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秘传三盘桩
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法太极桩功

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法太极桩功论太极桩功千百年来,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历史流传的过程中,从零星闪烁的远古,到群星光芒的今天,形成了当今的众多的门派。
能够使他们延续、发展到今天的动力是什么呢?内功!内功是传统武术的精华所在,而内功的具体修炼是以站桩功的方式来完成的。
站桩功是传统武术内练能力的基础。
习练者在站桩中,通过思维意识的运用,而进入意识相对的静止状态,从中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养元气,达到培本固元地目的。
通过在桩功中的锻炼,才能使体内的真气运动自如,通过心法的应用才能进入静定的状态,才能达到天地人三合一的境界。
在众多的桩法中,首当典范的是太极桩,在很多的门派中都有太极桩之名,然而,名虽相同,而实质的内容却各有所别。
一般的太极桩强调:在站桩过程中,要调身型,使肢体放松,消除体内僵硬之劲。
而武当太乙密传丹派的太极桩则强调:松紧有度,更强调意识的运用。
笔者就武当太极桩的内涵论述于下:一、浅谈太极理法“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
”阴阳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它既相对,又相溶。
相对者:阴极必反,阳极必变者是也。
相溶者,阴阳相抱,则万物必昌。
此乃万古不变之理也。
也是道的基础。
这就是道家著名的太极理论之精髓。
太极之名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中所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清代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都说出了太极的含义:即太极是由无极演化而生,是阴阳的本性。
在自然界的表象即是天地,白天,黑夜。
所以古人在不断地总结完善这一学说,最终得出:“天下万物皆可分阴分阳”。
并且用它来帮助人们观察和了解、认识事物及其发展。
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理论体系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太极理法主要讲的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应当说它适合任何一个领域,包括武术技击。
在武术技击中更注重阴、阳、虚、实、动、静的变化。
比如技击中的动,桩功中的静等无不体现了太极理法。
谈到武术技击,更要讲桩功!桩功的修炼包含静桩、动桩,两种方式,由于练功的形式不同,具体要求也有所区别,要根据自我修炼的目的而定。
武当三丰自然派嫡传桩功

武当三丰自然派嫡传桩功武当三丰自然派嫡传桩功,主要以修炼内丹真元为要意。
有固本培元,驱病除疾,强身健体之功效。
操之简便行之有效,不受时间地域之限制,久久行之自然气满神溢,只要转换意念,即行推打擒拿之实。
功诀日:逍遥功法三丰传,鲲鹏化神度人间。
五龙三才入玄要,三乘九转炼真丹。
安神潜心修大道,水火既济成真元。
第一式:筑基采气法两脚开立,脚尖前指,脚与肩井穴在一条竖线上。
两臂自然放松,轻轻前举,手指尖下垂朝外,掌心朝里照住丹田。
全身松静,呼吸细匀绵长。
一呼一吸为一息,共十八息。
此桩乃虚气桩,须认真体会。
《无极入真歌>云:两脚站立求自然,肩井下垂滴涌泉。
百会会阴两相照,上下相关一线牵。
两手提物头顶悬。
调息理气法自然。
掌心朝里虎口圆,劳宫内照映丹田。
站到真空虚无界,膨如球体气自圆。
第二式:三环行气法在虚无桩基础上,恢复预备式,将照丹田的双手,由下向内、向上转,环状上升至额前,两手不相合,无名指似触非触,劳宫穴双照印堂,同时缓缓吸气人丹田。
然后双手内转环形向下,自然弯屈小臂,指尖相对,掌心朝下,至脐轮附近,双手向下转环,掌心再照丹田,指尖下垂,恢复预备式。
同时呼气。
如此往复十八息、54环形,捧气行气。
<三环通神歌>云:手捧红日照印堂.沐浴贯顶入丹田。
双手下旋怀里收.转肘旋腕绕指柔。
十八行气意虚气,三环套月自悠悠。
第三式:摩羽产气法从虚无桩开始,左脚向前迈一小步,前后变高弓步,重心前七后三,双手前伸交叉,右手在上轻擦左掌手背,向前弧形向外划圆,手心向下,吸气。
向怀里划圆,还原成虚无式,呼气,再换右式。
方法一样,唯方向相反,共十八次。
动作由松入静。
<摩羽通灵歌诀>云:取象大鹏摩两翼,八面来风胸中空。
手划平圆又双离,开合如意是真意。
凝神静听羽翼声,毛孔通透翔天地。
第四式:振翅通骸法从虚无桩起,两手如上式摩翼法,手划平圆后,分开至身体两侧,两膝微蹲,两掌心向下,以腕带手,带臂,至肩,上下振动,不象一般功法以肩带动手臂,而是从稍节到根节逆向振动,使两腋下发热。
武当松溪派铁松门静功手印及桩功

