑公司应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包括噪音、废水、废气等环境排放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工程中,做好合同风险防范十分重要,有利于帮助企业控制损失,对于工程顺利实施也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进行研究中,主要针对施工合同中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针对施工合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承包方(又称:施工方)与建设方在达成施工意愿一致后,签订的正式并具有法律效应的承包合同文书。

合同签订后代表双方责任明确,一旦出现违约行为需要按照合同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依法追究各自责任。

双方签订合同是工程施工前的关键环节。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做好防范工作,保证合同签订公平公正,为工程的良好开展也打好基础。

一、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的全面解析通过对诸多合同纠纷案例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主要包括合同主体异常风险、阴阳合同风险、合同不平等条约风险、合同履行风险,以下是对不同的合同法律风险进行分析。

(一)合同主体异常风险该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签订后发现实际施工方与工程签订合同主体有所不同,签订合同的主体根本没有参与施工、或没有施工资质,又或者企业为“皮包公司”,如此一来,建设方与承包方的法律关系非常微弱,许多工作难以继续,甚至施工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另外,合同主体异常风险也表现为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属于法律上的异常状态,如当事人不具备民事权利和责任或者当事人不是企业法人等。

合同主体异常风险比较重要,关系到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应,关系到工程中出现问题是否能够找到责任人。

(二)阴阳合同风险阴阳合同方法是真假合同的另一个名称。

所谓真假合同是双方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某一方与对方签订合同并不是真合同。

双方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另一份合同中包含了许多法律规范之外的合同内容,也是为了逃避国家税收的一种行为。

但是,签订阴阳合同,另一份合同一般不具备法律效应,并且大部分另一份合同均为口头协议等内容,一旦双方出现利益纠纷,很容易给双方造成风险问题。

工程合同风险防范措施

工程合同风险防范措施

工程合同风险防范措施
1.明确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前,双方需明确合同条款,包括工程的范围、进度、质量要求、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以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2.风险评估和分析:在签订合同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包括工程的技术难点、市场环境、合作方信用等方面的风险,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

3.保证金和履约保函:要求承包商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或者提供履约保函,确保承包商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并且能够承担合同违约的责任。

4.强化合同管理:加强对合同执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方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各项工作,并及时应对风险和变更。

5.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沟通、解决各方的问题和矛盾,以减少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并保持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

6.合同约束性:明确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并在合同中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7.保险和担保:合同中可以要求承包商购买相应的责任保险或提供担保,以降低工程合同风险。

8.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针对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机制,包
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等环节,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9.合同变更的管理:对于必要的合同变更,要采取合理的变更管理措施,确保变更能够合法、合规地进行,并保证各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10.合同履约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雇佣专业的监理人员,对工程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摘要:合同是制约双方行为规范的依据,建设工程合同是指承建双方需签订的有关项目工程内容的合同,合同内容规定了承建双方的权利及义务,是保护承建工程双方权益的有效手段。

为从根本上维护建筑工程承办双方的利益,应对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进行防范与管控,对影响建筑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探寻。

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这些风险的建设性措施,以此来提高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的法律风险意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引言建设工程属于复杂性强、周期长、多经济主体的工程项目,各经济主体之间可能会因维护自身利益而出现冲突矛盾。

合同作为各经济主体间的重要媒介可以通过严谨、详细的内容界定,使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并可对其权益进行科学衡量与合理保护,因而合同管理是化解各经济主体间冲突矛盾的重要举措。

通过科学、及时的合同管理,可保障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预测与防范合同管理风险,实现对各经济主体权益的有效保护。

1合同风险1.1工程风险建筑工程中,工程风险由四个因素引起:第一,若是业主无法完整提供工程环境、地质的资料,将会使建设难度增长,建设工期延长,同时给工程承包人造成额外的经济损耗;第二,自然因素导致工期被延误,例如雷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气候下,工程无法施工,工期被迫延长,造成额外经济损耗;第三,工程设计图中存在的风险,工程设计图涵盖的内容较多,单凭检查无法排除全部风险,大多之后在施工中才会逐渐暴露,部分施工被修改、部分施工须返工等,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并且延长了工程建设工期;第四,工程建设中,甲、乙双方围绕工程建设出现争议也是常见的事,例如施工技术分歧等,另外,施工材料、施工前准备、施工设备检查等未及时做到位,也会产生工程风险。

