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
(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
(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
(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翻译的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最新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第四次高潮
• 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场思想和文学革命大运动。 •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语言,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
“民众的圣经”, • 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不锈
文学译作。 • 英诺斯译出《名人传》,查普曼译《伊利亚特》《奥德赛》,弗洛里
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
“英最伟大译著”
路德(Luther) (1483-1546)
• 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 • 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译者不能与语法背道而
驰,但更应该注意意思的理解和表达。 • 翻译必须遵循意译七原则。 • 翻译必须集思广益。
• 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 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玄奘:六种翻译技巧
• 补充法 • 省略法 • 变位法 • 分合法 • 译名假借法 • 代词还原法
北宋(结束时期)
二.西方翻译简史
• 西方最早译作
•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 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
• 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阶段)
翻译活动:第一次高潮
•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3世纪翻译 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 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 希腊戏剧作品,从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这一阶段的翻译 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 发展。
第三次高潮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信达雅三原则是对译文质量的全面要求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 《佛典之翻译》中,首次总结了古 代佛经翻译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直 译和意译的交替。
这种彼有我无或彼无我有的文 化局限词,即只存在于一种文 化当中,而另一种文化中没有 的事物或概念,一般都采用音 译的方式,保故不翻”
对以前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的 约定俗成的音译词语不用意译, 而应遵循习惯沿袭其原有的音 译。
例如,“阿耨菩提”,可以翻 译为“无上”、“正等”、 “正觉”。但是,从东汉以来, 历代佛经翻译家都用梵文音译, 所以玄奘认为不需采用意译, 而应保持其约定俗成的音译。
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汉代翻译
佛经贡献最大者,他精通汉语,所译佛典“义理 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为翻译 之首”。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 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
他的祖先是汉灵帝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他 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又兼学 梵书,受业于同族学者支亮,通达大乘佛教理论。 他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也起了不少作用。他 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 和。
信—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达—译文要通顺畅达,使读者清楚地理解;
雅—雅言(语出《论语·述而》)
子所雅言,诗、 书执礼,皆雅言
也。
中国翻译史讲义
• 奉诏译:我国古代译经,大多由朝廷保护设置译经 院以完成译业,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
• 单译(等):译经中,仅译出一次者,称为单译、 一译。翻译二次以上者,称为重译、异译、同本异 译。译者名称不明的经典,称作失译经。
• 有裨于中国文学:启以新意境,输以新材料,开辟 了唐降格律诗词新体裁,催生六朝志怪小说,激发 浪漫主义文学,使古代文学获得解放。
佛经翻译的四个发展阶段
一、草创时期(东汉桓帝—西晋,公元148—316) 二、发展时期(东晋—隋,公元317—617) 三、极盛时期(唐—北宋,公元618—906) 四、衰微时期(南宋—清,954—1111)
3. 三国时期的译经家支谦(1)
支谦一名越,原为月支人,故姓支。号恭明
代表作:《阿弥陀经》 《月明童子经》《菩萨本原经》
《菩萨本业经》《佛医经》 《法句经》
翻译特点:支谦翻译的风格从古译到旧译这一阶段上起 了不少作用。他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力求经意使人更 易解。
• 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谶, • 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 支谦的翻译风格 • “曲得圣意,辞旨文雅” • “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 “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又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 汉献帝(公元190年一220年在位)末年,支谦避乱来到吴 国。当时孙权已统治江左一带,但这里佛教还未传布。孙 权听说支谦很有才智,就召见他,并拜为博士,与韦曜等 人共同辅导太子。
• 东吴佛教虽已传布,但佛经多是梵文,没有翻译。支谦 精通汉语,收集众多佛经版本译为汉语。从黄武元年(公 元222年)到建兴(公元252年一253年)年间,三十多年中, 他翻译了《维摩》、《法句》、《瑞应本起》等49部经书。
高三历史单词表:中国近现代史与革命
高三历史单词表:中国近现代史与革命中国近现代史与革命高三历史单词表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1. 鸦片战争(Opium War)- 1840年至1842年期间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战争,结果给予英国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利。
2. 不平等条约(Unequal treaties)- 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中国失去领土、关税自主权、司法管辖权等多项权益。
