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缙教授再现千年针刺手法绝技
张缙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针灸手法介绍单式手法张缙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揣、爪、循、摄(穴上经上),摇、盘、捻、搓(左右动作),进、退、提、插(上下动作),刮、弹、飞、摩(针柄上),动、推、颤、弩(针身上),按、扪、搜、拔(进出针后穴位上)(针尖上)。
(一)揣是寻找穴位的方法。
以拇指或食指指头,找穴位区域(穴区)内之敏感点.穴“区”之大小依据腧穴之所在的解剖位置而不一,穴为区内之敏感点。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特殊穴位有专门揣法:丰盈肥厚—用按压法,中脘、环跳即是。
两筋之间—用分拨法,内关、足三里即是.穴被覆盖—用旋转法,养老、神门即是.穴在关节-用张合法,听宫、下关即是.屈伸关节方能揣穴——解溪即是。
垫肘抬肩方能揣穴——肩顒即是。
《针灸大成》:“揣:揣而寻之。
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在阴部筋骨之侧,陷者为真.在阴间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其肉厚薄或伸或屈,或平或直,以法取之,按而下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也.”(二)爪是标记穴位及宣散气血,以使进针无痛的方法,以拇、食指头揣到敏感点后立即立起第三指关节,以指甲爪掐穴.爪也是爪切速刺的组成部分.揣爪是在穴上施用的方法.《针灸大成》:“爪:爪而下之,此则<针赋>曰左手重而切按欲令气血得以宣散,是乃不伤于荣也,右手轻而徐入,欲不痛之因,此乃下针之秘法也。
”(三)循是循按经脉,以激发经气使气血往来的方法.使二、三、四三指平直(屈曲第一指关节),在一经之末端,一般在腕、踝关节上向心循按,循按与揉法相结合.《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穴部经络之处,用于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金针赋》:“循而摄之,行气之法.”《针灸问对》:“下针之后,如气不全,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尖至曲池,上下往来按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
针刺手法名家张缙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针刺手法名家张缙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文章较长,建议先收藏得空后仔细品味,不管您学没学过针灸,不管您体验没体验过针灸,这篇都具有不错的可读性。
成才之路他幼承慈训,在读诗文,又遇良师,得习经史,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
他毕业于名牌医大,医学基础扎实,后又结业于卫生部针灸高师班,在京城得遇名师,学到了一身过硬之本领。
他智慧聪颖,能过目成诵,思维敏捷,可举一反多。
他就是我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
张缙,原名张国梁,1930年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半拉门乡,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他自幼受到外祖家中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痴迷,四岁时就在母亲的口授下能背诵二十多首唐诗。
因为他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为其今后从事中医文献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缘巧合,西医转行成为中医1951年,张缙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在东北军区的廿六后方医院做了一名外科大夫。
在做西医大夫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针灸家朱琏写的《新针灸学》,每当得闲,张缙便认真阅读、仔细揣摩,他在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中医的世界,针灸的殿堂。
回忆起那段时光,张缙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人也仿佛年轻了许多。
“葛春胜,是当年我在尚志医院工作的同事,他是药剂科的主任。
一天,他突然得了重症胃痉挛,吃了许多药,毫无效果,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医务科金主任对我说给他针灸试一试,我对这样重症胃疼也心里没底,其他大夫们也说针灸试试,我立刻找来《新针灸学》,按上面写的方法,先针中脘、梁门、足三里,结果不见效,我又改刺脾俞、胃俞二穴,奇迹发生了,他的胃竟然完全不疼了,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接下来的一件还是和葛春胜有关的事,他的母亲得了急性结膜炎,老太太特信针灸,所以坚决要求我为她针灸,说实在的,针灸治眼病我想都没想过,我又只好回去看书,这次我在她的睛明、鱼腰、瞳子胗、合谷四个穴位上行针,然后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出针后,眼睛的肿痛感就大有好转,第二天,我又用同样的方法给老太太扎了一次针,这次出针后,不适的症状就几乎完全消失了,第三天,再次施针结束后,老太太的眼睛就完全好了,从此以后,老太太成了我的忠实‘粉丝’,遇到谁生病,就让他找我针灸。