1.2分包风险现代建筑学涉及多个学科,因此有必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建筑工程运行主要指以人为本、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目标,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一规范。

建设工程类合同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介绍

建设工程类合同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介绍

建设工程类合同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介绍建设工程类合同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介绍篇一:建设工程合同风险控制摘要: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或避免合同风险的对策建议。

随着科技创新的迅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建筑领域,使得现代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使用功能高且多样化。

参加建设的单位及专业也越来越多,而且工期要求越来越短。

还有不可摆脱的自然环境,现场条件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因此几乎没有不存在风险因素的工程。

承包工程是一项具有风险性的行业。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关系的多元性、复杂性、多变性、履约周期长等特征及金额大,市场竞争激烈等构成了项目承包合同的风险性。

因此,慎重分析研究各种风险因素,在签定合同中尽量避免承担风险的条款,在履行合同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1、建设工程合同风险在实际建设工程中,由于合同人员素质不高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承包商急于拿下此工程而做出一些不适当的让步等原因,导致签定的合同存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合同中已明确规定乙方承担的风险大量的承包工程合同中都有对乙方承担风险的条款规定。

例如,某工程合同协议条款中,规定该工程变更的费用总额当超过合同总价15%以上时,甲方对超过的部分应给予补偿。

显然,乙方若遇到变更较多的工程,至少要先损失合同总价的15%.反之,当该工程变更较少时,乙方将会有较高的盈利。

又如,某合同中规定,乙方采购运进场地的工程材料,必须经甲方工地代表认可后方能用于工程。

在这里“认可”没有明确的标准,甲方代表可能会以此条款要求提高材料的档次,使乙方支付较高的材料费。

1.2合同条文不完整,隐含潜在的风险某合同中规定每月20日支付上个月的工程进度款,但因甲方资金筹措受阻,连续三个月拖欠工程款。

乙方为了工程的进度不受影响,垫入了大笔资金。

但由于合同中没有具体写入拖欠工程进度款的处罚规定,导致乙方向甲方对垫支资金利息的索赔失败,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十大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十大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十大法律风险及规避措施一、合同风险:建筑工程合同是施工企业与业主之间约定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要防范合同纠纷,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应充分了解并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并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合同履约过程中应及时做好合同管理和变更控制。

二、劳动法风险:劳动法是保护雇员权益的法律,施工企业应遵守相关劳动法规,合理合法地管理员工,确保员工的劳动权益,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

三、安全生产风险:建筑工程施工是危险性较高的行业,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四、环境保护风险: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施工企业应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进行污染防治和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环境违法问题。

五、知识产权风险: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方案等属于知识产权范畴,施工企业要遵守知识产权法律,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擅自复制、传播、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六、质量问题风险:建筑工程质量对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施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避免质量问题引发纠纷。

七、拖欠款项风险: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款项的拖欠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施工企业要合理预估资金需求和回收周期,合理安排资金运作,避免资金风险。

八、违法经营风险:施工企业要积极、合法地经营,遵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和经营许可要求,避免违反经营法律法规,导致违法经营风险。

九、税收合规风险:施工企业应加强税收管理,做好纳税申报和缴纳工作,遵守税收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税收风险和税务争议。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积极防范和规避法律风险,不能忽视法律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合理安排人员和资金运作,与业主、员工、供应商等各方签订明确的合同并严格履行,合规运营,加强风险控制,以提高企业的法律和经营风险防控能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风险一、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之前,双方需就工程造价、工期、质量标准、工程款支付方式等进行充分协商,并确定合同中的相关条款。

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合同条款不清晰、责任划分不明确、价格争议等。

防范措施: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要充分沟通、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可执行。

