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指导(1)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课《新闻两则》阅读练习
《新闻两则》阅读练习(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2)西起九江(不合),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4)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5)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6)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7)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8)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9)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10)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本文导语部分是第句2.第(5)句中“至发电时止”换成“现在”好不好,为什么?3.第(8)句中的“此种情况”是指什么?4.作者在记叙中插入两句议论的作用是什么?(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龙卷风横扫佛州时速逾330千米致38人死亡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23日电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和东部23日遭到多起龙卷风袭击,造成至少38人死亡,10人下落不明.250多人受伤这场暴风雨从墨西哥湾的塔帕湾登陆后,横扫佛罗里达中部大陆,有些龙卷风的风速高达每小时330多千米暴风雨经过之处,房倒屋塌,大树被连根拔起,甚至街头停放的汽车也被掀翻据估计,约13.5万多居民的供电被中断,奥西奥拉县和奥兰治县有300多所房屋遭到破坏,一个7 000多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成为废墟有关方面出动了直升机进行紧急救援佛罗里达的部分地区已宣布实行宵禁,并采取了紧急措施以减少龙卷风所造成的损失据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已派出联邦紧急管理局的有关人员前往这一地区视察受灾情况1.说和篇消息的标题是标题“时速逾330千米,致38人死亡"是消息的;作用是2.消息中导语部分概述了什么内容?3.消息中主体部分叙述了什么内容?4.消息中所列举的数字有什么作用?5.试分析消息中加点的词语“据估计”“据报道”的含义表达交流“新北京,新奥运”“中国如有一份幸运,奥运将添一片异彩”,这些是申奥的宣传标语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一条宣传标语。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第1单元任务一 新闻阅读 教案
任务一新闻阅读新闻知识知多少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文体知识。
2.重点学会寻找、撰写标题导语。
二、学习重点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
三、学习难点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新闻知识。
四、学习时数:一课时五、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快速获取信息,了解天下大事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行为期一周半的新闻学习。
这些新闻学习,将有效提升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新闻的文体知识。
〈二〉介绍新闻文体知识1.新闻,又称消息。
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
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六要素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1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4.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5.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三〉找新闻导语的方法1.注意导语的特征。
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题包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干什么事以及事件的意义等。
2.注意导语的位置。
比较短小的新闻(只一段话)时一般是第一句话;比较长的新闻(多段话)时一般是第一段话。
〈四〉巩固练习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来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中的第一次大灾难。
《英语新闻阅读与写作》(双语讲义教案)-1 news format 新闻格式
Course OutlineIntroductionThis course is offered as a subject Journalism for second year or third year, and also available as an elective to other students. Although the content is the same, Journalism students must complete an additional assessment task.Subject DescriptionThe purposes of this subject are to develop news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for the print media, and help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news and Chinese news.Students will be introduced to a range of core themes, including identifying story ideas, news writing style, selecting and reporting the news, writing according to a traditional inverted pyramid approach, and writing specialized types of stories.Assessment is built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fundamental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including the ability to convey often complex information in a concise way, the ability to analyze news written by different news agency. Students will be expected to submit a range of stories and other writing tasks for assessment.Learning OutcomesOn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is subject,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1.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ews writing.2.Identify story angles in news events/issues.3.Be able to research stories and conduct interviews that add significa ntly to a story’sdevelopment4. Write news stories that will appeal to a broad readership.AttributesIn meeting these objectives, students will develop skills relevant to the following: 1. A commitment to continued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critical analysis and creativity.2. Self-confidence combined with oral and written skills of a high level.3. A capacity for, and understanding of, teamwork.4. An ability to analyze issues logically, as well as to evaluate different options andviewpoints and to implement decisions.5. An appreciation and valuing of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diversity and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in a multicultural or global environment.Chapter 1:Format and StyleOverviewNews reporter have developed a very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so as to express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to the reader clearly and accurately. These rules are so important and basically used that students in this field should master it before they begin their reporter careers.In this chapter, we will learn:1. Start your news story with the news format, though it can finely vary between one newspaper and another;2. Use special editing-symbols listed here to correct all the errors after you finished the news story;3. Double check the accuracy of every fact reported in the news stories you write, make sure that there are no more name, number, place and other spelling mistakes;4. Avoid sexual and other stereotypes in your news stories.ContentⅠFormat And StyleAlthough most newsrooms no longer contain typewriters, students must still learn the traditional news story format and copy-editing symbols, for a number of reasons:1. Newspapers that have not installed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inue to use the traditional format and copy-editing symbols and to employ some typesetters.2. Reporters and editors may have to handle some typewritten copy from free-lance writers, public relations agencies and a variety of other sources.3. The traditional format and copy-editing symbols are still used by some magazines, book publishers and advertising agencies.