3. 中日甲午战争(First Sino-Japanese War)- 1894年至1895年期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结果使中国割让台湾并赔偿日本。
4. 辛亥革命(Xinhai Revolution)- 1911年爆发的一次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二、民主革命时期(1912年-1949年)1. 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 1912年至1949年期间的中国政权,由孙中山领导。
2. 北洋政府(Beiyang Government)- 建立在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袁世凯为首。
3. 四•一二事变(April 12 Incident)- 1927年发生在国共合作时期的一次国共冲突,导致国共两党分裂。
4. 南京国民政府(Nanjing Nationalist Government)- 国共内战期间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蒋介石领导。
5. 五四运动(May Fourth Movement)- 1919年爆发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对中国社会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1937年-1949年)1. 七七事变(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1937年日本侵华开始的导火线事件,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2. 重庆谈判(Chongqing Negotiations)-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代表在重庆进行的谈判,旨在达成国共合作抗日的共识。
3. 长征(Long March)- 1934年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躲避国民党军队追捕而进行的一次艰难的战略转移。
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
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清末至1949年核心翻译术语简介信,达,雅:(严复)严复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在《天演论? 译例言》中,将三国时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到过的“信”、“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组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
“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
其故在浅尝,” 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信达雅”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也是严复翻译理论的核心。
当然,它也一而再,二而三地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但始终不倒,仍然屹立着,一直指导着中国的翻译工作者和译学研究者。
达旨 (严复)源出《晋书.裴頠传.崇有论》,意为“表达意旨”,或者说“表意义之所在”。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达旨”就是“表达原文的意思”。
严复在《天演论》中说:“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这大致意思是说“译文不斤斤计较逐字逐句的对应,而意义则不使违背原文。
我之所以说这是达意,而不称笔译,只是取其便于正确发挥,但实际上不是正确的翻译方法。
这种“达旨”式翻译法,也作“非正法”,是以原作为信息源泉,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者的需求,采用删、增、改、按等手段,成功实现中西文化不同价值体系间转换的翻译方法。
历来学者们认为这种翻译方法不可取。
如傅东华在《译书感言》一文中也说到”严氏所谓‘达旨’,所谓‘发挥’一般理解为意译。
实际上是编纂,完全超出了翻译的范围。
译学 (蔡元培)蔡氏认为:“译学二别:一政界之事,一学界之事。
”所谓政界的译学,自周时“有夷蛮其后,历代都有政界之事,特别戎狄之号,即有象寄译鞮之学,以人象胥掌客舌人之官”。
是到清朝,“开国即有俄罗斯之约,道咸以后……”由此可见,蔡氏所谓“政界之译学”,指的是与外交有关的翻译工作。
独家整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名词解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综述:1、四行二局: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国民党政府通过控制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垄断体系,不仅完全主宰了全国的金融业,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济。
2、买办:亦称“康白度”。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原指欧洲人在印度雇用的当地管家。
在中国,指外国资本家在旧中国设立的商行、公司、银行等所雇用的中国经理。
“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东商馆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
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
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
嗣后,外商为了减少买办的中间佣金,逐渐采取与中国人直接交易的方法,买办遂转化为单纯的外商雇员,称“华经理”或“中国经理”第一章1、三国干涉还辽:中日甲午战后俄、法、德三国迫使日本退出中国辽东半岛的事件。
1895年4月23日俄、法、德三国驻日公使各遵本国政府训令,分别照会日本政府放弃领有辽东半岛。
继而日本提出“变相占领”对策,于4月30日向俄国提出占领旅顺、大连,要求补偿金,暂行占据辽东半岛等要求。
5月3日俄国回复日本,表示“仍维持最初之劝告”毫不让步。
德、法亦随声附和。
最后,日本政府决定对俄、法、德三国虽全然让步,但提出中国须交“补偿金”。
10月19日三国与日本商定中国补偿“赎辽”费3000万两;中国付清该款项之日起3个月内,日军撤出辽东半岛。
此事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乘机敲诈清政府,索取了大量政治、经济、军事利益,扩大了各自在华的势力范围。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而起。
2、三元里抗英: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与英俊展开激烈战斗。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民国时期的翻译及
关于翻译的程序问题
1,了解原文低意义。2,将这意义形式之于第二种文 字。(《英译李太白诗》
诗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论语派
林语堂:乳名和乐,名玉堂, 后改为语堂。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 吾国与吾民) 翻译作品:《冥寥子游》《不 亦快哉》《东坡诗文选》《幽 梦影》《板桥家书》《老子的 智慧》 《浮生六记》 作品:《京华烟云》《风声鹤 唳》
文 学 研 究 会
邓振铎
福建长乐人,笔名:西谛,郭元新等 1920年10月,以他为中心发起筹备文学研究 会 倡导现实主义进步文学 俄语与中文的翻译
邓振铎的翻译观点
1,文学书可译吗?
