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心理学FashionPsychology
穿衣搭配心理学服装对个人形象的影响
![穿衣搭配心理学服装对个人形象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58526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2.png)
穿衣搭配心理学服装对个人形象的影响穿衣搭配心理学:服装对个人形象的影响穿着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社交和职场环境中,我们通过穿着向他人传达关于自己的信息与态度。
因此,服装对于个人形象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以穿衣搭配心理学为视角,探讨服装对个人形象的影响。
一、服装与自尊心穿衣搭配既关乎外界对我们的看法,也关乎自身的自尊心。
当我们穿着整洁得体、与场合相配的服装时,会给人留下积极的印象,进而提升自信心。
相反,如果我们穿着不整齐或不合时宜的服装,可能会导致自尊心受损,从而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二、服装与自我认同个人对服装的选择往往与自我认同密切相关。
我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价值观和个性相匹配的服装,以彰显自己的独特性。
比如,对于追求时尚前卫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大胆创新、颇具个性的服装风格;而对于喜好传统与稳重的人来说,他们则更倾向于穿着经典的款式。
通过服装选择,个人可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特点,从而让他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三、服装与情绪表达服装不仅可以反映个人的情感状态,还可以调节情绪。
穿着某种特定风格的服装,会激发相应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效应。
比如,穿着明快的、鲜艳的服装,可以增加个体的欢快和活力;而穿着舒适的、宽松的服装,则可以让个人感到放松和安逸。
因此,在不同场合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服装,我们可以达到更好地表达和调节自身情绪的效果。
四、服装与社会角色认定在社会交往中,服装也常常与特定的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
不同的职业或社交场合要求我们穿戴不同的服装。
例如,在商务场合,正式的西装是表现职业和权威的常见选择;而在休闲社交活动中,我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休闲、舒适的服饰。
这种社会角色认定的服装选择不仅符合社会期望,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特定的环境。
五、服装与印象管理服装在形象塑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穿着的不同,我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形象,比如庄重的、时尚的、可亲的等等。
《服装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d0e258af1ffc4fff47ac19.png)
知识点:需要、诱因、动机、本能的概念及特点。
3.2需要的种类、本能与穿着动机
知识点:了解需要的种类,理解与穿着相关的行为表现。
重点与难点:通过几个概念的分析来了解服装行为。第四章服装的接受与传播( Nhomakorabea2课时)
4.1审美心理的唤起
知识点:了解时髦与流行产生的作用。
4.2认知加工的过程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服装行为的研究过程中了解到人们需要、动机、个性等心理特点,提高社会行为的和谐性、自觉性和对服装设计的指导性,掌握人们的服装心理及与人的服装行为相关的问题,了解影响人的服装行为及服装流行的因素等,具有一定的服装心理研究方面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8学时)
1.1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知识点:了解服装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及理论意义和现实反映。
1.2服装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知识点:观察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作品完成法等。
重点与难点:分析影响服装行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表现的因素以及对内隐外显的服装行为的客观分析。
第二章服装行为与社会心理(8学时)
执笔人:李立新2011年10月24日
审核人:肖颂阳2011年12月日
批准人:年月日
2.1群体心理与服装行为
知识点:群体心理概念及分类。
2.2服装行为与人际心理关系
知识点:增进人际吸引的条件,社会知觉及相关的因素。
2.3社会角色与服装行为
知识点:社会角色概念及分类、特点,以及影响服装行为的相关因素。
重点与难点:影响服装行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表现的因素。
关于服装的书单
![关于服装的书单](https://img.taocdn.com/s3/m/878687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f.png)
关于服装的书单一、时尚与服装搭配1.《时尚心理学》——了解时尚的背后心理因素,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尚搭配的原则。
2.《穿搭的艺术》——教你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和身材特点来搭配服装,展现个人魅力。
二、服装设计与创意1.《服装设计导论》——介绍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帮助你了解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创意表达。
