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6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6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木匣、免得、躲避、仍然、敌人、一倍”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初步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4.了解抓住__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练习采用这种方法读懂课文。
思想教育:初步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的意思。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卫国战争、德国法西斯的情况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1.导入新课。
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事能给人以启发。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2课《科利亚的木匣》。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介绍背景。
本课是苏联作家左琴科写的。
课文中的“战争”指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于1944年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差不多用四年的时间,__就是写在那几年中发生的一件事。
3.解课题。
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生字词,正音:指导学生读准“匣”、“箱”的字音,这两个字都是三音连拼。
3.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4.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5.出示生字卡片,理解词语。
法西斯——本课指德国侵略者。
冰鞋——滑冰时穿的鞋。
果然——表示事情真的如此。
仍然——表示情形没有什么变化或恢复原状。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的木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珍惜友谊,懂得友谊的可贵。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 引导学生珍惜友谊,懂得友谊的可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生字词。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
(3)分段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情节。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讨论科利亚的木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4. 品悟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6.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学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 学生能够珍惜友谊,懂得友谊的可贵,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七、教学反思:1.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设计及反思【精品】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设计及反思【精品】《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写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
三、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引入1.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有位同学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故事,看他给我们带来什么?2.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3.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板题读题)课文里的小朋友科利亚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有没有想办法解决呢?他又是怎样解决的呢?大家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 初读1. 自由读文,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2.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4. 汇报。
(三) 精读1. 默读第一部分,看看妈妈和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2. 各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部分内容。
3. 汇报(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均可)4.小结第二课时(一)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和妈妈埋下了木匣。
四年后,科利亚跟着妈妈回来了,他们将要挖出他们的木匣了。
关于“挖木匣”这部分,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二)带疑学文1. 学生质疑,抓住重点问题板书,如:科利亚是怎么挖的,挖出来了吗?有没有遇到困难?怎么解决?妈妈又是怎么挖的?2. 小组读书讨论解决(主要)3 .汇报,主要围绕重点问题进行理解。
⑴抓含“仍然”的句子分析,指导朗读。
⑵柯利亚找不到箱子,他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
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主要内容介绍。
2. 生字词的学习与练习。
3. 课文中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生字词,阐述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互动式教学:提问与回答,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情感体验。
五、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生字词学习:教授生字词,让学生跟读、默写,巩固知识点。
4. 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分析: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练习题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与表达能力:通过课后作文和课堂口头表达,考察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适用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利亚的木匣》,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科利亚的善良和勇敢。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科利亚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
2. 培养学生主动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主人公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以故事中的木匣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科利亚的木匣》2. 课件:故事情节图片、相关教学素材3. 教具:木匣道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木匣道具,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科利亚的木匣》。
2. 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科利亚的品质。
3. 教师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他人。
5.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发言。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编写一篇关于如何关爱他人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课堂上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彼此的优点和不足,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筋,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根据思考、练习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往往有些小事能给人以启示。
《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一个小木匣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而又给我们启发的小故事。
1.教师板书课题,问:谁的木匣?2.学生读课题。
二、学生读预习,按预习要求,自学生字1.学生读预习部分。
2.学生划出这部分的要求。
①自学生字词。
②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3.自学生字。
本课生字只有5个,请同学们自己按拼音读一读,找出你认为最不好读的字音。
这5个生字分别属于哪种结构的字?填下列表格。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暂不回答)四、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思考上面的问题。
