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c9b821a6c30c2259019ef3.png)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 143—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 143—85》的通知(85)水电基字第18号为了适应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保证管道焊缝的探伤质量,我部对1979年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金属焊缝射线检验篇)DJ60—79》进行了修订,修订后定名为《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143—85》,现颁发执行。
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若发现问题,请随时报部,以便补充修订。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一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制作、安装和检修火力发电设备时,各种承压管道单面施焊双面成型对接焊缝的X射线或γ射线透照检验,也可用于容器和联箱单面施焊双面成型对接焊缝的检验。
透照厚度范围为2~120mm。
第1.0.2条承重构件及本规范未涉及的条款,按国家标准GB3323—82《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1.0.3条火力发电厂管道焊缝的分类和抽检率,应执行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的有关规定。
第1.0.4条检验用的探伤设备和材料应根据检验对象进行选择。
透照底片的灵敏度、黑度、几何不清晰度和检出范围应达到本规范的要求。
第1.0.5条检验人员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对检验人员的要求第2.0.1条检验人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通过培训和考核,取得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等级资格证书或水利电力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后,方能正式担负检验工作。
二、按照国家标准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进行体格检查合格。
视力(含校正后的视力)不得低于1.0;对视力校正者,要求在校正前不得低于0.3。
近距视力表见附录七。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02fea2fc4ffe473268ab23.png)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1.1.40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
电建(1996)159号
DL/T 5437--2009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版)》
3.3.1.2电力建设工程文件及相关规程
编号
名 称
原标准号
DL5190.9-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9部分:水工结构工程》
3.3.1.1.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 5047-95
DL5190.2—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
3.3.1.1.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DL/T 5011-92
3.3.1.1.16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管道篇)(2000年版)
国电电源(2001)116号
DL/T5210.5-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3.3.1.1.17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水处理及制氢装置篇)(2001年版)
国电电源(2001)210号
DL/T5210.6-2009
电力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定
电安生(1994)257号
国电总(2000)465号
3.3.1.2.5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T 612-1996
3.3.1.2.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T 647-1998
DL/T647-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3.3.1.2.7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f2cf8e54693daef5ef73d99.png)
DL 5009.1-92
DL 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 5009.2-94
DL 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3)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GB/T 19001-2008
3.3.1.2.19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国发(1982)22号
3.3.1.2.20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劳人锅(1982)6号
3.3.1.2.21
关于修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个别条文的通知
劳锅字(1992)1号
3.3.1.2.22
DL/T 5161.16—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16部分: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质量检验》
DL/T 5161.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17部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3.3.1.1.39
10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及竣工验收规程
(83)水电基字第4号
DL/T 782-2001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1.1.40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
电建(1996)159号
DL/T 5437--2009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版)》
3.3.1.2电力建设工程文件及相关规程
编号
名 称
原标准号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069-96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
![DLT 5069-96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44b3346c85ec3a87c2c5ab.png)
对应的旧标准:SD 143-8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The code of erection and acceptance for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Section of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of butt weldedjoints of pressure steels pipes and tubesDL/T 5069—1996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文号:电技[1997]67号前言根据电力工业部(1995)128号文的要求,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组织部内有关单位组成规范修订组,对SD143—8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进行了修订,现更名为《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
修订过程中,参照国际标准ISO1106/3—1984(E)、ISO5579—1985及API1104—1983,修订后的规范保留了原规范中经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条款,修订了部分工艺条款,使修订后的规范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标准的附录,附录D为提示的附录。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提出,中国电力联合会标准化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安徽电力建设一公司、江苏省电力建设一公司、山东省电力建设一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施汝才、陈冬雨、徐亚澄、张忠奎、包乐庆。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电站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系统制作、安装和检修发电设备时,单面施焊、双面成型的各种承压管子、管道和集箱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和γ射线透照检验。
本规范规定的射线透照工艺方法及质量评定分级透照厚度范围为2~175mm的低碳钢及合金钢(包括不锈钢)及钢管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以下简称对接接头)。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d303d46192e45361066f579.png)
及评定规程第4部分:热
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3.3.1.1.
