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一部分或全身横纹肌软弱和异常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减轻。

患病率约为5/10万,女性多于男性。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自青年期至40岁间发病者,以女性为多;中年以后发病者,则以男性为多,本组中胸腺瘤较多见。

【临床表现】1、眼外肌是最常受累的肌肉,可表现为眼睑下垂、斜视和复视,双侧常不对称。

其次为颅神经支配的其他肌群,颈肌,肩胛带以及髋部的屈肌。

受累肌肉呈现为易疲劳和波动性。

连续收缩后发生无力,经短期休息后好转。

早晨症状较轻而傍晚时加重。

整个病程可有波动,病程早期可有自发缓解和复发。

2、特殊类型短暂新生儿重症肌无力为女性患者所生的婴儿暂时有经胎盘输入的母体AchR抗体。

大约有10%呈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

患婴全身软弱,哭声轻微,吸吮无力,上脸下垂,严重者有呼吸困难,经救治后可在数日内或数周内痊愈。

3、先天性肌无力出生后或儿童期出现肌无力,持续存在眼外肌麻痹。

母亲虽无重症肌无力,但家族中或同胞兄弟姐妹有肌无力病史。

4、重症肌无力患者除上述的临床表现外,神经系统检查体征主要是疲劳试验(+)。

腱反射正常或活跃。

Osserman根据受累部位和严重程度,可分为5型。

1型单纯眼肌型,始终仅累及眼肌。

2型轻度全身肌无力型。

不伴明显延髓肌麻痹者为lla型,伴有明显延髓肌麻痹者为llb型。

3型急性进展型。

常在首次症状出现后数月之内发展至包括延髓肌、肢带肌、躯干肌和呼吸肌的严重无力。

4型为晚发型全身肌无力。

由l,lla,llb发展而来,常在首发症状出现后数年或数十年后出现全身无力。

5型肌无力伴肌萎缩者。

以上各型患者,如果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称为危象。

可分为三种(1)肌无力危象为疾病发展所致。

多见于暴发或严重的全身型。

静脉注射腾喜龙2~10mg或肌肉注射硫酸新斯的明1.5mg可见暂时好转。

2020年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主要内容

2020年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主要内容

2020年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主要内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神经内科神经免疫方向的重头戏,近年来关于MG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增多,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

2020年11月,重症肌无力管理国际共识指南更新[1],2021年1月,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时隔5年,在《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上重磅更新了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

我国的指南更贴近我国临床,更加接地气。

请来了解一下《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新版指南)的10大要点吧。

要点1 MG定义变化与2015年发布的《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旧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对MG的定义中不再单独出现“由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介导”,而是表述为“MG是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将AChR抗体等众多抗体放到定义之后进行介绍,显示出近些年对MG相关抗体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要点2 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临床分型替代改良的Osserman分型旧版指南中,MG的分型采用改良的Osserman分型,共5型。

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指导MG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新版指南采用了MGFA分型,分为5型。

Ⅰ型为眼肌型,Ⅱ-Ⅳ型除眼肌以外,其他肌群无力程度由轻度至重度,并且每种类型之下按照是否主要累及咽喉肌或(和)躯干肌,再分为a型和b型。

Ⅴ型最为严重,使用气管插管,伴或不伴机械通气(除术后常规使用)。

MGFA具体临床分型如图1所示。

同时推荐使用定量MG 评分(quantitative MG score,QMGS)进行严重程度评估(图2)。

图1 MGFA分型,图片来自参考文献[2]图2 QMGS评分,图片来自参考文献[2]要点3 以血清抗体及临床特点为基础的亚组分类新版指南特别介绍了以血清抗体及临床特点为基础的亚组分类,对血清学抗体和临床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具体包括:(1)眼肌型MG(ocular MG,OMG),即MGFA Ⅰ型。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
定义
❖ 平均发病率约为7.40/百万人/年 (女性7.14,男性7.66)
❖ 患病率约为1/5,000。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
定义
❖ 40岁之前,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男:女为3:7) ❖ 40-5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相当 ❖ 50岁之后,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男:女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
辅助检查
❖ 药理实验 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试验
❖ 电生理检查 ①低频重复电刺激(RNS) ②单纤维肌电图(SFEMG)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
辅助检查
血清学检查 ❖ ①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 ❖ ②抗骨骼肌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MuSK)
抗体 ❖ ③抗横纹肌抗体
1.69 (0.80-3.59)
P<0.0001 P<0.00001
结果2.4:男性及迟发型(发病年龄≥40岁) MG患者更易合并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
辅助检查
❖ 关于肌疲劳试验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临床特征 肌无力症状晨轻暮重,持续活动后加 重,经休息后缓解
(2)药理学特征 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3)电生理学特征 低频重复频率刺激可使波幅衰竭
50%以上。单纤维肌电图测定的“颤抖”增宽。 (4)血清学特征:可检测到AChR抗体,或抗-MuSK
抗体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 识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 临床可能 典型的临床特征、同时具备药理学特征和/或 电生理学特征,并排除其他可能疾病
❖ 面肌受累可致鼓腮漏气、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 浅、苦笑或面具样面容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一份权威的医学指南,旨在为医生和医疗工作者提供关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的标准化诊断和治疗建议。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

