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上网查找资料》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先生:中学2、学科:思想品德3、课时:14、课前预备:教员预备:1、教员在组织教学时,要做好实际上的预备,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旧事办公室2005年2月发布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增强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相关实际知识的学习,教学时做到胸中有数。

2、要做好教学资料的预备,如搜集反映民族特征、西部大开发战略、反映民族勾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图片、歌曲、真实资料,教学时做到有理有据。

先生预备:1、搜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西部开工树立或建成的标志性工程的图片、资料等。

2、调查、了解、搜集本地民族勾搭的事例,及本地少数民族的习俗习气。

二、教学课题经过学习,使先生知道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度,国度的临时动摇和兴盛兴盛要靠各族人民对等互助,勾搭协作,艰辛创业,共同开展;以自己的实践举动维护国度动摇和民族勾搭。

1、增强维护民族勾搭的看法,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习俗习气,以实践举动维护民族勾搭。

2、提高搜集、处置、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艺,学会独立思索、提出疑问和停止反思。

培育运用迷信的观念正确看法和看待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才干,提高与其他民族的同窗交往的才干。

3、知道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度,我国已树立起对等、勾搭、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度的临时动摇和兴盛兴盛要靠各族人民对等互助、勾搭协作、艰辛创业、共同开展;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教材剖析:教材位置和内容:本教材是山东版九年级教材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二节内容,本课时所要处置的效果是协助先生了解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度,各民族对等、勾搭,完成了共同兴盛。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庞大的优越性。

从而引导先生增强维护民族勾搭的看法,自觉支持民族政策,以实践举动维护民族勾搭。

{物联网}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活动教案设计MW文档

{物联网}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活动教案设计MW文档

(物联网)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活动教案设计MW文档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评选活动教案设计
的97%,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

【设计意图】化学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向学生展示严重干旱及地球水量分布的现状图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便于开展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目前真正能利用的只有这不到地球总水量1%的淡水。

可是大家仍记得那首歌吗,‘大海是我的故乡’。

我们总不能守着地球这个‘水球’没水喝吧!
生:当然不是。

师:好,那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海水如何利用?请大家先见课本p90.(板书)(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海水中水的储量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7%。

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
主要包括海水的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太阳能蒸发原理
示意图
Ⅱ、小组合作,网络学习
本节课我们尝试改变以往“老师讲,你
们听”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

这节课我想让你们小组合作,利用互联网【百度搜索】查找关于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及关联知识。

具体要求如下:
【课件投影】全班按座位分成四个大组。

第壹大组
搜索、整理、归纳关于海水淡化历史的知识。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收索“优秀教案1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收索“优秀教案1
en to the tape of Let’s talk, and then read it to your families .
(家庭复习在英语学习环节中是极为重要的,充足的认真朗读、背诵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
六、教学反思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学习方式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本堂课为学生设置真实的情景,为学生提供说英语的环境,学生爱表演,乐表演,使这节课推向高潮。同时根据教室里的物品运用本课的重点句型“How many?”互问比赛,学生热情高涨,力争胜利,实现了重点句型的运用。但个别学生对How many后跟的名词用复数形式概念模糊,口头表达时忘记正确运用。
T: How many dolls ?
S1:Five dolls.
T:How many …?
S1: …
T&S1: This is for you. Lily. (拿某幅画送给Lily)
Lily:Thank you.
After some pairs act out the play, We sing a song to celebrate Lily’s birthday.
2 Practise “How many …?”
(1 )Make a chant
T: Follow me , let’s chant.
How many ? How many? 1, 2,3
How many ? How many?3,4,5
How many ? How many?5,6,7
How many ? How many?7,8,9
四、教学方法
1、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基本能力和他们对英语这门外语的语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听说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运用歌曲、歌谣、游戏、竞赛、表演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轻松学习新知,并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课时:1(3)学科:科学(4)教学准备:微机教室、教学课件、互联网、白炽灯、节能灯、相关材料等二、教学课题:总课题《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副课题1、为什么要节约能源2、如何开发新能源3、怎样合理使用能源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能源的认识不太充分,本节内容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能源、能源的使用技术以及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提高能源的意识,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教学难点:知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性。

