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堂课
初中历史教师第一节课教案
初中历史教师第一节课教案《中国古代史》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演变,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案例分析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课程开始时,我会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夏商周首先,我会介绍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灭亡及其主要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2)春秋战国接着,我会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主要事件,如齐桓公称霸、战国七雄等,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3)秦汉然后,我会介绍秦朝的统一、灭亡以及汉朝的建立、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繁荣时期。
(4)三国两晋南北朝接下来,我会讲解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变化。
(5)隋唐五代十国再次,我会介绍隋朝的统一、灭亡以及唐朝的繁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高峰时期。
(6)宋元明清最后,我会讲解宋朝的建立、灭亡以及元朝、明朝、清朝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变迁。
3. 课堂讨论在讲授完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后,我会提出讨论话题:你认为中国古代史的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事件是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4. 案例分析接着,我会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等,让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古代史的影响。
5. 总结在课程接近尾声时,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性和发展脉络。
6. 布置作业最后,我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选取一个历史时期,撰写一篇简要的介绍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时组建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是部落联盟。
②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师】PPT展示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这一部分内容的思维导图。进行小结。
【师】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一般都会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那么这一称呼与什么人有关?大家知道么?
(2)五帝时代:
①华夏始祖: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
②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成为“禅让”。
③万邦时代:即龙山文化时代,当时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周朝
(1)政治: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 称“ 封 建 亲 戚, 以 蕃 屏 周 ”。
(2)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3)共和行政:周厉王出逃,诸侯共伯和被推举摄政,史称共和行政。
【师】结合PPT具体讲解一下分封制和宗法制。
(1)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1,、商朝
(1)政治
①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管理: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②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2)文化
①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
②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很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范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教程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1“伐无道诛暴秦”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包括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情况。
2、能力目标:遭受重创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发农民起义根本原因,从而概括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是秦朝的覆亡,课文完全紧扣此问题展开。
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着力点,教材首先从导致使得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谈起,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摧残;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民怨载路南。
其次,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秦军,占县城,建政权,天下应,说明秦朝统治已失去了民心,-秦朝是人心所向。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是我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历法农民起义。
最后,在秦末农民战争新朝的沉重打击下,秦朝二世而亡。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论争。
对此环境问题会有一些疑惑,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时间重大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开始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学法指导1.阅读课本插图和史料,学会从图片和史料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6.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7.补充条约:
(1)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4.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第1课鸦片战争
(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
(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
(1)措施:在广州,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8.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第1课商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传承:实行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2)概况
①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3)影响:①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②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3)地方官制:推广郡县制
①在春秋战国基础上全面推行。
②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
③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①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②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③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元谋人
元谋人
• 主要遗存:
两枚门齿化石→ 人类特征
粗糙的石器→ 会制造粗糙的石器 炭屑和烧骨→ 知道用火
你怎么知 道元谋人 已经是人 了呢? 人和动物 的区别是 什么?
北京人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 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龙骨山全景
发北 现京 过人 程的
1.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最先于 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们根据在遗址 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北京 直立人”或“北京人”。
第一课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
一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最多的国家, 会不会制造工具 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 • 2、元谋人——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 古人类。
• 3、时间:距今170万年 •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知道用火
元谋人遗址发现的 炭屑、烧过的骨头
说 一 说 山 顶 洞 人 比 北 京 人 有 哪 些 进 步 ?
外形,磨制和钻孔,会人工取火,爱美意识 饰品 骨针
火
想一想: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 哪些进步?
体质进步: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工具制作 技 术: 人工取火 ,会捕鱼 生活进步: 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 懂得爱美。
哪些地方最需 要“整容”?
《北京人头部复原图》
北京人同现代人长 得有啥不一样?
前额低平, 眉骨粗壮, 颧骨突起, 嘴部前伸, 没有下巴。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呢?北京人用 火来做什么呢?火的使用有什么样的意 义呢?
火有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 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具体知识点如下:
1、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统一的时间、意义?