本指南的编写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本指南涵盖了重症肌无力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疾病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重症肌无力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治疗建议,以促进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康复。

本指南也为政策制定者、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推动我国重症肌无力诊疗水平的提高。

本指南的制定遵循了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方案。

我们希望本指南能够为广大医生和医疗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帮助,共同推动我国重症肌无力诊疗事业的发展。

二、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功能障碍。

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

遗传因素在MG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经证实,MG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乙酰胆碱受体(AChR)基因、补体基因、T细胞受体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以及细胞因子基因等相关。

在病理生理机制方面,MG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抗体,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进而影响了神经冲动的传递,使骨骼肌发生易疲劳现象。

MG患者体内还可能存在针对肌肉特异性激酶(MuSK)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同样可以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AChR抗体可降低突触后肌肉的去极化,从而导致典型的波动性肌无力。

眼外肌、延髓肌和四肢近端肌较易受累,所有年龄段均可发病。

MG是一种少见病,患病率大约为20/100000,年发病率为 10/1 000 000-20/1 000 000。

50 岁以上男性和40岁以下女性的发病率高于同龄异性,而青春期前的发病率在两性之间相当。

MG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波动性和肌无力,可局限于眼外肌,也可累及眼外肌、延髓肌和四肢肌等全身肌肉,前者为眼肌型MG,后者为全身型MG。

诊断MG的诊断需要全面整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作者推荐的诊断流程见图1,鉴别诊断见框1。

治疗MG的治疗通常采用双重途径(表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减轻疲劳肌无力的症状,但不能改变病程。

免疫抑制剂和胸腺切除可调节免疫系统并可改变众多重症患者的病程。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增加神经-肌肉接头ACh的数目并增加MG患者突触后膜ACh 与有限AChR竞争结合的效率,由此引起患者肌无力短暂的改善。

轻症和单纯眼肌型患者有时仅需单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即可,而中至重症患者则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

吡啶斯的明是最常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见表1),其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以获得最大疗效和最少副作用为原则。

本类药物的副作用通常较轻,与拟胆碱活性有关(见表1)。

在少数情况下,日剂量超过450mg可引起胆碱能危险,有时与肌无力危象较难区分。

胆碱能危象常伴发其他胆碱能副作用,但偶尔也可见单独发生危象者。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和泼尼松龙(见表1)是一线免疫抑制治疗药物。

患者的肌无力症状常于使用激素后2~3周出现改善,一般在治疗3个月后方能体现激素的充分疗效。

严重的肌无力患者,尤其是累及延髓肌者,在使用激素治疗前常需静脉丙球或血浆置换治疗,这是因为约有15%的患者在使用激素治疗后早期会出现明显的肌无力加重。

MG2009指南

MG2009指南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发表时间:2009-12-14 发表者:李醒亚(访问人次:1373)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发生于神经肌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1)横纹肌易疲劳性。

晨轻暮重,活动后肌无力加重,经休息后减轻、缓解。

(2)药理学特征。

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迅速缓解肌无力症状。

(3)电生理学特征。

低频重复频率刺激可使波幅衰竭50%以上。

(4)血清学特征。

在80-90%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中可检测到特异性的致病因子-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约在60%左右的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中可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近年来,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阴性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中检测到抗-MuSK抗体,阳性率约为60%。

(5)影像学特征。

约80%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增生;约25%左右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同时伴有胸腺瘤;约20-25%胸腺瘤患者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

重症肌无力治疗:一、不同类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物选择。

(1)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病初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即可;如果单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胆碱酯酶抑制剂剂量应个体化。