1921《小说月报》“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思想是完 全能译,艺术的美是充分能译。
2, 翻译的目的与功能
翻译流派的划分
文学研究会:郑正铎,矛盾 创造社:郭沫若 左翼作家:鲁迅,矛盾 新月派:闻一多 论语派:林语堂
又称新文学社团 近代史上第一个成员最多的社团 1921年更名为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是与其对峙的社团 成就:拥有一大批脚踏实地的勤 奋的翻译人员,翻译了大量的国 外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
关于翻译批评(关于郭氏翻译《浮士德》)
邓振铎《盲目的翻译家》翻译家呀!请先睁开眼睛看 看原书,看看现在的中国,然后再从事翻译。 郭沫若:翻译家不管翻译什么都是个人自由,翻译 作品的选择只需看其“醇不醇”“真不真”就可以 了。 邓振铎:古典作品既不能改变中国传统 的文学观念又不能引导中国人现代的人生问题,与 现代的思想接触
5, 欧化问题
a, 中国的旧文体太陈旧,很多很好的思想与情绪被旧 文体束缚,不能精微的表达. b, 是文学艺术的精进的 一种方式. c, 欧化和引进欧洲的普通文法不等于简单 地模仿. d, 必须掌握一个度.
(最新最全)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鸠摩罗什VS真谛VS彦琮
• 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 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 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本仍然 是折中而非偏激的。 • 真谛三藏到中国后20余年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 重要经论,是鸠摩罗什以后玄奘以前贡献最大的译师。 • 彦琮在《辩正论》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最大贡献是提出 了“八备”(eight qualifications),即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工作者应 该具备的八项条件.
1.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 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 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 唐代(全盛时期) 北宋(结束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 • (公元148-316年) •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 “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 简名:支谶)。 •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 文章。 • 但在当时,以上译者的译作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原因: 汉代的佛教始终被视为当时社会上所盛行的神仙方术迷信的一种。汉代 人对佛教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道术,他们总是把“浮屠”和“老子”并 称。
中国翻译简史VS西方翻译简史
CP
一.中国翻译简史
•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 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 陈福康( 2005)---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古代、晚清、民国、 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 马祖毅(2004):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 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 的西学翻译。 • 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 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中国的翻译理论简介
著名文学翻译家鲁迅
傅雷主要译作: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 的重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 、传记 《贝多芬传》 、 《托尔斯泰传》 、 《米开朗琪 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 、 《欧也 妮·葛朗台》 、 《贝姨》 、 《邦斯舅舅》 、 《夏倍上校》 、 《幻灭》 ;伏尔泰的《老实 人》 、 《天真汉》 ;梅里美的《嘉尔曼》 、 《高龙巴》等等共三十余部作品。
南怀仁
南怀仁为清朝廷制造的6件天文仪器,至今还保存 在北京古观象台上。在南怀仁逝世300周年的时候, 中国政府向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基金会赠送了 “天球仪”(即南怀仁设计制造的大型天文仪器之 一)的模型,至今保存在南怀仁厅前。
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立的怀仁厅
中国近代翻译家之一: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干,初名传初, 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 (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他系统地将西方的社 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是清 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 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二十世纪中国学派的六大翻译理论