学情分析学生对“能源”一词早已熟悉,同时也认识到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但是对资源的节约以及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了解的不多,能源观念淡薄,如不接受相关的能源技术教育,极易造成青少年学生对能源技术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 、能够围绕白炽灯与荧光灯哪个效率高,展开探究活动。

3 、能够对未来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2 、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 、知道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

2 、树立节能意识。

3 、体验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四、教学方法: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在组织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每一位学生;要为学生创造现实的生活情景,启发思考分析,将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要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些条件,让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实现资源互补。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 、复习: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2 、检查风能转换模型制作情况。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思想品德3、课时:1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2月发布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加强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时做到胸有成竹。

2、要做好教学资料的准备,如搜集反映民族特色、西部大开发战略、反映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图片、歌曲、真实资料,教学时做到有理有据。

学生准备:1、搜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西部开工建设或建成的标志性工程的图片、资料等。

2、调查、了解、搜集本地民族团结的事例,及本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课题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1、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能力,提高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的能力。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内容:本教材是山东版九年级教材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二节内容,本课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团结,实现了共同繁荣。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从而引导学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生物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3人,小组自由选择教师的一个茶叶问题进行调查。

二、教学课题:1、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实验课题《利用校园物候条件开展“学生茶叶种植”的研究》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利用校园物候条件开展“学生茶叶种植”的研究》第一阶段的第一课时内容分析: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查阅书本、请教家人、访问专家、实地考察等途径调查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条件、过程,以及镇江茶叶种植的基本情况,并且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学情分析:参与本课题的学生有11人,都是高一新生,且自愿加入,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很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茶叶,能说出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的基本条件、过程。

了解镇江茶叶的种植情况。

2、能力目标:学会用百度搜索茶叶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并且学会其他调查方法和与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调查茶叶的过程中感受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点:能说出茶叶种植的基本条件和过程。

教学难点:调查镇江茶叶种植的情况。

教学准备:1、百度搜索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条件、过程;实地调查镇江茶叶的种植情况,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成课件。

2、采摘茶的叶、花和种子标本。

3、提供撰写调查报告的网址。

4、明确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3人,小组自由选择教师的一个茶叶问题进行调查。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堂1、多媒体展示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2&-1&di88581269925&objURLhttp%3A%2F %%2F2007-12-22%2F20071222223221281_2.jpg&fromURLhttp% 3A%2F%%2Fshow%2F1%2F65%2F8c79cb745ba055a7.html&W1 024&H768&T6810&S264&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0&-1&di125123365335&objURLhttp%3A%2 F%%2F20100531%2F1653459_102325052015_2.jpg&fromURLhtt p%3A%2F%%2Fshow%2F1%2F8%2F0d979c57ae49e7cc.html& W1024&H576&T6881&S416&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4&-1&di43164624615&objURLhttp%3A%2F %%2F20100702%2F5197836_151434032751_2.jpg&fromURLhttp %3A%2F%%2Fshow%2F1%2F63%2F6c91bc0104213de3.html& W1024&H768&T6902&S282&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E8 %D2%B6&in=8608&cl=2&lm=-1&st=-1&pn=0&rn=1&di=66585943350&ln=1999 &fr=&fm=result&fmq=1329986102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pn15&-1&di43553502135&objURLhttp%3A%2F %%2F20100415%2F4509286_212213008715_2.jpg&fromURLhttp %3A%2F%%2Fshow%2F1%2F59%2F293108d4b70cf3cd.html& W1024&H683&T6888&S228&TPjpg2、教师:看完图片后,大家想不想认识茶,了解茶叶的基本特征和种植情况?(三)学生展示调查内容,教师点评1、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展示调查内容。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一年级2、学科:思想政治—经济生活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本框题内容,回顾初三已学习的相关知识。

(2)借助百度等互联网搜索相关材料完成“学案”中有关预习探讨的问题。

也可对预习中不懂的教材内容进行搜索相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3)自主检测,看看“学案”中的练习是否能独立完成。

【教学课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材分析】内容分析:本框题从逻辑关系上看它承接前一框题内容,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要求: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教材结构上来看,本框题是本教材所讲述的人类经济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制度基础和保证,地位重要。

从其教育意义来看,理解和掌握本框题内容,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理解、支持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很好的思想教育意义和德育价值。

学情分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初中的教材中就有,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知识,但基本上是一些死记教材的东西,至于这一制度的根源和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关系、意义并不理解,所以根据高中教学的要求应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就需要一些情景材料和科学地引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公有制经济的构成;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作用;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理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与作用;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理解如何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理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懂得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