时间是581年;人物是杨坚隋文帝;都城是长安;统一时间是589年;意义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2、隋文帝的统治内容,意义?
经济: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同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数量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3、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人物、概况、评价?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人物:隋炀帝。
概况: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二千七百多千米;
三点: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评价:①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4、科举制创立的时间、标志、影响?
标志: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影响:①政治上: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社会阶
层的流动。
②教育上: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文化上: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5、隋朝灭亡的时间、原因?
隋朝灭亡的时间是618年;灭亡直接原因是隋末农民起义,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高一历史必修第一课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第一课知识点归纳历史是一门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现象,来寻找并理解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
对于高中历史学习来说,必修第一课是学生们接触的第一堂历史课程。
下面将对高一历史必修第一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初步形成1.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社会关系主要基于血缘和部落关系。
2.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从原始社会向古代社会过渡的阶段,人们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奴隶制成为社会的基本制度。
3. 周朝的建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周武王在西周建立了封建制度,并实行了分封制。
第二部分:秦汉社会的变革1.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2. 汉朝的影响: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统一政权,用“文治”取代了“武功”,实行了科举制度、设置县制等,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的动荡时期1. 魏晋南北朝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分为三个时期,魏晋时期、南朝和北朝时期。
2. 佛教的传入: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第四部分:隋唐时期的繁荣1. 隋朝的统一:隋朝实现了对南北朝的统一,恢复了大一统的政权。
2. 唐朝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的时期之一,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科举制度的完善、唐诗的繁荣等。
这些知识点归纳了高一历史必修第一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这个国家的过去,为未来做好准备。
总结:高一历史必修第一课的知识点归纳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的动荡时期,再到隋唐时期的繁荣。
最新版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必修教案
最新版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必修教案最新版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必修教案
愉快的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为了使自己的在开学过的好,小编特别为大家制定了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必修教案,谢谢查阅。
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内涵,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什幺是历史?、为什幺学习历史?以及怎样学习历史?这些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历史学习方法,如历史比较法、阶级属性分析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鲜活生动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难点:本课是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难点在于引起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克服传统的说教式教学。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
西汉至明 中后期
发展成熟期 汉代新儒学、宋明理 学
明后期至 清前期
衰落期
八股取士;明清之际 进步思想
近代前期
(1840— —五四前)
转型期
“开眼看世界”
“中体西用”、维新 思想、三民主义、新 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 复兴新时期 五四精神、毛泽东思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 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 疫精神。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 身而出的凡人。向国家英雄致敬!
3、中华传统 文化走向世界
1、一带一路
共享共富与和谐发展
2、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
3、首倡“和平共处五原则”,逐步成为处
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古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和谐之路、共享之路
推崇天下为公,崇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周太史伯“和则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为政以德”、“见贤而思齐”;墨
德尚贤 设五经博士
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言九鼎、曾子杀猪