第一个翻译理论家是严复,他在《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中提 出了“译事有三难: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即“信、 达、雅”三原则。这三个字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罪”。因为二十世纪的中国译 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已衍生出“信达切”(刘重德)、“信达贴”(蔡思果)、 “信达优”(许渊冲)、“信达似”(裘克安)、信达+X等) 。“信”是强调译文必须忠 实于原文,“达”是强调译文应该通顺易懂,“雅”在严复时代指的是桐城派风格,现在 一般赋予“雅”新的涵义,即要求译文有文才。
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西方翻译简史
•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著名 哲学家西赛罗(Cicero)。公元前55年,他首 次提出整体意义应重于单个词的意义,并指出 了修辞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 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围绕直译与意译, 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 问题,被一条绵延不断的线贯穿起来。 • 在古代,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 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以 及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国内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对翻译标准问题的探讨历来是中外翻译界 的热点问题。在我国,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 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
• 中国翻译理论,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传 统、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在中国,传统 的翻译理论是指不以西方“现代语言学” 为方法论的翻译理论研究,其具体又可以 分为“发生期”、“发展期”、“成熟 期”、和“转型期”等。这四个时期分别 见证了中国的几大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宋 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 明初的西学翻译及“五四”新文学翻译。
• 成熟期:成熟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的完善时期,具体表 现在:翻译思想日蓁充实完善,表达方法日益精密得当。 成熟期所对应的乃是西学翻译与“五四”新文学翻译, 以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为标志,其代表性的译论 有如严复的“信达雅”、林纾的谈译书之难、金岳霖的 “译意”与“译味”、郑振铎的“文学可译”、矛盾的 “文学翻译创造论”、鲁迅的“信译”、傅雷的“神似” 与钱钟书的“化境”等。成熟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有几个 特点:翻译理论倾向的文学性质、团体论争的精彩纷呈, 如严复与梁启超等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的论争;胡适、 刘办农等对于严复、林纾的批评等、大量大翻译家及文 学家的出现,如严复、矛盾、鲁迅、朱生毫等。 • 转型期:转型期是指传统译论的核心问题开始转移的时 期,主要对应于新中国的成立至语言学翻译研究期间的 翻译理论。这一时间的翻译理论相对比较贫瘠。
我国的翻译简史
课件14中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注: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译员的称呼)。
原始社会无文献可考,夏商两代,现存史料失之过简。
到了周朝,才留下官方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
汉代以前,主要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翻译活动。
)一、周朝到清朝:从周到清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内,我国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从鸦片战争到清末的两次西学翻译。
东汉---清主要是佛经的翻译,在佛经翻译衰落的同时,兴起了科学、文学、哲学翻译。
A.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东汉末年到西晋我国确凿可考的翻译活动最早是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语言是梵文Sanskrit)。
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巩固其统治地位。
佛教宣扬:人生极苦,涅最乐,要人厌世,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真正的佛经翻译(大量进行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开始的。
(1)翻译家最早的译家有两人,一是安息(即波斯)人安清,字世高;二是娄迦谶(又称支娄迦谶),们所称的月支派(西域月支人)中的一人。
他的学生支亮和支亮的弟子支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此三人并称“三支”;还有一个大翻译家名叫竺法护(也是月支人)。
(2)翻译家译风介绍安世高的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
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时为了顺从原文结构,不免重复颠倒,对于某些术语的翻译也欠精确。
娄迦谶仍采取直译,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迦谶的翻译多采用音译(辞质多胡音---胡:古代泛指外国或外族)。
支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然其属词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支愍(同“悯”)度,《合首楞严记》)。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任继愈)。
