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合集下载

探讨獐子岛“扇贝劫”事件的原因及其反思

探讨獐子岛“扇贝劫”事件的原因及其反思

探讨獐子岛“扇贝劫”事件的原因及其反思吴艳琴摘要:2014 年10 月30 号爆出的獐子岛“扇贝劫”事件震惊资本市场,事件原因为“天灾”还是“人祸”?獐子岛为“绩优股”还是“蓝田股份第二”?……各方争议不断。

本文在对案例进行整体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事件原因和结果,并针对事件中突出的生物性资产的存货管理和审计问题,分别从水产养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獐子岛;扇贝劫;存货管理;生物性资产审计一、案例背景1.公司背景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58 年成立,2006 年在深交所上市(证券代码:002069,简称:獐子岛),曾先后被誉为“黄海明珠”、“海上蓝筹”等,公司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以水产增养殖为主,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

2.案例简介2014 年10 月30 日,獐子岛发布预亏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 年和部分2012 年播撒的100 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

受此影响,獐子岛前三季度业绩“大变脸”,由预报盈利变为亏损8.12亿元,全年预计大幅亏损。

二、事件原因之公司解释———天灾:北黄海冷水团1.公司对灾害的解释獐子岛2014 年10 月31 日发布的《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表示:“灾害主要原因为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营养盐化等综合因素。

”(根据该公告中的释义,北黄海冷水团为“周缘水体相比,以温度低、盐差小为其主要水文特征的盘踞在黄海中央的一个水体”。

)2.冷水团说法矛盾獐子岛并非首次提到“冷水团”,在其2013 年的年报中,獐子岛曾特别强调其“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 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了海域环境监控力。

”该说法与上文提到的灾害解释相矛盾:若“24 小时不间断监测”属实,则公司理应更早发现扇贝“消失”并止损,而非一味等待报损与核销;如果灾害原因解释属实,那么公司对冷水团监测能力有夸大陈述的嫌疑。

獐子岛事件分析

獐子岛事件分析

獐子岛事件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分析。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獐子岛就宣布因为冷水团导致10亿元存货消失,似乎过于仓促。

根据公告,獐子岛于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进行了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抽测方法为拖网配合视频。

用了近一个月,獐子岛仅监盘面积不足10亩的海域,与超过百余万亩的海域面积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獐子岛根据这样的结果就做出了10亿元存货损失的结论,这就好比在百万亩海域中发现几个死亡个案就有了虾夷扇贝全部死亡的判断。

与獐子岛的监盘相比,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似乎是走过场。

根据公告,大华会计所监盘日期为2014年10月18日、20日和25日,仅盘点3天,獐子岛一个月盘点面积尚且不足10亩,那么大华会计所又盘点了多少呢?不难看出,仅用3天时间,大华会计所盘点将近1500亩,盘点方法为拖网船下网。

3天时间就完成了近200倍于獐子岛近一个月时间的盘点工作,由此可见,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是多么草率。

只能说,獐子岛根据不足10亩海域盘点的结果就做出上百万亩海域虾夷扇贝全部损失的结论是非常不认真的,根据这个结论认定10亿元损失的会计处理更显示出公司的不负责任。

大华会计所3天时间“走过场”似的盘点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印证獐子岛盘点的结果。

显然,獐子岛盘点不足10亩海域尚且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作为非专业人士,大华会计所盘点上千亩海域所需时间可想而知。

下面就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解剖獐子岛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政企不分,一股独大1、管理层为镇级、村级干部,导致政企不分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獐子岛由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所属集体企业改制而来。

獐子岛的第一、二、三、八大股东分别是獐子岛镇级集体企业,獐子岛镇下属村级集体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集体资产管理,管理层分别为镇级、村级基层干部。

政企不分是公司治理层面的大忌,可能严重影响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甚至整体运营效益。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獐子岛扇贝事件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一个典型案例。

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动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手段,以达到管理层希望的会计结果的行为。

獐子岛扇贝事件的发生是因为獐子岛公司在2017年、2018年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盈余管理手段,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獐子岛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在2017年,獐子岛公司收购了一家拥有大量扇贝养殖场的公司,并将其纳入公司财务报表,实现了大幅度的盈余增长。

