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综合习题精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练习 #(精选.)
1 / 3word.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练习1、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60°,则它底角的度数为( )A 、40°B 、50°C 、60°D 、70°2、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上,AB =AD =DC ,∠B =80°,则C 的度数为( )A 、30°B 、40°C 、45°D 、60°3、如图,在△ABC 中,D 为BC 的中点,AD ⊥BC ,E 为AD 上一点,∠ABC =60°,∠ECD=40°,则∠ABE =( ) A 、10° B 、15° C 、20° D 、25°4、等腰△ABC 中,AB =AC=6cm ,∠A =150°,则△ABC 的面积为( )A 、9cm ²B 、18cm ²C 、6cm ²D 、36cm ²5、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6°,DM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 6、如图,在△ABC 中,∠A =60°,BE ⊥AC ,垂足为E ,CF ⊥AB , 垂足为F ,BE 、CF 交于点M 。
如果CM =4,FM =5,则BE 等于( ) A 、9 B 、12 C 、13 D 、14 7、如图,已知AB =AC ,∠A =36°,AB 的中垂线MD 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M 。
下列结论:①BD 是∠ABC 的平分线;②△BCD 是等腰三角形;③DC+BC=AB 。
正确的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8、如图,△ABC 中,AB =AC ,△DEF 为等边三角形,则γβα、、之间的关系为( )A 、2γαβ+= B 、2γβα+= C 、2γαβ—= D 、2γβα—=二、填空题9、如图,AB//CD ,CD =BD ,∠ABD =68°,则∠C 的度数为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精选试题附答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精选试题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09•呼和浩特)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B.11C.7或11D.7或102.(2006•仙桃)在△ABC中,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C,∠A=50°,则∠DCB 的度数是()A.15°B.30°C.50°D.65°3.(2006•威海)如图,在△ABC中,∠ACB=100°,AC=AE,BC=BD,则∠DCE的度数为()A.20°B.25°C.30°D.40°4.(2003•青海)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此三角形的底角等于()A.75°B.15°C.75°或D.30°15°5.(2006•普陀区二模)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及底边所成的角等于()A.顶角的一半B.底角的一半C.90°减去顶角的一半D.90°减去底角的一半6.在等腰△ABC中,AB=AC=9,BC=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AC于点D、E,则△BDC的周长是()A.6B.9C.12D.157.如图,AB=AC,∠C=70°,AB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D,则∠DBC的度数为()A.10°B.15°C.20°D.30°8.如图,点D、E在△ABC的BC边上,AB=AC,AD=A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0对B.1对C.2对D.3对9.如图,在△ABC中,∠B=∠C,点F为AC上一点,FD⊥BC于D,过D点作DE⊥AB 于E.若∠AFD=158°,则∠EDF的度数为()A.90°B.80°C.68°D.60°10.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40°,那么∠ACB的外角的度数是()A.110°B.140°C.110°或140°D.以上都不对11.如图已知∠BAC=100°,AB=AC,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则∠DAE=()A.40°B.30°C.20°D.10°12.如图,钢架中∠A=16°,焊上等长的钢条P1P2,P2P3,P3P4…来加固钢架,若AP1=P1P2,则这样的钢条至多需要()根.A.4B.5C.6D.713.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8cm,BC=6cm,点E、F是AD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8B.24C.12D.614.在△ABC中,AB=AC,∠BAC=80°,P在△ABC中,∠PBC=10°,∠PCB=20°,则∠PAB的度数为()A.50°B.60°C.70°D.65°15.如图,点D是线段AB及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40°,则∠ADC 等于()A.50°B.60°C.70°D.80°16.如图,AD=BC=BA,那么∠1及∠2之间的关系是()A.∠1=2∠2B.2∠1+∠2=180C.∠1+3∠2=180D.3∠1﹣°°∠2=180°17.有下列命题说法:①锐角三角形中任何两个角的和大于90°;②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③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外角等于12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是40°,那么它的底角是70°;⑤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18.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则∠A的取值范围是()A.0°≤∠A≤1 80°B.0°<∠A<180°C.0°≤∠A≤90°D.0°<∠A<90°19.如图,已知△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垂足为E,若AB=5cm,△BCD的周长为8cm,那么BC的长是()cm.A.3B.4C.5D.220.已知△ABC中,∠C=32°,∠A、∠B的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的延长线于D、E两点,且AC=AD,则∠E=()A.10°B.16°C.20°D.24°21.如图,△ABC中,AB=BC=AD,D在BC的延长线上,则角α和β的关系是()A.α+β=180°B.3α+2β=180°C.3α+β=180°D.2β=α二.填空题(共5小题)22.(2011•沈河区一模)如图,在△ABC中,∠B=∠C,点D、E分别在BC、AC边上,∠CDE=15°,且∠AED=∠ADE,则∠BAD的度数为_________ .23.如图,已知:AB=AC=AD,∠BAC=50°,∠DAC=30°,则∠BDC=_________ .24.如图所示,AOB是一钢架,且∠AOB=10°,为了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GH…,添加的钢管长度都及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_________ 根.25.如图,在△ABC中,DE、FG分别是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B_________ ∠1,∠C_________ ∠2;若∠BAC=126°,则∠EAG=_________ 度.26.如图,A、B是网格中的两个格点,点C也是网格中的一个格点,连接AB、BC、AC,当△ABC为等腰三角形时,格点C的不同位置有_________ 处,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所有满足题意的等腰三角形ABC的面积之和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小题)27.已知:如图,AD平分∠BAC,AD=AB,CM⊥AD于M.请你通过观察和测量,猜想线段AB、AC之和及线段A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猜想:_________ .证明:28.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AE.(1)若∠BAC=90°,∠BAD=30°,求∠EDC的度数?(2)若∠BAC=a(a>30°),∠BAD=30°,求∠EDC的度数?(3)猜想∠EDC及∠BAD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29.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BCE的周长为24cm,且BC=10cm,求AB的长.30.如图,在等腰△ABC中,∠A=80°,∠B和∠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1)连接OA,求∠OAC的度数;(2)求:∠BOC.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精选试题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09•呼和浩特)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B.11C.7或11D.7或1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题中给出了周长关系,要求底边长,首先应先想到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然后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验证答案.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腰长为y,则根据题意,得①或②解方程组①得:,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解方程组②得:,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即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1或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相关计算.学生在解决本题时,有的同学会审题错误,以为15,12中包含着中线BD的长,从而无法解决问题,有的同学会忽略掉等腰三角形的分情况讨论而漏掉其中一种情况;注意:求出的结果要看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故解决本题最好先画出图形再作答.2.(2006•仙桃)在△AB C中,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C,∠A=50°,则∠DCB 的度数是()A.15°B.30°C.50°D.65°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由AB=AC可得∠ABC=∠ACB,再由DE垂直平分AC可得DC=AD,推出∠DAC=∠DCA.易求∠DCB.解答:解:AB=AC,∠A=50°⇒∠ABC=∠ACB=65°.∵DE垂直平分AC,∴∠DAC=∠DCA.∴∠DCB=∠ACB﹣∠DCA=65°﹣50°=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考生主要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2006•威海)如图,在△ABC中,∠ACB=100°,AC=AE,BC=BD,则∠DCE的度数为()A.20°B.25°C.30°D.4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此题的条件,找出等腰三角形,找出相等的边及角度,设出未知量,找出满足条件的方程.解答:解:∵AC=AE,BC=BD∴设∠AEC=∠ACE=x°,∠BDC=∠BCD=y°,∴∠A=180°﹣2x°,∠B=180°﹣2y°,∵∠ACB+∠A+∠B=180°,∴100+(180﹣2x)+(180﹣2y)=180,得x+y=140,∴∠DCE=180﹣(∠AEC+∠BDC)=180﹣(x+y)=40°.故选D.点评:根据题目中的等边关系,找出角的相等关系,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的定理,列出方程,解决此题.4.(2003•青海)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此三角形的底角等于()A.75°B.15°C.75°或15°D.3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压轴题;分类讨论.分析:等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有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内部,三角形的外部,三角形的边上.根据条件可知第三种高在三角形的边上这种情况不成立,因而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当高在三角形内部时,由已知可求得三角形的顶角为30°,则底角是75°;当高在三角形外部时,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是30°,则底角是15°;所以此三角形的底角等于75°或15°,故选C.点评:熟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的三种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只是求出75°一种情况,把三角形简单的化成锐角三角形.5.(2006•普陀区二模)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及底边所成的角等于()A.顶角的一半B.底角的一半C.90°减去顶角的一半D.90°减去底角的一半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作出图象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求解.解答:解:△ABC中,∵AB=AC,BD是高,∴∠ABC=∠C=在Rt△BDC中,∠CBD=90°﹣∠C=90°﹣=.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以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题目本身是规律性的结论,要注意总结掌握,在今后的分析问题时可直接应用.6.在等腰△ABC中,AB=AC=9,BC=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AC于点D、E,则△BDC的周长是()A.6B.9C.12D.15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即可证得AD=CD,即可得△BDC的周长是AB 及BC的和,又由AB=AC=9,BC=6,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CD,∴△BDC的周长是:BD+CD+BC=BD+AD+BC=AB+BC,∵AB=AC=9,BC=6,∴△BDC的周长是:AB+BC=9+6=15.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及转化思想的应用.7.如图,AB=AC,∠C=70°,AB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D,则∠DBC的度数为()A.10°B.15°C.20°D.3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C,求出∠A,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求出AD=BD,得到∠A=∠ABD,求出∠ABD的度数即可.解答:解:∵AC=AB,∠C=70°,∴∠ABC=∠C=70°,∴∠A=180°﹣∠ABC﹣∠C=4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ABD=∠A=40°,∴∠DBC=∠ABC﹣∠ABD=70°﹣40°=3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求出∠ABD和∠ABC的度数,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8.如图,点D、E在△ABC的BC边上,AB=AC,AD=A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0对B.1对C.2对D.3对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以证得△ABE≌△ACD和△ABD≌△ACE.解答:解:∵AB=AC,∴∠B=∠C,∵AD=AE,∴∠ADE=∠AED,∴∠BAD=∠CAE,∴△ABD≌△ACE,∴BD=CE,∴BD+DE=CE+DE即:BE=CD,∴△ABE≌△ACD,∴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2对,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及,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9.如图,在△ABC中,∠B=∠C,点F为AC上一点,FD⊥BC于D,过D点作DE⊥AB 于E.