国际传承班讲稿4-复式手法(2016年6月)
天部
9
人部
地部
9
9
术式全过程:
选病---选穴---速刺进针---试针观气---分层操作---配合口呼鼻 吸----热至--- 留针---出针。
注意事项:
病人适合-----寒症;
穴位适合-----肌肉丰满;
力度适合-----用力要重; 方向适合-----向内用针用力(推力);
得气适合-----胀、 酸、热;
胀酸----推针取热;
痒麻----飞针取凉。 心理因素要运用得体,行手法前考虑体质, 阴阳平和之人首选,少阳之人次选,要试针观 气。
四、龙虎龟凤四法
龙虎龟凤四法是仿生动作的一组手法。 (1) 青龙摆尾 «金针赋»:“一日青龙摆尾,如扶船 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 出处:«金针赋»; 作用:通经接气; 方法特点:斜针,慢而大摇; 形似:如扶船舵;
(d)搓针得气,右搓。
(e)搓成达标:I插之不入; II提之不出; III捻之不转; IV候针自摇(不用押手守气)。 此乃得气最佳之象 (f)原来候针自摇和复进其源是倒句,应入针 至地----提针至天----复进其原 (又到地) ----候针自摇。 (g)上下左右,四围飞旋是其术式。
再行上下八指法,关节宣通气自流。 这是“龙”、“虎”二法的合用。八指法当指 下手八法。
注意:
(a)龙虎龟凤是四法,而不全是通经接气。
“龟”是搜寻经气方,“凤”是透天凉
法。
(b)必须同时用“循摄”。 “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 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远之,仍以循摄爪切, 无不应点,此通仙之妙。”这段是很重要的,但 多被忽视。
(10)赤凤摇头 (11)龙虎交战 (12)龙虎升降
(21)子午倾针
张缙教授针刺手法学术讲稿
张缙教授针刺手法学术讲稿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张缙教授的针刺手法,这可真是一门超级有趣的学问!你知道吗?张缙教授的针刺手法那叫一个绝!就像武林高手的绝招一样,能发挥出神奇的效果。
他特别强调进针的技巧,可不是随便一扎就行的哦。
得轻柔、准确,就像给宝贝轻轻盖上一层薄被,不能太粗鲁。
而且啊,行针的时候也有讲究,要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人的反应来调整。
这就像是在跟身体对话,问问它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还有哦,提插捻转也不是随便做做的。
力度、频率都得恰到好处,就像跳舞时的节奏,不能乱了套。
有时候轻轻一转,就能打开身体的“健康之门”;有时候重重一提,就能把病气给赶跑。
张缙教授还说,针刺的时候要全神贯注,把自己的心和针连在一起。
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能拯救身体的小天使,带着满满的爱和关怀去操作。
呢,张缙教授的针刺手法真的是太厉害了,咱们可得好好学,让更多的人受益,让健康常伴大家左右!第二篇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接着唠唠张缙教授的针刺手法。
张缙教授的手法那可不是一般的牛!他对于针刺的角度和深度都有精细的研究。
就好比说,不同的穴位就像不同的小房子,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就是打开房子门的钥匙,得选对了才能进去发挥作用。
而且他特别注重手法的灵活性。
有时候要快如闪电,一下子解决问题;有时候又要慢工出细活,耐心地调整。
这就像做菜一样,火候得掌握好,急不得也慢不得。
还有啊,张缙教授说针刺时的手感也很重要。
就像我们摸东西能感觉到质地一样,针下去了也能感觉到身体的反应,根据这个来调整手法,这可需要经验和细心呢。
另外,他还强调了针刺前后的准备和收尾工作。
不能扎完针就不管了,得像照顾小朋友一样,从头到尾都关心着。
说起来,张缙教授的这些针刺手法真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和智慧结晶。
咱们要是能学好,那可真是太棒啦!说不定能成为大家健康的小卫士呢!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想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和学习呀?。
张缙教授针刺手法精要
6.1古典经络理论和循经感传规律性的研究 在《十一脉灸经》中,把“经”叫作“脉”,在《内经》的成书过
程中,就由“脉”转换为“经”,并与“络”结合最后定型为“经 络”。经脉在人体循行有两个系统:一是肺肝流注。肺肝流注 (+灵枢•经脉》第十)由手太阴经起至足厥阴肝经止,如环无端 的循行是营血流注模式。二是井合流注。以《灵枢•本输》第 二为代表,《灵枢•根结》第五,《灵枢•卫气》第五十二中之标 本,其共性为经气向心而行。井合流注才是指导针灸的经络理 论。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循经感传的研究中,黑龙江针麻 协作组总结出循经感传有八个规律:普遍性和潜在性,趋病性 和效应性,可激性和可控性,循经性和变异性。这八个规律性之 间也相互联系&