武当松溪派铁松门静功手印及桩功/xqld/printpage.asp?boardid=16&ID=217静功(太素练形法)一、元明执印姿式:自然盘坐,单、双盘、散盘均可,坐椅、凳、沙发亦可。
两手重叠,掌心向上,两手大拇指相对。
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
置于下丹田(大腿根部、小腹处)。
意念:不做任何观想,无有意念。
注释:元明,即指体内的元阴元阳。
此功则是以先天肾水为元阳动力,运化于全身。
此式中两大拇指相对,调动手太阴肺经,肺主平衡,起于寅时,合于身中气机交注的十二时之运化;调动自身的元气,使真元之气的阴阳两大脉得到充实。
因手印的姿势作用启动了肺金。
祖国医学中子水来顾金田,气功的传统用语为水撞金轮。
其作用即是传统功中的脉轮修持,使法轮常转。
溶于内景,调节了气肺交注过程中的动中八触,演示了脏象。
二、坎离印姿式: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
两手掌分别扶在两脚掌心处。
意念:无需意守。
注释:此式为心肾相交内气循行法。
劳宫与涌泉相合,调节自身气机合顺,使体内“离火为心”的气机下注,“坎水为肾”的气机上腾,阴阳二气交注周宫行于自身。
故名坎离印。
三、日月合机印姿式:自然盘坐。
单、双盘,散坐皆可。
两手仰放于腿上,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屈伸,大拇指和中指相扣;腕部放于膝盖弯曲处。
意念:意守虚无,不做任何观想。
注释:日月代表阴阳,日月合机喻为阴阳两大气脉,在行功调节时,运化交注平衡,故名日月合机。
此姿式手的大指与中指扣合,是传统气功中的金乘火相产真形的内景行功。
掌心向上以启动气机,调动大拇指行太阴经脉,合于中指心火,调节全身气脉,以顺阴阳之道,用来启动内景与内气循行相合,达到修真的某个层次。
四、子午结印坐式姿式:自然盘坐。
单、双盘,散坐皆可。
坐椅、凳、沙发亦可,最好是双盘入坐。
两手环扣,左手大拇指扣在左手的中指指尖处。
右手大指插入左手虎口,扣在左手无名指指根纹处,右手中指扣在左手无名指根节处。
其他余指合扣蜷起。
意念:意想丹田处有一个如蛋黄大小、形状的颗粒,久观而后,发出太阳般的光。
武当流通门秘传散招:1-5

换式:承接上式,左脚落地后,右脚相继落地;重心移于左腿的同时,右脚收移成右虚步,左拳护于右肩前,右手下垂成吊膀式,目视右侧方(图12)。然后上体左转变成图2势,继续重复以上动作,反复练至纯熟有力为度。
注意要点:此套散手法以腿法为主,拳诀中向来就有“起腿三分虚”的训示。所以,在单操时应掌握连贯性和身体的平衡度。每出一腿都要如临大敌,快发快收,踢击迅速有力;每一腿击出时的力点,均要达于足跟,脚前掌为辅助。练习中最好是左右练习。此文介绍的是以左起势,以右起式练习,方法要领同左起式,只是动作相反。
二、实用法
组合一:(一)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对方移步猛进右脚于我裆前,并出右直冲拳向我面部击来,我在立即左偏身避闪的同时,左裹臂格化敌右小臂外侧,在裹化敌臂的瞬间,拥身用右冲拳猛击敌面部,将其打跌(如图16~18所示)。
(二)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对方进步用右踹腿猛向我胸部踢击而来,我右脚迅速向右后撤步偏身的同时,左裹臂向右推弹格敌右小腿外侧,随之钩腕下压其腿,左脚前移步拥身,用右冲捶直击敌胸膻中要害,将其打翻(如图19~21所示)。
组合一:承接上式,重心右移于左腿独立支撑身体,左腿收提离地;随之右膝向右摆屈蹲的同时,右手向右上翻伸,掌心向上,左掌内挽并向左下斜伸,反臂伸于左大腿上侧,左腿抖力向左后下蹬出,高与右膝平,力达足跟,脚尖向下;目视左侧方(图3)。
组合二:承接上式,右腿挺膝直立,上体左旋约45度,左脚内收屈膝提起成右独立式;同时左掌翻转屈肘前托掌,高与肩平,右臂翻转成掌心向后,斜伸于右侧方;目视左前方(图4)。动作不停,左脚落地,以脚掌碾地,上体右转约340度的同时,右脚蹬地向后撩起,高与腰子,头右转,目视右侧方(图5)。动作不停,右脚落地的瞬间,左脚堑步,右脚迅速弹地而起向右上方后撩蹬,力达足跟,脚尖朝下,高过头顶;上体左侧俯与地面成平行状(图6)。
武当太乙铁松派“大字桩”练法

武当太乙铁松派“大字桩”练法南京郭连成武当太乙铁松派“大字桩”归属武当太乙门十三桩,即大字桩、虎踞、龙盘、山猿守门、抱圆归一、心字桩、掌运太极、黑熊荡背、鹭鸶学步、铁翅神鹰陆地飞腾法、千斤坠、九九回阳、混元一气。
大字桩为太乙十三桩之首桩。
作为太乙十三桩之首桩,大字桩功法的修炼是为太乙门其它桩法及功法奠定基础的,其桩的武学作用与内功技法在十三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太乙十三桩作为太乙门的宗传课业,为太乙门入门之必修桩法,并有专修桩法列入其中。
先祖留下太乙十三桩之十三个桩法供太乙学人习练,其每一桩皆有各自的作用与奥秘,不可漏缺一式。
先祖立意高远,绝无冗赘,此十三式已至简至极。
由此笔者提醒学人,习练太乙十三桩一定要全面,太乙十三桩每个桩法各有其内涵与功用,不能只专练大字桩而偏废其余桩法。
因为一桩一式构不成完整的修为,其中必会有所缺陷。
全面系统习练太乙十三桩之桩法并研习其理法,才是真正的坦途。
在铁松传统中,大字桩是门内单传“以武人道”首选功法之一,也是铁松派功法的试金石和试“心”桩。
一直以来,先辈们往往以大字桩的站桩修为来检验习功者事武修道之心,断定其自身隐存的韧性与倦怠。
武当历来留有“以武挡天下求道者”之戒之旨。
以武挡道,即以武来磨练求道者之意志,检测其求道之虔诚度与勤奋度,观其品格之优劣,察其身体素质之强弱(如同精选运动员),并探其是否心存师法祖之念。
大字桩如同试金石,以验石(习练者)能否成金(是否可入道修为);大字桩又是试心桩,试其学人心态能否端正。
大字桩难度虽在十三桩中远远不能称最,但亦不应小视。
大字桩桩架难度大,修炼过程异常艰辛。
在站大字桩过程中,随站桩时间的延长而产生身心内外的痛。
那是一种无可名状的痛,痛彻百骸,如裂肉刮骨。
人们常说度日如年,而此时的度秒也绝非易事。
这是对习练者心理与生理的极限挑战,是对习练者意志与恒心的绝对考验。
大道至简,然得道弥坚。
大字桩由此可以试“金”,可以试“心”。
心意拳天、地、人三盘桩功