支谦属“文丽”一派,由于他过分追求美巧,不免离开原著;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在支谦那里做得是比较彻底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译文加注,也始于支谦。
翻译概论
1.翻译的宏观比喻:德国:赫尔德——“混血儿”歌德——“媒人”(钱钟书——“做媒”,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勒弗菲尔——“婚姻”)其他比喻:“把一个酒瓶里的酒倒到另一个酒瓶里去”英国,纽马克——“一种方案与另一种方案间的妥协”西方:“翻译有如女人,漂亮便不忠诚,忠诚便不漂亮”德里达——“对原著的粗暴侵犯”2.翻译者的比喻:巴西,翻译者——“食人者”意大利——翻译者=背叛者3. 中国代表性翻译原则:公元4四纪,道安: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
唐朝,玄奘:既需求真,又需喻俗。
严复:信、达、雅鲁迅:忠实,通顺。
傅雷:神似说钱钟书:化境说许渊冲:译文优势竞赛论辜正坤:多元互补论外国代表性翻译原则:亚历山大·泰勒——翻译三项基本原则:译作应保全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奈达——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纽马克——文本三类型: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威密尔——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
)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标准: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行为,因此,目的为最高标准,主要准则按轻重依次归纳为:译文由其目的所决定;译文为译入语文化提供有关原语语言文化的信息;译文不会提供违背原文信息的信息;译文必须语内一致,译文必须语际一致。
所有的准则从属于目的原则。
只要达到了翻译目的的译文就是合格的译文,即使与原文有些出入,也是可以接受的。
4. 翻译研究的三大范式演变:作者中心论范式;文本中心论范式;译者中心论范式5. 中西语言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差异是在思维模式方面:东方人重视综合,归纳,暗示和含蓄,求精神,其思维是一种浑然的,混沌的状态,因此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横向的,在于空间上的舒展和收缩,关心的是心灵空间。
明清到49年的翻译家 翻二第二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雷
人物简介 傅雷(1908~1966)上海南汇人。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 文艺评论家。 译文风格:译文以传神为特色,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 色彩变化。 翻译成就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 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主要译著: 巴尔扎克:《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巴尔扎克全 集》、罗曼· 罗兰:《约翰· 克里斯多夫》、《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伏尔泰:《老实人》、《扎第格》、《伏尔泰小说选》 梅里美:《嘉里美科隆巴》 翻译理论 神似论---“神”与“形”的和谐 一、“重神似不重形似”。 二、“神”与“形”的和谐源于译者的再创造。 形似:指保留原文的形式,即从字面上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对 等。 神似:指译文要惟妙惟肖地再现原文中的颇具神采的意象和 韵味无穷的意境。
• 3.1941年,许渊冲为美国志愿空军做英文翻译,在欢迎 陈纳德司令的集会上,他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 民生)解释并翻译为美国林肯总统的“民有,民治, 民享(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知识储备和翻译功底令人赞叹。
• 翻译理论贡献 • 许先生曾提出文学翻译的三个公式: 一、译词:1+1=1(形似); • 二、译意:1+ 1=2(意似); 三、译味:1+1=3(神似)。 • 比如,他将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中的名句:“不 爱红装爱武装”翻译为: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敢于面对硝烟,不爱涂脂抹粉)。 Powder一次用法灵活,译文也有对仗的美感。
翻译儒经特点 优: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意译法,即采用"动态对等"的 方法,使译文在表达思想方面起到与原文相同的作用,而 不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字栉句比的机械性转换。 二, 引用歌德、卡莱尔、阿诺德、莎士比亚等西方著 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话来注释某些经文,这在儒经翻译史上 还是第一次。 三,还在注释中将书中出现的中国人物、中国朝代与西 方历史上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和时间段作横向比较。如将 颜回比作圣· 约翰,子路比作圣· 彼得,尧比作亚伯拉罕等。 缺:一,辜氏译经最大的缺点在于过分意译。其表现之一 就是在把握大意的前提下,随意增添许多原文没有的内容 二 ,译文中出现的大量中国人命、地名删掉。
翻译史文档
I.中国翻译史:中国翻译史可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汉代至元代;明末清初对西学的译介;清末民国初期的西学翻译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和新文学翻译时期;1949年至今。
1. 汉代至元代这一时期是对佛经的翻译,其中唐朝是佛经翻译的极盛时期,其翻译代表人物是玄奘。
他通晓佛经,精通梵文和汉文,其译文精美,译风严谨,在二十多年里,译出经书75部,共1335卷。
