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1.2物质的量-知识点
小初高个性化辅导,助你提升学习力! 1 高中化学必修一1.2物质的量-知识点
1、质量m/微粒个数N/气体体积V 与物质的量n 之间的换算关系
×N A ÷M
总结:一、求出物质的量是关键,它是衔接其他量的“桥梁”。
二、需熟练掌握以下三组公式。
m 和n 之间:①
M m n =,②n m M =,③M n m ⋅=;N 和n 之间:①A N N n =,②n N N A =,③A N n N ⋅=;V 和n 之间:①m V V n =,②n V V =m ,③m V n V ⋅=。
三、标准状况下(温度为0℃,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近似值为1.01×105Pa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近似相等,为22.4L ,所以,V m =22.4L/mol 。
如果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1mol 的物质的体积则不一定相等。
2、国际单位制(SI )的7个基本单位:①长度,②质量,③时间,④电流,⑤热力学温度,⑥物质的量,⑦发光强度。
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21
21n n V V =。
4、十字交叉法求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分子个数比)
n 1:M 1 M 2-M
M n 1:n 2=(M 2-M):(M-M 1) (假定M 1<M 2)
n 2:M 2 M-M 1
例如:0.25mol 的CO 2和CO 的混合物共8g ,则CO 2与CO 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
解:先求出平均摩尔质量M=32g/mol
CO 2 n 1 32-28=4
n 1:n 2=4:12=1:3
CO n 2:28 44-32=12。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3)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N公式:n=N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m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笔记
物质的量是高一化学必修一中的重要概念、重要内容,物质量的计算主要针对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体积,是测定物质的数量的重要方法。
从物质的体积计算物质量,可以根據比表計算密度來計算物质量,它是物质在某種溫度、壓力及特定液體中每立方厘米的質量。
通過量測物质体積及計算密度就可以求出物質質量,即D= m/V。
也可以用質量定律m=M×V,其中M為物質的摩爾質量而V為体積。
另一種量度物质的方法是以質量為基礎,即針對質量進行測量。
質量量測的類型有衡量天平、電子秤等多種,只要得到物質的質量,求出質量後再除以体積,即可得到物質的摩爾質量,即M= m/V,除以時間后可得到該物質的摩爾質量流速,即n=m/V×t。
物質的量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物質的量可以將質量、体積、濃度等參數結合起來計算出來。
它的量的幾種計算方式也是高一化学必修一所研究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弄清楚這些概念有助于以后的學習。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梳理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梳理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叠:由结构原理所述,电子先步入4s轨道,后步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做能级交叠。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原子结构与性质【人教版】高中化学报读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高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结构原理和能量最高原理从整体角度考量原子的能量多寡,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充填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著或全充满著时,原子处在较平衡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就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2s22p0、12mg3s23p0、20ca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2s22p3、15p3s23p3、24cr3d54s1、25mn3d54s2、33as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2s22p6、18ar3s23p6、29cu3ds1、30zn3ds2、36kr4s24p6。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成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7、钠在空气中冷却:2na + o2 △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华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18、硫酸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冷却水解:2fe(oh)3 △ fe2o3 + 3h2o↑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电能(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原电池将化学能轻易转变为电能优点:洁净、高效率二、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轻易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作原电池。
02物质的量(基础)知识讲解-高中化学必修一
物质的量1.【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数目、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大量的微观粒子如何计量是化学研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由于一切反应都是以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所以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计量微粒。
数目巨大和看不见摸不着是最大的障碍。
用下面的方法把具有一定质量的微粒规定为一个集体,一切的其他微粒群体都和它进行比较来衡量微粒的多少是很好的一种解决方案。
所以就产生了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通常是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化学实验中,取用的药品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都是可以用器具称量的。
而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对此,不仅我们用肉眼直接看不到,也难以称量。
国际科学家建议用“物质的量”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1).物质的量的含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特别提示:(1)物质的量(符号为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除SI外,物质的量的单位还有kmol、mmol等。
(2)“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或插入其他字。
它不具有字面含义,不能望文生义。
将其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这些都是错误的。
(3)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它与国际单位制中的其他六个基本物理量呈并列关系。
“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就像“长度”与“米”、“质量”与“千克”、“时间”与“秒”的关系一样,是基本物理量与其单位名称的关系。
(4)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或某些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等。
不可用其计量宏观物质。
如“1mol铁钉”“1mol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1.3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1、概念:物质的量是七大基本物理量之一,是把物质的宏观量(如质量、体积)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的物理量。
2、单位: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3、注意事项:(1) 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单独叙述,比如不能说成物质量(2)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量度的对象是微观粒子,因此摩尔后面只能加微观粒子,不能加宏观物质,比如不能说1大米,微观粒子除了原子、分子、离子外,还包括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等。
(3) 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名称或化学式等化学符号比如:1 可表示1摩尔氢原子,1可表示1摩尔氢离子12可表示1氢气分子,但是不能说成1氢(4) 物质的量在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运用A、化学式: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如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组成,因此1 2,含有的碳原子数为1 ,氧原子数为2 。
B、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也可以把化学计量数理解为物质的量,即摩尔如:2 H2 + O2点燃2 H2O2mol2mol1mol4、衡量微观粒子的标准量度:(1到底多大)(1) 6.02*1023个(2) 与0.012 C 612 所含有的碳原子(3) 一个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简介:A 、 概念:0.012 C 612 所含有的碳原子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B 、 数值:约6.02*1023C 、 单位:1D 、 物质的量(n)、微观粒子数(N) 和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 = )二、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联系—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一般用符号M 表示。