16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 准(管道篇)(2000年版)
国电电源
(2001)116
号
DL/T5210.5-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
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管
道及系统》
3.3.1.1.
17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 准(水处理及制氢装置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
GB
GB?50172-2012《电气装
30
工及验收规范
50172-93
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
编号
名称
原标准号
现行有效标准
验收规范》
331.1.
3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
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
规范
GB
50173-92
3.3.1.1.
3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3.3篇)
DL/T
5007-92
DL/T?869-201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
程》
3.3.1.1.
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 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SDJ 279-90
DL5190.4—2012
GB50168-2006
3.3.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
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
26
施工及验收规范
50168-92
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3.3.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
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概述说明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概述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2eb0ca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9.png)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钢制承压管道是现代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重要设备,而对接焊接接头作为管道连接的关键部分,其质量和可靠性对管道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密封性,射线检验技术成为一种常用的检测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以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指南。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执行规程的步骤和要点、实施效果及应用案例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概述;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该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基本原理以及制定与更新等方面;第三部分则探讨了执行该规程的步骤、要点以及必需的工作准备;第四部分着重评估了该技术规程实施效果,并通过应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最后,在第五部分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通过详细描述该规程的重要性、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该技术。
同时,通过应用案例的分析与总结,评估该技术规程的实施效果与优劣,并指出其发展方向与挑战。
本文的目标是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个系统化、参考性强的指南,以促进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2.1 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的重要性钢制承压管道的对接焊接接头是关键部位,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管道的安全运行。
不合格的焊缝可能导致泄漏或破裂,从而造成严重的事故和损失。
因此,通过射线检验来评估和验证焊缝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2 承压管道射线检验的基本原理承压管道射线检验主要采用X射线或γ射线照相术。
这种方法能够透过金属材料,形成可见影像,以评估材料内部存在的潜在缺陷,如气孔、裂纹、夹杂物等。
通过分析影像中缺陷的特征和大小,可以判断焊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补或更换。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290a0d700abb68a882fb18.png)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SDJ 67-8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的通知(84)水电基字第2号为适应电力工业技术的发展,保证管道焊缝的探伤质量,我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SDJ67—83》,现予颁发,自1984年7月1日起执行.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若发现问题,请随时报部,以便补充修订。
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三日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规范适用于水利电力系统制作、安装和检修发电设备时壁厚为15~ 120mm,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9mm的承压管道单面焊接双面成型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其他单面焊接双面成型的对接焊缝,也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2条本规范不适用于铸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第3条本规范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以横波单斜探头接触法为主进行探伤。
第4条管道焊缝的检验数量及分级要求按下列规范执行:一、《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SDJ 51—82》;二、《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J201-80、DLJ201- 80》。