家“尚贤”、尧舜“禅让”
崇尚自强不息,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汲取着中华农耕文明的丰富营养,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吸引和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
近代前期 向西方学习
(1840— —五四前)
转型期
“开眼看世界”
“中体西用”、维新 思想、三民主义、新 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 复兴新时期 五四精神、毛泽东思
1.春秋时期
孔子(1)简介: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代表没落
的奴隶主阶层利益。(2)思想主张:★核心思想:仁:仁者爱
人 礼: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政治:
高中历史第1课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第1课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是源远流长的,自有文字以来,便有了书面的记载。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历史的第1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览,主要包括从先秦时期至秦朝的历史概况,深入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历史第1课的知识点。
一、先秦时期1. 考古学和甲骨文的发现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文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考古学在揭示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甲骨文的发现更是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制度、风俗、宗教、语言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 夏、商、西周三代的历史概述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三代之间经历了政治制度的变迁、社会风俗的演变等。
这三代的历史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秦朝1. 秦朝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人建立的封建制国家,是中国封建制度的开始。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 秦朝统一中国秦朝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加速了中国历史的演变,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方面,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治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了万里长城等。
但同时也进行了一些专制行为,引起了一些社会矛盾。
4. 秦末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秦朝的灭亡。
这一事件加速了中国历史的演变,也为后来的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第1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览,主要包括从先秦时期至秦朝的历史概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时间轴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时间轴1. 引言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咱们高一历史必修一的第一课——时间轴。
听起来有点儿学术,但别担心,我们会把这段历史旅程讲得生动有趣。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去探索那些改变世界的关键时刻吧!2. 古代社会的开端2.1 远古时代首先,咱们得回到几千年前,那个“上古时期”。
想象一下,那个时候人类还在过着打猎采集的生活,完全没有手机电脑,真是原始得很。
人们在自然中摸索生存,火的使用就像是他们的“终极神器”一样,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2.2 古文明的萌芽时间慢慢推移,我们看到古文明的曙光。
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那可真是古代工程的奇迹啊!还有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那里的原始农耕社会是咱们中华文化的摇篮。
那些古人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篇章。
3. 古代帝国的兴起3.1 希腊和罗马的风云接下来,让我们瞧瞧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
古希腊的雅典,像是个历史舞台上的“明星”,哲学、艺术、民主政治,都在这里大放异彩。
而古罗马呢,那可是个横扫天下的大帝国,罗马法和工程技术影响深远,可谓是古代的“霸主”。
3.2 中国的帝国统治然后,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古代中国。
秦始皇的统一,真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大手笔”。
他的万里长征和万里长城,不仅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也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
接下来的汉朝,开创了丝绸之路,让东西方的交流畅通无阻。
4. 中世纪的变革4.1 欧洲的黑暗与光明中世纪的欧洲,真是让人感觉像进入了一个“迷雾重重”的时代。
虽然有不少黑暗时期,但与此同时,文艺复兴的到来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大师们,把古代的智慧与现代的才华结合起来,创造了无数美丽的艺术品。
4.2 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像是一个“大戏台”,各种历史人物纷纷登场。
宋朝的繁荣,明清的变迁,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色彩。
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为中国历史增添了许多瑰丽的篇章。
人民版高一历史第一课
夏桀暴虐无度,约公元前1600年,夏被商灭
商的势力范围
最终都城 最初都城
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 周文王時期 周武王灭殷时 周人势力范围扩张至 周公东征后 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
殷
燕
黃河中游 霍 晋
渭水
管 洛邑
卫
黃河下游 淮河
齐 魯
蔡
周族势力的扩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周的政治制度
返回
夏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都城:阳城(河南登封) 建立者:禹
思考:禹建立夏朝后采取什么 方式统治?我们为什么说他此 时建立的“夏”是国家而不是 和黄帝、炎帝、尧、舜时代一 样呢?
