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心理学学如是说

合集下载

死亡的名词解释什么

死亡的名词解释什么

死亡的名词解释什么人类自古以来对于死亡一直存在着无尽的好奇和恐惧。

死亡是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被心理学家、哲学家、宗教学家和医学专家等众多领域的学者所研究探索。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死亡代表着什么。

心理学视角: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终点心理学家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和过程的自然一部分。

生命是有限的,人类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死亡预算。

对于心理来说,死亡是一个引起情绪和心理反应的主要事件。

人们会根据自己对死亡的态度和信仰,面对死亡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如恐惧、接受、抵抗或平静等。

哲学视角:死亡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哲学家则将死亡视为给予生命意义的力量。

死亡的存在使人们更加珍惜生命的宝贵,关注存在和存在之前的状态。

哲学家认为,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并以此为基础去创造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真正赋予生命价值的关键。

宗教视角:死亡是生命的转折点和灵魂的契机宗教学家相信死亡是灵魂脱离肉体,前往另一个世界或继续存在的过程。

不同宗教有不同的信仰和观念,但普遍认为死亡是人类灵魂与某种超越性存在的连接点。

宗教将死亡视为一个契机,在另一个世界中实现更高级别的存在和超越。

医学视角:死亡是生机的终结和疾病的消亡医学专家则将死亡视为生物体终止功能的过程。

死亡标志着身体器官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医学对死亡进行了各种分类和定义,包括脑死亡、心脏死亡和临床死亡等。

医学在研究死亡的同时,也探索延长生命和提供临终关怀的方法和途径。

文化视角:死亡是不同文化背景的象征和仪式不同文化对于死亡有着独特的解释和象征体系。

一些文化将死亡视为再生和重生的开始,在丧礼和葬礼上通过仪式来传达对逝者的敬意。

其他文化则将死亡视为负面和不可逆转的终结,通过悼念和追思来寻求平静和安慰。

综上所述,死亡作为一个终结和过程,代表着生命的不朽、意义和转折点。

死亡与人类的情感、信仰、生物体功能和文化相关,被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思考。

死亡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对其意义的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以及人类对于永恒和幸福的追求。

心理学解读人们对死亡的心理反应

心理学解读人们对死亡的心理反应

心理学解读人们对死亡的心理反应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逐渐关注人们对死亡的心理反应。

死亡是一个普遍而不可逃避的现象,因而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情感反应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们对死亡的心理反应,并解读这些反应的原因和意义。

1. 死亡焦虑死亡焦虑是人们对死亡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恐惧或担忧的心理体验。

在心理学中,死亡焦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个体对自身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他人死亡的担忧。

个体对自身死亡的恐惧主要源于对未知和无法控制的恐惧,而对他人死亡的担忧则可能与人际关系、爱与亲情等因素有关。

2. 死亡拒绝死亡拒绝是人们对死亡真实存在的难以接受和抵制。

人们往往在面对死亡时会采取各种方式来否认或逃避死亡的存在,比如避免谈论死亡话题、回避与死亡相关的经历等。

这种拒绝往往与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力感有关。

3. 死亡接纳相较于死亡焦虑和死亡拒绝,有些人会尝试接纳死亡的存在,将其作为生命的自然结束。

这种接纳常常伴随着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自我意义的反思,可以促使人们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和与他人的联系。

4. 面对死亡的应对机制为了应对死亡焦虑和死亡拒绝,人们常常发展出各种应对机制。

其中一种常见的机制是转移注意力,即通过投入到工作、娱乐或其他活动中来暂时忘记死亡的存在。

另一种机制是死亡幽默,即通过幽默的方式来缓解对死亡的紧张情绪。

此外,人们也可以通过寻求心理支持、探索宗教信仰等方式来缓解对死亡的心理压力。

5. 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死亡的心理反应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中,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一些文化将死亡视为自然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并赋予其宗教或精神上的意义;而另一些文化可能将死亡视为一种悲剧,人们会对死亡表现出更多的恐惧和拒绝。

综上所述,人们对死亡的心理反应是多样且复杂的。

死亡焦虑、死亡拒绝和死亡接纳是人们常见的反应,而针对这些反应发展的应对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死亡。

同时,社会文化背景也对人们的死亡观念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死亡实验心理学分析

死亡实验心理学分析

死亡实验(美版)实验是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场心理实验,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十五天,但到了第六天就宣告终止。

终止的原因是该实验对扮演囚犯的实验者造成了伤害。

一、实验:1.1 对象:24个精神行为一切正常的平凡人,12个扮演囚犯,8个扮演狱警,过14天真实的监狱生活。

1.2 任务:狱卒承担着维护秩序和保证囚犯完成义务的职责,囚犯需要遵守狱警命令。

1.3 规则:(1)囚犯每天三顿饭,禁止浪费。

(2)囚犯每天放风30分钟(3)囚犯只允许在指定的区域活动(4)狱警犯人互不说话(5)任何情况下,囚犯都不得和狱警有身体接触1.4过程简介:电影讲述的是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类心理,公开召集24志愿者参加实验。