第5条超声波探伤还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第二章对检验人员的要求第6条检验人员必须取得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
探伤时,必须有一人为Ⅱ级或Ⅱ级以上的超声波探伤人员。
第7条检验人员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管道焊缝探伤。
如果采用规范以外的方法探伤时,应在报告中注明.第8条当探伤条件不符合本规范的工艺要求或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检验人员有权停止探伤,待条件改善符合要求后再行工作。
第三章仪器和探头第9条超声波探伤仪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除符合JB1834—7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技术条件》中相应条款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一、仪器和斜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焊件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敏度余量不小于10dB。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2794d7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d.png)
DL 5009。2—94
DL 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3)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电建(1995)671号
国电电源(2002)49号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93
3。3.1.2。8
能源外(1992)215号
3.3。1.2。27
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劳人锅(1985)4号
3。3.1.2.28
大型电力设备质量监造暂行规定
电办(1995)37号
3.3.1.2.29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设备监造实施办法
国电电源(2002)267号
3。3。1。2。30
火电土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3。3.1.2.11
化学监督制度
SD 246-88
DL/T246—2006
《化学监督导则》
3。3。1。2。12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
DL 441—91
DL/T 441—2004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
3.3.1。2。13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
SDJ 68—84
DL/T 5161。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17部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3。3.1.1.39
10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及竣工验收规程
(83)水电基字第4号
DL/T 782-2001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1.1.40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J56-79)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J56-79)](https://img.taocdn.com/s3/m/28fd740d79563c1ec5da714b.png)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J56-79(管道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的通知(79)电火字第20号一九六三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管道篇)、(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篇)》,已不能适应当前电力工业建设和生产的需要。
为此,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定名为《电力建设施“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适篇)、(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现颁发执行。
希各单位在执行过旧中注意,若结经验,若发现问题,请随时告电力建设总局,以便将来在修订时考虑。
一九七九年十月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规范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和热力网的下列管道及其附件的配制、安装及验收:一、工作压力为170公斤/平方厘米及以下、工作温度为555℃及以下的主蒸汽管道及相应的再热蒸汽管道和主给水管道;二、火力发电厂范围内的一般性汽水管道、热力网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
第2条下列各类管道的特殊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尚应按照《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电建规》)中有关专业篇的规定执行:一、汽轮机和发电机本体范围内的各类管道;二、锅炉本体范围内的各类管道,以及烟、风、煤、燃油、燃气和除灰系统的管道;三、油、水处理系统的各类管道;四、制氢、供氢系统的各类管道;五、热工仪表管道。
注:铸铁管道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验收,应按照国家建委颁发的《建筑安装土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有关篇章的规定执行。
第3杂管道配制及安装中的焊接工作,除按照本篇中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电建规(火力发电厂焊摸篇)》,以下简称《电建规(焊接篇)》的相应规定。
第4条管道的保温与刷漆应按照《电建规(锅炉机组篇)》的规定执行。
管道的刷色应按照《电建规(汽轮机组篇)》的规定执行。
第5条管子及管道附件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主管部的部颁标准)。
