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合集下载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课程开发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课程开发
活, 因此 很 多 教 师认 为 抽 不 出 时 间 去参 与 课 程 开 发 , 从 而 不 愿 术, 提高课程 开发能力 通过培训, 教师需掌握确定 目标课程 意参与 。 教师必须端正 自己的态度 , 合理安排好教学与家庭任 的技术、 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及课程评价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 的课 程 意 识 与 观念 是 当 务之 急 ,确 立 教 师 在 课 程 开 发 中 不可能 由某些人独立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 师不 仅 需要 具 备课 程 意 识与 观 念 , 要 更好 地参 与 课程 开 长、 教师与社区人员、 教师与课程专家 的专业对话 , 沟通协作 , 发, 还 必 须 转变 课 程 态 度 。首 先 是要 改变 畏 难 的 态度 。 许 多教 互相学习, 互相支持 , 在合作 中促进教师的各项能力的发展 。 师 会 觉得 这 是专 家 的事 情 , 需 由专家 级 人物 才 能 完成 这 项艰 巨 3参加课程理论与技术培训
行计划、 组织、 实施 、 评价、 修订, 以最终达到课程 目标的整个工 课程文件 、 实施课程 、 开展教学与评价课程等一系列复杂事项。
首先是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 。教
作过程, 具体包括从提 出变革课程的动议 、 确立理论原理、 编制 师应掌握所教学科 的基础知识 、 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 了解这 门学科的历史、 现状及未来, 并使本学科知识力求反映该学科
浅谈教 师如何应对课程开发
曾慧萍
(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摘 要
广东 ・ 河源 5 l 7 0 0 0 )
随着国家课程 改革的深入发展 , 教 师参 与课程开发 已经成为必然 的趋势。 在课程开发过程 中, 教师应该如何 教师 角色 课程

教师课程开发规范

教师课程开发规范

教师课程开发规范一、引言教师课程开发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规范教师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确定课程目标在教师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应该符合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课程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能够明确指导教学过程。

三、考虑学生特点在设计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学科兴趣等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四、符合教学理论教师课程开发应该基于教学理论。

各种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教师在开发课程时要结合这些理论和方法,选择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策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五、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课程开发中,教师应该注重设计启发式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注意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七、结合实际应用课程开发应该有实际应用的导向。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尽量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或职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八、合理安排评价方式评价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评价方式,既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九、关注课程资源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要关注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

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等都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十、持续改进与反思教师课程开发是一个不断改进与反思的过程。

浅谈教师课程意识: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

浅谈教师课程意识: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

浅谈教师课程意识: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发布时间:2021-06-23T01:18:57.342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9期作者:魏静[导读] 在幼儿园教学的改革中,班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主要方向,班本课程开发生长点就是教师的课程意识。

浣纱幼教集团滨江幼儿园浙江诸暨 311800摘要:在幼儿园教学的改革中,班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主要方向,班本课程开发生长点就是教师的课程意识。

为此,班本课程开发中,必须确定幼儿教师开发班本课程的学理依据,同时幼儿教师自觉树立课程创生的意识,另外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课程资源敏感性和整合意识,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本班的课程,充分整合一个班级的幼儿、家长和教师等资源,进而发挥班本课程促进幼儿成长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教师课程意识;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生长点幼儿园教育中,基本单位是班级,其是幼儿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依托,而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最为核心的部分则是课程。

所以,幼儿教师必须注意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发,借助班级这一平台,开展适合幼儿的课程教育活动,这更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此时,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课程意识,区别园本课程与班本课程,搞清自己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有效用地开展幼儿教育,从多个方面培养幼儿,促使他们个性化发展。

一、教师课程意识首先,课程意识应当以充足的理论学习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然后自动形成一种意识状态,课程意识方面的认识前提就是课程知识。

其次,课程理解与课程意识之间,其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对于课程的主体角色和领导地位的确定,就是课程意识,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意识中的一种。

就定义角度去看,课程意识形成的基础包含多个方面,有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教学反思过程中的累积知识等,在此基础上,才能认同课程主体角色,确认课程立场,课程意识决定着教师设计课程中的能动性、自觉性、敏感性等[1]。