心意拳天、地、人三盘桩功心意拳,自古就与太极拳和八卦拳并称为中国上三门拳法。
心意拳、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形意拳,是一个拳种不同的四个名称。
此拳由山西永济尊村姬龙峰始祖开创以来,历经四百六十多年的发展,名称按序有:神拳、守洞神技、无手拳、守洞尘技、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名称。
心意拳的技击性很强,它能用头、肩、肘、手、胯、膝、足等部位击打敌方,非常实用,并因此受到国内外武术家的重视和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拳谱》曰:“未练拳,先站桩。
”这是我们中华武术各门各派都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普通法则。
心意拳之所以勇猛狠毒、攻势凌厉、进攻性强,是因为心意拳有“步步不离鸡腿,势势不离虎扑,把把不离鹰捉”的坚实桩功。
其桩功功力的深厚,是与练心意拳的桩法分不开的。
我们知道心意进究阴阳、动静……而心意拳的站桩就是训练心意拳家的静力运动。
所谓静极生动,动中求静,就是说站桩是对人体相互交替作用的锻炼。
《心意拳谱》曰:“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
”这如山岳就是要求练习心意拳者心须要有一个扎实的根基,这就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起房盖屋都需要有很好的根基一样。
没有很好根基的人是不堪一击的,而有了很好的根基,对方想将我击倒却不是容易的。
练习心意拳者在练拳之前要首先站好桩功。
长期的桩功磨炼,锻炼意志,强壮身体,达到气存丹田,精、气、神充足;只有站好桩功,才能陶冶情操,修养武德,培养毅力,才能起到修身养性、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桩功,敌击我,我岿然不动,我击敌人,若摧枯拉朽。
什么是桩功呢?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入地为桩,心意拳的十大真形就是十个桩功。
当然,桩功有静桩和活桩。
静桩就是练功者站桩时是以静为主;而活桩就是活动的。
桩功的锻炼,须持之以恒,功夫愈深,其基功愈深。
这就像树一样,树愈大其根愈深;树愈小根愈浅,很容易拔掉。
站桩道理也一样,多站一天桩,就等于多练一天功,功到艺自成。
现将心意拳术的几个桩法介绍如下:一、鸡步桩功(又称六合桩)左手左足在前,左腿屈膝,膝盖下从胫骨一直到足掌与地面成90 °。
武当内家秘传正宗子午盘功,

武当内家秘传正宗子午盘功,武当三十六功三十六功乃武当镇山之宝,来自清末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大师。
其中绝技均来自手抄秘本,非常珍贵。
武当三十六功与少林七十二艺齐名,威震武林。
而三十六功更注重内功内劲,乃内家秘传。
第二十一功:子午盘功武当子午盘功子午盘功是武当派常练的静坐之功。
00全段分五步功法(一)静坐前的准备(1)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
假若条件不许可,可就在卧室中。
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外来干扰。
(2)坐时(坐在床上即可),或另备坐凳,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软厚,以便于久坐。
(3)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节,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二)静坐时的姿势——调身1.静坐时的两腿(1)静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
先将左胫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将右胫扳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叫做双盘膝,也叫双跏趺。
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有左右前后的倚斜。
(如下图)这种坐法,假使初学和年龄较高的,觉得难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下列第二种方法。
(2)盘时可随各人的习惯,或将左胫加到右股之上,或将右胫加到左股之上,这种坐法叫做单盘膝,也叫单跏趺。
(如下图)单盘坐比较双盘膝有些缺点,因为假使将左胫加于右股之上,那么左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右倾斜;假使将右胫加于左股之上,那么右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左倾斜。
初学的人,不能双盘,自以单盘坐为宜,只要注意姿势端正,能使身体不倾斜,功效还是一样的。
(3)初学盘坐的时候,双腿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
练习久后,自然渐渐适应。
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
假使再不能忍受,那么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
2.静坐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1)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所谓心窝降下,就是使横膈膜松弛。
华山派无极桩(三盘法)

华⼭派⽆极桩(三盘法)⽆极桩(三盘法)1、两膝弯曲下蹲,两脚尖内扣,⼗指抓地,重⼼落于两脚正中,膝部外展与脚尖垂直,裆部撑圆,头正劲直,含胸腰直,沉肩收胯,两臂屈肘,环抱于胸前,中、⾷指伸直相对,⼤母指上挑。
中指、⽆名指、⼩指,弯曲如握鸡卵,呼吸⾃然,由每次10分钟增⾄90分钟为度。
2、龙扰⾝:(1)双⼿上举,⼿⼼向后,然后下拉⾄丹⽥前,握拳,成双拳锋风持状,⾝体随下拉之势缓缓上升,⾄双腿伸直。
(2)双⼿变掌,成掌⼼向上,然后,内襄外翻,⼿⼼向外,向上成托天状,缓缓上推。
随之,⾝体缓缓下蹲成马步。
(3)龙拔⾝⼀起⼀落为⼀回,共做⼋⼗⼀回为度。
(4)意念由⼿掌—-丹⽥—-腿—–⾜,随上托下拉要有拉开、托⼭之意,同时体会内⼒之运使。
华⼭紫霞功紫霞功乃华⼭派镇⼭之宝,是华⼭派修炼内丹的快速功法,为长⽣不⽼之仙术,亦为道家技击之⽆上⽞功,功成“罡⽓”贯注全⾝,穿经过⽳,周天⾏⾛,可闭⽳,移⽳。
全⾝不畏⼑枪,尖锐之物击打,皆如触败絮,隔物传功,反震可抛敌万丈,炸碎脏腑,并可开碎裂⽯,打散服⽓之功(软,硬⽓功)常规功成需三年。
本派功夫启于《易》理,源于⽆极图,⽆极为图,⼀分为⼆成阴阳;⼆分为四阳中阴。
阴阳互相转化,互相依存,对⽴⽽⼜统⼀,即以说明宇宙万物化极变之理,也以此阐述武理与功法,上应天象,下应地物。
桩为万功之基,历来我武级百珍秘,⾮嫡传不得其窍,全真华⼭本门亦即如此。
以站桩调⾝(形),达到神、形、息、合⼀⽽悟到全真。
例如全真祖师全真七⼦之⼀的王⽟阳为修炼⼤道,偏翘⼀⾜,独⽴九年。
东临⼤海,未尝昏睡,⼈称为铁脚先⽣。
邱长春真⼈赞之⽈“九夏迎阳⽴,三冬抱⾎眠。
”如此站桩练形九年,⽽⼊⼤妙,为全真道嵛⼭派创⽴者。
1、预备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形正中,双⼿⾃然下垂,放于体侧,⾆抵上腭,⽬视前⽅,全⾝放松,排除杂念,凝神定意,如此站⽴约1–3分钟。
2、龙旋法:两⼿抬⾄腰际,插腰,⼿指⾃然张开,⾷、中、⽆名、⼩指等四指置于前腰,两⼿中指(本派称“黄龙指”)指腹放置于⼤横⽳,两⼿拇指放置于志室⽳。
武当秘传太极拳三十六式

