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简介

合集下载

阈值的测定

阈值的测定

阈值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对各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

2.学习测量味觉绝对阈限的方法。

3.作为筛选品评员的一个依据。

二、实验原理:阈值测定方法:最小变化法(极限法):将刺激强度按大小顺序一点点增加,直到被试者有感觉为止。

这时刺激物刺激量的大小就是“出现阈限”,反之,从较大的刺激量开始,按顺序逐渐减小刺激物的刺激强度,直到被试感觉消失为止。

此时的刺激量为“消失阈限”。

感觉的绝对阈限是出现阈限和消失阈限的算术平均值。

三、实验材料1.材料:蔗糖、酒石酸、咖啡因、无水氯化钠等分析纯物质。

2.仪器:烧杯、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1)标准储备液配制表2 基本味道溶液配制标准2、溶液配制(1)参照上表2,每组选定其中的两种,配制从低到高的溶液浓度,并对各溶液进行编号,避免对评品员的心理干扰。

(2)按从低到高的浓度进行排序依次品尝。

品评员以纯净水作为对照,细心品尝,口中停留一段时间吐出,每次品尝后漱口,记录。

无味用“—”表示,味道感知(刺激阈)用“+”。

测定数中常以50%的出现次数为度,有50%的次数引起了感觉,即表现为刺激阈。

注意不要将样品咽下,测定出“出现阈限”。

(3)按从高到低的浓度进行排序按(2)中的品尝方法,测定出“消失阈值”。

五品评表表3 不同味道反应记录总表(如甜味,其它相同)表4 不同味道反应记录总表(如甜味,其它相同)注:阈值以“—”到出现“+”所对应的两者浓度的平均值来确定。

六、数据处理RXX i∑=X —平均刺激阈值(g/L )i X —第i 个人的刺激阈(g/L )R —品评员人数七、注意事项1、先用纯水刺激2、选用分析纯溶液,避免干扰样品必须编码,避免对评品员的心理干扰。

阈值的测定

阈值的测定

阈值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对各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

2.学习测量味觉绝对阈限的方法。

3.作为筛选品评员的一个依据。

二、实验原理:阈值测定方法:最小变化法(极限法):将刺激强度按大小顺序一点点增加,直到被试者有感觉为止。

这时刺激物刺激量的大小就是“出现阈限”,反之,从较大的刺激量开始,按顺序逐渐减小刺激物的刺激强度,直到被试感觉消失为止。

此时的刺激量为“消失阈限”。

感觉的绝对阈限是出现阈限和消失阈限的算术平均值。

三、实验材料1.材料:蔗糖、酒石酸、咖啡因、无水氯化钠等分析纯物质。

2.仪器:烧杯、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1)标准储备液配制表2 基本味道溶液配制标准2、溶液配制(1)参照上表2,每组选定其中的两种,配制从低到高的溶液浓度,并对各溶液进行编号,避免对评品员的心理干扰。

(2)按从低到高的浓度进行排序依次品尝。

品评员以纯净水作为对照,细心品尝,口中停留一段时间吐出,每次品尝后漱口,记录。

无味用“—”表示,味道感知(刺激阈)用“+”。

测定数中常以50%的出现次数为度,有50%的次数引起了感觉,即表现为刺激阈。

注意不要将样品咽下,测定出“出现阈限”。

(3)按从高到低的浓度进行排序按(2)中的品尝方法,测定出“消失阈值”。

五品评表表3 不同味道反应记录总表(如甜味,其它相同)表4 不同味道反应记录总表(如甜味,其它相同)注:阈值以“—”到出现“+”所对应的两者浓度的平均值来确定。

六、数据处理RXX i∑=X —平均刺激阈值(g/L )i X —第i 个人的刺激阈(g/L )R —品评员人数七、注意事项1、先用纯水刺激2、选用分析纯溶液,避免干扰样品必须编码,避免对评品员的心理干扰。

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的实验报告摘要最小变化法是费希纳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本实验以4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其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并计算出各组两点阈的平均值。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感觉阈限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差1 引言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等。

最小变化法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序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转折点,即阈限的位置。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递增和递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的平衡模式进行。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是:(1)刺激按系列依次呈现被试坐觉察与否(或大小判断)反应;(2)系列起始位置随机,各强度水平之间差异要小,以保证精确性;(3)递增和递减系列的数量相等,交替呈现,多用ABBA法控制;(4)求阈限的方法是对每一系列先分别求阈限,随后以所有系列的阈限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阈限值,它符合“50%觉察”的阈限操作定义。

