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学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人教版)PPT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人教版)PPT课件

探讨: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2.通过对大宗与小宗的
关系的认识,谈一谈西周
天子
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年均以德”

“德均则卜”

.
11
.
12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
宗法分封制度。
.
14

商 西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央

地方
政 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定义
2、宗法制 定义


目的
目的
对象
核心
内容
内容
影响
作用
破坏
分封与宗法
.
15
习题
▪ 1、 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 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 六族”。“殷民”指:
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 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 4)卿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 A.1234 B.123 C.234 D.23
BCBA .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历史必修一第1课课件

历史必修一第1课课件

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
天子 諸侯
卿大夫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 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 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 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 也。” ——《左传》
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表现:
“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 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 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左传》 诸侯争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诸侯纷纷称王。
宗法制与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
• 分封制从国家政治角度建立等级制度。 • 宗法制从家族血缘纽带的角度巩固等级制度。 • 礼乐制从生活礼仪和准则方面维护等级制度。 • 三者互为表里,相互结合,共同维护等级制度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关系)色彩; 3.执政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 权程度较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庶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4、礼乐制度: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维 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 规则、礼节、仪式;(习惯) 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大宗与小宗既有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又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嫡长子(嫡长孙……)

高一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共16张PPT)

高一历史开学第一课课件(共16张PPT)
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 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南京大屠杀)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4、自信自强——民族需要 案例2 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 的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
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
三、认识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
必修一: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必修二: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必修三: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四、高、初中历史有什么区别? 学习方式 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突出问题意识
培养学科素养
强调能力转换
五、怎样学习高中历史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叶圣陶:学习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
1、会考高考——现实需要
高一年级:山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高三年级:文综高考全国卷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品味鉴赏——情感需要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3、学史明智——人生需要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英国)培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 唐太宗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4、自信自强——民族需要 案例1 “由于政府的外交方针无法解决日本人在满洲受到的不法
行为的伤害,国民日益不满,有很多人支持关东军的行动,陆军
收到了巨额援助金。”("九· 一八"事变)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赋税制度
历代王朝重视农业税收,实行各种 赋税制度。如两税法、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等,以征收农业税为主。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 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手工业经济制度
官营手工业
官府经营的手工业,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工艺水平最高,但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
分封制
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将土地 和人口分封给贵族和功臣,形成 多个诸侯国。这种制度有利于巩 固统治和扩大疆域,但也容易导
致地方割据和分裂。
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嫡长子 继承制来维系政治等级和家族地 位。这种制度强调家族观念和尊 卑有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乐制度
为维护统治秩序而制定的一套礼 仪和音乐制度,体现了等级尊卑 和社会秩序。这种制度对于维护 社会稳定和加强统治具有重要作
代社会及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道家思想
02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与
人的和谐统一。
法家思想
03
以韩非子、商鞅为代表,强调法治、重农抑商和中央集权,对
秦朝统一六国及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重要影响。
科技文化成就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的辉 煌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03
02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必修一课程以中国古代史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必修一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更能够帮助 学生理解现实、展望未来,为学生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 展奠定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PPT课件

余子
嫡长子
诸侯 余子
诸侯
.................. 小宗
大宗


嫡长子
卿大夫
卿大夫
小宗
.........................

大宗
余子
嫡长子

余子
平民 平民
士 ................................... 小宗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 继承人的一种政治制度
散的政治联. 盟
8
课堂检测: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 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 长,他还是邦国的( C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
9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 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
10
第二年,周武王病逝, 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周公旦辅政。






.
11
三、分封制
(1)含义:古称封建(封邦建国),是将土地和人民授予
一定对象的制度。
把这块土地和土 地上的人民封给 你,你在此建立 国家。
申国
申侯受封
.
12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观察上面的疆域对比图和根据材料二,思考: 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呢?
夏朝疆域
商朝疆. 域
西周疆域 13
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C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
14
周朝分封对象
周天子
异姓 功臣 贵族
同姓 王室 贵族
古代帝王的 后代

高中历史第一课(课堂PPT)

高中历史第一课(课堂PPT)
4
《现代汉语词典》对“历史”给了4种解释: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指某种事 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如地球的历史, 人类的历史。②过去的事实,如这件事早已成 为历史。③过去事实的记载,如中国的《二十
四史》。④指历史学(即我们从初中就学的这 门科学)。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历史学”的解释是:历史 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 一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
南朝
420——589

