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强-北京地铁-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探索与实践
双碳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
![双碳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25eeae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3.png)
56 MODERN URBAN TRANSIT 8 / 2022 现 代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Copyright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双碳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
智慧城轨
作业流程与运维资源调度 3 个方面对节能减排的实现过 程进行了系统探讨,可为城轨行业助力国家双碳工作提 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我国城轨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据中国城市 轨道交通协会统计 [5],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城 轨运营里程已高达 9 192.62 km,多数城市已经形成线网 级规模,而且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轨的快速 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也成 为城市交通领域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但是城轨的 能源消耗问题也成为制约其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 [6]。 在城轨全生命周期中,运营阶段是持续时间最长、能源 消耗最大且产生碳排放最多的阶段 [7]。通过文献调研发 现,当前对于城轨运营阶段节能降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列车牵引能耗 [8-13] 和车站(含车辆段)运行能耗 2 个方 面,而对于伴随整个运营周期的基础设施运维环节的能 耗问题尚无相关研究。
要建设内容;2021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 中, 明确要“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以下 简称“城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出 绿色低碳是交通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我国关于 交通运输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政策文件)可 知,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低碳化不仅应成为企业自 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2023-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应用实践方案-1
![2023-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应用实践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d3b54d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b.png)
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应用实践方案地铁智慧运维平台是一项新型的智能化运维管理工具,它可以为地铁运营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管理方案。
在地铁智慧运维平台的应用实践中,我们需要逐步实现以下步骤:1. 建立基础资料地铁智慧运维平台需要建立各种基础资料,包括车站、线路、列车等相关的基础信息。
这些基础资料是启动整个运维平台的前提条件,必须准确、完整地录入到系统中。
建立基础资料是建设整个地铁智慧运维平台的第一步。
2. 实现远程监控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可以实现车站、线路和列车等的远程监控,这需要在相关设施上装备感应器和视频监控设备。
这些设备将实时监控相关设施的状态,如电梯故障、车站停电等,一旦出现问题,智慧运维平台将立即向相关工作人员发送故障报警信息,以便及时处理。
3. 全面管理数据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将车站、线路、列车、设备等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管理,这是实现更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步骤。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可以对列车运营情况、车站设施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优化和管理,以提升整个地铁运营效率。
4. 实现智能信息发布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可以实现智能信息发布,如车站候车时间、列车到站时间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以文字、语音、图片等形式发布,让乘客更直观地了解列车运营状况,并提高他们的乘车体验。
5. 推动智能化决策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可以将各种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统计和分析,为运营管理层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进而形成智慧化的管理决策方案。
这将推动地铁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使地铁运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综上所述,地铁智慧运维平台的应用实践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对于城市地铁的运营管理和安全上的效益也十分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智慧化的地铁建设。
北京地铁网络工程方案
![北京地铁网络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6421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a.png)
北京地铁网络工程方案北京地铁网络工程旨在打造一条高效、智能、安全的地铁通行系统。
网络工程的目标是为乘客提供更快捷、可扩展、安全的服务,同时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现状分析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北京地铁客流量逐年增加,而传统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无法应对这一挑战。
传统的手动操作和实时信息反馈系统,不仅无法满足乘客的需求,也增加了地铁系统的负担和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因此,建立高效的地铁网络系统,成为当前解决运营问题的最好选择。
方案设计网络拓扑首先,地铁系统的网络拓扑需要进行优化。
新的地铁网络应包括以下部分:1.【前端系统】设备和软件的总称,在地铁车站和车厢中部署。
前端系统需要与车站和车内的各种设备进行交互,例如,车道闸门,安全监控设备,用户便捷服务终端等。
2.【后端系统】设备和软件的总称,分为基础架构和应用架构两种。
基础架构包括数据中心、存储、网络和安全设备等,负责后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应用架构包括所有与前端系统相关的应用程序和计算资源。
3.【中间层】全方位连接前端和后端的主要技术层,包括通用web服务、数据处理和调度算法等。
数据采集和分析采集和分析数据是地铁网络运行的核心,也是提高地铁运行智能化和效率的关键。
为了实现即时交通状况的精准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考虑引入以下技术:1.【智能检测技术】:用户人脸识别和摄像监控等高端技术,提高建筑物、车站和车站乘客出入口的安全性。
2.【大数据处理技术】: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种数据源进行监测和处理,包括乘客流量、车站流量等指标。
通过大数据模型,可以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趋势进行预测和决策。
3.【实时决策技术】: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实时地对现有运营情况进行分析,随时做出智能化和优化决策。
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地铁系统的稳定和运营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架构的安全性和数据保护的工作必须优先考虑。
可以采取以下安全策略来保护网络架构和数据安全:1.【加密技术】: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和保护,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应用实践方案