2 方法2.1 被试应用心理学专业四名本科学生,平均年龄为21岁。

2.2 实验仪器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计。

2.3 实验设计采用ABBA法,递增和递减系列的数量相等,交替呈现。

各强度水平之间差异要小,以保证精确性。

2.4 实验程序(1)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

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0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2)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心理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左手伸入操作箱套袖式测试口,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板面上,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的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确感觉到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3)正式实验,主试按事先拟好的刺激系列的顺序呈现刺激,若被试反应为“一点”则在记录表上记“一”,“两点”则记“+”。

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归纳名词解释:最小变化法:见上表定义部分恒定刺激法:见上表定义部分平均差误法:见上表实验程序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的最小刺激强度(理论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操作定义)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理论定义);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有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增量。

也称为最小可觉差。

等于1/2不肯定间距。

习惯误差: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当刺激和感觉早已发生变化,被试还是按之前的感觉报告。

期望误差:指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不肯定间距(也叫相等地带):上限与下限之间的间距。

主观相等点:不肯定间距的中点。

(注意与差别阈限的差别)阶梯法:1)当被试报告感觉不到呈现的刺激时,主试就按一定梯级来增加刺激强度;2)当增加到被试感觉到了时,又按一定的梯级来减少刺激强度;3)实验按这样的顺序继续下去,直至达到一个先定的标准或先定的实验次数为止;4)此时,求出各转折的平均数就是所求的差别阈限值。

(书P88页的图表)韦伯定律: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成正比,且比值为常数,公式:⊿I/I=K简答:1.如何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答:见上表实验程序-测视觉长度差别阈限实验部分。

(链接)2.如何判断(什么情况下)出现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答:1)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概念(见名解)2)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的且差异显著时,就可以断定存在习惯误差;当递减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增系列且差异显著时,就有期望误差。

3.举例说明用恒定刺激法怎样测量绝对阈限?⏹答:见上表实验程序-测两点阈实验部分。

(链接)4.说明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的实验程序。

⏹答:见上表实验程序-以重量辨别为例(链接)5.什么是75%的差别阈限?⏹答:见上表实验程序-以重量辨别为例中,被试作两类回答的三点内容。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被试在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里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l。上限和下限可以用直线内插法求得,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公式如下: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学习恒定刺激法。
三、实验结果
3.1分别统计各变异刺激比标准刺激轻、重和相等的次数,并列出相应的百分数,记入表1。由于本次实验时间不足,所以每个变异刺激只测量了10次,下表为原始数据。
表1重量判断记录表(标准刺激为100克)
变异
刺激
先后

88克
92克
96克
100克
104克
108克
112克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3.3用直线内插法分别根据图表求出重量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限:DLu=98.67克-96克=2.67克
下差别阈限:=96克-94.67克=1.33克
差别阈限:DL=2.67克+1.33克/2=2克
四.讨论
4.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有什么特点?
只有经常被感觉到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地带的5-7个刺激,而且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和标准刺激随机呈现,根据出现的次数来决定阈限,也就是用次数的整个分布求阈限。
4.2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韦伯定律?为什么?
韦伯发现,同类感觉刚刚能觉察到的差别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恒定的。用公式表示即:ΔΙ/Ι=Κ,式中Ι为原刺激强度;ΔΙ为刺激增量,即最小可觉差;Κ是相对差别阈限,即韦伯分数或比值。韦伯发现的这个定律就叫韦伯定律。研究表明,不同感觉通道的Κ值是不同的,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Κ值约为0.030。本实验求得差别感觉阈限为2,由此得出Κ=0.020,与韦伯定律有较大出入。

实验指导书-感觉阈限测量实验

实验指导书-感觉阈限测量实验

《感觉阈限实验》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学习运用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等三种方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尝试采用单因素组内设计验证韦伯定律。

二、实验原理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极限法又称最小变化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极限法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极限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也可用于测定差别阈限。

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或绝对差别阈限时,首先要确定刺激强度的最小变化值。

一般最小变化值越小,越精确,测得的结果越可靠。

在测量差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

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变异)刺激。

标准刺激的值始终不变,只有比较刺激的值会变化。

平均差误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又称调整法,是传统心理物理法之一。

它最适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和等值,也可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如光的明暗、声音强弱高低、线条长短等。

其调节幅度是连续变化的,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像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固定刺激按随机顺序呈现的。