这种手段只是将原本在其他企业的扇贝养殖利润转移到獐子岛公司头上,并没有真正创造经济利益。

獐子岛公司对扇贝养殖成本进行了虚报。

獐子岛公司在会计报表中低估了扇贝养殖的生产成本,以提高盈余数额。

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对公司真实盈利状况的认识,也扭曲了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评估。

獐子岛公司通过提前销售记账的方式进行了收入的滞后确认。

公司将未来的扇贝销售收入提前计入当期的财务报表,使得当期盈余得到了提高。

这种做法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会对下一期的财务报表造成负面影响。

獐子岛公司还采取了挪用资金的手段进行了盈余管理。

公司将原本用于扇贝养殖投资的资金转移到其他项目中,以实现对盈余的控制。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投资者的权益,也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獐子岛扇贝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案例。

獐子岛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虚报成本、滞后确认收入和挪用资金等手段来管理盈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公司治理的漏洞,也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应加强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识别,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基于存货跌价准备视角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以獐子岛为例

基于存货跌价准备视角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以獐子岛为例

一、引言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利用自身掌握的企业信息,通过综合利用会计或非会计方法,如选用有益于企业本身的会计政策、改变交易时间等手段,来管控和调整企业对外公布的盈余信息的一种行为。

盈余管理往往是在企业管理者的利益驱动下进行的,其所追求的利益目标与投资者、债权人、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很多情况下有所不同,往往会使得这些利益相关者无法根据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而损害他们的利益。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会计年度中期或期末,企业内部的存货由于遭到全部或部分毁损、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不足以弥补成本等情况,使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蒙受损失,企业会基于稳健性考虑,对该部分不可回收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使得企业的资产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尽管会计准则在不断地被修改与完善,但依旧存在一些漏洞,这些不足之处给企业盈余管理留下了新的方法,很多上市公司都会利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

过度的盈余管理会降低企业对外披露的盈余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与长远发展。

因此,盈余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如何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防止过度的盈余管理损害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成为了当今社会被会计界不断讨论的问题。

本文就是基于这一背景,以獐子岛为案例进行相关讨论与分析。

二、相关文献综述通过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由于每个企业自身存在的情况各异,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通常与利润指标相关联。

本文主要基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视角来分析獐子岛的盈余管理行为。

经过笔者的整理归纳,盈余管理的动机往往有以下三个:第一,避免由于连续亏损而产生的退市风险。

根据我国相关条例,连续亏损两年的上市公司会被交易所戴帽“ST”,如果不及时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连续亏损三年则会面基于存货跌价准备视角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以獐子岛为例■金咪莎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上市公司通常通过计提与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是基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獐子岛扇贝事件是指獐子岛公司涉嫌盈余管理的事件,也是中国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一起财务丑闻。

这起事件揭示了公司内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违规行为,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盈余管理的关注和对公司治理的质疑。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獐子岛扇贝事件进行分析。

要理解獐子岛扇贝事件,就需要了解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盈利目标,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和变更会计政策,来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的行为。

这种调整可能包括收入和费用的重新确认、资本支出的延迟确认、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等。

盈余管理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提高股东回报率,吸引投资者。

在獐子岛扇贝事件中,公司涉嫌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掩盖其业绩真实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獐子岛公司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收入、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资产等手段,将净利润虚增了大约96亿元。

这些虚增的利润最终导致公司的股价飙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看,獐子岛公司的行为属于明显的欺诈行为。

公司通过虚构收入和提前确认收入的方式,创造了虚假的业绩数字,给投资者传递了错误的信息。

这种盈余管理手段不仅违背了公允公正的会计原则,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一旦这种欺诈行为被揭露,公司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除了公司内部盈余管理行为的问题外,獐子岛扇贝事件还暴露了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的漏洞和不作为。

根据调查结果,獐子岛公司多年来一直存在违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却未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使得獐子岛公司有机可乘,继续进行盈余管理等违规行为。