2.《时尚插画与服装设计》——结合插画和服装设计的创作,探讨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服装设计的灵感和构思。
三、历史与文化1.《服装与文化》——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装演变和象征意义,让你更加了解服装与文化的紧密关系。
2.《时尚史话》——回顾时尚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了解各个时期的服装流行趋势。
四、可持续时尚1.《时尚与可持续发展》——介绍时尚行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引导人们选择可持续的时尚消费方式。
2.《可持续时尚实践指南》——提供了一系列可持续时尚的实践方法和案例,鼓励人们以环保的方式购买、穿着和处理服装。
五、服装与身份认同1.《服装与身份认同》——探讨服装对于个体和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服装与自我表达的关系。
2.《服装与社会》——研究服装在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剖析服装与社会关系的互动和影响。
六、服装与心理学1.《服装心理学》——揭示服装对个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服装与心理的内在联系。
2.《服装与情绪管理》——探讨服装对情绪管理的作用,教你如何通过服装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七、服装与性别1.《性别与服装》——研究服装在性别建构中的作用,分析服装对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影响。
2.《性别、服装与身体》——探讨服装、性别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服装与性别的多重交织。
总结:本书单涵盖了服装的多个方面,包括时尚搭配、服装设计与创意、历史与文化、可持续时尚、服装与身份认同、服装与心理学、服装与性别等。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服装的背后故事,探索服装与个人、社会、文化的关系。
服装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服装心理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66c8f852d380eb62946df2.png)
第三节 服装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及意义
16
一、服装心理学的多学科性质
服装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特别是社 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 并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美学、 消费者心理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 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17
心理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比较
类别
研究 重点
研究 立场
研究范围
33
与文身相对应的黑 皮肤的人则采用切 痕的办法,用刮胡 刀或其他小刀在皮 肤上刻痕,然后把 刺激物搓在刻痕中, 让其发炎、溃烂, 在皮肤上形成起伏
的疤痕 ,如图示。
34
涂色是装饰的 另外一种形式, 如图示。
涂色在不同的 文化中都能见 到。
35Biblioteka 毁体是人为地把身 体的某部分去除, 这在原始人中不胜 枚举,如嘴唇、颊 和耳上穿洞,敲掉 牙齿或弄开手指关 节等等。肉体装饰 的另一种形式是毁 形,或称为变形 , 如图示。
23
第二章
服装的起源和动机
24
章节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服装的起源 服装的动机和需要 与外观有关的动机分析 有关服装动机的研究
25
第一节 服装的起源
26
《西洋服装史》的作者F.布歇(Boucher)在书中 提出,关于服装的起源“产生了正好完全相反的 见解,希腊人和中国人认为,首先是出于物理的 原因,尤其是因气候风土的不同而对身体的一种 保护措施。与此相反,圣经和过去的民族学者、 现代的心理学家认为,首先是出于精神的需要, 即过去的民族学者认为是出于羞耻心,现代的心 理学家认为是对不可侵犯的东西或者魔力影响的 关心,想引人注目的一种欲望”。
14
中国研究状况
1984年赫洛克的《服装心理学》由吕逸华翻译 出版;1991年出版的《心理咨询百科辞典》收 入服装心理学词条100多条;在各种服装杂志 上也有从各种角度论述服装心理的文章发表。 同时,一些院校的服装专业也相继开设了服装 心理学课程。但就总体而言,至今为止我国的 服装心理学尚处于分散的、未成体系的阶段 。
服装心理学
![服装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c61b56d584254b35eefd341c.png)
A.二项式 B.多项式(控制在10项以内) C.等距量表法 D.顺位法 E.比较法
(2)开放式 A.自由回答法 B.词联想法 C.文章完成法 D.图画完成法 E.角色扮演法
5.设计问卷应注意的问题 (1)文句简单易懂、意思明确 (2)文句要保持客观性 (3)问题要有亲切感,考虑回答人自尊 (4)问卷要简短:时间≤15分钟 (5)问题之间的间隔适当:舒服感、印刷精 细、清楚 (6)问题先易后难 (7)时间性
人体的
生理卫生上的目的 生活活动上的目的 装饰审美上的目的 道德礼仪上的目的 标识类别上的目的 扮装拟态上的目的
社会的
4. 服装心理学的范畴
主要内容:服装的着装心理及行为
服装的消费心理及行为
广义:着装时的触感、温冷感、 舒适感等与心理物理学有关的侧面和 有服装的款式、色彩等引起的情绪、 情感体验等与审美有关的侧面。
3.问卷的格式
一般分为指导语、注意事项、正式提问的内容、结束 语四个部分。 (1)题目(Title) (2)问卷说明: 调查意图、填表说明、时间等。 (3)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4)调查内容 (5)编号 (6)感谢用语 (7)调查者的情况:姓名、日期、地点
4.问卷设计技巧
二、实验法
根据研究任务,主动地控制和改变 一些条件,使实验对象的主体发生 相应的服装行为,从而揭示服装行 为和主体的心理反应规律,以及影 响因素。
两个概念