武当秘传太极拳三十六式武当秘传太极拳三十六式(游玄德宗师)武当派第十四代掌门/游玄德第一式:无极桩两手下垂,自然站立,独立守神,中正安舒,虚领顶劲,面南背北。
动作要领:在武当太极内功修炼当中,很重视南北极子午向,达到天人合一。
道家养生秘要:醒神安脑、引气归元。
图1第二式:抱元守一左脚左移,两脚与肩同宽、平行、足心含空、男左女右,两手合抱,拇指相对成圆状,顶天立地,头部中正,全身放松,气沉丹田。
动作要领:身正,体松,气顺,神凝,全身透空,八面支撑。
道家养生秘要:掐诀凝神、鼓荡丹田.图2第三式:开太极(图3、4、5)两手从身体两侧分开,如铜钟式,有气感后,慢慢伸展,至两臂展平与身体成大字状。
手心向下外转至手心向上,慢慢合于头顶,中指相对节节贯穿经面前下沉至丹田,两手以腕为轴外展,十指向前。
动作要领:两手分开自上而下划圆,须一气合成,配合呼吸。
道家养生秘要:伸筋拔骨、气贯黄庭。
第四式:金龟戏水(图 6 )接上动,松腰屈腿下沉成马步,两手掌心向下向前棚起,两腿直立,随即沉肩垂肘如金龟戏水下沉,双手收于丹田处,合抱于胸前棚出。
动作要领:太极有八十一个劲,此动作是个翻转劲,须周身协调一致,身形中正安舒。
道家养生秘要:任督通关、升清降浊。
金龟戏水图6第五式:怀中抱月(图7 、 8 )两脚成马步,腰右转,左手掌心向下收于左肋,在随身体右转,合于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收于丹田,两掌心上下相对。
动作要领:以腰带手,圆转中正,切记低头弯腰。
道家养生秘要:坎离相交、养心去火。
怀中抱月图7图8第六式:拨云见日(图 9 、 10 )接上动右转腰,两手掌心向上,右手在前、高不过眉,左手在后,低不过胸,左脚内扣,右脚外摆,两手分开,内旋挤出,掌心向前,左脚跟步。
动作要领:动作变化须自然圆活,力整。
道家养生秘要:转腰强肾、益寿延年。
拨云见日图9第七式:陆海奔潮(图 11 、 12 )退左脚,两手下捋收于胯根,双手合抱棚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婴儿状,左脚蹬,右脚弓步。
武当太乙内丹功[周壮]
![武当太乙内丹功[周壮]](https://img.taocdn.com/s3/m/8aed9537ee06eff9aef80729.png)
武当太乙内丹功(站桩)[周壮] 第一部分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膝微曲。
松胯,腹微收。
身直,头正。
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含,眼微闭。
松肩,两手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静站三分钟。
第二节放松法(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放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做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第三节洗髓法炼功时,意想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一直洗到脚心,淋洗时,是从外到内逐层淋洗;1洗皮肤,2洗肌肉,3洗血液,4洗内脏,5洗骨髓。
淋洗时,意想将身体从外到内的浊气、病气、废气等洗干净,有病处应多洗,从外到内逐层洗完为一遍共洗三遍,初练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清泉从头往下洗,还是洗三遍,不宜多洗,因此法为泻。
少洗有益,多洗有害。
第四节毛孔采气法吸气时,意想全身毛孔张开,将新鲜空气从毛孔吸入;呼气时,意想周身毛孔闭拢,将外气收于体内。
忘掉口鼻呼吸,用毛孔呼吸代替口鼻呼吸。
共呼吸八次,此法为补,多采也可。
第五节丹田聚气法吸气时,意想毛孔及体内各个细胞均在吸气;呼气时,意想将周身之气聚于丹田(脐下一掌处)。
越聚越拢,逐渐在丹田部位形成一热气团(不可追求,意想成一热气团就可以了)。
呼吸八次。
第六节丹田运气法先将丹田看成是一点,再意想丹田的热气团围绕丹田这个点运转,先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再反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
运转时,意念不要过重。
一顺一反各运转三十二圈为一遍,共八遍。
第七节丹田内视法内视时,要用三眼内视,人只有两眼,第三眼为额部正中有小窝处的天目。
武当太极拳练上盘、中盘、下盘功法