这提示我们,在盈余管理问题上,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獐子岛扇贝事件揭示了企业盈余管理的风险和市场监管的不足。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保持警觉,加强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避免盲目相信数字。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加强监管的力度和效果,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獐子岛案例

獐子岛案例

獐子岛案例一、基本概念存货内部控制: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为管理好存货,针对存货收、发、存与供、产、销各环节的特点,事先制定的一套相互牵制、相互验证的内部监控制度。

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中的重点内容和中心环节。

企业制订存货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障存活资产的安全完整,加速存货资金周转,提高存货资金使用效益。

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协调,实施以下几点工作:⑴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⑵了解存货会计系统及其他相关的内部控制。

相关的内部控制包括:采购、验收、存储、领用、加工(生产)、装运等方面。

⑶评估与存货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及重要性。

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有:存货的数量和种类、成本归集的难易程度、运输的便捷程度、废旧过时的速度或程度、遭受失窃的难易程度等等。

⑷审阅以前年度的工作底稿。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存放情况、存货盘点程序以及其他在以前年度审计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存货盘点的时间安排、识别周转缓慢的存货、存货的截止确认、盘点小组人员分工的确定以及存货的多处存放等,审计人员均应对此充分关注。

⑸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

有助于在盘点工作开始之前发现潜在问题,例如难以盘点的存货、周转缓慢的存货、过时的存货、残次品以及代销存货。

⑹利用专家的工作。

考虑是否存在对专业知识提出较高要求的存货项目。

⑺复核或与管理当局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二、案例分析1.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对于监盘的做法是否合理?(1)生物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准则所称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我国会计准则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而国际会计准则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獐子岛案例分析

獐子岛案例分析

獐子岛案例分析獐子岛案例是指獐子岛公司因虚假宣传涉嫌欺诈投资者的事件。

獐子岛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渔业企业之一,曾被誉为“中国水产品之王”。

然而,在2010年左右,有关獐子岛公司的丑闻开始浮出水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

獐子岛案件曝光后,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舆论关注。

其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虚假宣传、财务造假、违法操作等。

獐子岛公司通过掩盖生产情况、操纵销售数据等手段,使得公司业绩看起来非常优秀,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投资和信任。

然而,实际上,獐子岛公司的生产状况严重恶化,渔业资源丰富度下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导致实际销售额与公司公开宣传的数据存在巨大差异。

獐子岛案例揭示出了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薄弱之处。

虽然一些投资者和媒体对獐子岛公司存在质疑,但由于监管机构对公司进行的审查不够严谨,对虚假宣传行为的监管不力,獐子岛公司能够长期以来欺骗投资者,维持其虚假的业绩报告。

这也凸显了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和行业乱象。

獐子岛案例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教训。

企业应该正视自身的问题,打造诚信和透明的企业形象。

虚假宣传只会是短暂的,一旦被揭穿,将会失去市场的信任,遭受巨大的声誉和经济损失。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注重科学合规经营,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和自律。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獐子岛案例提醒了他们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手段和制度,提高监管效能。

只有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罚违法行为,才能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总体来说,獐子岛案例是一个典型的企业道德和资本市场监管问题。