ⅡNews Story FormatReporters have developed a unique format for their stories, and each story you write should follow the guideline suggested here.1. Type each news story on separate 8 by 11-inch sheets of paper2. Type your name, the date and a slug line in the upper left-hand corner of the first page.Example:Slug line can help reporters identify and keep track of stories that are being prepared for publication. It also provides a quick summary of each story’s topic.A. Slug line should not exceed two or three words and should be as specific as possible, but not vague slug line.Example:Mayor’s Speech (good)School FireSpeech (vague,might be confused with each other) FireB. Avoid jokes, sarcasm and statements of opinion that would cause embarrassment if the slug line were accidentally published, as sometimes happens.Example:A reporter in California was asked to write about a party given by several prominent women. He slugged it “Old Biddies”Example:A writer at the Boston Globe wrote the slug line to criticize a speed given by President Carter,so the lead editorial published the next morning bore the headline, “ Mush from the Wimp. ”3. Begin each story one-third to one-half of the way down the first page. The space at the first page provides room for your byline, a headline and special instructions to your paper’s typesetters.4. Newspapers place a datelin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line of each news story to indicate the story’s geographical source.A. Dateline includes the name of the city, printed entirely in capital letters and followed by a comma, the abbreviation for the state in upper/lower case and a dash.Example:LEXINGTON, Ky.----PORTLAND, Ore.----B. Some major cities such as Boston, Chicago, Miami, Los Angeles, are used alone, without their state.SHANGHAI ---C. Local news do not add the name of the state, use only name of other cities,5. Type on only one side of each pages, keep your paper neat, uniform and easy to read.A. Do not leave any extra space between paragraphs.B. Avoid starting a sentence or paragraph at the bottom of one page and finishing it at the top of the next page.6. If a story is continued on a second page, write the word “more”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page and circle it to indicate that the word is not the part of the story and should not be set in type.7. Begin the second page about one inch from the top of the page, with your last name, the page number and the slug line in the upper left-hand corner.8. Below the last line of every news story, in the center of the page, place one of these “end marks”:-12-# # #-0-ⅢCopy-Editing SymbolsIf you make a mistake while typing a story, or if you want to edit a story after typing it, use the copy-editing symbols is faster and easier than retyping the story.ⅣAccuracy of Facts and SpellingDouble check the accuracy of every fact reported in all the news stories you write. Errors will damage a newspaper’s reputation and may seriously harm people mentioned in the stories.You will also be penalized for errors in diction, grammar and style.1. Be especially careful to check the spelling of people’s name.A. When you’re finished with the story, check the spelling of every name.B. Check against your notes, but that’s not enough. Check against written source s, which include business cards, legal documents, phone books, web sites or public record database.C. If you find a conflict, check again with the source.D. Check the title, too.2. Check every number. Double-check each number, too. Again, your notes are not enough. Check documents, reports, databases, web sites.3. Check the quotes.A. Double check the quotes against your notes and/or recordings. Check word for word. If the quote has a “not” in it, be sure that it made it into your story.B.Ask, if you’re not sure. If you can’t make out something in your notes that you think was important, call the character back.You can say, “I thought this was what you said, but I just wanted to be sure.” She may confirm, correct or elaborate. And she might tell you a couple things she thought of after the interview, stimulated in thought or memory by your questions.4. Check technical matters. If you’re writing about technical matters, such as scientific or legal matters, you probably have simplified for the reader. Run your description past an expert to make sure you haven’t misunderstood or confuse d something important.ⅤAvoid Sexual and Other StereotypesIn the past, news stories seemed to emphasize women’s domestic and sexual role as wives, mothers, cooks, seamstresses, housekeeper and sex objects.