平均差误法的比较(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量的变化。

接近阈限时,被试可反复调整,直到其满意为止。

被试调整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就是所求的阈限值。

平均误差AE=∑│X-St│/ N,式中X为每次调整的结果,St为标准刺激,N 为实验次数。

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三种: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和极限法。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或次数法。

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值的主要方法之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方法是让被试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定,一般选5~7个作为比较刺激,随机呈现每对刺激(一个标准,一个比较)。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引言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该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因此得名。

用该法测定可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时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边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到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这里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变异刺激的选取要做预备试验,从预备实验中选取少数刺激一般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选定的刺激最小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选定的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在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

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l。

上限和下限可用直线内插法求的,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

公式如下:DL=(Lu-Ll)/2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来重量差别阈限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一名,19岁,女生,2.2材料高2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一套,8个。

圆柱体的重量规格如下:100克2个,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2.3程序(1)预备实验选定标准刺激为100克的圆柱体,然后在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里选比较刺激五个,方法为;分别把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与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做比较各20次,选出不低于95%感觉到比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重的和不高于5%感觉到比标准刺激轻的,为最强和最弱的刺激。

第二节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

第二节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

第二节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传统心理物理学(classical psychophysics)所处理的问题大体分两大类。

第一类是感觉阈限的测量。

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有:(1)极限法;(2)平均差误法;(3)恒定刺激法。

第二类是阈上感觉的测量,即心理量表的制作问题。

本节讨论第一类问题,第二类问题在下节中论述。

一、极限法极限法(limit method)又称最小变化法(minimal-change method)、序列探索法(method of serial exploration)、最小可觉差法(或最小差异法)(method of least difference)等,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极限法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极限法既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也可用于测定差别阈限。

(一)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1.自变量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自变量是刺激系列。

刺激系列要按递增或递减系列交替呈现。

递增时,刺激要从阈限以下的某个强度开始;递减时,刺激系列的起点要大于阈限的某个强度,一般应选10到20个强度水平。

为了使测定的阈限准确,并使每一刺激系列的阈限能相对稳定,一般递增和递减刺激系列要分别测定50次左右(共100 次左右)、刺激应由实验者操纵。

为了避免被试者形成定势,每次呈现刺激的起点不应固定不变,而应随机变化。

2.反应变量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的反应变量时,要求被试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

当刺激呈现之后,被试感觉到有刺激,就报告“有”,当被试没感觉到有刺激,就报告“无”,其依据是被试的内省,而不是刺激是否呈现。

被试报告后,主试以“有”“无”或“+”“-”记录被试的反应,每个系列都需要被试作“有”到“无”、或“无”到“有”这两种报告,亦即,递增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有”之后,这一系列才停止;递减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无”之后,这一系列才停止,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系列。

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归纳名词解释:最小变化法:见上表定义部分恒定刺激法:见上表定义部分平均差误法:见上表实验程序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的最小刺激强度(理论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操作定义)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理论定义);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有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增量。

也称为最小可觉差。

等于1/2不肯定间距。

习惯误差: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当刺激和感觉早已发生变化,被试还是按之前的感觉报告。

期望误差:指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不肯定间距(也叫相等地带):上限与下限之间的间距。

主观相等点:不肯定间距的中点。

(注意与差别阈限的差别)阶梯法:1)当被试报告感觉不到呈现的刺激时,主试就按一定梯级来增加刺激强度;2)当增加到被试感觉到了时,又按一定的梯级来减少刺激强度;3)实验按这样的顺序继续下去,直至达到一个先定的标准或先定的实验次数为止;4)此时,求出各转折的平均数就是所求的差别阈限值。

(书P88页的图表)韦伯定律: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成正比,且比值为常数,公式:⊿I/I=K简答:1.如何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答:见上表实验程序-测视觉长度差别阈限实验部分。

(链接)2.如何判断(什么情况下)出现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答:1)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概念(见名解)2)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的且差异显著时,就可以断定存在习惯误差;当递减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增系列且差异显著时,就有期望误差。

