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体放在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三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光线通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折射率: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不同,用折射率表示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凸透镜成像: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使物体在透镜后的光屏上成像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凸透镜的形状:中间厚、边缘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到一点,称为焦点焦点的位置:与凸透镜的形状和材质有关焦点和焦距的概念01020304焦点: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为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焦距与成像的关系:焦距越长,成像越远;焦距越短,成像越近。
焦距与物距的关系: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01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在焦点处汇聚成像。
02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03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具有放大、缩小、正立、倒立等特点,与物距、焦距、像距有关。
04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光学仪器中。
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间时01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02应用:放大镜、投影仪等03成像原理: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在焦点之前会聚,形成虚像04注意事项: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否则无法形成虚像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像比物体小。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增大。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减小。
物体移动时,像的大小和位置随之变化。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虚像越大。
03虚像的放大率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近,放大率越大。
初中物理专题──光学作图
初中物理专题────光学作图在初中物理中光学作图涉及到四种类型:1、有关光沿直线传播的概念和应用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作图及应用3、光的折射定律及透镜的作图和应用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知识点分析]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作图、应用及其与光的反射定律的异同。
(1)相同点①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均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和反射角都随之变化。
④在折射和反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2)不同点①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位于界面的两侧。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一般不等于入射角,并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透镜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双凸、平凸、凹凸三种,如右图所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双凹、平凹、凸凹三种,如右图所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
知识梳理一、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说明:光线必须是斜射时,传播方向才会发生改变。
2. 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0度。
注意点:①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大于在水中的角,在水中的角大于在玻璃中的角;②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但它们增加的角度不一定相等。
3. 应用:解释自然现象(1)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时,我们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所成的物体的虚像。
(2)在岸上看水中的鱼所处的位置变浅、在水中看岸上的树木变高、看到水中的筷子变弯曲都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3)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现象都是由于折射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弯曲。
说明:人眼看物体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入人的眼里,而不是人眼发光射到物体上。
二、透镜1. 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
2. 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 相关术语:主光轴:可以认为标准的凸透镜表面是由两个球面构成的,则连接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就是主光轴;光心:凸透镜的中心O;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主光轴上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
焦距: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
说明:凹透镜没有实焦点,只有虚焦点。
4.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F;(2)经过焦点F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经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F;(2)射向另一侧焦点F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经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 实验结论物距(u)像的倒、正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像的位置像距(v)u>2f倒立缩小实与物异侧f<v<2fu=2f倒立等大实与物异侧v=2ff<u<2f倒立放大实与物异侧v>2fu<f正立放大虚与物同侧——u=f不能成像2.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A. 三个区间三个区间是指三个物区和相对应的三个像区,如图所示,我们可分为三个区间(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
初中物理:光学内容梳理!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都在这里。
初中物理:光学内容梳理!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都在这⾥。
⼀、光的直线传播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然光源和⼈造光源。
例如,⾃然光源有太阳、萤⽕⾍等,⼈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炽灯等。
⽉亮不是光源,⽉亮本⾝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层外射到地⾯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叶障⽬。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①激光准直:直队要向前看齐,打靶瞄准。
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光照射不到,形成了⿊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的形成⽇⾷的成因:当⽉球运⾏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球挡住,⽉球的⿊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的成因:当地球运⾏到太阳和⽉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球上,就形成了⽉⾷.如图:在⽉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全⾷,在2的位置看到⽇偏⾷,在3的位置看到⽇环⾷。
