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

合集下载

货币金融学重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货币金融学1货币发展遵循的规律:货币形式要适应经济形势,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2货币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包括:传统信用货币(由商业银行及类似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券、由国家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现代信用货币3现代信用货币:就是存款货币。

从货币供给体系看,存款货币的发行是受中央银行调控的,但其直接发行者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过程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存款货币。

4流通中的货币是由央行和商行共同发行,流通中的纸币是由国家委托央行发行。

5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6货币职能间的关系:货币的五种职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对货币本质的全面体现,其中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

区别: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体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地功能。

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促进商品交换的功能。

贮藏手段职能是货币退出流通,被当做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保存起来的功能。

支付手段职能是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的功能。

世界货币职能也叫国际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功能。

联系:支付手段以价值尺度为前提条件又以流通手段为归宿。

贮藏手段同样以价值尺度为前提并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为归宿。

国际货币职能是上述四中职能在地域上的扩展。

7货币数量的界定:狭义的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广义的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划分标准(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一般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者亚货币。

8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公式M1=C+Dd(M1表示第一层次,C 表示现金,Dd表示活期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依据: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流动性。

流动性的概念包含三种要求:不受损失、及时转化、现实购买力9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汇总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汇总

1、狭义货币:M1=通货C+活期存款Dd+其他支票存款+旅行支票2、广义货币:M2=M1+Ds储蓄存款+Dt定期存款;M3=M2+Dn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存款;M4=M3+L 银行与金融机构外的所有短期流动资产。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即期交易);储藏手段;支付手段(跨期交易);世界货币。

4、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本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和商品经济一样,都是以私有制存在为前提的。

5、信用的基本要素:信用主体、信用标的、信用载体、信用条件6、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7、信用工具: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是贷者与借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工具。

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

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要求信用标的具备可转让性,以充分满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这就要求信用标的物由标准化的、可精确定价的和可广泛接受的载体来承载,这个载体就是具备充分流动性的信用工具。

8、主要的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用,其主要方式是预付和赊销,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

商业信用作为典型的直接信用,具有交易直接而迅速、交易费用低等特点。

此外,商业信用在一点程度上扩大了商品交换渠道,调剂了商品市场,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对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缺陷】:1--授信规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限制;3--商业票据接受性有限;4--信用链条具有不稳定性。

(2、银行信用:通过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将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行社会化资金分配的信用形式,其典型方式就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银行信用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它大规模地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流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信用形式。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研究货币与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影响。

以下是货币金融学的一些重点要点,供大家复习参考。

一、货币与货币供应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通用的支付工具,被广泛接受并被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

2.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三个主要职能。

3. 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指整个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总量,包括发行的货币和银行体系中的存款。

二、金融市场1. 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三类。

2.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借贷和投资工具的交易场所,主要包括国库券、短期国债等金融工具。

3.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融资和投资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4. 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是交易金融衍生品合约的场所,包括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等。

三、货币政策1. 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2.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

3.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有一定影响,但通胀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和经济体制等因素决定的。

四、货币理论1. 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受到货币持有者的收入、财富和支付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2. 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度的货币供应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3. 货币与利率: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受到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影响,利率的变动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五、货币市场与金融机构1. 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提供短期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稳定收益和高流动性。

2. 银行体系: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中的主要机构,他们接受存款并提供贷款,起到储蓄和投资的纽带作用。

3. 央行:央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银行体系的监管机构。

以上是货币金融学的一些重点要点,对于深入理解货币与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影响非常重要。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 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 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四、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目前, 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五、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 亦称主币, 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六、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 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八、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 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 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否则视为违法。

九、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 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但是, 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十、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十一、“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十二、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

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均可自由铸造, 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 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 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 而银币充斥市场, 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 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三、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 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融学复习要点第⼀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节.货币的定义与本质⼀、货币的定义1、货币的经济学定义通货与货币:⽐货币范围要狭窄收⼊与货币:收⼊是流量,表⽰某⼀时间区间的数量关系,⽽货币是⼀个存量,即在某⼀个时点的确切数量。