・96・
-老中医经验・
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Apr 2021,30(2)
张缙教授针刺手法精要
张云1张缙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1; 2.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6)
摘要张缙教授是我国中医针灸手法集大成者,毕生致力于针刺手法的研究,尤其精研于《针灸大成》,并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为我国针刺手法的规范化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起草制定了毫针针刺操作手法的标准。笔者有幸于2014年 拜于张缙教授门下,跟随老师系统学习针刺手法,并苦练基本功,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张缙教授对针刺手法 的研究做一总结,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的针灸从业者研究针刺手法,将这一针刺手技代代相传,更好地实现“拯救之法, 妙用者针”。
套取热取凉手法的经典命名和经典术式&这里也提意,只有在对原文“含英咀 华”之后,才能达到"明心见性”的境地,才能体会到国学中文字 的妙用。杨继洲用“玄机秘要”名其书,想即此之意&
【张缙】24式单式手法及复式手法(精华)
【张缙】24式单式手法及复式手法(精华)作者简介:张缙,1930年9月4日生,辽宁省黑山县人,是国内外著名针灸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针法灸法学科带头人、“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位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导读】:张缙教授强调: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有目的而不能盲目;任何一个术式都要有所依而又有所变;任何一个手法都要组合有方,搭配得法;具体操作则应“意随针入、力伴针行、意力合一、以意领气”,动作要“小而有力、巧而圆通、精而不乱”。
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气”的变化使用各种针刺手法,使“得气”“飞经走气”“气至病所”一气呵成。
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操作规范之立论依据一、前言“针刺手法”是一个体系。
它包括了:单式手法和复式手法,它的基本理论即循经感传理论,针刺得气和针刺补泻,以及相适应的进针法和基本功训练。
最重要的复式手法只有两类,一类是热补凉泻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一类是飞经走气,气至病所的龙虎大段通经接气手法。
我国在针刺手法系列研究上是有序进行的和全方位推进的,从而为针刺手法制定规范,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二、烧山火与透天凉古典文献的正本清源研究“烧山火”和“透天凉”是寒热手法的通称。
(一)《内经》中的取热取凉手法是寒热手法的源头《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素问·针解篇》: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
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二)“徐疾”的后世发展和对徐疾的补充可以看出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操作技术是从《灵枢·九针十二原》上“徐疾”通过《小针解》的解释传承下来的。
经元明时期的充实,成为一个体系,一直发展到今天。
张缙教授针刺手法
张缙教授针刺手法
张缙教授的针刺手法,那可真是一门高深的技艺!
你想想,一根小小的针,在他手里就能发挥出神奇的作用,这是多
么不可思议啊!
这针刺手法,就像是一位武林高手的独门秘籍。
高手出招,看似轻
描淡写,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功力。
张缙教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
次精准的进针、捻转、提插,都仿佛带着一种魔力。
进针,那可不是随随便便一扎就了事。
得找准穴位,就像射箭要瞄
准靶心一样。
力度和角度都有讲究,稍微偏差一点,效果可能就大打
折扣。
这难道不是很考验功夫吗?
捻转呢,就像是在轻轻地抚摸一件珍贵的宝贝,要轻柔、细腻,却
又带着恰到好处的力度。
太过用力,怕伤了;太轻了,又达不到效果。
提插的功夫更是妙不可言。
有时快,有时慢,有时深,有时浅。
这
就好比在弹奏一首美妙的乐曲,节奏的把握至关重要。
再说这行针的时间,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
这不就跟做饭掌握火
候一个道理吗?时间过长,可能就“糊了”;时间太短,又“没熟”。
而且,张缙教授的针刺手法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像我们应对生活
中的各种情况,得灵活多变。
不同的病症,不同的患者,手法都得做
出相应的调整。
这得多难啊!