单纯就定义而言,课程意识的明显特征就是动态性,教育活动更鲜活,可强化教师课程意识,提供更大的启发和刺激。

试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生成

试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生成
本 身 具 有 过 程 和 发 展 的 涵 义 , 生 在 课 程 之 中 , 味 遍 研 究 及 一 般 特 征 的 把握 为 基 础 的 , 而 , 设 的课 学 意 因 预

着 学 生 通 过 与 被 称 为课 程 的 东 西 进行 对话 , 能 发 生 程不可能规定具体情境下的课程实施 , 的规范也 只 才 l 它
( 课程意义的动态生成- 2) 9重建 。 任何完善的课 l 目 和课程价值 , 程 标 都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实现 ( 教 师是 课 程 的 主体 。 一方 面是 指 教 师是 课 的 , 2) 这 l 可以说 , 课程意义和价值是动态生成 的, 是预 而不 程实施 的主体 , 另一方 面是 指教师就是课程 的创造 者 设 的。 - 预设的课程 目标只是一种蓝图或设想。预设的 和开发者 , 教师 即课程 ”。教师在课 程实施过程中 ,I “ 课程 目 只有在课程展开 的过程 中,在师生互动 中, 标 时刻用 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 程 , 时刻将 自 f 在师生与环境的能动作用中才能实现, 这也是同一课
素质 的变 化和发展 , 才能反思 现实的生活方式 , 并努 能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要求。因此 , l 教师在课程实施 的 力去建立一种合理的可能生 活方式 , 从而成为课程的 过程 中完全有空 间和可能对预设的课程进行 “ l 再生 主体 。 从表层看 , 程是 由特定的社会成员设计 的 , : 课 但 产”, 即对课程 目标具体化 , 程内容进行选择 、 对课 拓
程在 本 质 上 是 一 种 “ 思 性 的 实 践 ”。反 思 性 的实 践 值 只有 师生在课 程实施过程 中 ,在与特定 的 自然环 反 I
是一 种创生意义 的过 程 , 是师生共 同参 与的 、 在特定 境、 f 社会环境、 文化环境的能动作用中才能实现。 课程 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重建意义结构的过程 。 离开 的生成意识 , 求教 师突出以下基本行 为。 要

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

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

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品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及其培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具备较强课程思政建设意识的教师,通常会更加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在教学中更倾向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较弱的教师,可能更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可能较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社会问题,导致学生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缺乏足够的培养。

课程思政建设培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引导和激励,提高他们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培育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和引导,教师能够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思政建设培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具备较高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思政建设培育有助于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具备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和学生,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语文教师应该有课程开发的意识

语文教师应该有课程开发的意识

语文教师应该有课程开发的意识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历史悠久,但课程的开发并不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的,古代的语文课程很薄弱,主要是启蒙读物,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启蒙之后就是文选像《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再到“四书五经”这些课程内容都还或多或少与伦理、哲学、宗教等联系在一起,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上也是多从这些方面来进行阐发,都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进入仕途。

所以在古代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只有国家课程,那就是科举考试的范围,更无从谈起课程的开发了,一直到近现代,尤其是二三十年代,随着西学东渐,才真正有了现代语文课程,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等人对现代语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语文课程的开发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像叶圣陶的《国文百八课》至今影响巨大,还有作文方面的教材《文心》可以说对现代语文课程的开发起到了示范作用。

现在新课程的开展如火如荼的进行,各地都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必修教材、选修教材、校本课程教材,这都在不同程度上补充了国家课程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无疑这是非常有利的。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也出现了很多的补充教材,像选修教材、课外读本、校本教材等,像校本教材,这主要在一些有科研意识的学校里变为现实,在很多学校,这还是一片空白,需要得到改善。

这里主要是意识方面的问题,意识决定行动,意识是先导,人们对旧的意识观念已适应,这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改变起来需要巨大的勇气,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忍受阵痛,如果没有外在的巨大压力,是很难去付诸行动的;再加上学校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的严格制约,更束缚了语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开发、挖掘和拓展,他们宁可平时去钻研试题、参考答案,也不去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更不要说校本课程了。

因为钻研试卷能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取得的成效能够立刻显现出来,而后者不能给他带来这么直观的效益,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扭转这种认识。

论高校教师课程观及课程意识培养

论高校教师课程观及课程意识培养

论高校教师的课程观及课程意识的培养[摘要] 论述了树立科学课程意识的意义,提出了高校教师树立科学课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课程观课程意识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使课程发挥效能的能动因素,教师的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源泉、前提和保证。