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 woman began to complain that such stereotypes are false and demeaning---that women are human beings, not primarily housewives and sex objects.There is a typical document about sexist.Also, journalists are trying to avoid sexist title and comments. Many big news agencies have developed their notebook to help avoid this in details, such as The Press Associated, the New York Times and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ll they mentioned:1. Avoid using “man” as a generic nounThe Engl ish language tends to use “man” as a generic noun. It is as if men represent the whole human race.2. Avoid using “he” as a generic pronounUnless the gender of the subject is known and is relevant to the context, avoid using “he” as a generic pronoun.3. Avoid associating men and women with certain professionsI t’s common to associate men and women with certain professions. Try to use gender-neutral terms to name these professions.4. Avoid gender stereotyping, avoid seeing women as possessionsA. Do not assume conventional kind of gender relations.B. Alternate the word order in phrases that include both sexes so that neither women nor men always go first, to avoid giving the impression that women are after-thoughts.C. Identify women as individuals, persons in their own right, rather than assomeone’s wife, mother, grandmother or widow, unless it is appropriate given the specific context.D. Avoid seeing women as possessions by naming them in reference to their husbands or fathers.ⅥCopy Preparation Checklist1. Have you started typing one-third to one-half of the way down the first page and one inch from the top of all following pages?2. Do you have the slug line (no more than two or three words) that specially describes your story’s content?3. Is the story typed and double-spaced, with only one story on a page?4. Is each paragraph indented and marked?5. Have you used a pencil and the proper copy-editing symbols to correct all your errors?6. Have you made certain that no words are divided and hyphenated at the end of a line, and that no sentences or paragraphs are continued on another page?7. If the story continued on a second page, have you typed and circled “more”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page; type your name, page number and slug line 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page; and typed “-30-,””###” or “-0-” at the end of the story?8. If the story originated outside your community, have you add the proper dateline?9. Have you used the city directory to verify the spelling of all names used in the story and checked and drawn a box around those names every time they are used?10. Have you be careful to avoid sexual and other stereotypes?Suggested Reading:1. Resources to help ensure accuracy“How to cur e the corrections plague,” a discussion among newsroom trainers: /list/acc.aspGregg McLachlan’s “L-E-A-R-N from your mistakes”:/train/res/report/learn.aspGregg McLachlan’s “Get to the source of attribution”:/train/res/report/attr.aspChip Scanlan ’s “Getting it Right: A Passion for Accuracy”:/column.asp?id=52&aid=179392. Resources to help avoid gender sensitive wordsAfter the 1995 Beijing Conference, UNESCO published its Guidelines onGender-neutral Language. The following is a selection of language tips from the document.The entire handbook can be downloaded from UNESCO’s Women and Gender Equality site: /women/index_en.htmAssignmentsSection 1: TITLES ---replace these titles with words that include both men and women.1. Businessman2. Congressman3. Craftsman4. Fatherland5. Founding fathers6. Mailman7. Man 8. Mankind9. Man-sized 10. Salesman11. Statesman 12. WorkmanSection 2: NOUNS AND PRONOUNS ---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voiding the use of male nouns and pronouns.1. A reporter is expected to protect his sources.2. A good athlete often jogs to build his endurance.3.Normally, every auto mechanic buys his own tools.4.No one knows which of the nation’s congressmen leaked the details to his wife andfriends.5.If a patient is clearly dying of cancer, doctors may give him enough drugs to easethe pain, and perhaps even enough to hasten his death.Section 3: STEREOTYPES---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voiding sexist language and comments.1. A California man and his wife attended the reunion.2.The bus driver, a woman, was blamed for the accident.3.While the girls were playing tennis, their husbands were playing golf.4.She is 56 years old and a petite grandmother but still plays tennis five days a week.5.While her husband works, Walerie Dawkins raises their children and dabbles inpolitics.6.Mrs. John Favata said she often discusses the stock market with other girls in herneighborhood.7.Mike Deacosta, his wife and their two children---Mark and Amy---served as thehosts.8.Councilman Alice Cycler, the attractive wife of a lawyer and mother of eight girls, isfighting to improve the city’s parks.Section 4:Develop a terminology for your language.。
高中语文实用文本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新闻类文本阅读(1)新闻调查题型——非连续性文本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都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作了报道,概括说明两者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①了解新闻要素,寻找有效信息区间;②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③筛选整合,分条作答。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家媒体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事件消息、原因评论)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某领域有哪些表现与问题(危害)。
(筛选整合)4)阅读材料四,某人对某问题有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此问题(浅阅读)的?(探究题:①明确观点。
②引据: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概述相关事实。
③分析: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④有时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阐发所受正向或反向的启示。
)(2)新闻访谈题型1)在某个问题上,受访者持哪些看法?(5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受访者的对话中,找出与该问题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然后分类分点作答即可。
2)访谈呈现了受访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分析。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层级F。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层级C。
【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对话的具体内容概括受访者的形象特征。
答案要做到先观点后阐释,人物形象特征详见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知识点。
