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分析司法社工拥有丰富社会经验,预见刑释解教人员行动的结果,做好社会系统定位,指引刑释解教人员安全回归社会,增强各项应有的社会能力。

那么,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理论视角案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个案背景欧某,男,将近60,单身,23年前因贩毒吸毒入狱,于2014 年5 月回归社会,无任何经济基础情况下,想要五万元创业资金,通过创业来独立解决生计。

二、问题评估家庭情况。

父母已故,有两位兄长和一位姐姐,均已自立门户,虽不富裕,可日子还是过得去。

曾有女朋友,因个人犯罪刑期长的缘故,不愿痴情的女方受苦,单方面忍痛割舍断绝往来,最后无法走到一起。

目前刑释出来之后,亲人持观望态度,不予以帮助,担心其借机从事犯法行为;欧某面临吃住来源问题。

成长经历。

欧某个性独立,勤劳肯干,诚信直爽,不畏惧艰险。

是广州地区装修饰品销售的开荒牛,经营规模也是当地佼佼者,遗憾的是有创意和设计本领,却不懂管理技术,最终公司倒闭;接着合伙帮助朋友搞服装批发,生意兴旺后却潇洒退出;再接着两次是开大排档,生意均很红火,遗憾朋友众多,宴请过度导致倒闭。

之后,筹谋违法赚钱方法,原则是可违法,但不能杀人放火,于是涉毒,成为片区贩毒阿头。

刑拘入狱,刚烈兼乐于助人的个性,使其在监狱生活平安度过,还经常与狱友交流生意经。

目前刑释后,完全不适应社会,无论是人际,还是地理环境。

社交网络。

欧某口风严实,身边亲人没有人知道其从事犯罪行为,直到被刑拘入狱。

事后,与亲人关系冷淡,怀疑欧某会再走回旧路,不予施救,持观望态度;欧某则个性缘故,不愿意主动讨好,想通过行动证明一切,整策划一创业方案。

目前受朋友接济,暂时无吃住问题,但并非长久之计,而且穿着和外出方面没有任何经济支撑。

三、制订服务和服务策略总目标。

协助欧某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适应并回归社会,增强社会功能独立生活。

短期目标。

对欧某急于求成的创业行动做心理辅导,理性创业,降低创业风险;通过稳定欧某的生活状况,规范欧某的行为规范,以行动重新与家人搭建信任关系;善用欧某丰富的非正式资源系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减轻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痛苦。

残疾人社会工作介入案例

残疾人社会工作介入案例

残疾人社会工作介入案例一、案例背景。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主角是老张,老张是一位因车祸导致下肢残疾的大叔,住在咱们社区。

他出事之后啊,整个人就变得特别消沉。

以前那个开朗爱聊天的他,现在整天就把自己闷在屋子里,不愿意和任何人打交道。

他家里人也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二、介入过程。

# (一)建立关系。

我刚接触老张的时候,那可真是吃了不少闭门羹。

每次去他家,他都爱答不理的。

不过我也不气馁,就像个牛皮糖一样粘着他。

我知道他喜欢下棋,就厚着脸皮跟他说:“张叔,我听说您下棋可厉害了,我也喜欢下棋,就是个臭棋篓子,您能不能给我指点指点呀?”就这么着,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我也不着急跟他谈什么振作起来之类的大道理,就先唠家常,聊聊以前他下棋的趣事,偶尔请教他几个下棋的小技巧。

时间一长,他对我就没那么排斥了,还开始主动跟我分享他以前的生活经历呢。

# (二)需求评估。

通过和老张的深入交流,我发现他其实有好几个需求。

首先呢,他因为残疾了,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了,这是他最苦恼的地方。

他行动不方便,家里很多事情做不了,他又不想总是麻烦家人,这让他很沮丧。

还有就是,他特别怀念以前能自由活动,和朋友们出去玩的日子,现在他觉得自己就像被囚禁在家里一样。

# (三)制定计划。

针对老张的这些需求,我就开始制定计划啦。

我想啊,得先让他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我联系了社区里的一个手工制作小组,这个小组专门做一些简单又好看的手工艺品,像编织小挂件啊,制作小陶土摆件之类的。

我跟老张说:“张叔,您看这个手工制作可有意思了,而且做出来的东西还能卖钱呢。

您这么聪明,肯定一学就会。

”老张一开始有点犹豫,但是在我的鼓励下,还是决定试一试。

然后呢,为了解决他家里的一些实际困难,我联系了社区志愿者。

我们安排了几个志愿者定期去老张家里,帮他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啥的。

这样老张就不用总是担心给家人添麻烦了。

为了让老张能重新感受户外的乐趣,我找了社区里一个做轮椅改装的热心大哥。

社会工作介入受虐妇女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受虐妇女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受虐妇女案例分析作为一名从事妇联领域的社会工作者,经常会接触到家暴的妇女求助,她们大多数不愿意与人倾诉自己的事情,因此在刚刚接受专业服务的时候,会对自己的事情有所保留,这时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和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建立专业关系这一阶段,如可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则后期工作事半功倍。

那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社会工作介入受虐妇女案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案例背景(一)个案基本资料服务对象:小红(化名)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年3月14日文化程度:初中婚姻情况:已婚职业:工厂普通工人(二)个案背景资料1、接案原因:服务对象遭受家暴,报警处理,警察转介到东莞石排镇妇联。