他在翻译理论上有很大贡献,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主张,提倡佛经翻译要直译与意译完美的结合,还总结了音译法的规律。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大约两千年的历史,从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后就有人开始翻译佛经。
早期的佛经翻译中有许多是直译,也有音译,主要是怕失真。
后来有一个叫鸠摩罗什的天竺人被请来帮助译佛经,他主张意译,并翻译了300余卷佛经。
历史上有许多中外佛经翻译者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这为中国的翻译事业打下了基础。
)2. 第二次在明末清初之际,对当时传入的基督教书籍进行翻译,许多宗教书籍由来华的外国的传教士译出,同时还翻译了大量的科技等书籍,如天文学、数学、哲学、地理、军事、医学、语言、文学等,著名的译著有《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这一时期著名的科技翻译家是徐光启。
3. 第三个时期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前的西学翻译。
翻译代表人物有林则徐、严复、林纾等,特别要提到的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他通过这本译著宣传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唤醒人们变法救国;严复还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可简介严复与林纾。
)4. 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许多文学家都从事了翻译工作,其中有鲁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沈雁冰)、郑振铎、林语堂、朱生豪、傅雷、艾思奇等。
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以及世界名著是翻译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其中有。
其中有许多翻译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其中有鲁迅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方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的翻译准则,茅盾的“意境论”,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论”,林语堂的翻译三条标准:忠实、通顺、美。
中国近代翻译史
中国近代翻译史中国近代翻译史是指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翻译实践及其发展史研究的总称。
翻译实践,是指世界各国之间以文字文本作为媒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中,有三个主要的历史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和现代时期。
清朝时期(1644-1911),是中国近代翻译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清朝时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这个阶段中国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政策,让外国文化逐渐流入中国,把外国文学、新闻、历史、技术、医学等进行翻译,宣传外来文化,普及外国知识。
另外,清朝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翻译者,比如:张元干、曾国藩、舒元和章炳麟,他们都利用自己的学识和技能,把外国文学、哲学、历史、新闻、医学等知识,翻译成为中文,普及中国民众。
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民国时期,中国开始拓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开发了多种对外翻译。
中国政府将译制度化,出现了数量较多的翻译机构、翻译协会等。
此外,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翻译家,比如:陈毅、邹容、穆时英等,他们都是中国翻译史上的杰出人物,把许多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现代(1949-今),是中国近代翻译史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现代中国的翻译实践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其中涉及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不仅是汉英、汉日等语种之间的交流,更包括印度语、法语、俄语等语言之间的交流。
在现代中国,不仅出现了许多翻译机构,专业翻译人员也大量涌现,他们是翻译史上众多伟大的翻译家,如:冯仑、梁实秋、傅雷等,他们的贡献,为中国近代翻译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上述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翻译史,经历了清朝、民国、现代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不仅影响到中国文化的传播,也为世界文化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许多翻译家,通过他们的技术,把外国文学、新闻、历史、技术、医学等知识翻译成中文,他们的贡献,让中国文化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与普及。
因此,中国近代翻译史的研究,不仅可以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更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发生发展,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参与文化交流,推动文明进步,实现中西文化交融。
民国时期的翻译及
3,强调译者的主观感情投入 译雪莱的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使雪莱成为 我自己。我和他合而为一,他的诗便如我的诗 。我译他的诗便像我自己在创作一样。 4, 重译问题的观点