![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应用实践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d923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5.png)
数据访问控制
实施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 策略,只有经过授权的用 户才能访问相应的数据。
数据备份与恢复
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 复方案,确保在数据丢失 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系统容灾备份方案设计
分布式部署
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将系统部署在多个 物理位置,提高系统的容灾能力。
实时备份
对系统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实时备份,确保 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故障预警机制建立与完善
预警机制建立
根据预测性分析结果,设定预警阈值,当设备状态达到预警值时自动触发预警流 程。
预警机制完善
不断优化预警算法,提高预警准确率;同时建立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预警触发 后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故障。
04
资产管理及优化策略部署
资产清单建立和管理流程梳理
资产清单建立
对地铁系统所有设备进行 全面梳理,包括车辆、信 号设备、轨道、供电系统 等,形成详细的资产清单
,智慧运维平台将更加注重能源管理和环境监控。
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加强技术研发
持续投入研发力量,推动智慧运维平台技 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拓展应用领域
积极探索智慧运维平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如高铁、轻轨等轨道交通领域。
提升服务质量
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平台 功能和操作流程,提高用户满意度。
谢谢您的聆听
建设目标与意义
提高地铁设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延长地铁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 。 提升地铁运营安全水平,保障乘客出行安 全。 推动地铁运维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技术架构与功能模块
技术架构
智慧运维平台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 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分析层 、应用层等。
北京地铁资产运维标准体系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
![北京地铁资产运维标准体系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94851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a.png)
北京地铁资产运维标准体系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傅 兵1 袁若岑1,2* 黄颖俊3(1.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2.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研究院分公司;3.北明软件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基于北京地铁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维修业务精细化管控与信息化管理三重需求,提出北京地铁资产运维标准体系架构设计思路。
结合北京地铁智能运维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与统一运维的原则,构建标准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围绕标准形式数字化与标准过程数字化两个转型方向,提出标准体系贯通应用于智能运维平台建设及应用场景的工作思路,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转型,并以北京地铁6号线智能运维平台试点应用为案例,验证了标准体系指导并规范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及运行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标准体系,资产运维,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4.04.011Beijing Metro Asset Oper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System andDigital ApplicationFU Bing1 YUAN Ruo-cen1,2* HUANG Ying-jun3(1.Beijing Subway; 2.Beijing Subway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3.Beiming Software Co., Ltd.)Abstract: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Beijing Metro’s asset management, including life cycle management, maintenance business refinement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ideas of Beijing Metro’s asse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tandards system architectur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Beijing Metro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atfor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unified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t builds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tandards, and focuses on the directions of the digitization of both standard forms and standard processes,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applying the standards system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so as to push forw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andardization work to digitization, networking and intelligence. It then uses the pilot applic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atform of Line 6 of the Beijing Metro as a case study, to validat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andards system in guid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informatization system. Keywords: standards system, asse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igitalization,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scenarios作者简介:傅兵,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资产综合管理、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智能运维管理等。
北京地铁2号线国产化制动系统研制
![北京地铁2号线国产化制动系统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85eb764b3c1ec5da50e270fb.png)
国 产 化
2 制动系统技术条件
圳 功 系统 的 卜 技 术条什 炙 1 、
表1 制动 系统主要技术条件
北 京地 铁 2 号 线 国产 化 制 动 系统 研 制
国产化总体方 案
厂__ = 二 亍二 亍 ——]
篓 控 箱 制 元 鼍 { r 系 统 鼾 r 禁 系 统 系 … 统 … 集 成 … 技 术
接【 l 的 ‘ 撤 、j I 缇
r l j 原印 的午 i J l 、
系统
,7 f 一 J 一 : E + I { 火的 功能 . .