该案例揭示了企业在宣传和经营过程中应注意诚信和透明,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

獐子岛-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獐子岛-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 獐子岛公司治理 “侵占型”问题表现
其他
5.49 1.07 0.56
6.85
6.85
6.85
5.49
4.12
4.12
6.852
獐子岛集团财务报告显示, 2019年其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 达到56.98%。 前五大股东中, 长海 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 长海县獐 子岛褡裢经济发展中心、 长海县獐 子岛大耗经济发展中心、 吴厚刚, 这四大股东背靠当地政府, 或由政府 出资设立, 或曾在政府任要职, 都与 当地政府有着密切关系。 具有政府 背景的股东股份占比 48.94%, 这就 会存在政企不分的情况, 对于市场公 平性和公司运营来说都是不利的。
• “天灾”的背后,是“人祸”的隐忧
“鉴于獐子岛集团近几年经营异常,公司管理混乱, 且最近一年多其管理层的重大经营决策都存在‘家长式’ 作风,没有充分和董事会的董事、股东共同讨论,达成一 致意见决定的,故现在的管理层失去股东的信任。”
——第二股东代表罗伟新
“獐子岛到底是管理层的公司还是股东的公司,管理 层的权利来源于股东的授权,理应为股东的权益恪尽职 守。”
• 獐子岛的股权分布
股权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有效性。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报告期末持股比例(%)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 境内非国有法人 45.76
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
• 獐子岛的组织结构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
审计委员会 审计部
提名委员会
薪酬与考核 委员会
总经理
战略委员会
总 经 理 办 公 室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獐子岛扇贝事件是指2019年初,被曝光的獐子岛公司在其海参养殖基地,违规使用硝化铵和其他化学物质养殖扇贝的事件。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也对獐子岛公司的信誉和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对獐子岛扇贝事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盈余管理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估计方法或会计政策,以及收入和支出的确认时间等手段,来影响公司盈余水平的行为。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正常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估计方法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不当的会计操作手段来进行。

不当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的失真,给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误导。

獐子岛扇贝事件中,公司被曝光使用硝化铵等化学物质违规养殖扇贝,这种行为可能与盈余管理有着一定的联系。

在企业盈余管理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不顾风险和合规的情况,企业为了在财务报表上呈现出更好的盈余水平,可能会选择不当的会计操作手段或通过不合规的方式获取利润。

獐子岛公司可能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采取了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养殖扇贝的手段,以此来提高扇贝产量和销售收入,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獐子岛扇贝事件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獐子岛公司在事件曝光后,面临着来自社会舆论和监管部门的严厉责备和处罚。

根据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公司已对涉及的财务数据进行了调整,进行了相关的损失准备,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整改。

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獐子岛公司可能需要对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计提,这将对公司的盈余水平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该事件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商誉价值等方面也造成了负面影响,这都将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进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评估和决策。

我们来探讨一下盈余管理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盈余管理可以在短期内为公司带来一定的经营优势,例如提高盈余水平,增加公司的价值等。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摘要】獐子岛扇贝事件是一起涉及盈余管理的重大事件,揭示了公司在财务报表中操纵盈余的问题。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入手,分析了獐子岛盈余管理的背景及在事件中的应用,探讨了盈余管理对公司和监管的影响。

文章还指出了獐子岛事件中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启示,包括对企业的警示和监管的建议。

通过对獐子岛扇贝事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盈余管理在公司财务中的作用和风险,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獐子岛、扇贝事件、盈余管理、定义、背景、应用、影响、问题、启示、企业、监管1. 引言1.1 獐子岛扇贝事件简介獐子岛是中国知名的水产品生产企业,而獐子岛扇贝事件是该公司在2019年暴露出的一起巨大造假事件。

据报道,獐子岛扇贝事件涉及公司虚构销售额和利润,违反了会计准则并对投资者和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该事件使得獐子岛公司股价暴跌,市值受到严重打击,公司声誉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獐子岛扇贝事件的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谴责,不仅揭露了公司盈余管理的严重问题,也对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

事件爆发后,獐子岛公司陷入了严重危机,管理层被迫辞职,公司财务状况急转直下。

这起事件不仅对公司内部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引发了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深刻反思。

獐子岛扇贝事件成为了一起具有教训意义的财务丑闻,引发了社会对企业道德和监管制度的重大关注和反思。

2. 正文2.1 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调节或操纵会计利润、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指标的做法。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通过刻意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或者财务报表披露的方式,来影响公司的财务表现,以实现其特定的目标。

盈余管理并非一种非法行为,但可能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

盈余管理的目的通常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强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或者推动企业股价上涨。

盈余管理也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欺骗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甚至引发会计舞弊和财务丑闻。

从獐子岛事件浅析企业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从獐子岛事件浅析企业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从獐子岛事件浅析企业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作者:李轩成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27期摘要:资产减值是基于稳健性考虑,目的是为了挤掉资产中的“水分”。