译者各有所长,读者自由择选。勿的重译无理滑稽。
左翼作家
原名周樟寿, 1898年改为周 树人,笔名鲁 迅,字豫山、 豫亭,后改名 为豫才。
翻 译 市 场 繁 荣 的 原 因
翻译水平?????
姚克翻译的《推销员之死》
1, WILLY对他妻子说:you are my foundation and my support. 2, WILLY问儿子:You nervous about the game? 3, He is well liked. 4, He is liked, but he is not well liked.
关于翻译批评(郭氏《处女与媒婆》的争论)
郭沫若《处女与媒婆》国内 人士只注重媒婆,不注 重处女,只注重翻译,不注重产生…处女应当尊重 ,媒婆应当稍加遏制。 邓振铎“杂谭”《 处女与媒婆》将翻译的功能看差了。视翻译的东西 为媒婆,却未免把翻译看的太轻了(将翻译比作奶 娘)。 矛盾《文学》月刊第三期:翻译界 最好来一个“清理运动”推荐好的“媒婆”,批评 “说谎的媒婆” 鲁迅《由聋而哑》故意迁怒 ,至骂翻译者为媒婆。(聋哑的制造者)
创造社 原名:郭开贞
翻译的作品:《 少年维特之烦恼 》《雪莱诗选》 《浮士德》《战 争与和平》
郭沫若
郭沫若的翻译观点
20年代前期
批评攻击型
理论建设型
20年代后半期:翻译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翻译是一项创作性的工作
批评攻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至1949年核心翻译术语简介信,达,雅:(严复)严复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将三国时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到过的“信”、“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组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
“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
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信达雅”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也是严复翻译理论的核心。
当然,它也一而再,二而三地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但始终不倒,仍然屹立着,一直指导着中国的翻译工作者和译学研究者。
达旨(严复)源出《晋书.裴頠传.崇有论》,意为“表达意旨”,或者说“表意义之所在”。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达旨”就是“表达原文的意思”。
严复在《天演论》中说:“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这大致意思是说“译文不斤斤计较逐字逐句的对应,而意义则不使违背原文。
我之所以说这是达意,而不称笔译,只是取其便于正确发挥,但实际上不是正确的翻译方法。
这种“达旨”式翻译法,也作“非正法”,是以原作为信息源泉,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者的需求,采用删、增、改、按等手段,成功实现中西文化不同价值体系间转换的翻译方法。
历来学者们认为这种翻译方法不可取。
如傅东华在《译书感言》一文中也说到”严氏所谓‘达旨’,所谓‘发挥’一般理解为意译。
实际上是编纂,完全超出了翻译的范围。
译学(蔡元培)蔡氏认为:“译学二别:一政界之事,一学界之事。
”所谓政界的译学,自周时“有夷蛮戎狄之号,即有象寄译鞮之学,以人象胥掌客舌人之官”。
其后,历代都有政界之事,特别是到清朝,“开国即有俄罗斯之约,道咸以后……”由此可见,蔡氏所谓“政界之译学”,指的是与外交有关的翻译工作。
这是有关国家安危的大事,因此“译学所以亟也”。
这是将翻译与外交相结合的广义的译学。
蔡氏所说的学界之译学,指的是学术性的翻译。
后来蔡氏对译学作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论述。
他认为,不仅外国语教师所教的外语是译学;而且即使是国文之书,也不管它是科学,文学,只要一作翻译,便不能一字不易,只要一作记录,也不能一字不易,尤其是我国的古文与口语也不一样,也是译也。
由此可见,蔡氏在这里发挥了我国唐,宋以来“译即易,谓换言语使相解也”的意思。
蔡氏非常独到地给“译学”作了个广义上的论述。
我们今天的翻译者能否受点启发给“翻译学”也有个较明确的论述呢?横译,纵译,与一译,再译(蔡元培)蔡氏同时也提出了“横译”“纵译”与“一译”“再译”之说。
“是故外国语之为译学也,以此译彼,域以地者也,谓之横译;国文为之译学也,以今译古,域以时者也,谓之纵译。
文词者,言语之代表;言语者,意识之代表。
同一意识也,而以异地之人言之,则其言语不同。
是言语之于意识,并非由必不可译之关系,犹+-×÷之于加减乘除也,犹HOCN之于氢养炭氮也。
是由意识而为语言,一译也,此中外之所同也;由语言而为文字,再译也,此我国所独也。
”由上可知,蔡氏所谓的“横译”就是异域语言的翻译。
“纵译”是古今语言的翻译。
由意识转化为语言,是“一译”。
由语言转化为文字是“二译”。
(所谓的“二译”跟前面提到的“纵译”相近,是指当时我国言文不统一。
这一看法也成为后来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根据)横译是一种共时的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纵译是历时的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
直译与意译(鲁迅,周作人,茅盾,邹韬奋)20年代初,鲁迅和其弟周作人(简称周氏兄弟)开始鲜明地使用“直译”这个术语来概括他们的译学主张。
周作人强调直译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进行。
他认为:“只要一字一字地将原文换成汉语,就是直译”。
那是曲解了直译的意思。
按他主张,直译与意译相去不远。
鲁迅则主张是否应该采用直译方法,还要看译作读者属于哪一类:甲有很受教育的。
已有略能识字的。
丙有识字无几的。
书若是译给甲类读者看,则一定要用直译。
“宁信而不顺”。
对于意译人们也存在误解,以为意译乃不顾原作的内容,而任凭译者自由增删,以求“达”之目的。
正确的意译乃是在忠于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使用符合本族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目的在于对读者负责,让读者可以读懂,否则就失去了翻译的意义。
直译与意译的共同点在于“信”与“达”。
其区别在于:主张直译者尽力保留原文中语言的方式,即要输入新的表现方法;而主张意译者则反对诘屈聱牙,而不合乎本国文法的词句,即反对欧化等表达方式,而主张使用汉语的表达方式。