4 . 1 . 1 网络 拓 扑 和 功 能
辆 乍仃 2会 制动 控 制 , ( BC U), 从 圳 , 』
统
,满 足 北 京 地 铁 2 号 线 车
辆 制动 系统 的 技 术性 能及 接 口要 求 。国 产化 制 动 系统 能够 与 北京
地铁 2 号 线 车 辆 原 制 动 系 统 产 品 整 机互 换 ,并 满 足车 辆 运 营 的要 求 。本 文 阐述 对 国产 制 动 系 统 的
研 究 ,探 讨 在 进 行 国产 化 研 究 中
摘 要 : 分 析 北 京地 铁 2 号 线 车 辆 制 动 系统 国产 化 的必 要 性 ,提 出制 动 系统 国产 化 方案 ,并 对 国 产 化 制 动 系统各 关键 部 件进 行 深 入 研 究和 开 发 。
研 制 的 国 产 化 制 动 系 统 完 成 了型 式 试 验 和 正 线 考
北 京地铁 2 号 线 国 产 化 制 动 系统 研 制
李 小东’ ,王群伟 ,张文秀 ,张 勇。
( 1 .北 京地铁运营有 限公 司三分 公司 ,北 京 1 0 0 0 8 2 ;2 .中国铁道科学研 究院机车车辆研 究所 ,
“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安全保障与主动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
![“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安全保障与主动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653b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d.png)
2023年第3期风险主动防控基于WBS-HLPN 的主动防控业务流模型构建研究胡志强1,张天格2,3,王艳辉2,3,4,5,6(1.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2.北京交通大学 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3.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4.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5.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北京 100044;6.运营主动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摘要:在城轨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思想与路线实践过程中,存在具体工作缺少流程和方法支撑、不能高效实施的缺陷,为改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割裂的现象,需要优化主动防控的业务流程。
为有效实现理论方法的落地应用,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 )与高级Petri 网映射建模的方法,构建主动防控业务整体运行路线模型,为现行或新建城轨系统提供主动防控机制的运行模板,使城轨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有迹可循,成为一个科学、耦合、高效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主动防控;WBS 法;Petri 网;业务流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 (2023)03-0002-08DOI :10.19550/j.issn.1672-061x.2023.02.23.0040 引言城轨系统的大部分运营安全保障工作都是在出现故障或发出事故警报信息后进行[1],此时的处理手段只有维修或应急处置,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也只能通过事故分析来确定。
在这种安全保障模式下,城轨系统的运营安全不易得到保障。
因此,需要优化城轨系统主动防控的业务流程。
为构建完善、合理的业务流模型,需要对风险主动防控任务进行明确和分解,因此选用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 )法对风险主动防控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B1600701)第一作者:胡志强(1965—),男,高级工程师。
北京京城地铁 网络安全
![北京京城地铁 网络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a4dd7b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7.png)
北京京城地铁网络安全
北京京城地铁(简称京城地铁)是北京市的一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安全问题值得关注的领域。
随着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迅速发展,京城地铁的网络系统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攻击者可能会利用漏洞或恶意软件对地铁网络系统进行攻击,导致列车运行受阻、乘客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京城地铁网络安全,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北京地铁公司建立了网络安全部门,负责对地铁网络系统进行日常监测和安全漏洞修补。
其次,地铁网络系统进行了加密处理,保障了乘客个人信息的安全。
同时,京城地铁还与网络安全专家合作,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增强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此外,京城地铁还加强了网络监控和防御系统的建设。
地铁车站和列车上都安装有监控设备,对乘客进行监控,防止恶意活动的发生。
同时,地铁网络系统与公安部门的安全监控中心实时连接,迅速发现并应对网络攻击事件。
然而,京城地铁网络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网络攻击技术日益高明,攻击手法多样化,对地铁网络系统的挑战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地铁网络系统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安全监控和维护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因此,京城地铁需要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总之,京城地铁的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通过多方合作,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应对能
力,京城地铁可以更好地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乘客信息的保密和列车运行的稳定。
基于混合云的运维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基于混合云的运维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5bb1b2a32d7375a41780fb.png)
2019年第6期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软件开发与应用基于混合云的运维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张民强1 吴海燕2(1.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2.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68)摘 要:目前,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已逐渐渗透城市交通运营领域。
建设基于混合云的运维云服务平台,有助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平台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按需弹性分配,使IT 基础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降低运营信息系统的运维成本。