学会这针刺手法,不仅需要耐心和细心,还得有一颗敬畏之心。
毕竟,这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总之,张缙教授的针刺手法是一门需要不断钻研和实践的艺术,只有用心去体会,去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
国宝级针灸大师的绝活
国宝级针灸大师的绝活
针灸已传承至少5000年,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20余万的针灸师。而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医针灸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确定的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全世界仅有四位:程莘农、贺普仁、郭诚杰和张缙(jìn第一针
贺普仁,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原针灸科主任,教授,中国针灸协会高级顾问、北京针灸学会终身名誉会长。
擅长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风、风湿性关节炎、儿童弱智、子宫肌瘤、外阴白斑等。
近况:今年87岁,已不出诊。
提起中医针灸大师贺普仁,不得不说到他将气功、武术和针灸三者集为一体,开创独特的快速无痛针刺手法,并将较少有人问津的火针疗法重新挖掘出来,被同道和业内赞为“天下第一针”。
在长达五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贺普仁博采众家之长,用全新的治疗思想,创立了“贺氏针灸三通法”,即微通法(用毫针针刺)、温通法(用火针或艾灸)和强通法(用三棱针放血)。贺普仁尤为推崇温通法,即我们现在常说的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将0.5毫米粗、耐高温的金属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对准穴位,快进快出,不留针,整个时间不超过0.5秒,针刺后患者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的白点,感觉一点点疼。目前,贺老的火针疗法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风、风湿性关节炎、儿童弱智、子宫肌瘤、外阴白斑、慢性小腿溃疡等病上均有显著疗效。
张缙(jìn):
24种毫针拿下寒症
张缙,曾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资深常务理事、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治疗:五官、妇科、脾胃等疑难杂症。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需预约)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访华。一天晚宴之后,田中角荣血压骤然增高。贺普仁接到通知,赶忙前去救治。原来,田中角荣患有高血压,但又贪杯,事后血压升高,人昏眩,头疼。贺普仁给他在曲池、合谷、阳陵、足三里处扎针,然后,在田中角荣的百会穴上,他又用了三棱针进行放血治疗。一放完血马上测量,田中角荣的血压下降了20mmHg,立刻见效。
国际传承班讲稿1-手法定义、源流、补泻(2016年6月)详解
三、针刺补泻
几个必须弄清楚的关键问题: (一)补泻是在《内经》时代开始的,到元明之
际完成的。 (二)“补泻”这个概念有几个方面的涵义:
1.指总的机体的机能状态而言,对虚者宜 补,对实者宜泻,但要通过调气解决。
2.指具体的方法,如徐疾补泻、提插补泻 、捻转补泻、九六补泻等。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五十五分。
(四)泉石心之《金针赋》于1439年完成。 是第一部针刺手法专著。泉石心是窦氏的
派系倪孟仲,彭九思的门人,距窦氏约150年。 1.首次提出烧山火透天凉,并立下了经典
术式; 2.再次提出十四法; 3.提出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
赤凤迎源四种古典仿生学手法;并提出了它们 的具体术式;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五十五 分。
对此的几点看法:
1.《内经》原则精神:引阳入内——补;导阴外出—— 泻。 2.《刺志论》:实者气入也——气实者热也;虚者气出
也——气虚者寒也。
3.引阳入内,气入为实,气实者热——与徐入取热一 致
导阴外出,气出为虚,气虚者寒——与徐出取凉一
致 4.开阖是一种辅助、从属的方法,不能独立存在。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五十五 分。
《针灸大成》:“问呼吸之理。答曰此乃调 和阴阳法也。故经言,呼者阳出,吸着随阴入, 虽此呼吸分阴阳,实有一气而为体,其气内历于 五脏,外随于三焦,周布一身,循环经络流注空 穴,顺其形气之方圆,然后为用不同耳……呼吸 出入乃造化之枢纽,人身之关键,针家所必用也 。盖呼则出其气,吸则入其气。欲补之时,气出 入针,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 针。”
3.提出针刺补泻的治疗原则; ①虚则补之;②实则泻之;③郁陈则
烧山火、透天凉秘诀——张缙
烧山火、透天凉秘诀——张缙张缙教授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大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中国针灸学会资深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主任委员、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会长。
从医50余年来,潜心研究针灸学巨著《针灸大成》,并历时20年对这部书做了校释,写成90余万字的《针灸大成校释》一书,受到国内外针灸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引起极大反响。