自从周氏兄弟提出直译之后,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之间,学者翻译家们行进了无休止的争论。
实践表明,翻译的方法应该是习惯上所说的直译与意译的结合。
朱光潜就认为“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原则上来讲,两种语言愈相近,直译的比例愈大,反之,意译的比例愈大。
但是,从短语级以上的句法结构来看,意译应该是主要的译法。
所以正确的译文应该是忠实的意译的产品。
重译(转译)(郑振铎,鲁迅)重译指非直接译自原著语言的翻译,即译自第三国语言的翻译,有人也称转译。
当然转译自第三国的语言的汉译,在重视程度及风格上,往往难与原著一致。
郑振铎第一次从理论上探讨了重译问题。
他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就是“重译问题”郑氏指出:“如此的辗转翻译的方法,无论哪一国都是极少看见的,但在我们中国的现在文学世界里却是非常盛行”。
郑氏认为,首先,这是一件“很伤心的事”,说明中国当时文化事业之落后与文学界的寂寞;但是这是客观现实条件决定的,是不得已的,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其次,他认为重译不可避免地有所隔膜,甚至有出现差错的危险,但这一工作仍然具有必要性和价值。
鲁迅在《花边文学.论重译》一文中就说过:“中国人所懂得的外国文,恐怕是英文最多,日文次之,倘不重译,我们将只能看见许多英,美和日本的文学作品。
不但没有易普生,没有伊夲聂,连极通行的安徒生的童话,西万提司的吉可德先生,也无从看见了”由此可见,重译虽然不可取,但却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当时那个历史背景下。
复译(鲁迅)复译即重复的翻译。
鲁迅在《非有复译不可》一文中指出:“前几年,翻译的失了一半读者的信用,……在翻译本身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常有胡乱动笔的译本。
不过要击退这些乱译,……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又来一回复译。
还不行,就再来一回”。
鲁迅又说:“而且复译还不知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
曾有文言译本的,现在当改译白话,不必说了,即使先出的白话译本已很可观,但倘使后来的译者自己觉得可以译得更好,就不妨再来译一遍……但因语言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
由上可知,重译是精益求精的一种要求,也是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需求。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的用法上,复译本和重译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形似,意似,神似(陈西滢)陈西滢以雕塑和绘画之比,说明翻译也有形似,意似,神似三个品级。
“最先所说的肖像只是形似。
第二类超乎形似之上了,无以名之,我们暂名之为意似,到最后一类才可以说是神似”。
关于这“三似”在翻译中的地位和总体格局,我们简述如下:一.形似:过分拘泥字面,往往是直译过死所致,常忽略了风格的传达。
二.意似:超乎形似之上,能顾及风格的传达,富于原则的个性。
三.神似:只是“不能翼及的标准”如伟大的诗篇,难以找到同样伟大的译者来译。
关于“三似”的翻译标准,也有人提出批评(如曾虚白)。
后来也有翻译家这三个似划分为“形似”“神似”,并且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如曾虚白傅雷,徐志摩,卞之琳。
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傅雷。
译意,译味(金岳霖)金岳霖指出:“翻译大致来说有两种。
一种是译意,另一种是译味。
这里所谓的译味,是把句子所有的各种感情上的意味,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而所谓译意,就是把字句的意念上的意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
从理论上来讲,译意指的是翻译概念意义,而译味指的是翻译情感意味。
而在实践上要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措施。
但是,作为选择,有时难免顾此失彼。
不过有两点可以考虑。
一是要看所译的字句。
即应当重意还是应当重味,即文本本身的特点。
二是要看译者的注意点,也就是说,译者在这里有相当的自主权,有主观上更重视何者的选择权。
表现的翻译方法构成的翻译方法(成仿吾)表现的翻译方法:是译者用灵感的感受力与悟性将原诗的生命捉住,再把它用另一种文字表现出来的意思。
这种方法与诗人得着灵感,乘兴吐出新颖的诗,没有多大的差异。
这种方法对于能力的要求更多,译者若不是与原诗的作者同样伟大的诗人,便不能取得这良好的结果。
所以译诗的时候,译者须投入诗人的对象中,使诗人成为自己,自己成为诗人,然后把在自己胸中沸腾着的感情,用全部的势力与纯真吐出。
构成的翻译法,是保存原诗内容的构造与音韵的关系,求构成原诗的情绪。
译者须把原诗一字一字在内容上的关系与在音韵上的关系拿稳,然后在第二的一国语言中求出那样内容的字,是它们也保存那种音韵上的关系。
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表现的翻译法既是由译者放射出来,结果难免没有与原作的内容不同之处:譬如:原作先后详约,每被颠倒或更改。
而构成的翻译法,虽在内容上可以无限地逼近原诗,而情绪每有不能用这种自绳自缚的方法标出来的。
人类的感情生活大抵相同,一国语言可以表现出来的情绪,别的语言也可以表现出来,只不能说可以用同一的形式。
所以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不能妄自定高下,最后的判决总要看译者的才能如何。
结语:通过对清末至1949年核心翻译术语的搜集,整理和简介,不难发现先辈们为这些术语--从提出到形成所做的巨大努力。
虽然这些传统翻译术语也有概念不太明确甚至不可分析性,评价项目太少或覆盖面不宽的缺点,但其有简单易记,条目清晰的优点。
最为可贵的是它们是独立于西方翻译术语之外的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理论。
我们今天的学习者应该批判性地学习,借鉴。
注:每个术语后面的带有下划线的黑体字是专家们的一些总结和评论。
黑体部分是我个人的一些理解,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
参考书目:1.《中国译学理论史稿》陈福康2.《中国翻译词典》3.《译学辞典》方梦之主编4.《中国传统译论的经典阐释:从道安到傅雷》王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