服务对象遭受家暴,情绪低落夹带伤心、恐惧,害怕自己会一时冲动杀掉丈夫。

2、家庭资料:服务对象和丈夫都是39岁,育有一个11岁半的儿子,在石排某小学读书。

3、心理及情绪状况:服务对象情绪激动、委屈、焦虑、矛盾同时存在。

服务对象既想立即离开石排又想拿到当月的工资。

(按工厂规定当月发上个月的工资)。

陈述“担心自己会杀掉丈夫,有时候看到他背影就想杀掉他,就可以一了百了。

”4、健康状况:向来身体健康,在5月6日被丈夫暴打,眼角、手臂、大腿、小腿等部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瘀伤。

服务对象陈述被打后头部很痛,无法上班。

5、行为表现:服务对象身体受伤,请假了两天,于7日骑单车到妇联求助。

服务对象是第一次报警及向相关部门求助,这些年来都是忍让着让家暴过去。

6、支援网路:服务对象一家人在东莞打工,没有其他亲戚朋友。

只有工友,但是服务对象觉得家庭暴力是丑事从来没有跟人倾诉过。

服务对象觉得这个事情也不好对亲戚述说,支持系统薄弱。

7、曾经采取过的行动及成效:服务对象述说结婚十多年来遭受丈夫暴力对待,一直忍着,默默流泪。

丈夫赌博输钱,服务对象不给钱就被丈夫打。

丈夫不工作,服务对象教育一下都不行,不给钱他,丈夫就会打她。

二、分析预估(一)、问题预估1、情绪问题:服务对象情绪极度矛盾,害怕见到丈夫,想立刻离开东莞,但是小孩还在上学,担心影响小孩学业。

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个案解析

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个案解析

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个案解析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个案解析对于案主问题的处理必须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单位的各项条例,而不应以感情代替政策,随心所欲。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分析农民工讨薪个案,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基本资料接案日期:20xx年12月6日结案日期:20xx年1月27日个案身份:姓名:吴大哥年龄:60籍贯:河南文化程度:初中二、个案来源2014年12月6日,服务对象前往社区服务中心询问附近哪里有律师事务所,随后经社工与服务对象的交谈,了解到服务对象与一包工头存在劳务纠纷,而社区中正好在推进“法治进社区”的服务,社工有相应的资源,在经得服务对象的同意下,吴大哥成为了社工的服务对象。

三、背景资料引发/重要事件:服务对象吴大哥为河南外来农民工,据他描述,自己于2014年9月-11月在广东省云安县富林镇和镇安镇跟随乙方包工头严XX挖沟,严XX与服务对象等共计10余名农民工口头协议12.5元/米,因为服务对象在10余名农民工中文化程度最高,所以每个人挖的距离都由他统计,并且服务对象也要求严XX在统计结果和在“12.5元/米”的协议书上签字。

后来由于严XX工程未达标,迟迟交不了工,资金吃紧,支付不起农民工工资。

于是农民工聚集当地政府门前,政府领导出面,甲方XX建筑公司迫于压力,支付了农民工10元/米工资,共计10余万元。

但是甲方不愿支付剩余的工资,即2.5元/米的部分,让农民工向严XX要,农民工将严XX扭送至派出所,严XX迫于压力与吴大哥签订了欠款协议共计30690元,2014年11月17日支付,但回深圳后,严XX失踪,电话打不通,服务对象索要欠款无果,前来求助于本中心。

四、问题分析我国现有2亿多农民工,绝大部分是背井离乡,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却是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主力军。

“愁欠薪、怕工伤、无社保、工作不稳定”,是当前农民工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尤其是“愁欠薪”被摆在首位,因为这直接牵涉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干预背景:在某个社区中心工作的社工小王,接到一名邻居报警称该社区有一家发生了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小王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个家庭的妻子小李一直以来都遭受着丈夫大明的虐待,此次事件是由于邻居报警而揭开了这一秘密。

行动:小王首先与小李进行了密切接触,倾听她的遭遇,并记录了她所描述的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随后,小王与小李一同填写了暴力清单,列举了她所经历的各类暴力行为。

他还了解到小李并非孤立无助,还有一对未成年子女也受到了丈夫暴力的伤害。

分析:通过记录和初步了解,小王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例。

他观察到小李的身上有明显的伤痕,也证实了她所说的暴力行为。

此外,小王还意识到该家庭未成年子女也处在危险之中,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案例二:青少年社交问题背景:社区中心的社工小张接到一名年轻家长的咨询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孩子小明一直在学校中遭受同学排挤和欺凌,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行动:小张在与家长通话后,与小明进行了一次面谈。

在面谈中,小明透露了自己在班级中遭受到的冷落和侮辱。

小张保持耐心,记录下小明的言辞和表达。

分析:根据小明的描述,小张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青少年社交问题的案例。

排挤和欺凌行为给小明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他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张准备与学校老师和小明的同学进行沟通,并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小明尽快摆脱困境。

