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从教师的“教”转向学

生的“学”的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是知识的化身,是名副其实的课堂权威和课程实施的工具,课堂上要么是“教师讲学生听”,要么就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高高在上唱独角戏,以自己的教为主,对学生的潜力估计不足,包办代替多,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自学自议、尝试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而《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亲身感受和体验。正如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把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呢?下面我就结合我上的一堂课的一个片段来说说我是怎么处理的。

教案《植树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师: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

师: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你知道植树有什么作用?

②师: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实践。]

2、课件出示例题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①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有什么问题?

②理解题意:“一边”和“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用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小路,在这条小路的两端

.......都要种树。)

.......要种树就是在这条小路的两头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④学生板书反馈答案。(可能出现以下几种)

(1) 100÷5=20(棵)

(2) 100÷5=20 20+2=22(棵)

(3) 100÷5=20 20+1=21(棵)

师:出现了以上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我们来尝试动手操作验证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或者画线段图解决植树问题。

①同桌合作,用一根长的小棒表示小路的一边,用短的小棒表示树木,摆一摆分析解决植树问题;或者在练习本画线段图分析解决植树问题。

②汇报,投影学生的操作结果。

③列式: 100÷5=20 20+1=21(棵)

2、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两端要栽、全长、间距、间隔数和植树棵数(间隔点)的含义。

①师:全长是多少米?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第一棵树和最后一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有几棵树(间隔点)?两端要栽树时,包括头尾两棵树吗?

②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规律:间隔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100÷5=20(段)

板书:全长÷间距=间隔数

[设计意图:从植树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模型,及时利用线段图上将全长、间距与间隔数加以分析,为解决多样化的类似植树问题奠定基础。另外,通过解决“在全长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观察课件演示(逐个显示),并填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探索间隔数与间隔点(棵

①引导学生说出表格中所填的数据,明确:间隔数与间隔点(棵数)之间的关系。

②组织四人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③完成填空后并板书。

板书:棵数 = 间隔数+( 1 )棵数-( 1 )=间隔数

4、小结规律:通过上面的例子,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在两端要栽树的情况下,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5、验证:例1中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生:第三个)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棵树?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间隔数,再求棵数。

6、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和方法:

①你们真棒,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

全长÷间距=间隔数

两端要栽的情况下有:棵数 = 间隔数+( 1 )

②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问题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当遇到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或者示意图的方式来帮助思考分析,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掌握好的解题策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在这一个片段中,我作为一个教师没有扮演权威人士和指挥者,而是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引导走出误区。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又能引起其他同学进行反思,激活了全体学生的思维。体现了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角色。

课堂上学生随时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然而有的教师纠缠不清浪费时间,于是不让学生说到底,就立即请别的学生说,似乎学生对答如流,才显示出其教学基本功过硬;还有的怕学生说多了打乱正常教学秩序,学生一说完,老师就忙不迭地予以纠正;也有对学生的回答干脆不置可否的。然而,“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时正确的先导”,任何一位学生的回答,都能说明两点:一说明他参与了学习过程,二说明他正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这两点正是《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容许学生出错、走弯路,对于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出现的错误,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思维发展需求,及时分析原因,引导其走出思维的误区。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享有学习的自主权,拥有课堂的主动权和占有活动的民主权。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重要角色,从管理者变成组织者,从控制者变成合作者,从仲裁者变成引导者,从教书匠变成研究者,真正从教师的“教”转为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