财富与货币:财富⽐货币范围要宽泛2、马克思的货币定义:3、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货币的产⽣四个阶段:1、简单的、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的价值形式3、⼀般价值形式(物—⼀般等价物—物)4、货币价值形式第⼆节.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职能(最重要最基本)指货币能⽤来衡量和表⽰⼀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将其转化为价格从⽽可以⽅便地把不同类的商品进⾏⽐较。

特点1、观念货币2、⾜值或币值稳定3、独占性或排他性⼆、流通⼿段职能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流通⼿段职能。

货币执⾏流通⼿段的职能就是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交换简单概括就是“卖——货币——买”的不断循环。

特点1、现实货币2、不⾜值/价值符号3、危机的可能性:买卖脱节三、⽀付⼿段职能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形态,进⾏价值的单⽅⾯转移时,执⾏⽀付⼿段职能。

特点:1、补⾜交换的环节2、价值的单⽅⾯转移3、加剧危机的可能性四、贮藏⼿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第三节.货币的类型1.作为货币的理想商品(1)、价值的稳定性(2)、容易标准化(3)、可分割性(4)、携带⽅便(5)、易于储蓄、不易变质(6)、供给具有弹性第四节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定义定义:货币制度是⼀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内容:(1)货币材料(2)货币单位(3)通货的铸造、发⾏与流通(4)货币发⾏的准备制度货币政策的核⼼是规定本位货币和制作本位货币的⾦属材料。

(⼀)通货的铸造、发⾏与流通1、主币(本位币):是⼀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和货币⾦属铸造的货币。

⑴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致,是⾜值货币(现代货币制度下,已经⽆此特点)⑵可以在国家集中铸造的前提下⾃由铸造⑶主币具有⽆限法偿能⼒(现代货币制度下,仍然保留了这⼀特点)⑷磨损公差(现代货币制度下,已经⽆此特点)2、辅币:是主币以下的⼩额通货,供⽇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使⽤。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足值货币的特征①足值货币本身具有十足内在价值。

②足值货币以其自身价值与其他商品相交换。

③足值货币本身内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

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收,否则视为违法。

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必然被人们溶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反而充斥市场。

三、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为币材,铸造金本位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其特征有:(1)自由铸造金币,自由熔化金币(2)金币无限法偿(3)银行券和辅币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4)黄金自由输入输出国境(5)建立金准备制度保证表征货币的兑换2、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纸币——银行券,规定银行券的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数量上换,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准备金。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纸币——银行券,本国央行将黄金或外汇存入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央行,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

1999年元月1 日,欧元启动意义:可以结束欧盟内部货币动荡的局面,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减少交易成本,扩大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可以促进各成员国的财政健康稳定,带动经济增长。

信用的含义信用是经济主体之间,以到期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货币资金或商品的一种借贷行为。

信用的本质: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体现债权债务关系高利贷信用就是通过贷出实物或货币方式榨取高额利息的古老形式的生息资本,以贷款利率特别高为特征。

高利贷信用的本质本质:反映了高利贷者剥削小生产者的剩余劳动高利贷信用的作用前资本主义:(1)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2)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前提条件的形成,即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大批无产者的出现(3)高利盘剥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作用:高利贷者积聚了大量货币,产业资本保守作用:高利贷者极力维持旧的生产方式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金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

货币的形态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也不断改变着其形式,货币形态的演进经历了4个主要的阶段:足值货币、表征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

其中,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的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2、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4大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主要的两大职能。

此外,货币流通如果越出国界,一国的主权货币还将承担世界货币的职能。

3、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生产关系。

4、现代信用货币按照其流动性的不同,可划分为M0、M1、M2等不同的层次,各国对不同层次货币规定的口径有所不同,不同层次的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同,对科学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货币材料的确定,(2)货币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4)发行保证制度。

6、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纸币本位4个主要阶段。

7、金币本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其内在特征保证了货币价值对内和对外的稳定,从而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

