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性觉醒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学期论文
姓名—————————————
班级—————————————
学号—————————————
论人性觉醒与《诗经》的关系
【摘要】诗歌,本质就是人们情感抒发和展现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从古至今,没有一种方式能像诗歌一样直接彻底的抒发情感,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像诗歌一样深深地植根于大众的生活之中。《诗经》就是我国先秦时期对人们情感抒发的一次集中和整理。正是因为诗歌抒情的直接性和普遍性,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就能看到那个时期人们的情感,以及情感抒发时有意无意映射出的时代印记,即我们通过《诗经》可以看到其所记述那个时期的人性*,《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所反映的正是先民人性的觉醒,但究其根本,也正是人性的觉醒造就了《诗经》。
【关键词】诗经人性觉醒情感表达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经过孔子的辑录、删定,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佩以舞曲的歌词。风的内容丰富,有的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有的颂扬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触景生情,感身叹世,有的是对爱情的歌颂有的是对故乡的怀恋……这些情感的抒发,都表现了先民人性的回归和觉醒,人们的自我意识苏醒,独立意识开始建立,自此以后,先民的智慧就像地上的泉眼开始喷薄、流淌。下面就选择几篇《诗经》中的作品,去感受先民最初的人性觉醒。
静女○1
《诗经》
静女○2其姝○3,俟○4我于城隅○5。爱○6而不见,搔首○7踟蹰○8。
静女其娈○9,贻○10我彤管○11。彤管有炜○12,说怿○13女○14美。
自牧○15归○16荑○17,洵○18美且异○19。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0.
【注释】○1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2[静女]淑女。静,为幽静、文静、娴静的意思。○3[姝(shū)]美好,美丽。○4[俟(sì)]等待。○5[城隅]城角,即城边僻静的角落。○6[爱]同“薆”,隐蔽、隐藏。○7[搔首[抓脑袋,挠头皮,形容诗中男子由于心急而猪耳挠腮的样子。○8[踟蹰]形容诗中男子由于心急而来回走动的样子。○9[娈(luán)]与姝同义,用以形容诗中静女之美。○10[贻[赠送。○11[彤(tóng)管]红管。“彤管”究系何物,说法分歧。当以茅管、乐管二说近似,即民间用“荑”制作的红色土乐器。彤,红。○12[炜(wěi)]指彤管光彩鲜明。○13[说怿(yuèyì)]喜悦。说,通“悦”。○14[女]同“汝”,这里指彤管。○15[牧]牧场,郊外野地。○16[归(kuì)]同”馈”赠送.荑(tí)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白茅。用白茅根制成彤管,如后世所说的芦管、柳哨、木叶之类。男女青年可用它作信物,更可用它吹奏表达爱情。○18[洵(xún)]确实,的确。○19[异]奇异。○20[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荑做的彤管本身美,而是因为美人所赠,所以才感到它美。匪,同“非”,不是。女,汝,指用荑制成的彤管。美人,指静女。
*【人性】rénxìng□名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人性】rénxìng□名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这首诗距我们有2500多年的距离,现代的人们读起来未免艰涩,其中滋味未免难以尽尝,让我们看看余冠英*先生翻译的《静女》吧。娴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
娴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枝红管草。
我爱你红草颜色鲜,我爱你红草颜色好。
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
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这样读来,诗歌的韵味就展露无疑了。这种淳朴真诚的表白,成为《风》诗中唱得最精彩动人的部分。《诗经》时代毕竟自上而下、自宗周及四国地开始推行宗法礼教文化,这首《邶风·静女》也更多具有了超越古朴原始风俗的复杂内容和情感。换句话说,就是先民人性的觉醒。像这样意义非凡的诗篇还有好多,例如《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表现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如《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江汉之隔,遥不可及,表现追求的惆怅;此外,《郑风·东门之墠》的主人公因渴望近邻男子而未得,遂有室近人远之感:“岂不尔思,子不我即”;《王风·大车》的主人公因一段两情难成眷属的交往而相约于黄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郑风·将仲子》表现的是一场不被家人四邻理解和接受的苦恋:“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鄘风·柏舟》让人看到的则是一次为爱的自主而被迫发出的誓言:“之死矢靡它”。这些不都是先民人性觉醒的最好证明吗?总之,《诗经》已经进入了全面讴歌现实人生的时代,它以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歌唱让人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丰富的情感和真实的人生。
《诗经》的诞生,与周朝的礼乐制密不可分。公元前11世纪,周人取商人建立周朝,为了强化奴隶制,维护家天下的统治机制而确立了宗法制,礼乐制正是为了这种政治需求而诞生的。据《礼记·明堂位》记述,“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大兴礼乐成为周朝建立后治理天下的重要举措。“礼”,即为配合宗法等级秩序而制定的种种区别社会不同等级的具体规范,包括祭礼、各种典礼和日常行为规范;“乐”,则是配合各种典礼仪式而奏唱上演的歌乐舞蹈。《诗经》中的许多诗歌曲目正是礼乐文化中“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语·周语》记载,周人还有献诗之制,即“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这些献诗往往直接被乐工谱曲成歌;还广开采歌之路,国风中的大量民间歌唱,就是通过这种途径汇集到乐官之手的。在礼乐制度的影响下,在上层贵族社交场合,逐渐的形成了吟《诗》、赋《诗》以明志达意的风气。既然如此,诗歌的创作就带有明显的主动性,这种明显的主动性其本质就是人性的觉醒,独立的人格开始建立,自我意识苏醒,从单纯的情感抒发中探究出一种最能抒发情感的节奏和普遍方式,情感本身是共通的,再加上人为的审美追求,最终总结创造出“赋”、“比”、“兴”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三者共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些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作者情感的表达淋漓尽致,回味悠长。《小雅·采薇》是一首情感丰富、思绪万千的戍边诗,诗作在表达保家卫国的积极态度的同时,又吟唱着久戍无归、“我行不来”的悲伤,两种心情的交织、汇合,末章便出现了两种景致的对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当年出征,虽不无依依惜别之意,春光明媚,却折射出心境的开朗;如今归来,本是梦寐以求的一天,但阴沉泥泞的背景,则写出了主人公饱经沧桑后内心的悲凉。环境的衬托,的确有力的传达出诗人前后不同的复杂心绪,以至被后人视为《诗经》中的最佳之句。(参见世说新语·文学)
*[余冠英](1906~1995)江苏扬州人,中国古典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