(3)新闻特写题型1)文章开头两段(或者最后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4分)【考点】考查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
【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各部分的作用和新闻内容来分析,如开头两段属于导语部分。
作用是概括本篇新闻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某人做某事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考点】新闻背景的作用。
好新闻作品赏析1
社会效果:本文率先报道“潜伏局长” 打工故事后,引发了全国近百家媒体的跟 踪报道热潮。《人民日报》报道的题目是 《云南“卧底”局长陈家顺5次“潜伏”访 民生》,新华社报道的题目是《走近“卧 底局长”陈家顺》,央视《新闻联播》“新 春走基层”栏目连续5天追踪报道。陈家顺 以“潜伏局长”、“卧底局长”、“民工 局长”而享誉全国。原云南省委书记白恩 培在去年8月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号召 向陈家顺学习。今年4月25日,云南省委在 昆明举行陈家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授 予他“直接联系群众的好干部”荣誉称号。
自告奋勇当起“工头”,要实地体验扬州的务工环
境。
经过一周岗位培训,陈家顺被分配到整理车间, 负责打包卸运。一周工作五天,周六加班计发加班 费,周五晚上工厂还开展联谊会。八人一间宿舍,
有空调、有热水。每月10日,工厂按时发薪水,外
来员工全部参加社会保险。陈家顺按时拿到首月工
资后,向宝亿老总递上自己的名片说:把家乡工人
“200万元不仅仅用于新技术推广。”徐志峰
介绍,去年该县还建立了建筑陶瓷产业技术创新
服务基地,免费为企业提供服务。“原来产品检
测要到山东等地,不仅费用高还要耽误四五天时
间,现在一上午就能在本地完成检测。”200万元
研发经费还让高邑县建成国家级建陶生产力促进
中心、石家庄市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服
“我们已经多年未拿到一分钱的研发经费。” 面对记者提问,另一个县的科技局某负责同志回 答得更为干脆。 “研发经费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县域经 济发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高邑县主管科技的 副县长徐志峰说,该县一年财政研发投入虽仅200 万元,但效益可观。近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 成部分瓷砖生产企业效益不佳,但高邑县恒力陶 瓷有限公司瓷砖烧制车间还是开足马力生产。 “县科技局帮我们进行轨道窑尾气余热综合利用 技术改造,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节煤50吨。”该 公司总经理陈云中告诉记者,新技术让企业成本 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更强。建筑陶瓷产业是高 邑的优势产业之一,这项新技术很快就将在全县 推广。
初中八年级语文新闻阅读-消息》第1课时 (1)
02
梳理新闻
新闻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 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
主体: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 始······进击中。
结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 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 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背景:
解放战争进入新阶段,全 国统一的全面胜利近在眼 前。
新闻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闻结构
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进击中。
结语 背景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 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How
新闻要素分析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闻要素分析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 时) 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How
新闻要素分析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闻要素分析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 时) 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 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How
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任务要求:
1.快速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2.完成新闻要素表格
新闻阅读教案初中语文
新闻阅读教案初中语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 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新闻内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4. 培养学生运用新闻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如何提取新闻中的关键信息。
3. 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运用。
4. 关注时事,提高新闻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2. 难点:新闻语言的运用,关注时事,提高新闻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篇新闻文章,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新闻的构成要素。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多篇新闻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新闻的结构和特点,提取关键信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强调提取关键信息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新闻阅读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新闻阅读测试:定期进行新闻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新闻文章:教师准备多种类型的新闻文章,供学生阅读分析。
2. 教材:新闻阅读相关教材,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
4.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提高新闻阅读能力,关注时事,培养良好的新闻素养。
头条新闻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_1
头条新闻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现在是一个多媒体时代,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会上新闻或是被放大化弄得人尽皆知。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头条新闻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瓦·弗洛特①“喂,是《得克萨斯信使报》吗?我是贝德尔·史密斯?请立即记下:我永远难忘的俄勒冈州的这场经历,火山爆发……嘟嘟……”②“怎么回事?”新来的编辑沃克问道,“喂,喂,接钱员!”③“通往俄勒冈州的线路突然中断了,”电话局总机报告说,“我们马上派故障检修人员出发检查。
”④“大概要多久?”⑤“哦,您得做好一两个小时的打算。
您知道线路是穿过山区的。
”⑥“完了!”沃克沮丧地说道,并沉重地跌坐在他的软椅上。
⑦“什么叫完了?”主编怒气冲冲地说道。
“您是一名记者,还是一个令人丧气的半途而废的家伙?您不是已经收到报告了吗?俄勒冈州地震!这一消息我们起码比《民主党人报》和《先驱报》早得到一小时。
这一回我们可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了!今天下午,当我们独家登出俄勒冈州地震的现场报道时,他们会忌妒得脸色铁青的。
”⑧主编从书柜里取出一卷百科全书。
“我要让您看看这事该怎做!埃丽奥尔,请您做好口授记录的准备!现在,您这个也算是记者的人过来瞧瞧吧!这儿:俄勒冈……海岸地带……山脉……有了!道森城……这一带有几座已经熄灭的火山……”⑨“哦,看来是这里,您把地图拿过去,抄下四周区镇的地名。
”他跳了起来,猛地拉开通向印刷车间的门。
⑩“希金斯!您马上过来!给我把头版的新闻全部撤去!我要加进一篇轰动全国的报道!还有,这次要比平常提前一小时出报。
”他叼起一支香烟,大步地在屋里走来走去。
“你写下!通栏标题:俄勒冈州地震!电话联系中断!贝德尔·史密斯为《得克萨斯信使报》作独家现场报道。
“上午时分,在俄勒冈州地区出现了极为可怕的景象。
有史以来一直十分平静的巨峰巴劳布罗塔里火山(名字以后可以更正)忽然间喷发出数英里高的烟云。
”“就这么写下去——这里是有关火山爆发的资料的描述,剩下的你就照抄好了,反正总是老一套。
新人教版(统编)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 任务一:新闻阅读--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三阳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总第课时备课人课题任务一:新闻阅读--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第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重点)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难点) 4.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重点难点1.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重点)2.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自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以求有的放矢。
二、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
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