2、能力目标:辨识不同经济实体所有制性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的信念;树立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观念。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docx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docx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回小学2、学科:科学3、课时:第1课时4、教学准备:(1)微机教室,互联网。

(2)课前让学生通过请教、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搜集物质的变化。

(3)蜡烛、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烧杯、干抹布。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一一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的发展,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溶解,特别是蒸发一课里的糖水,怎样加快蒸发——加热,加到什么程度,两种可能,一种是变回糖,另一种是烧焦了。

当时只是告诉学生烧焦了就不能再变回到糖了,现在我们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解清学生的疑惑。

本单元的知识更是为了学生到达九年级学习化学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从蜡烛的变化开始,引领学习后儿课,其实后儿课就是本课的复习和加深。

四、教学方法我釆取实验教学为主的方针(事实说明一切),借助互联网搜索功能加深学&对本课的认知。

教学目标:1、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生成新的物质。

4、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5、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能从蜡烛燃烧和熔化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的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教学过程1、导入师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大自然中物质的变化是各种各样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学生发言。

那么我们來看大自然中的其他变化(课件播放视频)。

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的变化,我们也看了视频,那么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研究物质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上网查找资料》教案设计
【百度图片】
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4%AF%C0%C0 %C6%F7&in=18194&cl=2&lm=-1&st=-1&pn=7&rn=1&di=&ln=1994&fr=&fm=index&f mq=87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7& -1&di&objURLhttp%3A%2F%2F.aiimg.%2Fpic%2Fpng%2F200901%2Fpng_576%2FAii mg__576_liulanqi_x.jpg&fromURLhttp%3A%2F%2F.aiimg.%2Fplus%2Fdownload. php%3Fopen%3D0%26aid%3D576%26cid%3D3&W425&H217&T9465&S60&TPjpg
【师】认识了浏览器,我们现在就一起遨游网络世界。

1、打开桌面的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搜索网址:
.baidu.(百度)
.google..hk(谷歌)
..(雅虎)
.soso.(搜搜)
2、进入搜索:
3、在搜索栏输入搜索的内容。

(三)小组合作探讨如何使用搜索
【师】参照课本第3~6页,各小组探讨,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更有效地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

【学生活动】搜索内容:
植树节的由来;
中国植树节;
外国植树节的日期;
网络植树节;
植树节的标志。

【小组】各小组反馈探讨的结果,使用的方法。

(关键字的提出)
【板书】关键字
【幻灯片】关键字的使用
1、表述准确。

2、查询词的主题关联与简练。

3、根据网页特征选择查询词。

【师】正确使用关键字,有效提高搜索的效率且更准确。

(四)收藏网址
【师】既然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资料和好的,为了我们下次更好地查找,我们得养成整理网址的好习惯。

【师演示】打开网址收藏添加收藏命名确定
【生】将刚才搜索到的好网址保存在收藏夹。

(五)设置主页
【师】刚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把自己找到的精美网址都存放到收藏夹。

既然你们习惯都这么好,老师在这再为你们介绍一个便捷的方法。

像百度一些我们经常使用到的,除了放到收藏夹,我们还可以把它设置成浏览器的主页,让我们一打开就自动打开这些。

【幻灯片】每次打开浏览器窗口后看到的网页也称为主页。

【师示X】
1、右击浏览器,打开快捷菜单。

2、选择“属性”
3、在主页里输入网址,例如:百度
4、“确定”后,重新打开浏览器查看结果。

【生】把一个自己最常上的,设置为主页。

(六)巩固
【师】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生】各抒己见。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查找“植树节”为主题,让学生自己探究如何从网络资源中查找资料。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巡视辅导。

基于学生之间存在这能力的差异,我还进行了小组探讨,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带领小组一起遨游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

关键字的查找是在学生,小组探究的时候提出的一些观点。

它们发现不一样的关键字,在搜索出来的结果有所不同。

关键字的正确使用,确实是提高搜索效率的好办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更好地发散同学们的思维,让它们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一节课的学习。

小组内的探讨,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让学生们的兴趣,无意中培养起来了。

最后,在学生们掌握了本课知识后,为了以后资料二次使用,提出收藏网址和设置主页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和管理的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