8、当货币制度超越了国家主权的限制时,就形成跨国货币制度,欧元就是其典型的代表。

在同一主权国家内部,也可能会有多种货币制度并存,我国的人民币、港币、澳元所构造的一国两制三币就是其中的一例。

9、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驱逐出流通,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为“格雷欣法则”。

货币发展的几个阶段:1.朴素的商品货币阶段:以一种具体的商品作为货币中介。

共同点:(1)一般都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2)其使用价值都是能直接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3)作为货币一般不需要经过加工铸造。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社会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一)实物货币(二)金属货币(三)信用货币1.传统信用货币两种信用形式:一是银行债券二是纸币2.现代信用货币三、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二)流通手段职能(三)贮藏手段职能(四)支付手段职能在银行存钱属于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四、货币数量的界定(一)狭义的货币量:现金加活期存款(三)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划分的一般性标准应该是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

一般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成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五、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基本公式M1=C+Dd(M1表示第一层次,C表示现金,Dd表示活期存款,Ds表示储蓄存款,Dt表示定期存款,Dn表示其他所有存款,L表示除存款以外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流动性。

包含三重要求:1、不受损失2、及时转化3、现实购买力六、货币制度定义: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包含四个方面: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角”“分”为辅币单位。

七、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以币材为代表。

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大阶段。

金属货币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符合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制度信用货币本位制八、金银复合本位制九、金本位制的特点:1.以黄金为主币材料,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还,国家对铸币有法定的样式和含金量规定。

(最主要的)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含义: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贷款行为。

二、信用形式(信贷信用体系中,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

货币金融学重点(最终版)

货币金融学重点(最终版)

货币金融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 格雷欣法则: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价与银价的市场定价与法定定价不一致的时候,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 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4 银行汇票:是一个银行向另一个银行签发的汇票,即一个银行将签发的汇票交汇款人寄给收款人后,由收款人向另一个银行取款。

5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承兑银行承兑付款的商业汇票。

6 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于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发放贷款、办理贴现等业务所创造的的存款。

7 货币供给:又称货币供应,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流通领域投放、创造货币的全过程。

8 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9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

二计算题1 票据贴现2 债券发行价格:3 货币供应量的计算4 准备金相关的计算三.简答题1.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有何关系?联系: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商业信用的保证;区别:(1)商业信用是直接以商品形态提供信用;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银行信用的债权人债务人分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3)商业信用包含了商品买卖与货币借贷两种行为;银行信用是一种单纯的货币借贷行为;(4)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是工商企业优先采用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5)在产业周期各阶段上,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相一致的;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不相一致的。

2.货币发挥各项职能有何特点?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金融学重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

第一编货币、信用与经济名词解释、选择题、比较题、简答题(5-10分)第一章货币与经济重点内容:货币的基本职能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货币以普通被接受物的形态,在商品或劳务买卖者之间进行交易时发挥媒介的作用。

三个基本要求:交易中具有普遍接受性购买力相对稳定(尽管商品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供给富有弹性(货币流通量应该有一种调节机制,保障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协调)价值标准,也称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指货币在计算,表现,比较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量时,充当计值单位的职能。

简化了商品劳务定价中的交易次数和价格体系。

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币值稳定是货币顺利执行价值尺度的前提条件价值贮藏(Store of Value)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推动了信用的发展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是造成了买卖和交易的脱节,强化了货币交易链条断裂的脆弱性,从而也加大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货币的本质货币金属论实际价值是由货币金属的价值所决定的货币名目论是一个观念的计量单位,是计算商品价值的比例名称货币价值论(马克思)货币是充当一般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货币职能论(米什金)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电子货币的定义及其属性定义: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属性:一般属性:具有货币的基本属性;交易支付中,具有交易行为的自主性、交易条件的一致性、交易方式的独立性和交易过程的可持续性。

特殊属性:发行主体的多元化担保主要依赖于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风险不一致流通范围的国际化形态上的虚拟化电子货币防伪只能依靠技术上的加密或认证系统来实现货币制度及其内容内容规定本位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本位货币:国家法定的标准货币,具有法定的无限支付能力,称为无限法偿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规定发行准备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能否自由兑换、汇价的确定办法)结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金银复本位制中双本位制,规定金银铸币之间的法定比价。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

