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煤矿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煤矿隐患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煤矿隐患责任倒查追究制度一、引言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减少事故发生,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在推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地实施。
其中,煤矿隐患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被广泛关注和采纳。
本文将介绍煤矿隐患责任倒查追究制度的背景、目的和实施过程,并探讨其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影响和挑战。
二、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矿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煤矿事故频发,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设施设备等。
然而,由于一些煤矿企业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生产等问题,煤矿隐患仍然存在。
这些隐患可能是生产设备的老化、维护不及时,也可能是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煤矿隐患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被引入。
三、目的煤矿隐患责任倒查追究制度的目的是明确责任,推动煤矿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通过倒查追究责任,可以切实推动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对煤矿隐患进行治理,提高煤矿安全水平。
具体来说,煤矿隐患责任倒查追究制度的目的包括:1.明确责任:倒查追究制度使得责任方更加明确,不论是企业、管理人员还是相关部门,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规范管理:责任倒查制度要求煤矿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等。
3.预防事故:通过对煤矿隐患的倒查追究,可以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四、实施过程煤矿隐患责任倒查追究制度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隐患排查煤矿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包括生产设备、作业过程和工作环境等方面。
对于发现的隐患,应当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2. 隐患整改煤矿企业在排查中发现的隐患需要及时整改。
整改过程中,煤矿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范文(三篇)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追究,促使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排查责任第二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并落实相关责任制度。
第三条安全生产责任人是指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者授权的管理人员,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
第四条安全生产责任人应当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五条安全生产责任人应当组织对煤矿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第六条安全生产责任人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记录隐患排查、整治和处理的情况。
第三章罚则第七条对未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导致煤矿发生事故的,责任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条对发现安全隐患不报、漏报或者被查实的责任人,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条对未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的责任人,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条对隐瞒、伪造、篡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的责任人,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煤矿安监部门应当加强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
第十二条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煤矿企业,煤矿安监部门有权采取暂停生产或者关闭整顿等措施,直至整改到位。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煤矿企业自行制定,并报煤矿安监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五条本制度解释权归煤矿安监部门所有。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范文(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煤矿企业的领导、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和职工。
煤矿事故报告和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五篇)

煤矿事故报告和安全责任追溯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强化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研究分析事故发生规律,防止同类事故发生,减少企业财产损失,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有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汇报程序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安全员、班组长、跟班管理人员等)要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安全信息值班室。
调度室值班电话:92、不论矿井还是地面只要发生伤亡事故,现场人员必须及时将事故情况(事故时间、地点、经过、伤亡情况、采取措施)上报矿调度室,并立即采取得力措施,____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不及时或处置不当,造成事故扩大者,要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3、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重伤、涉险事故、伤亡等重大事故报告后,要立即报告集团公司总调度,然后逐级上报。
伤亡事故报告应当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上报。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队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初步原因分析等。
4、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要及时汇报有关单位。
由安监科____,分管领导参加及相关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调查,事故单位必须设法保护好现场,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分析的准备工作,对故意破坏现场,拒绝____调查或拒绝提供相关情况和资料的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
5、地面交通事故及其他事故(与工作有关)的汇报,由事故责任人汇报到本单位负责人及值班人员做好记录,本单位负责人汇报到调度室、地面安监科____分析处理。
6、地面交通事故及其他事故(与工作有关)的汇报时间执行相关规定,超出时间固定的上、下班途中行径路线不符的,相关手续不全以及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一律不予办理工伤审批。
第三条事故调查1、轻伤、重伤事故,由矿安全部门____,生产、调度、保卫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2、凡发生二、三级非伤亡事故,由矿调度室____生产、机电、通风、地测、安监科等部门参加进行事故调查。
