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课后题总结4-6章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3.1复习笔记一、社会与社会系统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概念(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也称作“社会系统”。
②区别社会是最为本源的概念,它等同于“人类社会”,更侧重于人群的聚集、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系统更侧重于社会是一个体系,强调社会的“有机体”特点,强调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2)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的两大主要派别①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代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法国的涂尔干等。
②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尔德等。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本书的观点)①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一种关系。
②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
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③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④社会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本质,正是在这种运行中,产生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不同时代。
2.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社会活动的发起者、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社会过程的推动者。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横向联系,即同一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纵向联系,即历史联系,表现为人类文明前后相继的无止境发展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章节题库-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填空题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两种基本的哲学与价值取向,即的方法论和的方法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答案】人文主义;实证主义。
二、概念题1.中层理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答:中层理论又称为中观理论。
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最早对中层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认为中层理论既不是具体研究中的操作性假设,也不是包罗一切的宏观巨型理论,而是针对某一方面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的分析框架,它由有限的几组假设或命题组成,并可通过逻辑推导产生可证实或证伪的具体的操作性假设。
比如,教育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理论、市场分配与再分配权力的理论等,就是中观理论。
2.信度与效度(华中农大2011年研)相关试题:信度(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1)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现象的程度。
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
若在同等条件下,对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其结果相同,那么测度是可信的。
(2)效度是指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
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测量效度是指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
②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程度上应尽可能重合。
3.社会指标(人大2007年研)答:社会指标是指一定社会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是衡量社会状况的尺度,是预测社会后果的重要手段。
社会指标具有具体性、定量性、易于解释性、时间性、综合性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三、简答题1.简述数据编码及其作用。
(人大2012年研)答:(1)数据编码的含义数据编码是指把需要加工处理的数据库信息,用特写的数字来表示的一种技术,是根据一定数据结构和目标的定性特征,将数据转换为代码或编码字符,在数据传输中表示数据组成,并作为传送、接受和处理的一组规则和约定。
(2)数据编码的作用①由于计算机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十分庞杂,有些数据库所代表的含义又使人难以记忆。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核对(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二章社会制度12.1复习笔记一、什么是社会制度1.社会制度的含义社会制度又称社会设置,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
2.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1)价值观与价值判断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是与非、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幸福与痛苦、值得与不值得、应该与不应该、合理与不合理等的一种感受、认识和主观判断。
从习俗规范,到组织的规章制度,再到法律制度乃至社会根本制度,都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判断的体现。
(2)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行为规则与奖惩体系是制度的核心要素,通过规则和对行为的奖惩,制度可以起到相互影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规则是引导和指导社会成员进行行为选择的原则。
在人类社会制度中,较为常见的制度有习俗、道德、规章、纪律、法律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形式:①习俗或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习俗既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行为方式,也是社会中的制度系统的组成部分。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②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实际也包含了行为准则和奖惩原则,道德规范的规则是人类社会根据伦理和道德原则确立的。
道德规范与社会习俗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受到社会的普遍反应的制约,由人们的普遍舆论、共同意识来维持;不同的是道德和宗教以人们所普遍信奉的价值原则、价值标准为前提和基础,调整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约束人们的行动,规定人们的行为关系。
③规章制度和纪律条例等社会制度形式是由更为具体的行为规则和奖惩办法构成的。
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的重要制度组成,法律制度的基本构件也是行为规则和奖惩体系,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总和。
④从一个社会的更加宏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来看,社会制度虽显得庞大而复杂,这些制度可能不是某种具体的规范,而是一系列规范构成的体制,但是,这些更宏大的社会制度,其实质内容仍是行为规则和奖惩体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二编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 【圣才出品】
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人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答:该观点主要来自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社会互动理论。
(1)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2)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第二阶段,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第三阶段,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3)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答:(1)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①基本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
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②预期社会化。
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③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④逆向社会化。
即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⑤再社会化。
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表现为:a.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2)社会化过程涉及的社会群体和机构主要包括:①家庭a.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终生。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4.1复习笔记一、文化的含义与特性1.文化的含义(1)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按照这个定义,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2)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各种能力与习惯。
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3)学者对文化所做定义的共性:①文化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近似于前述的普芬多夫定义);②文化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近似于前述的泰勒定义)。