实验场所是一所监狱,监狱里面布满了摄像头和红色的警报器。

志愿者被分成狱卒和罪犯,并以不同身份生活2个星期,最终能够赢得15美元/1天的报酬。

在实验开始之前,所有的志愿者都被告知,任何一个人退出比赛或者没有按照预定身份的规则行事,警报器就会想起,预示着试验失败,并且所有人得不到任何报酬。

此外,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还被告知所有的人都不会有人身安全的问题。

因此,两个星期的监狱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十五天,但到了第六天就宣告终止。

终止的原因是该实验对扮演囚犯的实验者造成了伤害。

1.5 实验结果:狱警与囚犯之间的冲突由一场篮球开始、第一天吃饭时冲突加巨,狱警适当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

但囚犯中77号特拉维斯被认定为挑事者并且一再导致狱警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一名狱警不愿参与到其他狱警的各种行为,并且在77号特拉维斯的劝说下为51号本吉-帕特曼拿葡萄糖注射液而遭到其他狱警殴打并贬为囚犯。

6天之后,由于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1.6 实验结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监狱的特殊环境使得狱警的行为更加暴力,到后期有些严重的甚至以惩罚囚犯为乐,所以虐待心理是能够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后天行为。

心理学角度解读人类对死亡和死亡焦虑的反应

心理学角度解读人类对死亡和死亡焦虑的反应

心理学角度解读人类对死亡和死亡焦虑的反应人类对死亡的反应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而死亡焦虑则是人们对自身死亡或死亡的恐惧和担忧。

心理学通过研究理解人类对死亡的反应和死亡焦虑的原因,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洞察力。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人类对死亡和死亡焦虑的反应,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普遍存在的主题。

一、对死亡的反应人类对死亡的反应各不相同,但普遍存在的情感是恐惧和焦虑。

死亡的无法预测性和不可逆性使人们感到无助和沮丧。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的终结:死亡是人们无法逃避的终结,使人们感到恐惧和无力。

2. 未知的后果:死亡后的世界是人类无法查证的未知领域,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3. 个体性意识的消失:人们害怕死亡会使个体性意识永远丧失,个人存在的终结。

人们对死亡的反应也受到文化和宗教的影响。

不同文化和宗教对死亡都有自己的观念和信仰,这些信仰有助于人们面对死亡产生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二、死亡焦虑的原因死亡焦虑是人们对自身死亡或死亡的担忧和恐惧。

心理学家认为,死亡焦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的存在:人们对死亡焦虑的根本是对个体性意识的存在与消失的担忧。

2. 价值观和目标:死亡焦虑也与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密切相关。

当个人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时,会产生更强烈的死亡焦虑。

3. 社会认同:人们对死亡的焦虑也与社会认同感相关。

无论是家庭、朋友还是社会团体,都对个人的幸福感和死亡焦虑有显著影响。

心理学还提出了“死亡焦虑缓冲理论”,即人们通过积极的行为和信仰来缓解死亡焦虑。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追求个人成就、实践宗教信仰等方式来减轻死亡焦虑。

三、心理学对死亡和死亡焦虑的应对策略心理学为人们面对死亡和死亡焦虑提供了一些应对策略:1. 接受死亡的现实: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接受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并通过思考和探索死亡的意义来减轻焦虑。

2. 建立积极的心态:培养乐观和积极的心态,认识到生命有限,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死亡心理学内容

死亡心理学内容

死亡心理学内容1. 死亡的心理学解释死亡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死亡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而又不可避免的事件。

死亡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结果,它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终结,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结果,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终结。

此外,死亡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反应,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反应,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反应,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反应。

此外,死亡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状态,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状态,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状态。

死亡的心理学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死亡的恐惧,另一个是对死亡的接受。

死亡的恐惧可以表现为拒绝死亡的情绪,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此外,死亡的接受可以表现为对死亡的理解,以及对死亡的安慰和接受。

死亡的心理学影响还可以体现在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上,包括抗拒死亡、接受死亡以及对死亡的接受和尊重。

3. 死亡的心理学应对死亡的心理学应对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包括:接受死亡,改变观念,寻求支持,释放情绪,建立新的关系,并重新定义生活。

接受死亡意味着接受它是不可避免的,并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以便从中获得意义和价值。

改变观念意味着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对死亡的看法,并从中获得新的见解。

寻求支持意味着从朋友、家人和专业人士那里寻求帮助,以便更好地处理死亡的情绪。

释放情绪意味着让自己的情绪自然的流出,以便更好地处理死亡的情绪。

建立新的关系意味着重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处理死亡的情绪。

最后,重新定义生活意味着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看法,以便从中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

死亡的心理学研究包括对人们如何处理死亡和死亡的影响的研究。

研究可以涉及如何处理死亡的情绪,如悲伤和恐惧,以及如何应对死亡的社会影响。

死亡心理学研究也可以涉及对死亡的概念和意义的研究,以及对死亡的文化和宗教观念的研究。

对死亡的理解

对死亡的理解

电影与心理学作业—对死亡的看法黄燕09510041 英语我的生活没有经历大风大浪,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当然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一点小挫折,但那都不算什么事,很快就会过去了;如果有那也是些不愉快的回忆,既然那时能够克服,现在又何必想起。