④⼩孔成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孔成像成倒⽴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关。
像可能放⼤,也可能缩⼩。
⽤⼀个带有⼩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也会随之发⽣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孔成像原理:光在同⼀均匀介质中,不受引⼒作⽤⼲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孔屏的距离之⽐。
4.光线:⽤⼀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光的径迹和⽅向的直线。
(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光线是由⼀⼩束光抽象⽽建⽴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法之⼀。
光的折射及凸透镜成规律(原卷版+解析)
七下第二章:《光的折射及透镜成像规律》培优训练1.如图光路中(▲)A.CO是入射光线,NO是法线B.AO是入射光线,MN是法线C.AO是入射光线,PO是法线D.CO是入射光线,PQ是法线2.如图,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
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A.a=30°,β<60°B.a=60°,β>30°C.a=30°,β>60°D.a=60°,β<30°3.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如图甲所示)。
人位置不变,往茶杯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如图乙所示),这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凸透镜成像4.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5.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①③⑥6.阳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墙壁上出现如图所示的亮斑,此时墙壁距离凸透镜10cm,把凸透镜略远离墙壁亮斑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大于10cmB.等于10cmC.小于10cmD.无法判断7.如图,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班,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
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A.等于12cmB.大于6cm小于12cmC.小于6cmD.大于12cm8.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9.如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如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人的元件为(▲)A.2或5B.1或5C.1或3或5D.2或3或410.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11.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2.6.2 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应用、眼睛(学生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对环境的感觉2.6-2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应用、眼睛目录 (1) (4) (5) (10) (13)一、眼的结构和功能1.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眼睛主要由眼帘和眼球组成。
眼球前有眼帘,可随时合上以防止其他物体进入眼睛,具有保护眼睛功能.眼睛眼球2.眼球如图所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瞳孔在虹膜的中央,根据环境中光的强弱,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量;睫状肌起到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的作用。
(1)角膜:眼球最外层,光线通过透明的角膜进入眼里。
(2)瞳孔:在虹膜的中央,可随时调节进入眼里的光线强弱。
(3)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4)玻璃体: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充满着整个眼球的内部。
(5)白色巩膜:眼球的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
(6)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有很多对光很敏感的感光细胞,物体的图象成在视网膜上。
(7)视神经:把感光细胞感受到的信息传入大脑。
3.虹膜:瞳孔周围有颜色的一圈。
虹膜的作用:可以改变瞳孔的大小。
【活动】仔细观察同桌同学的眼睛,观察他的虹膜的颜色和瞳孔。
并用小手电照这位同学的一只眼,观察瞳孔有什么变化。
现象:(1)虹膜的颜色是棕褐色的;(2)用小手电照同学眼时观察到瞳孔会变小。
瞳孔缩小是为了减少进入眼睛光线的量。
虹膜的颜色具有人种差异,是由虹膜含有的色素的细胞决定,随着色素的不同,眼珠的颜色也不同。
黄种人含色素较多,呈现棕褐色,远看如黑色。
而白种人色素少,呈浅灰色或淡蓝色。
颜色的深浅体之间也有区别,通常是由所含色素的多寡而定。
二、视觉的形成1.眼睛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眼睛中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折光系统(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
初中物理光学复习: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作图能力训练(2)整理版好复印
光的折射作图能力训练(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成实像时,像与物 侧,左右、上下相。
2、变化规律 (1)物距变小,像距变,像也变(2)物距变大,像距变,像也变3、特殊点 F 点:是像和 像的分界点2F 点:是 像和 像的分界点【作图能力过关】1.完成下列关于透镜的光路:2.发光点S 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 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3.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 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 的位置.A4.画出下列各图中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5、如图为一冰块中有一长方形气泡,画出这条光线的折射光线.6、下列两透镜组合中都有一个焦距是重合的,请画出经过两透镜的光路7、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8、游泳池中灌入一定量的水后,从池岸上斜看池底,便会觉得池底比实际深度( ) A 深些 B 浅些C 无变化D 有时深有时浅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由__________组成,二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由__________组成.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 点,测得A 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
(2)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4)若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为10、如图2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①②B . ③④C .②④D . ③①【凸透镜实验题】【例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答案:有三个原因:(1)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凸透镜不能成实像.(2)凸透镜成实像,但由于物距太小,光屏调不到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3)凸透镜成实像,但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例2】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成最大实像的是在 __点。
考点14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 光的色散 (原卷版)