其制造质量应符合主管部制订的各项技术条件。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之焊缝射线检验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之焊缝射线检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fa098aa76e58fafab00393.png)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之焊缝射线检验篇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之焊缝射线检验篇DL/T5069-9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文件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 143-85(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SD143-85的通知(85) 水电基字第18号为了适应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保证管道焊缝的探伤质量,我部对一九七九年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 SD143-85>,现颁发执行.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若发现问题,请随时报部,以便补充修订.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一日第一章总则第 1.0.1条本规范适用于制作、安装和检修火力发电设备时,各种承压管道单面施焊双面成型对接焊缝的X射线或r射线透照检验,也可用于容器和联箱单面施焊双面成型对接焊缝的检验.3适照厚度范围为2~120mm.第1.0.2条承重构件及本规范未涉及的条款,按国家标准GB3323-82<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第1.0.3条火力发电厂管道焊缝的分类和抽检率,应执行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的有关规定.第1.0.4条检验用的探伤设备和材料应根据检验对象进行选择,透照底片的灵敏度、黑度、几何不清晰度和检出范围应达到本规范的要求.第1.0.5条检验人员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第二章对检验人员的要求第 2.0.1条检验人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经过培训和考核、取得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等级资格证书或水利电力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后,方能正式担负检验工作.4二、按照国家标准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进行体格检查合格. 视力(含校正后的视力)不得低于 1.0;对视力校正者,要求在校正前不得低于0.3.近距视力表见附录七.三、经现场安全考试合格第 2.0.2条检验人员必须按资格等级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检验人员必须切实执行本规范和水利电力部颁发的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第2.0.3条当工作环境不符合本规范工艺要求和安全防护规定时,检验人员有权拒绝透照检验,待条件改进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工作.第三章透照工艺第3.0.1条透照前应根据被透照焊件的规格、位置、焊接方法、工艺特点以及防护条件做好这照工艺设计.第3.0.2条透照前,应对焊缝外表面进行检查,克认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的要求时,方能进行透照.第3.0.3条对于管径大于Φ6mm的环缝,透照前,应将铅字号码、沟槽测深计、焊缝边缘标志(如铜箭头)等放在适当的部位,除铅箭头外,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e82d9d05087632311212b7.png)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941994—04—09发布1994—10—01实施1 总则1.0.1 本规范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和热力网的下列管道的配制、施工及验收:(1)600MW及以下亚临界参数火力发电机组的主蒸汽管道及相应的再热蒸汽管道和主给水管道;(2)火力发电厂范围内的一般性汽水管道、热力网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3)施工用临时管道。
1.0.2 本规范不适用于:(1)铸铁管道;(2)钢筋混凝土管道;(3)有色金属管道(钛、铜等);(4)非金属管道(塑料等):(5)非金属衬里管道;(6)复合金属管道。
1.0.3 下列各类管道的特殊施工及验收,除遵守本规范技术要求外,还应按照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有关专业篇的规定执行:(1)汽轮机和发电机本体范围内的各类管道;(2)锅炉本体范围内的各类管道,以及烟、风、煤、燃油、燃气和除灰系统的管道;(3)油管道及水处理的各类管道;(4)制氢、供氢系统的各类管道;(5)热工仪表管道;(6)氧气及乙炔管道。
1.0.4 进口火力发电机组管道的施工及验收工作,除建造合同中另有具体规定的部分外,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
1.0.5 电厂管道安装工程,应由具备必要的技术力量、检测手段和管理水平的专业队伍承担施工。
1.0.6 电厂管道施工应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具备下列条件方可施工:(1)设计及其他技术资料齐全,施工图纸业经会审;(2)电厂管道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业经编制和审批;(3)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与考核已经完成;(4)劳动力、材料、机具和检测手段基本齐全;(5)施工环境符合要求;(6)施工用水、电、气等均可满足施工需要。
1.0.7 管子、管件及管道附件的制造质量及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或专业)技术标准。
1.0.8 各类管子、管件及管道附件的保管,应按照现行的SDJ68《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及相应的补充规定进行。
1.0.9 各类管道应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如需修改设计或采用代用材料时,必须提请设计单位按有关制度办理。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之焊缝射线检验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之焊缝射线检验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bc1d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1.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射线检测设备的校准:定期对射线 检测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焊缝射线检验结果的分析:对焊缝 射线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 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射线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焊缝位置的确定和定位 射线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自动化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检测技术: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 远程检测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 绿色检测技术:减少检测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实际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焊 缝射线检验,确保工程质量 和安全。