一、高校教师的课程观1.一般而言,课程是:(1)实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基础。

离开了一定的课程,人才的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

(2)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课程是教师教的主要手段和依据,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质量高低和学校教育的成败。

(3)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吸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作为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占有核心地位。

因此,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5)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和标准。

课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离开这个尺度就无法评定教学质量的优劣。

2.当前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现状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是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反映及有方向、有层次的追求和探索;是教师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方案的内驱力。

它涵盖三个要素:(1)教育信念与热情——教师的课程意识体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着精神。

(2)教育知识与经验——教师的课程意识需要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正确的教育理念。

(3)教育眼光与智慧——长远的眼光和聪明的智慧是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核。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意识、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创新意识和课程评价意识。

但当前,多数高校教师仅有教学意识,没有课程意识。

(1)课程缺乏创造力。

教师缺乏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力和机会,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创造能力逐步衰退甚至丧失。

教师只知道按照政府和专家确定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不会在具体情景中对课程内容进行变革和创新。

试论新课程中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

试论新课程中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

试论新课程中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作为推进新课改的重要环节――如何才能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的目标,以及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如何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都成为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学;语文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风生水起,课程改革以崭新的形式对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课程发展也要求其同步跟进,倡导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笔者试从语文教育这门学科谈起,探讨一下在新的课程改革面前,教师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以期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师之作用。

一、课程意识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属于教师在教育领域的社会意识范畴,是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国教育家麦克唐纳认为,教育活动系统是由教育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与评价系统形成的,教师要合理地展开教育活动,需要对四大基本系统形成完整清晰的观念和认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课程统一管理以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只能停留在“忠实的执行者”的层面上。

这种狭隘的课程观,显然是不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

这么说来,课程意识就好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无从把握,无从入手。

其实不然,课程意识的基本形式尽管依然是停留在观念层面上的,但它却或明或暗地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在新的挑战下,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显得不可忽视了,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必须培养和增强教师的这种课程意识,使其成为教师成长的生长点,甚至是教师成熟的标志。

二、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关于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综其所述,教师的课程意识应当包括课程的系统意识、参与意识、资源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1.课程的系统意识课程的系统意识,应当是课程意识最基础的层面了。

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

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

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1、要全面理解课程我们以往对课程的理解狭义的,认为课程就是教材,就是教学计划,或者教学大纲。

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订购教材或者是编写教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与学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被排除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是按到教科书、参考书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理解是广义的。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得人类知识与经验的总结。

这是一个完整的、多维的课程概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包括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计划、科目等;也包括隐形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

例如,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生活环境。

活动内容取材巧妙,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

课内问题取材于课本中的习题,出现形式注重数学与生活联系(用一定长度的护栏围草坪),注重让学生主重参与学习活动。

课外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出乎意料之外的,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

课内在小组讨论中解决一个知识点,课外在实践活动中升华拓展,课外问题利用课内问题的结论,但又超出结论的范围,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如:“井建成圆形横截面积最大,用料则最省”;“井建成圆形的井壁不易倒塌”等等,学生将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不同的途径体验数学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二.关注课程目标教师以往关注的是课程的内容而忽视的课程目标。

而课程目标是最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目标。

没有培养目标,课程就是无灵魂,无方向的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论述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策略

论述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策略

论述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策略慈溪观城中学裘慈跃课程开发是课改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但由于高考指挥棒仍以必修课考试为尺度,课改有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基层老师很多仍有身在其外其外的感觉,即使有开发的,也是处于一种无奈、应付的地步,主动置于其身的少之又少。

所以对于课程理念的问题,其实本人认为所有的问题首要在于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如何让老师觉得课改对于自身有重要意义,如何让学校觉得课改对于学校的生存发展有重要作用,如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将是一马平川。

这如同改变一个不要学习的学生,关键不是告诉他如何学习,有什么学习方法等等,而是如何让他感到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出于功利还是什么高尚目的,只有这样,才够有可能改变他的成绩。

其次,关于课程开发理念应在于新。

(一)观念要创新要有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等。

(二)教学方式要创新改革课程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评价标准要创新:1、评价内容多元化。

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

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4、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关于课程开发策略,通过今年暑假关于慈溪市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班的学习,非常赞同储树荣老师的观点。