案例三:老年人孤独与抑郁背景:社区老年中心的社工小杨常常接触到一位老奶奶,名叫阿姨。

阿姨丈夫已故,子女繁忙,并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导致阿姨经常感到孤独和抑郁。

行动:小杨与阿姨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经常与她聊天,陪伴她度过寂寞的日子。

同时,小杨还与阿姨一同参加社区中心的各种活动,帮助她拓展社交圈。

分析:通过与阿姨的接触,小杨认识到这是一例老年人孤独与抑郁问题的案例。

老人在丧偶后遭受孤独感的折磨,同时缺乏足够的社交支持,导致她进一步陷入抑郁。

社会工作的案例

社会工作的案例

社会工作的案例一、案例背景。

王奶奶是我们社区的一位孤寡老人,今年已经80岁了。

她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回来看她。

王奶奶的身体还算硬朗,但是自从老伴儿去世后,她就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整天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这个情况后,就联系了我们社工机构,希望我们能帮助王奶奶改善这种状况。

二、预估。

1. 生理方面。

王奶奶虽然身体没什么大病,但是由于年纪大了,行动有些迟缓,这可能限制了她外出活动的意愿。

2. 心理方面。

老伴儿的离世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她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悲伤之中。

她觉得自己被家人忽视,对未来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期待。

3. 社会方面。

缺乏社交网络,除了偶尔和邻居打个招呼,几乎没有什么深入的社交互动。

她的孩子不在身边,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倾诉内心的想法。

三、计划。

1. 短期目标(1 2个月)每周至少去看望王奶奶三次,陪她聊天,让她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帮助王奶奶建立一个简单的日常活动时间表,比如早上散步,下午听收音机等,让她的生活有规律。

2. 中期目标(3 6个月)鼓励王奶奶参加社区的老年活动小组,如书法班或者老年合唱团,扩大她的社交圈子。

协助王奶奶和她的孩子们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比如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让王奶奶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对生活充满积极的态度,提高她的生活质量。

四、介入过程。

# (一)建立关系。

刚开始去王奶奶家的时候,她对我们还有些警惕。

我就先从一些简单的话题入手,比如夸她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

我还带了一些小点心给她,慢慢的,她的态度就缓和了很多。

第二次去的时候,她就开始主动跟我说话了,给我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我就坐在那里,认真地听着,时不时还问一些问题,就像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

# (二)激发兴趣。

1. 我发现王奶奶家里有一些旧的相册,就提议我们一起整理相册。

在整理的过程中,她一边翻着照片,一边给我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她的眼神里开始有了光彩,那些美好的回忆似乎让她暂时忘记了孤独。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案例李是一位32岁的女性,是一个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她的丈夫在家中经常对她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由于李没有亲近的家人和朋友,她感到无助和孤立。

最近,她开始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她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社会工作师需要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和介入。

在分析这一案例之前,社会工作师需要对家庭暴力的定义、情况和长期影响有所了解。

此外,他们还需要研究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首先,社会工作师可以与李进行面谈,了解她的受暴经历、家庭背景和目前的生存状况。

这样可以帮助社会工作师更好地了解李需求和问题。

第二,社会工作师可以开展家庭暴力干预计划。

这包括为李提供身体和心理安全的住所,提供紧急援助和辅导。

社会工作师可以协调其他专业人士,如律师和医生,为李提供全面的支持。

第三,社会工作师可以帮助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他们可以帮助她寻找亲属、朋友和社区组织的支持,以便在需要时帮助她。

最后,社会工作师还需要对李孩子进行评估和干预。

他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的住所,帮助他们处理来自家庭暴力的创伤。

通过进行这些干预措施,社会工作师可以为李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他们还需要密切关注李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干预。

案例二:老年人孤立案例王是一位80岁的老年人,他生活在一个独居的环境中,并且感到非常孤独。

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他无法独立进行日常生活的活动。

此外,他的亲人远离他,无法为他提供支持。

社会工作师需要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和介入。

首先,社会工作师可以与王进行面谈,了解他的需求和问题。

他们可以了解他目前的家庭和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他所面临的困境。

第二,社会工作师可以帮助王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他们可以与社区组织和志愿者合作,为王提供日常生活的支持和辅导。

同时,他们还可以帮助王参与社交活动,以减少他的孤独感。

第三,社会工作师可以帮助王获得医疗和护理服务。

他们可以协调护理人员为王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或者帮助他获得入住养老院的机会。

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个案解析

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个案解析

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个案解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工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农民工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了各种问题,其中讨薪问题尤为突出。

在这个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农民工讨薪问题的背景农民工是指流动到城市从事各类劳动工作的农村居民。

由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容易成为雇主的违法行为的牺牲品。

农民工讨薪问题主要表现为工资拖欠、低工资、非法扣费等形式。

许多农民工的劳务所得无法按时足额支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生存需求。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个案的必要性1. 保护农民工权益:作为弱势群体,农民工的权益需要得到切实的保护。

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农民工主张权益,维护合法权益。

2. 解决社会矛盾:农民工讨薪问题导致的新闻事件不仅引发了社会的不满,也会使雇主的不良行为进一步扩大。

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帮助解决矛盾,缓解社会压力。

3. 推动制度完善:社会工作者依托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的建议,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

三、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的具体方式1. 法律援助: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权益和维权途径。

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 心理支持:农民工在讨薪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坚持维权。

3. 社区组织: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农民工参加社区活动,提升他们的维权意识和团结力量。