考点14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一、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当光垂直于界面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
(5)光发生折射,光路可逆。
3.光的折射的应用把铅笔斜插入水中,铅笔看上去似乎在水面向上弯折;水中鱼,实际位置偏浅;海市蜃楼等。
二、凸透镜成像1.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三、光的色散1.白光的色散:一束白光穿过棱镜后,白光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的现象,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2.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3.三原色光:红光,蓝光,绿光(RGB )。
4.彩虹现象、电视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原色组成。
例 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时,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例2.(2022•上海)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A.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例3、人看见水中的鱼,如图所示光路描述基本正确的是()例4、人脸识别系统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
2012 年4 月,铁道部门宣布上海虹桥火车站安检区域将使用人脸识别系统。
当旅客距安检口0.5~1.2 米处时,安装在安检口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如图所示。
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8 米。
B.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 米。
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特点
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特点
光的折射定律:
1. 光线在经过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比
值称为折射率,即sin i/sin r = n。
2.当光线从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射入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时,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大。
3.折射率的大小与介质有关,同一介质中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率不同,因而会出现色散现象。
凸透镜成像特点:
1.凸透镜成像距离比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小。
2.凸透镜成像是正立的。
3.物距越短,成像距离越短,成像越大。
4.物体距离逐渐接近凸透镜,成像距离会逐渐变大,成像会逐渐缩小。
5.物体越靠近凸透镜中心,成像距离与凸透镜的焦距之差越小,成像
越接近凸透镜。
光的折射+凸透镜-知识点精细总结
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3)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4)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5)两角关系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大招】三线一面、法线居中、变化一致、空气角大、光路可逆3、光路判断(1)法线是哪条?(2)界面是哪条?(3)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大招】找等角,知法线4、常见现象与应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变浅、水中看岸上的物体变高、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筷子弯折、太阳在地平线下便能看到等【大招】像高物低5、光的折射作图(1)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①过入射点作法线;②判断角的大小关系(空气角大);③画出折射光线。
(2)已知物和像,入射点未知折射作图(以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为例)①确定位置,即物S、像S'和眼睛A②找出入射点,即连接AS',AS'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③作入射光线,即连接SO;作折射光线,即连接OA(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1、找到光射向液体中平面镜的入射点O,过O点做法线NO;2、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OO’;3、过O’点做法线O’N’;4、根据光从液体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O’BFF二、透镜1、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理解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3、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包括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二、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原理。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从而使得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位置、大小和性质有所不同。
四、实验步骤1、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这样可以保证蜡烛的像能完整地呈现在光屏上。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得蜡烛火焰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3、首先,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4、接着,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靠近,使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5、继续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使物距小于一倍焦距,这时在光屏上无法得到实像,但是透过凸透镜,可以在蜡烛的同侧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物距 u(cm)|像距 v(cm)|像的性质||||||| 1 | 40 | 133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 30 |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3 | 20 |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 15 | 30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 10 ||正立、放大的虚像|六、实验现象分析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如,当物距为 40cm 时,像距约为 133cm,像比物体小。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比如物距为15cm 时,像距为30cm,像比物体大。
4、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光屏上无法承接像。
领悟光的折射原理 剖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领悟光的折射原理剖析凸透镜成像规律作者:李见证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5年第01期中学《科学》教材中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内容多,学生难记忆,特别是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由于实验无法连续演示,学生更难以理解.该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也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让学生真正领悟光的折射原理透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方法.1 根据光在不同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基础上,联系折射角与入射角来理解光的折射原理2 从光在三棱镜中的透射规律来理解光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路如图1所示,一条光线AB由空气斜射向三棱镜,根据光的折射原理作出入射光线AB在界面PQ上的折射光线BC;而光线BC又是界面PR上的入射光线,同时画出三棱镜中入射光线BC的折射光线CD.不难看出因折射角∠2小于入射角∠1,折射角∠4大于入射角∠3,故使入射光线AB的传播方向经三棱镜后向底边QR的方向偏折.根据光在三棱镜中的折射现象得出:当光射向三棱镜时,其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总是向三棱镜变厚的方向由P→QR偏折的。