汇报人:
检验结果:发现焊缝存在缺陷,如气孔、夹渣等 结论:焊缝射线检验是电力建设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有效发现 焊缝缺陷,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案例背景:某电力建设项目 的焊缝射线检验
检验方法:采用X射线探伤技 术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发现焊缝存在缺 陷,如气孔、夹渣等
处理措施:根据检验结果, 对焊缝进行修复或更换
添加标题
胶片选择:根据焊缝材质和 射线源选择合适的胶片
添加标题
胶片处理:按照规定流程处 理胶片,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射线源的选择: 需要根据焊缝的 厚度、材质等因 素选择合适的射 线源
射线剂量的控制: 需要根据焊缝的 厚度、材质等因 素控制射线剂量, 避免对焊缝造成 损伤
射线检测设备的 选择:需要根据 焊缝的厚度、材 质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射线检测设 备
焊缝射线检验 的范围包括: 焊缝长度、焊 缝宽度、焊缝
深度等。
焊缝射线检验 的内容包括: 焊缝的外观质 量、焊缝的内 部质量、焊缝
的强度等。
焊缝射线检验 的方法包括: X射线探伤、 超声波探伤、 磁粉探伤等。
电力建设施工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电力建设施工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902fda33687e21ae45a978.png)
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C.0.1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C.0.1的规定。
表C.0.1 钢筋闪光对焊质量标准
C.0.2钢筋电渣压力焊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一个符合表C.0.2的规定。
C.0.3 钢筋电弧焊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C.0.3的规定。
表C.0.3 钢筋电弧焊质量标准
C.0.4钢筋气压焊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C.0.4 的规定。
C.0.5钢筋电阻点焊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C.0.5的规定。
表C.0.5 钢筋电阻点焊质量标
C.0.6钢筋机械连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C.0.6的规定。
表C.0.6 钢筋机械连接质量标
附录D直埋螺栓固定钢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D.0.1直埋螺栓固定钢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D.0.1的规定。
DL-T5210.7-20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焊接篇
![DL-T5210.7-20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焊接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02f53aa5e9856a5612605e.png)
ICS27.100F20备案号:J1066—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5210.7—2010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7部分:焊接2010—05—24发布2010—10—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定义 (3)4 一般规定 (4)5 焊接工程分类及质量验评等级标准 (8)6 焊接工程质量验评具备的条件 (19)7 焊接工程质量验评项目及程序 (20)8 焊接工程质量验收准则及等级评定 (26)前言DL/T5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共8个部分:——DL/T5210.1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2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3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5210.4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T5210.5 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5210.6 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DL/T5210.7 第7部分:焊接——DL/T5210.8 第8部分:加工配制本部分是DL/T5210.7 第7部分。
1 范围1.0.1 DL/T5210的本部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机组安装、维修、改造工程及其配套加工制作中的焊接工程质量验收及质量等级评定的方法和内容。
1.0.2本标准适用于燃煤、燃气、燃油及使用其他固体燃料的火力发电机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风,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1134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JB/T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DL/T754—2001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DL/T819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定DL/T820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1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1097 火电厂凝汽器管板焊接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3.0.1观感检查用肉眼或借助工具对焊接接头直接或间接可视部分进行的观察,以及采用触摸方式对焊接接头表面质量进行的外观检查。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焊接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焊接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d3f0492e3f5727a5e962ee.png)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The Code of Erection and Acceptrance for powerPlant Construction Welding SectionDL5007—92主编部门:能源电站焊接标准技术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施行日期:199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关于颁发《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能源基[1991]1015号为了适应电力工业焊接技术的发展,保证火力发电厂的安装质量,我部对1982年颁发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SDJ51—82》进行了修订,其编号为DL5007—92,自1992年9月1日起执行,原规范同时废止。