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三、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遗嘱(yí)渗透(shèn)卓有成就(zhuï)仲裁(zhîng)拨款(bō) 逝世(shì) 颁发(bān)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3.作者简介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
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学习阅读新闻报道教案
学习阅读新闻报道教案一、引言阅读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
然而,阅读新闻报道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评价及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蕴意。
因此,学习如何有效地阅读新闻报道是我们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
二、理解新闻报道的目的和特点1. 新闻报道的目的新闻报道旨在传递事实信息并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它通过客观、准确地叙述事件来告知读者,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因此,在阅读新闻报道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它的目的性并理解作者的立场。
2. 新闻报道的特点新闻报道通常具有简洁明了的句子和段落,以迅速传达信息。
同时,新闻报道在语言表达上力求客观和准确,避免主观情感色彩的引入。
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
三、提升阅读新闻报道的技巧1. 认识标题的重要性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门面,它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阅读新闻报道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标题,通过标题来初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新闻报道的核心信息。
2. 分析文章的结构新闻报道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先交代重要事件要点,再逐渐展开细节。
在阅读新闻报道时,我们可以先浏览全文,了解大致内容后再逐段深入阅读,这样有助于我们掌握文章的主旨及要点。
3. 辨别事实和观点在新闻报道中,作者往往会通过陈述事实和提出观点来进行表达。
我们需要学会区分作者提供的事实和他们的观点,理解他们对事件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辨别事实和观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件。
4. 拓展阅读与互动讨论阅读新闻报道不应仅限于一篇文章,我们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去了解更多的相关资讯,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此外,与他人进行互动讨论也是提升阅读新闻报道能力的有效方法,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来解读新闻,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新闻报道的理解和思考。
四、实践与提高1. 日常实践每天阅读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可以是报纸、杂志、网络新闻等,培养对各种题材和风格的适应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报纸阅读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报纸阅读指导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报纸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报纸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大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知识储备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报纸阅读指导,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重要性1.开阔视野:通过报纸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的重要新闻和社会大事,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2.培养阅读兴趣: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报纸,内容浅显易懂,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爱上阅读。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报纸中的文章语言规范,语句通顺,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方法1.选择合适的报纸: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教师在选择报纸时应注意报纸的难易程度和内容适应程度,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小报或儿童版报纸。
2.导读报纸: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进行报纸的导读,向学生介绍报纸的基本结构、版面特点以及新闻分类等信息,让学生对报纸有初步的了解。
3.阅读指导:在学生阅读报纸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包括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读者姿势、注重细节理解、培养阅读的好习惯等。
4.讨论与交流: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提出问题、互相学习,促进思想交流与沟通。
5.开展相关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报纸内容的不同,设计相关的阅读活动,如绘制新闻图片、编写新闻报道、小组辩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
三、教学案例以《儿童日报》为例,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则新闻进行阅读指导。
如:《小动物世界》栏目的《小狗也爱扑翅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文字,了解小狗的特点、动作,并提问学生:“你喜欢小狗吗?”、“你觉得小狗会不会飞?”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注意事项1.语言简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避免使用复杂难懂的词语。
2.引导思考: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发展。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 (1)
新闻阅读答题技巧新闻的文体特点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一是善于通过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
二是写出人物的个性,不与别人笔下形象相似。
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
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
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5.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8.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9.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10.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基本特征:结构特征、语言特征、新闻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1把握新闻结构题型: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
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
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
──《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题目: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高考复习新闻类文体讲解(论述类文本)1
2022年高考复习---新闻类文体讲解(论述类文本)一、新闻类文本阅读常见考点1.理解语句含义题2.筛选整合信息题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4.导语的作用题5.背景的作用题6.结语的作用题7.文本结构安排题(顺序、倒叙、补叙、日记体)8.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9.分析语言特色题10.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题11.探究新闻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12.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封闭性和半开放型)二、新闻文体的特点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1、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
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短新闻两篇之一《别了_不列颠尼亚》_教案 (1)
短新闻两篇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阅读新闻,能准确、快速地捕捉这两篇新闻的基本信息,能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 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能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 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4. 引导学生去感受历史,培养珍视现在、珍视和平的信念,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消息的特点,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新闻信息的能力。
重点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