主要有:1、学科化策略,每个老师要根据自身学科出发搞开发2,个性化策略,老帅要在自身的基础积累上开发,要在自身兴趣爱好基础上开发,要在自身特长专长基础上开发。

3、均衡化策略4、适当延后策略等,尤其是第二点,更上最佳策略,那么,有老师会说,我什么都没有怎么开发呢?五乡中学的岑叶波说得好,老师要有课程开发能力,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研究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即使从无开始,也定有所获。

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培养

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培养

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培养教师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奠基人,他们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的开发。

因此,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课程开发是一门复杂的艺术,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班、学习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深化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能力。

只有掌握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改革。

二、注重实践探索,提升教学效果理论学习是培养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基础,但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设计课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等方法,积累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课程设计。

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实现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三、关注学生需求,提升课程适应性教师要培养课程开发意识,必须紧紧围绕学生需求来进行课程设计。

教师应该通过调查研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

只有真正关注并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需要个体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和评价机制,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和平台,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改革。

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综上所述,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探索和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和发展机会。

论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论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示 中汲 取 各 方 意 见 ,丰 富 自己的 经 验 ,提 练 自己成 果 ,不 断 地 深 入 持 久 地 发展 自己 ,在 名 师 引 领 下 ,使

学 问题 时 ,对 于 课 程 意 义 的敏 感 性 和 自
新课 程 的最 终 目的 是 为 了每 一 个 学
批 优 秀 青 年 骨 干 教 师 逐 步 形 成 为
育教师队伍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 。
参考 文献 :
行 为 的 整 体 观 照 ;有 的 学 者 认 为课 程 意 开 发 的 主 体 位 置 ,充 分 利 用 教 育 资 源 ,
而成 了 课 程 实 施 过 程 中 的 “ 隶 ” ,在 发 的 理 解 是 ,它 要 考 虑 历 史 、 哲 学 、文 奴 强 调 学 生 是 主 体 的 同 时 ,也 忘 却 了 自己 化 、政 治 、心 理 学 、经 济 等 众 多 影 响 因 同样 是 主 体 。而 新 一 轮 的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素 ,更 要 悉 心 关 注 这 一 过 程 中 所 有 的独 要 求 将 教 师 参 与 课 程 开 发 ,并 将 教 师 置 特 问题 ,以及诸如 目标 、学 习经 验或 内
射 活 动 ,组 织 开展 支 教 、援 教 和 一
系列 教研 活动 ,名 师 工 作 室 , 内练
于课程 开发的 主体 地位 ,在这样 的情况 容 、组织 、教学 、评 价和课程改革 等一
下 ,教 师 的 课 程 意识 以 及 课 程 开 发 意 识 般 性 问 题 ” 。但 无 论 是 谁 ,对 于课 程 开
觉 性 程 度 ;有 的学 者认 为 课 程 意识 是 人 生 的 发 展 ,而 新 课 程 的 实 施 最 终 要 落 实

让教师成为真正的课程开发者

让教师成为真正的课程开发者

让教师成为真正的课程开发者袁顶萍(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小学四川攀枝花647063)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赋予教师课程开发、课程编制权利”。

当前教学实践应走出仅仅关注“创生性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的单一化误区,重视与突出“再生性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的内在价值与现实意义,从而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名符其实的课程开发者。

关键词:教师;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一、问题提出教育部2001年6月8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实质是课程权力的均衡化,即把过去的国家大一统课程权力合理分配到国家、地方与学校三个层级中;其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地方优势与学校特色的和谐统一。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课程开发权的实现问题,其最终表现形式是由国家级课程开发权生成国家课程、地方级课程开发权生成地方课程、学校级课程开发权生成校本课程,其中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权与其相对应的校本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特色与创新,它赋予一线教师以课程开发的权力(或者说它恢复了一线教师应该具有的课程开发权力)。

学校教师课程权力如何实现?其实现程度如何?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能否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其内在价值的关键。

但是,综观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施几年来的实然状况,以校本课程紧密相联的一线教师课程开发权的有效实现似乎走入了误区,新课程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此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

二、教师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的单一化误区学校级课程开发权的权力主体是教师。

学校教师如何有效地行使课程开发权,是学校特色能否得以形成与彰显的关键。

从新课程实施几年来的实践状况来看,各实验学校纷纷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搭建多样化现实平台,以调动教师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探索并开发体现本校之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是,正是在这些成效的后面却潜伏着一大误区:教师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的单一化或固着化。