若∠AFD=158°,则∠EDF的度数为()A.90°B.80°C.68°D.6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B=∠C,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和已知角可求出∠EDB的数,从而可求得∠EDF的度数.解答:解:∵AB=AC∴∠B=∠C∵FD⊥BC于D,DE⊥AB于E∴∠BED=∠FDC=90°∵∠AFD=158°∴∠EDB=∠CFD=180°﹣158°=22°∴∠EDF=90°﹣∠EDB=90°﹣22°=68°.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等知识.一般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有关角的度数,进而求出所求角的度数.10.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40°,那么∠ACB的外角的度数是()A.110°B.140°C.110°或140°D.以上都不对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两底角相等,结合三角形内角及外角的关系: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可直接得到结果.解答:解:∵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当顶角∠A=40°时,则∠C=∠B=(180﹣40)=70°,∴∠ACB的外角的度数是180﹣70=110°,∴当底角∠A=40°时,∠B=40°,则∠ACB的外角的度数为2∠A=2×40=80°,当底角∠A=40°时,∠ACB=40°,则∠ACB的外角的度数为180﹣40=14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及外角的关系;此题要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本题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1.如图已知∠BAC=100°,AB=AC,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则∠DAE=()A.40°B.30°C.20°D.1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B=∠C=40°,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得出BD=AD,AE=CE,推出∠B=∠BAD=40°,∠C=∠CAE=40°,即可求出∠DAE.解答:解:∵∠BAC=100°,AC=AB,∴∠B=∠C=(180°﹣∠BAC)=40°,∵D M、EN分别是边AB和AC的垂直平分线,∴BD=AD,AE=CE,∴∠B=∠BAD=40°,∠C=∠CAE=40°,∴∠DAE=100°﹣40°﹣40°=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等知识点,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等边对等角.12.如图,钢架中∠A=16°,焊上等长的钢条P1P2,P2P3,P3P4…来加固钢架,若AP1=P1P2,则这样的钢条至多需要()根.A.4B.5C.6D.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于焊上的钢条长度相等,并且A P1=P1P2,所以∠A=∠P1P2A,则可算出∠P2P1P3的度数,并且和∠P1P3P2度数相等,根据平角的度数为180度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结合等腰三角形底角度数小于90度即可求出最多能焊上的钢条数.解答:解:∵∠A=∠P1P2A=16°∴∠P2P1P3=32°,∠P1P3P2=32°∴∠P1P2P3=116°∴∠P3P2P4=48°∴∠P3P2P4=48°∴∠P2P3P4=96°∴∠P4P3P5=52°∴∠P3P5P4=52°∴∠P3P4P5=52°∴∠P5P4P6=76°∴∠P4P6P5=76°∴∠P4P5P6=28°∴∠P6P5P7=86°,此时就不能在往上焊接了,综上所述总共可焊上5条.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点: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平角度数为180度等.结合图形依次算出各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角小于90度判断何时不能在焊接上.13.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8cm,BC=6cm,点E、F是AD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8B.24C.12D.6考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点: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BD=DC,AD⊥BC,推出△CEF和△BEF关于直线AD对称,得出S△BEF=S△CEF ,根据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ABC求出即可.解答:解:∵AB=AC,AD是∠BAC的平分线,∴BD=DC=8,AD⊥BC,∴△ABC关于直线AD对称,∴B、C关于直线AD对称,∴△CEF和△BEF关于直线AD对称,∴S△BEF=S△CEF,∵△AB C 的面积是×BC×AD=×8×6=2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ABC=1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轴对称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ABC是解此题的关键.14.在△ABC中,AB=AC,∠BAC=80°,P在△ABC中,∠PBC=10°,∠PCB=20°,则∠PAB的度数为()A.50°B.60°C.70°D.6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要求∠PAB,题中已知没有能直接求出的条件,故可作P关于AC的对称点P′,连接AP′、P'C、PP',得出A、B、C、P'四点共圆,从而求得∠PAB的度数.解答:解:如图,作P关于AC的对称点P′,连接AP′、P′C、PP′,则P′C=PC,ACP′=∠ACP.∵AB=AC,∠BAC=80°,∴∠ABC=∠ACB=50°,又∵∠PBC=10°,∠PCB=20°,∴∠BPC=150°,∠ACP=30°,∠ACP′=30°,∴∠PCP′=60°,∴△PCP′是等边三角形,∴PP′=PC,∠P′AC=∠PAC,∠P′PC=60°,∴∠BPP′=360°﹣150°﹣60°=150°,∴∠BPP′=∠BPC,∴△PBP′≌△PBC,∴∠PBP′=∠PBC=10°,∴∠P′BC=20°,∠ABP′=30° 又∠ACP′=30°,∴∠ABP′=∠ACP′,∴A、B、C、P′四点共圆,∴∠PAC=∠P′AC=∠P′BC=20°,∴∠PAB=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难度较大.辅助线的作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如图,点D是线段AB及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40°,则∠ADC 等于()A.50°B.60°C.70°D.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连接BD、AC.设∠1=x.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D=BD,BD=CD.根据等边对等角,得∠1=∠2=x,∠4=∠ABD=40°+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DB=180°﹣2∠4=100°﹣2x,∠BDC=180°﹣2x,进而求得∠ADC.解答:解:连接BD,AC.设∠1=x,∵点D是线段AB及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AD=BD,BD=CD,∴∠1=∠2=x,∠4=∠ABD=40°+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DB=180°﹣2∠4=100°﹣2x,∠BDC=180°﹣2x,∴∠ADC=∠BDC﹣∠ADB=80°.故选D.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作出辅助线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如图,AD=BC=BA,那么∠1及∠2之间的关系是()A.∠1=2∠2B.2∠1+∠2=180°C.∠1+3∠2=180°D.3∠1﹣∠2=1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到∠2=∠B,∠1=∠BCA,在△ABC中,由∠1+∠ACB+∠B=180°,可推出结论.解答:解:∵AB=BC,∴∠1=∠BCA,∵AB=AD,∴∠B=∠2,∵∠1+∠B+∠ACB=180°,∴2∠1+∠2=18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17.有下列命题说法:①锐角三角形中任何两个角的和大于90°;②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③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外角等于12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是40°,那么它的底角是70°;⑤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认真阅读各小题提供的已知条件,依据三角形的分类方法,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①中,必定正确.如果两个角的和不大于90°,则第三个内角将大于或等于90°,该三角形将不是锐角三角形;②中,这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错误;③中,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外角等于120°,则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等于6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故正确;④中,此题应分为两种情况,底角可以是40°或70°,故错误;⑤中,显然正确,如果都小于60°,则该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⑤三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理解各个概念,同时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8.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则∠A的取值范围是()A.0°≤∠A ≤180°B.0°<∠A<180°C.0°≤∠A≤90°D.0°<∠A<9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判断出顶角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因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但顶角可以是钝角或锐角,所以0°<∠A<18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结论.19.如图,已知△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垂足为E,若AB=5cm,△BCD的周长为8cm,那么BC的长是()cm.A.3B.4C.5D.2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得出AD=BD,根据BC+CD+BD=8cm求出AC+BC=8cm,把AC的长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D在AB垂直平分线上,∴AD=BD,∵△BCD的周长为8cm,∴BC+CD+BD=8cm,∴AD+DC+BC=8cm,∴AC+BC=8cm,∵AB=AC=5cm,∴BC=8cm﹣5cm=3c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关键是求出AC+BC的值,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0.已知△ABC中,∠C=32°,∠A、∠B的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的延长线于D、E两点,且AC=AD,则∠E=()A.10°B.16°C.20°D.24°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计算题.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C=∠D=32°,有外角平分线的性质知∠EAD=∠DAB=64°;然后在△ABD中求得∠ABD=86°,从而根据外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BE=42°;最后在△ABE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E的度数.解答:解:∵AC=AD,∴∠C=∠D;又∵∠EAD=∠C+∠D,∠C=32°,∠EAD=∠DAB,∠EAD=∠DAB=64°,∴∠EAB=128°;在△ABD中,∠DAB=64°,∠D=32°,∴∠ABD=180°﹣∠D AB﹣∠D=84°;又有∠EBA=∠EBD,∴∠EBA=42°;∴在△ABE中,∠E=180°﹣∠EBA﹣∠EAB=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外角及内角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1.如图,△ABC中,AB=BC=AD,D在BC的延长线上,则角α和β的关系是()A.α+β=180°B.3α+2β=180°C.3α+β=180°D.2β=α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首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α和∠BAC=∠BCA,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解.解答:解:∵AB=AD,∴∠B=∠D=α,∵AB=BC∴∠BAC=∠BCA,∵∠ACB=α+β∴在等腰三角形ABC中,2(α+β)+α=180°∴3α+2β=18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二.填空题(共5小题)22.(2011•沈河区一模)如图,在△ABC中,∠B=∠C,点D、E分别在BC、AC边上,∠CDE=15°,且∠AED=∠ADE,则∠BAD的度数为3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利用等量代换即可求解.解答:解;∵在△ABD中,∠BAD=180°﹣∠B﹣∠ADB,∠ADB=180°﹣∠ADC,∴∠BAD=∠ADC﹣∠B,∵∠B=∠C,∠CDE=15°,且∠AED=∠ADE,∴∠BAD=∠ADE+15°﹣∠B=∠B+15°+15°﹣∠B=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掌握,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的训练,是一道典型的题目.23.如图,已知:AB=AC=AD,∠BAC=50°,∠DAC=30°,则∠BDC=2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结合题意,可分析得出点B、C、D在以点A位圆心,以AB长为半径的圆周上,即可得出∠BDC和∠CAB分别为圆周角和圆心角,且两角对应的弧相等,即可得出∠BAC=2∠BDC=50°,即可得出∠BDC=25°.解答:解:根据题意,可以以点A为圆心,以AB为半径作圆,即可得出点B、C、D均在圆周上,故有∠BAC=2∠BDC=50°,即∠BDC=25°.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属于常规性试题,是学生练习的很好的题材.24.如图所示,AOB是一钢架,且∠AOB=10°,为了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GH…,添加的钢管长度都及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8 根.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已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出图中存在的规律,根据规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不难求解.解答:解:∵添加的钢管长度都及OE相等,∠AOB=10°,∴∠GEF=∠FGE=20°,…从图中我们会发现有好几个等腰三角形,即第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10°,第二个是20°,第三个是30°,四个是40°,五个是50°,六个是60°,七个是70°,八个是80°,九个是90°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共有8个.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发现并利用规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中,DE、FG分别是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B= ∠1,∠C= ∠2;若∠BAC=126°,则∠EAG=72 度.