教学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短新闻两篇》,是寓意深刻、情感丰富、耐人品读的名作。
一方面要兼顾到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第一次接触新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初中所学知识的衔接;另一方面,教学时应以指导阅读为主,通过指导阅读、质疑解难,筛选信息,使学生把握每篇新闻的主要写作特色及其特有的新闻价值。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共同提高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建议由最近某则大家都在关注的新闻切入。
作为一个现代人,读报、听广播、看电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许许多多的新闻。
我们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具备较强的新闻阅读和新闻采写能力。
尤其当遇到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事件时,采写报道的内容、场面往往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多层次的。
这就要求记者能穿越时空隧道,在新闻发生现场能独具慧眼捕捉到精彩的细节画面,并能用朴实无华的动态语言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读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短新闻两篇》的第一篇《别了,“不列颠尼亚”》,看看作者在哪些地方独具慧眼,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感受。
二、复习新闻的有关知识。
“新闻”是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新闻,就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一)新闻信息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为:真、新、有价值。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新闻两则阅读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新闻的格式和特点,能够编写简单的新闻报道。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品质。
教学重点:1. 新闻的格式和特点。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编写新闻报道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新闻的语言表达和报道技巧。
2. 针对不同新闻事件,如何进行合理的报道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新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格式。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新闻报道,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新闻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筛选信息的过程,交流如何把握新闻的关键信息。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的语言表达和报道技巧。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新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差异。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编写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篇新闻报道,关注社会热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总结拓展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和格式,培养学生编写新闻报道的能力。
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四章新闻阅读提分点一概括内容要点比较材料异同课件
第三步:找角度细比较 常见的比较角度:①比较新闻事件的陈述,看内容侧重点的异 同;②比较作者评述性强的句子,看作者观点倾向的异同;③比较数 据的异同,分析作者列举数据的意图。 第四步:得结论定答案 根据比较情况总结,然后分条列举结论(一般来说,一个结论只用 一句话概括,以做到简明)。
【例1】 (2018·高考全国卷Ⅱ)原文见P52、P53“[读文示 范]”(概括内容要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 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 分)
除此之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用性、传播性无法适应现代 社会,它们如果想要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就必须紧密结合现代的话 语体系和年轻人的审美感受,创新传播方式、提升设计感。《国家宝 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电视化语言和明星讲解人,使那些 “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过来,让冷冰冰的文物走进了年 轻人的心里。
[组织答案]
答案: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 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 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 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 侧重点不同。
艺人用剪刀或刺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传统技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 础。它起源于汉代,自唐朝开始盛行,并流传全国,既在刺绣、制 衣、雕花、建筑等领域具有“打样”的实用功能,也能满足装点生活 或者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审美和社交需要,表达了中华民族祈福纳 祥、和合美满的精神追求。目前,我国有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其中39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类名录名册,位居世 界第一),1308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作文课《新闻阅读、写作》最新教学设计范文3篇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作文课《新闻阅读、写作》最新教学设计范文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作文课《新闻阅读、写作》最新教学设计范文3篇每天长辈们都会看新闻联播,那今天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作文课《新闻阅读、写作》最新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播读新闻稿有一定技巧新闻稿件播读技巧有些以下的新闻稿件播读技巧范文欢迎阅读借鉴新闻稿件播读技巧训练【1】一、稿件播读的准备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流露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二、新闻稿件播读实例1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开始集体断电一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纷纷熄灯这一活动名为“地球时间”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报纸之一的《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大约2000家企业和53万户居民报名参加了“地球时间”活动自觉断电一小时除标志性建筑外悉尼城区许多高楼也纷纷熄灯整个城市变黑了不少不过路灯和紧急照明装置仍没有熄灭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灯的便利观看星空几百个市民提前预约在熄灯期间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这一小时更好地观看星空天文台负责人说很多市民都为有在黑暗中观察地平线的机会感到激动播读提示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副题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看过这条消息后要确定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标题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新鲜点所在这就是受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的要点再看消息的层次三个段落自然成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为我们播读时脉络的清晰提供了基础三个层次之间要做短暂的停顿处理切忌不要一气呵成一片的结果会使受众听得茫然第一个层次是消息的导语播得要醒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消息要素中的发生了什么事是重点其他的新闻要素并不是不重要同样要求依次交代清楚这条消息导语交代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的:(1)集体断电一小时;(2)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4)3月31日晚7时30分;(5)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等纷纷熄灯可以用声音的高低、吐字力度的强弱来区分第二层次把新闻事实稍加梳理后弱强调“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第三个层次是新闻的结尾段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播清楚即可声音运用可在中声区稍下部分稍偏低些实例2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里氏8级地震强烈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当地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约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此影响露出海面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村民还因此发现了一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沉船小岛上升使岛屿周围的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大量珊瑚虫以及搁浅在珊瑚礁上的海洋生物死亡弥漫出一股难闻的腐烂气味村民哈里松?