武当太极拳练上盘、中盘、下盘功法来源:本站原创编辑:宋文慧学太极拳要学“三盘”:上盘、中盘、下盘的功夫。
练习太极拳,要将下盘练得稳固,中盘练得灵活,上盘练得轻灵。
练习下盘,涌泉穴要有力。
学太极拳要学很多基本功,其中最重要的是站桩。
通过桩功练习,让重心落到胯上,然后落到脚心涌泉穴,如此,久而久之,涌泉穴和地面仿佛就有了相吸相引的关系,脚好像长在了地面上。
到了这个水平,脚下就生根了。
太极拳要求“迈步如猫行”,其关键在于以沉稳的下盘功法控制好身体重心的虚实转换。
比如向前迈左腿,要先把重心转移到右腿,然后再迈出左腿。
出腿要提膝开胯,用脚跟轻铲出去,左腿落实后,重心再慢慢移动到左腿,形成弓步。
沉稳的下盘功力是打好太极拳的前提。
练习中盘,腰眼要竖起来。
腰眼(位于肾俞穴)要竖起来,随转才能松柔。
如果腰眼不竖起来,脊背就会弯曲,就会造成驼背。
练习太极拳,要使身法稳定,腰眼须竖起来。
腰眼竖起来,加之涌泉穴有力,自然就能做到“含胸拔背”的身法。
练习上盘,要“虚灵顶劲”。
做到“虚灵顶劲”、涌泉有力、腰眼竖起,自然才能做到“气沉丹田”、“提顶吊裆”的太极拳身法。
头顶百会穴,和脚下涌泉穴呈上下一垂线,身体中正不能弯曲;两个肩平,胯也要平。
如此,腰腿稳固了,上盘才能灵活。
“三盘功法”是武当太极基本功,也是每一位来武当师行功夫馆学太极的学员必学的功法,为本馆独创的教学方法。
其中下盘以步法为主,马步、弓步、仆步、歇步、虚步、丁步、三七步、独立步,囊括了武当太极拳的所有基本步法。
中盘称为道教活骨气功,陈师行道长结合多年经验总结出中盘导引动作,既有效练腰、养腰,更有活骨之效。
上盘练手法,搂膝拗步、倒退式、云式、化式、分式、单推式,通过六个太极基本动作的练习将上肢练得轻盈,从而达到行云流水之境界。
学好三盘功法,练好上盘、中盘、下盘,如此便为练太极拳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太极功法套路的学习。
武当龙门派内家拳秘诀 武当内家拳

武当龙门派内家拳秘诀武当内家拳一、拳崇五德曰敬道,曰从愿,曰敛性,曰凝真,曰虚涵。
二、无极诀凝虚浑穆衔无缝,气敛神放罡摄魂。
三、两仪诀虚实破万论,只此动静生。
七星纳两仪,身手步法纯。
正顺背逆择,先天后天分。
往来无重弊,触接落下乘。
万变不出此,诀祭捆仙绳。
四、三才诀三田悬一剑,三盘莫失偏。
天盘云虚缭,地盘鱼窜旋。
人盘风摆柳,三盘如鸢线。
三才若在梢,三节九催连。
三才四门搏,九宫十字见。
五、五行攒内五行,外五行,内外相生又五行。
能将生克设彼我,始知此言异凡品。
六、十二合内三合,外三合,内外不合奉人捉。
一窍髓藏顺契间,何苦枉自硬相磨。
七、七星十三峰头手肘肩胯膝足,顶圆坠沉松关溜。
耽身攒步簇息至,纵是大罗一把收。
头手肘肩胯膝足,顶打刺撞挤冲蹴。
夺居中铉判少正,沾身撒出千只手。
八、九宫图脚下七星走八门,八爻中有一宫门。
关守放纵任急徐,上下八方金钱囵。
九、三相觉眸神赖从丹炉提,水木齐发惊彼魂。
耸耳怒目顾八风,此为初觉应思神。
次觉玄玑心胄验,三万八千毫端问。
卷涡搜煞火土逸,内外循轨上下挣。
十、真息诀一来一往谓命生,绝纳去息养天真。
引月载火照玄斗,庚甲谴自土釜烹。
气散于力皆缘口,神散于气因心分。
松导紧扎百骸窜,浩宏一令八万身。
十一、气形神御人先藏形,现形安打人。
识清神光驰,气正浩然浑。
充吸蓄形力,劲催放神问。
内提外示逸,拘魂捉魄阵。
十二、合衣诀软如绫,滑似锦,吃劲周身胄黄金。
拳行千趟气血往,开合导纳索松紧。
上要叩,下得收,十趾抓地如金钩。
腾注领泻凭心愿,龟甲著体抵冷揍。
内宜实,外须弛,皮肉筋骨经脉咨。
虚盈一嚏见表里,逐气鼓荡溢躯肢。
十三、劲力诀劲圆驱曲直,八方胀力撑。
搭手隐流意,八方均掀人。
源从根底起,劲由枢脊生。
鼓动丹炉火,浪气撼堤城。
旋善解百愁,松蓄灵空纯。
宾主三七着,粘触顷俄更。
力贵短沉迅,劲须整冷浑。
发化机在控,捉失千斤腾。
乘感而能应,一点牵牛绳。
有窍指何处,脚间腰胯问。
力不卷不紧,劲不炸不混。
力不催断节,劲不饱失魂。
武当内功三部功的练习