学生读后回答: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过了4年,科利亚又重新把埋下的木匣挖了出来,他从中受到了启示。
五、教师带学生读课文练习2,明确分段依据(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段。
)教师板书。
六、学生默读,划分段落1.首先标出自然段。
2.读每个自然段,明确每段的意思。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及反思《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复习1、回忆课文,想想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点名回答,师相机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发。
二、学习课文(一)讲读第一段1、点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1)科利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2)科利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3)科利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科利亚的有什么不同?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再次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3)科利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3、讨论思考题。
教师引读: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学生接读:“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
”教师引读:挖的结果怎样?学生接读:“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
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
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然没有。
”(1)讨论用词,体会心情,感情朗读。
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
这里连用“还是”、“仍然”这两个词,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
)如果你是此时的科利亚,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上你的理解来读“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
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一句。
(2)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学生读:“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科利亚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起先挖掘。
上节课我们知道,当斗争降临的时候,为了躲避灾难,妈妈和科利亚都把一些无法带走又特别心爱的东西埋了起来。
然后一起搬到喀山去了,在那儿差不多住了4年。
最终法西斯被赶走了,他们一家回到了家乡。
当科利亚满怀喜悦去挖木匣的时候,哎呀,心爱的木匣不见了。
我们来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
〔幻灯片出示第八自然段〕1.自由读第八自然段,思索:此时科利亚的心情怎样?2.指名读并提问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情吗?〔2-3名〕〔难受、焦急〕3.是啊,难受、焦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抓住关键,引发思索。
1.怎么挖不着呢?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
咦,木匣哪里去了呢?2.你们愿不情愿协助科利亚,那么就当一会小侦探帮帮科利亚,先快速读一读1-10自然段,好好想想他怎么会挖不到木匣呢?会有哪些可能?3.同桌探讨,全班沟通。
挖不到木匣的可能:〔1〕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了;〔2〕数步伐的方法不管用;〔3〕挖的方向可能不对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她开心地说:“算术真有用。
假如当时我随意挖个坑把箱子埋了,此时此刻就不好找了。
”〔4〕自己的步伐可能有问题。
4.这几种都有可能吗?你有什么理由?小侦探们再谨慎细致地读一读课文1-10自然段,思索:你为什么认为这几种是不行能的?,有关的重要线索可以用笔划一划。
5.四人小组合作协商。
6.这几种都可能吗?你为什么认为这几种是不行能的?三、细读课文,探讨可能。
(一) 探讨第一种可能性: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了。
1.科利亚的木匣可能是被法西斯挖走的吗?〔不是〕2.为什么说不是呢?你能找到理由吗?指名沟通〔幻灯片出示第九、第十自然段〕。
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3.沟通:科利亚断定自己的木匣不是被法西斯挖走的,因为箱子目标大,木匣目标小,目标大的箱子都没有发觉,目标小的木匣更不行能被发觉。
4.朗读指导。
这个问号有没有什么问题?反问,读出这种味道。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6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课文后3个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讲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文围绕着“科利亚的木匣”写了哪些内容?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1、仔细读读“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1)圈一圈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
(2)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回读句子: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3)从这些动词,你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2、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读读。
(1)仔细找一找,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2)从这5个“挖”字,你又读懂了什么?三、抓住关键,引发思考1、读课文10—12自然段,找出描写科利亚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应的一个句子读给大家听。
引导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并讨论: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师生总结出科利亚找不到木匣的可能性: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
B、数步法可能不管用。
C、挖的方法可能不对。
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
2、科利亚是怎么排除前3种可能性,只确定步子有问题的呢?让学生再帮助科利亚分析分析,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埋木匣的过程以及木匣对他的意义;(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3)学会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2)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别人的付出;(3)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及其意义;3.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及其意义;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3. 学会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 课文原文;2. 生字词卡片;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2)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他埋木匣的过程是怎样的?木匣对他有什么意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4. 精讲细练:(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理解程度;(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3)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别人的付出。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短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优秀8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优秀8篇】《科利亚的木匣》|人教版篇一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教师可准备埋木匣、挖木匣的示意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生字“匣多多,读xiá,不读jiá;“避”,读bì,不读pì;仍,读二声,不读一声。
要求写的字中,注意以下字形区别: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要注意“抢”右边是“仓”,不要写成“仑”;“初”部首是衣丰,不要写成示补。
“懂”的笔画比较多,要指导学生写正确,写匀称。