3.举例说明用恒定刺激法怎样测量绝对阈限?⏹答:见上表实验程序-测两点阈实验部分。

(链接)4.说明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的实验程序。

⏹答:见上表实验程序-以重量辨别为例(链接)5.什么是75%的差别阈限?⏹答:见上表实验程序-以重量辨别为例中,被试作两类回答的三点内容。

实验心理学阈限的测量方法

实验心理学阈限的测量方法

(1)极限法极限法也叫最小变化法。

将刺激按照递增或者递减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阈限的位置(瞬时转换点)。

①绝对阈限的测量由递增和递减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然后寻找转折点。

②差别阈限的测量每一次实验中比较两个刺激,其中一个为标准刺激,另一个为比较刺激。

被试可能出现大了、小了或者无法区分三种类型的报告。

无法区分的那一部分的一半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从小到相等的转折点计为下限,从相等到大的转折点计为上限。

各取平均值,得到平均上限和平均下限,他们之差就是不肯定间距。

不肯定间距的一半即是差别阈限(即上限与下限差的一半,符合50%报告差别的操作性定义)。

主观相等点是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即上限与下限和的一半)。

(2)平均差误法(调整法)①绝对阈限的测量由主试呈现标准刺激,此时标准刺激为零,被试调节比较刺激,被试每次调节的结果的平均数即绝对阈限。

②差别阈限的测量由主试呈现标准刺激,被试调节比较刺激。

被试每次调节结果的平均数即主观相等点,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即是常误。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1)绝对阈限的测量主试选取5-7个刺激,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每种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

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的某种刺激反应的次数。

最大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低于95%,最小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高于5%。

(2)差别阈限的测量主试选取5-7个刺激,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每种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

测量差别阈限时需要一个标准值。

对于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两种,其中之一是75%差别阈限,另一个是25%差别阈限。

当要求被试做两种反应“大于”,“小于”时,采用75%阈限,即在75%的感受性处求上限和下限。

当要求被试做三种反应,即“大于”、“等于”、“小于”时,即采用50%阈限,即不肯定间距的一半作为差别阈限。

总结:三种方法中最小变化法最符合操作性定义,但会出现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简介

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简介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简介: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

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

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

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力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用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8次。

③、每当被试的反应有一次转折时,即开始下一次测定。

结果及讨论: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一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

标准刺激是192。

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别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别阈限。

同时,也请计算并比较习惯误差、期望误差和空间误差的克服情况及练习的效果。

公式:①、不肯定间距=X上-X下(上限-下限)②、DL(绝对差别阈限)=不肯定间距/2③、K(相对差别阈限)=DL/标准刺激④、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参考文献: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7-23页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59-69页平均差误法-线段长度差别阈限英文名称:LINE简介: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另一种方法。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郭阵(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引言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的特点是测定时只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为5-7个,并且它们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恒定刺激法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它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按强弱的顺序呈现刺激,而是以随机的方式呈现。

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是用最小变化法粗略的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值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0%-95%,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在5%-10%,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呈现的顺序要随机排列。

恒定刺激法既可以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又可以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两点阈便是我们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的感觉绝对阈限之一。

两点阈是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点时,被试刚刚能分出其为两点时的最小距离。

它是肤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也是皮肤空间的绝对阈限。

身体各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分两点阈较低,如大学生手指尖的两点阈为1-3毫米,手心的两点阈则为8-12毫米。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恒定刺激法的基本实验过程。

2、方法2.1 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某大学本科学生一名,20岁,男生2.2 仪器两点阈测定仪2.3 程序(1)确定刺激范围: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定两点阈。

递增、递减系列各测试5次,找出被试既不是100%地判断为两点,也不是100%地判断为一点的刺激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选出间隔相等的5个刺激:最大的刺激约为90%次被判断为两点,最小的刺激约为10%次被判断为两点。