从20世纪50年代起,张缙教授便开始对“针感”“针刺手法”等经络现象进行研究,在针刺“循经感传”的控制和“气至病所”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他还在古人针刺行针手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为我国针刺手法的规范化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笔者师从张缙教授多年,为探求针刺手法之精髓,常登门拜访,并在临床实践中反复体会和研究,倍感张缙教授针法之神妙。
现就张缙教授复式补泻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作简要介绍。
1烧山火1)烧山火手法概述烧山火手法属于常用复式补泻手法之一,是热补法的代表性手法。
最早在《素问·针解》篇中记载:“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
气实乃热也。
”在《灵枢·终始》篇中也记载:“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可见当时已有虚实补泻和针刺取热的概念。
其后,金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的论述,成为后世热补手法的要点。
烧山火手法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中:“考夫治病之法有八。
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
除寒之有准……皆细细搓之。
祛病准绳。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曰:“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凡用针之时,须捻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
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
未效,依前法再施也。
”对烧山火手法的操作和主治范围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国际传承班讲稿2-基本功、进针法、得气(2016年6月)
⑤针要直刺,要刺透。从正反两面可透视出 练针者刺针时之心态是否认真,是否正指直 刺,是否意念集中。 ⑥练针时应当环境安静、意念集中、心态平 和,方能收到守神练针之效果。 ⑦过去正规练针用粗纤维之糊窗纸(也叫呈 文纸),用扎花撑子绷紧,先两层后多层。 ⑧用纸板练针的好处是通过扎纸板来练指力, 通过感受针穿过瓦楞时一层实一层虚的不同 感觉来练指感。
张缙教授针刺手法讲稿II
“中医针灸” 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张 缙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16年6月
一、针刺手法基本功训练
针灸学是一门知识型与技术型相结合的 学科。在针刺手法方面,其操作技术的比重 尤大。古今中外,举凡竞技项目,没有不重 视练基本功的,针灸的操作技术尤其如此。 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不断提高技巧水平。 我们古代是把针灸的技术与学识分开的,在 书上只详论腧穴、经络和对疾病的治疗,操 作技术层面则由师徒间面对面的传承,因此 针灸书上少有关于基本功的记载。
③张缙教授指出,“针刺得气”和“气至 病所”是启动机体自家调节机制的必经之路。 如果说针刺得气是启动枢机之始,气至病所 则是对枢机的终极启动。“得气”是针刺获 效的最基本的要求;而气至病所则是取得针 刺最佳效果的无可替代的手段。
④张缙教授和他的团队用声电鍉针激发感 传在特殊病人(牡丹江聋哑学校学生)身上 能使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至病 所率提高至91.8%,并在另三个聋哑学校 (佳木斯、哈尔滨、北京),完全重复出现, 他们在聋哑、冠心病、肺癌等患者身上实测 并绘制了四十一幅气至病所图,用这四十一 幅图与《十一脉灸经》、《灵枢· 本输》、 《灵枢· 根结》和《灵枢· 卫气》中之标本,对 应起来看,给我们的启示是《灵枢》这三篇 和十一脉灸经应该是临床实测的记录。
张缙:《针灸大成》就像《圣经》,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影响
张缙:《针灸大成》就像《圣经》,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影响张缙张缙,博士研究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针灸学会第六届委员会高级顾问、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衢州市杨继洲针灸医院名誉院长。
曾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资深常务理事、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张缙到东北军区某外科当大夫,偶然得到一本针灸家朱琏写的《新针灸学》,细细读来非常感兴趣。
一次他同事的母亲得了急性结膜炎,“老太太特信针灸,坚决要求我为针灸,说实在的,针灸治眼病我想都没想过,只好先回去翻书,第一次在老太太的睛明、鱼腰、瞳子髎、合谷四个穴位上行针,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出针后,她眼睛的肿痛感就大有好转,第二天行针后,不适的症状几乎完全消失了,第三天再次施针结束后,老太太的眼睛就完全好了。
”由此,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踏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医领域,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并成为了成绩斐然的大家。