如图2甲所示,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出射光线.根据凸透镜的结构中间厚,边缘薄,因此凸透镜相当于两块互相倒置的三棱镜叠合成中间比边缘厚的形状。
凡是平行于主光轴线的光线,如光线L1通过凸透镜的出射光线向凸透镜较厚的中间方位偏折,即出射光线都会聚于焦点F。
光线凡是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如光线L2,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向凸透镜较厚的中间方位偏折,即出射光线都平行于主光轴线。
凡是入射光线的方向经过凸透镜的光心,如光线L3那么出射光线就一律沿原方向不变。
同样,根据上述方法可得出通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出射光线,如图2乙所示.3 利用光在凸透镜中的折射原理作出物体的成像光路光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独立性.一个物点通过光具成像,物点发射的光线通过这一光具后都会经过像点如图3所示.同时一个物点部分光线通过光具也能成像,若在图3中用黑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射向上半部分的光线将不再到达S′点,但通过透镜下半部的光线仍能成像点S′上,只是参与成像的光线减少而使像的亮度减弱而已,根据这一道理,我们只要画出几条特殊的光线,就可确定像的位置。
光的折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不成像
微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
镜
物体。
和 望 远 镜
原理: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结构
成实象。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
望远镜
大镜。
原理: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例1、站在物理学角度,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划线词句的 正确解释 (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
清澈的湘江,江水显得浅而见底,水天相映,嬉游的鱼儿, 却似在蓝天中飞翔一般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拢法 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或玻璃表面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 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垂直入射时,转播方向不变。(四线合一,三角为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
物距(u)
像的性质
倒立或 放大或 实像或 像距( v)
正立 缩小 虚像
应用
一束平行光
u>2f u=2f f<u<2f u=f
实像点 V=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测凸透镜焦 距
照相机
投影仪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透镜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即:
眼镜的度数:
Φ = 1/f
眼镜的度数:透镜焦度乘以100
透镜的焦距单位:米(m),近视镜片为负值,如:-200 度,远视镜片为正值,如:+200度。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下新教材科学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7.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
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凸透镜成像》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 凸透镜的应用 • 实验:凸透镜成像的观察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与生活实例 • 凸透镜成像的拓展知识
01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 射率不同,光线的偏折程度也不 同。
光的干涉
干涉与衍射的应用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 相互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和衍射在光学仪器、通信等领域 有广泛应用,如干涉仪、衍射光栅等 。
光的衍射
光波遇到障碍物或孔洞时,会绕过障 碍物或穿过孔洞传播,形成衍射现象 。
光学仪器的发展与未来
1 2
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放大镜、望远镜到现代的光学显微镜、 光谱仪等,光学仪器在科技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望远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能够将远处的物体放大并清晰 地呈现在观察者眼前。望远镜的成像规律是物像位于透镜的同侧,且像位于焦点之后。
显微镜
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凸透镜和多个反射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能够将微小的物体放大并 清晰地呈现在观察者眼前。显微镜的成像规律是物像位于透镜的同侧,且像位于焦点之
05
凸透镜成像的拓展知识
光的色散与光谱
01
02
03
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不 同颜色的光谱,这是因为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 度不同。
光的色谱
将光谱按照波长顺序排列 ,形成可见光、红外线、 紫外线等不同波段。
光的颜色
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 颜色,如红、橙、黄、绿 、蓝、靛、紫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
凸透镜与光线
成像原理
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规律决定的。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光线会聚于一点,该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成像规律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前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倒立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形成正立的虚像。
成像原理及规律
1
凸透镜的应用
2
3
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前,可放大物体图像,用于阅读、观察等。
xx年xx月xx日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目录
contents
凸透镜成像规律概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与深化
01
凸透镜成像规律概述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透镜能将平行光线会聚于焦点,且能改变光路。
光线的传播方向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发生变化,但光路总是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像的性质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 物距(u) | 像距(v) | 焦距(f) | 像的性质 | 应用 || --- | --- | --- | --- | --- || u>2f | v>2f | f<u<2f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照相机、摄像机 || u=2f | v=2f | u=f<2f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测焦距、校对 || f<u<2f | f<v<2f | u=f<2f | 倒立、放大的实像 | 幻灯机、投影仪 || u=f | v=∞ | u=f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放大镜、老花镜 || u<f | v<f | u=v=f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因v<f,适合于平面镜成像特点--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
光的折射与透镜
光的折射与透镜光是一种电磁辐射,也是一种纵波。
当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由于介质的不同折射率,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利用透镜的特性可以对光线进行聚焦或发散。
