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研究设计(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_风笑天)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3、具体方法和技术 资料收集方法(抽样方法、测量技术等等) 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等)
4、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2020/9/24
.
6
四、研究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
2020/9/24
.
9
二、理论的结构
1、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 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 提供观察的视角 能够分类和概括 构成理论的元素
2020/9/24
.
10
3、概念的层次
私人财产 生活用品
家具 床
高 大 含糊 低 小 明确
2020/9/24
抽象层次 涵盖范围 指示特征
理论 概括 释 解 证 验
假设
观察
问题
2020/9/24
.
13
2、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 从观察到括 从概括到理论 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
3、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 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2020/9/24
.
14
第三章:选择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1、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主题 问题领域
.
11
4、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
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
5、变量间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 因果关系-共变关系 时间顺序 非虚假关系
6、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7、假设--关于变量的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陈述 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读书笔记
我也是服了。 看完了,研究方法课分数很满意,谢谢风笑天老师,谢谢圣才笔记[旺柴]。
精彩摘录
社会研究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 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集中体现,它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用数字和量度来 描述现象,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强调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讲求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 操作化。定量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因果联系。
目录分析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 顾
第四章研究设计
1.1复习笔记 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题
笔记
真题
习题
方法
研究
方法
教材
部分 复习
文献
第版
真题
选题
笔记
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风笑天著)的学习辅导书。本书遵循该教材第5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15章,每章由 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并加以适当拓展;第二部分为课(章)后习题详解, 对该教材的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部分给出了提示;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部分名校 近年的考研真题,补充了典型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
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
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紧密相关。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概括
理论
解
验
释
证
观察
假设
问题
2020/8/10
13
2、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 从观察到概括 从概括到理论 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
3、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 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2020/8/10
14
第三章:选择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1、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主题 问题领域
2、研究问题的来源--社会现实 个人经历 相关文献
2、研究方式 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3、具体方法和技术 资料收集方法(抽样方法、测量技术等等) 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等)
4、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2020/8/10
6
四、研究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
二、研究性质
1、理论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原理、机制 2、应用性研究(对策性研究)--问题、政策
2020/8/10
17
三、研究方式
1、实验研究 2、调查研究 3、文献研究 4、实地研究
四、分析单位
1、定义--研究对象 2、类型--个人、群体、组织、
社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社会产物 3、错误--层次谬误、个体谬误
2020/8/10
11
4、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
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
5、变量间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 因果关系-共变关系 时间顺序 非虚假关系
6、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第五版知识点整理(考研背诵)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第五版)知识点整理(上)第一编社会研究基础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研究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所衍生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
目的是探索理解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趋势。
p3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对象必须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包括人的社会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
2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社会研究必须依靠可感知的资料。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价值判断的。
要探究的不是“是否应该如此”的问题,而是“状况如何”“为什么如此”的问题。
p4,5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1人的特殊性。
人有主观能动性,对研究会有反应。
人的主体意识,会控制、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影响研究。
2研究的干扰性。
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从而有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一种特定现象的产生,往往受到多个不同因素的影响,而这种特定现象的出现,又带来许多不同的结果。
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出自然因素的限制,还会受到伦理、道德、政治等因素的限制。
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研究者本人也是他所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因此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影响。
p6,75.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1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研究的两种研究方式,定量研究侧重于对事物的测量与计算,定性研究侧重于对事物含义、特征等的描述和理解。
2认识论角度,两者基于不同的范式,定性研究基于人文主义范式,研究应在自然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所得结果和意义只适用于特定的环境和条件。
定量研究基于实证主义,更接近科学范式。
3从研究的逻辑过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是一个归纳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定量研究更接近于演绎,从一般到特殊。
4定量研究往往强调客观事实、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
定性研究更注重现象和背景间的关系、现象的变化过程。