去针灸科看病的病人有90%以上,都扎毫针,但是用起来的效果可不一样,“比如说腰疼,同样的穴位,有的医生扎一个月也不好,有的医生一针就能见效,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这就是针刺手法的不同”,张缙教授举例,他用了近五十年来研究毫针的针法,“几乎每天都和毫针做伴儿,比和家人的时间还长”,他提出了24式单式手法及烧山火、透天凉、飞经走气和气至病所的复式手法。
张缙教授传承的重点是“针刺手法”:张缙教授从1956年-2000年这五十年中,学习和研究针刺手法时涉及了针感、经络、进针、练基本功,针刺得气、针刺补泻、单式手法、复式手法以及针刺手法古典文献的正本清源研究等;对这一系统工程,他以几十年的功力,进行了研究;这期间他正主持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工作,他有条件组织全国专家参与研究,他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多人参与了针刺手法的研究。
“大临床”思想:一代针灸大师的不懈追求
“大临床”思想:一代针灸大师的不懈追求作者:刘志学刘高峰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第14期尽管早闻针灸大师张缙教授大名,但一直无缘结识。
后来,还是在张缙教授的门生、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吴滨江教授的引见下,记者才和这位已趋鲐背之年的“国宝”级老专家联系上。
张缙教授从医60余年,一直致力于针刺手法研究、经络理论研究、针灸古典文献《针灸大成》的研究。
他从实践到理论完善了针灸的基本功训练、单式手法、复式手法、针刺得气和针刺补泻等理论,在针刺手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是我国针法灸法的学科带头人。
他提出的“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的经络研究工作程序,成为全国经络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针刺手法的研究方面,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一套有关控制针感性质和传导方位的方法,至今仍有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
在经络研究方面,他提出了循经感传八大规律性,并升华为理论体系,对指导针刺手法的临床,发展经络理论具有很高的学科价值。
他在《针灸大成》的研究中提出的“传承宜遵古,发展应循宗,创新不变异,用洋是为中”的研究思路,受到学界普遍重视。
张缙教授以50年功力达成的研究成果——有关《针灸大成》的著作共3部、约250万字,足以坐实他在该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由此被学界誉为“当代杨继洲”。
2010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的四位传承人之一……机缘巧合,由西医转行为中医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半拉门镇的张缙教授,自幼便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功底,为他日后从事古典中医药文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张缙教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东北军区的后方医院做了一名外科大夫。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针灸名家朱琏所著的《新针灸学》。
满腹国学素养的张缙教授得闲便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无意中走进了中医殿堂……有一天,他的老同事、药师葛春胜忽然得了重症胃痉挛,用西医的方式怎么治疗都不见效果,有同事建议用针灸试一试,张缙教授立刻找来《新针灸学》,按上面的方法,先针中脘、梁门、足三里,未能凑效,又改刺脾俞、胃俞二穴,奇迹发生了,葛春胜的胃竟然完全不疼了。
名老中医张缙论针感
名老中医张缙论针感在通常情况下,进针后患者都要产生一定针感,其性质是有所不同的。
临床经验证明,不同性质的针感,对不同疾病在疗效上是有区别的。
最明确的实例就是冷热两种手法。
当然不是在每一个患者身上都需要这样做,也不是任何一个症例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要根据术者经验和患者病情以及机体对针感的反应来决定。
但一般说来,只要术者有足够的指力,押手运用得适当,针的深度合适,在操作上,把“揣”、“爪”、“搓”、“弹”、“摇”、“扪”、“捻”等方法灵活地结合起来应用,是可以控制针感的性质的。
1.酸:这是常见的针感之一,多出现在局部,有时也可以传到远端。
这种“酸”多出现于深部有肌肉组织之穴位上。
其出现是以四肢为主(末梢穴位除外),腰部次之,颈部、背部、面部再次之,腹部尤其胸部少见。
末梢敏感之穴位上则不见。
其性质与剧烈运动后肌肉因乳酸蓄积而致之酸痛中的“酸”颇相似。
此种针感多在行手法中出现。
控制“酸”时,押手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一般针后多产生“麻”或“胀”的针感。
如果基础感觉是“麻”,押手要多用些力;如果基础感是“胀”,押手可轻些。
此时可将针向一方(或左或右)捻转,如果因捻转而出现了“疼痛”,则成功可能性就要小,若经过捻转胀感加重了,就要抓住这个胀感的时机变捻转为提插,提插的速度要快些,幅度要小些。
如果不成功,可依法再作。
2.麻:麻在临床上极为多见,除四肢末梢外,其他穴位均常常出现。
有时是条状或线状,也有时成带状,一般全是可传的。
“麻”是针后最易出现的针感,如果针后出现了麻以外的针感时,可以用下述方法使之变成麻感,此时押手可以不用,用时也要极轻,使之仅起固定穴位的作用,针的捻转角度要大一些,提插的幅度要大,速度则快慢均可,针尖的方向要变换。
其操作方法归纳如表3。
3.胀:胀在针感中是多见的。
在产生酸的针感之前,往往出现胀。
此种针感多在局部出现,有的以局部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呈片状扩散,与局部注射药物所形成的胀感相似。
在控制胀时,押手是极为重要的。