基于此,从混合云平台模式及其应用优势的角度出发,研究混合云城市轨道交通云服务建设方案,以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混合云;城市轨道交通;运维云服务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9)06-100-02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atform Basedon Hybrid CloudZhang Minqiang 1, Wu Haiyan 2(1.Beijing Hollysys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100176, China;2.Beijing Rail Transit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Beijing 100068,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nd other Internettechnologies have gradually penetrated the field of urban traffic oper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oud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hybrid cloud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flexible allocation of computing and storage capacity of urban rail transit platform on demand,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IT basic resources, and to reduce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of oper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ybrid cloud platform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advantag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loud servic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hybrid cloud urbanrail transit,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Key words: hybrid cloud;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loud service0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0ef85402d276a201292e17.png)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本文主要对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在地铁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以地铁设备基础台账为依托,通过对设备进行编码,可以在系统中从专业、位置、分类等不同维度来对设备进行检索查询。
标签: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地铁;运营管理就地铁公司而言,地铁设备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对地铁设备管理不断进行优化,并且注重维修进度管理,维修计划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工作内容,才能够保证地铁安全运行。
通过对地铁设备进行运维管理可使地铁设备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地铁设备的使用周期,对节约经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一、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概述地铁运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
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中,重点内容是如何维护地铁设备,保证地铁设备安全运行,延长地铁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地铁公司经济收益[1]。
地铁公司发展过程中,应以城市发展策略以及线路规划为基础,借助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作出地铁线路调整的相关决策,若需要建设新的地铁线路,应加大资产设备采购,针对新采购的设备,应在设备运维管理系统中建立相关设备台账,同时根据设备的种类,建立预防性维修机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此外,应在设备运维管理系统中根据地铁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作息时间以及地铁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长期的维修养护计划。
地铁设备的维修及养护应严格遵守计划进行,若日常维修过程中发现地铁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对故障设备进行修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根据设备情况实施针对性维修并检查相关零部件。
维修完成后,应对其性能质量及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及更新改造等方案,若设备不再具有维修价值,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置。
二、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一)设备编码管理在地铁维修管理系统中,针对单体设备,都应该有唯一的设备编码。
该设备编码应由设备分类编码和设备位置编码组成。
轨道交通行业两化融合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轨道交通行业两化融合创新实践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1580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e.png)
轨道交通行业两化融合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轨道交通行业两化融合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包括:
1. 京张智能动车组:京张智能动车组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动车组,于2021年1月6日投入使用。
该动车组采用了智能化、绿色化、舒适化设计,装备了先进的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
2. 智慧地铁:智慧地铁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地铁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智慧地铁可以实现列车自动控制、客流实时监测、安全预警等功能,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3. 数字化轨道交通:数字化轨道交通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轨道交通可以实现列车自动调度、信号自动控制、智能运维等功能,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可靠性。