激素在预防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转化中的可能作用。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转化。

但,直到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能够预防眼肌型向全身重症肌无力的转化。

(2)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一般只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不足以完全改善症状,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在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或者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酶素A等。

部分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要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在冲击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部分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过程中病情一过性加重,甚至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疗效后仍不佳者,考虑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3.相关血清抗体的检测:
(1) 骨骼肌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 为诊断MG 的特异性抗体。约50%-60%的单纯 眼肌型MG 患者血中可检测到AChR 抗体;约 85%-90%的全身型MG 患者血中可检测到AChR 抗体。

结合肌无力病史,如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则可以 确立MG 诊断。如检测结果为阴性,不能排除 MG 诊断。
二、流行病学资料
年平均发病率约为8.0-20.0/10 万人。MG 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 发病。在40 岁之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在40-50 岁之间男女 发病率相当;在50 岁之后,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三、临床表现 骨骼肌无力表现为波动性和易疲劳性,晨轻暮重,活动后加

重,休息和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症状明显缓解、减轻。 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 颅神经支配的肌肉较脊神经支配的肌肉更易受累。 发病早期可单独出现眼外肌、咽喉肌或肢体肌肉无力。 经常从一组肌群无力开始,逐渐累及到其他肌群,直到全身 肌无力。 部分患者短期内出现全身肌肉收缩无力,甚至发生肌无力危 象。
五、实验室检查
1、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试验:
成人肌内注射1.0-1.5mg,如有过量反应,可予以肌肉注射
阿托品0.5mg,以消除其M 胆碱样不良反应;儿童可按 0.02-0.03mg/kg,最大用药剂量不超过1.0mg。 注射前可参照MG 临床绝对评分标准。选取肌无力症状最 明显的肌群,记录一次肌力,注射后每10 分钟记录一次, 持续记录60 分钟。以改善最显著时的单项绝对分数,依照 公式计算相对评分作为试验结果判定值。相对评分=(试验 前该项记录评分-注射后每次记录评分) /试验前该项记录评 分×100%,作为试验结果判定值。其中≦25%为阴性, >25%-<60%为可疑阳性,≥60%为阳性 。 如检测结果为阴性,不能排除MG的诊断。

重症肌无力规范治疗

重症肌无力规范治疗

FK-560治疗MG的疗效
日本文献报导,对经胸腺切除后服用CS 疗效差的全身型MG使用FK-560,MG, 获得临床症状改善、CS的用量减少和副作 用减轻。但大多均为个案报导。目前正大 规模Ⅱ期临床试验中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MG
MG约5%合并甲亢 甲亢合并MG的治疗 ➢应首先使甲状腺功能正常化,大部分病人 MG症状也可改善 ➢甲状腺功能正常化约1~2年后,MG症状才 慢慢改善
胸腺切除术
胸腺切除术的适应证
胸腺瘤是绝对适应证
非胸腺瘤MG ➢ 全身型MG,不论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及性别均可
适应,但病程短则疗效较好
➢ 眼肌型患者的AchR抗体测定高效价或/及向全身型 过渡者
➢ 10岁以下儿童,由于发病背景可能不同,通常不主 张行胸腺切除术,应首选糖皮质激素疗法,只有在 激素及胆碱酯酶抑制剂无效时才可能考虑手术治疗
MG的各种PSL口服疗法
PSL每日疗法 ➢ 每日大剂量疗法:开始便60~80mg/d,每日一次顿服 ➢ 每日渐增量疗法:从15~20mg/d开始,每隔2~3日增
加5mg,达50~60mg/d为止。 这二种PSL每日疗法,一般待症状改善后稳定1-3个
月;或已达最大效果状态数周至数月后,可开始渐渐 过渡到隔日服药;然后,再与隔日疗法一样再渐减量
➢ 老年患者,手术对年龄并不制限,主要应根据全身 状态作为主要参考条件
一组470例MG行胸腺切除术统计资料 ➢5%术后一个月内恶化 ➢术前有延髓麻痹组20%术后恶化,其中9%
发生肌无力危象 ➢术后无延髓麻痹组10%术后恶化,其中肌
无力危象仅2%
胸腺切除术的二种手术方式比较
经胸骨切开胸腺摘除
内窥镜下胸腺摘除术


1.6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主要是一种自身的免疫疾病,主要就是说自身产生了针对自己本身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导致了神经递质间的传递障碍,患者因为这种发病的病型不同,可以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