加戈边做手势边说地震造成的裂缝甚至将整个岛屿一分为二部分裂缝有50厘米宽在拉农加岛北部当地村民在海岸上发现了一艘沉船那是二战时期沉没的一艘日军巡逻艇当地渔民亨德罩克?凯加拉下海探视了新的海底景象发现了一道与海岸线平行延伸的裂缝长度至少500米凯加拉说当地村民认为小岛上升是因为海平面降了下去担心海啸可能再次袭来因此大多数居民拒绝从高地上搬回原来的住处“噪音相当大”凯加拉描述小岛上升时的情景“水退了下去然后没有再升上来”他同时指出水位下降和地震是同时发生的拉农加岛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这次地震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严重破坏了海底珊瑚礁景观小岛上升导致大量珊瑚礁露出海面许多珊瑚虫因为曝晒在阳光下死亡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在所罗门群岛西部省首府吉佐岛从事潜水业的丹尼?肯尼迪说地震破坏了大量珊瑚礁对潜水爱好者而言这个曾经闻名于世的潜水胜地不再具有吸引力除了影响旅游业外小岛上升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当地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播读提示地震在地球上时有发生一般的报道中经常涉及的是伤亡人员及其财产损失但这条新闻没有过多地从这方面进行叙述而是变换了一个角度集中报道了自然生态的变化看过了之后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受众所关注的在第一层次中的导语部分新闻事实只是一句话——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接下来的五句话全部是地震造成的结果其中四句是生态被破坏的情况表述的着眼点依次是记者说的结果一个岛屿拔高了3米珊瑚礁露了出来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发现了二战时期的日本沉船播读时声音控制在中声区语流简洁明快在新闻的第二部分又详细描述了地震所造成的后果的样态由于小岛上升了3米海岸线延伸了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海洋生物死亡有一股难闻的腐烂味道整个岛屿一分为二还发现了日本的沉船村民们不愿意回来住担心海啸再次袭来这些原文所叙述的场景在播读时不应太客观要有感情的流露但注意分寸的把握第三部分虽然是结尾部分但也有新闻价值如介绍了新闻的背景播读时要注意的句子是:它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由于珊瑚礁没了景观被破坏了不再具有吸引力另外一句很形象的描写“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播读时要有凄凉的感受新闻稿件播读技巧训练【2】播读提示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副题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看过这条消息后要确定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标题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新鲜点所在这就是受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的要点再看消息的层次三个段落自然成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为我们播读时脉络的清晰提供了基础三个层次之间要做短暂的停顿处理切忌不要一气呵成一片的结果会使受众听得茫然第一个层次是消息的导语播得要醒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消息要素中的发生了什么事是重点其他的新闻要素并不是不重要同样要求依次交代清楚这条消息导语交代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的:(1)集体断电一小时;(2)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4)3月31日晚7时30分;(5)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等纷纷熄灯可以用声音的高低、吐字力度的强弱来区分第二层次把新闻事实稍加梳理后弱强调“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第三个层次是新闻的结尾段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播清楚即可声音运用可在中声区稍下部分稍偏低些实例1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里氏8级地震强烈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当地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约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此影响露出海面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村民还因此发现了一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沉船小岛上升使岛屿周围的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大量珊瑚虫以及搁浅在珊瑚礁上的海洋生物死亡弥漫出一股难闻的腐烂气味村民哈里松?加戈边做手势边说地震造成的裂缝甚至将整个岛屿一分为二部分裂缝有50厘米宽在拉农加岛北部当地村民在海岸上发现了一艘沉船那是二战时期沉没的一艘日军巡逻艇当地渔民亨德罩克?凯加拉下海探视了新的海底景象发现了一道与海岸线平行延伸的裂缝长度至少500米凯加拉说当地村民认为小岛上升是因为海平面降了下去担心海啸可能再次袭来因此大多数居民拒绝从高地上搬回原来的住处“噪音相当大”凯加拉描述小岛上升时的情景“水退了下去然后没有再升上来”他同时指出水位下降和地震是同时发生的拉农加岛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这次地震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严重破坏了海底珊瑚礁景观小岛上升导致大量珊瑚礁露出海面许多珊瑚虫因为曝晒在阳光下死亡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在所罗门群岛西部省首府吉佐岛从事潜水业的丹尼?肯尼迪说地震破坏了大量珊瑚礁对潜水爱好者而言这个曾经闻名于世的潜水胜地不再具有吸引力除了影响旅游业外小岛上升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当地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八年级语文新闻阅读-消息》第1课时 (1)
《新闻阅读-消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文本解读《消息二则》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本单元介绍的四种新闻体裁中的第一种——新闻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公元1949年渡江战役将要胜利时写的一篇新闻,原载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作者用短短的193个字及时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道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雄伟军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即将胜利时,毛泽东撰写的一篇新闻稿,原载于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该新闻稿报道了横渡长江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国民党军队布设的防御阵地,横渡长江,胜利进军的态势。
文稿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精简,感情色彩鲜明。
两篇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
教学创意本教学设计作为单元整体任务的第一个环节,肩负着总起单元的任务,需要让同学们对于“新闻”这一问题有一个总体认识,激发同学们的探究热情。
为单元整体任务的完成打好基础,为后面教学任务的展开,要将“新闻”的相关文体知识讲清落实。
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文体的比较让学生发现新闻文体的独特性,通过教材文本的分析,总结新闻语言的特点,明确倒金字塔的新闻结构设计,理解新闻本身的文学价值与实用价值。
学习目标1.通过抓住新闻消息的六大要素,梳理文本内容;2.通过明确新闻结构划分方式,掌握快速阅读新闻的能力。
3.通过分析成语、修饰语等把握新闻情感。
教学重难点1.明确新闻消息的文体特点。
2.品味新闻语言的艺术性与实用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设计1.背景介绍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虽然国民党军队总兵力已经下降至200余万人,但蒋介石以为他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固若金汤,天堑长江难以逾越。
高考非连续性新闻(1)——明确文体特征,读懂新闻
创新大课堂
结构
具体阐释
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
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分为引题(引标题):交待形
(1)标题 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题):对一
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题):往往是重
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一般指“电头(消息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材料二 (1)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 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 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 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 义?”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结构
内容阐释
1.单标题。(1)公式化写法。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
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2)
常规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问题
作标题,如《儿童究竟需要什么读物?》。可以显示
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