建议双方可以邀请律师参与合同的起草与审核,以规避法律风险。

二、工程变更的风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材料供应问题、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原因,可能导致工程变更,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

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变更请求不合理、变更导致工程成本增加等。

防范措施:双方应建立变更管理机制,对工程变更进行合理评估和审批。

建议在合同中明确变更程序、变更费用计算方式等,以避免变更风险对项目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三、工程质量风险: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质量要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也是业主最为关注的问题。

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施工质量不达标、材料质量问题等。

防范措施:双方应明确工程质量标准、验收标准和保修期要求,并配合监理单位进行质量把关。

在合同中加入质保金、维修要求等条款,以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要求。

四、工程延期风险:工程延期会给项目带来额外的费用支出、合同履约风险等问题,严重影响项目进度和效益。

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施工进度控制不力、现场管理混乱等。

防范措施:双方应在合同中规定明确的工程完成时间和延期责任条款,对违约延期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赔偿。

建议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和监控措施,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五、支付款项风险: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支付款项的约定直接涉及到了合同履行的重要内容,也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款项支付不及时、款项金额争议等。

防范措施:确保在合同中明确工程款项支付方式、付款条件和付款时间,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款项支付义务。

建议双方做好合同款项支付的记录和核对,以预防款项风险带来的风险。

民法典下建设工程合同风险防范

民法典下建设工程合同风险防范

民法典下建设工程合同风险防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也日益增多。

在这种背景下,了解和掌握民法典下建设工程合同的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民法典的角度,对建设工程合同风险防范进行分析和建议。

一、民法典下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特点1. 合同主体风险:民法典规定,建设工程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主体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当事人是否具备合法的资质和资格,以及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

2. 合同内容风险:民法典对建设工程合同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工程价款等。

合同内容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等方面。

3. 合同履行风险: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债务。

合同履行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当事人是否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工程质量是否符合约定、工程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工程价款是否及时支付等。

4. 合同变更和解除风险: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合同变更和解除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变更或解除的条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合同变更或解除的程序是否合法等方面。

5. 合同纠纷解决风险: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解决风险主要体现在纠纷解决方式选择不当、纠纷解决程序不合法等方面。

二、民法典下建设工程合同风险防范措施1. 强化合同主体资格审核: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前,应认真审核合同当事人的资质和资格,确保合同当事人具备合法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 完善合同内容: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应确保合同条款完备、明确,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特别是工程范围、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工程价款等关键条款,要力求具体、明确、合法。

3. 加强合同履行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价款等方面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具有高风险的显著特征。

那末,作为承包人,如何才干有效规避建造工程合同的风险呢?对于工程之中未知的风险,承包人又应该怎样进行建造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呢?一、合同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进行合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即识别建设项目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引起风险的具体因素,惟独正确识别项目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才干有效实施对策。

常见的合同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经济方面、工程方面和管理方面。

(一)经济方面的风险1、国家政策调整。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全融市场利率变动、有关工程计价政策性文件调整、企业相关收费标准变化,均给承包人带来一定风险。

2、资金供应。

业主资金不足,支持能力差,造成工程款拖欠或者有意无意迟延付款,以及承包人资金等筹集计划不能及时落实到位 ,造成项目生产资金得不到保证。

3、要素市场价格。

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这些市场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工程成本支出,它是最常遇见的风险。

在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时,对该方面的影响风险预估往往很难充分考虑。

4、工程量清单存在失误。

目前投标报价系按业主的工程量清单确定报价,其工程量的错、漏已含在风险范围内。

若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工程量清单浮现较大数量误差或者漏项较多而承包人未能及时发现指出,将给承包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二)工程方面的风险1、地质条件。

业主的地质资料与现场实际不吻合或者不完整,造成承包人地质处理和其它障碍物的排除方面增加工作量延长工期。

2、水文气象条件。

由于对自然气候条件估计不足或者浮现异常气候,导致台风、洪水、暴雨、高温等不可抗力自然现象导致工期延长和费用增加。

3、技术规范。

图纸中套用技术规范不合理,技术说明不明确以及采用特殊工艺对其验收标准、规范不明确。

4、设计图纸不完善、专业配合不协调、设计变更不及时。

由于图纸设计质量不高而会审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影响施工。

而施工中频繁的设计变更,直接影响承包人的施工计划安排 ,造成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