债券发行1.目的。

政府:弥补赤字。

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资金来源。

企业:扩大资金来源;灵活运用资金;维持对公司控制权;转移通胀风险;减少税支出。

2.条件。

面值,利率,偿还期,价格,由债权人信用尺度(第三方)决定。

3.发行方式。

直接。

间接:公募招标发行;集团承购报销;非招标发行(协议)。

交易程序1.证券所交易程序2.场外市场交易程序:代理买卖;自营买卖交易方式:同股票证券交易市场:发行债券流通转让的场所类型:a证券交易所b场外交易市场c第三市场在柜台市场d第四市场:各类机构投资者和实力相当的个人投资者挂牌上市的证券交易,绕开证券投资商,相互间直接进行交易中国证券市场一、国债市场1.发行市场1996年深沪交易所97~98 商业银行2.流通市场以协议交易为主:深沪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凭证式国债市场(个人,中小企业)3.存在问题:市场处于分割状态;记账式国债在实际发行中主流地位不突出;凭证式国债提前兑付条款对发债人存在风险;应债规模与应债能力的失衡。

4.建议:提高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流动性;统一国债市场。

二、企业债券市场84年1.发行市场a监管环境监管主体:发改委;中行;证监会。

依据:《公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准入方式:审批制,08年后是核准制。

b市场主体发行人:凡符合条件的公司制企业法人。

投资者:个人,机构。

承销商:证券公司,信托投资,企业集团。

2.流通市场a制体不顺畅b规模整体偏小(主要凭证:央行票据,政策性银行票据)我国资本市场结构:1主板市场(深沪,中小板)2.创业板3.场外交易市场第六章商业银行一、产生。

动力: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产生演化和发展的两种形式:1.英国模式:融通短期商业资本,适用:英语世界的国家银行2.德国:中和式商业模式,经营业务和资产业务种类繁多现代商行发展趋势:1国际化2金融创新多样化(机构,金融市场,工具,服务,融资服务,工具)3国际融资证券化4业务经营电子化二、性质和职能商行是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贷款为主的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金融创造,管理金融风险,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货币金融学知识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第一单元1、名词解释货币:错误!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错误!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答: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货币金融学要点

货币金融学要点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利息:一般来说,利息就是借贷资金的增值额。

从借贷关系中的债权人角度来讲,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从债务人角度来讲,利息则是借入货币或货币资本所花费的代价。

货币政策的含义:所谓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通货膨胀理论:定义: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以不同形式、普遍而持续的上涨过程。

通货膨胀的成因(1)货币供给的过度货币数量论的观点:每次通货膨胀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

“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

(2)需求拉动(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超额需求、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3)成本推动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工资、租金、利润以及利息等)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A、工资成本推动:个别部门工资增加导致整个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工资与物价互相推动,形成通货膨胀。

B、利润推动:厂商垄断利润推动产品销售价格上升。

C、进口成本推动: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胀。

如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

(4)供求混合推进(AD↑和AS↓)总需求↑→物价↑→工资↑→成本↑→总供给↓→物价↑↑。

(5)结构性因素: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大体上处于平衡状态,但是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导致物价水平持续的上涨。

种类:(1)需求结构部门转移型通货膨胀;(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3)斯堪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小国开放模型)(6)预期因素如果通货膨胀突发,人们无法完全预测到;劳动力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小于物价的上升,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扩大就业,产量增加。

如果通货膨胀可被预期到;就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需求曲线同幅移动,就业没有改善,产量不会增加。

7.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从需求方面(1)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2)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削减财政支出、降低政府转移支付力度从供给方面3)收入政策。

货币金融学戴国强重点部分整理

货币金融学戴国强重点部分整理

一,名词解释1.货币:(本质)(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

2.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3.商业信用:是在厂商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他是现代信用的基础。

4.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贷款人的信用。

5.投资银行:是为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提供各种交易工具及配套服务的金融机构。

6.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交易资产到期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市场,主要功能是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

7.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交易对象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