然而在资本市场上,资产减值却被上市公司用来操纵利润,沦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

笔者从案例出发,分析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提出了防范的对策。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原因;对策2018 年初,獐子岛( 证券代码:002069)发布了2017 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4 月28 日发布了关于核销资产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和2017 年年度报告,2017 年度业绩从盈利变为巨亏。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獐子岛在2014 年度核销计提巨额存货减值及核销造成巨额亏损,资本市场一时惊愕。

表1 列示了獐子岛2014-2017 年报表数据,可以看出2014 年和2015 年巨亏,2016 计提的资产减值金额最少,实现了盈利,2017 年再次大幅亏损。

作为企业楷模的上市公司为何出现如此情况,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尽管很多企业表示出于稳健性考虑而计提资产减值,但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企业计提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密不可分。

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基于会计稳健性考虑,为了挤掉资产中的“水分”,夯实企业资产,在财务报告日公允反应资产价值,当资产未来可获取的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对资产计提减值。

我国财政部制定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从1998 年的四项减值准备到2006 年的八项减值准备。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自身效用最大化,利用自己充分掌握的企业信息,进行主观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干预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使得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根据披露的资产信息对公司资产价值的判断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价值的一种行为。

一、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 一) 企业外部因素1. 资产减值迹象界定模糊,流动资产减值允许转回资产减值准则对减值迹象多数是定性描述,缺乏量化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具有很强的可选择性,企业不提或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进而粉饰财务报表。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獐子岛扇贝事件是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件重大事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典型案例。

从盈余管理的视角来看,可以发现獐子岛存在着利润虚增、资产负债表虚增、准备金计提不足等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首先,獐子岛存在利润虚增的问题。

公司在财务报表上虚报收入、通货膨胀、税费等项目,导致净利润虚高。

同时,公司在应收账款和存货方面也存在大量的虚构,进一步增加了公司的利润。

这种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也影响到了市场的稳定。

其次,獐子岛存在资产负债表虚增的问题。

公司在资产方面存在虚报,包括大量的溢价资产、资产减值准备不足等问题,导致公司的资产水平被高估。

这种资产虚增的情况会带来虚假的股东权益和净资产的表现,使投资者产生错误的判断,甚至导致其采取错误的投资决策。

第三,獐子岛准备金计提不足。

企业在计提准备金的时候,应该遵循相关的财务管理规定和准则。

然而,獐子岛在计提准备金的时候存在着不充分的情况,这也是企业管理混乱的表现。

这种行为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风险,导致公司出现更加严重的财务问题。

总之,獐子岛扇贝事件是财务管理中典型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在利润虚增、资产负债表虚增和准备金计提不足等方面。

企业通过虚增短期利润来追求成长,却忽视了未来财务风险的控制,进而导致了企业的崩溃。

因此,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必须坚持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的原则,加强内部控制和制度建设,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以更加稳健的方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獐子岛扇贝事件发生后,其财务数据披露及经营管理遭到外界质疑。

从盈余管理视角,本文将对獐子岛扇贝事件进行分析。

首先,獐子岛扇贝事件的背景是其严重违反了海洋生态保护的相关规定,导致扇贝养
殖水域严重污染,扇贝大量死亡。

作为上市公司,獐子岛未能履行社会责任,造成了巨大
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危害。

然而,獐子岛并未在财务数据中充分反映出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经
营风险和成本,对于财务数据的披露存在欺瞒性。

其次,獐子岛存在虚假销售和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獐子岛
于2015年至2017年期间连续三年实现了高额的销售增长和利润增长,但这部分增长的实
质却是通过虚假销售和利润的盈余管理手段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獐子岛将销售收入和利
润通过多个层级的子公司进行虚增,使得其财务数据呈现出亮眼的增长趋势。

而在环境问
题暴露后,其财务数据也同时陷入了实质性的滑坡,远不如之前宣称的那么好。

最后,獐子岛扇贝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公司治理的缺陷。

獐子岛的高管、董监高和董事
会未能及时对环境问题展开有效的内部调查和风险管理,导致问题积聚和最终爆发。

此外,公司存在内外部人员勾结的现象,导致其违规行为得以长期发生。

公司应当尽快改善治理
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督,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之,獐子岛扇贝事件的发生使得其盈余管理的行为暴露无遗,同时也暴露了其治理
体系疏漏的问题。