5、施工技术协调。

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工程各专业问题互相“打架”,以及承包人遇到需由发包人或者设计方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能及时协调解决。

6、材料设备供应。

由于材料设备的定货供应不及时或者发生质量问题,导致工程延误。

7、施工准备和施工组织存在不足。

现场不具备施工条件而又要急于开工,承包人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缺陷和漏洞以及实施过程中人、财、物的组织浮现艰难都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三)管理方面的风险1、投标评审不充分,盲目投标、报价。

由于激烈市场竞争,承包人未能对招标文件、项目相关情况认真分析评审,不加选择参预投标并且在报价测算考虑因素不足,使得承包人中标承建工程存在极大风险。

2、合同的签订存在缺陷、显失公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的业主主导地位加之承包人经验不足或者工作失误合同洽商技巧不够,导致双方签定的合同条款不完善,文字不细致严密,存在漏洞,存在单方面约束或者过于苛刻权利义务不平衡条款,导致承包人在项目伊始便处于不利地位。

3、合同管理体系不健全。

承包人无健全的合同管理组织体系 , 导致合同的分析、谈判、履行得不到有效管理、监督、检查,不能在合同的签订开始就有针对性采取谈判策略,签订的合同对承包人存在较多的不利条款,合同实施过程不注重合同分析 ,对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对潜在风险没有充分准备,难以有效控制合同履行。

4、项目管理不到位。

承包人派驻的项目经理部人员不得力,导致工程组织管理不能满足现场要求 ;现场人员对合同条款心中无数 ,不能严格履行权利义务,选择分包商不当等都直接给承包人带来不少损失,特别是合同履行中相关证据未能及时采集或者时效问题 ,导致部份工程变更索赔及其它权利发生争议,最终无法实现。

二、合同风险的分析与对策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参预招投标取得合同资格;第二合同谈判、签约阶段;第三合同履行阶段,相应的风险在三个阶段表现为不同形式,必须采取有效对策。

1、招投标阶段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招标文件本身就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份 ,也是合同文件重要依据 ,而合同又是对招标文件条款及合同条件的细化、补充明确。

因此在招投标阶段,应对招标文件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审核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充分了解招标内容及范围,详细勘查现场情况,子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清单,逐条认真分析研究合同条件和招标各项条款,特别要谨慎综合考虑现有建造市场条件下发包人借优势地位在合同条件设置免除自身责任增加承包人责任排除承包人权利等显失公平的条款。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判定是否能满足要求,尽可能在投标书中作出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的有利选择,做到心中有数,熟悉掌握市场要素价格,有针对性制定投标策略,以减少工程中标后合同签订履行的风险。

2、合同洽谈签约阶段工程中标后即转入合同洽谈和签约阶段,该阶段是合同风险管理过程极其重要的阶段。

承包人应对合同条件进行精密审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最终签订有利的工程承包合同。

合同的洽谈应由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对合同条款的严密性、规范性、逻辑性认真加以研究 ,根据招标文件条款及发包人的要求 , 逐条进行研究分析,避免合同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过于苛刻的权利义务不平衡条款及不完善的风险、索赔、损失、违约责任划分的相应条款。

在合同洽谈过程中,谈判策略和技巧是极其重要的,应选派有合同谈判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人员为主进行合同谈判,通过洽谈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任、权利关系平衡,尽量避免发包人单方面苛刻约束条款, 分析合同条款中各种可能情况下的不利因素,采取特殊问题单独谈判方式,逐步达到签定对自己有利合同的目标。

3、合同履行阶段合同履行阶段也即完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内容的过程,涉及到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保修等内容,合同风险也贯通整个建设过程。