2017年版煤矿安全规程

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煤矿事故与职业病危害,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煤炭生产和煤矿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程。
第三条煤炭生产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活动。
第四条从事煤炭生产与煤矿建设的企业(以下简称“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
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各级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投入、奖惩、技术措施审批、培训、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等。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
煤矿必须制定本单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煤矿企业必须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及装备。
第六条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七条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防范措施、事故应急措施、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等,煤矿企业应当履行告知义务,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并提出建议。
第八条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实行群众监督。
煤矿企业必须支持群众组织的监督活动,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从业人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第九条煤矿企业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制追究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责任追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规法规和《集团生产安全事故内部调查处理规定》、《能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规定》要求,结合**煤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人员伤亡或者财产受损失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第四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按制度进行处理。
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五条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事故调查的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第七条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纪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纪委办公室举报,纪委办公室接到举报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章组织及职责第八条成立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矿长副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基建副矿长、副矿长成员:矿单位负责人、承包商负责人。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矿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责任追究,研究制定并跟踪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审定事故调查处理报告;负责人身伤害事故工伤认定的申请上报等工作。
第九条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组长:及时、如实向**能源公司及上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对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工作全面负责,对生产安全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
副组长:1.分管专业的矿领导对生产安全事故涉及到分管范围内业务,负分管业务主要领导责任,负责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规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追查处理程序,严肃对事故责任者的追究,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安全风险抵押和安全奖惩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的责任追究,合用本制度。
事故汇报、应急、责任追究、处理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事故汇报必须及时、准确和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事故,不得伪造事故现场、篡改与事故相关的原始资料。
事故追查处理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追查处理事故直接责任者的同时,必须追究相关管理人员、有关领导及事故单位的责任。
事故追查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对事故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撤 (降) 职、留用察看、解除劳动合同等;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顿等。
按照事故处理权限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追查处理。
事故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在紧急避险、紧急救援事故的同时,必须即将用电话将事故性质、地点、受伤和遇难人员等情况汇报调度室值班人员。
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在对事故抢救做出应急反应的同时,必须即将汇报值班领导和有关科室值班人员。
值班领导接到事故汇报后,并即将按事故的性质和抢救的需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汇报内容:(一)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二)事故简要经过(包括抢救情况);(三)事故伤亡情况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已经采取的措施;(五)其它应当汇报的情况。
事故汇报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在要即将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是以预防和减少煤矿生产事故为根本目的,采取相应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措施,规定了煤矿生产环境、设备、工艺、操作、人员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责任人应尽的职责和责任。
因此,制定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是确保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起作用的关键。
一、推行全员责任制全员责任制是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全员责任制要求企业和企业员工间建立“共同防范、共同监管”的机制,既要树立企业负责人必须履行安全生产、合理分配生产成果和依法行业和监管部门必须承担生产安全责任的态度,又要倡导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协助上级管理层预防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的思想。