通过社区组织的力量,推动讨薪问题的解决。

四、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民工讨薪个案的案例分析某市农民工小明,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公司违法拖欠了他几个月的工资。

小明来到社会工作者所在的社区工作站求助。

社会工作者首先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帮助工作:1. 法律援助:社会工作者与小明一起前往劳动监察部门,帮助他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协助他提出申诉材料。

社会工作介入员工情绪管理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员工情绪管理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员工情绪管理案例分析后疫情时代,企业员工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的不断提升,导致员工被各种情绪困扰以及无法有效化解的困境。

在工作当中,员工的情绪干扰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工作环境或除此之外的个人生活环境乃至社会等。

社会工作作为助人的专业,在员工情绪管理的问题上可以得到领域地拓展的专业的延伸。

笔者选取某企业员工情绪管理问题作为案例,利用个案工作进行介入从社会工作的角度为个体提供可行性方法,向企业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介入准备1.案主信息。

案主:A某,24 岁,男,现为应届毕业生。

A某毕业于外地某大学,所学专业较为冷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到目前为止在此处工作快一年,之前的工作由于个人可支配时间太少做了一段时间辞职,随后通过招聘软件找到现在的工作。

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保障平时开销还不是问题。

平时A某工作努力认真,为人随和,同事对其都很认可。

但近一段时间A某情绪较为低落,精神萎靡,工作上进度不如以前。

A某自毕业后就来到本地借宿在亲戚家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只要有考试都会去参加,希望能有一份正式工作,A某是家中独生子,父母都在自己老家,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并不富裕。

平日A某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学习,毕业后与大学期间的朋友联系较为稀少,虽然有朋友在本地,但是由于双方时间原因很少能见一面,日常工作大部分时间也都是自己一人,所以也没有比较要好的同事。

2.案主问题。

作为一名毕业不久的学生,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难以让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一时间全部接受。

工作上A某对未来很迷茫,目前的工作虽然能他解决日常开销,并且有部分的自由时间,但不可能一直会在这里工作,其父母也希望他能够有一份正式的工作。

A某平日里是个努力上进的人,在毕业前夕参加了研究生考试,但遗憾落选。

毕业后也曾参加各类考试,但都没能如愿。

多次的不如意曾一度让A 某情绪崩溃,怀疑自己是否该放弃学习这条道路。

同时A某心思敏感不善言语,工作后每天都在狭小的空间重复相同的事情没有新鲜感,而且还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人,根据A某所言,有次一位客户嘲讽A某的工作不体面,如果努力学习考上了更好的大学就不用在这儿做体力劳动,A某碍于工作身份并没有过多言语。

社会工作介入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

社会工作介入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

社会工作介入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个9岁的男孩,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他的父母离婚后,他与母亲一起生活。

母亲是一位全职工作者,经济负担重,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

小明在学校表现较差,成绩下滑,且情绪不稳定,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哭闹或发脾气。

最近一段时间,小明的老师向社会工作者反映了这些问题,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帮助解决。

二、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情况并不稳定,父母离异,母亲经济负担重,时间紧张,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单亲家庭的不稳定性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小明的心理健康。

2. 学校因素:小明在学校表现较差,成绩下滑,情绪不稳定。

这可能是由于家庭的不稳定性,导致小明在学校学习和情绪上受到影响。

三、社会工作介入1. 了解情况: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与小明及其母亲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家庭情况和小明的心理状况。

通过深入了解,找到问题的根源。

2. 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需要向小明和他的母亲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和咨询,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小明可能面临的紧张和情感问题。

3. 提供资源:社会工作者需要为小明和他的家庭提供相关的资源,包括心理咨询师、家庭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和个人生活中的问题。

4. 建立支持网络: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小明和他的母亲建立一个支持网络,包括亲朋好友、学校老师、邻里社区等,让他们感到有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四、结果评估社会工作者需要持续跟进和评估小明的情况,观察他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并与学校、母亲及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沟通。

通过长期的跟进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小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

五、总结与展望社会工作介入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通过专业的介入和支持,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未来,社会工作者需要持续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帮助与支持。

社会工作介入安置帮教对象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安置帮教对象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安置帮教对象个案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安置帮教对象个案分析一、案例背景(一)基本资料服务对象:阿平性别:男年龄:35服务对象来源:因涉黑、涉毒、抢劫等犯罪入狱,回归社会后纳入司法所安置帮教对象(二)个案背景资料服务对象家早年生活较为优越,在事业奋斗上亦有所成就,但因误交损友,和生活放纵,染上了毒瘾,数年之中将祖上传承和自己经营所得的家产挥霍一空,为筹集毒资,逐步涉黑、涉黄并从事毒品交易。

终于因此被北江监狱收监羁押。

对于回归社区洗心革面,重新走上正常生活的重任,服务对象一筹莫展。

二、问题分析(一)经济收入:目前无职业、有少量股份分红和相关的财产性收入,名下也没有房产,在郊区老村中与父母亲相依为命。

据工作员观察,服务对象目前居住的房子为数十年前修筑的老宅,市价较低,且不在服务对象本人的名下。

服务对象有一兄一弟,目前具已成家,与父母分家后单独居住。

根据服务对象的线索提供和村委会的说明,工作员得知服务对象目前维持生计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资助,而父母的退休金也为数不多;其次,服务对象因有过吸毒史,身体欠佳经常去医院。