因此在合同实施中,应根据工程具体特点,制定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做好合同交底工作 ,让项目管理人员清晰明确各项合同条款,严格履行,根据工程实际分析地质条件、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采取积极措施,尽量避免风险发生 ,降低风险损失, 加强工程经济技术签证工作 ,正确有效应用索赔手段 ,将风险转化为利润,树立强烈的合允许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三、合同风险的防范1、树立风险意识,强化合同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

承包人必须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并且应结合企业以往工程实施遇到各类风险问题整理归类 , 对风险发生、影响范围进行分析评价总结。

学会从风险分析与管理的角度研究项目在投标和合同签订、履行中每一条款、细节,深刻了解各种风险因素,并且所有参预者均要涉及 ,从思想上强化参预者合同风险管理意识。

构建企业经营和施工阶段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合同全过程的风险分析、防范及处置机制。

2、建立和健全企业合同管理体系。

承包人应建立健全企业合同管理机构,使合同管理覆盖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层次 ,延伸到各个角落,设置专门合同管理部门,明确合同管理职责范围、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形成从投标预审、合同谈判、审核、履行到监督检查,保证合同有效实施的组织保障体系 ,并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工作流程 ,确保合同从招标文件分析、文本审查、合同实施策略、保证体系、跟踪、对照分析、合同变更、索赔等过程均纳入企业经营日常工作程序,确保合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明确合同管理是从参预招投标阶段为起点,审核招标文件即是合同管理的开始。

惟独认真审核招标文件各项条款,分析招标文件列明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有针对性的确定投标策略并以此作为投标报价的有效依据 ,才干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减少工程中标后合同履行的风险。

4、签定完善的施工合同。

合同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履行的法律文件依据,减少或者避免风险是施工合同洽商的重点,通过合同洽商,对合同条款拾遗补缺,尽量完整,防止不必要的风险,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任利益关系的基本平衡和公平。

合同洽商时,承包人应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每一个条款,善于在合同中限制自身承担过多的风险和尽可能转移风险 ,对可以免除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 ,做到心中有数,达到风险在双方中合理分配。

切忌盲目接受发包人的各种免责条款,对发包人的风险责任要明确规定。

5、做好合同的交底工作。

合同签订后,承包人合同管理部门要对项目部的相关人员做好针对性的合同交底,使项目管理人员对合同有着全面、完善的认识和理解,明确合同条款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特别对合同中潜在的计价风险要求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及相应违约责任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履行创造有利条件。

6、加强履约过程的动态合同管理。

合同的履约体现在承包人生产经营各个过程,这就需要加强施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合同动态管理,承包人应严格按合同施工 ,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 ,避免发生与合同条款相违背的情况。

根据工程实际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采取技术上、经济上和管理上的措施,制定相应对策,尽可能避免其发生,降低风险损失。

7、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

建设工程造价中材料、人工占总价比例达到 80%~90%。

因此要素价格市场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大小,它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 ,承包人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

并且在实施中更应密切关注,动态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材料定货时期,确定合理要素价格,减少风险。

8、强化项目组织管理。

对风险大的工程,承包人应派遣精干得力的项目管理班子,群策群力,做好精密组织,采取有效检查、控制手段, 在技术力量、材料、设备、资金供应、劳务安排予以重点对待,优先合理采用新技术、设备、工艺,确保施工生产顺利实施。

9、适时合理应用法律手段。

维护承包人合法权益,化解工程项目不同风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把商议合同解决经济损失作为上策 ,若确定商议无法解决 ,惟独采集充分证据,适时合理应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有效时限内诉诸法律解决,也是承包人不得已情况下可选择的一种避免风险损失的手段。

四、合同风险的转移1、推行索赔制度,合理转移风险。

索赔是承包人保护自身利益的正当权利要求,它贯通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合同履行各项要素条款。

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注意研究合同条款中明显或者隐含的索赔基础 ,详细划清双方责任 ,分析合同履约中工程本身及外部环境因素、设计变更、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条件变化, 善于捕捉索赔机会 ,采集整理有效齐全的资料证据 ,及时提出索赔意向,要求达到合理转移,减少工程风险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