自变量——要改变的因素或条件 引起服装行为和心理反应的因素 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 条件,即要得到的服装行为或心理反应。 举例:衣领大小对服装满意度的影响 自变量 因变量
关于服装品牌的书
![关于服装品牌的书](https://img.taocdn.com/s3/m/d9f9ef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f.png)
关于服装品牌的书关于服装品牌和时尚行业的书籍有很多,涵盖了从设计、市场营销到商业运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与服装品牌和时尚行业相关的书籍,它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时尚产业的视角:1.《时尚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Fashion")by CarolynMair:•这本书探讨了时尚对个体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时尚的力量。
2.《时尚品牌管理》("Fashion Brand Management")by TheoLockwood:•该书提供了关于时尚品牌管理的综合指南,包括品牌定位、市场营销策略、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时尚学》("Fash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by MalcolmBarnard:•一本关于时尚理论的入门读物,涵盖了时尚文化、身份、性别、全球化等多个方面。
4.《品牌卫视》("Branding TV: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byWalter McDowell and Louisa Ha:•该书探讨了如何在电视和时尚之间建立品牌关系,适用于那些希望通过电视媒体推广品牌的专业人士。
5.《时尚的背后:时尚产业如何运作》("The End of Fashion: HowMarketing Changed the Clothing Business Forever")by TeriAgins:•作者通过揭示时尚行业背后的市场策略,深入探讨了时尚产业的运作方式。
6.《时尚商业模型》("The Business of Fashion: Designing,Manufacturing, and Marketing")by Leslie Davis Burns and Kathy K. Mullet:•这本书提供了关于时尚商业模型的全面指南,包括设计、生产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
服装美学类书籍
![服装美学类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642e653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7.png)
服装美学类书籍
1.《时尚的起源:从古希腊到现代时尚》(作者:JamesLaver):这本书回顾了时尚发展的历史,并深入探讨了时尚与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2. 《时尚心理学》(作者:Karen J. Pine):这本书研究了时尚与个人心理、行为的关系,探讨了时尚对人们自我认知、情感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 《时尚:概念、文化与身份》(作者:Fred Davis):这本书从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研究了时尚现象,探讨了时尚与身份认同、社会阶层、文化意义的关系。
4. 《从时尚外衣看世界:服饰与文化》(作者:Roland Barthes):这本书通过对时尚服饰的分析,探讨了服饰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对时尚文化进行了深入思考。
5. 《时尚哲学》(作者:Timothy Campbell):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了时尚现象,探讨了时尚对人类自我认识、社会认同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为时尚文化带来了深度思考和反思。
6. 《时尚设计原理》(作者:Jen O'Sullivan):这本书介绍了时尚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颜色、线条、比例、质地等方面的设计要点,对时尚设计爱好者和从业者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7. 《时尚插画设计》(作者:Bethan Morris):这本书介绍了时尚插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包括线条、色彩、比例、人体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方法,为时尚插画设计爱好者提供了实用参考。
8. 《时尚摄影艺术》(作者:Eliot Siegel):这本书介绍了时尚摄影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构图、光影、色彩、人体造型等方面的摄影要点,为时尚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实用参考。
服装人体工程学6章 服装与人的知觉及其心理系统
![服装人体工程学6章 服装与人的知觉及其心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1b9a5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d.png)
盘扣形(雅致、传统) 使用部位:图案、装饰、扣
四.思考与实践:视知觉在服装设计中的价值
服装设计 的基本语
言形态
视错
Hale Waihona Puke 视知觉 错觉觉
拥有相对性、整体性的特征
案例一:领型设计对脸型修正的作用
案例一:领型设计对脸型修正的作用
案例二:斑马纹的重新运用与组合
课堂作业
结合知觉心理的内容,设计一款具有瘦身效果 的长袖T恤。
b. 建立在视知觉经验上的心理效应被称 为间接性心理效应。它是由单纯性心理效 应派生出的复杂心理效应。
知觉是根据感觉所获得资料的心理反应,在此 指服装形象内容。这种反应代表了个体以其已有 经验为基础,对环境、事物的主观解释。p99
一.知觉心理特征与服装(视知觉)
a.相对性——知觉对比 b.整体性
a.知觉对比 知觉对比是两种相对性