在我看来这和死亡完全是不相干的两码事。

我认为生命是最重要的,什么都可以没有,唯独生命不能没有。

我不会设想自己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想到死亡,这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当然这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我要是有这时间,还不如趁早享受生命,曾经有位老师说过,自己的问题没解决,对别人来说就是包袱。

不知道是谁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许我不能说它是对的或是错的,但是在有些时候我是认同的。

不爱惜生命的人是自私的,人生而有父母,或有手足,亦或有子女,我们是要为自己而活,但我们不是一个人在生活,不能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死了,也许是解脱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由此给别人更大的痛苦。

与其说是对死人的怜悯,还不如说是对活着的人的讽刺,这里的死人指的是那些所谓的遇到挫折而自我终结生命的人。

唉!要是人人都想我这么想的话,那恐怕就没有人会去自杀了,但这可能吗?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会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历来就有人这么想的,名誉,自由,爱情等等。

有人经受不住生活的打击,有人承受不住孤独的痛苦,遇到种种的挫折之后,可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生命也觉得没意义了。

原本是充满希望的,但是现实却重重的敲了一棒。

也许是失望了,也许也是觉悟了,总之是找到了另一个自己理想的世界。

有时候会想一想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个所谓的现实,以至于会有人愿意用生命与之抗衡。

也许谁都有逃不了的责任,跟风的大有人在。

所以就有人说道:做反常规正确的事要比做常规错误的事更糟糕。

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现实就是这样的,当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不一样时候,很快就会被同化的。

我相信有些还没有被扼杀的种子,能够开出幸福的花朵。

有人说,没有人能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事,那些发生的事是被创造出来的,当他们还没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有谁会想到会有这种东西。

死亡的心理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反应与应对策略

死亡的心理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反应与应对策略

死亡的心理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反应与应对策略在人类生活中,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都将面临着死亡这一不可避免的现实。

当我们直面死亡时,我们的心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

本文将探讨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心理反应面对死亡时,人们的心理反应可以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应:1. 拒绝与逃避:有些人可能会选择逃避或拒绝接受死亡的存在,他们可能会忽视或抵制面对死亡的事实,以保持情绪上的平静。

2. 恐惧与焦虑:死亡往往会让人感到恐惧和焦虑,因为它代表了未知和永远的离别。

这种恐惧和焦虑可能会导致睡眠问题、食欲减退以及情绪波动等。

3. 沮丧与悲伤:面对死亡,人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悲伤,特别是在失去亲人或朋友的情况下。

这种情绪可能会导致长时间的悲伤、社交隔离以及对生活的失去兴趣。

4. 反思人生:死亡也会促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和思考。

面对死亡的威胁,人们可能会开始思考他们过去的行为、人生的意义以及他们是否有所遗憾。

二、应对策略虽然面对死亡是一项困难的挑战,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的心理反应。

1. 接受现实:首先,我们需要接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意识到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接受现实,我们可以减轻一些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2. 寻求支持:在面对死亡时,与亲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谈是很重要的。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我们处理悲伤和焦虑,并为我们提供应对策略。

3. 建立情感连接:与我们所关爱的人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死亡。

通过与家人、朋友和伴侣的交流,我们可以找到共同的支持和理解。

4. 深入反思与目标设置:面对死亡,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深入反思和审视我们的人生。

我们可以思考过去的经历,明确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5. 寻找意义与希望: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终结,我们可以通过寻找生命的意义和希望来滋养自己的内心。

人体死亡的知识点总结

人体死亡的知识点总结

人体死亡的知识点总结人体死亡是指生物体内部所有系统功能完全停止,无法恢复,导致生命的终结。

对于人类而言,死亡是一个深刻的话题,也是医学、生理学、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从人体死亡的定义、死因、死亡过程、法律和伦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人体死亡的定义1. 生理学死亡:生理学上的死亡是指机体的生化过程完全停止,无法自行恢复的状态。

这一觏定主要涉及细胞的功能停止、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给和血液循环等。

2. 医学死亡:医学上的死亡定义是指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停止,包括呼吸和心脏等主要器官停止工作的状态。

医学上的死亡是法定死亡的重要参考依据。

3. 法律死亡:法律上的死亡是指身体器官功能停止,无法恢复的状态。

法律上对死亡的认定主要涉及到遗产继承、保险理赔等方面。

不同定义对于人体死亡的认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反映了生物体内部功能的停滞和无法自主复苏的现实状况。

二、人体死亡的死因1. 自然死亡:自然死亡是指因为身体老化、疾病、器官衰竭等自身生理过程引起的死亡。

自然死亡是人类死亡中最普遍的一种。

2. 意外死亡:意外死亡是指因为外部原因导致的死亡,比如交通事故、工伤、自然灾害等。

意外死亡通常是突发且不可预测的。

3. 自杀死亡:自杀死亡是指主动采取行动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死因。

自杀死亡可能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4. 谋杀死亡:谋杀死亡是指他人故意杀害导致的死亡,通常是非法的。