一代大师,丹心向晚——记锦州籍针灸大师张缙
一代大师,丹心向晚——记锦州籍针灸大师张缙文/本报记者王野因偶然的一次病痛,接触到中医针灸,被落针见效的事实给震惊,遂对针灸及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联想到社会上对中医的争议,与医者几番探讨深谈,得到了出人意料的收获——被称为国宝级人物的一代针灸大师张缙,竟然是我们锦州人!张缙,何许人也?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而这位在针灸界声名赫赫的人物,居然是我们锦州人——锦州黑山县半拉门镇。
说起张缙先生与中医的缘分就起于针灸,他本是西医出身,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一本针灸名家朱琏的《新针灸学》,适逢一位老同事得了重症胃痉挛,西医治疗虽有疗效但却差强人意,他按书上的方式试着针灸,同事的胃痛竟然不见了踪迹。
后来同事的母亲得急性结膜炎,张缙为她针了三次,老太太的眼病也完全好了。
而更神奇的一次是同事的妻子产后因胎盘残留,出血不止,医院紧急广播找人献血救命,在这紧急关头,他只扎了几针,胎盘排出,血也马上止住了!这神奇的效果把张缙自己都惊呆了!自此,张缙与针灸及中医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也从一名西医转行成了中医。
张缙先生从医60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针刺手法研究、经络理论研究、针灸古典文献《针灸大成》的研究。
针刺手法方面,他提出控制针感性质和传导方位的方法。
经络研究方面提出循经感传八大规律性。
在《针灸大成》的研究中提出“传承宜遵古,发展应循宗,创新不变异,用洋是为中”的研究思路,受到针灸界的普遍认同。
不仅如此,张先生理论联系实践,完善了针灸的基本功训练、单式手法、复式手法、针刺得气和针刺补泻等理论,完成了针刺手法的国家标准化。
因其对针灸的贡献极其丰硕,以至于在当代针灸界有“东陆(上海陆瘦燕)、南文(广州文介峰)、西郑(甘肃郑魁山)、北张(哈尔滨张缙)”四大针王之说,而四人之中目前已只有张老唯一健在。
到了晚年的张缙先生,除了依然执着于针灸的研究外,同时致力于针灸的传承。
张缙针刺24单式手法摘要(如法练习,马到功成)
张缙针刺24单式手法摘要(如法练习,马到功成)针灸基本功。
本文部分选自中国针灸2010年10月第30卷第10期(文末附有张老手法示范视频)。
之前接触过,感觉很好。
尤其是接触针灸比较晚的,比如我这样的。
可以看了如法练习。
功夫不在突击,在于坚持。
针不离手,曲不离口。
针灸学是一门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而针灸的操作技术,尤其是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的灵魂,因此实际操作技能就显得格外重要。
张缙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针灸学家、知名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针刺手法的研究,他的研究至今已经到了相当精准的程度。
张老在针刺手法的研究中涉及了7个大的方面:①练手法基本功的研究;②行针刺手法时进针法的研究;③二十四式单式手法的研究;④以烧山火、透天凉与龙虎龟凤四法为核心的复式手法的研究;⑤针刺补泻的研究;⑥针刺得气的研究;⑦针感的研究。
这些研究覆盖了针刺手法的全部。
针刺手法中最基本的是单式手法,单式手法的组合应用就是复式手法。
关于单式手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至元代窦汉卿,在其所著《针经指南》中记有14种手法,明初泉石心(是其号不是其姓名)在《金针赋》里也是讲十四式单式手法。
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述的都是十四法。
杨继洲把单式手法简化为下手八法,近人陆瘦燕提出十六法。
张老认为单式手法已够繁多,不宜再创新项,进行古法整理,厘定术式,制定标准,才是当务之急。
张老从文献的正本清源到临床实践,用20年的时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出6句口诀,背诵时可以朗朗上口,分组时可以配对比较,即:揣、爪、循、摄(穴上、经上),摇、盘、捻、搓(左右动作),进、退、提、插(上下动作),刮、弹、飞、摩(在针柄上),动、推、颤、弩(在针身上),按、扪、搜、拨(在穴位与针尖上)。
“揣、爪、循、摄”为第1句,前两式是用在穴位上的手法,揣的目的是为了找准穴位,用爪切,既可激发经气,又便于从爪痕之处认穴;后两式是用指头循所拟刺之经,用爪甲摄所拟刺之经。
沉痛哀悼张缙教授逝世
沉痛哀悼张缙教授逝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中医院(杨继洲针灸医院)名誉院长张缙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9日凌晨零点十分逝世,享年91周岁。
张缙教授有关情况介绍1930年9月生,辽宁省黑山县人,著名针灸专家。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第五届政协委员,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主任医师,兼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针法灸法分会理事,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
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原院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学院兼职教授。
世界针联“中医针灸”传承导师,世界针联传承工作委员会顾问,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名誉院长,匈牙利中医药学会高级顾问。
张缙教授穷其毕生精力,致力于运用针刺手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研究,为推动中医药针灸传承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