依靠父母不是长久之计,工作员需要帮助服务对象开辟新的工作渠道,促进其自力更生。

(二)社会行为:较为棘手,这些问题既是对工作员的挑战,也是对服务对象本人的重大的困扰。

服务对象口述,回到社区后为了维持生存,时常与过去曾长期有过交往的社会涉黑人员交往,通过参与聚集斗殴、讨债等换取更多的收入。

这种行为对其本人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因素;但对于社会来说更是一种危害。

因此,工作员的全面介入此类安置帮教对象的生活势在必行。

(三)心理困境:经历了个人生活状态由辉煌到极度低落的巨大反差,深刻的影响了本人对社会、对社会交往的偏见。

言谈举手投足之间,“天下人皆负我”的语气油然而生;对平静而文明健康的生活既羡慕又怀疑的尴尬,让其一方面不断的通过各类渠道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混迹于各类群体,以达到维持自尊和生活的双重需要,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个案工作案例及分析

个案工作案例及分析

个案工作案例及分析某地社会工作者的个案工作案例及分析案例描述:在某城市的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小李接手了一个个案,该个案涉及一位年轻女性陈女士。

陈女士今年30岁,已婚,育有一子。

她与丈夫的婚姻并不幸福,丈夫经常言语冷漠,对她情感疏离。

此外,陈女士还面临着经济压力,家庭负担较重。

问题分析:1. 婚姻问题:陈女士和丈夫的婚姻存在着情感疏离,缺乏沟通与交流,这对她的家庭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2. 经济压力:陈女士面临家庭的经济压力,这可能导致她的情绪低落,影响她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幸福感。

3. 社会支持:陈女士可能缺乏社会支持网络,没有人可以分享她的困扰和忧虑,这会增加她个人的心理负担。

干预计划:1. 建立信任关系:社会工作者小李需要与陈女士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倾听和关心,了解她当前的困扰和需求。

2. 婚姻辅导:通过开展婚姻辅导,帮助陈女士与丈夫建立更健康的沟通模式,增进夫妻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3. 经济援助: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陈女士了解社会福利和经济援助的政策,协助她解决当前的经济困难。

4. 心理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陈女士加入社区支持小组或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她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心理健康。

5. 社会支持:通过介绍陈女士参与社区活动或加入志愿者组织,帮助她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她的社交资源。

实施过程及成效评估:1. 社会工作者小李与陈女士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她愿意向小李倾诉自己的困扰和忧虑。

2. 小李从陈女士口中了解到她与丈夫的沟通问题,因此安排了一系列的夫妻关系辅导活动,教授他们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3. 陈女士得到了社区资源的介绍,她申请到了一份兼职工作,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4. 小李还邀请了心理专家为陈女士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她应对情绪问题,并将她介绍给一个邻里互助小组,提供更多的社交支持。

5.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陈女士的婚姻关系有所改善,她的心理状况也较之前有所好转。

案例分析及启示:通过对陈女士个案的分析和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可以看到社会工作在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一、个案背景案主芳姐(化名),52岁,6岁丧父,母亲独立养育兄妹4人导致积劳成疾,几年后身患肺癌转移脑癌,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只能依靠子女照顾。

案主婚后育有一子,1993年10月丈夫毫无征兆地不幸猝死,案主当时31岁,儿子只有5岁。

1994年母亲去世,一年内痛失两位亲人,使案主痛不欲生,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极度厌世。

而且案主于2001年下岗,一直靠打散工维持母子二人生活,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十分地卖命,唯恐失去这份工作,致使案主感觉力不从心。

案主丧偶二十多年,只有与儿子相依为命,但目前案主与儿子关系极差,致使案主情绪低落。

家中的物品多数都是街坊更新换代而淘汰的,但是与邻居关系紧张,由于常年精神和经济的巨大压力使案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痛风、白内障等,长期的贫困无助,导致案主精神压抑崩溃焦虑,悲观厌世、极度自卑、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再加上更年期综合症造成案主性格孤独,对每件事都耿耿于怀,情绪陷入低谷,终日闷闷不乐!二、接案:曲折中前进案主是主动求助型的,因此她主动向社工讲述她面临的困境,社工也认真的倾听与探索,并及时对案主问题进行澄清,在澄清的过程中,社工与案主共同进行,以增进案主对自身问题的了解。

根据案主的表述,社工对案主目前面临的困境做出初步的预估,目前案主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1、情绪问题:案主始终不能对其小时候爸爸的突然离世,和刚结婚没多久的老公的突然离世释怀,害怕这种状况也发生在儿子的身上,虽然母子关系较差,但是也经常提心吊胆、再加上更年期,案主怕病、怕老、怕穷的心理状态更加严重,目前表现为焦虑,压抑、苦恼、无助的情绪状态。

2、就业问题:案主目前在一家公司做门卫,但是工作条件十分的差,而且工资很低,一直想要再做份兼职,比如家政之类的,希望社工的帮助,而且案主在做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力不从心,怕得罪人,怕被老板解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1、案例介绍陈某,男,36 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 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高级社会工作师直接服务个案分析社工介入社会救助服务案例-精品