8.货币需求:是指公众在综合权衡各种资产的收益和成本之后,所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9.基础货币: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

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10.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不兑换纸币制度和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伴随着货币数量相对于真实产量的过快增加而出现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

11.需求拉上论: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超过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其根本原因在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形成了膨胀性缺口。

牵动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二,问答题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主要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什么?答: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互那媒介的职能。

(3)贮藏手段:是金属货币条件下金、银原始条块的贮藏。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第一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证券(security)又称金融工具,是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的的索取权。

债券是债务证券,承诺在特定的时间段的定期支付,是决定利率的场所,所以利率决定理论,无论是债券需求理论还是流动性偏好理论,都是将债券作为利率的传导机制。

股票,代表的是所有权,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

金融市场中,资金从拥有闲置货币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将资金从没有生产用途的人转向有生产用途的人手中。

经济周期的误解,经济周期是不规则的,无法预测的,时间跨度变幻不定的,因为有时候经济周期也被称为经济波动。

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其他金融机构货币经济周期(货币的供给变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推动力之一)通货膨胀(货币的持续增加是无价水平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率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外汇市场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览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资金转移,通过直接融资(借款人直接发行债券)或者间接融资,完成了资本的合理配置(包括生产性用途或者物质消费)金融市场的结构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所和场外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工具美国国库券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回购协议联邦基金(容易困惑,不是联邦,而是银行间的贷款)资本市场工具股票抵押贷款企业债券美国政府债券美国政府机构债券州和地方政府债券消费者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为什么金融中介结构和间接融资对金融市场而言如此重要?交易成本(金融中介具有降低成本的专门技术和规模经济)风险分担(资产转换和资产组合多样化)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甄别信贷风险技术和监督)而金融机构为经济社会提供了流动性服务,承担风险分担职能,并解决信息问题,金融中介机构的类型存款机构商业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契约性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公司火灾和意外伤害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政府退休基金投资中介机构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投资银行金融体系的监管金融体系受到最严格的监管,旨在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全性。

货币金融学重点归纳

货币金融学重点归纳

货币金融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 是以信用为保证, 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制造的信用凭证, 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格雷欣法则: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3.货币制度: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4.信用: 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5.基准利率: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6.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拆合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7、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拆合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8、直接金融市场:以证券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资金盈余者直接购买资金短缺者债权或产权来融通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9、间接金融市场: 以存款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存款类金融机构向资金盈余者出售金融工具, 向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10、货币市场: 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金借贷或短期信用工具买卖所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

★11.同业拆借: 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为解决临时资金困难, 调剂头寸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12.票据贴现:票据持有者将未到期票据转让给贴现银行, 以取得资金的行为。

13、金融远期: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 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14.金融期权: 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合约。

15.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聚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 进行多元化证券组合投资, 将投资收益按基金份额进行分配的金融机构。

16、政策性银行: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 为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 以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和长远利益为目标, 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17、中央银行:18、货币需求: 指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 对货币需求的量的总和。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一种功能,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易媒介,是使所有的商品得以交换的功能。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偿还债务或进行单方面价值转移时所具有的功能。

5、世界货币:当商品职能越出国境,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会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职能。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划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M0(现钞)、(2)M1(狭义货币=现金+活期存款)、(3)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所谓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注:稳定物价,控制M0、M1四、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作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五、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基本内容)1、货币材料:是整个货币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2、货币单位3、货币种类4、法定支付偿还能力5、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6、发行准备金六、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3)跛行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不能,只能以固定比例兑换金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3、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4、金本位制的崩溃5、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商品的赊购赊销和预付货款两种类型。

货币金融学重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

第一章1. 资金融通简称金融,是货币资金借贷、转让、集聚等活动的总称。

2. 什么是货币:在经济学家看来,货币是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

特征:(一)价值稳定性(二)普遍接受性(三)可分割性(四)易于辨认和携带(五)供给富于弹性3. 所谓“流动性”,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它受变现的便利程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

货币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流动性含义远大于货币的含义。

4. 货币的四个基本职能一、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三、价值储藏;四、支付手段其中,价值尺度与交易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5.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工具。