(4)本书的观点。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文化的超生理性或超生物性,指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的、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
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或创造的,而不是通过生物遗传获得的,遗传学上也从未发现过文化的遗传因素。
人类学习文化主要依靠符号性学习和意义性学习。
①符号性学习是将事物、知识、技能用符号来替代,通过知识的符号化,人们可以将其储存和积累起来,然后通过教育和传授实现代代相传。
②意义性学习指人们是在把握和了解各种事物及行为的意义基础上而习得文化的。
在文化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某些事物本身,而且要理解它们之于生活的意义。
意义性学习使人类的文化学习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多样性。
(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超个人性也被称为文化的共享性。
个体、个人虽具有接受文化或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文化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社会构成——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圣才
第四章社会构成4.1 复习笔记一、社会及其构成1.社会的本质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1)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①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代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法国的涂尔干等。
②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德等。
(2)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解释①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②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2.社会的特征(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人也就无社会可言。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文化形成后,又成为社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这样社会便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而组织起来。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活动,所以人们在这一活动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础和本质。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3.社会的要素(1)人口要素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
①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的总数。
人口数量可以通过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到反映。
②人口质量是指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③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四章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一、概念题1.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堕距答:“文化堕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
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3.主文化与亚文化[华中农大2011年研]相关试题:亚文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答:(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文化相对主义是对文化模式评价的一种倾向,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5.文化震惊[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二编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 【圣才出品】
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一、填空题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案】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二、选择题1.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下列某个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答案】C2.准确地来说,社会化的类型可以有下列哪几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A.初始社会化B.文化社会化C.人格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E.发展社会化【答案】ADE3.社会化的生命周期有()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A.婴儿期B.儿童期C.青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答案】BCDE三、概念题1.社会化(华中农大2011、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包括五种类型:①初始社会化;②预期社会化;③发展社会化;④逆向社会化;⑤再社会化。
2.反向社会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答: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
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
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3.政治社会化(中财2011年研)答: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1958年,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首次提出了“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构成)【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构成1.社会是怎样构成的?答: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人口、资源、环境、文化是社会的基本构成。
(1)人口要素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
①社会中的人口要素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体现。
a.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的总数。
b.人口质量是指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②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
(2)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社会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
①资源大体分为两大类型:a.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又可分为两类:可再生性资源和不可再生性资源;b.人文资源人文资源可划分为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
②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以及整体性等特性。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社会存在和运行所依托的空间的、物质的基础。
(4)文化要素①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总和。
②人类总是要通过文化活动来组织和安排生活,并通过文化来维系人群的关系,构成相当稳定的社会秩序。
③文化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机制,个人通过学习文化掌握成为社会成员所需的规则、技能和知识。
社会秩序总是在一定文化提供的互动规则下形成的。
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答: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的功能主要有:(1)整合的功能整合或社会整合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2)交流的功能①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②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场所,为人类互动提供良好条件;③社会为人类交往提供了规范,使人类互动能合理地、得体地进行。