教师应增强教学资源开发意识

教师应增强教学资源开发意识

教师应增强教学资源开发意识在由教师、教材、学生构成的教学共同体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资源有着决定权,主导着课堂教学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同时教师还担负着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职责。

围绕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里探索。

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

不仅如此,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也能为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教师是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主体。

一、教师自身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教师本身是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机制。

教师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把个人理想寄托在事业发展上,才会在工作中为了追寻理想的教学境界而敢于自我反省,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乐于克服种种困难,舍得花费大量时间,睁大发现的眼睛做课堂教学资源的发现者、创造者。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自身其实是最直接、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性课堂教学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堂教学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水平。

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尊重、模仿的对象,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教师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甚至一些习惯性的动作都是学生学习与效仿的课堂教学资源。

教师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对学生来说是人生的财富,教师的视野牵引着学生,教师的情感感染着学生,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我们常看到,一个班级的学生连写字的风格,说话的语气都会和班主任惊人地相似。

为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自觉地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审美品位,这才无愧于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

课程开发:教师的视野和意识

课程开发:教师的视野和意识

限 》( 融 学初 步 ) 《 罗 斯 打 败 英 格 兰 银 行 》 现 金 、 索 ( 代 资 本 市 场 的 残 酷 游 戏 ) 《 洲 金 融 风 暴 面 面 、 亚 观 》( 家 经 济 结 构 与创 新 能 力 的 反 思 ) 《 港 金 国 、 香 融 保 卫 战 》 国际 金 融资 本 的 真 面 目) 《 ( 、 现代 ,我 们 中 学 教 师 是 当然 的
知 识 分 子 。 知 识 者 应 该是 对社 会 负 有 特 殊 使 命 的
人 , 里 面 蕴 含 着 重 大 的 责 任 , 味 着 我 们 必 须 首 这 意
先是 一 个 热 爱 正 义 的人 ,我 们 出 于 纯 粹 的社 会 正 义 感 而 从 事 并 认 同我 们 的 事业 。 用 我 们 微 薄 的 力 量 为一 个真 正 公 正 的 社 会 做 一 点 基 础 建 设 , 想 , 我 这 应 该 是 我们 惟一 的学 术 动 机 。我 们 所 理 解 的 “ 现 代 ”, 应 该 是 一 个 光 明 的 时 代 : 们 渴 望 生 活 的 只 我 “ 界 ”,也 只 能 是 一 个 彻 照 着 公 正 之 光 的世 界 , 世 即 使 学 生 的 “ 展 ”也 必 须 是 以 正 义 为 目标 和 前 发 提 的 发 展 ,这 正 是 我 们 的 课 程 所 要 赋 予 学 生 的精
《 滚 神话 》 另 类 艺 术 ) 。 摇 ( 等
知识分 子是裢会 的良心
我 想 , 个 课 程 开 发 者 , 先应 该 是 一 个 热 爱 一 首
学 生 关 注 影 响 和 决 定 世 界 流 向 的重 大 问题 ,是 培
知 识 的人 。 这种 热 爱 是 没 有 前 提 的 ,因 为 对 他 来

教师课程开发研究

教师课程开发研究

教师课程开发研究一、引言教师课程开发研究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师课程开发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教师课程开发的背景、目标、原则、方法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二、背景教师课程开发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来设计和开发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教师课程开发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目标教师课程开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课程开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四、原则教师课程开发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其次,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教师课程开发还应注重课程的创新性和适应性,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五、方法教师课程开发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倒置教学法”,即将传统的教学模式颠倒,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另一种方法是“项目制学习法”,即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或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等,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六、实践案例某市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了课程开发研究的方法。

他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中。

这种方法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优势与挑战教师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教师在开发课程时需要面临时间、资源等方面的挑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作者:刘鹏都静丽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年第06期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重视教师的课程意识已成定论。

到目前为止,围绕着课程意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等,学术界已经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和深入研究。

课程开发意识作为教师课程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支配着教师在教育中的行为方式、存在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本文拟就从课程开发意识的概念,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必要性及培养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关键词]教师课程意识课程开发意识
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封闭的课程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成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奴隶”,在强调学生是主体的同时,也忘却了自己同样是主体。