4. 5G+智慧铁路:5G+智慧铁路是指利用5G技术,实现铁路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
5G+智慧铁路可以实现列车实时监测、客流数据分析、安全预警等功能,提高铁路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5. 智能铁路:智能铁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铁路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智能铁路可以实现列车自动控制、客流智能调度、安全预警等功能,提高铁路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这些案例均代表了轨道交通行业两化融合的最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铁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实践解析
![地铁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实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3babd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b.png)
地铁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实践解析摘要: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延伸,地铁运营技术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维护标准越来越细,使得运营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在保障地铁安全可靠运营的基础上,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升设备智能化管理水平,已成为行业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地铁;供电;智能运维1 引言地铁综合监控系统(ISCS)虽提高了调度和监控系统的集成度和工作效率,但供电系统各子系统在智能运维方面的发展深度远远不够。
随着网络化运营及早期运营线路的关键设备陆续进入中、大修阶段,急需构建基于设备状态监测、特征提取、状态评估、故障诊断、故障预测、维修模式优化和维修决策于一体的供电智能运维系统。
2 供电智能运维系统2.1 系统目标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基于确保运营安全、提高运维效率、提升资产价值的原则,对变电所内的35 kV开关柜、1 500 V开关柜、整流变压器、动力变压器、能馈变压器、蓄电池、设备房和电缆夹层温湿度环境数据等进行监测,实现对变电所内一次设备、接触网状态参量的获取、处理、存储、展示和分析功能,结合运维人员生产活动的实际需求,实现变电所无人值守、自动巡检等目标。
2.2 系统架构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构建供电智能运维系统,首先,应立足于供电设备的状态监测与诊断、故障预测、风险等级评测、故障数据分析的规范化,紧紧围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运用矩阵分析方法,梳理各关键设备、部件或子系统的风险等级,从而优化和确定各关键设备、部件或子系统的检修和维修策略。
其次,通过构建数据监测平台,根据故障影响程度和发生故障的频率建立风险矩阵,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多维度的故障预测模型,建立供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管理优化策略。
最后,建立闭合的环形通信网络构成数据传输通道。
2.3 系统功能中央级供电智能运维中心系统设置在地铁深云中心,完成供电系统的设备管理、数据存储和分析、健康状态评估等功能。
现场级辅助监控系统设置在各个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或降压变电所,完成对供电系统设备的运维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包括视频巡检、在线监测、动态环境监视以及现场操作等,并通过环形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深云中心的中央级设备存储。
北京正式公布公交票价调整方案轨道交通按里程分段计价
![北京正式公布公交票价调整方案轨道交通按里程分段计价](https://img.taocdn.com/s3/m/155f590cb307e87101f696cd.png)
北京正式公布公交票价调整方案轨道交通按里程分段计价央广网北京11月28日消息(记者马喆)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北京昨天正式公布公共交通票价调整实施方案,轨道交通按里程分段计价.票价调整后,北京将提高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满足乘客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14-11-28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今年12月28日起,北京地铁、公交将执行新的票制票价.除机场线外,北京轨道交通起步价为6公里内每人次3元,6-12公里每人次4元,12-32公里每10公里加1元,32公里以上每20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和现行的全路网两元票价相比,调整后的北京地铁票价采用按里程分段计价,遵循加价“递远递减”的原则.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说,北京地铁20公里加价一元,是国内最长的.针对轨道交通的票价调整,北京采用了阶梯式优惠的政策.每个自然月内,乘客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乘坐地铁,累计支出满10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8折优惠;满15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5折优惠;支出累计达到400元后,不再享受打折优惠.李素芳说:“对于轨道交通乘客而言,根据目前的客流计算,98%的乘客月支出是在200元以内的.”地面公交方面,调整后的价格为10公里以内2元,10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5公里.成人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乘车给予五折优惠,学生卡2.5折优惠.北京市交通委轨道交通处处长张文强介绍,票价调整后,乘客票款占北京公共交通运营成本的比例将有所上升.张文强说:“调价后,轨道交通平均票价水平是4.3元左右,地面公交平均票价水平在1.3元左右.票价分别覆盖成本的50%和38%左右.其余仍有公共财政负担.”张文强说,力争到2017年底,北京中心城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在50%以上.张文强说:“中心城90%以上的乘客,步行到最近的公交站点,距离不超过500米.五环路内步行一公里,即可到达轨道交通站点.中心城地面公交的非空调车全部更新为空调车,提高公共交通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原标题:北京正式公布公交票价调整方案轨道交通按里程分段计价)。
OMS系统助力地铁运营管理智能化
![OMS系统助力地铁运营管理智能化](https://img.taocdn.com/s3/m/1855c69fddccda38366baf73.png)
OMS系统助力地铁运营管理智能化创造单位:北京京城地铁有限公司主 创 人:刘伟力 汪 冲创 造 人:郑凤霞 李艳平 张勇慧 张 硕 刘 宁 赵晓南 师 楠 赵航星 刘全明[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京城地铁过去的基层运营组织及管理从业人员均为纸质单据记录,人工编排计划和进行调整,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客流数据支撑准确度不够等问题。
为提高效率、给乘客提供更优质的运营服务,公司从运营管理智能化入手,通过使用OMS 运营管理系统,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效模式,实现了管理、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