作用:1.减少价格数目,提高交换效率2.使商品内在价值外在地表现为价格特点: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是想象中或观念中的货币;排他性;价格标准6.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作用:两重性-克服了物物交换下的“需求的双重巧合”的弊端,降低交易成本;-使简单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商品交换;-隐含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7. 价值储藏,是指货币充当购买力储藏的工具。

8. 支付手段,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时,货币作为债务清偿的工具。

特点:(1)货币作为价值形式独立存在(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更多地反映债权债务关系(3)货币作支付手段使生产者活动余地更大(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9.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10. 货币制度:一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律或法令形式对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所作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构成要素:1.规定本位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 3.规定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4.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11. 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国家垄断货币发行-纸币是法定货币,强制流通,无限法偿,最后支付手段- 纸币不能兑换黄金-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转账结算为主体12.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黄金被排除出流通界(不需金银外汇准备)-现代信用货币由国家强制集中垄断发行,具有无限法偿资格,是最后支付手段。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一、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然结果。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二、货币的演变1、实物货币:以实物作为货币,如牲畜、布帛、贝壳等。

2、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货币,如金、银、铜等。

3、纸币: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等。

4、电子货币:以电子方式作为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电子钱包等。

三、信用与金融市场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金交易的场所。

3、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的结构是指构成金融市场的各组成部分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4、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四、货币供给与需求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的货币量。

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动机而形成的对货币的客观需求。

3、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均衡状态。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2、金融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调节经济中的货币数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

3、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到经济部门的中间环节或途径,包括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个传导机制。