5. 法定死亡:法定死亡是指法律上认定的死亡状态,通常与遗产继承、保险理赔等有关。

人体死亡的死因多种多样,不同的死因也对应着不同的心理和社会影响。

三、人体死亡的过程1. 心脏停止:心脏停止是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停止,通常是死亡过程中的早期表现。

心脏停止导致血液无法被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导致氧气供给不足。

2. 呼吸停止:呼吸停止是指呼吸系统功能停止,通常在心脏停止之后发生。

呼吸停止导致氧气无法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无法被排出体外。

3. 脑功能停止:脑功能停止是指大脑和脑干等部位的功能完全停止。

死亡的心理过程

死亡的心理过程

死亡的心理过程众所周知,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死亡的心理过程,人们往往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本文将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不可避免的现实。

1. 接受在面对临终的过程中,一个人首先需要经历的是接受死亡这一现实。

这是一种艰难而痛苦的阶段,因为面对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一个人造成巨大的冲击。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常常会经历悲伤、愤怒和恐惧等情绪。

然而,只有通过真正的接受,一个人才能够开始走向更好的心理状态。

2. 悔恨与无法释怀接受死亡的现实之后,一个人可能会陷入悔恨和无法释怀的情绪之中。

悔恨可能来自于对自己生活中的遗憾,对未完成的事情的遗憾,或是对亲友的伤害的抱歉。

同时,无法释怀则可能源自于对过去的执着,对生活的眷恋,对未来的不舍等。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人们需要寻找到适当的方法来缓解这种情绪,如与亲友倾谈、接受心理辅导等。

3. 探索与接受人生的意义在无法改变死亡到来的事实之后,一个人可能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一阶段是人们寻找生命真谛和价值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人生轨迹的回顾和总结。

在这个时候,人们常常会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追求的东西,以及自己是否真正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同时,这也是一个向内寻找的阶段,人们会寻求宽恕和和解,寻求与自己和他人和解的机会。

4. 心理准备和接受死亡最后一个阶段是心理准备和接受死亡的过程。

在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一个人会逐渐接受死亡,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对死亡感到平静或冷漠,而是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勇敢面对死亡,并关注生者继续生活的方式和方法。

在这个阶段,人们可能会制定遗嘱、安排后事等,为自己的家人和亲友减轻后顾之忧。

总结:死亡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每个人可能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经历。

从接受到悔恨和无法释怀,再到探索和接受人生的意义,最后到心理准备和接受死亡,每个阶段都带给人们不同的情绪和心理挑战。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对生死和存在意义的心理追求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对生死和存在意义的心理追求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对生死和存在意义的心理追求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人们一直对生死和存在意义产生着强烈的心理追求。

这种追求不仅是基于对生存的需求,也是对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探索。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试图解释人类对生死和存在意义的心理追求。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理论和从众心理等方面,解释这一追求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一、存在主义心理学解释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追求生死和存在意义是出于对生存与自我意识的探索。

人们在意识到自己存在并有限的时间后,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生死和存在意义的追求,是一种自我超越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根据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类对生死和存在意义的追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绝对自由的追求:人们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生存的局限,并寻找更大的自由空间。

他们希望拥有自主权,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2. 存在感的追求:人们渴望在生命中获得满足感和存在感。

他们希望通过达成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

3. 死亡意识的引发:人们对于死亡的意识往往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对生命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对死亡的理解和接受,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的有限性,并更加珍惜和把握现有的每一刻。

二、社会认同与从众心理心理学也通过从众心理理论来解释人类追求生死和存在意义的心理。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认同是人们在追求生死和存在意义时的重要因素。

1. 群体认同的寻求:人们往往通过参与社会群体和组织来寻求存在感和心理安全感。

他们试图通过与他人共享价值和目标,找到归属感,并从中获得心理满足。

2. 传承和延续的意义:人们通过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方式,寻求对生死和存在意义更深层次的认识。

遵循和延续传统,有助于人们建构自己的存在意义,并获得一种超越个体的心理满足。

三、个体差异与心理追求除了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从众心理,个体差异也对人类对生死和存在意义的心理追求产生重要影响。

1. 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人们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会塑造其对生死和存在意义的理解和追求。

怎样跟孩子谈“死亡”

怎样跟孩子谈“死亡”

正视生命直面死亡清晨,妈妈送多多上幼儿园,路过小区一幢楼房前,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吹吹打打办丧事。

多多问:“妈妈,他们在做什么?”多多妈回答说:“有一个老爷爷走了,大家送送他。

”多多问:“那为什么要唱歌呢?”多多妈妈说:“因为这样爷爷走在路上就不孤单了啊”。

多多应了一声“哦”,似乎明白了,然后跟着妈妈去上幼儿园。

下午放学回家,再一次经过这户人家时,多多突然想起早上那个问题,问:“妈妈,那个老爷爷回来了吗?”多多妈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这种情形在亲子对话中经常会出现。

当孩子问起关于“死亡是什么”的问题时,家长可以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进行“死亡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和心理阴影,而是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正视生命。