夏朝的政治概况:
禹加强个人权利 采用地域划分版图 由王位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
2、宗法制
宗法制的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 ”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 1、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 2、大宗与小宗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 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 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 觎。 ” ——《左传· 桓公二年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春秋公羊传 · 隐公元年》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金属器具的使用, 农耕经济的发展。 时间:距今约五千年前 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是黄河 流域) 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 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目的:维护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调整不 同等级的相互关系
初一上册历史第一课的,重点知识
初一上册历史第一课的,重点知识初一上册历史第一课的重点知识主要围绕中国古代社会和文明发展展开,涉及到夏、商、周三代的建立与演变,以及古代社会的基本制度、文化和经济状况等方面。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些重点知识。
一、夏、商、周三代的建立与演变1.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原地区政治权力的初步集中,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基础。
夏朝的建立者是禹帝,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王,曾率领人民治水、开垦土地,为夏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中期阶段。
商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时期。
商朝王室的建立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统一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势力,为后来的周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左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后期阶段。
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典范。
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他在西周时期统一了中原地区,打败了商朝,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
二、古代社会的基本制度与变化1.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之一,是从周朝时期开始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的。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国家政权由中央王朝与地方诸侯共同组成,形成上下级关系,实行分封制度,实现中央集权。
封建制度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和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载体。
2.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制度之一,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的。
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传统文化,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言语、礼节等方面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音乐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传达思想、感情、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分封制的作用:
①疆域广大,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统治加强,周王确立天下共主 ③层层分封,形成严格等级序列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制的弊端: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二)宗法制
西周某位诸侯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他有四个儿女: • 定义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 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 特点:血缘纽带+政治关系 大夫人所生。 •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目的: 巩固……解决……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 内容:①核心: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②体系: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 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③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 (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 作用: 王一定会挑我的。
士
小宗 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思考题:.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 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 有利于提高家族、民族凝聚力。 消极:强调家庭本位,重男轻女,过分重视人情 关系,任人唯亲,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 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 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5.(2009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 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0篇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这10篇初一历史开学一课教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历史课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初一历史开学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读史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树立远大人生理想抱负。
2、学习态度、作业要求。
教学重难点1、推荐历史书籍,读史明智明理,增强对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
2、鼓动读历史书籍,与伟人名人交朋友,立大志、做大事。
教学过程一、情感导入:开学问候:同学们好!见到同学们真高兴!我是历史老师,能够和同学们在一起是我们的缘分。
开学一堂课我们不上课,我和同学们一起聊天谈心好不好?读史明理:二、问题导引:1、同学们,暑假怎么过的?暑假都读了哪些书?2、你们知道毛泽东主席在你们这个年代都读了哪些书?做了哪些事?三、思考探究:学生畅所欲言,师生一起回忆研究,寻找答案。
教师启发:同学们,毛泽东读的大多是历史书籍。
从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功勋看,读历史书籍有什么好处?学生畅所欲言:(励志、才华横溢、克服困难挫折、意志坚强、战无不胜,实现人生梦想、成就伟业,古为今鉴,少走弯路)四、推荐书目:老师推荐书目:伟人名人传记。