可以直接叙述事实,如《三个孩子去蛇岛》。可以用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类型
具体阐释
以人物为重点,展开描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以
写先进人物和光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
人物 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面人物的。
报告 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
文学 物“立传”,写一个人的全貌,表现他的光辉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类文本· 访谈阅读的训练指导
【文体特点】 访谈的概念:因为某个人、事件、特 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 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 行报道的文章。
这里要注意以下要点:
(1)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某一特定人、 事、问题; (2)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 情者。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 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 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 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 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 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层级 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 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这些考点。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 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 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 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 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 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 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 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 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 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 别关注了。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 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 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 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 精神”这几个考点。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 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 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 视新闻等体裁;
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 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语。
【阅读方法】
阅读访谈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 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 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 1、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访谈的主要进程 和内容。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讨论话题、 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 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 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 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3)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 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 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 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 方法一样。
二、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 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 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 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 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 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 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 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 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 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 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 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 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 是消息还是通迅。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 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 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 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 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 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 思”的考点。
2、如何分析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现手法。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 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 章。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 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 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提问者要 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 应,言之有物。如果遇到不和谐、浅层次 徘徊、进行不下去的情形,提问者必须运 用恰当的调控手段。
4、消息的要素:消息(也叫新闻或报道) 有五要素,又称“五个w”: “何时”(when)、“何地” (where)、“何人”(who)、“何事” (what)、“何故”(why)。
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 致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5、消息的写法 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 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 要内容。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 悬念式,并列式等。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
(二)消息文体知识
1、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 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 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 体。
2、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3、消息的特点
(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 实说话。 (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 角度说话。 (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 象说话。 (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 点说话。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 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 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 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 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 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 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 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