可以跟孩子说,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和我们的出生一样,死亡会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

让孩子知道并正视这个事实:每个生命的过程是有限的,而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不可逆转。

除了正视生命和死亡,对孩子的生命安全教育也很重要,家长需要着重告诉孩子:生命只有一次,每个生命的诞生都很珍贵,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

所以我们要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样跟孩子谈清明将至,“死亡”话题很容易被提起。

很多家长纠结:不知道该不该跟孩子谈起“死亡”这个敏感话题,也不知道该怎样跟孩子讨论这个话题。

一方面,家长担心这个话题太沉重,孩子们可能无法理解;另一方面,家长本身对这个话题就很避讳,所以缄口不谈。

实际上,死亡□文/赵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健康博览2016/0432. All Rights Reserved.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有不一样的理解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不一样,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时应该遵循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规律,找到适合的方法跟孩子谈这个敏感的话题。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与他们的认知发展紧密相关的模型,他把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只有“在这里和不在这里”、“有和没有”、“存在和消失”的区别,对于“死亡”,孩子有分离或者剥夺的情绪感受。

人在死亡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其实并不可怕!

人在死亡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其实并不可怕!

人在死亡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其实并不可怕!神奇小小,每天耕耘最实用的心理学儿童的世界总是无忧无虑,总是那么快乐,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比较强烈的自我,也就不会对死亡有明确的认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膨胀,也就开始对死亡这一归宿感到焦虑了。

死亡,永远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你经历过死亡吗?当然是没有,你只是经过别人的死亡,看到别人生命的结束,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来有一天也会如此。

也许你现在并没有感到恐惧,但是,只要当你身患重病的时候,就会开始感到焦虑。

死亡,对你来说,意味着自我意识的毁灭,自己将会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任何生物都无法逃脱这个结局,人类也是想尽办法,延长自己的寿命,但是却没能获得永生。

大部分的生物,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内心会产生极大的反应,而且是不可以控制的。

不过,因为人类的不断进化,思想也开始产生了变化。

心理学家发现,我们虽然会对死亡产生恐惧,但是,我们的内心其实已经做好死亡的准备。

人之所以想活下去,在于有着各种欲望,为了能够满足它,就会想尽办法活着。

可是,当你的无所欲求的时候,就会感到生活充满无聊和痛苦,人生失去意义。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濒死体验,对人类在死亡时的心理感受,有了初步结论。

许多人认为死亡是令人感到痛苦和悲伤的,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认为,死亡的时候会非常平静。

不过,通过真正面临死亡的人,就会发现,其实我们面对死亡并没有那么恐惧,心理学家将其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绝大部分濒死者在临死前,都会感到如释重负,内心非常轻松,感觉就是得到阶段,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第二阶段——非常像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魂出窍,他们认为自己在似乎将会化作灵魂,继续存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现象到现在为止,科学家门还是难以形容,到底有没有灵魂一说,尚无定论。

第三阶段——在国内外都非常相似,就是他们会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牵引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像是黑洞,虽然什么都看不见,但是却能够让他们感到非常安静。

死亡——心理学论文

死亡——心理学论文

死亡主要摘要:人总就是不愿意提起死亡。

面对死亡,人们总就是表现出焦虑、恐惧。

可就是人总就是会死的,这就是一个常识。

凡就是常识都要接受,如果不接受,规律就会强迫您接受。

到时候,您愤怒、委屈、不甘心,都就是于事无补的。

如果您掩耳盗铃,死亡就成了您仓皇之时的不速之客,吃亏的就是您与在乎您的人。

可就是既然死亡就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接受坦然地死之坠落呢?提到死亡,您会想起些什么?如果死亡即将降临,您会做什么准备呢?关键词:死亡死本能思考正文:我回想我这二十年的生活,我思考过很多东西,那些或许不就是那么积极的事情,离家出走、逃学、当然也有过死亡以及等等的一些东西。

所有的这些都就是短暂的不甘后做出的一些应激反应,当然除了逃过课,其她都没有真正的去做过,也没有真正的勇气与原因。

不过很多次的幻想过,如果能体验下死亡后能活过来,我很想去体会下死亡到底就是怎样的感觉。

因为觉得死亡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

而同时也就是人们所厌恶、惧怕的一个事情,所以想着就写死亡这个黑色话题。

问周围的同学与一些朋友,死亡让您们想到什么,她们都回答都不尽相同,可就是又就是如此相似。

大致都就是黑色,恐惧,遗憾、愤怒、悲痛、、、、、,一系列带有消极效果的词句。

我不禁思考,死亡真就如此嘛。

一句老话说,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

可我们民族忌讳死亡。

从古至今我们的帝王将相们寻找长生不死之药,以为可以逃脱自然法则。

我们小小老百姓有许多言语禁忌,我们天真的认为不谈死亡,死亡就会远离我们。

而且我们这个民族不喜欢谈论普通人的死亡。

我们崇尚的就是壮烈的、惨烈的死、贞洁的死、苦难的死,我们蔑视平平常常的死。

凯瑟琳、辛格说:死亡,不就是悲剧,而就是恩宠。

而每个人都知道死亡,它就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

但并不了解死亡,所以在很多人瞧来很可怕的一个字眼。

您可以拒绝一切,但不可以拒绝死亡或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真得可以拒绝利益,诱惑,金钱这些嘈杂的东西,或许我们一生都拥有纯真,或许我们仍然能在缓缓老去的时候保持自己的个性与原则,但就是我们却永远都逃不过死亡。