高级社会工作师直接服务个案分析社工介入社会救助服务案例-精品

高级社会工作师直接服务个案分析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年月曰社工介入社会救助服务案例王大爷是户口,无房屋收入,低保未申请,子女无法尽赡养义务。

当各项社会救助政策都说“不”的时候,社工应该怎么做?当“六零后”老汉遇到“九零后”小伙——社工介入社会救助边缘人群服务个案案例一、个案资料(-)基本资料:王某,男,63岁,市户口,流浪。

(二)个案背景1、服务对象家庭情况:服务对象今年63岁,12年前与前妻离婚,离婚两年后服务对象将自己的自住房出售,准备用卖房钱做生意并与前妻复婚,后因一些原因未能复婚。

婚内有一女,现年18岁,上高三,离婚之时协议归男方养育,但由于现实状况问题,其女跟前妻生活。

除此之外,服务对象还有一个哥哥,家住二七区;一个弟弟, 常年在国外,且兄弟关系不佳。

其母亲健在,跟着哥哥生活。

2、服务对象生活表现:服务对象遇到了生活危机,因为自己没有房子,现在处于流浪状态,但从未沿街乞讨,对生活仍然充满信心,而且非常要强,只接受过朋友的帮助。

3、服务对象重要经历:服务对象年轻的时候在一个车队服务,后由于车队经济效益不好解散,服务对象获得5万元补助及一辆货车,服务对象用这笔钱买了房安置了生活。

在服务对象三十多岁时与前妻结婚,婚后长期没有子女,直到2000年生育一女。

在2004 年与前妻离婚,2005年卖掉房子,钱给了前妻,自己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包吃包住得以生活。

但在其60岁,即2015年,由于年龄限制而离职,之后一直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经常接受朋友接济。

2018年,服务对象开始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但由于他户口所在地没有实际住房,属于空挂户,低保一直申请不下来。

4、其他服务背景:经过前期摄入性会谈得知,服务对象在基本没有可以投靠之人,而且服务对象也不太愿意一直接受别人的帮助,因而他在申请低保未果的情况下,找到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科科长,希望协调出来一份公益岗位供其生活。

但由于服务对象年龄已大,且无赡养人,所以各公益岗位难以提供。

社会工作介入诉讼离婚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诉讼离婚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诉讼离婚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一)基本资料:服务对象姓名:阿玲性别:女年龄:41周岁(二)个案背景资料:1、案主自述:①阿玲与丈夫在1996年结婚,婚后一年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丈夫开始经常不回家并狎妓、对其进行家庭暴力,这些行为让她痛苦不堪,甚至差点被染上性病。

②2000年阿玲曾起诉离婚,在法院的调解下丈夫有悔改之心加上孩子们比较小,阿玲自已没有工作无法独自抚养孩子,于是继续生活在一起,但现在夫妻已分居近两年。

期间,丈夫经常对孩子大打出手尤其是对大儿子,大儿子被打后得了抽搐症,曾到市儿童医院医治两年。

③她感到其丈夫对她和孩子没有改变甚至变本加历,父子及夫妻关系非常紧张并有时感到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有时半夜做梦会哭醒。

她认为这一切都是丈夫造成的所以她这次下定决心一定要起诉离婚,但是在经济上和程序上都有困难,感觉很无助,希望得到工作员的帮助。

2、人际关系:阿玲的家人都在梅州,只有一个堂姐在深圳,平时联系比较少,只在过节时有聚会。

因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影响,阿玲很少会找人倾诉自己的心声。

3、情绪状况:情绪非常低落,时常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整天生活在恐慌之中,半夜做梦会哭醒。

和工作员叙述时,也会不时流泪哭泣。

4、健康状况:因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长期失眠导致身体十分虚弱、纤瘦。

5、经济状况:十多年来一直依靠丈夫生活,没有积蓄。

3个月前,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工厂三班倒的工作,仅有每月不到3000元的微薄收入,艰难地维持着母子三人的基本生活。

6、支援网络:服务对象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支援网络都处在一种非常薄弱的状态,没有能力请律师帮她申请离婚。

7、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对于家庭的问题,阿玲主要采取个人主动的沟通,几乎没有请求其他帮助,但多数沟通均以吵架收场,现在丈夫已将她的电话拉入黑名单。

在阿玲上班期间丈夫回来过,她也希望父子两人可以好好沟通,但结果是孩子打110报警才得以平息他们的争吵,丈夫认为孩子这样的行为是阿玲造成的,所以拒绝和她沟通。

社工实务案例分析

社工实务案例分析

1、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

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

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

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

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优势视角”: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

核心理念: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即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自身的能力。

该视角着重于挖掘案主自身的优点,帮助案主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案主外在或潜在的问题。

1、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缺失。

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心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会关照她。

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

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

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战胜自我。

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使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

由于张女士目前自认没用,是个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性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