武当内功三部功的练习武当内功三部功,该功民间称为南功,是一种专门习练外气的武当内功。
该功法简单,易学易练,得气快,见效快,安全可靠无偏差。
一般人按资料自学一个小时就能基本掌握功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内功三部功的练习。
武当内功三部功的练习练习260至2000个小时左右,95%以上的学员皆能指掌发气,既能治己病,又能治人病。
外气放,周天通,经络通,身心松,健康长寿乐融融。
武当自然外气功,分聚气功,进气功,运气功三部功法组成。
武当内功三部功的练习一、聚气功,马步站桩聚气法1、姿势:会身放松站立,两脚开立如肩同宽。
沉肩垂肘,曲肘抬臂,抬至小臂与上臂约成90,同时曲膝下蹲,站立角度(小腿与大腿)30至90。
掌心朝下,10指松直,指与指之间略分开,间距3毫米。
全身放松。
眼视前方。
即成马步站桩聚气功法姿势。
2、呼吸:采用平时自然呼吸方法。
3、意念:采用良性意念法。
练功时看电视想问题,听轻音乐,轻声谈话均无妨。
重在姿势。
4、练功时间:早晚各练30:60分钟。
随时随地可练。
7天之后每次练功不得少于60分钟,功时越长功力越大。
牢记:多一分酸、疼、累、苦就多一分气。
苦中求乐,梅花香自苦寒来!5、收功:用鼻轻轻地慢慢地吸足气,慢慢直立,手自然下垂,并同时将气徐徐从口中呼出。
切记吸气勿猛,呼气纳匀长。
尔后作深呼吸几次,散一下步即功毕。
武当内功三部功的练习二、进气功,掌心开合进气法接上式马步站桩,掌心朝下转腕至掌心相对,慢慢地合拢,即两掌心相合,掌心相对,间距1公分不接触。
约3分钟以后轻轻地慢慢地拉开至1米。
3分钟后又轻轻地、慢慢地相合,仍间距1公分,不接触,3分钟后又轻轻地慢慢地位开约1米,……如此反复习练60分钟后按上法收功。
武当内功三部功的练习三、运气功,指掌自然发气法接上式马步站桩,练掌心开会3次。
待指掌得气之后,改掌心相,对为10指尖相对,掌心朝胸部,如抱物状。
中指可接触,3分钟后同样轻轻地慢慢地拉开至约1米。
武当隐仙派太乙混元桩:聚敛真气成团,练气还丹

武当隐仙派太乙混元桩:聚敛真气成团,练气还丹太乙混元桩法全称为“武当太乙隐仙派混元阴阳五行桩“。
该桩为武当太乙五行拳法、道法的根本,凡修炼武当道家嫡传内家拳功者,无不以此桩为基础,其中的”七返九还大法“为隐仙派采气得气之源,而”混元一气旋转乾坤“之法更为求得拳术中”旋转力、混元力“之基础,每天操练一至十遍,一年后即可身具奇功,下面具体详细解说练法。
该功共分三步,第一步为”太乙七返桩“,内容如下:预备势:练此桩前最好空腹,除净大小便,裤带不可太紧,以自然不松垂为度。
自然松净站立,双手分置大腿外侧,且平视前方,意念:我站在武当山之巅,天风温和的吹拂我周身,我要与山川大地融合为一。
2 太乙七返桩:(1)由“预备势“双脚以脚跟为轴,双脚尖极力向外分开,成一条直线为度,(2)上身保持不动,接图2 双脚再以脚尖为轴脚跟向外(两侧)横撇,变成两脚脚尖朝前直放,(3)凝神定气,两手同时由下向前向上缓缓抬起,掌心向下,高与肩平,(4)座腕亮掌,变成两掌心向前手腕下折,掌心向前有凸意,但不可用力,全身仍保持放松状态,尤其肩部松垂,(5)身缓缓下坐,同时双掌缓缓随身体下按至小腹前,双掌仍掌心向下,虎口相对,五指自然分开。
此势即为'大乙七返桩'定势,注意下蹲不可太低,不可太高,膝盖弯处约成120 度角即可,身体保持中正,脊柱竖直不可尾闾骨前顶。
两胯根处微有向两侧的横撑之意,使阴部两睾丸及阴茎都保持自然松垂。
女性也需要横撑胯根,并意念阴部阴道口子宫口微微开张。
两手不可有丝毫用力,意念双脚与大地粘在一起,并越粘越紧,牢不可拔。
(6)现在开始调呼吸。
其实所有的内功都是由呼吸炼成的,此处也不例外。
注意,缓缓地吸气,意念大地阴冷冰凉,而地心处却涌动着炽热的地火,我的吸气便是把地心处的地火热气吸上来,沿着我的两足心'涌泉穴' 吸入骨髓中,再沿着骨髓向上升,在'会阴穴'(在前后阴之间,阴囊与肛门之间)处融而为一,再沿身体之中线向上升,直升到脑部中的'泥九宫'。
“入门三年桩”高道演示武当内家十三桩

“入门三年桩”高道演示武当内家十三桩
对于桩功桩法,武当内家拳素有“气为源、桩为本”;“入门三年桩”;“功由桩出,力由气生”等多种拳谚流传。
仅从这些拳谚拳诀即可看出,桩功是武当内家拳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功,也是武当内家功法的核心功法。
武当拳以道家阴阳相生相克理论为体,遵从道家易理学说。
以《易经》讲,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后如长江黄河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以《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
桩法就是“无极”,也就是《道德经》讲的“一”。
没有无极和一,就难有后面的二,更无从谈及生生不息、滔滔不绝。
武当内家十三桩以保健强身、增长功力为目的,是一种以动静相兼,内外兼修的桩功功法,由十三个基本桩式组成,即:1.自然式、2.无极式、3.提圆式、4.撑圆式、5.浑圆式、6.托天式、7.举鼎式、8.独立式(左右)、9.三体式(左右)、10.抱婴式(左右)、11.阴阳式(左右)、12.拧转式(左右)、13.通天式(左右)
通过十三种桩法的习练,可使修炼者形体放松、神意安然、呼吸匀和、内气顺畅、血液通利、筋骨舒柔、肌肉温养、经络疏通,使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调整和锻炼;还可促进体内各系统的新陈代谢,增强腿部的坚固和柔韧性,改善内脏器官,从而达到养生、祛病、强身和益智的目的。
本篇讲授浑圆式:。
武当特绝秘技十三式秘法