2、单位:g ·1或者·13、摩尔质量的数值大小:当摩尔质量的单位取g ·1,其数值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 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
高一上学期化学要点概括
高一上学期化学要点概括
高一下学期化学要点概括
1. 物质的量
1.1 物质的量的概念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mol。
1.2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1.3 物质的量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为:n = m/M,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m
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2.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2.1 化学反应的概念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原子、离子或分子间的化学变化,
生成新的物质。
2.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化学方程式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表示为化学方程式两边的系数相等。
3. 有机化学基础
3.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
3.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要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包括烷烃、烯烃、炔烃、醇、酚、醚、酮等。
3.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包括碳原子的四价键特性、氢原子的活性等。
4. 化学实验
4.1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馏、萃取、滴定等。
4.2 实验仪器的使用
实验仪器包括烧杯、试管、蒸馏瓶、滴定管、pH计等。
4.3 实验安全与防护
实验安全与防护要注意化学品的性质、操作规范和事故处理等。
以上是高一下学期化学的要点概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量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mol)。
2. 阿伏伽德罗常数:1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约为6.022 x 10^23。
3.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每升(mol/L)。
4. 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5.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
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2. 周期表的分区:分为s区、p区、d区、ds区和f区。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s区和p区的元素。
4.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d区的元素。
5. 稀有气体:周期表中最后一组元素,化学性质稳定。
三、化学键1.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2.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4. 氢键:分子间的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
四、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消耗速度或生成物质的生成速度。
2.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
3. 莱-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改变时,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使得这种改变被抵消。
4. 酸碱理论: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五、溶液与电解质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3.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4.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物质。
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的性质: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盐能与酸或碱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3.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的反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
(四)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纽带或桥梁。
表达式:
M
m
M
宏观物体的质量
n
NA N
NA
纽带或桥梁
微观粒子的个数
m
M= n
m= n M
m
n=
M
练习
2、0.1molNaOH能电离出__6_.0_2____1_0_22__个Na+, __6_._0_2____1_0_22_个OH-
思 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X1023个粒子, 考 那么这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
1mol物质的质量
粒子符号 物质的 每个粒子的质量 式量 (g/个)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
引入:
一瓶纯净水,它的体积和质量都可以测量。 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这瓶纯净水中含有多 少个水分子呢?
这就需要建立起宏观物质(可称量)水与 微观粒子(难以称量)水分子之间关系。
纯净水 500ml
再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2 H2 + O2 点2燃H2O
国际上规定,1 mo日l粒卒阿子于佛都集加灵合德市体罗。所在含化学的上粒的子重数大约贡献
为6.02×10²³ 。
是建立分子学说。
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1摩数尔叫粒阿子伏的加粒德子罗数常已数被,测定 符号为NA , 通常用6.02为×61.002²³2m14o0l-71表6×示1。0²³,为了纪念阿
消耗500千克,可供全世界人用500万年。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讲解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讲解大全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材料数量讲义(一)一、概念1物质的量(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2)符号:n(3)单位:摩尔(mol)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3)注:① 必须指定材料颗粒的名称,而不是宏观材料的名称,例如:不能说1摩尔氢和1摩尔氧,因为是这样指哪种微粒不明确。
② 常见的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3.阿伏伽德罗常数12(1)含义:12gc中碳原子数的实验测定(2)符号:Na(3)单位:个/mol(4)注:① Na的参考值是12g碳-12中的原子数12② C不仅是摩尔的参考物,也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参考物23③ Na是一个实验值,在本阶段通常取6.02×10计算23④ 注意Na和6.02×10的差异4.摩尔质量(1)概念:每单位物质量的物质质量(2)符号:M-1(3)单位:gmol(4)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b.无论是否纯净c.无论物质的状态② 与公式数量的比较:公式数量没有单位③ 与1mol物质的质量比较: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每单位物质的气体体积(2)符号:VM(3)单位:lmol(4)标准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5① 标准条件:0℃、1atm即1.01×10pa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 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物质的性质)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6.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溶液浓度用单位体积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量表示(2)符号:C-1(3)单位:moll一-1化学强制1第1章第3节物质的数量(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纯物质或混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分子7.相互关系:vn=n=m==cvnamvm(二)二、关于计算关系1.m、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n?mn=mnanvv==(v指气体的体积)vmna22.4(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2.v、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n?(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1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时必须是标准状况3.C、m、V和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C?nmn??Vmvnav(2)适用范围:① 解决方案中必须使用上述计算关系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③ 如果溶液是通过将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的,请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b、氨中的溶质主要是nh3h2o,但以NH3为主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v?m计算得到4.c、%、ρ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C?1000??