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当体循环动脉血压低于80mmHg(10.7kPa)以下时,超 出了肾血流量自身调控的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下降, 有效滤过压降低,会引起少尿。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当体循环动脉血压低于40mmHg(5.3kPa)以下时,肾 小球滤过率将下降为零,尿生成停止,可导致无尿。故 大量失血引起体循环动脉血压下降的病人,常出现少尿 或无尿。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后,成为终尿。 原尿与终尿相比较,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 的差别。从数量上看,正常成人每昼夜生成的原尿量约 为180L,而终尿量仅有1.5L左右。说明原尿中约99%的水 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只有1%的水以尿的形式排出 体外。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重吸收的部位和方式 1.重吸收的部位 近端小管重吸收物质的数量最大,种类最多,是各 类物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正常情况下小管液中65%~70%的Na+、K+.Cl-和水, 80%~90%的HCO3-,以及全部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都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余下的水和盐类,大部分在髓 袢细段、远端小管和集合小管进行重吸收,少量随尿排 出。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 三种要素中,任何一种因素发生改变都会影响有效滤过 压,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受全身动脉血压的影响。由于肾 血流量的自身调控机制,当体循环血压在80180mmHg(10.7-24.0kPa)范围内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 量可保持稳定,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使肾 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异常。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肾小球滤过膜 3层结构形成了滤过膜的机械屏障。同时,滤过膜 各层还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形成了滤过膜的 电学屏障。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肾小球滤过膜 肾小球滤过膜通过机械屏障和电学屏障对血浆中 的物质进行高度选择,这种选择对原尿成分具有重要 作用。当血浆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浆蛋白外, 血浆中的水分、小分子溶质均可以透过滤过膜进入肾 小囊中,形成原尿。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有: ④肾:以尿液形式排出水、无机盐、胆色素、尿 素、尿酸、肌酐、氨、某些药物和毒物等。因为,通 过肾排出的代谢产物最多,数量最大,所以肾是最重 要的排泄器官,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具有重要作 用。
排泄器官

排泄物
CO2、水、挥发性药物
消化系器官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胆色素,毒物
renal pyramids
肾柱renal columns 肾乳头
renal papillae
肾大盏
major renal calices
一、
肾单位的构成
肾单位的分类
项 目 主要分 布 近髓肾单位 内皮质层 皮质肾单位 外、中皮质层
数量
体 积 髓
10%--15%
较大 袢 甚长
85%--90%
较小 甚短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2)血浆胶体渗透压: 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时,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 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导致尿量增多。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肾小囊内压: 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较稳定。当发生肾盂结石、 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某些药物结晶体等情况时,通 向膀胱的尿路发生梗阻,可导致肾小囊内压升高,使肾 小球有效滤过压减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原尿生成量 减少。
皮肤及汗腺 水、无机盐、少量尿素 唾液腺 水、无机盐、重金属、狂犬病毒 水、无机盐、肌酐、尿素、药物、毒 脏(主要) 物、色素

肾脏的功能: (1)泌尿功能: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 机体过剩的物质和异物;调节三大平衡: ①水平衡;②电解质平衡;③酸碱平衡; (2)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①肾素;② 促红细胞生成素; ③ 1α-羟化酶; ④ 生成激肽、前列腺素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重吸收的部位和方式 2.重吸收的方式 重吸收有主动和被动两种。 主动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逆 电位差或浓度差,将小管液中的某些物质转运至管周组 织液并进入血液的过程。 如葡萄糖、氨基酸、Na+等,其重吸收过程都属于主 动重吸收,需要消耗能量。
ΔPf = 0时,滤过停止
滤过平衡 滤过有效长度:
入球小A端---滤过平衡点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三)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每分钟)内两肾所生成的原尿量,称肾 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人安静时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据此推 算,每昼夜的原尿量可达180L。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三)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安静状态下,肾血流量为1200ml/min,按血细胞比 容为45%计算,肾血浆量约为660ml/min,故滤过分数为 125/660x100% =19%。此值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 由肾小球滤入肾小囊腔生成原尿。 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3.肾血流量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在肾血流量自身调控的基础上,肾血 流量得以保持相对稳定。 某些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高温)或病理因素 (如大失血、脱水、缺氧)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使肾血 管收缩,肾血流量显著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原 尿生成量减少。
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