北朝 隋
439——581 581——618

唐 五代
618——907 907——960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6

1271——1368

1368——1644
清 1636——1840(鸦片战争以前) 29
六、历史学习小窍门 1、历史是一门文史类的学科,
记忆是其基础,因此,掌握一定的
31
(三)勒所赔款。根据条约第七条规定,中 国赔偿英国款项总计2100万元,分四年付 清, 包括赔偿鸦片费600万元,商欠费300 万元,水陆军费1200万元。这笔巨款严重 地削弱了清政 府的财政收入,而这一费用 必然转嫁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从而进一 步加重了人民的灾难。
(四)协定关税。根据条约第十条规定, 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 同英 国政府商议。协定关税是近代中国工 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41
38
高中历史的应试技巧:
一、在考前,要将书本上所有的小知识点 梳理几遍,如年代,人名等。到离考试还 有几天的时候,可以记忆相关大知识点, 如意义,作用等。在快考试的几天或几小 时,要在脑海里回忆相关的历史内容。如 果遇到不熟悉的内容,不要慌张,要及时 翻书察看其内容以及相关内容,形成一个 知识体系框架。

必修一历史第一课课件ppt

必修一历史第一课课件ppt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均)以德, 德均则卜,王不 立爱,公卿无 私。”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嫡次子、庶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天子 《》
大宗 (宗主)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大宗
诸侯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 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 一定会挑我的。
难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 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 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天, 我们得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 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 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专Hale Waihona Puke 主义 中央集权制夏、商、西周

小宗
大宗
卿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大宗

小宗 庶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 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 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中央
商王
相、卿士
卜、祝、史
侯、伯
师 (中央) (地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
⑴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⑵内容:①分封对象(几种类型?主要的诸侯国?) ②诸侯的义务和权利
积极作用: 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⑶影响 消极影响: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⑷结果:西周后期,破坏;
2、近代后期: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的历史时期包括: ①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年、1924~1927年)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年) 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④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统一时期) 青铜时代
东周:周平王—— 洛邑(今河南洛阳)
(大分裂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铁器时代
3、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①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大分裂时期) ②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咸阳、长安、洛阳)
(大统一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第二次大分裂时期) ④隋唐时期:581~907年(长安、洛阳)
A.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B. 是由母系氏族的母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C.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8、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C)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
内容
分封制 影响

结果
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19
3、特点:
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词》中说:“夫是田中 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 妾,牛郎织女,日出而作,自给自足 。”
同昭穆者,虽百世尤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则云 族人 ——《颜氏家训》
思考:小农经济的特征
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精耕细作 分散性 封闭性 脆弱性 落后性
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已懂得灌溉、除草、沤
肥、治虫等技术,农作
物种类更加丰富,开始
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
走向定居。
春秋时期
铁犁牛耕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 耕技术推广;铁犁牛耕是中国 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1展0
2、耕作方式演变 3、生产模式演变
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
--经济活动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是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基础
1
必修二 经济史
主要方面: 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反映生产力发展 二、随生产力发展,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不断变化 三、与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
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 具体内容:
2
必修二 经济史
知识层面: 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影响
主要原理:
3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4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5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6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采集文明 农耕文明
7
1、起源
古之人皆食禽兽 肉。至于神农,人民 众多,禽兽不足,于 是神农因天之时,分 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农耕。
——《白虎通》
8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陕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PPT课件

修 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
3 程中的重要内容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必修模块
-
选修模块
3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4
(1)夏禹戴上“冠 冕”说明了什么?
大禹称王,夏朝建立
(2)他是如何戴上 “冠冕”的?
禅让制
-
5
(1)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1.形成(夏启)
尧→舜→禹→(伯益)启→启的儿子
禅让制 (传贤)
2.形式
王位世袭制 (传子)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
6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2) 主要政治制度 1、天的意志,占卜,神秘色彩。(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建立起一套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
7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目的 进行更有效地统治。
对象 王族(比重最大)、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特点 等级森严、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
含义 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特点 作用
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严格、相对的大小宗体系; 3.血缘与政治结合。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11
2.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 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 支派辈分、人物传略等内容。钱氏重视修订
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一览
原始社会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 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475年——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年——1949年 社会主义社示意图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课件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 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 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 我的。
四.宗法制
嫡长子
天子 ....................... 大宗
余子
嫡长子
诸侯 余子
周朝分封对象
周天子
异姓 功臣 贵族
同姓 王室 贵族
古代帝王的 后代
姜尚 齐
周公子 伯禽