二、建立生产安全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生产安全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是由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协会商会组成的,旨在探讨煤矿生产安全问题,协调各方面资源、加强监督、规范制度、提高效率、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生产安全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可通过间接协调企业和监管部门、协会商会等机构的各个方面力量,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和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防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同步记录和纪录安全生产事件,协作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实现监控预防质量。
三、对煤矿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评估分类管理及评估是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中有效加强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方法,对企业进行多方面评估、进行科学作业、以科学措施对规范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达到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承担其责任的目的。
煤矿企业在总评估中,应注重其生产安全环境、员工素质和工程技术,并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和行动计划,及时落实和记录,使煤矿生产安全问题得以有效避免和预防。
四、建立中央安全监控中心和地方安全监控中心中央安全监控中心和地方安全监控中心即是利用先进技术、专业设施和网络平台,实时监测企业生产安全状况和相关数据,按时提供相关报表和安全分析,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即时调查核实和限制操作,有效解决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人民大众的关注。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煤矿安全隐患是煤矿生产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制定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
该制度要求煤矿企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加强治理,并对责任人进行追究。
本文将从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矿安全隐患排查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是指对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排查工作应由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可以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和技术手段。
排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状态检查:对煤矿工作面的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运输设备、通风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环境检查:对煤矿作业场地的环境进行检查,注意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等危险因素。
3. 安全标志和标牌的检查:对安全标志和标牌进行检查,确保其清晰明了,能够起到预警作用。
4. 职工操作规程的检查:对职工操作规程进行检查,确保职工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工具,遵守操作规程。
5. 应急救援设施的检查:对煤矿的应急救援设施进行检查,包括应急疏散通道、灭火设备等,确保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
二、煤矿安全隐患治理煤矿安全隐患治理是指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措施,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治理工作应由煤矿企业的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1.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煤矿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安全设施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进行改造,例如添加防护装置、加固设备结构等,提高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安全培训教育: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职工正确使用设备、工具,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4. 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生产安全。
5. 安全生产宣传: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
煤矿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事故的行政责任,保证我矿员工生命安全,防止企业财产受到重大损失,促进我矿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依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集团公司一系列安全生产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矿长是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矿井安全生产负总责;分管矿长是所分管专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本专业安全生产负责;总工程师是矿井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对矿井技术负责;各副总是分管专业技术管理的直接责任者;各单位、部门行政正职是本单位、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本部门安全生产负责;工区技术员是本单位技术管理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技术管理负责;班组长是班组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对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
第三条安全事故划分具体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集团公司安全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诫免、免职、撤职、降级、开除矿籍八种。
第五条矿井发生重伤以上的安全事故,依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矿班子成员责任由集团公司追究其行政责任。
对有关责任人、单位、部门、专业负责人、事故单位负责人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专业副总、业务科室的专业分管科长免职;事故单位的党政负责人撤职,工区跟班管理人员、班组长、安监员、责任人一律开除矿籍,其他班子成员一律免职。
对事故单位及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
第六条矿井发生重伤人身事故或重大非人身事故、重大幸免事故,矿班子成员责任由集团公司追究其行政责任,对矿专业副总、业务科室的专业分管科长、事故单位的党政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对工区跟班管理人员、班组长、安监员、事故责任者一律降一级,情况严重的开除矿籍。
对事故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
第七条对矿井重点工程、大型设备安装工程实行安全质量项目负责制,凡矿井大型工程、重点采掘工程、机电运输设备安装工程、防治水工程和一通三防工程在设计服务期内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造成事故要追究设计、审查、监管、分管、施工、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并给予行政处分。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在煤矿安全工作中,针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责任追究的制度。