(2)按随机原则排出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5个刺激各测试20次,共100次。

(3)按照排定的顺序进行测定,并将被试报告的结果记到事先准备好的表内。

每测25次休息2分钟。

3.结果表1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刺激/mm 45678报告两点的次数612141818报告两点的百分数30% 60%70% 90% 90% 直线内插法求绝对阈限设绝对阈限为x则(x-4)/(50-30)=(6-x)/(70-50)X=5平均Z分数法求绝对阈限表2 平均Z分数法计算阈限的实验数据S 4 5 6 P0.300.600.70Z-0.520.250.52平均Z0.086 7 0.700.900.521.28 1.038 0.90 1.28设绝对阈限为x则5-0.08SD=x7-1.03SD=x解得SD≈2.11,x≈4.834、讨论4.1 恒定刺激法的特点:只用经常被感觉到的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过度地带的5-7个刺激;而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随机呈现的;根据出现的次数来决定阈限,即以次数的整个分布来求阈限。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绝对阈限测量:以测定手掌的两点阈来说明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选定5个刺激:选定的最大和最小刺激分别为12mm和8mm,然后按照距离1mm的大小确定其余的刺激为9.10,11mm。每个刺激呈现200次,共做实验1000次,按随机顺序呈现刺激,每次呈现刺激后,要求被试回答是两点还是一点。将实验结果用直线内插法或平均Z分数法或最小二乘法分析,求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次数法)
恒定刺激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为5-7个,并且这几个刺激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只在5%左右,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呈现的顺序要随机排列。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定义
实验程序
实验误差
克服方法
统计分析
特点
最小变化法(极限法)
最小变化法的刺激是按大小顺序呈现的,有递增和递减两类系列,刺激间的变化很小且间距相等。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的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递减系列),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递增系列)。递减递增系列是交替进行的;每个系列的起始点也不一样,以免被试形成定势。当被试报告有感觉,就用+号表示,报告无感觉就用—号表示,被试不能肯定有无感觉时用?号表示。
求平均误差的方法:①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②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
空间误差和动作误差。
为了消除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应各占一半。为了消除动作误差,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各占一半。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 引言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是指只用少数(5—10个)刺激,并且它们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都固定不变。

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这些刺激中强度最大的应有90—95%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强度最小的应有5—10%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选好刺激后,要排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表,各刺激呈现次数应相等,刺激呈现的顺序应是随机的,这种顺序可以根据随机数字表来排,也可以用抽签的办法来排序。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比较刺激。

测定时,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式可以是同时呈现两个刺激同时比较:也可以是先后呈现两个刺激继时比较。

同时比较时,因为两个刺激在空间的位置上的差异会出现空间误差。

继时比较往往又会产生时间误差,即因呈现刺激的时间先后不同所照成的感觉上的差异。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重量鉴别器的使用,学会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

2 方法2.1被试某大学本科生一名,男,年龄为22岁。

2.2仪器或材料重量鉴别器一个眼罩2.3程序首先,用抓阄的方法随机选定7个比较刺激的出现顺序。

7个比较刺激各与标准刺激比较50次,共350次。

还要确定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位置(即在被试的哪只手上:左或右)所以每个比较刺激各呈现25次左手比较刺激和25次右手比较刺激(例:若88克出现单数实验次数就放在左手,那么双数实验次数时就放在在右手,即88克第一次出现在左手,那么第二次出现就在右手)。

其次,从重量鉴别器中取出作为标准刺激的100 克的圆柱体。

再取出重88 克、92 克、96 克、100 克、104 克、108 克和112 克的圆柱体作为比较刺激。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极限法(limit method)又称最小变化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极限法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极限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也可用于测定差别阈限。

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或绝对差别阈限时,首先要确定刺激强度的最小变化值。

一般最小变化值越小,越精确,测得的结果越可靠。

在测量差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

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变异)刺激。

标准刺激的值始终不变,只有比较刺激的值会变化。

影响明度差别感受性的因素主要有:(1)刺激的波长或颜色变化,(2)环境背景亮度的影响,(3)被试的身心因素,如疲劳、心理状态等。

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应通过实验的设计与控制,排除上述各种误差。

常用的方法有ABBA或BAAB 法,拉丁方设计等。

一、目的学习掌握用极限法测量明度差别阈限的方法。

二、仪器与材料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材料:屏幕呈现不同明度的两个灰色方块。

三、方法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2.指导语是:下面屏幕将并排呈现两个灰色方块,但明度有所不同。

一个是标准刺激, 另一个是比较刺激。

标准刺激有时在左,有时在右。

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进行对比。

当你感觉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亮,就按“+”号键, 按若干次后如你感觉两者相等就按“=”号键,再按若干次“=”号键,直到你感觉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暗,就按“-”号键,则一次实验结束。

恒定刺激法与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与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与差别阈限江苏师范大学1 引言恒定刺激法是费希纳提出的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这种方法运用数学方法和测量技术,所以它给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以及精确表达提供了有利条件,至今仍被普遍地运用于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差别阈限是心理学基本概念之一,它被定义为刚刚能感觉出刺激的最小差别量,而在实验心理学中,它又被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间的差别。

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学习并掌握恒定刺激法。

2 方法2.1 被试本次试验有一名被试,为某高校大二女学生,年龄为20。

2.2 材料眼罩一个,8个除重量不一样外,材质、外形都相同的圆柱体,其中100克2个,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2.3 实验程序本次实验是使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1.准备7张长宽一样的纸条,上面各标有A、B、C、D、E、F、G7个字母,让被试随机抽取纸条,每次抽取一张,记录下被试抽取的纸条的编号,再放回,被试进行下一次抽取。