召公 成王弟 晋


后代 蓟

后代 陈

后代 宋
西周分封制有哪些内 容?
转化为下列问题: ①被分封的诸侯可不可以继续进行分封? 诸侯接受封授后,必须对周王尽哪些义务?又有
哪些权利?
周天子
诸侯

国都
土地
人民
一定对象的制度。 把这块土地和土 地上的人民封给 你,你在此建立 国家。
申国
申侯受封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观察上面的疆域对比图和根据材料二,思考: 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呢?
夏朝疆域
商朝疆域
西周疆域
三、分封制
(2)目的:统治广大区域;拱卫王室。 (3)分封对象: 王族 、 功臣 、 古代帝王的后代
密切相关?
蒋孝严祭祖,这 是他在蒋家认祖归 宗,首次以蒋家人 身份回大陆扫墓祭 祖。
一 禅让与世袭制
舜禅让给禹
观察图中场景,你能判断这是怎样的一件 事吗?
约前2070年,禹建夏
材料一: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其子启杀伯益而夺得王位, 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从此,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 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42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42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
材料: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思考1.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2.早期国家最高权力继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种说法说明了原始社会末期禅让制的继续推行,是称颂禅让制的体现;第二种说法说明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河流域
红山文化
精美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长江下游
长江下游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辽河上游
典型器物为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物
代表器物为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分布特征:
从满天星斗趋向于中原中心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
问题4:结合材料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认识:(1)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2)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丰富的内涵,其史料价值是值得重视的。(3)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一些情节和早期国家出现政治强权的情形相符合。
夏禹
大同之世→小康之世
天下为公→天下为家
禅让制→世袭制
(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小宗
小宗
小宗
渊源
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内容
按父系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统治。

统编版高一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高一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1张PPT)


——【明】《 明 神 宗实 录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季末造,笔 墨 妄 议 者甚 多 , 其 间 毁誉 任 意 , 传 闻异 词 , 必 有 抵触 本 朝 之 语 ,正 当 及 此 一 番查 办 , 尽 行 销 毁, 杜 遏 邪 言 ,以 正 人 心 而 厚风 俗 , 断 不 宜置 之 不 办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 1 课 中 华 文空明白的演起示源 与 早 期 国 家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背过原始社会三个阶段; 能说出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存; 背过夏商周朝代确立时间; 能区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背过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背过国家的产生; 背过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名称; 背过分封制的对象和目的;背过宗法制的核心和实质。 能区分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传说大禹王在会稽山 召集各部落首领。 防风部落酋长迟到, 被大禹处死。 这说明大禹已经形成 凌驾与其他部落之上 的“公共权力”。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 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山西陶寺遗址 彩绘蟠龙纹陶盆 象征着最高权力
商朝 )
服=服侍
(外服时降时叛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年” 在甲骨文中为一个人扛着“禾”, 寓意丰收。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 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 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
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
向国王交纳贡赋。
壹 油纸伞
观察右边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
探讨井田制的特点有哪些?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
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④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黑陶
约5000年 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出土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
良渚文化(长江下游) 模的祭坛和神庙。
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时组建的联系趋于紧密,
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是部落联盟。
②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除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郡县制。
壹 油纸伞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庶人
材料二 …… 依此类推, 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
下去。……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
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
西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中国历史纵与横》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构成了西周国家的政治结构。
(三)西周宗法制:
1.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
制度、巩固统治
2. 目的:
加强和维系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
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 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
大宗、小宗关系,关系是相对的。
嫡子亦写作“适子”,特指正妻生的继承家业的长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历史第1课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历史第1课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第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大禹治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禹建立夏朝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 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 于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 曰夏后,姓姒氏。 部落争斗中取胜 ——《史记》 威望极高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 大禹治水有功 戴冠冕的夏禹 比较一下这两幅图:身穿两种
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里”
(宗法制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 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 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 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 施;分封制是该原则的具体政策)
基本原则: ①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②嫡长子继承,其余 子分封; ③等级森严:天子 ──诸侯──卿大夫 ──士;
思考:如果正妻无子, 该如何继承?
如果嫡长子死,该如 何继承?

礼乐制度
古代中国人发明编钟,只是为了娱 乐生活吗?
夏 、 商 、 西 周 的 政 治 制 度
从禅让制 到王位世袭制
起源———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朝 内 容 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地方:侯、伯的设立
内容—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分封制
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衣服的禹有什么不同?
“帝王身份”
启确立王位世袭制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
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 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
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