实践PRACTICE报道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京城地铁过去的基层运营组织及管理从业人员均为纸质单据记录,人工编排计划和进行调整,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客流数据支撑准确度不够等问题。
为能够提高效率,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运营服务,公司从运营管理智能化入手,通过使用O M S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效模式,实现了管理、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
一、前言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总里程已超过700公里,日均客流已突破1200万人次,客流分布不均衡,潮汐特征及受某些事件影响的特征明显。
轨道交通每日运营时间也较长,运营组织及管理人员众多,且实行多班轮流倒班制,每日当班人员按一定规律动态变化。
通常来说,地铁运营企业也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因其运营组织及管理从业人员数量众多。
主要涉及的员工分为站务、乘务、票务、检修等多种类型,这些人员所属组织一般被称作“基层单位”,统一以班组的形式进行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传统的运营管理的组织方式多为人工方式,作业复杂、耗时费力,并且由于一些原因,线路运营的客观条件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在变化过程中传统的运营管理的组织方式则会出现出比较复杂的变更,影响了管理效率以及造成困扰。
网络化的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强大的检修基地
![网络化的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强大的检修基地](https://img.taocdn.com/s3/m/f1a118285901020207409c69.png)
1 发 展 通 信 信 号 检 修 基 地 的 必 要 性
检 修是保 证 设 备 正 常 运行 的必 要 手 段 ,通 信 、 信 号设 备 的可靠性 及运行 状况 直接 决定 了整个 轨道
nn edfcle ae q im n ulyg a nypr d ho g n l igra css nB in t . a c ii t s f r up e t ai u r t e o .T r ha a z l ae e igMe o u i t e q t a i u yn e i j r
2 北 京 地 铁 通 信 信 号 检 修 基 地
目前 北 京地铁 通信信 号检 修基 地 主要负 责北京
地 铁 1 、5 3号 线 以及 八 通 线 的 直 流 Z 6型 、2 、1 D
线某 区段故 障 频发 ,现场 维修 人员将 可更 换设备 全 部更 换 ,仍 无 法消 除故 障 。而 检修基 地 利用所 掌握 的现 场轨 道 电路情 况及 轨道 电路 内部原 理 ,研 制 了
交 通 系统 的稳定 和安全 。从其 他城 市 以及北 京地铁 多年 的运 营 、维 护经验 分析 ,发展 通 信信号 检修 基
地 具有 以下 一些 优点 :
5 .增 强检修 的 时效 性 。城 市 轨道 交 通 运 行 十 分繁 忙 ,特别 是 一 票通 的使 用 ,使运 营压 力 陡 增 , 地铁 列车 运行 问隔 连续缩 短 。检 修基 地可 以提 供快 速 高效 的维修 服务 ,若 是通 过 “ ” 服 务 的方 式 , 买 国外设备 不仅 维修 周期较 长 ,而且 还需要 大量 的周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技术研究评述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技术研究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d067a5d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f.png)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技术研究评述毛保华;张政;陈志杰;贾文峥;何天健【期刊名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年(卷),期】2017(017)006【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概念,分析了网络化运营的物理环境及其客流基本特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公益性的3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理论与实践的评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主要目标;指出了网络化运营管理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即断面负荷均衡、车站负荷均衡及换乘衔接改善.基于既有的多交路、多编组、快慢车及过轨运营等主要网络化运营技术,分析不同方法的技术特点及其对出行者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最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网络化运营技术实施过程对乘客与企业的具体效果,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技术应用的建议.【总页数】9页(P155-163)【作者】毛保华;张政;陈志杰;贾文峥;何天健【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复杂性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复杂性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复杂性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北京100029;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复杂性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港铁学院香港九龙 999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9.5【相关文献】1.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技术研究评述 [J], 秦洋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技术研究评述 [J], 柴玉婷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研究 [J], 赵鑫4.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技术研究评述 [J], 秦洋5.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技术研究评述 [J], 柴玉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车辆资源共享初探
![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车辆资源共享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ce1840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3.png)
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车辆资源共享初探
马剑;李卫军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的到来,结合北京地铁在车辆运用相关方面的现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车辆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对实现车辆资源共享的思路进行探讨.