从存在心理学角度看死亡与意义-霍夫曼演讲

从存在心理学角度看死亡与意义-霍夫曼演讲

从存在心理学角度看死亡与意义(口译:Rob Bageant 整理:黄紫丹译校:王学富)讲员简介:路易斯·霍夫曼博士美国塞布鲁克大学心理学教授,著有《存在主义心理学:东方与西方对话》等著作。

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事会成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刊:心理学评论》、《美国心理学刊》编委。

霍夫曼博士是一位充满活力的作者和讲员,曾在美国和全世界的会议上做过多次讲演。

我很高兴回到南京和你们在一起,最近连续几年都可以到这里来,我感到很荣幸。

每年我都很期待来和大家在一起,这变成我生活中很有意义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也觉得我们在南京开始形成了一个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群体,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这是通过一些人的爱心和努力形成的,特别是王学富博士。

还包括很多人,也包括在座的所有人。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比较难以面对的,我们谈的是死亡。

我们谈的死亡除了我们身边人的死亡也包括面对我们自己的死亡。

按存在主义的看法来说,这两者有着直接的关联。

关联是这样的,当我们身边的人死亡,我们会想到我们自己的死亡,同时也会想到我们最爱的人的死亡。

这代表一种很深刻的损失(loss)和过渡(transition)。

但是这个损失也带给我们机会。

虽然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但这不只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希望我们能有机会讲到死亡带来的积极的方面。

我先讲一个我个人的故事,这件事让我学到很多关于丧失的东西。

有些人可能知道我是爱狗的人,我的狗是我的生活、家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展示图片)这是我的两只狗,你们可以看这些照片。

上面的这只已经15岁了,它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

可以明显看出它老了,它走路很痛苦,精神大不如以前。

有时候走到阶梯前,它会停下来看着我,再走上去。

我知道它走阶梯很痛苦,每次它这样看我,都让我伤心。

因为我知道,它感到疼痛,而且这也提醒我,它的生命快要结束了。

所以虽然它还没有死去,我已经开始有了哀伤。

我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来面对这哀伤。

我说这个故事是为了让你们了解一些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教育关于死亡的心得

大学生心理教育关于死亡的心得

大学生心理教育关于死亡的心得
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中,探讨死亡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话题。

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对死亡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心得。

首先,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作为生命的过程之一,死亡不可避免且普遍存在。

它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无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身边亲人、朋友的离世。

意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它,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

其次,面对死亡需要勇气和接受。

面对死亡的现实,我们需要勇敢地去面对和接受。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毫不在乎,而是要用积极和平静的心态去面对。

接受死亡的到来,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人生。

第三,谈论死亡有助于提醒我们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当我们面对死亡时,我们会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意义。

这种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从而更加积极地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不要让死亡成为我们的负担,而是用死亡的存在来激励我们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地生活。

最后,支持和理解在面对死亡时的情感反应。

每个人对死亡的情感反应都是独特的,有可能是悲伤、痛苦、迷茫或者其他复杂的情感。

在面对他人的死亡时,要给予支持和理解,不要轻率地试图解决他人的悲伤。

只有通过倾听和理解,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人走出悲伤并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关于死亡的学习使我更深入地认
识到死亡不可避免的存在和生命的珍贵。

面对死亡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和接受,并以此为契机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人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走出悲伤。

生命和死亡的价值分析心理学

生命和死亡的价值分析心理学

一、生命的价值分析生命,按照恩格斯的揭示,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具体地讲,生命是蛋白质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自我更新。

本世纪遗传密码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本质,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人生学的角度讲,人的生命就是指人的存在。

人的生命的存在是人的价值中最为首要最一般的价值。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进行的:人的肉体也就是人的生命的存在。

人的肉体生命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意识现象,人的有意识(包括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的手、臂、头、身体等人的肉体生命而实现的。

人一旦失去生命,人的一切创造和享受价值的活动都将停止。

因此,任何价值的创造都包含着这样一个无上的命令:生存!因为,人的生命的存在是人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的前提。

从历史的角度看,生命的价值还在于它是人类得以进化和延续的载体。

每个人都会死,而人类生命之流却绵延不绝,正是因为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中保存着人类的基因,寄托着人类的希望。

初生的婴儿既不会做工,也不会种田,可谁会说婴儿没有价值?婴儿向社会贡献的就是他自身,就是人类的未来。

婴儿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一种生命的价值,种的保存的价值。

肯定生命对于人的价值的依据还在于,生命对于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一旦失去生命,什么都谈不上。