如:《孔子》、《孟子》、《韩非子》、《李白》、《杜甫》、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十大元帅传记、马克思、恩克斯、诺贝尔、比尔盖茨、贝多芬传记等;历史小说:如《隋唐演义》、《胡雪岩》等。
推荐理由,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我们读伟人名人传记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与伟人名人交朋友,交流思想,学会说话做事处理问题,学会克服困难挫折、成为意志坚强的人,能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成就人生梦想,取得事业成功,也能成为名人、伟人。
老师鼓励:同学们要趁青春年少多读书,特别要多读历史书籍。
将来走上社会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实现人生梦想、实现中国梦。
五、学习要求:同学们,学习要端正态度,讲究方法。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A. 商朝的外服制度
C. 西周的分封制
B.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D. 秦汉的郡县制
B 5、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
①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义务 ③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②受封诸侯
有 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
④受封诸侯国具 有相对的独立性,为日后的分裂割据创造了条件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 社稷者,不可胜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C A. 诸侯间争夺土地、人口,互相残杀 B.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 分封制动摇,奴隶制趋向崩溃 D. 诸侯争霸,诸侯国数量减少
7、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 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⑦辛亥革命(1911年) ⑧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⑨五四运动(1919年)
2、近代后期: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1924~1927年)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年)
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④隋唐时期:581~907年(长安、洛阳) (第三次大统一时期) ⑤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907~1279年(开封、杭州 ) (第三次大分裂时期) ⑥元明清时期:1271~1840年(1912年 北京) 第四次大统一时期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中国史学史第1课
中国史学史第一课:中国史学的悠远传统一、[教学内容]1、先秦史学商周时代,国家体制中已经设置了专门保存、管理政府施政记录的史官。
他们对于庙堂之上的政务决策进行记录。
这种记录,既保持了施政的经验,以为后来之参考,又构成一种监督机制,使得施政、议政者的重要言行有案可查,后世的人得以对前人进行有根据的评价。
周代已经整理成书的《尚书》,就是这种记录的选编。
虽然这类记录行为,还没有纳入系统自觉的历史编纂系统,但是已经具有史学的基本功能。
最晚到西周末年的时候,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更为系统的经过编纂的史书。
战国时的墨子说,他曾见到过“百国春秋”,可见当时史事之盛。
这种各个政权设官纂修的史书名称并不统一,晋国的叫《乘》,楚国的叫《梼杌》,周、鲁、齐、宋、燕等国都叫《春秋》。
这些史书后来都散佚了,不过从孔子据《鲁春秋》修成的《春秋》,以及《左传》、《国语》等书中,还是可以略知当时各国国史基本内容的范围。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国史之外又兴起了私人修史之风。
孔子所修编年体史书《春秋》,就是迄今尚存的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著作。
《春秋》编年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历鲁国十二公,凡242年,以鲁国政务大事为中心,记载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人物活动,记忆当时的各国朝聘、会盟、征伐等大事。
同时,《春秋》还记载了日食、地震、山崩、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现象和灾异。
《左传》是基于《春秋》基本内容增加更为详明解说的编年史,相传为战国时人左丘明所作,覆盖事件从鲁隐公元年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略长于《春秋》。
2、两汉史学两汉时期,司马迁和班固分别写出了《史记》和《汉书》。
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期,是一个经济繁荣和大一统局面巩固的时代,这为出现贯通古今的历史著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史记》首次开创记载国家大事、典章制度、各类人物、社会风貌的纪传体史书,在史学和文学双重意义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司马迁本人也在后来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
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
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txt 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目标- 了解历史学科的定义和重要性;- 介绍历史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 分析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准备- ___演示文稿;- 针对历史学科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活动板书和书写工具;- 班级学生名单。
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 展示一幅著名历史事件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 引入历史学科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2.介绍历史的分类和研究方法(20分钟)- 分类介绍历史学的三个主要分类: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文化史。
- 介绍历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例如史料分析、考古学和口述历史等。
3.分析历史的价值和意义(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如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认识社会规律和避免历史重演等。
- 分享著名历史事件的影响和启示,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4.开展小组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
-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分类和研究方法,撰写一份简短的研究报告。
-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 对小组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优秀的研究报告和展示。
- 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板书设计- 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 目标:- 了解历史学科的定义和重要性;- 介绍历史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 分析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 教学准备:- ___演示文稿;- 针对历史学科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活动板书和书写工具;- 班级学生名单。