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张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假如你在某一青少年福利机构实习,该机构专门服务于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7、志愿者在进行介入时,要与案主保持一 定的距离,比如在案主班里,要做在一 边观察案主,而不是与案主做在一起, 这样可以避免案主对辅导者产生依赖心 理,能帮助案主较快的融入班集体生活。 8、避免把工作者的个人情绪问题带进工作 中,不要对案主期望太高,案主的进步 不是立竿见影的。
• 4.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老师进行沟通, 为他的不良行为能够得以修正争取老师 的理解和帮助; • 5. 通过合理途径为小亮争取父亲的抚养 费用,并且鼓励协助小亮母亲找到一份 工作。
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 针对小亮的这个个案,工作者决定采用 理性情绪疗法、人本治疗模式与行为修 正模式相结合的多模式介入手法,对小 亮进行介入
3、让案主参加班级的正常生活,使案主 融入集体,与老师保持联系,老师要多 关注、鼓励案主,上课时多关心案主, 鼓励案主学习,只要案主专心听讲、能 够交作业,就要给予奖励,使案主感受 到被重视。班主任老师还要经常引导案 主多与其他小朋友和谐的一起游戏
4、每天保持与案主妈妈电话联络询问案 主在家情况,并告诉妈妈案主在学校的 行为表现,为帮助案主母子建立较好的 沟通方式、增进母子感情,同时也是为 了发掘案主真善美、性格中善良、纯真 的一面,告诉妈妈引导案主讲述在学校 的一天生活,并告诉妈妈案主在学校好 的行为表现,妈妈重点引导好的行为表 现背后的理念,使案主明白人人都喜欢 做好事和表现好的孩子,进而启发案主 向好的行为方向努力。
总结
1、案主周围人的态度要一致,包括案主的家人, 班主任老师和志愿者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不 能把辅导案主看作是工作者个人的事,每个人 都应有辅导意识,不能应付了事,否则案主又 会回到以前顺从纵容的环境。 2、加强辅导的力度,建立的规则要严格遵守, 这样也会使案主养成一种合理有序的生活方式

老年社会工作之个案的介入

老年社会工作之个案的介入

老年社会工作之个案的介入一、个案案例老牛年过六旬,不久前老伴去世,留下两套房产和十万元的存款,老牛的两个儿子开始用尽各种手段争夺家产,最终,房产被两个儿子骗走,他也被儿子赶出家门并被送进养老院。

在老牛被赶出家门之前,他的女儿张月梅曾劝过他多为自己的晚年考虑,不要把存款和房产全给两个兄弟,但老牛不听。

后来,老牛生病住院了,需要花费20万元治疗费,两个儿子知道后就要给老牛转院,在转院途中遇到大雨,两个儿子就把老牛放在桥洞下避雨,两人在桥洞外谈话,二儿子暗示大儿子要把老牛扔掉,等两个儿子回到桥洞下却发现老牛不见了……原来,老牛的好朋友紫霞看到了老牛的不幸遭遇很同情他,就把他送到了社会工作机构,请求专业社工帮忙解决老牛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与诊断老牛无家可归的悲剧是他自己和两个儿子共同造成的,因疼爱孙子老牛把大房子给了大儿子,因二儿子要结婚,老牛把另一套房子给了二儿子,并把存款也分给了他们,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面对强势的儿子和儿媳,老牛处于弱势。

在生理上,老牛步入老年,退休在家,没有经济来源;在心理上,老牛刚刚失去了老伴,情感无依,情绪低落,内心孤独;在环境上,老牛的家庭关系泠漠,儿子和儿媳用尽心机抢夺财产,还把老牛往外赶,不给他好脸色。

老牛参与的社区活动也不多,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无话不说、为他排忧解难的朋友。

通过分析,可以把老牛面临的问题整合为:(1)被儿子抛弃,无家可归(2)房产和存款被儿子抢走,自己身无分文(3)自身患有癌症(4)家庭关系极度不和谐(5)失去老伴,内心孤独(6)社交圈子小,身边没有很多老朋友,生活单一。

这些问题交缠在一起,最终使老牛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而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转变儿子和儿媳的观念,让他们不要盯着财产而是要孝敬老人,给老牛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

三、服务目标(1)总目标协助老牛重建社会功能,改善其生活与增进其幸福;完善老牛人格,从而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发展、健全家庭功能,增进家庭福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手法之一,是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对一个个案的介入中,社工会根据案主的特征以及需求,不会仅仅运用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而是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理论进行跟进,以期达成个案目标。

那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分析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个案背景
案主芳姐(化名),52岁,6岁丧父,母亲独立养育兄妹4人导致积劳成疾,几年后身患肺癌转移脑癌,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只能依靠子女照顾。

案主婚后育有一子,1993年10月丈夫毫无征兆地不幸猝死,案主当时31岁,儿子只有5岁。

1994年母亲去世,一年内痛失两位亲人,使案主痛不欲生,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极度厌世。

而且案主于2001年下岗,一直靠打散工维持母子二人生活,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十分地卖命,唯恐失去这份工作,致使案主感觉力不从心。

案主丧偶二十多年,只有与儿子相依为命,但目前案主与儿子关系极差,致使案主情绪低落。

家中的物品多数都是街坊更新换代而淘汰的,但是与邻居关系紧张,由于常年精神和经济的巨大压力使案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痛风、白内障等,长期的贫困无助,导致案主精神压抑崩溃焦虑,悲观厌世、极度自卑、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再加上更年期综合症造成案主性格孤独,对每件事都耿耿于怀,情绪陷入低谷,终日闷闷不乐!
二、接案:曲折中前进
案主是主动求助型的,因此她主动向社工讲述她面临的困境,社工也认真的倾听与探索,并及时对案主问题进行澄清,在澄清的过程中,社工与案主共同进行,以增进案主对自身问题的了解。