该制度的核心目的是加强煤矿安全管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根据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等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责任追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煤矿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承担安全生产的全面责任。
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组织治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每个煤矿企业都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要负责煤矿的安全监督、安全教育、事故调查等工作,并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负有责任。
3. 检查人员责任: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煤矿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并督促整改。
如发生事故,检查人员还要参与事故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4. 追究责任的方式:对于责任人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及时整改、致使事故发生等情况,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方式进行追究。
对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还应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煤矿安全的氛围,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3篇)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现场管理,规范隐患排查,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纳入从严依法治理的轨道,超前防范,及时排查,使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第二条每班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当班班组长负责。
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第四条班组长下井前,通过队干部和上个班人员交代,了解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条进入工作现场后,首先安排治理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班组长还必须排查现场是否存在其它安全隐患,隐患排查必须覆盖所有工作地点。
第六条坚持“边检查、边处理”的原则,对作业场所、安全生产设备及各系统进行定时、定点、定路线、定项目巡回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级管理,落实治理责任,隐患没有排除班组长不得____生产。
第七条对限期治理的事故隐患,要严格落实现场防范措施。
第八条发现重大隐患,必须停工处理,同时上报区队和矿生产指挥中心。
遇到重大险情要及时报告,并有序____人员及时撤离现场,避免事态扩大。
第九条对班组解决不了需区队、矿或公司解决的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区队和矿生产指挥中心,并按指示安排下步工作。
第十条对已整改的隐患,必须安排复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对隐患检查不到位,整改落实不到位,引发重大事故隐患的,实行责任追究。
第十一条交接班前,班长必须将当班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和遗留问题填写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填写必须认真、准确、完整。
第十二条班长升井后,填写隐患反馈卡,并向队值班人员说明具体情况第十三条班组长要____本班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作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拒绝他人违章指挥,杜绝人为不安全隐患发生。
第十四条班组长必须随班指挥,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密监控生产中的每道工序,及时处理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
第十五条全员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当班安全班长和安全质量员要进行现场巡回检查,工作中员工必须严格按先检查后开工的程序作业,坚持安全隐患未排除不得开工的原则。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02
03
岗前培训
在职培训
专项培训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使 其了解煤矿生产的安全要求和操 作规程。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和技能 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应 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针对特定岗位或工艺流程进行专 项安全培训,确保员工掌握相关 安全知识和技能。
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
制定定期安全检查计划, 对煤矿生产设备、设施、 工作环境等进行全面检查 。
重大事故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 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一般事故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 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03
责任主体与追究范围
责任主体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
包括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等,他们对煤矿 生产和安全负有全面责任。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在实际应 用中主要包括事故调查、责任认定和惩罚 措施三个环节。该制度对于提高煤矿工人 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具有积极作用。
效果预测
通过实施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可以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煤矿 安全生产水平。同时,该制度还有助于增 强公众对政府处理煤矿事故的信心和满意 度。
国际经验借鉴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在煤矿生产安全方面有着严格的 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处罚力 度大,同时注重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 和技能培训。
VS
美国
美国拥有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 ,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进 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安全生产。
本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预测
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煤矿事故报告和安全责任追溯制度范文(4篇)

煤矿事故报告和安全责任追溯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煤矿事故报告制度,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煤矿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煤矿事故报告制度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全面报道煤矿事故,落实安全责任,追溯责任,从源头上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根据本制度,建立完善煤矿事故报告和安全责任追溯制度。
第二章煤矿事故报告制度第五条煤矿事故报告制度要求煤矿企业及时、准确、全面报告煤矿事故。