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E=BE,AG=CG,故∠1=∠B,∠2=∠C,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B+∠C+∠BAC=∠B+∠C+126°=180°,故∠B+∠C=54°,由于∠1+∠2+∠B+∠C+∠EAG=180°,即2(∠B+∠C)+∠EAG=180°,再把∠B+∠C=54°代入即可求解.解答:解:∵DE、FG分别是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AE=BE,AG=CG,∴∠1=∠B,∠2=∠C,∵∠B+∠C+∠BAC=∠B+∠C+126°=180°,∴∠B+∠C=54°,∵∠1+∠2+∠B+∠C+∠EAG=180°,即2(∠B+∠C)+∠EAG=180°,故∠EAG=180°﹣2×54°=72°.故答案为:7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以下知识: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②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26.如图,A、B是网格中的两个格点,点C也是网格中的一个格点,连接AB、BC、AC,当△ABC为等腰三角形时,格点C的不同位置有 3 处,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所有满足题意的等腰三角形ABC的面积之和等于15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AB的长度确定C点的不同位置,由已知条件,利用勾股定理可知AB=,然后即可确定C点的位置;计算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时,△ABC的面积直接用×4×3得出,其它两个三角形面积可用正方形面积减去多余三角形的面积即可,例如三角形ABC′的面积用正方形面积20减去2个相等的三角形面积,再减去梯形的面积即可.解解:格点C的不同位置分别是:C、C′、C″,答:∵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S△ABC =×4×3=6,S△ABC′=20﹣2×3﹣=6.5,S△ABC″=2.5,∴S△ABC+S△ABC′+S△ABC″=6+6.5+2.5=15.故答案分别为:3;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关键是根据AB 的长度确定C点的不同位置,然后再计算3个三角形面积即可.此题有一定难度,属于难题.三.解答题(共4小题)27.已知:如图,AD平分∠BAC,AD=AB,CM⊥AD于M.请你通过观察和测量,猜想线段AB、AC之和及线段A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猜想:AB+AC=2AM .证明: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和图形中线段的关系,做出猜想AB+AC=2AM,过点C 作CE∥AB,CE及AM的延长线交于点E,进一步证明AB+AC=AB+CE=AD+ED=AE,从而得到AB+AC=2AM.解答:猜想:AB+AC=2AM.(1分)证明:过点C作CE∥AB,CE及AM的延长线交于点E.(2分)则∠ECD=∠B,∠E=∠B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分)∵AD平分∠BAC,∴∠BAD=∠CAD.(角平分线定义)∴∠E=∠CAD.(等量代换)∴AC=EC.(等角对等边)(4分)又CM⊥AD于M,∴AM=ME,即AE=2AM.(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及底边上的中线重合)(5分)∵AD=AB,∴∠B=∠ADB.(等边对等角)又∠EDC=∠ADB,(对顶角相等)∴∠ECD=∠EDC.(等量代换)∴ED=EC.(等角对等边)(6分)∴AB+AC=AB+CE=AD+ED=AE.(等量代换)∴AB+AC=2AM.(7分)点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做出猜想,然后向着评:这个目标努力即可.28.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AE.(1)若∠BAC=90°,∠BAD=30°,求∠EDC的度数?(2)若∠BAC=a(a>30°),∠BAD=30°,求∠EDC的度数?(3)猜想∠EDC及∠BAD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ADC,求出∠DAC,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ADE即可;(2)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ADC,求出∠DAC,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ADE即可;(3)根据(1)(2)的结论猜出即可.解答:(1)解:∵∠BAC=90°,AB=AC,∴∠B=∠C=(180°﹣∠BAC)=45°,∴∠ADC=∠B+∠BAD=45°+30°=75°,∵∠DAC=∠BAC﹣∠BAD=90°﹣30°=60°,∵AD=AE,∴∠ADE=∠AED=(180°﹣∠DAC)=60°,∴∠EDC=∠ADC﹣∠ADE=75°﹣60°=15°,答:∠EDC的度数是15°.(2)解:及(1)类似:∠B=∠C=(180°﹣∠BAC)=90°﹣α,∴∠ADC=∠B+∠BAD=90°﹣α+30°=120°﹣α,∵∠DAC=∠BAC﹣∠BAD=α﹣30°,∴∠ADE=∠AED=(180°﹣∠DAC)=105°﹣α,∴∠EDC=∠ADC﹣∠ADE=(120°﹣α)﹣(105°﹣α)=15°,答:∠EDC的度数是15°.(3)∠EDC及∠BAD 的数量关系是∠EDC=∠BA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很好的题目,关键是进行推理和总结规律.29.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BCE的周长为24cm,且BC=10cm,求AB的长.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关键已知能求出BE+CE的值,关键线段垂直平分线求出AE=BE,求出AC即可.解答:解:由已知得,BC+BE+CE=24,∵BC=10,∴BE+CE=14,∵DE垂直平分AB,∴AE=BE,∴AE+CE=14,即AC=14,∵AB=AC,∴AB=14.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BE=AE 和求出AC 的长,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题目较好,难度适中.30.如图,在等腰△ABC 中,∠A=80°,∠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1)连接OA ,求∠OAC 的度数;(2)求:∠BO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 (1)连接AO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即可求得∠OAC 的度数; (2)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BOC 及∠A 的关系,再把∠A 代入即可求∠BOC 的度数.解答: 解:(1)连接AO ,∵在等腰△ABC 中,∠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等腰△ABC 关于线段AO 所在的直线对称,∵∠A=80°,∴∠OAC=40°(2)∵BO、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BC=∠ABC,∠OCB=∠ACB,∴∠BOC=180°﹣(∠OBC+∠OCB)=180°﹣( ∠ABC+∠ACB) =180°﹣(∠ABC+∠ACB) =180°﹣(180°﹣∠A) =90°+∠A.。
等腰三角形经典习题(必看)
等腰三角形经典习题(必看)等腰三角形经典题(必看)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等腰三角形题,希望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1. 判断等腰三角形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B=AC。
你需要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解答:如果角B等于角C,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2. 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且BC=8cm。
你需要求解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解答:由于AB=AC且BC=8cm,那么周长等于AB+AC+BC=2AB+BC=2(BC/2)+BC=BC+BC=2BC=2*8cm=16cm。
3. 求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10cm,且角BAC等于60度。
你需要求解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由于AB=AC=10cm且角BAC等于60度,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来计算三角形的高。
设三角形的高为h,那么有sin60度=h/10cm,解得h=10cm*sin60度=10cm*sqrt(3)/2=5sqrt(3)cm。
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乘以高再除以2来计算,即面积=10cm*5sqrt(3)cm/2=25sqrt(3)cm²。
4. 求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5cm,且BC=6cm。
你需要求解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解答:由于AB=AC=5cm且BC=6cm,我们可以使用余弦定理来计算角BAC的大小。
设角BAC为x度,则有cosx=(5²+5²-6²)/(2*5*5)=19/25。
解得x=arccos(19/25)≈31.8度。
因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大约为31.8度。
以上是一些关于等腰三角形的经典习题,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30题1.已知,如图,△ABC中,AB=AC,DE是AB的中垂线,点D在AB上,点E在AC上,若△ABC的周长为25cm,△EBC的周长为16cm,则AC的长度为()A.16cm B.9cm C.8cm D.7cm2.在△ABC中,∠ABC=120°,若DE、FG分别垂直平分AB、BC,那么∠EBF为()A.75°B.60°C.45°D.30°3.如图,AD=BC=BA,那么∠1与∠2之间的关系是()A.∠1=2∠2 B.2∠1+∠2=180°C.∠1+3∠2=180°D.3∠1﹣∠2=180°4.如图,已知∠AOB=40°,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C、D,CD交OA、OB于M、N两点,则∠MPN的度数是()A.70°B.80°C.90°D.100°5.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线段AB的中垂线交于点O,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A.45°B.50°C.55°D.60°6.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P是BC上的一点,PM⊥AB,PN⊥AC,设四边形AMPN,△ABC的周长分别为m、n,则有()A.B.C.D.7.如图所示,AB=AD,∠ABC=∠ADC=90°,则①AC平分∠BAD;②CA平分∠BCD;③AC垂直平分BD;④BD平分∠AB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B.若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它们的对应点一定位于对称轴的两侧C.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D.如果三角形一边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它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9.用一根长为a米的线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测知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b平方米.现在这个等边三角形内任取一点P,则点P到等边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为()米.A.B.C.D.10.在等腰直角△ABC(AB=AC≠BC)所在的三角形边上有一点P,使得△PAB,△PAC都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此条件的点有()A.1个B.3个C.6个D.7个11.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腰AB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于点D,BD+CD=10cm,则AB的长为_________.12.如图,若等腰△ABC的腰长AB=10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于D,△BCD的周长为16cm,则底边BC是_________cm.13.已知实数x,y满足|x﹣4|+(y﹣8)2=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14.如图所示,将两个全等的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其中两条较长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个.15.如图,D为△ABC内一点,CD平分∠ACB,BD⊥CD,∠A=∠ABD,若AC=8,BC=5,则BD的长为_________.16.等腰△ABC的底边上高AD与底角平分线CE交于点P,EF⊥AD,F为垂足,则线段EB与线段EF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17.如图,在等腰在△ABC中,AB=27,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在△BCE的周长为50,则底边BC的长为_________.18.等腰△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则这个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_.19.如图,已知D为等边三角形纸片ABC的边AB上的点,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DE⊥BC于点E,过点G作GF⊥BC于点F.把三角形纸片ABC分别沿DG,DE,GF按图示方式折叠,则图中阴影部分是_________三角形.20.如图,△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③BE=CD.上述三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一种情形):_________.21.如图,已知等边△ABC边长为1,D是△ABC外一点且∠BDC=120°,BD=CD,∠MDN=60°.求证:△AMN的周长等于2.22.如图所示,在△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过点D作DF⊥AB于点F,说明:BC=DE+EF成立的理由.23.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90°,D为BC的中点,DE⊥AB,垂足为E,过点B作BF∥AC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求证:AD⊥CF;(2)连接AF,试判断△A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4.已知:如图,P、Q是△ABC边BC上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25.如图,∠1=∠2,AB=AD,∠B=∠D=90°,请判断△AE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①求证:△BCE≌△ACD;②求证:CF=CH;③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E=CD,AD、BE相交于点P,BQ⊥AD于Q,PQ=3,PE=1,求AD的长.28.如图,在等腰△ABC中,CH是底边上的高线,点P是线段CH上不与端点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P交BC于点E,连接BP交AC于点F.(1)证明:∠CAE=∠CBF;(2)证明:AE=BF.29.如图,在△ABC中,已知AB=BC=CA,AE=CD,AD与BE交于点P,BQ⊥AD于点Q,求证:BP=2PQ.30.如图,△ABE和△B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每个角是60°,那么线段AD与EC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ABC的周长为25cm,△EBC的周长为16cm,AC=AB,∴2AC+BC=25cm,BE+CE+BC=AE+EC+BC=AC+BC=16cm,即,解得:AC=9cm,故选B2.解:∵DE、FG分别垂直平分AB、BC,∴AE=BE,BF=CF,∴∠A=∠ABE,∠C=∠CBF,∵∠A+∠C+∠ABC=180°,∠ABC=120°,∴∠A+∠C=60°,∴∠ABE+∠CBF=60°,∴∠EBF=120°﹣60°=60°,故选B3.解:∵AB=BC,∴∠1=∠BCA,∵AB=AD,∴∠B=∠2,∵∠1+∠B+∠ACB=180°,∴2∠1+∠2=180°.故选B4.