被试一共抽取350次纸条,均采取有放回的抽取,按顺序记录下被试抽取纸条的编号,以便使用。

2.8个圆柱体中,100克的圆柱体定为标准刺激,其余7个圆柱体为比较刺激。

现将7个圆柱体随机与7个字母一一对应:A——104克 B——96克 C——108克 D——92克E——100克 F——88克 G——112克3.被试坐在桌前,戴上眼罩,水平伸出双手,主试根据之前记录的纸条的顺序,将对应的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同时放在被试手上,让被试判断哪只手上的圆柱体重,被试将自己觉得重的那个圆柱体举起来即可,如果感觉两个圆柱体一样重,就说一样重。

主试同时进行记录,如果被试说的是比较刺激重,就记为“+”,如果被试说的是标准刺激重,就记为“-”,如果被试说两种刺激一样重,就记为“=”。

试验五长度差别阈限的测定

试验五长度差别阈限的测定

实验五长度差别阈限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平均差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基本的心理物理方法之一,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基本方法。

用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的差别阈限,一般要被试自己操纵实验仪器来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就要产生动作误差。

而且,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相继呈现的,又易产生时间或顺序误差。

因此实验中应加以控制,如使用多层次ABBA法。

平均差误法有利于引起被试的兴趣,减少单调和厌烦的情绪。

1.掌握平均差误法的基本含义与测验程序。

2.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长度的差别阈限。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视觉长度估计测量器。

(见图5)图5:长度估计测量器(三)实验程序1.实验的基本方法长度估计测量器分左右两半,两半分别由一个活动的套子盖住。

仪器背面标有刻度。

主试可移动任一个套子,使该套子离开当中色标的中线50毫米,作为标准刺激长度。

被试用同法移动另一半的套子,使得与左或右的标准刺激长度相等。

被试所变动的刺激叫做变异刺激。

被试借助于移动套子调节变异刺激,直到他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为止。

主试对照背面的标尺长度,记下被试调好的长度。

实验过程中,主试注意不要告诉被试调整的结果,也不要作任何有关的暗示。

2.安排实验顺序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控制因素:(1)为了消除动作误差,在全部实验中,应有一半的次数呈现的变异刺激长于标准刺激(被试须把仪器的套子向内移动,标志为“内”,另一半次数呈现的变异刺激短于标准刺激(被试须把套子向外移动,标志为“外”)。

(2)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在全部实验中,应有一半的次数变异刺激呈现在中间色标的左边,而另一半次数呈现在右边。

(3)为了消除系列顺序效应的影响,实验可按这样的顺序进行:“右外”、“右内”、“左内”、“左外”、“左外”、“右内”、“右外”。

做5个循环,共计40次。

每做完一个顺序,休息几分钟。

(四)实验结果及处理1.记录被试每次调出的线段长度填入记录表,并计算被试长度估计的平均误差(AE)。

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1 引言恒定刺激法是指只用少数(5—7个)刺激,并且它们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都固定不变,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被感觉的概率只有5%左右。

每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相等。

选好刺激以后,要排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每一种刺激呈现50—200次,各种刺激呈现次数应相等,刺激呈现顺序应是随机的,这种顺序可以根据随机数字表和抽签的方法来排序。

普通心理学将差别阈限定义为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强度,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值。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个刺激的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人类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重量鉴别器的使用,学会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

2 方法2.1 被试某大学本科生,男生一名,年龄20岁。

2.2 仪器华东师范大学重量鉴别器一组,包括8个圆柱体,其中100g2个,88g,92g,96g,104g,108g,112g各一个;眼罩一个。

2.3 程序①被试坐在桌边,带上眼罩,伸出双手手心向上的放在桌上。

②主试给被试呈现刺激的方法:按照随机原则排出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以100g的重量为标准刺激,以88g—112g中的7个重量间隔为4g的重量为比较刺激,7个刺激各呈现50次,7个刺激一共呈现350次。

主试一次将两个刺激轻轻的同时放在被试手中。

注意左手与右手的刺激呈现次数要平均,左右手随机各25次。

③实验指导语:“现在请你一一对比圆柱体的重量,感觉那只手的更重一点,分不清就说一样重。

”让被试作3类反应,允许被试用手掂量,并报告“左手重”、“右手重”还是“一样重”,主试观察被试的报告,当是比较刺激重时记录为“+”,标准刺激重则记录为“—”,“一样重”则记录为“=”。