3、指导学生阅读,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即按“埋木区”“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让学生根据三部分讲述的意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其中,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可采用对比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课文。
比如,可以把妈妈埋的木匣和科利亚埋的木匣相比(妈妈的大,科利亚的小);把妈妈走的步数和科利亚走的步数相比(妈妈走了30步,科利亚走了10步);这样的对比,就为后面科利亚的思考作了铺垫。
从中也可以看出写妈妈埋木区的意图所在。
第一次挖木匣时,妈妈一下子就找到了木匣,说明木匣没丢,仍在原地;这就为科利亚判断自己的木匣也不会丢且还在原地提供了依据。
读到这里,引导学生思考,在描写科利亚埋、挖木匣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挖木匣,这个问题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还了解了的写作意图。
可用下面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最后一段写的是科利亚受到的启示。
由挖木匣这件生活中的小事,他懂得了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要使自己想法和行为顺应这样的变化。
“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这句话是以问句的形式出现,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教学中可结合文后泡泡的要求“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启发学生关注和发现生活中不断变化的人和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篇一:科利亚的木匣公开课教案26、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前6个生字,能正确读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4、初步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重难点: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一、范读,激趣出示木匣图,问这是什么?(板书,解说匣;指名多人读),这木匣的主人是一位苏联国家的一个小男孩,他叫科利亚。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讲发生在科利亚和木匣之间的故事,(出示课题)想听吗?师范读课文,在三四个地方停顿让学生猜猜内容。
(1)猜猜木匣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练读:冰鞋、斧头(轻声)、手锯、小玩意儿(儿化)(看来科利亚挺喜欢木工的。
)(2)为什么会把木匣埋起来?(联系开头“战争开始时”。
讲述背景,联系日本法西斯,抗日战争。
)(3)为什么科利亚会挖不到木匣呢?(4)找到木匣后,科里亚会说什么?二、初读,感知1、你们想读吗?请把书翻到103页,认真的读课文,标出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后想想课文围绕科利亚和木匣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自读要求)2、读生字新词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埋、挖(师范写生书空))三、研读,感悟(一)研读埋木匣部分1、认真读读一、二两段,用横线画出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的句子。
2、汇报出示,圈出动词。
3、谁也来学科利亚把木匣子埋起来的过程演一演。
(师读)看了这么多动作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科利亚?(预设:为什么要数十步?为什么要踩实?为什么要撒沙?)师小结:噢,原来是这样啊!小科利亚多么——4、把三句话连起来读读,读出科利亚埋木匣时的认真劲儿。
(有时间先练读,再指名读,师评:听着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科利亚在认真地埋木匣;科利亚埋木匣时还太急促了点哦!)过渡:就这样科利亚把木匣埋在了地里,也把秘密藏在了心里,跟着妈妈去了喀山,他多么盼望早点回到家乡,又见到心爱的木匣,四年过去了,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回到家乡,他迫不及待的要做什么?(二)研读埋木匣部分1、快速读,找找挖木匣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来。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精选3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理解科利亚为什么第一次挖不到木匣,第二次却挖到的原因;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木匣。
2.师简介时代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理清文章脉络。
三、研读重点,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埋木匣(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了解: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又是怎样埋的。
画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部分:挖木匣(1)自读课文。
画出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语句。
(2)同桌之间交流读书所得。
(3)根据学生汇报,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
(4)课件演示科利亚的思维过程。
(5)理解文中词语:仍然、果然。
(6)体会科利亚的心情,读出感受。
3.学习第三部分:受启发。
过渡:当科利亚手捧着心爱的木匣时,她会对小伙伴们说什么呢?(出示文中插图。
)(1)(出示中心句)指名读。
(2)质疑:科利亚从这件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3)齐读中心句(4)小结:是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交流:请你说说你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2.看来你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有一个大人都不知道这一点,请看!(课件出示《刻舟求剑》)3.讨论交流:他能捞到他的宝剑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4.小结:世界上的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象科利亚一样多动脑筋,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5.抄写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26科利亚的木匣(xiá)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一切在变第二课时(简案)一、回忆课文内容,复习检查。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情节。
1.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1.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课文主题。
2.2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感受科利亚的聪明才智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3.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阅读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2.1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2.2学生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小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阅读课文2.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3.2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5.情境体验5.1教师设计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课文的情感。
5.2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小组合作6.1教师提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7.创新实践7.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新实践。
7.2学生展示创新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8.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四、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作文。
3.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体验、合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同时,通过创新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善于观察、勇于尝试的品质。
3.2教育学生要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科利亚的品质。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1.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张森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森林中的动植物。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书写。
3.2学生组内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4.课文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科利亚的品质,如勇敢、善良、聪明等。