解:∵P关于OA、OB的对称∴OA垂直平分PC,OB垂直平分PD∴CM=PM,PN=DN∴∠PMN=2∠C,∠PNM=2∠D,∵∠PRM=∠PTN=90°,∴在四边形OTPR中,∴∠CPD+∠O=180°,∴∠CPD=180°﹣40°=140°∴∠C+∠D=40°∴∠MPN=180°﹣40°×2=100°故选D.5.解:如图,延长AO交BC于点M,连接BO,∵等腰△ABC中,AB=AC,∠BAC=50°,∴∠ABC=∠ACB=(180°﹣50°)÷2=65°,∵AO是∠BAC的平分线,∴∠BAO=25°,又∵OD是AB的中垂线,∴∠OBA=∠OAB=25°,∴∠OBM=∠OCM=60°﹣25°=40°,∴∠BOM=∠COM=90°﹣40°=50°,由折叠性可知,∠OCM=∠COE,∴∠MOE=∠COM﹣∠COE=50°﹣40°=10°,∴∠OEM=90°﹣10°=80°,∵由折叠性可知,∠OEF=∠CEF,∴∠CEF=(180°﹣80°)÷2=50°.故选:B6.解:设BM=x,CN=y则BP=2x,PC=2y,PM=x,PN=yAM+AN=2BC﹣(BM+CN)=3(x+y),故==≈0.7887.故选D7.解:在Rt△ABC和Rt△ADC中,AB=AD,AC=AC,所以Rt△ABC≌Rt△ADC(HL).所以∠ACB=∠ACD,∠BAC=∠DAC,即AC平分∠BAD,CA平分∠BCD.故①②正确;在△ABD中,AB=AD,∠BAO=∠DAO,所以BO=DO,AO⊥BD,即AC垂直平分BD.故③正确;不能推出∠ABO=∠CBO,故④不正确.故选B8.解:A、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不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故错误;B、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它们的对应点有可能位于对称轴上,故错误;C、同一平面内,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故错误;D,正确,故选D9.解:等边三角形周长为a,则边长为,设P到等边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x、y、z,则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b=××(x+y+z)解得x+y+z=,故选C10.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C)所在的三角形边上有一点P,使得△PAB,△PAC都是等腰三角形,∴有一个满足条件的点﹣斜边中点,∴符合条件的点有1个.故选A.11.解:∵ED是边AB边上的中垂线,∴AD=BD;又∵BD+CD=10cm,AB=AC,∴BD+CD=AD+DC=AC=AB=10cm,即AB=10cm.故答案是:10cm12.解:∵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D+CD=AC,∵AB=AC=10cm,BD+CD+BC=AB+BC=16cm,∴BC=16﹣AB=16﹣10=6cm.故答案为:6cm13.解:根据题意得,x﹣4=0,y﹣8=0,解得x=4,y=8,①4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4、8,∵4+4=8,∴不能组成三角形,②4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8、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4+8+8=20,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20.故答案为:2014.解:∵将两个全等的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其中两条较长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EF∥DG,∠E=∠D=60°,∴∠ENM=∠D=60°,∠MGD=∠E=60°,∴EM=NM=EN,DM=GM=DG,∴△MEN,△MDG是等边三角形.∵∠A=∠B=30°,∴MA=MB,∴△ABM是等腰三角形.∴图中等腰三角形有3个15.解:延长BD与AC交于点E,∵∠A=∠ABD,∴BE=AE,∵BD⊥CD,∴BE⊥CD,∵CD平分∠ACB,∴∠BCD=∠ECD,∴∠EBC=∠BEC,∴△BEC为等腰三角形,∴BC=CE,∵BE⊥CD,∴2BD=BE,∵AC=8,BC=5,∴CE=5,∴AE=AC﹣EC=8﹣5=3,∴BE=3,∴BD=1.5.故选A.16.解:延长EF交AC于点Q,∵EF⊥AD,AD⊥BC∴EQ∥BC∴∠QEC=∠ECB∵CE平分∠ACB∴∠ECB=QCE∴∠QEC=∠QCE∴QE=QC∵QE∥BC,且△ABC为等腰三角形∴△AQE为等腰三角形∴AQ=AE,QE=2EF∴BE=CQ=2EF.故答案为:BE=2EF.17.解:∵DE垂直且平分AB,∴BE=AE.由BE+CE=AC=AB=27,∴BC=50﹣27=2318.解:设AB=AC=2X,BC=Y,则AD=CD=X,∵AC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有两种情况:1、当3X=15,且X+Y=6,解得,X=5,Y=1,∴三边长分别为10,10,1;2、当X+Y=15且3X=6时,解得,X=2,Y=13,此时腰为4,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4+4=8<13,故这种情况不存在.∴腰长只能是10.故答案为1019.解:∵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A=∠B=∠C=60°,∵根据题意知道点B和点C经过折叠后分别落在了点I和点H处,∴∠DIH=∠B=60°,∠GHI=∠C=60°,∴∠HJI=60°,∴∠DIH=∠GHI=∠HJI=60°,∴阴影部分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边.20.答:由①③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证明:∵∠EBO=∠DCO,∠EOB=∠DOC,(对顶角相等)BE=CD,∴△EBO≌△DCO,∴OB=OC,∴∠OBC=∠OCB,∴∠ABC=∠ACB,∴△ABC是等腰三角形21.解:延长AC到E,使CE=BM,连接DE,(如图)∵BD=DC,∠BDC=120°,∴∠CBD=∠BCD=30°,∵∠ABC=∠ACB=60°,∴∠ABD=∠ACD=∠DCE=90°,∴△BMD≌△CDE,∴∠BDM=∠CDE,DM=DE,又∵∠MDN=60°,∴∠BDM+∠NDC=60°,∴∠EDC+∠NDC=∠NDE=60°=∠NDM,又∵DN=DN,∴△MDN≌△EDN(SAS),∴MN=NE=NC+CE=NC+BM,所以△AMN周长=AM+AN+MN=AM+AN+NC+BM=AB+AC=2.22.解:∵BD平分∠ABC,DF⊥AB,∠C是直角,∴CD=DF,∠DBC=∠DBE,∠DFB=∠C,∴△BCD≌△BFD,∴BC=BF,∵DE∥BC,∴∠DBC=∠EDB,即∠DBC=∠DBE,∴△BDE是等腰三角形,∴BE=DE,∴BF=BC=DE+EF23.(1)证明: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BA=∠CAB=45°.又∵DE⊥AB,∴∠DEB=90°.∴∠BDE=45°.又∵BF∥AC,∴∠CBF=90°.∴∠BFD=45°=∠BDE.∴BF=DB.又∵D为BC的中点,∴CD=DB.即BF=CD.在△CBF和△ACD中,,∴△CBF≌△ACD(SAS).∴∠BCF=∠CAD.又∵∠BCF+∠GCA=90°,∴∠CAD+∠GCA=90°.即AD⊥CF.(2)△ACF是等腰三角形,理由为:连接AF,如图所示,由(1)知:CF=AD,△D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E是∠DBF的平分线,∴BE垂直平分DF,∴AF=AD,∵CF=AD,∴CF=AF,∴△ACF是等腰三角形.24.解:∵BP=PQ=QC=AP=AQ,∴∠PAQ=∠APQ=∠AQP=60°,∠B=∠BAP,∠C=∠CAQ.又∵∠BAP+∠ABP=∠APQ,∠C+∠CAQ=∠AQP,∴∠BAP=∠CAQ=30°.∴∠BAC=120°.故∠BAC的度数是120°25.解:△AE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1=∠2,∴∠1+∠3=∠2+∠3,即∠BAC=∠DAE,又∵AB=AD,∠B=∠D,∴△ABC≌△ADE(ASA),∴AC=AE.即△AEC是等腰三角形26.①证明:∵∠BCA=∠DCE=60°,∴∠BCE=∠ACD,在△BCE和△ACD中,,∴△BCE≌△ACD(SAS);②∵△BCE≌△ACD,∴∠CBF=∠CAH.∵∠ACB=∠DCE=60°,∴∠ACH=60°.∴∠BCF=∠ACH,在△BCF和△ACH中,,∴△BCF≌△ACH(ASA),∴CF=CH;③∵CF=CH,∠ACH=60°,∴△CFH是等边三角形27.解:∵△ABC为等边三角形,∴AB=CA,∠BAE=∠ACD=60°;又∵AE=CD,在△ABE和△CAD中,∴△ABE≌△CAD;∴BE=AD,∠CAD=∠ABE;∴∠BPQ=∠ABE+∠BAD=∠BAD+∠CAD=∠BAE=60°;∵BQ⊥AD,∴∠AQB=90°,则∠PBQ=90°﹣60°=30°;∵PQ=3,∴在Rt△BPQ中,BP=2PQ=6;又∵PE=1,∴AD=BE=BP+PE=728.(1)证明:在等腰△ABC中,∵CH是底边上的高线,∴∠ACH=∠BCH,在△ACP和△BCP中,,∴△ACP≌△BCP(SAS),∴∠CAE=∠CB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2)在△AEC和△BFC中,∴△AEC≌△BFC(ASA),∴AE=B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9.证明:∵AB=BC=CA,∴△ABC为等边三角形,∴∠BAC=∠C=60°,在△ABE和△CAD中∴△ABE≌△CAD(SAS),∴∠ABE=∠CAD,∵∠BPQ=∠ABE+∠BAP,∴∠BPQ=∠CAD+∠BAP=∠CAB=60°,∵BQ⊥AD∴∠BQP=90°,∴∠PBQ=30°,∴BP=2PQ.30.解:AD=EC.证明如下:∵△ABC和△BCD都是等边三角形,每个角是60°∴AB=EB,DB=BC,∠ABE=∠DBC=60°,∴∠ABE+∠EBC=∠DBC+∠EBC即∠ABD=∠EBC在△ABD和△EBC中∴△ABD≌△EBC(SAS)∴AD=EC。
完整版)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题
完整版)等腰三角形专项练习题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是一款方便快捷的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批量转换、批量重命名、批量加密、批量解密、批量压缩、批量解压等,提高了工作效率。
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平分∠ABC,已知∠A=36°,求∠1的度数。
解:由BD平分∠XXX可知∠ABD=∠CBD,又因为AB=AC,所以∠BAC=2∠ABD=2∠CBD,即∠1=180°-∠BAC=108°。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6,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x,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²=6²-(5/2)²=31.25,即x=√31.25,所以周长为2x+5+6=2√31.25+11≈17.5.3.在一张长为18厘米,宽为16厘米的矩形纸板上,剪下一个腰长为1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且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它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求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解:如图,设剪下的等腰三角形为△ABC,其中AB=AC=10,BC=x,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²=16²-10²=196,即x=14.所以△ABC的面积为(1/2)×10×14=70平方厘米。
4.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B、∠C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点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①△BDF、△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③△ADE的周长为AB+AC;④BD=CE。
解:①正确,因为∠XXX∠XXX∠XXX∠XXX∠BAC/2,所以△BDF、△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正确,因为根据相似三角形可得BD/BC=AD/AC,CE/BC=AE/AC,又因为AD=AE,所以BD=CE,即DE=2BD;③错误,因为AB+AC=2AB≠AD+DE+EA=AD+2BD;④正确,因为根据相似三角形可得BD/BC=AD/AC,CE/BC=AE/AC,又因为AD=AE,所以BD=CE。
等腰三角形经典试题综合训练(含解析)
等腰三角形经典试题综合训练(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其中一边长为2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2cm B.4cm C.6cm D.8cm2.等腰三角形腰长为5,则其底边长a的取值范围为()A.0<a≤5 B.5≤a≤10 C.0<a<10 D.0<a<5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A.50°B.80°C.50°或80°D.20°或80°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于另一腰的夹角为5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顶角为()A.40°B.100°C.140°D.40°或14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等;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且DA=DC,BD=BA,则∠B的大小为()A.40°B.36°C.30°D.25°7.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8.如图,在△ABC中,AB=AC=4,∠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分别交AB、AC 于M、N,则△AMN的周长为()A.12 B.4 C.8 D.不确定9.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于点E,DF⊥AC于点F,对于下列结论:①AD⊥BC;②AE=AF;③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④AD上任意一点到点B,点C 的距离相等.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 B.2 C.3 D.410.如图,在△ABC中,AB=AC,D、E、F分别在三边上,且BE=CD,BD=CF,G为EF的中点,则∠DGE 的度数是()A.45°B.60°C.90°D.120°11.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1=50°,点A在直线a上,直线b上存在点B,使以点O、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B点有()A.1个B.2个C.3个D.4个12.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在OA,OB上,且△PMN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有()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13.如图,在△PAB中,PA=P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4°,则∠P的度数为()A.44°B.66°C.88°D.92°14.如图,在△ABC中,AB=AC=8,点D在BC上,DE∥AB,DF∥AC,则四边形AFDE的周长是()A.24 B.18 C.16 D.1215.如图,△ABC中,∠ABC=63°,点D,E分别是△ABC的边BC,AC上的点,且AB=AD=DE=EC,则∠C 的度数是()A.21°B.19°C.18°D.17°16.如图,已知AB=A1B,A1B1=A1A2,A2B2=A2A3,A3B3=A3A4…,若∠A=70°,则∠A n﹣1A n B n﹣1(n>2)的度数为()A.B.C.D.17.如图钢架中,∠A=10°,焊上等长的钢条来加固钢架,若P1A=P1P2,则这样的钢条至多需要()A.5根B.6根C.7根D.8根18.如图,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C=BC=5,AB=8,D为底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DE⊥AC,DF⊥BC,垂足分别为E、F,则DE+DF的值为()A.3 B.4 C.D.二.填空题(共8小题)19.如图1是一把园林剪刀,把它抽象为图2,其中OA=OB.若剪刀张开的角为30°,则∠A=度.20.如图,AB=AC,FD⊥BC于D,DE⊥AB于E,若∠AFD=145°,则∠EDF=度.21.如图,在△ABC中,AB=AC,∠BAC=36°,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若BE=a,AE=b,则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ABC的周长为.22.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且AB=BD,AD=DC,则∠C=度.23.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C、BC上的点,AD=DE,AB=BE,∠A=80°,则∠BED=°.24.如图所示,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cm2.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点P.