质的刺激同时或者相继出现 时,由于两者的彼此影响, 致使两刺激引起的知觉差异 特别明显的现象。 p100
第二节 人对服装色彩配置的心理反映
一.色彩心理效应与服装表现性
a.单纯性心理效应 b.间接性心理效应
二.单纯性心理效应与服装色彩
a.单纯性心理效应是由色彩的物理性感应 直接产生的某种心理效应,这种物理性刺 激感应具有即时性,刺激消失,心理感应 也消失。
三.间接性心理效应与服装色彩
第六章 服装与人的知觉 及其心理系统
服装人体工程学系统
服装
人
环境
第一节 服装与人的知觉心理
一.知觉心理 特征与服装
二.知觉中 的错觉现象
三.服装语 言基本形态 与知觉的心 理效应
四.实践案 例分析
知觉
单纯的对环境中客观事实的客观反应是感觉,而 知觉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解释,是对 感觉讯息处理的心理历程。
服装心理学第二章服装的需要与动机
![服装心理学第二章服装的需要与动机](https://img.taocdn.com/s3/m/3f6141c47fd5360cbb1adb73.png)
(二)异性吸引
国外有些学者提出,人们以各种方式 装饰自身的目的是吸引异性的注意。
但什么是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而且美的标准在社会发展中也是不断 变化的。另—方面,不同文化背景和社 会形态都有其特有的美的标准。
15 世 纪 的 欧 洲 , 在 战争和瘟疫的摧残 下,人口剧减,因 而妇女以多产为荣, 怀孕妇女的形态成 为理想形象,连新 娘也要打扮成宛如 即将分娩的孕妇。
一方面态度往往反映和体现出个体 的价值观和关心度;另一方面个体 的价值观和关心度又影响和决定着 个体所持的态度。
服装的价值
服装对个体而言,也与其他事物一 样,具有如下几种价值:
①理论的价值,②使用的价值, ③审美的价值,④社会的价值, ⑤权利的价值,⑥宗教的价值。
服装的关心度
服装的关心度由八个方面组成:
二、学习和后天经验
由于生理的需要所引起的机体行为 常常算为初级动机。而高级的习得 的社会性动机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 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如学习 动机、成就动机等,都是通过后天 的学习而获得的社会性动机。
属于社会性动机的还有人们追求他人对自己的 尊敬并希望获得他人赞扬与肯定的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在用“承认、赞许、表扬 和不赞成、责备、惩罚”等方式进行的对比实 验研究中发现,个体的行为因受奖赏而强化, 另一些行为则因受到批评或忽视而被抑制,从 而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选择。
服装专家格利克莫尔(Greekmore)应用马斯 洛的需要理论对服装行为的动机做了研究,认 为在服装选择方面除了马斯洛提出的几种需要 以外,还有对活动的需要。对这些基本需要和 一般的价值观及服装行为三者的关系,他以女 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结果,自尊需要和 重视人际影响的穿着行为之间成正相关,和服 装的节约倾向成负相关。
服装消费心理学第二章精品PPT课件
![服装消费心理学第二章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25493b27d3240c8447efaa.png)
根据内容分: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的长短分:
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如视觉在1秒以下 的,听觉在4—5秒以下的
短时记忆 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 长时记忆
艾宾豪斯记忆曲线
启发
(1)企业在传递商品信息时,首先要考虑消费 者信息的记忆极限问题,尽量把输出的信息限 制在记忆的记忆范围之内。
价值观念、情绪及个性的影响
3、错觉
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必然会产生的某种 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的反映
4、错觉的种类
时间错觉 颜色错觉 形体错觉 大小错觉 长短错觉 图形错觉 运动错觉 空间错觉
大小错觉
长短错觉
图形错觉
运动错觉
空间错觉
5、错觉的原因
主观:经验、情绪 客观:环境变化
第二章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2009-11
学习目标
了解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
掌握感觉与知觉、记忆与注意、想象与 思维等基本概念及其在营销活动中的作 用
掌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具体内容和三者之间的 关系。
RCA 在为其品牌电视机做的电视广告中
定和深入的程度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 又称随意注意,是指既没有自觉的目
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经过意志努力 的注意。高级的注意形式。
(2)从记忆类型的效果来看,情绪或情感因素 对记忆效果最为明显。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应特 别重视发挥情绪记忆的作用,在广告和公关活 动创意设计中,就可以利用情感性的诉求手段 来加强消费者对企业商品的良好形象。
2、注意
概念 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
季节服饰搭配书籍
![季节服饰搭配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a86944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2.png)
季节服饰搭配书籍
1. 《时尚搭配的艺术》(The Art of Fashion Pairing)
- 作者:Lynne McKinley-Hicks
- 简介:这本书介绍了不同季节的服饰搭配原则,包括春夏秋冬的穿衣技巧和流行元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季节性搭配。
2. 《四季衣橱:优雅女人的穿衣哲学》(The Four Seasons Wardrobe: Elegant Woman's Dressing Philosophy)