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并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课程意识以及课程开发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开发意识
1.课程意识。

对于课程意识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意识就是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意识是人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或是进行教学评价时,人们的思考、言说或操作对象都处于特定的课程形态、课程方案、课程框架的背景之中,而非孤立静止地去思考教学,它是一种对教学思想行为的整体观照;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既是对课程系统的基本看法与认识,也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其核心是课程观或“课程哲学”。

本文主要采用了袁振国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

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不是同一个概念,后者是怎样教的意识。

2.课程开发。

关于课程开发的定义,张华教授则认为,“人们对课程开发的理解是,它要考虑历史、哲学、文化、政治、心理学、经济等众多影响因素,更要悉心关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独特问题,以及诸如目标、学习经验或内容、组织、教学、评价和课程改革等一般性问题”。

但无论是谁,对于课程开发的理解都包括:解读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程序、选择课程实施方式方法、对课程内容其体化等一系列环节。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其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教师。

所以无论是“教什么”的课程意识还是课程的开发,都离不开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由此,笔者认为,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是指教师能够将自身定位于课程开发的主体位置,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适时决策并不断反思,将课程开发视为自己职业生涯、教学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必要性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

所谓“高素质”,绝不只是学历的飙升、学识的广博,而应该更加注重教师的“自反性”。

这种“自反性”既包括对于自己以往教学经验的反思,也应包括对自身教育观念的反观。

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教师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

1.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推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进程。

林崇德等把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本体性知识就是指教师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也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的经验,而文化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涉猎的除自己学科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

在课程开发意识的生成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去反思自己,反过来说,教师只有经过不断反思,才能形成一定的课程开发意识。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名言,但“我”在思“我”的时候远不止于思“我”,还在思“我”以外的许多“思”,经过这样一个自反的过程,进而达到“自增”的状态。

就教师而言,这种“自增”既是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也是职业专业化的推进。

2.促进师生感情,利于知识迁移。

杜威提倡的经验主义课程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行得通。

一方面,教师在课程开发意识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其生活,在了解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与学生“打成一片”。

对于学生来说,则意味着教师真正的“下嫁”,而对于教师来说则是开发意识成长的必经阶段。

另一方面,学生也在了解教师,从而利于教师潜在权威在学生中间的树立,这种“权威”更多地倾向于教师的知识权威和在学生心中的情感权威。

此时,主客体位置既对等又互融,在对等的前提下促进了师生情感交流,在互融的过程中达到了学生知识迁移的目的。

3.领悟校本课程,利于教师自身反思习惯的养成。

近几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成为了课程开发的焦点,从理论上来说,提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毫无异议的,但是归结到实践中,我们就必须回答泰勒提出的四个问题:①学校应该追求什么目标?②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够实现这些目标?③如何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我们在回答这样四个问题时,对于校本课程的认识或许已经不止于表面,而应该深入下去,切实体会校本课程的真正涵义。

在由表面深入之体会这一阶段时,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校本这一层次之上了,它还有更为广泛的边界要去跨越。

三、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培养
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是指教师能够将自身定位于课程开发的主体位置,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适时决策并不断反思,将课程开发视为自己职业生涯、教学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主要包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课程开发的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的创生意识。

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培养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1.正确处理自主与合作的关系。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应具有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要求教师发挥专业自主权,将有益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独特而有价值的经验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不断地创造课程开发的新经验,探索有效的课程开发策略。

但是“自主”并不等于“专断”,进行优秀课程的开发还需要教师具备合作意识,要能够与专家、同事、领导以及学生不断交流沟通。

2.正确处理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系。

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教材、教室或课堂来实现的,课程意义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

具有课程开发资源意识的教师应该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或“案例”,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的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

3.正确处理行动与反思的关系。

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课程创生的过程。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上,斯滕豪斯主张,“教师即研究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编制。

”在对课程开发的研究中,我国许多课程工作者通常都把注意力放在课程编制的具体过程上,而很少对其进行理论思考。

其实,对课程编制过程的研究隐含的是行动,对其的理论思考隐含的是反思,在实际工作中,这两者只能被理解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的。

在研究课程问题时,只有对指导行动的理论观念做出更为全面、深入的思考,才能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
[3]吴刚平.教育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2,(7.8).
[4]吴亮奎.从课程的觉醒到基于传统的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