第六条煤矿企业发生煤矿事故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同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第七条上级主管部门收到煤矿企业报告后,应立即指派专人组织调查,彻查事故原因,并对事故进行分类和等级评定。
第八条煤矿企业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配合和资料,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善后处理。
第九条煤矿事故调查工作完成后,上级主管部门将调查结论通报煤矿企业,并对煤矿事故的责任追溯进行评估。
第三章安全责任追溯制度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对煤矿事故进行分类和等级评定,明确责任人。
第十二条对于煤矿事故的责任人,煤矿企业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并对涉事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安全生产的全面落实。
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煤矿安全。
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强化安全监督,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煤矿安全。
第四章其他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八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安全风险的预测和控制。
第十九条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设施的安全性能。
煤矿责任追究制度

煤矿责任追究制度摘要:煤矿事故频发引发了广泛关注,并对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煤矿责任追究制度作为强化煤矿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责任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矿责任追究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出发,探讨其原理、运行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1. 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性质,煤矿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加强煤矿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对事故的责任追究,煤矿责任追究制度应运而生。
2. 煤矿责任追究制度的背景和意义煤矿责任追究制度的出现源于对煤矿事故频发以及追责体系不完善的反思。
过去,煤矿事故追责主要依赖于政府监管部门,责任模糊,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煤矿责任追究制度则明确了煤矿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为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性。
3. 煤矿责任追究制度的原理煤矿责任追究制度的核心原理是“谁主管、谁负责、谁追责”。
即在煤矿内部,明确相关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并确保其有效执行;一旦事故发生,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 煤矿责任追究制度的运行机制煤矿责任追究制度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职责明确:明确煤矿相关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确保煤矿安全管理责任的层层压实;(2) 监督检查: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3) 事故调查:一旦发生事故,成立事故调查组,展开全面调查,查明事故的原因和责任;(4) 责任追究:依据调查结果,追究事故责任人员的责任,并作出相应的处罚或纠正措施;(5) 效果评估:定期对煤矿责任追究制度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 煤矿责任追究制度存在的问题煤矿责任追究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责任界定难:煤矿事故的责任往往是多方共同负责的,界定责任的复杂性增加了责任追究的难度;(2) 法律保障不足:煤矿责任追究制度的操作过程中,有时缺乏法律依据和支持;(3) 信息不对称:煤矿责任追究制度需要充分获取相关信息,但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责任追究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

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
是指为了加强对煤矿事故的预防、处理和责任追究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并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进行追究。
主要内容包括:
1. 预防措施: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体制,制定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事故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煤矿事故,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要进行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查明责任和失职行为。
3. 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造成煤矿事故的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行政或民事责任。
包括对煤矿企业、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进行问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并依法追究犯罪责任。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采取相应的整改和停产措施,确保煤矿企业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护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4篇)

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包括人员伤亡事故、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中毒事故、火灾爆炸事故、塌方事故等。
由于煤矿事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高风险性,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
一、煤矿事故处理制度煤矿事故处理制度是指各种煤矿事故发生后,相应的处理程序和机构。
我国的煤矿事故处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故报告与调查:煤矿事故发生后,矿方必须立即向所在地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报告。
政府和监管部门会派出专家组成调查组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责任。
2.伤亡赔偿与救助: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和救助。
伤亡赔偿主要由矿方负责,政府和社会组织会提供相应的救助。
3.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对于煤矿事故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犯罪行为,相关部门会进行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对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
4.矿井停产整顿:对于发生事故的矿井,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会进行停产整顿,直到矿井的安全问题解决并通过评估合格为止。
二、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对煤矿事故中存在的责任问题进行追究和惩治的制度。
我国的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事故责任认定:煤矿事故发生后,专家调查组会根据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进行责任认定。