- 作者:Carole Jackson
- 简介:这本书从季节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不同季节的衣橱,包括服装款式、颜色搭配等方面的建议。
3. 《季节穿搭课:365天的穿衣指南》(The Daily Dressing Course: 365 Days of Dressing Guide)
- 作者:李晴
- 简介:这本书提供了365个不同季节的服饰搭配示范,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丰富的季节穿搭灵感和参考。
4.《时尚从业指南》(The Fashion Business Manual)
- 作者:Fashionary
- 简介:这本书介绍了时尚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季节性趋势、服装搭配和市场需求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季节服饰搭配的商业背景。
5.《时尚心理学》(Fashion Psychology)
- 作者:Karen J. Pine
- 简介:这本书介绍了服装对人们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包括季节性的服装选择以及它们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服装心理学
![服装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f208aebd33687e21ae45a944.png)
服装心理学复习1、服装的功能有哪些?服装具有实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要)、社会(需要适合社会文化环境的要求)、审美(在心里和精神层面上,服装起着美化人的外表、整饰容貌、满足个性化和自我表现)三大功能。
2、试说明服装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服装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服装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即通过对人类的衣着服饰的产生、演变过程中心理活动及行为方式的研究,揭示社会生活中人的衣着心理的特点和规律.服装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美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服装起源的学说有哪些?保护学说(生理保护即御寒避暑和心理保护即去邪护符)、羞耻学说、装饰学说(爱美是天性,装饰分为肉体的、附加的、暂时的、永久的,涂色、划痕、疤痕、文身).4、分析某一类消费群体的着装动机,如对现今大学生的着装动机进行分析。
①为吸引异性而装扮②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承认③显示自己的财富④为了得到陌生人好感⑤表现自己的个性⑥跟上流行(自己编的)5、什么是个性?个性与服装行为有何关系?个性,也称人格,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
个性会影响到一个人对服装的选择和穿着行为.有人研究指出,内向性格的人和外向性格的人在穿着方式上有不同特征。
有的研究还发现,服装的选择与情绪稳定性和社会适应性有关,包括服装在内的外观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自卑感或优越感,并且有的人为了克服自卑感而采用流行的样式。
6、什么是自我概念?在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人的着装行为有何变化?自我概念是人们对自己比较稳定的看法,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1)生理的自我(前游戏阶段):从自我概产生开始,在意识中服装便是作为与自己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东西而存在的,这种意识可以一直持续到人的成年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还不能自己选择着装的服装,通常是由双亲,特别是母亲为其选择衣物。
服装心理学第三章个性自我与服装
![服装心理学第三章个性自我与服装](https://img.taocdn.com/s3/m/de8542b2e87101f69f319573.png)
服装还具有使自我价值感得以恢复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和服装工作者从1959年开始采用 “时装疗法”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获得 了成功。通过让患者观看时装表演,请时装专 家进行服装教育指导,开展化妆、发型、服装 设计等的实地教育,让患者动手制作衣服和进 行时装表演等活动,以恢复患者的自尊心和安 定感。
外向且情绪不稳定的人偏爱暖色的纯色和低明 度色,外向且情绪稳定的人偏爱暖色的纯色 ;
内向且情绪不稳定的人偏爱鲜艳的颜色,内向 且情绪稳定的人偏爱黑色和淡的冷色 ;
性格属于平均类型的人偏爱暖色的纯色及明快 的冷色调 。
第二节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一、自我和自我概念
所谓自我是指自己身体和心理状态的主体。自 我概念则是人们对自己比较稳定的看法。
人的不同气质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 力的大小,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快慢,注 意时间的长短,转移的难易等方面各不相同。
古代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由古希腊医学家希波 克拉底提出的体液说。
他认为人体含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 胆汁、黑胆汁。在四种体液的混合比例中血液 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称为黏液 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 的称为抑郁质。
(二)体形论
气质的体形论认为,人的气质和体形有关。
德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主 张人的气质取决于他们的体形。他把人的 体形分成三类:肥满型、细长型和筋骨型。