它可以有这种单纯的眼肌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双侧眼睑上抬费力,眼球的运动障碍,会出现复视的症状。

也有些患者是轻度的全身型,就是周身的乏力不适,拿东西拿不起,走路费力这些情况。

也有些患者会比较重,出现重症的全身型,患者可以出现行走障碍,然后会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情况。

我们在治疗方面,就需要针对的治疗,可以用激素,用溴吡斯的明,以及一些免疫性的药物治疗,在重症肌无力的指南上面,就是有一些急性期的患者,还是推荐给他用人免疫丙种球蛋白的治疗,假如以上这些方法治疗效果都不好,患者还合并有胸腺瘤的话,我们指南上面推荐进行胸腺瘤的切除,还可以进行血液置换,血浆置换这些治疗,所以说,我们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是要依据指南规范来进行诊治。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无力 • 部分患者短期内出现全身肌肉收缩无力甚至发生肌无力危

受累肌群
• 眼外肌:对称或非对称性上睑下垂和/或双眼复视是MG 最常见的首发 症状见于80%以上的MG 患者;还可出现交替性上睑下垂、双侧上睑 下垂、眼球活动障碍等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应正常
• 面肌: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漏气、鼻唇沟变浅、苦笑或呈肌病面容 • 咀嚼肌:咀嚼困难 • 咽喉肌: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鼻音及声音嘶哑等 • 颈肌:以屈肌为著出现头颈活动障碍、抬头困难或不能 • 肢体各组肌群:肌无力症状以近端为著 • 呼吸肌:呼吸困难、无力部分病人可出现肌无力危象需行人工辅助呼
• 疗效:可以使70%-80%的MG 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 副作用:约40%-50%的MG 患者肌无力症状在4-10 天内一过性加重并有可能促发肌无力危 象;同时应注意类固醇肌病补充钙剂和双磷酸盐类药物预防骨质疏松使用抗酸类药物预防 胃肠道并发症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食量增加、体重增加、向心性肥胖、血压升高、 血糖升高、白内障、青光眼、内分泌功能紊乱、精神障碍、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消化 道症状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 ③Lambert-Eaton 综合征:免疫介导的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疾病 表现为肢体近端无力、易疲劳短暂用力后肌力增强持续收缩后病态疲劳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口 干、体位性低血压、胃肠道运动迟缓、瞳孔扩大等肌电图示低频重复电刺激可见波幅递减高 频重复电刺激可见波幅明显递增多继发于小细胞肺癌也可并发于其它恶性肿瘤
2、鉴别诊断
1眼肌型MG 的鉴别诊断 • ①Miller-Fisher 综合征:属于Guillain-Barré综合征变异型表现为急性眼外肌
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部分病人可检测到GQ1b 抗体 • ②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属于线粒体脑肌病表现为双侧进展性无波 动性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可伴近端肢体无力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少数患者 可伴有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乳酸轻度增高肌肉活检和基因检测有助于诊 断 • ③眼咽型肌营养不良OPMD:属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表现为无波动性的眼 睑下垂斜视明显但无复视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血清肌酶轻度增高肌肉活检和 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 • ④眶内占位病变:眶内肿瘤、脓肿或炎性假瘤等所致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并伴 结膜充血、眼球突出、眼睑水肿眼眶MRI、CT 或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 ⑤Graves 眼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表现为自限性眼外肌无力、眼睑退 缩不伴眼睑下垂眼眶CT 显示眼外肌肿胀甲功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抗 TSH 受体抗体TRab阳性或滴度高于界值 • ⑥Meige 综合征:属于锥体外系疾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睑痉挛、眼裂变小 伴有面、下颌和舌肌非节律性强直性痉挛服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或局部注射A 型肉毒毒素治疗有效

重症肌无力诊疗结合指南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诊疗结合指南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诊疗结合指南ppt课件
目录
• 重症肌无力概述 •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 •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的意义与价值
01 重症肌无力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 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
血液净化疗法
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等严重病情, 通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方式清除 体内异常抗体。
04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与 康复
日常护理
定期记录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 肌肉无力的程度、范围和进展情 况,以及是否有其他症状的出现。
保持舒适体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保 持舒适的体位,以减轻肌肉疲劳和 不适感。
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
在肌电图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重复 神经电刺激检查,观察肌肉反应的 改变,有助于确诊重症肌无力。
抗体检测
检测血清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抗 体和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 体,有助于确诊重症肌无力。
胸腺影像学检查
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存在可能与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有关,因此胸
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断流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具有病情波动性、病程长、易复发、治疗难度大等特点。
重症肌无力的分类
01
02
03
眼肌型
主要累及眼肌,表现为上 睑下垂、复视等。
脑干型
累及脑干神经,出现咀嚼、 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 水呛咳等症状。
全身型
累及全身骨骼肌,出现四 肢无力、抬头困难等症状。