武当特绝秘技十三式秘法全套功法以动为主,动中有静,快慢相宜,行功时讲究意念配合引导,形、神合一。
以呼吸应用动作,达到外强肢体、内和脏腑、通畅经络的作用。
“行气十三式”通过特定的姿势,呼吸和意念的作用,使内气顺经络定向运行,以形成硬气功之气,产生功力的功法。
十三太保功之根本方法,习者必须认真刻苦修练。
行气十三式秘法预备势(浑元一气式):双脚平行开立,三脚距,十趾抓地涌内涵,双膝微屈,圆档,虚胸实腹两肩放松下垂,左右手相叠,右手心贴在手背,两手贴于丹田处,手心对着丹田,舌抵上腭,目似垂帘,全身放松。
少林十三太保功(1)以丹田为中心,放开全身毛孔,吸气,意想天地之灵气随吸气由涌泉、劳宫、会阴、百会诸穴,涌入体内,向气海穴汇聚。
呼气,意注下丹田。
(2)随着呼吸,意想下丹田有一团火,随呼吸越烧越旺,并渐渐充满整个下腹部,待感到腹部胀满,劲力充足时,可以行功。
一:力按千斤两脚横开比肩略宽,两脚伸直,双足尖稍里扣,颈部竖直,百会上顶,沿肩松胯,下額微收,口微闭,舌尖紧舐上腭,双目凝视正前方。
两手下垂,分别置于两大腿外侧,肘关节微屈,双掌根微外撑,掌心向下,十指朝前,采用逆式呼吸,意守丹田。
吸气,并收提肛门和睾丸,然后以鼻呼气,意领丹田内气上升至膻中穴,并分作两股经两腋下沿手臂内侧向双手掌心贯气,同时放松肛门和睾丸,十趾抓地,双手掌用暗劲下按,十指上翘,全身之气力集中于双手掌。
吸气时,全身肌肉放松,(除收缩睾丸及肛门外)意念内气从臂外侧向上升至头部返归丹田。
共练49次。
二:猛虎推山接上式,按逆式呼吸,静立调息1分钟后,吸气,双手同时向后、向上划弧至两肩前,十指向上,掌心向前,同时,收提肛门和睾丸,然后呼气,十趾猛抓地,全身之气力集中在双手上,双手如推千斤重物,向前缓缓推出,意念内气由丹田、膻中经手三阴向双掌心及十指尖奔泻。
吸气时,双手回收并向后,向上划弧转圈于肩前,意念内气顺原路返回丹田。
共练49次三:罗汉托天接上式,采用逆式呼吸,鼻呼鼻吸。
武当太乙三才桩

武当太乙三才桩太乙三才桩分天、地、人三字桩。
应在元明功的基础上练习。
1、天字桩天字桩主要的作用是起动体内的真元之气,使其升腾。
沟通天体与自身的气机往来,智能开发较快,但不可操之过急。
第一阶段动作:自然站立,两足距离略宽于肩,两腿微屈。
两手掌心向上平托,指尖在后斜上方,以舒适为度。
双目平视,呼吸自然,全身放松。
意守丹田。
意念内景:①、双手托起,与天化合。
②、双足溶化,双腿虚无。
③、渐渐入静,周身溶解在大自然之中,双目神光外射(意念与目光统一)。
守住神光,不要散失。
收功时,将神光收敛送入丹田,返照守真。
以不疲劳为度。
初练时间要短些,觉得神光外注,没有疲劳和不适感,方可逐步延长时间,切忌神光失散。
第二阶段动作:继上式内气起动后,继守天目穴和劳宫穴,两脚内侧用暗力内扣,两手略往回收,微向上举,舒适为度,呼吸匀慢深长。
意念内景:双掌劳宫穴左右往返,上越头有气流交注。
两耳有清悠的音乐感,气注从涌泉上冲至全身,天目穴沉涨,眼前明亮。
内气得到充实之后,从劳宫穴采气,沿身体两侧循入丹田,然后由中脉而起,真水肾气直贯瞳仁。
第三阶段动作:继上式,双脚外侧稍翘起,十趾抓地,意守百会。
忘掉呼吸。
意念内景:身体从下至上升腾,气过百会直冲云天。
此功需体内气机运化之后才能习练,否则不能练习,以免在行功中,由于自身的经络闭塞、气机冲动而产生不适的异常效应。
(血压不稳或体质较差、年岁大的人都不能练此功)2、地字桩地字桩是将体内的气机与地气的地阴之华相接。
以期万物土中生,得到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注、自然寰宇太合元气的温养,强筋壮骨,以及武技内功的运化。
第一阶段动作:站大马步,两足间距宽于肩。
掌心向下,双掌在体侧下按。
双目平视,呼吸自然。
意守丹田,全身放松。
意念:自身如山脉峰峦,身与大地相结合。
第二阶段动作:继上式,架子低降,呼吸匀细深长。
意念:劳宫涌泉气感明显,上下交注往返,在周身流注。
第三阶段动作:意守涌泉,忘掉呼吸。
意念:自身下沉,如入渊底。
武当洪拳十大盘功