各单位在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告我部基建司和主编单位。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总则1.0.1本规范适用于能源工业电力系统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600MW及以下火力发电设备的锅炉、承压管道、压力容器和钢结构的焊接工作。
1.0.2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0.35%)、普通低合金钢和耐热钢的手工电弧焊、手工钨极氩弧焊、氧-乙炔焊和埋弧自动焊等焊接方法。
对其他材料和焊接方法,可参照本规范和有关标准制定技术要求。
1.0.3引进国外火力发电机组的施工和验收工作,除建造合同中另有具体规定的部分外,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
1.0.4焊缝质量检验根据部件工况条件和对质量要求分类进行评定。
1.0.5金属材料检验、设备焊口检查、通球试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接头质量检验、焊接人员考核等项工作,应分别按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
1.0.6焊接工作(焊接、热处理和金属检验)必须遵守安全、环保、防火等规程的有关规定。
2焊接人员2.0.1焊接人员包括焊接技术人员、焊接质量检查人员、焊接检验人员、焊工及焊接热处理人员。
2.0.2各企业应设置焊接专业技术负责人和专职焊接质量检查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DL/T 5069─1996The code of erection and acceptance for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Section of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of butt weldedjoints of pressure steels pipes and tubes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系统制作、安装和检修发电设备时,单面施焊、双面成型的各种承压管子、管道和集箱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和γ射线透照检验。
本规范规定的射线透照工艺方法及质量评定分级透照厚度范围为2~175mm的低碳钢及合金钢(包括不锈钢)及钢管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以下简称对接接头)。
焊制管件(三通、弯头)和焊管(纵缝、螺旋缝)也可参照使用。
本规范不适用于磨擦焊、闪光焊的对接接头。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4792-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5616-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BG5618-85 线型象质计GB6417-86 金属熔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GB/T12604-90 无损检测名词术语GB/T12605-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3 检测人员3.0.1凡从事本规范所述工作的检测人员,都必须持有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
3.0.2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Ⅲ(高)、Ⅱ(中)、Ⅰ(初)级。
取得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0.3检测人员应按照GB4792进行体格检查,并符合要求。
3.0.4检测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3.0.4.1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应每年检查一次。
3.0.4.2从事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 的印刷字母。
3.0.5无损检测责任人员的职责如下:3.0.5.1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有责任保证本规范在使用中的正确实施。
当工作环境不符合本规范工艺要求和安全防护规定时,检验人员有权拒绝受理委托的检验,待条件改善、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工作。
3.0.5.2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应由具有电力工业无损检测Ⅲ级资格者担任。
3.0.5.3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见附录D)的编制,应由Ⅱ级以上人员担任,Ⅲ级人员负责审核。
3.0.5.4各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各级无损检测人员有责任保证本规范的正确实施,并维护其严肃性。
1)Ⅰ级人员应在Ⅱ、Ⅲ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射线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2)Ⅱ级人员可编制一般的无损检测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并按照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编制或审核的《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3)Ⅲ级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解释检测结果,仲栽Ⅱ级人员对检测结果的技术争议。
射线透照底片的评定应由Ⅱ、Ⅲ级人员担任。
图4.2.1-1 单壁透照法L1-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2-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4 透照工艺4.1表面状态对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部分),应经外观检查符合DL 5007一92的要求。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应不掩盖对接接头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诣,否则应作适当的修整。
4.2透照方法4.2.1外透法4.2.1.1单壁透照法射线源置于钢管外,胶片放置在距射线源量近一侧钢管内壁相应对接接头的区域上,并与其贴紧(见图4.2.1-1)。