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感觉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感觉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 引言恒定刺激法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恒定刺激法的刺激通常由5——7个组成,并且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不变。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只在5%左右。

各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与最小变换法不同的是,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相等,约50——200次。

随机顺序可以根据随机数字表来排,也可以用抽签的办法来排顺序。

重量差别阈限是指刚好(或有50%实验次数)能让被试产生重量差异的两个刺激之间最小的重量差异值,在重量感受方面,具体表现为重量差异感受的变化与实际重量变化之间的不同步性。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实验采用平均Z分数法计算。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2 方法2.1 被试某大学本科生一名,男,20岁。

2.2 材料重量鉴别器(其中含88g、92g、96g、100g、104g、108g、112g七个砝码)、眼罩一副2.3 程序①给不同重量的砝码编号,将88g编为1号,92g编为2号……以此类推,排出七个数字,用抽签法确定每个刺激呈现的顺序。

每个刺激呈现50次,当一个数字抽到50次以后,将写着这个数字的纸条剔除。

②对于排好的刺激呈现顺序,要平衡左右手差异,50次实验处理中,比较刺激要有25次放在左手,25次放在右手,减少由于左右手的差异引起的误差。

③让被试坐在桌边,戴好眼罩,伸出双手,展开,平放在桌上。

主试将标准刺激和比价刺激按照先前排好的顺序一次放在被试的手上,并要求被试判断,两者孰轻孰重,还是一样重。

要求主试尽量同时将两个刺激同时放在被试手上,力道适中,减少时间误差。

被试每做50组休息5分钟。

④用“+”、“-”、“=”记录被试的回答,统计数据,绘制表格。

计算本实验中被试的重量感觉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差别阈限。

阈值的测定(精)

阈值的测定(精)


(2)基本味道溶液配制标准
表2 基本味道溶液配制标准
成分 稀释液 储备液 (ml) 1 2 3 4 5 6 7 8 9 250 225 200 175 稀释至 150 125 100 75 50 1000ml 0.150 0.125 0.100 0.075 0.050 0.0030 0.0025 0.0020 0.0015 0.0010 0.90 0.75 0.60 0.45 0.30 4.8 4.0 3.2 2.4 1.6 水 (ml) 酸 柠檬酸 0.250 0.225 0.200 0.175 试验溶液浓度(g/L) 苦 硫酸奎宁 0.0050 0.0045 0.0040 0.0035 咸 氯化钠 1.50 1.35 1.20 1.05 甜 蔗糖 8.0 7.2 6.4 5.6
阈值的测定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对各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 2.学习测量味觉绝对阈限的方法。 3.作为筛选品评员的一个依据。
二、实验原理
阈值测定方法: 最小变化法(极限法): 将刺激强度按大小顺序一点点增加,直到 被试者有感觉为止。这时刺激物刺激量的 大小就是“出现阈限”。反之,从较大的 刺激量开始,按顺序逐渐减小刺激物的刺 激强度,直到被试感觉消失为止。此时的 刺激量为“消失阈限”。 感觉的绝对阈限是出现阈限和消失阈限的 算术平均值。

2、配制溶液、品评 (1)参照上表2,每组选定其中的两种味道, 利用标准储备液配制从低到高浓度的溶液,并 对各溶液进行编号,避免对评品员的心理干扰。

(2)按从低到高的浓度进行排序依次品尝。

品评员以纯净水作为对照,细心品尝,口中停 留一段时间吐出,每次品尝后漱口,记录。无 味用“—”表示,味道感知(刺激阈)用“+”。 测定数中常以50%的出现次数为度,有50%的 次数引起了感觉,即表现为刺激阈。注意不要 将样品咽下,测定出“出现阈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简介:
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

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

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

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
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力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用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8次。

③、每当被试的反应有一次转折时,即开始下一次测定。

结果及讨论:
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一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

标准刺激是192。

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别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别阈限。

同时,也请计算并比较习惯误差、期望误差和空间误差的克服情况及练习的效果。

公式:①、不肯定间距=X上-X下(上限-下限)
②、DL(绝对差别阈限)=不肯定间距/2
③、K(相对差别阈限)=DL/标准刺激
④、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7-23页
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59-69页
平均差误法-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英文名称:LINE
简介:
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另一种方法。