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航生版考研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航生版考研笔记-------------------------------------------------------------------- 4教学目的与要求--------------------------------------------------------------------------------------------- 4第一章绪论------------------------------------------------------------------------------------------------ 4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4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4一、国外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 4二、国内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5第三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5第四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5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5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5第五节社会学与现实社会----------------------------------------------------------------------- 5一、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5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 5第二章社会------------------------------------------------------------------------------------------------ 5第一节社会的概念-------------------------------------------------------------------------------- 5第二节社会的构成要素-------------------------------------------------------------------------- 6第三节社会的类型-------------------------------------------------------------------------------- 6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类型的观点----------------------------------------------------------------------- 6二、社会学家对社会类型的区分----------------------------------------------------------------------------- 6第四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6第五节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 6第三章文化------------------------------------------------------------------------------------------------ 6第一节文化的定义-------------------------------------------------------------------------------- 6第二节文化的特征-------------------------------------------------------------------------------- 7第三节文化的区分-------------------------------------------------------------------------------- 7第四节文化的结构-------------------------------------------------------------------------------- 7第五节文化的功能-------------------------------------------------------------------------------- 7第六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7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8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8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8第三节社会化的社会机构----------------------------------------------------------------------- 8第四节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8第五节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8第五章社会角色----------------------------------------------------------------------------------------- 9第一节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9第二节社会角色的类型-------------------------------------------------------------------------- 9第三节社会角色的扮演-------------------------------------------------------------------------- 9第四节社会角色的失调-------------------------------------------------------------------------- 9第六章社会互动----------------------------------------------------------------------------------------10第一节社会互动的涵义及其理论------------------------------------------------------------10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10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10第四节集合行为----------------------------------------------------------------------------------10第七章社会群体----------------------------------------------------------------------------------------11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11第二节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11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11第八章家庭-----------------------------------------------------------------------------------------------12第一节家庭概述----------------------------------------------------------------------------------12第二节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12第三节家庭的功能-------------------------------------------------------------------------------12第四节转型社会中的家庭----------------------------------------------------------------------12第五节家庭的未来-------------------------------------------------------------------------------13第九章社会组织----------------------------------------------------------------------------------------13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13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13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结构-------------------------------------------------------------------------13第四节社会组织的管理-------------------------------------------------------------------------14第十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4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14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15第三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状态--------------------------------------------- 15第四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15第五节社会流动----------------------------------------------------------------------------------15第十一章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16第一节什么是社会设置-------------------------------------------------------------------------16第二节社会设置的功能分析-------------------------------------------------------------------16第三节社会设置与社会转型-------------------------------------------------------------------16第十二章社区--------------------------------------------------------------------------------------------16第一节社区概述----------------------------------------------------------------------------------16第二节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17第三节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17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7第一节社会变迁----------------------------------------------------------------------------------17第二节社会现代化-------------------------------------------------------------------------------18第三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18第四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8第十四章社会问题-------------------------------------------------------------------------------------18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18第二节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19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19第四节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19第十五章社会控制-------------------------------------------------------------------------------------19第一节社会控制概述----------------------------------------------------------------------------19第二节社会控制体系----------------------------------------------------------------------------19第三节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20第十六章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20第一节社会工作概述----------------------------------------------------------------------------20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20第三节社会保障概述----------------------------------------------------------------------------20第四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1第十七章社会发展的评估与预测-------------------------------------------------------------------21第一节社会指标概述----------------------------------------------------------------------------21第二节社会指标的类型与功能---------------------------------------------------------------21第三节社会指标体系与社会发展评估------------------------------------------------------ 