影响因素 ①滤过膜 滤过膜的孔径↑ 滤过膜带负电荷↓ 滤过膜面积↓ ②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③肾小球血浆流量↓ 滤过率的变化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肾小球滤过膜 肾小球滤过膜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结构基础,由 3 层结构组成,包括: ①内层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为原尿滤过 的第一道屏障,能阻止血细胞通过; ②中层是基膜,为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能阻 止血浆蛋白的通过;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肾小球滤过膜 ③外层是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 突,足突之间相互交错形成的裂隙称为裂孔,裂孔上 覆有裂孔膜,它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全身血压在 80~180 mmHg范围内, 滤过率保持不变; 血压低于80mmHg, 有效滤过压, 滤过减少; 血压降至40~50mmHg, 有效滤过压为零, 无滤液生成;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2)血浆胶体渗透压: 生理状态下,血浆胶体渗透压比较稳定,对肾小球 有效滤过压和削、球滤过率影响不大。只有血浆蛋白浓 度明显降低时,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此时, 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琼滤过率会随之升高,尿量将增 多。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二)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 囊内压)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二)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平均 约为45mmHg(6.0kPa),入球端 与出球端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几 乎相等。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在 人球端约为25mmHg(3.3kPa), 伴随着水和小分子物质的不断 滤出,血浆蛋白相对增多,导 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出球 端约为35mmHg(4.7kPa)。肾小 囊内压为lOmmHg(1.3kPa)。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从质量上看,原尿与血浆中所含的葡萄糖浓度相同, 而终尿则无。这说明肾小管和集合管有较强的重吸收能 力,可将小管液中的水和某些溶质重吸收回到血液。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重吸收的部位和方式 1.重吸收的部位 各段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一定差异,因 而重吸收能力也不同。
滤过率↑(血尿) 滤过率↑(蛋白尿) 滤过率↓(肾炎) 滤过率↓(大失血) 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 滤过率↓(结石、肿瘤) 滤过率↓(中毒性休克)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原尿由肾小囊流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 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绝大部分水 和某些溶质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壁上皮细胞,重新回 到周围血液的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二)有效滤过压 生成滤液 入球端有效滤过压:45-(25+10)=lOmmHg(1.3kPa)。 出球端有效滤过压:45-(35+10)=OmmHg(OkPa)。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二)有效滤过压 滤过作用主要发生在肾小 球毛细血管人球微动脉的一端。 在入球端起始部生成的滤液最 多,由于从入球端到出球端血 浆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肾小 球有效滤过压逐渐降低,至出 球端时降为OmmHg(0kPa)。当肾 小球有效滤过压为OmmHg(0kPa) 时,达到滤过平衡,便停止滤 过作用。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的改变 (1)滤过膜的通透性: 生理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比较稳定,肾 小球滤过率变化不大。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缺氧或炎症时,滤过膜的机 械屏障和电学屏障可受到损伤,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 使血浆蛋白、血细胞“漏出”,从而出现蛋白尿和血尿。
小A口径 入/出=1/1 入/出=2/1
功能
浓缩与稀释
泌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球旁器/球旁复合体/近球小体/球旁装置
1. 球旁细胞
(颗粒细胞) 分泌肾素
2.致密斑
感受小管液中 的[NaCl] 的变 化,调节肾素的 释放和肾小球 滤过率
系膜细胞
球旁细胞 致密斑
3.系膜细胞
吞噬、收缩作用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 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经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 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原尿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各成分的浓度、渗 透压和pH与血浆成分基本相同。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2)滤过膜的面积: 正常情况下,人体所有肾小球均处于活动状态,两 肾有效滤过面积为1.5m2。 肾具有较大的代偿功能,只有当大量肾小球受到破 坏时,才导致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使肾小球滤过率降 低,出现少尿或无尿,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因炎症使 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变窄或阻塞,有效滤过面积显著减 小,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现象。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重吸收的部位和方式 1.重吸收的部位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具有选择性。 如葡萄糖、氨基酸全部被重吸收;水、Na+、K+.Cl-等大 部分被重吸收;尿素小部分被重吸收;而肌酐则完全不 被重吸收。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一)重吸收的部位和方式 1.重吸收的部位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的,若原尿中某些物质超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该物 质重吸收的限度时,该物质将在终尿中出现。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机体将代谢终产物、进人体内的异物及过剩的物 质,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 排泄。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有: ①呼吸器官:以气体形式排出C02、少量水和挥发 性物质等; ②消化器官:唾液腺可排出少量的铅和汞,随粪 便排出胆色素和部分无机盐; ③皮肤:以分泌汗液的形式排出水、少量无机盐、 尿素及乳酸等代谢产物;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第一节 尿的生成过程 尿是在泌尿小管中生成的。
尿生成的三个过程: ①血浆在肾小球处的滤过形成超滤液; 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肾的功能解剖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肾髓质 肾皮质renal cortex 肾锥体 肾小盏 minor renal calices 肾动脉renal a. 肾静脉renal v. 肾盂renal pelvis 质 髓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二)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滤过的动力与对抗滤过的阻 力之间的差值。
第七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二)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是由肾小 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 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三 者相互作用而产生。其中,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是推动 血浆成分滤出的动力;而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 内压是阻碍血浆成分滤出 的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