克瑞其米尔关于体形与气质的关系
体形 气质类型 肥满型 躁狂气质 细长型 分裂气质 筋骨型 黏着气质
心理特性(行为倾向)
善于社交恋,认真,理解缓慢
Personality一词源于古希腊文Persona面具之 意,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面具。 在古代,戴这种假面具表示戏剧中人物心理的 某种典型性,如“高傲的人”、“狡猾奸诈的 人”等等。心理学沿用其含义,把一个人在舞 台上所扮演的角色的种种心理活动的总体看成 是个性。
服装心理学复习资料
![服装心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ffb2c233d4b14e85246882.png)
1.论述人类的服饰动机?人类的服饰动机一般归纳为本能说、满足欲求说和精神分析说三个方面。
本能说:适应环境说(1.自然环境(气候,地理,生产、生活和休闲方式)2.社会环境(着装遵循TPO原则:时间、地点、场合,与周围环境和谐,适应角色和工作需要)、自我保护说:(生理(保暖御寒、保护身体)心理(辟邪、图腾)装饰美化(纹身,切痕,涂色,变形),满足欲求说:表示身份(用量标识、用型标识、用色标识、用质标识)、炫耀财富和地位、取悦异性,精神分析学说:服装是强化自我的重要力量,对一个人的自尊心和心理安全感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服装还具有使自我价值感得以恢复的作用。
服装还可以用来进行自我保护。
2.服装的肉体装饰形式有几种?这样的装饰时出于何种目的?服装装饰的形式:肉体装饰:瘢痕、纹身、涂色、切除、变形五种形式。
目的:示美。
美的展示、宗教崇拜、标记身份、体现忍耐力。
标榜与众不同,追求个性或宣扬叛逆心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为了达到当时理想的身体形态,或是出于习俗。
3举例说明服装的体表装饰形式。
.(p20-21例子扩展)体表装饰—1、垂直装饰:强调人的直立姿势,高挑、挺拔,增加表面高度。
如一些宽松地悬挂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项链,长而下垂的耳环等饰物……2、面积装饰:强调体表面积,体现魁梧和尊严,3、指向装饰:强调身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4局部装饰:强调特定部位4.影响服装选择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P22-27例子扩展)①法律因素,②理念因素③民俗习惯因素④道德因素5.简述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在人们的决策和行为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对人们的服装选择和服装行为同样也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6.我国人们的消费观包括哪些?①实用功能;这些人对商品(包括服装)的最根本需求点是从商品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实际利益。
②便利与舒适;这一部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在获得便利的同时,获得身心的舒适。
《服装心理学》教学PPT
![《服装心理学》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e685a2767f5acfa0c7cdd8.png)
第一节 服装认知概述
An Overview of Clothing Cognition
服装的认知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对服装的感觉 、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活动的加工处理, 如图4-1所示。 在服装的认知中,存在两种加工方式:当人脑对服装信息 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 息时,这种加工叫自下而上(Bottom-up)的加工或数据 驱动加工;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已有的知 识结构时,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Top-down)的加工或 概念驱动加工,如图4-2所示。
知觉的相对性
例如,当你看到绿叶丛中一朵红花时,在知觉上它与采下来的一朵红花是不一样;又如同 样款式和花色的衣服穿在胖、瘦、美、丑不同人的身上,知觉是不同的。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例如一个女子的眼睛或鼻子长得漂亮,她未必就是一个美人。因此,包括多种刺激的情 境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知觉经验,而这整体知觉经验,并不等于各种刺激单独引起知觉之 总和。
二、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Clothing Psychology
美国是研究服装心理学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出现了比较零星的服装心理学研究报道。1906年,弗拉库斯 (L.W.Flaccus)在《服装心理学评》一文中,首先调查和分析了着装者对服装和饰品的相关感觉及其对自己的影响。1918年,心理 学家迪尔伯恩(G.V.NDearborn)在《心理学》一书中,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用较大篇幅介绍了环境、身体及面料对着装者心理的 影响。 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服装心理学呈现出系统化的研究趋势,从而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服装心理学专著。进入20世纪 60年代,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带动下,服装研究也进人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美国的许多研究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家政 学等都介人了服装心理及行为研究,大量研究成果的取得,使服装社会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得以确立并保持稳步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美国的服装心理研究进人J爆发式的增长队段,并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发展。学者们系统地研究了 服装对着类者本人的影响,如自尊、帮助行为、慈善行为与着装的关系等;服装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如他人的服装在其印象形成、社 会知觉、非语言交往、性格特征、人际交流中的作用等。