武当洪拳十大盘功沛县武当洪拳是流传在沛县民间的一种长拳拳法。
该拳内容有盘、势、法、理四个方面:盘即基础训练;势即套路;法即打手打法;理就是拳法理论。
基础训练有“十大盘功”,其具体练习方法如下:第一大盘功:乌龙盘打(仆步抡拍)此功法是练习肩臂的功法,经常练习能使肩关节灵活,增强肩关节的柔韧性,发展手臂的协调性,是武术重要的基本功法之一。
1.预备姿式两脚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正直,两臂垂于体侧,指尖向下,拇指侧向前,目视正前方(图1)。
2.弓步插掌左脚向左迈进一大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直,成为左弓步,身体左转,右臂伸直向左摆,指尖向前,拇指侧向上,左臂屈肘于右臂前,指尖向上,小指侧向前,目视正前方(图2)。
3.弓步抡臂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成为右弓步,同时右臂向上、向右抡臂,左臂向左抡臂,目随右手环视(图3)。
上体继续右转,右臂向下、向后抡臂,左臂向上、向前抡臂(图4)。
4.仆步拍地上体左转,左腿屈膝全蹲,右腿伸直,成右仆步;右臂向上、向右、向下抡臂至右腿内侧以掌心拍地,左臂向下、向左抡臂至左上方,掌指尖斜向后,拇指斜向上,目视右手方向(图5)。
注: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成为右弓步,同时左臂伸直向右摆,指尖向前,拇指侧向上,右臂屈肘于左臂前,指尖向上,小指侧向前,目视正前方。
然后照上述方法,做反式练习。
要点:两臂伸直,肩部放松,以腰带肩抡臂,向上轮臂时,臂要贴近耳,向下抡臂时,臂要贴近腿。
动作连续不停,抡臂成为立圆。
第二大盘功:学士打躬(正侧俯腰)学士打躬是练习腰部柔韧性的重要功法之一,经常练习能使腰部关节灵活,增强腰腿的柔韧性,能提高动作的质量。
1.并步托举两脚并步站立,两手手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向上,目视两手手掌(图6)。
2.前下俯腰上体前俯,两手向前下伸,尽量贴地(图7)。
3.左右侧俯上体向左、向右转动,两手手心向下,随之在左、右外侧触及地面(图8,图9)。
4.面贴小腿两手松开,向后抱住跟腱部位,逐渐使胸、面部贴靠在腿部,持续一定时间再起立(图10)。
三盘大力法

三盘大力法三盘大力法,系台湾著名武术家王凤亭先生所传。
王凤亭先生,河北沧县人,出生于武术世家。
劫学家传功力拳,并兼习燕青,八极门拳术。
后旅居上海,投师于武林前辈董忠义先生门下,学摔角和技击,对武术有较深的造诣和独特的研究心得。
徒手基本动作真诀练习基本动作时,最要记住此一真诀的“真”。
真者不妄也,练功时一念真诚,万意不染,是为正宗。
若生一毫杂念,便有一毫妄伪,妄伪一起,三宝(精、气、神)立倾,如此练功,其成也难。
一、上盘大力法预备势:面东而立(立正),吐出浊气之口,吸气沉住下丹田(一念不起,万缘皆空)。
将双手左右平行开展,手心向下,高与肩平,舌抵上腭,自然呼吸,目视前方。
折腰式:双腿、双臂均不动,仍保持原状。
将上身缓缓后倾60°,成折腰式。
面部朝天,呼吸自然,周身松而不软,舌抵上腭,切忌开口,如此静止3分钟。
鞠躬式:将身体还原成预备势,静止3分钟。
再将身体向前缓缓倾弯60°,成鞠躬式。
惟头部抬起,面部向前,两腿仍保持立正势,双臂开展如前述,如此静止3分钟。
而后挺身如预备式,继而做折腰式、鞠躬式,如此反复共做五次,如不间断练功,二十八天可达上盘(头,胸,手)大力之目的。
惟在练功期间,一不可近色,二不可酗酒,三不可发牌气,四不可动坏念头。
千万记住,不可轻犯。
四犯其一,则前功尽弃,此乃经验之要嘱。
这段功夫,是领气血充行两手的法诀,练武之人可以此奠根基,体弱之人可以此强健身体。
二、下盘大力法预备势:练功前,先将两块砖朝东摆放,略比肩宽。
然后以双足尖踏上砖块,把身体重心稳定。
站牢莫动。
舌抵上腭,周身松而不软,意存下而不助,返观内视。
双手向前缓缓搂抱(如环抱树状),与胸同高,手心向内,中指尖微微相触,呼吸自然,目视前方。
骑马式:两腿缓缓下蹲,双手不变,蹲至高马步椿时,即可停止。
如此静止3分钟。
两耳听气下行,自觉足心部位,阵阵跳动,渐渐发热为正宗。
此非一日二日之功,需耐心静蹲,功到自有奇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秘传三盘桩
一、地盘桩图1
桩势:两脚平行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掌交叉于小腹前,掌心朝下,手指自然张开,如下按状。
劲意根。
让旁人搬托站桩者双掌,似托千斤。
要领:大脚趾及涌泉穴抓地,其余四趾松展。
尤小趾上跷,两腿自然弯曲,尾闾与足
跟垂直,足跟意如踏蚁。
含胸阔背凸脊,下颏微收提顶,掌指造形。
图4、图5
食指向手背方向外绷,拇指向掌内扣,合谷穴微绷紧,中指与拇指神意相合,犹似武
当山鸦雀之喙,能辨毫厘,左右两掌,掌势相同。
天盘人盘两大桩法之掌形与地盘相同。
二、人字桩图2
桩势:两脚平行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臂弧形,两掌交叉于胸前,掌心朝内,两手
掌鸦雀式。
其他要领与地盘桩同,唯此桩意在两肘尖,两拇指肚对己之双眉。
站桩时,令
别人以两掌挤抱两肘尖,难动则验。
三、天盘桩图3
桩势:两脚平行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臂弧形,两掌交叉向上托举,两掌似鸦雀喙状。
两掌心斜朝天,两拇指指眉。
其他要领与上述两桩同。
站立时,以他人双拳或双掌下
压不动分毫为验。
拳诀:一趾落地四趾飞,天门开兮地户闭。
少阳胆经耳根提,鹤形龟背鼻找闾。
涌泉
大趾接大地,敛臀收闾跟踏蚁。
依法修持壮根基,循经扣穴乃神机。
依此法习练,肝血肾气必旺,长功必快,此诀适宜内家太极诸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