5.课文寓意理解5.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
6.课堂活动6.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寓意,进行情景剧表演。
6.2教师评价各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8.作业布置8.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8.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词的复习和运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字词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3.课堂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4.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和鼓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运用生字词的能力。
3.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4.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程度。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懂得珍惜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
(2)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友谊和助人的体会。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自选一个角度进行练笔。
3. 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4.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5一、复习导入1.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2.指名上台画图,说说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子的?二、读中求悟,学习4~12节1.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允许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
生A:我读懂了科利亚回来时已经大四岁。
生B:我知道他们回到村里时,发现屋里的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但以前留下的箱子和匣子都还在。
生C:妈妈量了三十步,挖出了以前埋下的箱子。
生D:我明白了科利亚起先挖不到木匣子时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当初的十步,现在只要五步。
生E:我觉得科利亚很聪明。
……注意点:当出现类似生D的回答时,教师可让他上台借助木匣的图,示意说明。
3.教师小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科利亚经过动脑认识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是自己长大了,按原来的步子找不到木匣。
4.大家来读一读课文,说一说该怎么读。
生A:要体现科利亚起先挖不到时很着急,找到原因时开心的样子。
生B:要读出科利亚突然想通时的惊喜。
5.全班齐读,指导朗读。
三、借助朗读,理解第13节1.齐读第13节,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2.交流汇报:帮科利亚把懂得的道理解释给全班同学听。
生A:科利亚懂得了世界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例子: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些变化呢?4.师小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周围的一切都讲发生变化,遇事要勤动脑、多思考,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新事物。
可见,科利亚真是一个的孩子。
(机智、勇敢、爱动脑……)5.指导朗读。
四.作业尝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人教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科利亚的木匣埋木匣:四年前5岁步小十步挖木匣:四年后9岁步大五步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6[教材分析]《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实用的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三篇
实用的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三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
了解科利来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 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示。
2. 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 逐段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分类指导。
3. 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科利亚的木匣”这个题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4.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5. 学生细读课文,按照思考?练习2的提示将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分成三个部分。
6. 围绕“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这三个小标题,可以提哪些问题?三、了解“埋木匣”的过程。
1. 自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想想科利亚和妈妈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
画出表示时间、动作的词句。
2.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概括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刚才同学们通过读书、讨论,读懂了这一部分,谁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互说、互评。
五、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 感情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 说一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了解“挖木匣”的过程。
1. 教师提示:我们在学科利亚和妈妈“怎样埋木匣”的内容时用了什么方法?我们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1) 自读课文,画出写科利亚和妈妈挖东西的时间的重点语句。
(2) 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找不到木匣,后来找到了?想一个方法告诉大家。
2.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4. 指导朗读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
(1) 分角色朗读。
读中指导:不同的人物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两学时
教学过程 :
第二学时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26课《科利亚的木匣》
1.咱们先开火车读词语。
(出示灯片)师评价加分。
2.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帮助老师完成板书:()木匣——()木匣
3.质疑导入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提示:(指名读)
1.自由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用横线“——”画出来。
2.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用横线“~~~”画出来。
3.读课文最后一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二)合作我能行:
将我们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分享。
(三)展示我能行:
1.小组汇报学习: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1)小组代表总结: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2)【师相机板书:埋木匣(十步)】(评价)
2.小组汇报学习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1)小组代表总结: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
(2)【师相机板书:挖木匣(五步)】(评价)
3.小组汇报学习最后一自然段: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组代表总结:
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师相机板书:明白道理(都在变化)】(评价)
三、回顾课文,让学生谈谈所受到的启发。
(【师相机板书:善于思考】(评价)
四、拓展延伸: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同桌相互交流)
附板书设计:
26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挖木匣——明白道理善于
(十步)(五步) (都在变化)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