其特点在于被试可以主动地并且连续地调整刺激量的大小,因此调动了被试的积极性。

在用这种方法测量差别阈限时,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AE)就代表差别阈限值。

公式为:AE=∑│Xi-S│/n,其中X表示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表示标准刺激;n表示测定次数。

用此方法测得的阈限值比用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测得的要小一些,原因在于其差别阈限处于上下限之间的主观相等地带之内。

它测得的阈限值只是阈限的近似值,不能与其他方法的结果相比较。

计算机的图形显示是通过象素完成的。

象素大小相等且等距,因而对由象素组成的线段的长度测定是极为准确的。

本实验就用平均差误法来测量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
平均差误法会带来动作误差,应注意克服。

在本实验中,有一半次数变异刺激长于标准刺激(简称“长”),另一半次数变异刺激短于标准刺激(简称“短”)。

同时,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应将一半次数在右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右”),另一半次数在左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左”)。

因此,组合上述4种方法,可得到“右短”、“右长”、“左短”、“左长”四种方式。

实验中每种方式作10次测定,为了消除顺序误差,每种方式又分为两个5次进行,如下表:
①、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应向被试指明反应键(红键和绿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②、提醒被试分清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在标准刺激的下面印有“标准刺激”的字样)。

③、被试每次调整完毕后,按反应键盒上的黄键表示确认。

本实验的标准刺激是160个象素单位(每次变异为1个象素单位)。

结果与讨论:
详细反应40行,表示40次测定,每行分3列印出。

第一列为变异刺激的位置和相对于标准刺激的长短;第二列为变异刺激的初始长度;第三列为被试调节后的长度。

由此可以计算被试长度估计的平均误差(AE),也即是此被试长度估计的差别阈限(近似值)。

根据前面的实验顺序安排表,可以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区分,即前5次为右短,其后5次为右长,以此类推,最后5次为右短。

据此,可以请被试计算“左”的AE和“右”的AE,以
及“长”的AE和“短”的AE,以检验实验中的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的情况。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0-34页
学习平均差误法,测量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音高的差别阈限
英文名称:SOUND
简介:
恒定刺激法也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刺激(5-10个),且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固定不变。

每随机呈现一对刺激(刺激包括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变异刺激),即请被试进行一次比较。

在测定时,也要注意消除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被试作三种回答:强、弱或相等。

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中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由此可以得到上限和下限。

有的测定中,只要求被试作出强或弱两种反应,这样能克服三种反应法所引起的阈限受自信程度影响的缺点。

但要求两种反应,显得不太自然,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75%差别阈限。

计算机的内部扬声器能够发出0-65535Hz频率的声音。

由于采用数字分频,音色和纯度的变化很小,本实验用它来测定音高的差别阈限,比普通的音频发生器要精确。

方法与程序:
①、预实验:一般在使用恒定刺激法之前,要先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试被试的阈限值,用以确定合适的变异刺激。

在本实验开始,也采用试验的办法让被试自己选择合适的声音频率差别。

本实验采用700Hz频率的声音为标准刺激,共7个比较刺激。

刺激的频率差由被试经预实验选取,预试的初始频率差为3Hz。

即:被试用700Hz的声音分别与频率差为3Hz的一组变异刺激中差异最大的691Hz及709Hz的声音各比较10次。

若两组测试的正确率均>90%,选择间距差为2Hz的一组变异刺激;若两组测试的正确率均<70%,选取频率差为4Hz的一组变异刺激;其余情况下选取3 Hz的一组变异刺激进行正式实验。

②、请仔细阅读指示语,强调用第二个刺激去比第一个刺激。

③、共有7个变异刺激(包括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标准刺激,每对比较10次,共比较70次,完全按随机原则安排顺序。

结果与讨论:
数据分四列给出。

第一列为实验顺序,从1到70;第二列为变异刺激,共有7种;第三列为标准刺激出现的位置,为前或后;第四列为被试的反应,为“+”、“=”或“-”三者之一,它们分别表示被试认为变异刺激比标准刺激高、相等或低。

注意:本实验标准刺激为700Hz,变异刺激依照被试选择的间隔而定。

700Hz以下三种,700Hz以上三种,以及700Hz一种,共七种。

请分别统计被试对每种变异刺激判别为“+”、“=”和“-”的次数。

计算出百分数,填入下表。

由此表可以画出两类曲线(三条曲线和两条曲线),并可用直线内插法求出差别阈限。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3-30页
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69-7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