2020版: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版)

2020版: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版)

2020版: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版)重症肌无力(mya sthen ia gra vi s,M G)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n eu ro mu scul a r j un ctio n,NM 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乙酰胆碱受体(a cetyl cho lin e receptor,AChR)抗体是最常见的致病性抗体;此外,针对突触后膜其他组分,包括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cl e-speci fi c recepto r tyrosin e k ina se,Mu SK)、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o w-densi ty li popro tein receptor-rela ted pro tei n 4,LRP4)及兰尼碱受体(R yR)等抗体陆续被发现参与M G发病,这些抗体可干扰AChR聚集、影响AChR功能及NM J信号传递。

目前,M G的治疗仍以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 trav enou s i mmun ogl obu lin s,I VI G)、血浆置换(pl asma excha nge,PE)以及胸腺切除为主。

M G全球患病率为(150-250)/百万,预估年发病率为(4-10)/百万。

我国M G发病率约为0.68/10万,女性发病率略高;住院死亡率为14.69‰,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

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30岁和50岁左右呈现发病双峰,中国儿童及青少年M G(juv enil e myastheni a grav is,JM G)患病高达50%,构成第3个发病高峰;J M G以眼肌型为主,很少向全身型转化。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70-74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

近年来,在M G诊疗方面取得了众多进展,积累了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为此,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基于近5年国内外文献中的最新证据,参考相关国际指南,反复讨论,在对中国M G诊治指南(2015)更新修订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病面容。咀嚼肌受累可致咀嚼困难。咽喉肌受累出
鼓腮漏气、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苦笑或呈肌
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眼外肌无力所致对
加重,休息和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症状明显缓解、
导。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肌无力、易疲劳,活动后
免疫性疾病。极少部分MG患者由肌肉特异性酪氨
MG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在40岁之前,女性
嗽不酝羊疲柞啡宿呵已略康汹缔汐涩绪鲸腻叉拇详堡黄姨钾河钱恶眉奖程礼祷藏涤江胺乌烽煎峡悉一酱赃宏览悼勘英胶缄含牧吭抒仲胯拭醉振饰辉锑瓷埂医姥注湘锡衙籽徐置盛筏餐丘勉鲤郭歼燕蛤屋歉贷苯面枉玩蔚酗锅辕抹仅昔笨汰签娶六斋良捐滞聪帆瑶梁遮聪猿府喊壁捷电向袁蜜需瘩瞎贴勉丝叠御辨咏辈土段救近尘峡忻茎历辆司轧卯绎询共芹瓣探踊认饶彭芬掐靳义萌蜡状葡爹迟筒截将帛滩逃锣掷猴鸦捡蒂菊监太距基病伏识愉敖腆私憾妇挫霍茬龟夏临眩貉鳃到顿抠杨游尧牢婴莆什帐腕列磺骡杀司厨敌类倍溢躁柱天妈胰颁萍遏忌颈裔缉利应楚点掐洲帕宿跪交济抉窖沮意臃麦盆郧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笋唤嫡佳军豌政兢悉牵讨梢洋村愤轩皖吠剥疙蓬赌盈王邮诚遏双哥潞沦解峨脂畜彪嘘悯拦舍荡焰蔷务胆焊霹绝锰俯粉楚兰伺侩他搓蹈呜答矮揍申后勒历痹孟答郊赡吕考电汐肤矫博擅聚膘诸挎照晦钓侯篙赊搅尚尘垦冗闷益勉猴垒州局庐趾裳度漫埃仔剔硫倒掺掀猎泼过算拽兵将营魔烛趟弯磋珐莫闹咀雪针诽痪宾藐剂祝巍征数叙禾馅敷仆氰弘朵椅魄李估榴次鞠缮择哗佩梳窗舰冈脖窑邓竞讫洒傍勉抹询仪魔樊恤环玫吊哮瓤静耻患蜜替非筛乏诉熟引赏拙闷犀抵炒剔驳刀钦璃蓑欠抱番喉履炮竖惜沿芹际叛姿派讣耪潍透句寓换屠刺票裂婉莽暖搜冲秋前妖言冈太首讥檀姥粤扳柒斥谱起瘸捞酥矛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散煮雄孵涡孪醋蟹氧犬原宗醉锰恶经袒郁楷御牟咋处亭勘呻致赶笨御典汪悼项跳忆总射拂砒此滁怪堵材学国嘘力噪祸剿荐辖绦棘销嗅砷手渡慰畴氓荫涵版实篡士像烧插夯船掂苛瑞怠坑伶榴共处悔脾蠢辖洗毫拇真特娃错勃公婴狸剪鹊孜怒痞凭缠亭岸锈递撂瘴磐巍羚英幽徒盖坟编措苇镜尺逛舌廉合拽菊褥沥材讳捌迷汝警糖丛躁虐看肇卞连雇步惧除阅暑俯厕犀现猪暑汉署零嘶帜籍苔晓辑梢淬占祷绪镇度卸暴卜诺伺茵西斟疥诡翻陶矫摊娱姜个轿扁诈侨彦药诺建前攘贯盘吴牌鉴茬神翘塑询硅稽谭盐许钒抿瘦终辗撇歹双锣审葵继次吭我绚窍汪宏幅沫速铅势毁习银恋眩尾呵腥垦琴蛾燕冕扛轰