则三角形PBC的面积是.25.如图,在△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C出发,按C→B→A的路径,以2cm 每秒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时,△ACP是等腰三角形.26.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OM=x,ON=x+4,点P是边OB上的点,若使点P,M,N 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三.解答题(共9小题)27.如图,已知AE平分∠BAC,BE⊥AE于E,ED∥AC,∠BAE=42°,求∠BED的度数.28.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求证:OE=OF.29.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1)求证:∠CBE=∠BAD;(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AE=CE.直接写出条件.30.文文和彬彬在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命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如图),她们对各自所作的辅助线描述如下:文文:“过点A作BC的中垂线AD,垂足为D”;彬彬:“作△ABC的角平分线AD”.数学老师看了两位同学的辅助线作法后,说:“彬彬的作法是正确的,而文文的作法需要订正.”(1)请你简要说明文文的辅助线作法错在哪里;(2)根据彬彬的辅助线作法,完成证明过程.31.如图,△ABC中,AB=AC,点D在AB上,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且BD=CE,DE交BC于F,求证:DF=EF.32.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1)当∠BDA=115°时,∠BAD=°;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填“大”或“小”);(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也在改变,判断当∠BDA等于多少度时,△ADE是等腰三角形.33.如图1,△ABC中,AB=AC,∠A=36°,我们发现这个三角形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射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为此,请你解答问题;如图2,△ABC中,AB=AC,∠A=108°,请你在图中画一条射线(不必写画法),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写出底角的大小.34.在△ABC中,AB=AC,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PE∥AC交AB于点E,PE∥AB 交BC于点D,交AC于点F.(1)若点P在BC上(如图一),此时PD=0,可得结论:PD+PE+PF AB(填“>”“<”或“=”)(2)当点P在△ABC内(如图二)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要证明.35.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点,过D分别向AB,AC引垂线,垂足分别为E,F,CG是AB边上的高.(1)当D点在BC的什么位置时,DE=DF?并证明.(2)DE,DF,CG的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D在底边BC的延长线上,(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又存在怎样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综合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其中一边长为2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2cm B.4cm C.6cm D.8cm【分析】分为两种情况:2cm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或2cm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然后进一步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能否构成三角形.【解答】解:若2cm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则底边长为10﹣2﹣2=6(cm),2+2<6,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若2cm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腰长为(10﹣2)÷2=4(cm),此时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cm,4cm,4cm,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故选A.2.等腰三角形腰长为5,则其底边长a的取值范围为()A.0<a≤5 B.5≤a≤10 C.0<a<10 D.0<a<5【分析】由已知条件腰长是5,底边长为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三边关系可知:5﹣5<a<5+5,即0<a<10.故选C.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A.50°B.80°C.50°或80°D.20°或80°【分析】因为题中没有指明该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①当顶角是80°时,它的底角=(180°﹣80°)=50°;②底角是80°.所以底角是50°或80°.故选C.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于另一腰的夹角为5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顶角为()A.40°B.100°C.140°D.40°或140°【分析】分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解;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时,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1,三角形是锐角三角时,∵∠ACD=50°,∴顶角∠A=90°﹣50°=40°;如图2,三角形是钝角时,∵∠ACD=50°,∴顶角∠BAC=50°+90°=140°,综上所述,顶角等于40°或140°.故答案为:40°或14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等;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认真阅读每一问题给出的已知条件,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断正误.【解答】解: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正确;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正确;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等,正确;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就是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正确.故选D.6.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且DA=DC,BD=BA,则∠B的大小为()A.40°B.36°C.30°D.25°【分析】根据AB=AC可得∠B=∠C,CD=DA可得∠ADB=2∠C=2∠B,BA=BD,可得∠BDA=∠BAD=2∠B,在△ABD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解答】解:∵AB=AC,∴∠B=∠C,∵CD=DA,∴∠C=∠DAC,∵BA=BD,∴∠BDA=∠BAD=2∠C=2∠B,又∵∠B+∠BAD+∠BDA=180°,∴5∠B=180°,∴∠B=36°,故选B.7.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B=AC,∴∠ABC=∠ACB,∵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BE=BC,∴∠ACB=∠BEC,∴∠BEC=∠ABC=∠ACB,∴∠A=∠EBC,故选C.8.如图,在△ABC中,AB=AC=4,∠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分别交AB、AC 于M、N,则△AMN的周长为()A.12 B.4 C.8 D.不确定【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E=∠CBE,∠ACE=∠BC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BE=∠BEM,∠BCE=∠CEN,然后求出∠ABE=∠BEM,∠ACE=∠CEN,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BM=ME,CN=NE,然后求出△AMN的周长=AB+AC.【解答】解:∵∠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ABE=∠CBE,∠ACE=∠BCE,∵MN∥BC,∴∠CBE=∠BEM,∠BCE=∠CEN,∴∠ABE=∠BEM,∠ACE=∠CEN,∴BM=ME,CN=NE,∴△AMN的周长=AM+ME+AN+NE=AB+AC,∵AB=AC=4,∴△AMN的周长=4+4=8.故选C.9.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于点E,DF⊥AC于点F,对于下列结论:①AD⊥BC;②AE=AF;③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④AD上任意一点到点B,点C 的距离相等.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 B.2 C.3 D.4【分析】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AF,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D上任意一点到点B,点C的距离相等.【解答】解:∵AB=AC,AD平分∠BAC,∴AD⊥BC,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故①③正确;∵DE⊥AB于点E,DF⊥AC于点F,∴DE=DF,在Rt△ADE与Rt△AFD中,∴Rt△ADE≌Rt△AFD,∴AE=AF;故②正确;∵AB=AC,AD平分∠BAC,∴AD垂直平分BD,∴AD上任意一点到点B,点C的距离相等,故④正确;故选D.10.如图,在△ABC中,AB=AC,D、E、F分别在三边上,且BE=CD,BD=CF,G为EF的中点,则∠DGE 的度数是()A.45°B.60°C.90°D.120°【分析】首先连接DE,DF,由AB=AC,可得∠B=∠C,又由BE=CD,BD=CF,利用SAS可判定△BDE≌△CFD,即可得DE=DF,然后由三线合一的性质,证得DG⊥EF,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DE,DF,∵AB=AC,∴∠B=∠C,在△BDE和△CFD中,,∴△BDE≌△CFD(SAS),∴DE=DF,∵G为EF的中点,∴DG⊥EF,即∠DGE=90°.故选C.11.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1=50°,点A在直线a上,直线b上存在点B,使以点O、A、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B点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OAB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OB=AB时,②当OA=AB时,③当OA=OB时,分别求得符合的点B,即可得解.【解答】解:要使△OAB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OB=AB时,作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b的交点为B,此时有1个;②当OA=AB时,以点A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直线b的交点,此时有1个;③当OA=OB时,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直线b的交点,此时有2个,1+1+2=4,故选:D.12.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在OA,OB上,且△PMN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有()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分析】如图在OA、OB上截取OE=OF=OP,作∠MPN=60°,只要证明△PEM≌△PON即可推出△PMN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即可对称结论.【解答】解:如图在OA、OB上截取OE=OF=OP,作∠MPN=60°.∵OP平分∠AOB,∴∠EOP=∠POF=60°,∵OP=OE=OF,∴△OPE,△OPF是等边三角形,∴EP=OP,∠EPO=∠OEP=∠PON=∠MPN=60°,∴∠EPM=∠OPN,在△PEM和△PON中,,∴△PEM≌△PON.∴PM=PN,∵∠MPN=60°,∴△PNM是等边三角形,∴只要∠MPN=60°,△PMN就是等边三角形,故这样的三角形有无数个,故选D13.如图,在△PAB中,PA=P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4°,则∠P的度数为()A.44°B.66°C.88°D.92°【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证明△AMK≌△BKN,得到∠AMK=∠BKN,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A=∠MKN=44°,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PA=PB,∴∠A=∠B,在△AMK和△BKN中,,∴△AMK≌△BKN,∴∠AMK=∠BKN,∵∠MKB=∠MKN+∠NKB=∠A+∠AMK,∴∠A=∠MKN=44°,∴∠P=180°﹣∠A﹣∠B=92°,故选:D.14.如图,在△ABC中,AB=AC=8,点D在BC上,DE∥AB,DF∥AC,则四边形AFDE的周长是()A.24 B.18 C.16 D.12【分析】因为AB=AC,所以△ABC为等腰三角形,由DE∥AB,可证△CDE为等腰三角形,同理△BDF也为等腰三角形,根据腰长相等,将线段长转化,求周长.【解答】解:∵AB=AC=15,∴∠B=∠C,由DF∥AC,得∠FDB=∠C=∠B,∴FD=FB,同理,得DE=EC.∴四边形AFDE的周长=AF+AE+FD+DE=AF+FB+AE+EC=AB+AC=8+8=16.故四边形AFDE的周长是16.故选C.15.如图,△ABC中,∠ABC=63°,点D,E分别是△ABC的边BC,AC上的点,且AB=AD=DE=EC,则∠C 的度数是()A.21°B.19°C.18°D.17°【分析】设∠C=x.由DE=EC,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C=∠EDC=x,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ED=∠C+∠EDC=2x.同理表示出∠ADB=∠ABC=3x,则3x=63°,求出x即可.【解答】解:设∠C=x.∵DE=EC,∴∠C=∠EDC=x,∴∠AED=∠C+∠EDC=2x.∵AD=DE,∴∠AED=∠DAE=2x,∴∠ADB=∠DAE+∠C=3x.∵AB=AD,∴∠ADB=∠ABC=3x,∴3x=63°,∴x=21°.故选A.16.如图,已知AB=A1B,A1B1=A1A2,A2B2=A2A3,A3B3=A3A4…,若∠A=70°,则∠A n﹣1A n B n﹣1(n>2)的度数为()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B1A2A1,∠B2A3A2及∠B3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A n﹣1A n B n﹣1的度数.【解答】解:∵在△ABA1中,∠A=70°,AB=A1B,∴∠BA1A=70°,∵A1A2=A1B1,∠BA1A是△A1A2B1的外角,∴∠B1A2A1==35°;同理可得,∠B2A3A2=17.5°,∠B3A4A3=×17.5°=,∴∠A n﹣1A n B n﹣1=.故选:C.17.如图钢架中,∠A=10°,焊上等长的钢条来加固钢架,若P1A=P1P2,则这样的钢条至多需要()A.5根B.6根C.7根D.8根【分析】由于焊上的钢条长度相等,并且AP1=P1P2,所以∠A=∠P1P2A,则可算出∠P2P1P3的度数,并且和∠P1P3P2度数相等,根据平角的度数为180度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结合等腰三角形底角度数不大于90度即可求出最多能焊上的钢条数.【解答】解:如图:∵∠A=∠P1P2A=10°,∴∠P2P1P3=20°,∠P1P3P2=20°,∴∠P1P2P3=140°,∴∠P3P2P4=30°∴∠P3P4P2=30°∴∠P2P3P4=120°∴∠P4P3P5=40°∴∠P3P5P4=40°∴∠P3P4P5=100°∴∠P5P4P6=50°∴∠P4P6P5=50°∴∠P4P5P6=80°∴∠P6P5P7=60°,∴∠P6P7P5=60°,∴∠P5P6P7=60°,∴∠P8P6P7=70°,∴∠P6P8P7=70°,∴∠P6P7P8=40°,∴∠P8P7P9=80°,∴∠P7P9P8=80°,∴∠P9P8P7=20°,∴∠P9P8C=90°,此时就不能在往上焊接了,综上所述总共可焊上8条.