公司应当以此为鉴,加强治理、做好内部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
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近期,獐子岛扇贝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这一事件涉及到了獐子岛公司在2019年的盈余管理问题,由此引发了对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质疑。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一系列管理行为,以在财务报表中操纵盈余水平的做法。

这种做法可能会误导投资者,损害公司的声誉,甚至引发法律诉讼。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对獐子岛扇贝事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观点和建议。

獐子岛是一家以养殖和销售扇贝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福建省。

2019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獐子岛在盈余管理上存在问题,涉嫌通过不当手段操纵财务数据,虚报盈余。

此事引发了市场对该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质疑,导致其股价大幅下跌,公司信用受到一定影响。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我们需要了解盈余管理背后的动机。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操纵盈余水平,以达到某种期望或目标。

企业可能为了避税、增加股价、获得贷款或激励员工等目的而进行盈余管理。

在獐子岛的案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动机,导致了盈余管理的行为。

盈余管理可能采取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入和费用的操纵。

在收入方面,企业可能通过超预期的收入确认、延迟收入确认或者虚构收入等方式来实现盈余管理。

在费用方面,企业可能通过提前确认费用、滥用资本化、延迟费用确认等方式来实现盈余管理。

在獐子岛的案例中,可能存在收入的虚构或超预期确认、费用的延迟确认等情况。

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盈余管理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

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的失真,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判断,损害投资者利益。

盈余管理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用,导致融资成本的提高,甚至引发法律诉讼。

獐子岛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公司因盈余管理事件导致股价暴跌,声誉受损,面临诉讼风险。

我们需要提出解决盈余管理问题的建议。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监管和审计,发现并惩治盈余管理行为。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和监测盈余管理行为。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作者:周祥芸来源:《山西农经》2019年第12期摘要:企业要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在会计准则要求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

若盈余管理得当,则有利于企业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若盈余管理过度,则可能造成会计信息不实。

为进一步探究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以2017年獐子岛扇贝事件为例,对其核销资产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相关财务处理进行系统分析,从上市公司、投资者、监管者等角度出发,就规范企业盈余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獐子岛扇贝事件;核销资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2-0162-01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2.6;F324 ; ; ; ; 文献标志码:A1; 案例分析2018年1月31日,獐子岛继“2014年扇贝事件”后,第二次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预计2017年度公司亏损7.23亿元。

1.1; 营业收入与期间费用獐子岛2017年的营业总收入为32.1亿元,增长率为5.0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2亿元,亏损数额巨大。

2018年獐子岛的营业收入为28亿元,下降比率为12.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 210.9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在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较大,合计-5.94亿元,其中政府补助为726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28亿元,与上年的-2 787.46万元相比,亏损规模扩大。

同时,营业外支出增长48.74倍,利润减少更为显著。

獐子岛期间费用合计5.03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包括研发费用,2018年大幅增加为103.16万元,全部费用化,不作资本化处理)为1.89亿元,同比增加6.78%;管理费用为1.54亿元,同比下降5.52%;财务费用1.61億元,同比增加15.83%。

营业成本27.21亿元,同比增加5.29%,高于营业收入5.04%。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跌55.84%,为1.36亿元。

獐子岛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獐子岛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有审计就会有风险,怎样规避风险,是当前职业界和审计理论界的热点,也是难点。

就国外来说,对审计风险的研究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方法的使用上都是相对成熟的,且国外主要通过研究和模拟实验为主。

而在我国,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的研究较少,这也是导致脱离现实的原因。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本文主要结合案例来进行分析。

审计风险性质中的客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被消除,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还是需要承担一定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也是可控的,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做好正确的审计程序和制定恰当的审计方法,从源头开始防止审计风险的发生。