21第四节社会预测----------------------------------------------------------------------------------22第十八章社会调查-------------------------------------------------------------------------------------22第一节社会现象的测量-------------------------------------------------------------------------22第二节社会调查概述----------------------------------------------------------------------------22第三节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22第四节调查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23第五节社会调查问卷的设计-------------------------------------------------------------------23第六节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3第七节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2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航生版考研笔记目的与要求“社会学概论”作为一门系统讲授社会学知识的课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绪论,主要讲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地位及其应用;( 2)社会学的微观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群体、家庭等;(3)社会学的宏观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制度、社区、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等;( 4)社会运行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主要包括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等;( 5)社会运行研究的手段,主要包括社会指标、社会调查等。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课后习题-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答:(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文化的类型也存在差别,主要包括:①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a.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因自然规律的作用,物质文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
b.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精神文化可区分为理念文化(或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
理念文化是还处在思想、观念状态的文化,还没有变为社会规范。
制度文化则是已成为多数人遵循的规范,它反过来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非物质文化可以反复被使用而不损耗。
②主文化与亚文化a.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b.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c.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
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文化与反文化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
a.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b.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④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根据不同民族文化比较,可将文化分为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
a.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包括优性文化和劣性文化。
人们对于它的态度明确,即吸收和发展优性文化,剔除和抛弃劣性文化。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答:(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文化的类型也存在差别,主要包括:①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a.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因自然规律的作用,物质文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
b.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精神文化可区分为理念文化(或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
理念文化是还处在思想、观念状态的文化,还没有变为社会规范。
制度文化则是已成为多数人遵循的规范,它反过来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非物质文化可以反复被使用而不损耗。
②主文化与亚文化a.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b.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c.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
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文化与反文化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
a.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b.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④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根据不同民族文化比较,可将文化分为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
a.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包括优性文化和劣性文化。
人们对于它的态度明确,即吸收和发展优性文化,剔除和抛弃劣性文化。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2.1复习笔记一、人口与社会运行人口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1.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规模变化的测量指标包括:①人口增长率,即在一定时期里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人口增长数”是年末人口数减去年初人口数之差,“人口总数”一般用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
②人口倍增时间,是指人口总数翻一番所花的时间,通常用年数表示。
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口倍增的年数越少,表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反之,人口增长率越低,人口倍增的年数越多,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慢。
③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要的年数。
(2)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分析通常包括三类分析: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①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a.性别比通常是以女性人口数为100去计算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
如果性别比高于100,表示偏高,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反之,则表示偏低,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
b.从年龄构成看,在人口总体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10%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7%及以上,则表示人口结构进入老年型。
②人口的地域构成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构成、行政区域构成以及城乡构成等。
③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包括经济构成和社会构成两大类。
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详解武汉核对(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郑杭⽣《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详解武汉核对(社会⽹络与社会群体)⼗万种考研考证电⼦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章社会⽹络与社会群体8.1复习笔记⼀、社会⽹络1.社会⽹络的含义社会⽹络是社会⾏动者(个⼈、群体、组织等)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
(1)社会⽹络与社会互动社会⽹络是⾏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社会⽹络与社会互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①社会⽹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多数社会互动都发⽣在社会⽹络结构之中。
②社会互动虽然是在社会结构中进⾏的,但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络。
(2)社会⽹络与社会群体①共性。
共享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和团结感,有某种共同⽬标和期望。