- 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 展示著名历史事件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 引入历史学科的定义和重要性。
2.介绍历史的分类和研究方法(20分钟)- 分类介绍历史学的三个主要分类: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文化史。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精彩课件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述”,详细讲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秦统一六国后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第二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与影响”,分析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等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探讨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演变。
2. 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第一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述”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 例题讲解:以秦统一六国后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5. 知识拓展:介绍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等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加深学生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7.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分封制、世袭制秦:中央集权制度汉:内外朝制度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度宋:重文轻武元:行省制度2. 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与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2. 答案:参照教材内容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政治制度,思考其与古代政治制度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第一堂课一、做好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对于各位同学来说,我是你们的新老师,按照惯例,我首先应该作一个自我介绍。
虽然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学时间很宝贵,但是今天我不准备上新课,而是想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些精彩的小故事,好吗?二、讲故事第一个故事:快乐是一种能力那是一家跨国公司策划总监的招聘,应聘者云集,考核也异常严格.层层筛选后,最后只剩下三个佼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三个应聘者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被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各种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三人的手机也都被收走。
考核的方法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让几个人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
最初的一天,三个人都在略显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只是在做饭的时候,因为都不太擅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手忙脚乱中三个人还都快乐地把饭吃到了嘴里。
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
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有人变得浮躁起来,有人不断地更换着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甚至连吃饭也草草地应对了事.有人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夜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有一个人,还跟随着电视情节快乐地笑着,津津有味地看书吃饭,踏踏实实地睡觉……5天后,考核方终于将三个人请出了房间时,那两个焦躁的应聘者已经形容枯槁,只有那个始终快乐着的应聘者还依然神采奕奕.就在三个应聘者凝神静气等待主考官最后出题时,主考官说出了考核最终结果,那个能够坚持快乐着生活的人悲应聘了.主考官对三个同样诧异的应聘者解释道:”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灵,可以个更把握地走进成功!”师小结:快乐是一种能力.带着智慧出发的时候,也带上快乐,有了快乐,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愉快时会信心百倍;心情沮丧时信心也会低落。
成功似乎也更垂青快乐的人,失败却常常纠缠失意的人。
但快乐与失意往往取绝于人对事情的积极心态。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洗衣店的老板,一个嫁给了雨伞店的老板。
老太太关心女儿家的生意所以天天发愁:雨天担心洗衣店里洗的衣服晒不干,晴天又担心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
后来一位邻居的一番话让她再不发愁,转忧为喜。
邻居说:“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下雨天,您有一个女儿会财源广进;大晴天,您有一个女儿会生意兴隆。
对您老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啊!”同一件事,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心情也会不同。
下边这个实验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有位心理学家在一个中学里做了一个实验,她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打电子游戏了,可好玩、可过瘾了!”这时研究者就说:“看得出你真的喜欢,你在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你的表情显得非常兴奋、神采飞扬、眼睛都放着光”。
接着问:“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就说:“我最不喜欢学习历史了,枯燥无味,无聊极了,我也很讨厌我们的历史老师!”这时研究者又说:“你看在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是另一副表情,满脸的沮丧,还皱着眉头,眼睛黯淡无神”!研究者接着说:“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尝试,你试着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去上历史课”!这时学生在想:老师给我们开玩笑吧,我怎么能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去上历史课呢?研究者说:“大家试一试,坚持一段时间,你们就会发现惊人的变化。
”并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试着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来上历史课,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说自己的满脸的肌肉都僵硬了,感觉自己皮笑肉不笑。
可是慢慢地,学生说自己特别讨厌的历史课原来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历史老师有时也挺幽默的,学生觉得历史课不再是令人望而生厌的了!师小结:情绪是人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的、良好的情绪能促进学习的进行,而不良的、消极的情绪则会极大地障碍学习。