【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马剑;李卫军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北京,100082;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所,北京,10008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网络化管理初探 [J], 刁叔钧
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要点 [J], 唐春鹏
3.南昌城市轨道交通北京东路110kV主变电所资源共享模式探讨 [J], 戴军;罗铮
4.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研究 [J], 唐春鹏
5.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中的车辆资源共享 [J], 王曰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地铁1号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优化改进应用
![北京地铁1号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优化改进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cc3bdf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4.png)
北京地铁1号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优化改进应用张艳龙;王昊【期刊名称】《铁路计算机应用》【年(卷),期】2015(000)009【摘要】Monitoring System was the essential system in metro security ifeld,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etro safety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often recurring problems of On-board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were analyzed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for Beijing Metro Line 1.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the hosts and gateways of the System were modiifed and optimized.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ptimized system was veriifed through operational assessment test.%监控系统是地铁安防领域的核心系统,在安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北京地铁1号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对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主机和网关进行优化改造,并通过运营考核试验来验证改造后系统的稳定及可靠性。
【总页数】4页(P58-61)【作者】张艳龙;王昊【作者单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北京 102208;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北京 102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6;TP39【相关文献】1.浅析机组汽机热力系统优化改进应用分析 [J], 于德伟2.南京地铁1号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探讨 [J], 陈康3.福州地铁1号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J], 林威4.车载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ViVoDa的车载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J], 无5.车载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ViVoDa的车载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畅通北京 让首都更美好
目录
一、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现状
二、网络化运营面临的挑战
三、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路线图
四、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探索与实践
1、发展历程和运营指标
22条线路608 km 37.8亿人次
9条线路228 km 14.13亿人次
1971年
2003年
2009年
2017年
1条线21公里16座车站4条线路114 km 4.72亿人次
99.9%
准点率
最小行车间隔
2分钟
乘客满意度
95.8%
4条线
两次延误5分钟以上
事故间平均车公里
771万
2、路网客流情况
北京地铁客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近十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
工作日千万客流已成常态。
2017年全年轨道交通客运总量37.8亿人次。
最高日客运量1294万人次。
目前日均1035万人次。
2017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占50%,其中轨道交
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54%。
早高峰 晚高峰
早晚高峰4小时客运量,占全日总客运量接近50%北京地铁公司早晚高峰常态化限流车站达到75座随着路网结构不断完善,部分中心城区线路客流出现拐点,下降幅度明显(1、2号线降幅超过3%);同时,外围线路
客流潮汐现象严重,高峰时段客流集中,运力不能满足客流的需要。
3、北京地铁客流特征
4、运营管理特点
老线与新线并行
1
政治核心区及重大活动保障压力大
2更新改造与新线开通工作量大
3边运营边改造
4多家运营商协同
5
首善要求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
国际标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
行业典范CoMET组织成员积极开展对标工作
目录
一、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现状
二、网络化运营面临的挑战
三、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路线图
四、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探索与实践
车内拥挤
站台滞留
站外排队
1、大客流冲击给设备实施带来的挑战
•既有线和新线设备设施种类繁多,线路特征个性化、技术水平差异化、设备制式多样化使得维护维修标准难以统一。
•
系统设备运行监测和维修检测手段各自独立且不完善,故障修较多,网络化故障抢修和快速排除故障能力无法匹配大规模网络化运营需求,运营组织计划、设备维护管理、乘客服务等方面难以适应未来更大规模网络化运营的需要。
2、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
责任运营事故,车辆设备故障占比97.2%
5分钟以上延误事件,车辆故障占比65.3%
3、小问题,大影响带来的“蝴蝶效应”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故障和事故的影响快速传播,受众面大、故障影响和应急处置恢复难度也很大。
政治中心:首都无小事,处置不利将会引发政治影响网络化运营:蝴蝶效应,故障影响全路网正常运营
自媒体时代:乘客现场直播,信息传播快,社会影响大
目录
一、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现状
二、网络化运营面临的挑战
三、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路线图
四、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探索与实践
故障检修计划检修预测性检修状态检修
优化修程
故障智能预测 精准维修
修程不断优化 科学维修1、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目标
理论支撑01运维实施02保障措施
03
2、网络化运营设备设施运维路线图
科学化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