4.2.1.2双壁单投形法射线源置于钢管外,胶片放置在远离射线源一侧钢管外表面相应对接接头的区域上,并与其贴紧(见图4.2.1-2)。
4.2.1.3双壁双投影法射线源置于钢管外,胶片放置在远离射线源一侧钢管外表面相应对接接头的区域上,且使射线的透照方向与环缝平面成适当的夹角,使上下两焊缝在底片上的影像呈椭圆形显示,其短轴一般以3~10mm为宜(见图4.2.1-3)。
4.2.2内透法4.2.2.1中心全周透照法γ射线源置于钢管焊缝径向中心的纵向切面平面位置,采用周向X射线机,应使X射线管的中心与钢管中心重合,胶片放置在钢管外表面对接接头上,并与其贴紧(见图4.2.2-1)。
4.2.2.2偏心透照法射线源置于钢管内环缝中心以外的位置上,胶片放置钢管外表面相应对接接头的区域上,并与其贴紧(见图4.2.2-2)。
L1-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2-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图4.2.1-2 双壁单投影法L1-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2-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图4.2.1-3 双壁双投影法L1-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2-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图4.2.2-1 中心全周透照法L1-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 L2-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图4.2.2-2 偏心透照法4.3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4.3.1定位标记对接接头透照部位一般应有中心标记(),分段透照或抽查时还应有搭接定位标记(↑)。
当抽查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透照标记。
4.3.2识别标记4.3.2.1被检的每段焊缝附近均应有下列铅质识别标记:工件编号、对接接头编号、部位编号、焊工代号和透照日期。
4.3.2.2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被检焊缝附近,至少应有工件编号、部位编号及焊口编号。
返修后的对接接头透照部位还应有返修标记R1,R2,…(其数码1,2,…指返修次数)。
4.3.2.3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均需离焊缝边缘至少5mm,并在底片上显示。
4.3.2.4透照检验过的工件应采用有效方式进行标识,以作为每张底片位置对照的依据。
表4.4.4 透照厚度透照方法透照厚度单壁透照法T+h外透法双壁透照法2T+h中心全周透照法T+h内透法偏心透照法T+h注:1.T为钢管实际壁厚2.h为焊缝的余高4.4 象质计的选择及放置位置4.4.1外径大于89mm的管道,其对接接头透照采用GB 5618中规定的R10系列象质计。
4.4.2外径大于76mm且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其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附录A 规定的Ⅰ型专用象质计。
4.4.3外径小于或等于76mm的管子,其对接接头透照可采用附录A规定的Ⅱ型或Ⅰ型专用象质计。
4.4.4除双壁双投影透照方式外,运用厚度T A应根据透照方法确定,并应符合表4.4.4的规定。
4.4.5外径小于和等于76mm的管子对接接头,用双壁双投影法透照椭圆一次成像时,其透照厚度应按附录B的规定计算,垂直透照时应加一个加强高。
4.4.6象质指数应根据透照厚度确定,并符合表4.4.6的规定。
表4.4.6 透照厚度与象质指数据的关系4.4.7 R10 系列线型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作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被检区长度的1/4部位)。
金属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
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置象质计时,也可放在胶片一侧的工件表面上,但象质计指数应提高一级,或通过对比试验使实际象质指数达到规定的要求。
象质计放在胶片一侧工件表面时,应附加“P”标记以示区别。
4.4.8采用射线源置于圆心位置的周向曝光透照工艺时,象质计应每隔90°放置一个。
4.4.9Ⅰ型专用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管子正中的表面上,金属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
4.4.10Ⅱ型专用象质计的金属丝应且于焊缝中心,围绕全周。
4.4.11当透照呈排状的管子、使数个管子焊缝透照在同一张底片上时,象质计应放在最外侧的管子上。
4.5深度对比块的选择表4.6.1 工业射线胶片的类型胶片类型感光度反差粒度J1低高细J2中中中J3高低粗对比小径管对接接头的未焊透和内凹深度,应采用附录A的专用对比块。
当管子外径大于89mm时,采用沟槽对比块。
放置时应平行放置在距焊缝边缘5mm处。
4.6胶片4.6.1胶片的分类和选择工业X射线胶片按银盐颗粒度由细到粗的顺序,分为J1、J2、J3三种,见表4.6.1。
通常,如需缩短曝光时间,则选用表中号数较大的胶片;如需提高射线透照的底片质量,则应选用号数较小的胶片。
4.6.2胶片在使用前,应对每箱(或盒)胶片进行灰雾度的测定,使灰雾度小于或等于0.3。
4.7增感屏4.7.1射线透照应采用金属增感屏或不用增感屏。
4.7.2金属增感屏的材料及前、后屏的厚度应根据不同的射线能量参照表4.7.2的规定选择。
表4.7.2 增感屏的选择射线源种类增感屏材料前屏厚度 mm后屏厚度 mm X射线:<120kV120~250kV>250kV-0.025~0.1250.05~0.16≥0.10γ射线:Tm铅0.020.05γ射线:Ir0.05~0.16≥0.16γ射线:Csγ射线:Eu0.10~0.20≥0.024.7.3 增感屏的表面应保持洁净和平整,应经常擦试,以防止产生造成影响底片图像的影像或假缺陷。
4.8 射线能量的选择射线能源的选择取决于透照工件的材料种类、透照方式和透照厚度T A ,有时也根据设备条件而定。
通常情况下,随着射线能量的减低,透照图像的对比度增加。
因此,在穿透力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较低的射线能量。
4.8.1 X 射线的能量选择使用管电压为400kV 以下的X 射线透照对接接头时,应根据透照厚度T A 选取管电压值,一般不应超过图4.8.1的规定。
4.8.2 γ射线源的选择各种不同种类的γ射线源的平均能量(MeV )和最小透照厚度见表4.8.2。
对于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 、壁厚大于10mm 的管子对接接头,宜采用γ射线源进行透照。
表4.8.2 各种射线源的最小透照厚度注:表4.8.2所列最小透照厚度,并γ射线与X 射线具有等同检测.射 线 源最小透照厚度名 称 能量MeV (平均值) mmTm0.08 >2Ir0.35>10Cs0.66 >25152+154 Eu1.10 >25Co1.25>38图4.8.1 透照厚度和允许使用最高管电压的关系4.8.3外径小于和等于89mm的管子,当壁厚大于6mm时,若选用X射线透照,应采用双胶片暗盒,即在暗盒内装两张感光速度不同的胶片,以弥补透照式件厚度差。
4.9无用射线和散射线的屏蔽4.9.1为尽可能减少散射线的影响,应采用适当的方法限制和缩小照射场面积并采取屏蔽措施。
图4.9.2 减少散射线影响的方法4.9.2 当采用4.4.11所述方式时,因管子边缘处于射线透照区内,通常可用图4.9.2的方法或其他有效的方法来屏蔽散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