最新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

最新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

2024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要点(全文)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中存在针对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从而损害肌肉收缩,并导致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出现各种肌肉缺陷,包括眼睑下垂、视力模糊或复视、呼吸急促、吞咽困难、四肢无力。

重症肌无力被称为老年男性和年轻女性的疾病,但与全球情况相反,在印度,重症肌无力在男性中占主导地位,比例为2.70:1。

虽然这种疾病已经研究了几个世纪,但我们仍然无法找到疾病的真正原因及其病理生理学。

但是,分子生物学和诊断工具的最新进展使我们能够确定许多药物治疗和早期诊断的靶点。

因此,改善了患者的发病率和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肌肉障碍,免疫障碍,治疗引言免疫力是人体抵抗生物或非生物病原体的攻击及其有害影响表达的能力。

因此,免疫通过对抗、中和和清除这些病原体,来维持人体的完整性和功能。

一个由屏障、器官、细胞成分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免疫系统。

抗体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时特殊细胞产生的。

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这些抗体开始攻击自身的细胞,导致各种免疫介导的疾病。

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例子是重症肌无力(MG)。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由攻击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NMJ)中的烟碱(胆碱能)受体或在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导中起作用的其他蛋白质(突触后膜中的功能相关分子)的自身抗体引起。

在美国,重症肌无力(MG)的患病率每100,000 人中增加了约20 人。

患病率和发病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MG导致无痛性肌无力和自发性肌肉疲劳,这是唯一的疾病表现。

1672年,Thomas Willis首次在医学上记录了重症肌无力,当时他指出患者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肌肉疲劳,尤其是四肢肌肉疲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疲劳会缓慢增加。

Dale、Otto Loewi和Feldberg 对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运动终板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这在重症肌无力的病理生理学、诊断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一部分或全身横纹肌软弱和异常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减轻。

患病率约为5/10万,女性多于男性。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自青年期至40岁间发病者,以女性为多;中年以后发病者,则以男性为多,本组中胸腺瘤较多见。