%m(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② 溶质的量,n?M五、计算mm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5.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的计算(1)计算依据:①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式量相等-1②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mol为单位)相同的mn―(3)转换计算关系:① M=?ni%mi(2)基本计算关系:m?―②m=―v%mii(4)使用说明: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② (3)中的计算公式仅适用于与混合气体有关的计算2化学强制1第1章第3节物质的数量③(3)中的两个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6.密度和相对密度(1)①计算表达式:??m五、② 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但也适用于所有混合物B.所有物质:m?虚拟机标准条件下的气体?22.4? (2)相对密度①计算表达式:d??1?m1m2? 2.② 使用说明: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它不仅可以用于纯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的计算(三)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即三同和一同)。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汇总第一章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用n 表示2、意义:把肯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它表示的是物质中所含粒子的多少-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
3.留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全称,是一个专出名词,不能当成物质的数量或质量来理解,不得随意增减。
二、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1摩尔:含有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的粒子数,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 。
它表示的是物质中微粒的个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
=粒子数目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AN Nn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单位:mol -1(/ mol )数值:0.012kg 12C 中所含12C 原子的个数(kgkg2610993.1012.0-⨯) 近似值:6.02×1023mol -1 (6.02×1023/ mol )3、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应用于宏观物质。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在运用时必需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如1molH 、1molH+。
不能用摩尔数代替物质的量。
三、摩尔质量如何由物体质量求出微观粒子个数呢?物质质量−→−物质的量−−−→−⨯AN粒子个数 单个粒子质量很难称量,但大量粒子总质量可称量。
(分子质量约10-26~10-25kg ,若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总质量约为10-3~10-2kg ,即1g ~10g ) 1、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即每摩尔粒子所具有的质量,用M 表示m M n==物质质量摩尔质量粒子物质的量2、单位:()()mol kg mol kg mol g mol g //,11--⋅⋅或3、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质量。
即:H 2O 分子量为18,H 2O 的摩尔质量为18g/mol4、相关计算例题1.1 mol 水分子中含有约 个水分子(6.02×1023) 0.5mol O 2中含有约 个O 2分子(3.01×1023)2 mol H +中含有约 个H +(1.204×1024)2. 在反应X+2Y=R+2M 中,已知R 和M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 ,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摩尔是基本物理量之一B 、1mol 氯分子的质量是71gC 、0.5mol 硫酸的质量是49gD 、0.006kg 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 、1mol Cl 2含有2N A 个氯原子C 、摩尔既可表示质量,又可以表示数量D 、32g O 2所含O 2的摩尔数是1mol其次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是含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化学计量数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
第二节化学计量数在实验中的应用一、化学计量数1、物质的量:n(1)定义:衡量一定数目离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单位符号:摩尔(简称摩),mol(3)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单位/mol,读作每摩尔。
(4)公式:(5)注意要点:○1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只能衡量微观粒子;○2用物质的量表示微粒时,要指明微粒的种类。
2、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2)单位:g/mol(3)公式:,(4)注意要点:○1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2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不随其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3、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2)单位:L/mol(3)公式:= ,(4)注意要点:○1影响因素有温度和压强。
○2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22.4L,即在标准状况下,。
4、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2)单位:mol·(3)公式:,(4)注意要点:○1公式中的V必须是溶液的体积;将1mol水溶解溶质或气体,溶液体积肯定不是1L;○2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所取溶液的体积多少而变化。
二、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1、操作步骤:例如:配制100ml0.1mol/L的(1)计算:需NaCl固体5.9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5.9g。
(3)溶解: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
(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500ml容量瓶中。
(5)定容:当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2—3cm时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高中化学必修一 物质的量知识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总结我们来看几个日常生活中的计数单位:1打=12个, 一盒,一箱,等等。
这样的用法呢,就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便捷而约定的。
比如:“一打啤酒”,“一盒粉笔”之类的日常用语。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
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
它是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¹²C(碳1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
物质的量注意事项:①物质的量既不是物质的质量,也不是物质的数量。
不能够简写,是一个专有名词。
②物质的量只能用于计量微观粒子的集合体,如: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子等。
使用时必需指明微粒的种类。
可表示为: 1 mol电子、1 mol中子等。
③宏观物质不可以用物质的量来计量,比如;“1 mol乒乓球”“1mol 粉笔”等。
④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符号或化学式,表述要确切。
如:1molH+、1mol氢离子或n(H+)=1mol;而不能是1mol氢。
因为“氢”是元素名称,是宏观物质名称,而不是微粒名称,我们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又如:“1mol N”表示1mol氮原子,“1mol N2”表示1mol氮气分子,“1mol H2O”表示有1mol水分子,而不能说“1 mol氢气和1mol氧原子”。
⑤注意关系:如1 molSO42-含1 molS、4 mol O、48 mol质子、50 mol 电子、2mol负电荷。
国际上规定,1 mol任何粒子集合体包含的粒子数为6.02214076×1023,这一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单位为mol-1。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讲: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知识梳理】1.物质的量(1)含义: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意义:物质的量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
[特别提醒]“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来理解,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质量”等。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如同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