责任主要包括矿方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管责任等。
2.追究行政责任:对于煤矿事故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会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措施。
3.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煤矿事故中存在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其中包括煤矿安全生产刑事责任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等。
4.责任追究方式:在煤矿事故责任追究中,可以采取行政处理、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进行追究。
行政处理主要针对矿方违法违规行为,仲裁和诉讼主要用于处理劳工权益和赔偿纠纷等。
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有效地防范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责任事故的责任者,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指企业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蓦地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者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导致人体即将中断工作,甚至终止生命的一切事故。
1、轻伤:指负伤后,需歇息一个工作日及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度。
2、重伤:指负伤后,根据国家规定经医生诊断为重伤的(本制度指普通重伤)。
3、严重重伤:凡发生下列工伤之一者,定为严重重伤。
( 1 )头部受伤颅骨骨折,需要开颅手术和严重脑震荡的;( 2 )耳部受伤需要切除手术(含单耳)并丧失听觉功能的;( 3 )眼部受伤造成单眼失明的;( 4 )鼻部受伤需要进行切除手术并丧失功能的;( 5 )人体的灼、烫伤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包括二度以上);( 6 )内脏受伤:肝、脾、肺、肾、胃等需要进行较大胸腹腔手术或者切除其中部份之一的;( 7 )主动脉血管断裂造成严重失血的;( 8 )四肢受伤需要进行截肢的;( 9 )手足受伤:截掉手指或者脚指二个以上的(其中有一个拇指或者食指的);( 10 )其它部位受伤导致中枢神经损伤或者肌腱损失致残的;( 11 )有害气体中毒致残的。
4、死亡。
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由于生产技术管理不善、个别员工误操作、设备缺陷等原因,造成的中断生产、设备损坏等事故。
1、普通非伤亡事故:指煤矿三级事故、普通电气事故或者障碍、铁路行车普通事故或者险性事故、普通火灾事故,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5 万元以上、 20 万元以下的非伤亡事故。
2、重大非伤亡事故:指煤矿二级事故、重大电气事故、铁路行车大事故、重大火灾事故,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20 万元及以上 100 万元以下的非伤亡事故。
3、特大非伤亡事故:指煤矿一级事故、特大电气事故、铁路行车重大事故,特大火灾事故,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及以上 500 万元以下非伤亡事故。
4、特殊重大非伤亡事故:指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及以上的非伤亡事故。
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范本(2篇)

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范本一、事故报告制度(一)、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矿调度室或值班干部报告;值班干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向矿长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矿长报告。
(二)、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1、出现死亡事故必须在____小时内上报县安监局及杉矿公司。
2、出现工伤事故及重大财产损失必须在____小时内上报公司。
3、一般事故在____小时内上报公司。
(三)、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地点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7、及时补报事故报告后出现的新情况。
二、责任追究制度1、在重特大事故中对事故责任人或单位的处罚标准依据公司行政处罚条例进行。
若与上级政府处罚规定相抵触,则按照上级政府标准执行。
2、在一般事故中对事故责任人或单位的处罚标准依据“煤矿考核办法”执行。
3、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处上____月工资总额的罚金:①不立即____事故抢救的;②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③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④拒绝____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⑤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4、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处上____月工资总额的罚金,解除劳动合同,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①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②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③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范本(2)1. 引言煤矿事故是一种严重危害矿工安全甚至生命的事件,对于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建立完善的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煤矿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的基本原则、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煤矿生产事故安全隐患责任追究规定

煤矿生产事故安全隐患责任追究规定(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煤矿重大生产事故及安全隐患责任追究制度为了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重大事故和重大安全隐患,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规定。
一、发生下列事故之一的:1、全公司矿井停电30分钟以上事故;2、局扇无计划停风2小时以上事故;3、冒顶事故影响时间24小时以上事故;4、采、掘、开、安、运、提升各专业机械事故影响时间24小时以上的;5、地质构造探测不准,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失误,导致采掘工作面生产中断或影响矿井整体生产衔接安排的:6、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
对事故责任处罚如下:1、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给予开除留用1至2年或开除矿籍处分;2、对事故的主要责任者给予开除留用半年至1年处分;3、对负有现场领导责任者给予降薪半年以上的处分或降职、停职处分;4、对负有领导责任者给予降薪一年或降职、免职处分;5、对负有连带责任的人员给予500至1000元的罚款处分;对负有连带责任的单位罚款1000至2000元的处罚;6、对事故单位给予10000元罚款。
二、发生下列事故之一的:1、采、掘、开、安、提升机械事故影响时间超过8小时,不足24小时的:2、局扇无计划停风超过1小时,不足2小时的;3、冒顶事故影响时间超过8小时,不足24小时的;4、瓦检员脱岗、虚报瓦斯检查数据、瓦斯超限不汇报,不采取措施处理的;5、严重“三违”造成事故或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和安全隐患的;6、重大跑车事故;7、水文地质预测预报不准,造成采掘工作面停产24小时以上或生产严重受阻一周以上不能正常生产的;8、小煤窑贯通地点、隔离区没有提前预测并及时采取措施,造成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和水害的。