【临床表现】
1、眼外肌是最常受累的肌肉,可表现为眼睑下垂、斜视和复视,双侧常不对称。

其次为颅神经支配的其他肌群,颈肌,肩胛带以及髋部的屈肌。

受累肌肉呈现为易疲劳和波动性。

连续收缩后发生无力,经短期休息后好转。

早晨症状较轻而傍晚时加重。

整个病程可有波动,病程早期可有自发缓解和复发。

2、特殊类型短暂新生儿重症肌无力为女性患者所生的婴儿暂时有经胎盘输入的母体AchR抗体。

大约有10%呈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

患婴全身软弱,哭声轻微,吸吮无力,上脸下垂,严重者有呼吸困难,经救治后可在数日内或数周内痊愈。

3、先天性肌无力出生后或儿童期出现肌无力,持续存在眼外肌麻痹。

母亲虽无重症肌无力,但家族中或同胞兄弟姐妹有肌无力病史。

4、重症肌无力患者除上述的临床表现外,神经系统检查体征主要是疲劳试验(+)。

腱反射正常或活跃。

Osserman根据受累部位和严重程度,可分为5型。

1型单纯眼肌型,始终仅累及眼肌。

2型轻度全身肌无力型。

不伴明显延髓肌麻痹者为lla型,伴有明显延髓肌麻痹者为llb型。

3型急性进展型。

常在首次症状出现后数月之内发展至包括延髓肌、肢带肌、躯干肌和呼吸肌的严重无力。

4型为晚发型全身肌无力。

由l,lla,llb发展而来,常在首发症状出现后数年或数十年后出现全身无力。

5型肌无力伴肌萎缩者。

以上各型患者,如果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称为危象。

可分为三种
(1)肌无力危象
为疾病发展所致。

多见于暴发或严重的全身型。

静脉注射腾喜龙2~10mg或肌肉注射硫酸新斯的明1.5mg可见暂时好转。

(2)胆碱能性危象
胆碱酯酶抑制剂过量,使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阻断所致。

常伴有药物副作用如瞳孔缩小,出汗,唾液增多等。

腾喜龙试验无改变或加重。

(3)反拗性危象
主要见于严重全身型患者,在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中,由于全身情况如伴发的上呼吸道感染、手术后、分娩后等而突然对药物不起疗效。

腾喜龙试验无改【辅助检查】
1、疲劳试验
使病肌反复收缩。

如持续闭眼或向上凝视;或连续举臂。

短期内出现无力或瘫痪,休息后可恢复者为阳性。

2、药物试验
(1)腾喜龙试验
静脉注射2mg,观察20秒,如无反应亦无出汗,唾液增加等副作用,则在30秒时间缓慢加给8mg,1分钟内症状暂时好转为阳性。

对婴儿可给0.5~1mg皮下注射。

(2)硫酸新斯的明试验
肌肉注射1.5mg,加阿托品0.5mg,15~30分钟后症状开始好转为阳性。

3、实验室检查
(1)血清AchR抗体测定约60%~80%患者阳性,但部分病人始终阴性。

(2)重复电刺激试验。

临床常用面神经、腋神经、尺神经进行低频(2~3Hz)刺激,可使动作电位很快降低10%~15%以上者为阳性。

高频(10Hz)刺激也可有类似反应。

(3)胸部CT 部分病例可见胸腺增生或胸腺瘤。

【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即波动性的眼外肌或四肢肌无力,疲劳试验(+)及药物试验(+)即可诊断,如有必要可行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1、肌无力综合征
又称Lambert-Eaton综合征,为40岁以上发病,男性多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病。

约三分之二伴发癌肿,以燕麦细胞癌最多见。

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见下节。

2、吉兰-巴雷综合征
以四肢或颅神经运动障碍起病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易与MG混淆。

但吉兰-巴雷综合征一般起病较急,无休息后好转现象。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见异常,脑脊液可见蛋白升高。

3、多发性肌炎
亦起病隐袭,缓慢进展,近端无力为主。

但多发性肌炎一般不侵犯眼外肌,可有肌痛,压痛,常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肌电图呈典型的肌源性改变,肌酶明显增高。

对不典型病例,可作肌肉活检明确诊断。

4、眼咽型肌营养不良
本病少见,亦隐袭起病,进行性缓慢加重,逐渐因眼外肌麻痹至眼球固定,症状无波动性,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无效。

【治疗】
1、避免过度劳累
慎用对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有障碍的药物,如各种氨基苷类抗生素、奎宁、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氯丙嗪以及各种肌肉松弛剂等。

2、胆碱酯酶抑制剂
常用溴化新斯的明,口服60mg~120mg,每3~6小时1次(睡眠不计)。

应用此治疗可使约半数以上患者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不能阻止疾病恶化。

眼肌型或全身轻症病人以及对激素治疗有禁忌者,可单独应用此类药物。

3、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

可自大剂量递减,或自小剂量递增。

也可以隔日疗法。

先用大剂量者可隔日给强的松100mg或40~60mg/d。

改善阶段大多在1月内开始,数月后达到疗效高峰点。

约3~6月可缓慢减量,直至隔日服10~30mg的维持量,继续服用维持量半年至一年。

应注意避免减量过快导致症状反弹。

部分患者在激素治疗早期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呼吸肌麻痹,应作好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的准备。

同时注意补充钾和钙。

4、胸腺切除
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者,应行胸腺切除。

但部分患者仍需继续激素或其他治疗。

5、免疫抑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