同时,还要加强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主要参考文献:[1]张杨.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5(12).[2]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J].审计研究,2004(05).[3]史雅洁.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历程论如何降低审计风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2).[4]杨晓宇.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与应用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2).[5]叶陈云.事务所如何加强风险管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11).[6]王景军.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与控制方法[J].山东纺织经济,2009(05).[7]王丽娟.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06).[8]张仁寿.论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及改进意见[J].广东审计,2000(06).[9]吕博.论审计风险[J].现代审计,2000(05).一、引言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大的国家,人民的生活离不开粮食,由此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强有力的角色。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我国也持续不断制定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农业发展,农业问题也是每年人大会议的重点讨论对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投资者们开始对农业企业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前景也越来越被看好。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獐子岛扇贝事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件事件,牵涉到了公司的财务报表准确性和盈余管理问题。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出发,对獐子岛扇贝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事件概述獐子岛是中国知名的海洋生物养殖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扇贝养殖和销售。

2019年,公司突然宣布扇贝养殖出现问题,导致大面积损失,公司股价一落千丈。

进一步调查发现,公司在之前一年的财务报表中存在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虚构了大量的收益和利润,使得公司的经营状况被人为地美化了很长时间。

二、盈余管理的定义和形式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操纵公司的利润和收益,使得财务报表呈现出不真实的情况。

盈余管理通常包括收入的减少、费用的增加、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前计提等手段,主要目的是控制公司的盈余水平,使得公司在外界看来更加稳健和成功。

盈余管理的形式多样,其中最典型的包括:1. 不当确认收入:企业通过虚构销售收入或将应计收入提前确认来提高当期利润水平;2. 费用资本化:将原本需要计入费用的支出转化为资产,推迟费用的确认时间;3. 改变会计估计: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会计估计的方法,来调整盈余水平,比如调整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獐子岛扇贝事件中存在盈余管理的痕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不当确认收入:獐子岛公司在财务报表中虚构了大量的扇贝销售收入,实际上这些收入并不存在。

公司通过将虚构的销售收入计入财务报表,使得业绩呈现出良好的状态,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和信任。

2. 费用资本化:公司还存在将本应计入费用的支出转化为资产的情况,推迟费用的确认时间,从而减少当期的损失,增加当期的利润。

这种操作会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乐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3. 改变会计估计:据调查显示,獐子岛公司还涉嫌通过改变会计估计的方式来操纵盈余水平,比如调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等,来调整公司财务报表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獐子岛扇贝事件分析
2019年11月,獐子岛公司的扇贝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事件揭示出了一些公司的
盈余管理行为,并对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其股东做出了严重的影响。

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本文将对獐子岛扇贝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獐子岛的盈余管理行为
1.虚增收入:獐子岛公司通过将未销售的存货列为收入,虚增收入,提高毛利率和净
利润水平。

2.弥补亏损:当公司遇到销售下降和利润不佳的情况时,獐子岛公司通过在财务报告
中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或调整资产负债表信息等方式,来弥补公司的亏损。

3.满足预期:獐子岛公司通过“满足市场预期”的手段来推动公司股票价格的上升。

这一目的主要体现在公司根据需求制造库存,并加以列为收入,从而实现将预期的收入统
计到当前的账目中,诱使分析师和投资者高估公司实际的盈利能力。

二、獐子岛扇贝事件的原因
在獐子岛扇贝事件中,主要是因为其盈余管理行为而引发的。

獐子岛公司在2018年
和2019年的财务报表中,多次虚增收入和利润,其实际盈利能力被严重高估。

事实上,
该公司的净利润在2018年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随着市场对獐子岛的信心下降,该公司股
价快速下跌。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獐子岛公司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包括扭曲会计数据、删除公司
信息、删除招股说明书中的不利部分以及否认违规行为等。

但是,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剧了
公司形象的下降,公司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谴责。

三、改进建议
对于獐子岛公司这样的联合股份制企业而言,应该努力改变盈余管理行为,增强公司
的财务透明度。

具体而言,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公司应严格执行相关法规,规范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

2.公司应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3.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审计和监督机制,提高财务透明度,防止出现类似的事件。

4.公司应加强信息的披露,提供更加真实、准确和详细的财务信息。

总之,獐子岛扇贝事件是一个令人深省的案例,提醒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要注重财务透
明度,在报表编制和披露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健康的企业形象。

只有这样,才能在
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