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的模糊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文中的模糊语言

摘要:模糊语言运用广泛,尤其在公文行文中频繁出现,但使用不当会使人们误解公文的本意。本文论述了模糊语言在公文中运用的范围及其作用。

关键词:模糊语言公文运用表达作用

在公文写作中常有这样一种观点:公文内容要求真实准确。因此就应该使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而模糊语言由于它对客观事物描述的模糊性,在表述公文的内容上不够准确,所以在公文写作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但实际上这是对模糊语言的一种误解,也是对公文写作准确性的一种片面理解。

公文写作的根本要求是准确。诚然,准确的语言能正确地反映各类公务活动,满足公文行文的特殊需要。然而,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的,在客观世界中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模糊的事物。因此掌握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应用规律,对提高公文表现力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多年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体会,谈谈自己的实际感受。

一、模糊语言运用于公文是客观存在

众所周知,公文的语言必须通俗明白、准确具体,这是公文的工具性、法规性的客观要求。但是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大量模糊或相对模糊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公务活动在内,因为客观事物的模糊性而导致的模糊现象,我们随时随处可以遇到。如经济领域中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单位生产条件的好坏、产品的优劣、市场信息反馈的快慢等常常是模糊的;精神领域中道德风尚的好

坏、文化素质的高低等,很难用定量化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此外因涉外活动中的礼貌、公务活动中的策略等,有时不便于把事物说得明白、具体,而故意使用婉转的语言和修辞或赋予某些词语特定的意义,也会造成语言的模糊。例如“无可奉告”——表示拒绝对方的提问;“表示关注”——密切注意事态发展,不袖手旁观;“坦率地交换意见”——暗示双方的观点有分歧、有距离等等。总之反映模糊、相对模糊和认识处于模糊状态的事物是公文应用模糊语言的客观原因,而表达上的特殊需要是公文应用模糊语言的主观要求。

二、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应用范围

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凡是以主观判断或揭示模糊、相对模糊和认识处于模糊状态的事物,或表达上的特殊需要,都只能用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应用范围常见的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时

无需或无法测计准确时间的事物,用无截止点、起止点或只有起点而无终点,或只有终点而无起点表示时间的词语表述。例如:八时许、上午、傍晚、深夜等。

2.数量(度量)

无需或无法准确测计度、量、数的事物,用不确定性表示度、量、数词语表述。例如:近百、千余、若干、过早、过快、从重等,表示对度、量、数的估计。

3.范围

无需或无法确定具体界限的事物,用具有相对区界的词语表述。例如:局部、个别、以前、以上、附近、长江流域、沿海地区等等,表述事物的跨度和范围。

4.程度

无需或无法量化、准确度量的事物,用层级性或比较性词语表述。例如:非常、良好、优秀、显著、重大损失、不可弥补的损失等等,表示程度等级。

5.性状

无需或无法确定事物具体性质、描述事物具体状态,用富于弹性的词语或修辞方法表述。例如:严重问题、极端举动、恶性循环、严峻的形势等,表述事物的性质或状态。

6.趋向

无需或无法具体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的,用具有趋向性词语表述。例如:提高、加快、减少、降低等等,表述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趋势或人们的主观意向。

三、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作用

在公文写作中,正确地使用模糊语言有以下积极作用:

1.词约意丰,高度概括归纳的作用

公文中所涉及的公务活动,有很多是具有普遍性的,尤其是指令性、报告性公文,反映的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准备使文件在较大范围内发挥效力,需要用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词语。如:

(1)“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选自《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2)“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国尤其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校舍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选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校舍修缮和改造的通知》)

例(1)中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是全党的事,“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成千上万,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一列举,只用这样一个概括性的模糊词语就全包括了,这是对“党组织”范围的概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所用时间、精力的数量。这样概括突出了问题的重要性,更能引起人们重视。例(2)中的“种种原因”“相当数量”也是高度概括。全国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舍失修问题严重是普遍性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用“种种原因”这一模糊词语全包括了。这类情况无法用精确语言来具体表述。

2.模糊语言具有反映事物变化的功能

这一点是与公务活动的动态性是分不开的。公务活动所涉及的人和事,总是在发展变化中,要经历若干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情况。这些无法用精确语言来一一表述,只有模糊语言才能担此重任。如:

(1)“到本世纪末,要使国民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选自《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

方针的决议》)

(2)“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例(1)中,“本世纪末”“下世纪中叶”都是反映时间的模糊词语。“本世纪末”是指本世纪接近2000年的最后几年;“下世纪中叶”是指2050年前后。这其中有个时间推移过程,反映着时间的发展变化。达到“小康水平”或“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时间,都不会是具体的某个时刻;达到的标准,也不会是绝对化的数量,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模糊词语才能对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作恰当的反映。例(2)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是个模糊概念,反映量刑过程中将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反映司法活动中的情况变化性,符合公文政策性要求和公文的实际行文需要。

3.模糊语言比精确语言更能发挥周密严谨的表达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模糊词语更能发挥周密严谨的表达作用。如:(1)“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警的情况下,都应当迅速准确地报警,并积极参加扑救。”(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2)“今后三年从全国范围看,城市每年(洗衣机)递增普及率可能不会超过5%。”(选自《国内家用洗衣机市场预测分析》)

例(1)中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并不具体指哪个单位、哪个人,而是泛指所有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警时,都有责任报警,参加扑救。用“任何”限制“单位和个人”,表明反映对象无所不包,周密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