所以个人的情绪状态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因此,面对九年级繁重的学业,希望你们积极快乐的面对!只有你能欣赏我:第二个故事: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次,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8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学生讨论该故事后,师小结:成功在于坚持!第三个故事: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他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干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学生讨论:小孩聪明吗?为什么?师小结:重要的还在钓技。
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第四个故事:石头做汤如果我告诉你,石头能做出汤来,你可能会惊讶地瞪大眼睛?怎么可能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次战争过后,有三个士兵从前线回来。
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想留下来,却发现村民们都在哀叹战争使他们缺衣少食,难以度日。
三个士兵商量了一会,其中一个士兵说:“我们有一个生存的诀窍,想让大家共同分享,那就是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
不久他们就点起了一堆火,架起了一只大锅。
士兵们往锅里放了三块光溜溜的石头,一个士兵说:“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
”另一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
”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一点盐呢。
”于是,村民们一个个都想起了什么东西。
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
实在是什么都拿不出来的村民就主动去拾柴禾,或者负责挑水,或者负责熬汤。
在大家的努力下汤终于熬好了,在准备坐下来喝汤的时候,有人还推来一桶酒。
村民们欢聚在一起,喝着美味的汤,忘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学生讨论。
师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与他人分享,只是我们可能像故事中的村民一样担心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能够拿出来,奉献给他人。
“石头做汤”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积极参与合作,就可以取长促短。
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东西,在众人的奉献与分享下,也会发挥出让我们为之惊奇的作用。
人类社会也正是通过人与人的合作,才完成了一项项奇迹。
四个故事,老师要送你们四句话:相信自己,快乐面对养成习惯,重在坚持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互帮互组,双赢策略三、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们从小到大一定看过许多如“拿破仑”、“珍珠港事件”等关于世界历史题材的书籍和影视制品,然而,这些历史题材的作品是历史的本貌吗?真正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学好世界历史对我们中学生的成长究竟有哪些帮助?历史课,在中国一贯都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
中学时候,我们便被灌输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定势思维,一味强调理工科的重要意义,国家也在各种晋升考试上层层设卡,高考、研究生考试等等,理工科中的几门是必须的,这就间接造成了历史课地位的更大滑坡:本来就不重视嘛,学不好无关大雅!历史,到底重要不重要呢?日本人为了修改历史教科书,竟然逆天下之大不韪,一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甚至首相出来遮着脸羞答答地解释:实在不好意思,俺们日本的历史又有了新发现,这是俺们自己事情,你们不要多问了!韩国人自视甚高,国号是“大韩民国”,钞票也动不动几万十几万的,吓死人不偿命的架势!朝鲜还处于分裂,可人家就开始“总结自家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了。
一群历史学家天天忙着修改地图,教科书上的高丽棒子版图是越来越大,大有泱泱大韩文明乃东方文明之祖的雄伟气势!台湾的陈水扁当政期间更是忙着篡改历史,忙的可谓不亦乐乎,一塌糊涂!凡是国民党的一概抹掉,凡是中国的一概涂掉。
“两个凡是”搞得宝岛乌烟瘴气,中小学生浑不知所以然!听说最近几年咱们的兄弟之邦朝鲜也在修改历史,主要是抗美援朝那段儿。
人家朝鲜历史教科书说的很明白:伟大的金日成同志狠狠地教训了彭德怀,然后亲自指挥伟大的朝鲜军队打败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咱就纳闷了:要真能打败人家,咋一开始就被山姆大叔打得跑到鸭绿江边呢?真是够伟大的,跟打不死的“小强”一个德行啊,佩服佩服!为啥要忙着修改历史教科书呢?因为,历史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传承。
教育总是从娃娃抓起的,咱们中国人抓了,但是没抓到心里,只是抓到了表皮组织。
有几个90后知道“9.18事变”?有多少中学生知道汉唐文明?又能有多少大学生敢说自己不崇洋媚外,没有买过外国货?整天说抵制这个货、反对那个货,敢问今日之校园,凡几人能慨然自清?日本人之所以重视修改历史教科书这件我们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情,而且为此不厌其烦地与周围国家打口水仗,甚至引发争端,一步都不退让,其目的只有一个:为年轻人彻底洗脑,培养忠于本民族的国民阶层。
说白了就是要培养热爱日本、仇恨邻国的日本人,而韩国人、朝鲜人之行为目的亦如此。
基督教说:让我们忘记仇恨吧,大家一起握手吧!日本人则说:让我们忘记真正的历史吧,我们日本人善于创造全新的历史!至于阿扁,这位仁兄则是打算将台独事业从台湾娃娃抓起,律师出身的他对于文字语言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不可谓不清楚。
历史作用1、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并加深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2.有助于延续文明。
3.有助于我们感同身受无数爱国优良传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修养品行。
四、怎样学习历史“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论语》中也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警句,其中的“利器”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指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在学习历史时拥有了它,就等于获取了打开历史宝藏之门的金钥匙,就一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那么,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我们学好世界历史呢?1、学会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所谓纵向比较,就是习惯于将某个国家和某个地区的历史事件从古到今进行比较;(比如我们在八年级历史中学到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世界现代史1949年到现在)所谓横向比较,就是习惯于将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与同时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比如我们将要学的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比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共同点,这样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2、要善于归纳总结。
要将一类事件从古到今,或一个时代某些方面的成就等等归纳起来,用专门的笔记记录下来,记忆时按照归纳的方面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记忆的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记忆的质量,甚至可以帮助你分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