②异性。
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更强,群体更具凝聚⼒,⽽社会⽹络联系则较局限与松散;个体所属的群体往往是有限的,个体所属的⽹络则是多重的,如同学⽹络、朋友⽹络、亲戚⽹络等。
(3)现代交通和互联⽹与社会⽹络现代交通和互联⽹等传媒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交往产⽣了巨⼤的影响,尤其是互联⽹,通过互联⽹等途径的⼈际交往的跨时空性、匿名性、符号性等特点,使得以互联⽹等为中介的社会⽹络,与⽇常⽣活中⾯对⾯交流的社会⽹络在情感交流、社会信任等⽅⾯有⼀定的差异。
⼗万种考研考证电⼦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社会⽹络的类型社会⽹络是社会⾏动者(个⼈、群体、组织等)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
(1)按⽹络中所交换的资源,可分为符号资源(如信息、观念、价值、规范、消息等)⽹络、物质资源(指物质事物,也可能是⾦钱等可以换取物质事物的符号)⽹络和情感资源(指赞赏、尊敬、喜欢、⾼兴等)⽹络。
(2)按社会⽹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类型,可分为信息⽹络、资⾦⽹络、讨论⽹、聊天⽹、情感⽀持⽹、社交圈、⽣意圈等等。
(3)按⽹络的主体是个⼈还是群体,可分为⼈际关系⽹、家庭⽹、组织关系⽹、国际关系⽹等。
(4)按⽹络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分初级⽹络与次级⽹络。
(5)按⽹络中联系的强弱程度可分强关系⽹络和弱关系⽹络。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化与个体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人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答:该观点主要来自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社会互动理论。
(1)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2)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第二阶段,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第三阶段,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3)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答:(1)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①基本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
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②预期社会化。
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③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④逆向社会化。
即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⑤再社会化。
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表现为:a.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2)社会化过程涉及的社会群体和机构主要包括:①家庭a.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终生。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核对(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4.1复习笔记一、文化的含义与特性1.文化的含义(1)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按照这个定义,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2)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各种能力与习惯。
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3)学者对文化所做定义的共性:①文化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近似于前述的普芬多夫定义);②文化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近似于前述的泰勒定义)。
(4)本书的观点。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特征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文化的超生理性或超生物性,指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的、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
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或创造的,而不是通过生物遗传获得的,遗传学上也从未发现过文化的遗传因素。
人类学习文化主要依靠符号性学习和意义性学习。
①符号性学习是将事物、知识、技能用符号来替代,通过知识的符号化,人们可以将其储存和积累起来,然后通过教育和传授实现代代相传。
②意义性学习指人们是在把握和了解各种事物及行为的意义基础上而习得文化的。
在文化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某些事物本身,而且要理解它们之于生活的意义。
意义性学习使人类的文化学习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多样性。
(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超个人性也被称为文化的共享性。
个体、个人虽具有接受文化或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6-9章)【圣才出品】
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6.1复习笔记一、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1.集体化社会与人的社会化(1)集体化社会的发展①时期。
西方现代性从17世纪开始,在19世纪进入高峰期,成为建构现代社会的关键期。
②基本特征和趋势。
这一时期,社会的集合性趋势是着重以大型集体和组织方式来展现,一些普遍社会现象(社会群体和组织、阶级阶层、民族国家、福利国家等)表征了古典现代性的一种基本特征和趋势。
③影响。
这一过程确定了“集体化社会”的重要特征,并对社会学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预设形成了深刻的影响。
比如社会的整体性、结构性以及社会的整合机制等。
(2)人的社会化的经典研究现代人是现代性转型和变迁过程的产物。
“人的社会化”理论反映了社会学对早期现代社会的深入研究和独特回应。
其经典研究人物包括:①涂尔干。
研究的起点是考察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
②齐美尔。
着重对社会交往如何使个人属性转变为社会现象,并发展出共同体生活做了大量的探讨。
③韦伯。
通过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文化趋势,以及这一过程中社会与个人不断增长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给予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
④库利。
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以及初级群体的特殊作用做出了奠基性的研究。
⑤米德。
分析了自我观念在社会互动中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强调了符号互动能力在人的自我发展和角色社会化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⑥帕森斯。
致力于解答“社会系统如何实现自身整合”,聚焦点始终为“个体的可整合性”。
个人的可整合性是社会系统均衡与稳定的关键,而个人的社会化对于这一点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化理论中有关人的个性发展、文化传递、角色承担以及“生命历程”等的视角和范式,从不同的侧面刻画了当时个体的集体化和组织化趋势。
2.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1)个体化社会的到来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集体化社会”向“个体化社会”转变。
这些趋势的重要方面包括:①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②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③社会生产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④社会劳动部门的白领化、年轻化、女性化;⑤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体化;⑥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
5 第十四章社会
变迁与社会现 代化
第十五章城市 化
第十六章集体 行为与社会运 动
第十七章社会 问题
第十八章社会 控制
第十九章社会 政策
第二十章社会 建设
2013年复旦大
学社会发展与 公共政策学院
1
社会学概论
(代码884)
考研真题及详
解 2013年中央财
经大学社会发 2
展学院社会学
5 理论(代码
852)考研真 题及详解(文 法学院、冶金 与生态工程学 院共用)
作者介绍
谢谢观看
理论(代码
614)考研真
题及详解
2013年东北财
3 经大学社会学
专业社会学 (代码613) 考研真题及详 解2 0 1 3 年 北 京 科 技大学社会学
4 理论(代码
852)考研真 题及详解(文 法学院、冶金 与生态工程学 院2 0共1 3用年)中 山 大
5 学社会学与人
类学学院社会 学理论(代码 648)考研真 题及详解
读书笔记
本书是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材的配套e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 华。 (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 (5)最新考研真题和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
精彩摘录
社会学是指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良 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目录分析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 物质基础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 究对象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 社会运行
第四章社会运 行与社会文化
第五章社会学 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 化
第七章社会互动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 会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类型:①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非物质文化又成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②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分为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两种文化不是绝对的,也可能互相转化。