对事故责任者处罚如下:1、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给予降薪一级半年至一年的处分;2、对事故的主要责任者给予降薪一级三个月至半年的处分;3、对负有现场领导责任者给予500元罚款或降薪一级三个月的处分;4、对负有领导责任者给予200至500元的罚款;5、对负有连带责任的人员给予100至200元的罚款;6、对事故单位给予2000至5000元罚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为落实各级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保护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省政府对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矿属各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非伤亡事故负有责任以及安全工作中严重违章决策、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工作失职的区队(科)干部及员工依据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矿副处级以上领导,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公司和矿井对安全责任追究给予的经济处罚实行分级管理,即:对矿领导班子成员,矿井对区科级管理人员,基层区队对班组及员工按照本办法进行处罚,罚款从当月工资扣除。
第四条负有责任是指:负有领导责任、业务管理责任、技术管理责任、监督检查责任、违章指挥责任、违章作业责任、业务保安责任、培训教育责任等。
第五条纪律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免职、撤职、留用察看及解除劳动合同;党纪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组织处理分为:通报批评、责令检查、取消荣誉(政治)待遇,诫勉谈话、调离岗位、责令辞职、职务禁入和免职等。
同级别事故对地面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人处分加重一个档次。
第六条发生1人责任工亡事故或多人(3人及以上)重伤事故,给予事故区队(科)正职撤职处分,矿长、分管副职免职处理,党委书记不低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安全副职不低于行政记大过处分,其他副职按责任大小,给予不低于行政记过处分,主管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副总工程师给予不低于行政降职处分。
确属直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酿成的事故,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第七条年内累计发生2人责任工亡事故,给予事故单位的党委书记、安全副职免职处理。
专业年内累计发生2人责任工亡事故,给予分管副总工程师、主管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行政撤职处分。
第八条发生一次2人责任工亡事故,给予事故单位的矿长、党委书记和安全副职免职处理;分管副职、分管副总工程师、主管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等撤职处分,其他副职按责任大小,给予不低于行政记大过处分。
第九条发生一次责任工亡3人(含3人)以上事故,给予矿长、党委书记、分管副职、安全副职撤职处分;由国家安全监察部门进一步依法调查处理。
第十条发生一次2人重伤事故或一级非伤亡事故时,给予事故单位的矿长、安全副职不低于行政记过处分;分管副职(含总工)、分管副总不低于行政记大过处分;区队(科)长级不低于行政降职处分。
第十一条发生一人次重伤事故或二级非伤亡事故,对事故单位分管副总罚款2000元;给予区队(科)长级不低于警告处分。
第十二条发生轻伤或三级非伤亡事故,给予事故单位区队(科)长级经济处罚。
(一)对事故单位的队长、值班干部、跟班干部各罚款500元。
(二)对分管业务科室科长、分管副科长各罚款200元。
(三)对包保区队干部罚款200元。
(四)对现场其他相关责任人罚款100元。
第十三条依据违章性质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将违章界定为一般“三违”、较重“三违”、严重“三违”。
界定标准细则参照《河南能源安全责任追究办法》(鹤煤发〔2015〕16号)附件2《河南能源“三违”责任追究办法》第二章至第七章条款内容执行。
第十四条对“三违”人员的处罚:
(一)被公司以上级领导现场查出的“三违”人员,按照《河南能源“三违”责任追究办法》第一章第三条执行:
1.一般“三违”,是管理人员的罚款500元;是工人的罚款200元。
2.较重“三违”,是管理人员的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5%;是工人的罚款500元。
3.严重“三违”,是管理人员的给予免职处理,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40%;是工人的给予行政降级(档)处分,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30%。
4.“三违”行为造成事故的从重予以追究。
(二)被矿级领导及矿安检科、业务科室、区队管理人员查出的“三违”人员,参照以下标准处罚:
1.一般“三违”罚款100元。
2.较重“三违”罚款200元。
3.严重“三违”的罚款500元。
(三)对严重“三违”的复岗程序
严重“三违”人员必须经安全知识教育学习后,由安检科批准后方可上岗。
第十五条因供应、后勤、劳资、等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或供应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而发生事故或延误处理时机的,要比照上述规定追究分管经营(后勤)、劳资副职和分管副总的责任并给予相应处分。
第十六条发生重大未遂事故的,事故单位的行政正职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分管副职给予行政降职处分;其他副职按照责任大小给予行政记过或记大过处分。
第十七条因个人严重“三违”引发的事故,根据“三违”者的归属,追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教育责任,并比照上述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或处罚。
第十八条因业务保安职责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力、失职发生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业务部(科)室和安监部门的责任,并根据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处分或处罚。
第十九条受到处分的员工在处分期间不得评选先进或优秀人才,不得列为后备干部,不得晋升职级、职务(含技术职称),不得提高工资级别和工资水平。
干部受到撤职以上纪律处分的,二年内不得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受降级(降职)处分的,降低一个职级;受撤职处分的,由所在单位安排适当工作,根据其所从事的岗位发放相应薪酬;受留用察看处分的,其职务自然撤销,留用察看期间按其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受解除劳动合同处分的,由所在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第二十条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必须按程序及时向矿调度室和安检科如实汇报。
凡迟报、谎报或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要对单位及组织策划人员加重处罚和处分,并对举报者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对事故责任人的处分,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批复意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同级纪检监察部门作出处理,并监督执行,将处理文件抄送组干人事部门,装入个人档案。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党纪处分。
第二十三条对负有责任的区科级以下人员的处理由矿井作出纪律处分并将安全责任追究结果每月在矿内显要位置进行公示。
第二十四条员工受警告处分的,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5%;受记过处分的,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10%;受记大过处分的,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20%;受降级(降职)处分的,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30%;受撤职处分的,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50%。
员工因责任追究被责令辞职的,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30%;
免职的,扣减其当年薪酬总额的40%。
党员员工受党纪处分的,比照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