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3.阿伏加德罗常数(1)概念:0.012_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其近似为6.02×1023_mol-1。
(2)1mol的标准:1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_kg_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n·N A。
4.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1。
(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与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为n=m/M。
思考:1.1mol H,1mol H+,1mol H2的涵义一样吗?为什么?2.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吗?3.0.5mo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是多少?含有的氢原子数是多少?总结:1.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表述要确切。
如:“1mol O”表示1mol氧原子,“1mol O2”表示1mol氧分子,“1mol O2-”表示1mol氧离子,而不能说“1mol氧”。
因为“氧”是元素名称,而不是微粒名称。
2.用“摩尔”可以计量所有的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但不能表示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mol大米”。
3.N A指1mol任何微粒的微粒数,一定要明确指出是何种微粒,如1mo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N A,原子总数为5N A。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的计算知识点复习总结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知识点总结1.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量度一定量粒子的集合体中所含粒子数量的物理量。
符号为n,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是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说明: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属性的一个物理量,与质量长度等一样。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适用对象:“摩尔”这个单位不适用于宏观物理,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以及他们的特定组合(缔合分子、原子团、官能团等)说明:使用摩尔量度微观粒子时,一定要指明微粒的种类,一般加化学式或微粒符号。
如1molS是正确的,但1mol氢是错误的。
好多学生不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简洁,不用冗余的语言去解释它的概念。
2.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国际上规定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准确数值与0.012kg12C中所含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2)表示:用符号N A来表示,同上使用6.02×1023mol-1这个近似值表示,单位mol-1。
(3)物质的量(n)与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之间的关系:3.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常用单位g/mol或g.mol-1,具体物质的物质的量为常数,不随物质的量的多少而改变。
说明:表示某物质的摩尔质量时,要指明具体粒子种类。
如,氮分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正确的,但氮的摩尔质量是错误的。
(2)任何微粒的摩尔质量若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但二者单位不同。
(3)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4.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作气体摩尔体积。
符号为V m ,常用的单位有 L/mol (或L · mol -1)和 m 3/mol (或m 3· mol -1)(2)特例: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 ),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高一的学生在学习必修一的化学课本时,会碰见很多理论性的知识概念,你知道物质的量是什么吗?关于物质的量这个内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1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3)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2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胶体胶粒是由许多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A. 物理方法①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 化学方法① 水解促进法:FeCl3+3H2O(沸)= (胶体)+3HCl② 复分解反应法:KI+AgNO3=AgI(胶体)+KNO3 Na2SiO3+2HCl=H2S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
如蛋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 +KNO3(黄色 )Na2SiO3+2HCl=H2SiO3 +2NaCl(白色 )4、胶体的性质:①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
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A、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
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
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
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
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特殊: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
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
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
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如胶体,AgI胶体等)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习惯仍称其溶液,其实分散质微粒直径已达胶体范围),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故可产生电泳现象。
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是胶粒而非胶体。
④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
有时胶体在凝聚时,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结成冻状物质,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不易下沉或上浮(2)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胶体凝聚的方法:(1)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间的排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导致颗粒直径>10-7m,从而沉降。
能力:离子电荷数,离子半径阳离子使带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Al3+>Fe3+>H+>Mg2+>Na+阴离子使带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SO42->NO3->Cl-(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加热可加快胶粒运动速率,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
如蛋白质溶液加热,较长时间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变性。
5、胶体的应用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① 盐卤点豆腐:将盐卤( )或石膏( )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聚形成凝胶。
② 肥皂的制取分离③ 明矾、溶液净水④ 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⑤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⑥ 水泥硬化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⑧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⑨ 硅胶的制备:含水4%的叫硅胶⑩ 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
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
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 == SiF4 ↑+2H2OSiO2+CaO ===(高温) CaSiO3SiO2+2NaOH == Na2SiO3+H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 +2NaCl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
一般不溶于水。
(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五、硅单质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
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六、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七、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