从服装心理学探究唐代女着男装行为
![从服装心理学探究唐代女着男装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e61644dbce2f0066f5332212.png)
图1
图2
(2)实用因素.日本学者荻村昭典研究认为,“在一个物
质丰富的时代容易形成这样的服装观特点:第一,服装是给生
活以快乐的东西:第二,服装是机能的,活动的东西四,服装是适应流行等社
会要求的东西。”
再来看唐代女子着男装现象。首先,太平公主着男装歌
舞于帝前,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再者唐女子“依丈夫服.靴衫鞭
从服装心理学探究唐代女着男装行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刘媛媛, LIU Yuanyuan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科教导刊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2011(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jdk201111080.aspx
心理学研究
Psychological Research
例如,男性穿着裙装的出现由于受舆论和人们的否定,而 形成了一种社会压力,这使得男性穿着裙装的现象很快便销 声匿迹。正如牛仔裤的流行,尽管最初也受到一些人反对,甚 至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禁止穿牛仔裤上班。谁知受如此 冷遇的牛仔裤,转瞬之间便成为全美、甚至世界范围的流行装。 太平公主着男装,帝与武后笑日:“女子不可为武宫,何为此装 束?”唐武宗宠爱王才人,经常令她与自己穿一样的服装,他 们一起在禁苑射猎时,“左右有奏事者,往往误奏于才人前,帝 以为乐。”但看不惯的人还是要大摇其头:“妇人为丈夫之象, 丈夫为妇人之服,颠之倒之,莫甚于此。”这是李华《与外孙崔 氏二孩书》中的话。
唐代女着男装的形象在唐永泰公主墓韦洞墓、韦项墓石 椁刻画,洛阳陶骑俑以及唐高祖李渊孙妇金乡公主墓中都有 出现。这些着男装的妇女有些身穿缺髓袍,但头上仍露出高 髻;有些穿袍,可头上裹了幞头,但袍下仍可见花裤或女式线 鞋:有些上下俨然男装,但从面容、身态、动作仍明显地透露出 女性特征。如金乡公主墓出土的“彩绘骑马带猞猁狩猎女俑”, 她们在着男装同时,并没有刻意掩去女性的装束特征,表明女 着男装是风气使然,并非刻意“女扮男装”。
时尚与心理学服装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信心
![时尚与心理学服装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信心](https://img.taocdn.com/s3/m/bda586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5.png)
时尚与心理学服装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信心时尚与心理学:服装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信心时尚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强大的关系,服装作为时尚的代表,不仅仅是一种外观的表达,更是影响我们情绪和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时尚与心理学在服装领域中的相互作用,以及服装对我们情绪和自信心的影响。
一、服装对情绪的影响1.颜色的心理学颜色是服装中最直观的元素之一,它能够直接触发人们的情绪反应。
根据心理学研究,不同的颜色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
例如,红色被认为是一种激发活力和自信心的颜色,而蓝色则常被用于传递冷静和放松的感觉。
因此,当我们选择服装的颜色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颜色,以达到调整情绪的目的。
2.穿着风格的心理暗示不同的服装风格也会给人们传递出不同的心理暗示。
例如,正式的商务装会给人一种严肃和专业的感觉,而休闲的运动装则给人一种轻松和活力的感觉。
通过选择合适的服装风格,我们可以主动引导自己的情绪。
在需要专注和自信的场合选择正式的服装,可以让我们感到更加自信和专注。
二、服装对自信心的影响1.外观自信与内心自信实验证明,外观自信和内心自信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当我们穿着整洁、时尚的服装时,不仅外界对我们的评价会更加积极,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因为自己的外貌而感到更加自信。
这种自信心的提升进一步促使我们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展现自己的实力。
因此,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时尚服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外观自信,从而影响我们的内心自信。
2.服装与身体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形象,而合适的服装选择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身体形象,从而增强自信心。
例如,穿着合适的剪裁能够突出我们的身材优势,修饰我们的不足。
当我们满意自己的外观时,自信心也会自然而然地提升。
三、时尚与心理学的结合1.心理学在时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开始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在服装设计和营销中。
通过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