人生的河流不可逆转,生命转瞬即逝,浪费生命就是放弃创造人生价值的机会,就是放弃人生责任。

总之,生命是人的价值中最首要最一般的价值,人生宝贵,应珍惜生命。

除非为了更多人的生命,杀死一个人是不允许的,除非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威胁一个人的生存是不道德的。

二、死亡的价值分析死亡是人的肉体的消失。

从人生学的意义上讲就是对人的现实生命的最终否定。

人的死亡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这就是死亡的二重性。

人作为有意识的能动体,不单能够自觉地正视死亡、完成死亡,而且能够能动地创造死亡的价值,使自己的死亡带有积极或消极的社会意义。

人的死亡有各种各样的情况,病亡、老死、淹死、压死、摔死、遭枪杀等。

儿童对死亡的认知与心理支持

儿童对死亡的认知与心理支持

儿童对死亡的认知与心理支持
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往往会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死亡。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死亡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恐惧的领域,而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死亡的认知和理解往往更加纯真和脆弱。

本文将探讨儿童对死亡的认知以及如何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现实。

儿童对死亡的认知
儿童对死亡的认知与年龄密切相关。

在早期,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死亡是永久的、普遍的现象,往往将其视为一种可逆转的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逐渐能够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逆转的生命终结,但仍可能缺乏对死亡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面对死亡,儿童往往会感到困惑、恐惧和焦虑。

在这个时候,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父母、老师和心理专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儿童理解和应对死亡:
诚实沟通:与儿童坦诚交流关于死亡的话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生命和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

提供安全感:让儿童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建立安全、稳定的环境,让他们知道他们不会被孤立。

倾听和理解:倾听儿童的感受和想法,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安慰,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情绪是被接受和尊重的。

启发希望: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让他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和宝贵性,以及如何珍惜眼前的时光。

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需要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

通过诚实沟通、提供安全感、倾听理解和启发希望,我们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死亡,培养他们健康成长的心理素质。

让我们共同为儿童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面对死亡时能够更加勇敢和坚强。

死亡心理学观点

死亡心理学观点

死亡心理学观点
死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对死亡的看法、感受和应对方式的学科。

它涉及人们如何理解和处理死亡的概念,以及如何在死亡的面前保持心理平衡。

死亡心理学还探讨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应对这些问题。

死亡心理学观点表明,人们对死亡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能受到个人信仰、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人可能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而另一些人则可能视之为一种悲剧或不公正的事件。

此外,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死亡心理学观点还认为,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悲伤、愤怒、恐惧和无助感。

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应对死亡。

然而,如果这些情绪超出了正常范围,或者如果人们无法找到适当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情绪,则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

1/ 1。

死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死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死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自古以来,死亡是一个令人难以回避的话题。

对许多人来说,面对死亡可能会引发心理上的困扰与焦虑。

本文将探讨死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死亡的心理压力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死亡或亲密人的去世时,心理压力不可避免地产生。

对于许多人来说,死亡代表着未知与不确定性,这使得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惧。

许多人担心自己或他们所爱的人会遭受痛苦或孤独,或者他们将会失去对世界的掌控感。

二、接受死亡的现实要处理死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首先需要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死亡是我们作为有限生物所面临的现实。

接受死亡的现实有助于我们减轻心理压力,并更好地面对这个话题。

三、寻求支持面对死亡时,寻求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谈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情绪,并寻求安慰和支持。

通过分享我们的担忧和痛苦,我们可以找到理解与共鸣,并减轻心理负担。

四、深化对生命的认识虽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也提醒我们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通过深化对生命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和珍爱现在。

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以创造有意义和满意的生活。

五、寻找心灵的平静许多人通过与自然和宗教信仰的接触来找到内心的平静。

沉浸在大自然中,例如散步在森林中或静坐在湖边,有助于平静我们的心灵。

宗教信仰也为许多人提供了安慰与希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死亡时找到内心的平静。

六、重塑生活目标面对死亡,我们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目标并重新评估我们的优先事项。

我们可以思考我们真正重要的是什么,以及我们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取得什么成就。

将注意力放在富有意义和价值的事物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处理死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七、积极应对压力积极的应对策略对于面对死亡的心理压力至关重要。

通过锻炼、放松技巧(如冥想和深呼吸)以及良好的睡眠,我们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适当的饮食和保持社交联系也是帮助我们应对压力的重要因素。

八、接受心理咨询在应对死亡的心理影响时,有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是明智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死亡~心理学学如是说
关于死亡~心理学学如是说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认识世界的信仰达到了壮丽的尾声。

最新的唯理论试图将我们的畏惧、动机、情绪等等差不多分解到了原子。

不过失望渐渐取代了最初的热情,因为死亡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但也不是那样复杂,死亡其实复杂得多,以至于心理学中的五花八门的流派对死亡概念无法作出统一的解释。

著名的弗洛伊德引入术语“生的趋向”和“死的趋向”,试图一举解决问题。

在弗洛伊德看来,死的趋向就是人通常固有的对自杀和回归无机状态的无意识趋向。

他说:“我们是否应试图在了解在生命过程这两个方向中我们的两个趋向,即生的趋向和死的趋向的活动呢?但我们也无法掩饰我们绝望地落入了叔本华哲学的港湾,叔本华认为死亡是“自身的结果”,因而也就是生命的目的……”
按照精神分析学家弗罗姆的说法,摆脱对于死亡的恐惧,无异于摆脱自身的理性。