他从事中医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七十余载,在循经感传、针刺手法、古典针灸文献及中医软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为全球的中医药和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尤其是在针刺手法方面,张缙教授是当代针刺手法学派的领军者!张缙教授有着一颗传承与弘扬针刺手法和《针灸大成》理论的热诚之心,还举家搬迁至针圣杨继洲故里——衢江,追根溯源,为衢江中医针灸事业坐镇,引进中医针灸人才队伍,助力打造极具古典与现代特色结合的衢江区中医院(杨继洲针灸医院)。
其作为衢江区中医院的名誉院长,一直心系医院的发展,致力于弘扬中医针灸文化,2018年11月杨继洲博物馆开馆之际,张缙教授向杨继洲博物馆分别捐赠了《针刺手法手稿》、明代《针灸大成》图谱等珍贵物品,以寄予后辈的医务工作者坚守中医情怀、为民情怀,彰显了其大爱精神。
针灸大师张缙
针灸大师张缙
李晓雷;程延安;高希言
【期刊名称】《中医学报》
【年(卷),期】2012(27)4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缙教授针灸学术人生和学术成就。
方法:从张缙教授幼年经历、立志学中医针灸、苦志攻"针经"、研究针刺手法等方
面入手,对其学术观点和成就进行分析。
结果:张缙教授对针刺手法的研究深入透彻。
结论:张缙教授作为"全国名老中医"及全国针灸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在针灸研究领域贡献甚宏,堪称针灸大师。
【总页数】3页(P416-418)
【关键词】张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老中医;针灸大师;针刺手法;经络
【作者】李晓雷;程延安;高希言
【作者单位】开封市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8
【相关文献】
1.“大临床”思想:一代针灸大师的不懈追求——记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
学家张缙教授 [J], 刘志学;刘高峰
2.张缙彦与王铎书画交往及其书法艺术风格初探--兼及张缙彦所作诗文、考察历史遗迹活动 [J], 徐文勇
3.张缙彦与王铎书画交往及其书法艺术风格初探
——兼及张缙彦所作诗文、考察历史遗迹活动 [J], 徐文勇
4.对联大师解缙(上) [J],
5.对联大师解缙(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缙教授学术思想渊源及启示
张缙教授学术思想渊源及启示
谈太鹏;张静;张缙
【期刊名称】《中医学报》
【年(卷),期】2017(32)9
【摘要】张缙教授从医60余载,从实践到理论,完善了针灸手法的基本功训练、单式手法、复式手法、针刺得气和针刺补泻等理论,并通过实验反复验证,在针刺手法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对针刺手法的研究,在全国范围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张缙教授先后参与国家古籍校释工作,研究古代针刺手法,组织经络科研工作,开展针灸进修教育,将其毕生心血投入到针灸学术事业中。
笔者有幸跟随张缙教授多年,对张缙教授的学术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探求张缙教授学术思想的起源,把其学术思想传承发扬,在张缙教授的指导下,结合检索相关文献,搜集本人口述等方法,了解张缙教授学术思想的渊源。
【总页数】3页(P1648-1650)
【关键词】张缙;针灸基本功;学术思想;名医经验
【作者】谈太鹏;张静;张缙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7.29
【相关文献】
1.陶高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和学术思想概述 [J], 席琳图雅; 陶高; 娜荷雅
2.张缙教授24式单式手法之搓法配合枳术丸治疗习惯性便秘80例临床疗效观察[J], 马小鹏; 张缙
3.访著名超声医学专家张缙熙教授 [J], 傅谭娉
4.浅析张缙教授“烧山火”手法临床操作范式 [J], 蒋轶男
5.张缙教授针刺手法精要 [J], 张云;张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缙教授再现千年针刺手法绝技
“中医针灸,世界针灸”重装上线。
全球最新、最快、最
全的针灸第一时间有态度、负责任的呈现给您。
众所周知,“烧山火、透天凉”是针刺手法中的瑰宝。
元明以来,传
承不息,当今针灸教材中也有详细记载,每个针灸医生想必
都学过。
可是临床中,又有几人能得心应手,寒热由心呢?
是古人欺我,还是我们的操作遗失了什么?
张缙是谁?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同时,贺普仁、郭诚
杰、程莘农和张缙四位针灸泰斗,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
产中医针灸传承人。
目前,这四位“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
中已有三位老先生仙逝,仅存硕果以针刺手法见长而著称的
张缙教授,堪称中医针灸界的“国宝”级人物。
张缙教授学术思想及影响张缙教授在循经感传、针刺手法、古典
针灸文献及中医软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为全
球的针灸事业和中医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尤其是在
针刺手法方面,张缙教授是当代针刺手法学派的领军者!
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中的高精尖部分,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的关键所在,也是针灸医生技术水平的标志。
它是一门“往圣的绝学”,真正能掌握这门绝技、理论研究的精深、以针取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