研究光的折射和透镜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和应用光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sinθ₁/sinθ₂=n₂/n₁其中,θ₁为入射角,θ₂为折射角,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2. 折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光线会朝着法线方向弯曲,这个现象称为正折射;而当光线从高折射率介质射入低折射率介质时,光线会离开法线方向,这个现象称为反折射。
3. 总反射当光线从高折射率介质射入低折射率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无法折射出来,而是发生全反射。
这个现象广泛应用在光纤通信和光学仪器中。
二、透镜的性质与应用1. 透镜的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中间薄边厚的透镜,可以使光线收敛,形成实像;凹透镜则是中间厚边薄的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形成虚像。
2. 透镜成像透镜通过透镜的形状和折射性质,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发散,从而形成不同的像。
当物体远离透镜的时候,凸透镜会在焦点处形成实像,而凹透镜则会在焦点处形成虚像。
当物体靠近透镜的时候,凸透镜会在无穷远处形成虚像,而凹透镜会在无穷远处形成实像。
3. 光学仪器和眼镜透镜作为一种主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在光学仪器和眼镜中。
例如望远镜和显微镜利用透镜的成像原理来观察远处物体或微观结构;眼镜则用于矫正近视、远视等视觉问题。
4. 光学图像传输透镜可以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调制和光解调,实现高速、高带宽的信息传输。
透镜和反射镜的结合可以构建复杂的光学系统,如激光器、投影仪等。
结论光的折射和透镜是光学中基础而重要的现象。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关系,而透镜的特性使得光能够被聚焦或发散。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1.引言1.1 概述概述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通过其特殊的形状和材料使光线能够被聚焦或散射。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了解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形成的像的特征和位置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凸透镜的基本原理,即光的折射定律和薄透镜成像公式。
在阐述这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包括焦距、物像距关系、放大率等。
此外,为了更好地记忆和应用这些规律,我们将提供一个便于记忆的口诀总结。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
这对于科学研究、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应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的最后,我们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发展凸透镜成像规律,为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总之,本文将系统地介绍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口诀总结形成记忆方式,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时,本文也将为读者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前景和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部分:1.1 概述:在本部分,将简要介绍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将详细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对整篇文章的组织有清晰的认识。
1.3 目的:本部分将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即深入探讨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并呈现一个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口诀。
2. 正文部分:2.1 物理凸透镜的基本原理:在本部分,将介绍物理凸透镜的定义、结构和基本原理,包括凸透镜的形状、作用和光线的传播规律等,以便读者对凸透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本部分,将详细阐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包括物距、像距、焦距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同时探讨物体与像的关系和成像特点,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图中的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2、小林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
距离,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 一定小于B: 一定大于
C: 可能等于D: 可能小于、也可能大于
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 )
A、 100毫米以外
B、 50毫米以内
C、略大于50毫米 D 、恰为50毫米
4、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
A. 画面变得模糊
B. 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
C . 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 D. 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
5、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6、某同学患近视眼,一天他的眼镜坏了,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当他用手轻轻按压眼球是,偶然发现能看到黑板上的字了,关于这一现象的猜想,正确的是()
A 按压眼球时,晶状体的焦距变长,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变短
B 按压眼球时,晶状体的焦距变短,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变短
C 按压眼球时,晶状体的焦距变长,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变长
D 按压眼球时,晶状体的焦距变短,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变长
7、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 )
8、如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 等位置,则在光屏上生成最大的像时,蜡烛的位置是()
a点
b点
c点
d点
9、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物体距透镜时,成正立的像
B: 当物体距透镜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从距透镜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当物体从距透镜处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10、已知相机镜头的焦距为,在正常拍摄时,镜头与被拍摄物体间的距离应满足 _____________ (选填“”、“”)
11、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如图1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眼球结构中,被称作黑眼球和白眼球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因为它的物像落在(如图2)中[ ]___________上,产生的神经冲
动通过的传导在__________形成视觉.
(4)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 ]______ 变大.
12、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有: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距焦距像距
(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 ___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13、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__ 。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