定性研究者认为事实和价值无法分离,而定量研究者正好相反,强调在研究中要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2021/7/28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三、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1、科学环:研究的逻辑
问题
概括
理论
解
验
释
证
观察
假设
问题
2021/7/28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2、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 从观察到概括 从概括到理论 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
3、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 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2021/7/28
2021/7/28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1、社会研究的定义 研究-- 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 中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 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 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 学的探究活动。
2021/7/28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2、社会研究的特征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2021/7/28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1
选择研究问题
2
研究设计
3 实验法
调查法
4
定量分析
文献法
实地法
定性分析
5
得出研究结果
2021/7/28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及其层次
1、理论的概念--理论是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2、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 中观理论 微观理论
3、衡量理论优劣的标准--范围广泛 精确性高 结构简练
2021/7/28
抽象层次 涵盖范围 指示特征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
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
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紧密相关。
对于同一问题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
风笑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整理资料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第一章导论 (2)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6)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9)第四章研究设计 (11)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13)第六章抽样 (16)第七章调查研究 (19)第八章实验研究 (23)第九章文献研究 (24)第十章实地研究 (25)第十一章定量资料分析---参看统计学 (29)第十二章定性资料分析 (30)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 (32)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参见P 4)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 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一、分析单位的概念 分析单位: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被研究的人或事物 调查对象:收集资料时直接询问的对象 调查内容:分析单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
个人: 大学生 ;中学生 ; 工人;农民; 企业家;军人; 个体经营者; 城市居民; 老年人 ; 妇女 ; 少年犯……
三、解释性研究
目的: 发现或证明社会现象之间是否 具有相关关系(说明关系)或 因果关系(解释原因)。
特点: 理论性强:理论—调研—理论 研究设计复杂
要求: 调查内容要有针对性 围绕自己的理论假设
第二节、研究性质
理论性研究 (基础研究) 发展知识
应用性研究 (应用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
一、理论性研究
如:歌曲、图片、婚礼、课堂教学、家庭制度 、文化传统等等。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层次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研究者在一种比较高的、集群的分析单位上收 集资料,而在一个比较低的、非集群的单位上 下结论的现象。
层次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城市 —— 流动人口越多犯罪率越高
个人 —— 流动的人容易犯罪 村庄 —— 越穷的村庄生育率越高 个人 —— 越穷的农民生的孩子越多
简化论(reductionism)
研究者在一种比较低的、个人性的分析单位上做 调查,而在一个比较高的、宏观层次的分析单位 上下结论的现象。
个人 ——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人能取得 较大的成就
国家 —— 一个国家贫穷,是因为这个国家的 人不具有看重成就的个性
第五节 时间维度
一、横向研究
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统计分析后用来描 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 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人口普查、民意测验)
“一个时间点”—相对比较短的一段时间
目 的: 对某现象和总体的横截面进行了解,分析比 较其不同组成部分的特点。
二、纵向研究
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通过分析 后用来描述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或者解释社 会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问题现象的特点: 自己不熟悉、不了解; 他人涉及少、研究少。
吸毒群体、同性恋群体、乞丐群体
一、探索性研究
成果:形成初始命题或假设 发展和尝试可用的研究方法 探讨研究的可能性
二、描述性研究
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发现总 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 。
特点: 系统性 结构性 全面性
要求: 客观性 准确性 概括性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2、实验研究
实验组与对照组
自变量与因变量
前测与后测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3、利用文献的定量研究 不接触研究对象 间接性、无干扰性、无反应性 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4)实地研究 “先融进去”、“再跳出来”
建构理论
二、研究方式的选择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研究的问题,研究现象的 性质、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 目标等紧密相关。
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 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 验研究。
二、应用性研究
侧重于认识现实社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 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社会状况研究 社会问题研究 社会政策研究 社会影响评估研究
第三节 研 究 方 式
一、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
问卷 抽样 统计分析
群体 家庭 班 级 老乡会 ······
群体特征与个人特征有关,如用家长收 入描述家庭经济特征。
群体特征不同于个人的特征,如家庭关 系。
组织:
全国高校社会学系评估研究
组织所具有的特征有时与个人有关, 有时与个人无关。
社区
村庄
集镇 街道 社区 城市
······
社会产品
涉及各种形式的人类行为 由人类行为导致的各种社会产物。
第四章 社会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性质 第三节 研究方式 第四节 分析单位 第五节 时间维度 第六节 研究计划书
研究设计: 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 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 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 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 究 目 的
一、探索性研究
目的:对问题或现象进行初步了解, 为以后研究提供背景、方向。
趋势研究:trend studies
同期群研究:cohort studies
同组研究:panel studies
二、纵向研究
趋势研究: 一般总体随着时间推移而生发变化的研究。
我国进行了多少次人口普查?
不同的时间点: 相同的研究内容 相对的测量方法 相同的问题
二、纵向研究
同期群研究: 某一特殊人群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不同时间点:样本不同,但同属这一特殊人群 如对“老三届”的研究
二、纵向研究
同组研究:panel studies 同一组人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不同时间点:样本相同 越是后面的研究,找全样本就越难。
第六节 研究计划书
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 说明研究的内容; 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与抽样方案;
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说明调查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 安排; 说明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