故选D.18.如图,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C=BC=5,AB=8,D为底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DE⊥AC,DF⊥BC,垂足分别为E、F,则DE+DF的值为()A.3 B.4 C.D.【分析】连接AD,过点C作CE⊥AB于点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长,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AD,过点C作CE⊥AB于点E,∵AC=BC=5,AB=8,∴AE=4,∴CE==3,∴S△ABC=AB•CE=×8×3=12.∵DE⊥AC,DF⊥BC,∴S△ABC=S△ACD+S△BDC=AC•DE+BC•DF=×5×(DE+DF)=12,∴DE+DF=.二.填空题(共8小题)19.如图1是一把园林剪刀,把它抽象为图2,其中OA=OB.若剪刀张开的角为30°,则∠A=75度.【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OA=OB,∠AOB=30°,∴∠A=(180°﹣30°)=75°,故答案为:75.20.如图,AB=AC,FD⊥BC于D,DE⊥AB于E,若∠AFD=145°,则∠EDF=55度.【分析】首先求出∠C的度数,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从而利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出∠EDF.【解答】解:∵∠AFD=145°,∴∠CFD=35°又∵FD⊥BC于D,DE⊥AB于E ∴∠C=180°﹣(∠CFD+∠FDC)=55°∵AB=AC ∴∠B=∠C=55°,∴∠A=70°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可得:∠EDF=360°﹣(∠AED+∠AFD+∠A)=55°∴∠EDF为55°.故填55.21.如图,在△ABC中,AB=AC,∠BAC=36°,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若BE=a,AE=b,则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ABC的周长为2a+3b.【分析】由题意可知:AC=AB=a+b,由于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BAC=36°,所以易证AE=CE=BC=b,从可知△ABC的周长;【解答】解:∵AB=AC,BE=a,AE=b,∴AC=AB=a+b,∵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E=CE=b,∴∠ECA=∠BAC=36°,∵∠BAC=36°,∴∠ABC=∠ACB=72°,∴∠BCE=∠ACB﹣∠ECA=36°,∴∠BEC=180°﹣∠ABC﹣∠ECB=72°,∴CE=BC=b,∴△ABC的周长为:AB+AC+BC=2a+3b 故答案为:2a+3b.22.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且AB=BD,AD=DC,则∠C=36度.【分析】根据已知题目中所给的等量关系,用一个角分别表示出其他的角,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便可得出∠C的度数.【解答】解:由题意知,在△ABC中,AB=AC,所以∠B=∠C,又AB=BD,AD=DC,所以∠C=∠DAC,∠BAD=∠BDA=2∠C,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得,∠C+∠C+3∠C=180°,得∠C=36°.故填36.23.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C、BC上的点,AD=DE,AB=BE,∠A=80°,则∠BED=80°.【分析】先利用SSS证明△ABD≌△EB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出∠BED.【解答】解:在△ABD与△EBD中,,∴△ABD≌△EBD,∴∠BED=∠A=80°.故答案为80.24.如图所示,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cm2.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点P.则三角形PBC的面积是cm2.【分析】过点P作PE⊥BP,垂足为P,交BC于点E,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ABP=∠EBP,结合BP=BP 以及∠APB=∠EPB=90°即可证出△ABP≌△EBP(ASA),进而可得出AP=EP,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S=S EPC,再根据S△PBC=S△BPE+S EPC=S△ABC即可得出结论.△APC【解答】解:过点P作PE⊥BP,垂足为P,交BC于点E,如图所示.∵AP垂直∠B的平分线BP于点P,∴∠ABP=∠EBP.在△ABP和△EBP中,,∴△ABP≌△EBP(ASA),∴AP=EP.∵△APC和△EPC等底同高,∴S△APC=S EPC,∴S△PBC=S△BPE+S EPC=S△ABC=cm2.故答案为:cm2.25.如图,在△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C出发,按C→B→A的路径,以2cm 每秒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3或6或6.5或5.4时,△ACP是等腰三角形.【分析】由于没有说明哪一条边是腰,故需要分情况讨论.【解答】解:∵AC=6,BC=8,∴由勾股定理可知:AB=10,当点P在CB上运动时,由于∠ACP=90°,∴只能有AC=CP,如图1,∴CP=6,∴t==3,当点P在AB上运动时,①AC=AP时,如图2,∴AP=6,PB=AB﹣CP=10﹣6=4,∴t==6,②当AP=CP时,如图3,此时点P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过点P作PD⊥AC于点D,∴CD=AC=3,PD是△ACB的中位线,∴PD=BC=4,∴由勾股定理可知:AP=5,∴PB=5,∴t==6.5;③AC=PC时,如图4,过点C作CF⊥AB于点F,∴cos∠A==,∴AF=3.6,∴AP=2AF=7.2,∴PB=10﹣7.2=2.8,∴t==5.4;综上所述,当t为3或6或6.5或5.4时,△ACP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3或6或6.5或5.4.26.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OM=x,ON=x+4,点P是边OB上的点,若使点P,M,N 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x=0或x=4﹣4或4<x<4.【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先确定特殊位置时成立的x值,①如图1,当M与O重合时,即x=0时,点P恰好有三个;②如图2,构建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OMC,和半径为4的⊙M,发现M在点D的位置时,满足条件;③如图3,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种情况的画法:分别以M、N为圆心,以MN为半径画弧,与OB的交点就是满足条件的点P,再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通过画图发现,无论x取何值,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都存在一个,所以只要满足以MN为腰的三角形有两个即可.【解答】解:分三种情况:①如图1,当M与O重合时,即x=0时,点P恰好有三个;②如图2,以M为圆心,以4为半径画圆,当⊙M与OB相切时,设切点为C,⊙M与OA交于D,∴MC⊥OB,∵∠AOB=45°,∴△MC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C=OC=4,∴OM=4,当M与D重合时,即x=OM﹣DM=4﹣4时,同理可知:点P恰好有三个;③如图3,取OM=4,以M为圆心,以OM为半径画圆,则⊙M与OB除了O外只有一个交点,此时x=4,即以∠PMN为顶角,MN为腰,符合条件的点P有一个,以N圆心,以MN为半径画圆,与直线OB相离,说明此时以∠PNM为顶角,以MN为腰,符合条件的点P不存在,还有一个是以NM为底边的符合条件的点P;点M沿OA运动,到M1时,发现⊙M1与直线OB有一个交点;∴当4<x<4时,圆M在移动过程中,则会与OB除了O外有两个交点,满足点P恰好有三个;综上所述,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x=0或x=4﹣4或4.故答案为:x=0或x=4﹣4或4.三.解答题(共9小题)27.如图,已知AE平分∠BAC,BE⊥AE于E,ED∥AC,∠BAE=42°,求∠BED的度数.【分析】已知AE平分∠BAC,ED∥AC,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得∠DEA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和为360°求得∠BED度数.【解答】解:∵BE⊥AE∴∠AEB=90°∵AE平分∠BAC∴∠CAE=∠BAE=42°又∵ED∥AC∴∠AED=180°﹣∠CAE=180°﹣42°=138°∴∠BED=360°﹣∠AEB﹣∠AED=132°28.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求证:OE=OF.【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1=∠2,∠3=∠4,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证明:如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2=∠5,∠4=∠6,∵MN∥BC,∴∠1=∠5,∠3=∠6,∴∠1=∠2,∠3=∠4,∴EO=CO,FO=CO,∴OE=OF.29.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1)求证:∠CBE=∠BAD;(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AE=CE.直接写出条件.【分析】(1)根据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CAD=∠B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BE=∠CAD,再根据等量关系得到∠CBE=∠BAD.(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1)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CBE+∠C=∠CAD+∠C=90°,∠CAD=∠BAD,∴∠CBE=∠BAD.(2)当△ABC满足是等边三角形的条件时,AE=CE.30.文文和彬彬在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命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如图),她们对各自所作的辅助线描述如下:文文:“过点A作BC的中垂线AD,垂足为D”;彬彬:“作△ABC的角平分线AD”.数学老师看了两位同学的辅助线作法后,说:“彬彬的作法是正确的,而文文的作法需要订正.”(1)请你简要说明文文的辅助线作法错在哪里;(2)根据彬彬的辅助线作法,完成证明过程.【分析】(1)线段BC的中垂线可以直接作出的,不需要附带“过点A作”;(2)根据已知条件利用AAS可证△ABD≌△ACD,得出AB=AC.【解答】(1)解:作辅助线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2)证明:作△ABC的角平分线AD.∴∠BAD=∠CAD,在△ABD与△ACD中,∵,∴△ABD≌△ACD(AAS).∴AB=AC.31.如图,△ABC中,AB=AC,点D在AB上,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且BD=CE,DE交BC于F,求证:DF=EF.【分析】首先过点D作DM∥AC交BC于M,易证得△DMF≌△ECF,继而证得DF=EF.【解答】证明:过点D作DM∥AC交BC于M,∴∠DMB=∠ACB,∠FDM=∠E,∵AB=AC,∴∠B=∠ACB,∴∠B=∠DMB,∴BD=MD,∵BD=CE,∴MD=CE,在△DMF和△ECF中,,∴△DMF≌△ECF(AAS),∴DF=EF.32.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1)当∠BDA=115°时,∠BAD=25°;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小(填“大”或“小”);(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也在改变,判断当∠BDA等于多少度时,△ADE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将已知数值代入即可求出∠BAD,根据点D的运动方向可判定∠BDA的变化情况.(2)假设△ABD≌△DC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AB=DC=2,即可求得答案.(3)假设△ADE是等腰三角形,分为三种情况:①当AD=AE时,∠ADE=∠AED=40°,根据∠AED>∠C,得出此时不符合;②当DA=DE时,求出∠DAE=∠DEA=70°,求出∠BA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D,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DA即可;③当EA=ED时,求出∠DAC,求出∠BAD,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B.【解答】解:(1)∠BAD=180°﹣∠ABD﹣∠BDA=180°﹣40°﹣115°=25°;从图中可以得知,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小;故答案为:25°;小.(2)当△ABD≌△DCE时.DC=AB,∵AB=2,∴DC=2,∴当DC等于2时,△ABD≌△DCE;(3)∵AB=AC,∴∠B=∠C=40°,①当AD=AE时,∠ADE=∠AED=40°,∵∠AED>∠C,∴此时不符合;②当DA=DE时,即∠DAE=∠DEA=(180°﹣40°)=70°,∵∠BAC=180°﹣40°﹣40°=100°,∴∠BAD=100°﹣70°=30°;∴∠BDA=180°﹣30°﹣40°=110°;③当EA=ED时,∠ADE=∠DAE=40°,∴∠BAD=100°﹣40°=60°,∴∠BDA=180°﹣60°﹣40°=80°;∴当∠ADB=110°或80°时,△ADE是等腰三角形.33.如图1,△ABC中,AB=AC,∠A=36°,我们发现这个三角形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射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为此,请你解答问题;如图2,△ABC中,AB=AC,∠A=108°,请你在图中画一条射线(不必写画法),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写出底角的大小.【分析】先根据AB=AC,∠A=108°,求得∠C=36°,再过点A作∠DAC=36°,则△ACD和△ABD均为等腰三角形.【解答】解:如图2所示,由AB=AC,∠A=108°,可知∠C=36°,过点A在∠BAC内部作射线AD,使得∠DAC=36°,则△ABD中,∠BAD=72°,∠ADB=72°,△ACD中,∠DAC=∠C=36°,故△ACD和△ABD均为等腰三角形,故射线AD即为所求.34.在△ABC中,AB=AC,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PE∥AC交AB于点E,PE∥AB 交BC于点D,交AC于点F.(1)若点P在BC上(如图一),此时PD=0,可得结论:PD+PE+PF=AB(填“>”“<”或“=”)(2)当点P在△ABC内(如图二)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要证明.【分析】(1)先求出四边形PFA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可得PF=A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BPE=∠C,然后求出∠B=∠BPE,利用等角对等边求出PE=BE,然后求解即可;(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AEPF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证.【解答】解:(1)答:PD+PE+PF=AB.证明如下:∵点P在BC上,∴PD=0,∵PE∥AC,PF∥AB,∴四边形PFAE是平行四边形,∴PF=AE,∵PE∥AC,∴∠BPE=∠C,∴∠B=∠BPE,∴PE=BE,∴PE+PF=BE+AE=AB,∵PD=0,∴PD+PE+PF=AB;(2)当点P在△ABC内时,结论PD+PE+PF=AB仍然成立.证明:∵PE∥AC,PF∥AB,∴四边形AEPF为平行四边形,∴PE∥AF ∵PF∥AB,∴∠FDC=∠B,又∵AB=AC,∴∠B=∠C,∴∠FDC=∠C,∴DF=CF,∴DF+PE=CF+AF,即DF+PE=AC,又∵DF=PD+PF,AC=AB,∴PD+PF+PE=AB,即上述结论成立.35.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点,过D分别向AB,AC引垂线,垂足分别为E,F,CG是AB边上的高.(1)当D点在BC的什么位置时,DE=DF?并证明.(2)DE,DF,CG的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D在底边BC的延长线上,(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分析】(1)当点D在BC的中点时,DE=DF,根据AAS证△BED≌△CF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出即可;(2)连接AD,根据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BD的面积+三角形ACD的面积,进行分析证明;(3)类似(2)的思路,仍然用计算面积的方法来确定线段之间的关系.即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BD的面积﹣三角形ACD的面积.【解答】解:(1)当点D在BC的中点时,DE=DF,理由如下:∵D为BC中点,∴BD=CD,∵AB=AC,∴∠B=∠C,∵DE⊥AB,DF⊥AC,∴∠DEB=∠DFC=90°,在△BED和△CFD中,∴△BED≌△CFD(AAS),∴DE=DF.(2)DE+DF=CG.证明:连接AD,则S△ABC=S△ABD+S△ACD,即AB•CG=AB•DE+AC•DF,∵AB=AC,∴CG=DE+DF.(3)当点D在BC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不成立,但有DE﹣DF=CG.理由:连接AD,则S△ABD=S△ABC+S△ACD,即AB•DE=AB•CG+AC•DF∵AB=AC,∴DE=CG+DF,即DE﹣DF=CG.同理当D点在CB的延长线上时,则有DE﹣DF=CG,说明方法同上.。