根据案主的表述,社工对案主目前面临的困境做出初步的预估,目前案主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1、情绪问题:案主始终不能对其小时候爸爸的突然离世,和刚结婚没多久的老公的突然离世释怀,害怕
这种状况也发生在儿子的身上,虽然母子关系较差,但是也经常提心吊胆、再加上更年期,案主怕病、怕老、怕穷的心理状态更加严重,目前表现为焦虑,压抑、苦恼、无助的情绪状态。

2、就业问题:案主目前在一家公司做门卫,但是工作条件十分的差,而且工资很低,一直想要再做份兼职,比如家政之类的,希望社工的帮助,而且案主在做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力不从心,怕得罪人,怕被老板解雇。

3、家庭关系:与儿子关系较差,也常常给儿子施加一定的压力,导致儿子不愿意回家,母子之间的沟通也没办法正常进行。

案主同意社工的对问题的归纳。

但是由于案主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社工刚进入社工行业不久,经验不足,并且案主承认自己需要改变是一件困难的事,由于求助者本身的自尊、自我完整及独立人格,接受他人影响是一件困难的事,并且对一个陌生人坦诚、信任同样也是一件困难的事。

于是,社工咨询中心两名专业督导,请督导给出一些建议与指导,并积极同中心经验丰富的社工进行交流,以解决社工的疑问及在开展个案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最终,经过社工与案主对案主问题澄清后,案主愿意接受服务,社工也与案主建立初步的工作契约,确定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界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三、情绪问题的处理:优势视角的运用
当案主开始探寻、重新发现和修饰自己的才能和天赋之时,你就会看到他们之中的火花。

这些火花将点燃充满希望的、充满活力的、忠诚奉献的和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的火焰。

经过前期社工的倾听与陪伴,社工与案主建立了信任关系。

案主经常说到自己身上的衣服以及家中物品大部分是街坊淘汰掉的东西,但案主却拿来穿,拿来用,但是案主又是一个要面子的人,穿着这些衣服总觉得没有自信,觉得别人都瞧不起自己。

而且爸爸和老公的突然离世对案主心灵造成重创,心理阴影较重,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从来没有走过好运,再加上目前儿子的不听话,家中东西坏了没人修理等,使案主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案主做什么事都
力不从心,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每天躺在床上会想很多很多的事,而且焦虑不安!
社工同案主分析案主面临的不幸,并将其赋予意义,来自外部的伤害即是父亲和丈夫的突然离世,来自与内部的障碍是害怕这种不幸会降临在儿子身上而产生的焦虑情绪,以及想到这么多年来自己所受的苦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对此,社工同案主分析熬过二十多年案主来自内部的毅力以及虽然下岗但是能够生活的能力等等,看到案主身上的优势并聚集潜能,夸赞案主身上的优势。

除此之外,同案主畅想积极的'愿景,乐观取向的看待问题,对解决问题有信心,把握一切可能机会,接受不可能改变的东西。

社工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引导案主从不幸中学习,改变和成长。

社工与案主开放式的情感表达,用互动与幽默分享自己的感觉(包括快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

案主表示与社工接触的这段时间有所改变,心情爽朗了一些!
四、巩固改变:阳性强化法的运用
笔者认为运用阳性强化法的前提是社工与案主的互动关系,社工同感的运用,会使案主产生“社工明白我的感受”;社工的温暖和接纳,使案主觉得“知道社工尊重我,她很仁慈,一点也不苛刻,是完完全全地接纳我,所以我不会感到威胁”;社工的真挚与诚实,使案主感觉“知道社工并不虚伪,而且是表里如一地和我相交”,社工专业能力的展现,使案主产生“知道社工有能力帮助我处理问题”。

只有这样,案主才会对社工产生信任,运用阳性强化法的效果较好。

社工每次与案主面谈,发现案主情绪控制的较好或者与儿子打电话没有再发生争吵,社工就会表扬案主的行为,以巩固案主的改变。

而且社工还会对案主设定目标,如:这个星期我可以允许自己胡思乱想3次,下个星期2次,对案主每次达到目标时,社工也会进行及时强化。

此外,社工同案主模拟与儿子通电话的情景,在此过程中如果案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社工也会对案主进行赞扬。

在同案主接触的这段时间,案主在情绪管理方面以及与儿子关系方面有所好转,针对此,案主还写封感谢信,以感谢社工的帮助!
五、虽有好转,仍需陪伴
目前来说,虽然案主在情绪方面,和儿子关系方面有所好转,但由于此个案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可作为长期个案跟进。

治疗过程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社工的真诚、无条件的接纳和同感,使案主处于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真诚关系中,在这种不设防的状态下,案主更可能坦露与发泄平时掩饰的情绪与需要,从而增加自我了解与自我表达,最终产生自我接纳的效果!在此个案中,社工先是处理案主的情绪问题,也将处理情绪问题贯穿于整个个案中,在接下来的时间,社工会一如既往的陪伴案主,直到解决其在就业关系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与儿子的矛盾关系为止!
【社会工作者多角度介入个案案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