他在《为自身的人》一书中写道:“意识、理性和想象破坏了动物生存的‘和谐’,它们的出现使人变得反常,变得如宇宙般深不可测。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必须遵循物理定律,他无力改变这些定律,但人们仍然在跨越大自然的界限……人在一个确定的地方、一个确定的时间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必将以同样偶然的形式被逐出这个世界(佛教可不是这样看,人并不是偶然地来到和偶然地离去,人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为什么会来到和为什么会离去)。

人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会懂得自身存在的软弱与局限。

他会预见到最终的结局——死亡。

他永远不能从自身存在的二分法中得到解放——他无法逃避理性,哪怕他希望这样作;在他活着的时候,他也无法逃脱肉体,肉体同样也会迫使他有生的欲望。

”很多佛教徒就是没有弄懂这个问题而被肉体牵着走向地狱。

因为肉体迫使他害怕死亡。

那么,对死亡的恐惧是人人都有吗?显然不是!只有成年人,只有有时间思考死亡问题的人,才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而孩子们的怕死,只是对死亡的好奇,他们并不把死亡当作自身肉体存在的最后终
止来接受,在他们的意识中,死亡更多地同肉体的疼痛与煎熬等概念结合在一起。

在人与动物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叫做“危险感”的感觉,这种危险感和死亡恐惧是一回事,但是,人的这种感知由于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文化素养、抽象思维的经验、直觉的不同发展而有明显复杂的不同。

人们不仅能领会生活中直接的威胁,而且还能领会到间接的、远处的、在任何交往系统中潜在的威胁。

在美国社会学家的研究中提到:人对自身死亡所抱态度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

“人们对于不治之症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不,我应当除外,这不是真的!’这种对死亡的最初否认,很像登山运动员为中止自己的跌落而作出的最早的绝望尝试。

一旦病人意识到事情确实如此,他的否认就被愤怒或挫折感取代。

‘为什么是我?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呀!’有时候,这一阶段又表现为试图同自己和同别人达成协议,要赢得充足的时间去生活。

当他完全意识到这个病的含义时,便进入了恐惧或抑郁的时期,这一阶段显然只出现在死之将至的人有时间去了解所发生的事情的情况下,猝然死亡的人没有这一阶段的。

如果临死的病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克服恐惧,去顺应不可避免的死亡,或者从周围的人那里得到适当帮助,那么,他们常常会表现出宁静平和的状态。

”但死刑犯的表现却很不一样,在赴刑场时,有的象狂怒的狮子,有的麻木了,还有的瘫软了,即使是等待死刑执行有较长时期的人,也很少有宁静平和的状态。

所以,对死亡的恐惧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这个心态则取决于他过去的所有行为;在过去的行为中,一个人多行善事,无愧于任何人,那么,他对死亡的恐惧就要小得多。

相反,多干坏事的人,心中有愧疚的人,就会对死亡特别恐惧。

这在心理学上有个名称,叫自毁行为。

很多自杀的人都被心理学家称为自毁行为者,所谓自杀,即自我谋杀,也称自我毁灭。

自杀者,一般都是经受不住社会环境的压力一时冲动而自杀,但很多人则是毁于过去的行为。

因一个行为的过错而无法弥补,不得不一步一步错下去,一直错到压抑感爆发的那一刻而采取了结束生命的极端手段。

因为他再也无法面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无法
面对所有认识他的人。

他们正是对死亡特别恐惧,所以也就采取了死亡的办法。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中,特别强调“仁、义、礼、智、信”,即:想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仁爱的关系(仁),就必须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义),而最佳行为方式的选择,首先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这就需要有智慧(智),使事情本来如此(信)。

也就是说,按照事情的本来如此,运用智慧,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前提下,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那么就能建立起很好的人际关系了。

因此,这种有很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是不会自杀的,因为他没有自毁行为。

而有些人,不会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不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一步错,步步错。

为了小小的一个谎言,很多人不得不编更多的谎言来圆这个谎,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于是深陷其中,错上加错,于是就踏上了自毁的道路!
中国儒家文化中,很少谈到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是呀,我们现代连为什么生下来都没有弄懂,怎么又能知道死后的事情呢?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万物都有始有终,佛家讲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老病死,现代科学也认为地球最后会爆炸的。

那么,人之出生,必然是走向死亡,接受死亡的来临是天经地义的事。

所以,到该死的时候坦荡荡迎接死亡,其实也是很美好的事。

有那么多人哀悼我,痛心失去我,这说明我对人们是有贡献的,人们是爱我的,这难道不叫人开心吗?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惋惜我的离去,那我肯定恐惧死亡!而害怕和恐惧死亡的来临没有用,因为死亡会光顾每一个人,决不会有偶然的遗漏。

所以,很好的人际关系也就确定了人的心态,有了好的心态,也就不会恐惧死亡的来临了。

2006年9月2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