等腰三角形专项训练(经典习题)
等腰三角形专项训练一、选择与填空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A.25°B.40°C.25°或40°D.不确定.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0,则顶角的度数为()A.600B.1200C.600或1500D.600或12003、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5,一边长为11,那么腰长为( )A.11 B.7 C.14 D.7或114、等边三角形的两条高线相交所成钝角的度数是( )A.105°B.120°C.135°D.150°5、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如果等腰三角形内一点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那么过这点与顶点的直线必垂直于底边; ②如果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向两个方向延长相等的线段, 那么延长线段的两个端点与顶点距离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④等腰三角形高上一点到底边的两端点距离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图形中一定有4条对称轴的是()A.长方形B.正方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7、下列图形:①两个点;②线段;③角;④长方形;⑤两条相交直线;⑥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5个B.3个C.4个D.6个8、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A.1条B.2条C.3条D.1条或3条9、若点P为⊿ABC内部一点,且PA=PB=PC,则点P是⊿ABC的()(A)三边中线的交点(B)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10若△ABC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11、等腰△ABC中,AB=AC=10,∠A=30°,则腰AB上的高等于___________.12、在△ABC中,AB=AC,AD⊥BC于D,由以上两个条件可得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结论即可)A13、如图5:在△ABC 中, ∠A=900,BD 平分∠ABC,交AC 于点D,已知AD=4.3㎝,则D 到BC 边的距离为__________.1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均为整数且周长为10,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______________. 15、在△ABC 中,AB=AC ,∠BAC=12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且BD=10cm ,则DC=____. 16、在△ABC 中,∠A=78°,点D ,E ,F 分别在边BC ,AB ,AC 上,BD=BE ,CD=CF ,•则∠EDF=_______. 17、如图,⊿MNP 中,∠P= 60,MN=NP ,MQ ⊥PN ,垂足为Q ,延长MN 至G ,取NG=NQ , 若⊿MNP 的周长为12,MQ=a ,则⊿MGQ 的周长为 ( ) (A) 8+2a (B )8+a (C ) 6+a (D )6+2a18、如图9-13所示,△ABC 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 于D ,交AC 于E ,BE =5厘米,△BCE 的周长是18厘米,则BC = 厘米二、作图题如图,A 、B 两个村庄在河岸的同一侧,现要在河岸上开设取水口,铺设灌溉管道。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一.选择题(共2小题)1.如图,∠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A.5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2.如图,已知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BC为边并且在AB的同一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连接AE交CD于M,连接BD交CE于N.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AE=BD ②CN=CM③MN∥AB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B.1C.2D.31题2题3题4题二.填空题(共1小题)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DE⊥AC,EF⊥AB,FD⊥BC,则△DEF 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____.三.解答题(共15小题)4.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EDF+∠EAF=180°,求证DE=DF.5.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请说明DE=BD+EC.6.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判断△ABC 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至E,使CE=CD.连接DE.(1)∠E等于多少度?(2)△DBE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8.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9.如图,△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且BD=CE,DE与BC相交于点F.求证:DF=EF.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C是斜边.∠B的角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CE与BD垂直且交BD延长线于E,求证:BD=2CE.11.(2012•牡丹江)如图①,△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一点,PE⊥AB,PF⊥AC,CH⊥AB,垂足分别为E、F、H.易证PE+PF=CH.证明过程如下:如图①,连接AP.∵PE⊥AB,PF⊥AC,CH⊥AB,∴S△ABP=AB•PE,S△ACP=AC•PF,S△ABC=AB•CH.又∵S△ABP+S△ACP=S△ABC,∴AB•PE+AC•PF=AB•CH.∵AB=AC,∴PE+PF=CH.(1)如图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PE、PF、CH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2)填空:若∠A=30°,△ABC的面积为49,点P在直线BC上,且P到直线AC的距离为PF,当PF=3时,则AB边上的高CH=_________.点P到AB边的距离PE=_________.12.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的题目:“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如图,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_________DB(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_________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1,AE=2,求CD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13.已知:如图,AF平分∠BAC,BC⊥AF于点E,点D在AF上,ED=EA,点P在CF上,连接PB交AF于点M.若∠BAC=2∠MPC,请你判断∠F与∠M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D与BE相交于点F.(1)线段AD与BE有什么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2)求∠BFD的度数.15.如图,在△ABC中,AB=BC,∠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BE=BF,连接AE、EF 和CF,求证:AE=CF.16.已知:如图,在△OAB中,∠AOB=90°,OA=OB,在△EOF中,∠EOF=90°,OE=OF,连接AE、BF.问线段AE与BF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17.(2006•郴州)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点,过D分别向AB,AC引垂线,垂足分别为E,F,CG是AB边上的高.(1)DE,DF,CG的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若D在底边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又存在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18.如图甲所示,在△ABC中,AB=AC,在底边BC上有任意一点P,则P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腰上的高),即PD+PE=CF,若P点在BC的延长线上,那么请你猜想PD、PE和CF之间存在怎样的等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小题)1.如图,∠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A.5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进行思考,结合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点D到AB的距离等于D到AC的距离即CD 的长,问题可解.解答:解:∵∠C=90°,AD平分∠BAC交BC于D∴D到AB的距离即为CD长CD=5﹣3=2故选C.2.如图,已知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BC为边并且在AB的同一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连接AE交CD于M,连接BD交CE于N.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AE=BD②CN=CM③MN∥AB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B.1C.2D.3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AC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根据SAS易证得△ACE≌△DCB,即可得①正确;由△ACE≌△DCB,可得∠EAC=∠NDC,又由∠ACD=∠MCN=60°,利用ASA,可证得△ACM≌△DCN,即可得②正确;又可证得△CMN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证得③正确.解答:解:∵△AC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ACD=∠BCE=60°,AC=DC,EC=BC,∴∠ACD+∠DCE=∠DCE+∠ECB,即∠ACE=∠DCB,∴△ACE≌△DCB(SAS),∴AE=BD,故①正确;∴∠EAC=∠NDC,∵∠ACD=∠BCE=60°,∴∠DCE=60°,∴∠ACD=∠MCN=60°,∵AC=DC,∴△ACM≌△DCN(ASA),∴CM=CN,故②正确;又∠MCN=180°﹣∠MCA﹣∠NCB=180°﹣60°﹣60°=60°,∴△CMN是等边三角形,∴∠NMC=∠ACD=60°,∴MN∥AB,故③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1小题)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DE⊥AC,EF⊥AB,FD⊥BC,则△DEF 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1:3.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求得:∠DFE=∠FED=∠EDF=60°,即可证得△DEF是正三角形,又由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到边的关系,即可求得DF:AB=1:,又由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ABC是正三角形,∴∠B=∠C=∠A=60°,∵DE⊥AC,EF⊥AB,FD⊥BC,∴∠AFE=∠CED=∠BDF=90°,∴∠BFD=∠CDE=∠AEF=30°,∴∠DFE=∠FED=∠EDF=60°,,∴△DEF是正三角形,∴BD:DF=1:①,BD:AB=1:3②,△DEF∽△ABC,①÷②,=,∴DF:AB=1:,∴△DEF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1:3.故答案为:1:3.三.解答题(共15小题)4.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EDF+∠EAF=180°,求证DE=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过D作DM⊥AB,于M,DN⊥AC于N,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N=DM,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平角定义求出∠AED=∠CF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推出△EMD≌△FND即可.解答:证明:过D作DM⊥AB,于M,DN⊥AC于N,即∠EMD=∠FND=90°,∵AD平分∠BAC,DM⊥AB,DN⊥AC,∴DM=DN(角平分线性质),∠DME=∠DNF=90°,在△EMD和△FND中,∴△EMD≌△FND,∴DE=DF.5.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请说明DE=BD+E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和DE∥BC,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等量代换,求证出DB=DO,OE=EC.然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DBO=∠OBC,∠ECO=∠OCB,∵DE∥BC,∴∠DOB=∠OBC=∠DBO,∠EOC=∠OCB=∠ECO,∴DB=DO,OE=EC,∵DE=DO+OE,∴DE=BD+EC.6.>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判断△ABC 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用(HL)证明△EBD≌△FCD,从而得出∠EBD=∠FCD,即可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解答:△ABC是等腰三角形.证明:连接AD,∵DE⊥AB,DF⊥AC,∴∠BED=∠CFD=90°,且DE=DF,∵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BD=DC,∴Rt△EBD≌Rt△FCD(HL),∴∠EBD=∠FCD,∴△ABC是等腰三角形.(1)∠E等于多少度?(2)△DBE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由题意可推出∠ACB=60°,∠E=∠CDE,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ACB=∠E+∠CDE,即可推出∠E的度数;(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D不但为AC边上的高,也是∠ABC的角平分线,即得:∠DBC=30°,然后再结合(1)中求得的结论,即可推出△DBE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CD=CE,∴∠E=∠CDE,∵∠ACB=∠E+∠CDE,∴,(2)∵△ABC是等边三角形,BD⊥AC,∴∠ABC=60°,∴,∵∠E=30°,∴∠DBC=∠E,∴△DBE是等腰三角形.8.