货币金融知识点整理货币金融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实用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货币、信用、银行、国际金融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货币金融学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同时也是价值的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直接信用优点是交易成本低,但在规模、范围、和期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成交概率低,引导资金流动效率也很低。
(3)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地信用形式,克服了其他信用形式的各种局限性,大规模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的流动。
5.信用工具
(1)分类: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
9.金属复合本位制下:多以贵金属为币材 ;为无限法偿货币
辅币流通速度快,磨损大,多为贱金属不足值货币,有限法偿,但是兑换主币不受限制
(1)平行本位制:最典型的复合本位制
(2)双本位制:金银比价波动较大,尤其是金贵银贱引起流通混乱时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
(4)中间业务
(目的:获取收益,保持流动性,合理避税,增加准备金)(5种业务的具体:结算,代理,信托,租赁,银行卡,担保,承诺,金融工具创新)
4.巴塞尔协议:凡是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将总资产中的自有资本比例维持在8%以上
5.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的一般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P174
2.单利和复利(计算)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名义利率:未删除物价变动因素的利率,而实际利率则是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的利率
4.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
5.利率品种结构
(1)中央银行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包括: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5.金融市场:是通过交易金融资产,实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
(1)交易主体: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
(2)交易组织形式中的有形市场,无形市场
6.金融市场的功能(具体):
(1)促进资金融通
(2)优化资源配置
(3)转移和分散风险
(4)降低交易成本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PS:第四章老师真的什么都没划么?
2012年07月02日 20:17:27
来源: 李舒云的日志
货币金融学重点
第一章
1.货币的产生: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进行产品交换。
(5)调节经济运行
第六章
1.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来源(P163):货币经营商在从事货币保管、办理汇兑业务的同时、逐渐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从存贷息差中获取收益,这样古老的货币经营业就转变成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银行。
2.职能
(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充当货币结算和支付的中间人,为客户办理资金结算与支付)
我国信用货币遵循:统一发性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
第二章
1.信用: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1)产生根源:信用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平衡。
4.计算货币供应量(P481)
第十七章
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稳定物价:引起一般物价上涨的原因;中央银行稳定物价的作用;衡量物价稳定的标准与方法
(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平衡国际收支(5)货币政策目标的协调
2.货币的定义:一般等价物,具备体现一切商品价值并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基本特征。
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纸币)
3.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判断、定义)
4.货币职能(注意职能之间的关系和具体表现):
(1)价值尺度功能
(2)流通手段职能
(3)贮藏手段职能
3.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证券的公开发行,证券交易,证券私募,资产证券化,收购与兼并,商人银行业务,衍生工具的创造
4.投资银行是企业兼并收购,重组,直接投资战略实施的策划者和协助执行者
第八章
1.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1)发行的银行
(2)银行的银行
(3)政府的银行
第九章
(4)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职能
价格标准:人们所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对货币单位的等分,这是作为统一计价的方式而作为的技术性规定
6.货币数量的界定
(1)狭义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
(2)广义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
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备货币或亚货币
7.货币层次划分:
(1)第一第二层
(2)基本依据是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不受损失的及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3)我国货币的基本层次
8.货币制度:
(1)定义: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2)构成要素(判断):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第七章
1.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放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在中国,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等。
2.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注重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受证监会监管(运行机制、主要业务、利润来源、融资市场、监管机构、货币市场)
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利率)P538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适合微调,优点)
5.计算:利息
货币供应量
货币需求量
1.货币市场的特点:
(1)货币市场的风险较小
(2)货币市
场是一个批发市场
(3)货币市场的突出特点还表现为中央银行的直接参与
2.货币市场的分类: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市场等,若干个子市场。
3.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4.存款
类金融机构
(1)商业银行是历史最悠久,公众接触最多,服务最全面,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早期商业银行以活期存款为主要负债,以短期商业贷款、贴现为主要资产。
十五章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2)公式P456
2.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3.基础货币的定义和投放渠道
亦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数,它是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之和。
投放渠道:(1)再贴现及再贷款(2)购买政府债券及对财政贷款(3)购买外汇和黄金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点:
(1)不记名
(2)面额大且固定
(3)期限较短
(4)利率一般低于同期限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Why?)
4.国库券的五个交易主体
5.在期限相同时,证券回购利率与其他货币市场利率关系:国库券利率<证券回购利率<银行承兑汇票利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3)跛行本位制:国家无力维持金银固定兑换比率时,使银成为金货币的辅币
10.信用货币本位制的危机性(具体):
(1)现代信用货币为不兑现货币,没有特定的发行保证,容易出现财政发行,导致通货膨胀
(2)不具备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能力,供给量超过需要量之后就会表现为币值下跌,物价上涨
(3)商业银行受经济效益驱使,又往往突破存贷控制比例,导致信用膨胀。
(3) 信用创造
(4)金融服务
3.金融机构业务:
(1)资本业务
(2)负债业务(存款业务,同行拆借,向中行借款)
(3)资产业务(准备金业务,贷款业务,贴现业务、存放同业款项、应收现金项目)
应收现金项目的构成:准备金,存放同业款项,应收现金项目都属于现金项目,称为一级准备金。证券资产可充当二级准备金。
(2)传导路径: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利率
6.利率水平影响因素(选择判断):社会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供求状况,货币供求状况,期限和风险,通货膨化程度,经济周期的影响,政策因素,传统和国际因素
7.银行成本与经营策略
8.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陷阱:发生在衰退时期,增加的货币都会被储存
第五章
1.金融:可被界定为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由此形成的经济组织,交易行为,运行机制的集合。从功能观的角度,金融又可以定义为筹集资金、转移资源、配置风险而形成的所有交易行为的总和。
2.金融机构:又称为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机构,是提供各种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
金融机构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伴随物,是逐步适应社会经济融资,投资需求及转移管理风险的必然产物。
2.信用工具:又称为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
3.信用的基本功能:
(1)资金配置功能(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规模效应形成,促进社会合理分配)
(2)信用创造功能
(3)信息传播功能
(4)宏观调控功能
4.信用的形式

(1)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区别在于中介人及中介人在信用过程中有没有进行资金的重新分配
第十章
1.债券交易的方式:
(1)现货交易
(2)期货交易(杆杆性)
(3)回购交易
(4)期权交易(杠杆性)
(5)信用交易(杠杆性)
2.优先股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指股东享有某些优先权利(如优先分配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权)的股票
(1)股息率固定 (2)剩余资产分配优先 (3)一般无表决权 (4)一般不享有公司利润增长的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