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

1、土壤的营养库作用:是陆地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2、土壤在养分转化和循环中的作用;无机物的有机化,有机物的矿质化;

3、土壤的雨水涵养作用:是一个巨大的水库;

4、土壤对生物的支撑作用;土壤中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

5、土壤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中的作用;缓冲库:酸碱性、养分、氧化还原、污染物等土壤圈(pedosphere)是覆盖于地球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是地圈系统(geosphere system)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地圈系统的交界面,既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又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

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在植物生活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

自然肥力:指土壤在自然因子(气候、生物、地形等)综合作用下所具有的肥力。

人为肥力:土壤在人为条件熟化(耕作、施肥、灌溉等)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肥力。

潜在肥力:土壤肥力在生产上没有发挥出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

有效(经济)肥力:土壤肥力在当季生产中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

二、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土壤学与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2、土壤学与农学、农业生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3、土壤学与环境科学联系密切。

三、土壤学的任务

(一)合理利用土壤: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污染、农药污染、肥料污染、“三废”污染(二)中低产土壤改良(三)基础理论研究。

1、土壤温室气体形成机理、变化规律与减缓途径的研究(重点是CH4、NxOy、CO2);

2、土壤污染发生类型、形成规律与防治途径研究;

3、土壤退化时空变化、形成机理、调控对策;

4、土壤质量的演变机制、评价体系及恢复重建的研究;

5、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壤环境演变机制与调控研究;

6、不同地区土壤生态环境建设及其治理途径的研究;

7、土壤与环境问题有关基础应用与开发项目的研究。

四、土壤学的研究方法(一)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二)综合、交叉研究

(三)野外调查与实验室研究结合(四)新技术的应用

2、研究任务(1)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2)土壤肥力调节与农业持续发展

(3)土壤生态环境的建设。(4)土壤圈物质循环及全球变化

第一章土壤矿物质(Soil Mineral)

(一)原生矿物(original mineral)

1. 原生矿物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silicate and alumino-silicate)为主;以氧化硅(silica)和硅酸盐矿物(silicate mineral)占绝对优势。

2. 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决定于矿物的稳定性

3. 原生矿物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二)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 (三)结晶质矿物(crystalline mineral)和非晶质矿物(noncrystalline mineral):次生矿物以粘土矿物(clay mineral)为主,又以结晶层状硅酸盐矿物(crystalline phyllosilicate mineral)为主;

第二节粘土矿物(Clay Mineral一、层状硅酸盐(layer silicate)粘土矿物

4. 同晶替代: 指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其它离子所代替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发生同晶替代后,硅酸盐矿物产生负电荷

第二章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一、土壤有机质来源

1森林土壤(forest soil):枯枝落叶2酸性有机质(acid organic mater

3 草原土壤(steppe soil):地上部草地下部根系5中性有机质(neutral organic mater

5耕作土壤(cultivated soil):作物残茬(一般占籽实产量的35-40%)、施用的有机肥

4. 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由非腐殖物质(Non-humic substances)和腐殖物质(Humic substances)组成,通常占土壤有机质的90%以上。

一、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和转化

1矿质化(mineralization):指复杂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的过程。2在低温、嫌气条件下,有机酸变为CO2和H2O的过程受到阻碍,产生有机酸的累积,从而造成植物根系萎缩、腐烂甲酸3.2×10-3 M、乙酸4.6×10-3 M、正丁酸7×10-4 M,就会对植物根系产生较严重的危害。

解决办法:排水晒田、施草木灰(中和酸、补充K素)有机肥施用前进行堆沤。

3有机质的矿化率(percent mineralization):土壤有机质因矿质化作用每年损失的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四、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1. 温度

2. 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好气:水少气多, M活动旺盛,OM矿质化分解,释放养分嫌气:水多气少, M活动受抑制, OM腐殖化合成腐殖质)

3. 干湿交替

4. 有机残体特性(1)物理状态:多汁、幼嫩绿肥易于分解,磨细粉碎易于分解。 2)C/N大,不易分解。小,易于分解(3)硫、磷等元素缺乏也会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

激发效应 (作用):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激发效应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 5. 土壤特性1)pH 中性条件下利于OM分解(2)质地质地愈粘重,腐殖化系数愈高,愈难分解

第三节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性质

1.腐殖化作用(humification) 腐殖质(humus):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一类性质稳定,成分、结构极其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腐殖化作用(humification):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三、土壤有质的分组(P41)

四、土壤腐殖酸(humic acid)性质(一)物理性质1. 分子量、形状、颜色 2. 溶解性与吸收性A、溶解性(dissolution) B、吸收性(absorbency)

第四节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一、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 养分较完全 2. 促进养分有效化 3. 提高土壤保肥性 4提高土壤缓冲性 5. 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粘结力:砂<有机胶体<粘粒四、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 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

腐殖化系数(humification coecient):单位重量的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 1。大量施用有机肥; 2. 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沃土计划)目前四川还田秸秆不到20%,川中丘陵区不到10%。 (1)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时注意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2) 过腹还田 ,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蓄牧业

第四章1. 吸湿水(hydroscopic water) :土粒通过吸附力吸附空气中水汽分子所保持的水分。吸附力很强,可达31至10000atm,因而水的密度增大,可达1.5g/cm3,无溶解能力,不移动,通常在105~110℃条件下烘干除去。对植物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