③主文化与反文化。
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指在社会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④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根据不同民族文化比较,可将文化分为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
非评比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2、什么是文化的基本特性?①文化具有超生理性。
指文化不是依赖生理的、生物的特性而获得的,人类学习文化主要依靠符号性学习和意义性学习。
②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又称文化的共享性。
个体、个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③文化的象征性。
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④文化具有全括性。
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⑤文化具有整体性。
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
⑥文化的传递性与变迁性。
传递性是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
变迁性是指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文化的变迁。
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3、怎样理解文化的构成?可从文化要素和文化分层两个角度理解。
文化要素:象征符号、价值观、社会规范、物质文化文化分层: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区域、文化模式4、文化分析有哪些视角?文化分析有两大视角,分别为: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文化中心主义又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压力。
边际文化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5、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行为规范,影响、指导、规定着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与行为方式。
整合功能是指文化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社会要素之所以能形成社会,是靠了文化的联系作用。
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范式?在社会学发展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逻辑特征以及所采取的模式的不同,社会学的范式大体可概括为三大类型;实证范式;解释范式;批判范式。
2、田野调查在社会学研究中有何意义?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田野调查对于研究一些小型社区、特定群体的文化特征及其变迁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①在田野调查中,观察者进入观察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参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观察研究对象的各种行为及其变化情况。
这在探寻研究对象的深层思想意识和内部相互关系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让研究者在理解被研究者的社会情境的基础上,认识他们的思想意识发展的轨迹。
②通过田野调查中的深度访谈,可以与当地人进行深入的交通和沟通,并了解当地人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当地文化的内在意义。
这对于保证所获得信息和资料的真实性有重要的意义。
3、试述怎样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与说明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三种方式:①根据规划建立指标体系。
这是政府利用公共机构的相应分类而建立起来的,由于能得到政府和各部门的协助,因而按此方式建立指标体系方法简便,成本也不算高。
②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这一方式是从一个总的或一系列社会目标出发,逐级发展子目标,最终确定各项社会指标。
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
③根据理论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这是非官方建立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途径。
一些研究人员、学者根据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假说,将社会现象编制成指标体系,并且用他们的理论来说明这些指标。
4、举例说明如何进行pps抽样。
示例:假设要在某个城市56万多符合调查要求的人口中抽取400人进行调查。
显然,如果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式,找到56万人口全部名单来制作抽样框是非常不现实的。
该城市是由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组成的,可以分阶段来抽样。
该城市区一级单位只有4个,4个区中共有21个街道,我们决定以街道为psu,先在21个街道中抽取4个,然后在每个被抽中的街道中再进一步分别抽取4个居委会,继而在每个被抽中的居委会中分别抽取25人作为样本(4*4*25=400)。
具体操作是:第一步,先抽取4个街道。
将21个街道符合调查要求的人口规模和累计规模排列出来,并给出每个街道的选样范围。
第二步,采取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街道。
第三步,按照抽取街道方式,对每一个被抽中的街道,分别抽取出4个居委会。
第四步,在抽到的16个居委会中,用系统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25户家庭。
第五步,入户抽样。
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人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该观点主要来自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社会互动理论。
(一)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作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产生的。
(二)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第二阶段,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第三阶段,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三)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启示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①基本社会化。
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②预期社会化。
大量发生在青年时期,学习将来要扮演的角色③发展社会化。
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④逆向社会化。
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⑤再社会化。
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社会化的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3、如何理解“个体化的社会”的来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特征?从20世纪下半期特别是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社会结构的集聚转型和变迁,各种大型集体和社会组织也发生了持续性的消解或重组,它们的形象力也在明显地衰落或转变,相对而言,当代个人面对的是一种更为个性化或“个性化社会”。
个性化社会主要出现了以下新的特征和趋势:①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格化和数字化。
②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
③社会生产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
④社会劳动部门的白领化、年轻化、女性化。
⑤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人化。
⑥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与社会结构、组织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变迁相应得是,以往集体化和组织化的社会景观正在被改造,个人变得更为异质、多元和多样。
作为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的个体,我们的生活境况、劳动就业、社会流动变得更加因人而异,集体性的记忆、命运、经验图式、行动方式愈趋淡化,人们也更加难以复制出彼此的经历和体验。
大型的集体化和组织化社会渐行渐远,“个体化社会”成为最新的生活动向。
4、怎样理解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1)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含义①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②个体化是指在当代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和劳动、就业方式及社会生活进一步开放和快速流变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的过程。
(2)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①社会化是个体化的基础,社会个体首先要进行社会化,习得社会生存的技能以及基本规范;这是个体在个体化之前的基本条件。
②个体化是社会化的发展和提升。
个体化是随着当代社会发生的新变化而产生的,个人变得更为异质、多元和多样,人们更加难以复制出彼此的经历和体验。
5、个体化有哪些重要机制?如何理解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在人的个体化过程中,贯穿着一些基本的机制。
把握这些基本的机制,有助于更为深入地认识个体化过程的规律性。
(1)个体化主要有以下重要机制:①个体化的自主机制②个体化的能动机制③个体化的选择机制④个体化的创新机制(2)个体化是现代社会下的产物,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
个体越发地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和自主性,而传统社会化主要是个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很难显示出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性,这些是对传统社会化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