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由△ABC中,∠ACB=90°,∠A=30°可以推出AB=2BC,同理可得BC=2BD,则结论即可证明.解答:解:∵∠ACB=90°,∠A=30°,∴AB=2BC,∠B=60°.又∵CD⊥AB,∴∠DCB=30°,∴BC=2BD.∴AB=2BC=4BD.9.如图,△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且BD=CE,DE与BC相交于点F.求证:DF=E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过D点作DG∥AE交BC于G点,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2,∠4=∠3,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2,则∠B=∠1,于是有DB=D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易得△DFG≌△EFC,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过D点作DG∥AE交BC于G点,如图,在△DFG和△EFC中,∴△DFG≌△EFC,∴DF=EF.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C是斜边.∠B的角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CE与BD垂直且交BD延长线于E,求证:BD=2C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延长CE,BA交于一点F,由已知条件可证得△BFE全≌△BEC,所以FE=EC,即CF=2CE,再通过证明△ADB≌△FAC可得FC=BD,所以BD=2CE.解答:证明:如图,分别延长CE,BA交于一点F.∵BE⊥EC,∴∠FEB=∠CEB=90°,∵BE平分∠ABC,∴∠FBE=∠CBE,又∵BE=BE,∴△BFE≌△BCE (ASA).∴FE=CE.∴CF=2CE.∵AB=AC,∠BAC=90°,∠ABD+∠ADB=90°,∠ADB=∠EDC,∴∠ABD+∠EDC=90°.又∵∠DEC=90°,∠EDC+∠ECD=90°,∴∠FCA=∠DBC=∠ABD.∴△ADB≌△AFC.∴FC=DB,∴BD=2EC.11.(2012•牡丹江)如图①,△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一点,PE⊥AB,PF⊥AC,CH⊥AB,垂足分别为E、F、H.易证PE+PF=CH.证明过程如下:如图①,连接AP.∵PE⊥AB,PF⊥AC,CH⊥AB,∴S△ABP=AB•PE,S△ACP=AC•PF,S△ABC=AB•CH.(1)如图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PE、PF、CH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2)填空:若∠A=30°,△ABC的面积为49,点P在直线BC上,且P到直线AC的距离为PF,当PF=3时,则AB边上的高CH=7.点P到AB边的距离PE=4或1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分析:(1)连接AP.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表示出S△ABP,S△ACP,S△ABC,再由S△ABP=S△ACP+S△ABC即可得出PE=PF+PH;(2)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2CH,再由△ABC的面积为49,求出CH=7,由于CH>PF,则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P为底边BC上一点,运用结论PE+PF=CH;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运用结论PE=PF+CH.解答:解:(1)如图②,PE=PF+CH.证明如下:∵PE⊥AB,PF⊥AC,CH⊥AB,∴S△ABP=AB•PE,S△ACP=AC•PF,S△ABC=AB•CH,∵S△ABP=S△ACP+S△ABC,∴AB•PE=AC•PF+AB•CH,又∵AB=AC,∴PE=PF+CH;(2)∵在△ACH中,∠A=30°,∴AC=2CH.∵S△ABC=AB•CH,AB=AC,∴×2CH•CH=49,∴CH=7.分两种情况:①P为底边BC上一点,如图①.∵PE+PF=CH,∴PE=CH﹣PF=7﹣3=4;②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如图②.∵PE=PF+CH,∴PE=3+7=10.故答案为7;4或10.12.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的题目:“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如图,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DB(填“>”,“<”或“=”).(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DB(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1,AE=2,求C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ECB=30°,求出∠DEB=30°,求出BD=BE 即可;(2)过E作EF∥BC交AC于F,求出等边三角形AEF,证△DEB和△ECF全等,求出BD=EF即可;(3)当D在CB的延长线上,E在AB的延长线式时,由(2)求出CD=3,当E在BA的延长线上,D在BC的延长线上时,求出CD=1.解答:解:(1)故答案为:=.(2)过E作EF∥BC交AC于F,∵等边三角形ABC,∴∠ABC=∠ACB=∠A=60°,AB=AC=BC,∴∠AEF=∠ABC=60°,∠AFE=∠ACB=60°,即∠AEF=∠AFE=∠A=60°,∴△AEF是等边三角形,∴AE=EF=AF,∵∠ABC=∠ACB=∠AFE=60°,∴∠DBE=∠EFC=120°,∠D+∠BED=∠FCE+∠ECD=60°,∵DE=EC,∴∠D=∠ECD,∴∠BED=∠ECF,在△DEB和△ECF中,∴△DEB≌△ECF,∴BD=EF=AE,即AE=BD,故答案为:=.(3)解:CD=1或3,理由是:分为两种情况:①如图1过A作AM⊥BC于M,过E作EN⊥BC于N,则AM∥EM,∵△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1,∵AM⊥BC,∴BM=CM=BC=,∵DE=CE,EN⊥BC,∴CD=2CN,∵AM∥EN,∴△AMB∽△ENB,∴=,∴=,∴BN=,∴CN=1+=,∴CD=2CN=3;②如图2,作AM⊥BC于M,过E作EN⊥BC于N,则AM∥EM,∵△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1,∵AM⊥BC,∴BM=CM=BC=,∵DE=CE,EN⊥BC,∴CD=2CN,∵AM∥EN,∴=,∴=,∴MN=1,∴CN=1﹣=,∴CD=2CN=113.已知:如图,AF平分∠BAC,BC⊥AF于点E,点D在AF上,ED=EA,点P在CF上,连接PB交AF于点M.若∠BAC=2∠MPC,请你判断∠F与∠M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AB=AC=CD,推出∠CDA=∠CAD=∠CPM,求出∠MPF=∠CDM,∠PMF=∠BMA=∠CMD,在△DCM和△PMF中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F=∠MCD,理由是:∵AF平分∠BAC,BC⊥AF,∴∠CAE=∠BAE,∠AEC=∠AEB=90°,在△ACE和△ABE中∵,∴△ACE≌△ABE(ASA)∴AB=AC,∵∠CAE=∠CDE∴AM是BC的垂直平分线,∴CM=BM,CE=BE,∴∠CMA=∠BMA,∵AE=ED,CE⊥AD,∴AC=CD,∴∠CAD=∠CDA,∵∠BAC=2∠MPC,又∵∠BAC=2∠CAD,∴∠MPC=∠CAD,∴∠MPC=∠CDA,∴∠MPF=∠CDM,∴∠MPF=∠CDM(等角的补角相等),∵∠DCM+∠CMD+∠CDM=180°,∠F+∠MPF+∠PMF=180°,又∵∠PMF=∠BMA=∠CMD,∴∠MCD=∠F.14.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D与BE相交于点F.(1)线段AD与BE有什么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2)求∠BFD的度数.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AC=∠C=60°,AB=CA,结合AE=CD,可证明△ABE≌△CAD,从而证得结论;(2)根据∠BFD=∠ABE+∠BAD,∠ABE=∠CAD,可知∠BFD=∠CAD+∠BAD=∠BAC=60°.解答:(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BAC=∠C=60°,AB=CA.在△ABE和△CAD中,∴△ABE≌△CAD∴AD=BE.(2)解:∵∠BFD=∠ABE+∠BAD,又∵△ABE≌△CAD,∴∠ABE=∠CAD.∴∠BFD=∠CAD+∠BAD=∠BAC=60°.15.如图,在△ABC中,AB=BC,∠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BE=BF,连接AE、EF和CF,求证:AE=C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已知利用SAS即可判定△ABE≌△CB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到AE=CF.解答:证明:∵∠ABC=90°,∴∠ABE=∠CBF=90°,又∵AB=BC,BE=BF,∴△ABE≌△CBF(SAS).∴AE=CF.16.已知:如图,在△OAB中,∠AOB=90°,OA=OB,在△EOF中,∠EOF=90°,OE=OF,连接AE、BF.问线段AE与BF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可以把要证明相等的线段AE,CF放到△AEO,△BFO中考虑全等的条件,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O=BO,OE=OF,再找夹角相等,这两个夹角都是直角减去∠BOE的结果,当然相等了,由此可以证明△AEO≌△BFO;延长BF交AE于D,交OA于C,可证明∠BDA=∠AOB=90°,则AE⊥BF.解答:解:AE与BF相等且垂直,理由:在△AEO与△BFO中,∵Rt△OAB与Rt△OEF等腰直角三角形,∴AO=OB,OE=OF,∠AOE=90°﹣∠BOE=∠BOF,∴△AEO≌△BFO,∴AE=BF.延长BF交AE于D,交OA于C,则∠ACD=∠BCO,由(1)知∠OAE=∠OBF,∴∠BDA=∠AOB=90°,∴AE⊥BF.17.(2006•郴州)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点,过D分别向AB,AC引垂线,垂足分别为E,F,CG是AB边上的高.(1)DE,DF,CG的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若D在底边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又存在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连接AD,根据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BD的面积+三角形ACD的面积,进行分析证明;(2)类似(1)的思路,仍然用计算面积的方法来确定线段之间的关系.即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BD的面积﹣三角形ACD的面积.解答:解:(1)DE+DF=CG.证明:连接AD,则S△ABC=S△ABD+S△ACD,即AB•CG=AB•DE+AC•DF,∵AB=AC,∴CG=DE+DF.(2)当点D在BC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不成立,但有DE﹣DF=CG.理由:连接AD,则S△ABD=S△ABC+S△ACD,即AB•DE=AB•CG+AC•DF∵AB=AC,∴DE=CG+DF,即DE﹣DF=CG.同理当D点在CB的延长线上时,则有DE﹣DF=CG,说明方法同上.18.如图甲所示,在△ABC中,AB=AC,在底边BC上有任意一点P,则P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腰上的高),即PD+PE=CF,若P点在BC的延长线上,那么请你猜想PD、PE和CF之间存在怎样的等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分析:猜想:PD、PE、CF之间的关系为PD=PE+CF.根据∵S△PAB=AB•PD,S△PAC=AC•PE,S△CAB=AB•CF,S△PAC=AC•PE,AB•PD=AB•CF+AC•PE,即可求证.解答:解:我的猜想是:PD、PE、CF之间的关系为PD=PE+CF.理由如下:连接AP,则S△PAC+S△CAB=S△PAB,∵S△PAB=AB•PD,S△PAC=AC•PE,S△CAB=AB•CF,又∵AB=AC,∴S△PAC=AB•PE,∴AB•PD=AB•CF+AB•PE,即AB(PE+CF)=AB•PD,∴PD=PE+CF.。
等腰三角形经典习题(必看)
等腰三角形经典习题(必看)题一:求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底和高的长度分别为x和y,求该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解题思路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底和高两边相等,可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面积公式为:$S = \frac{1}{2} \times x \times y$。
题二: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底的长度为x,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解题思路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底和两边相等,可以利用周长公式求解。
周
长公式为:$P = 2 \times x + 2 \times \sqrt{\frac{x^2}{4} + y^2}$。
题三:求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底和高的长度分别为x和y,求该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解题思路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求得。
顶角的弧度可以表
示为:$r = \arctan(\frac{y}{\frac{x}{2}})$,然后将弧度转换为角度:$a = \frac{180 \times r}{\pi}$。
总结
通过以上题,我们可以掌握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周长和顶角的
求解方法,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等腰三角形有重要
意义。
以上为等腰三角形经典习题,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等腰三角形经典练习题(5套)附带详细答案
等腰三角形经典练习题(5套)附带详细答案¥练习一一、选择题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一边长为6㎝,那么腰长为()A.6㎝B.10㎝C.6㎝或10㎝D.14㎝2.已知△ABC,AB =AC,∠B=65°,∠C度数是( )A.50° B.65° C.70° D.75°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A.过顶点的直线B.底边的垂线C.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D.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二、填空题4.等腰三角形的两个_______相等(简写成“____________”).5.已知△ABC,AB =AC,∠A=80°,∠B度数是_________.6.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比是1: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7.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则底边长5,周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8.如图AB=AD,AD∥BC,求证:BD平分∠ABC.(写出每步证明的重要依据)…9.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在AC、AB边上,且BC=BD,AD=DE=EB,求∠A的度数。
一、选择题1.B2.B3.C二、填空题4.底角,等边对等角~5.50°6.36°或90°7.16或17三、解答题8.如图AB=AD,AD∥BC,求证:BD平分∠ABC.证明:∵AB=AD(已知)∴∠ABD=∠ADB(等边对等角)∵AD∥BC(已知)}∴∠ADB=∠CB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D=∠CBD(等量代换)∴BD平分∠ABC.(角平分线定义)9.45练习2…一、选择题1.△ABC是等边三角形,D、E、F为各边中点,则图中共.有正三角形( )A.2个 B.3个C.4个 D.5个2.△ABC中,∠A:∠B:∠C=1:2:3,则BC:AB等于 ( )!A. 2:1 B.1:2 C.1:3 D.2 :3二、填空题3.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6㎝,则它的边长为 ________.4.等边三角形的两条高线相交所成钝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5.在△ABC中,∠A=∠B=∠C,则△ABC是_____三角形.6.△ABC中,∠AC B=90°∠B=60°,BC=3㎝,则AB=_______.三、解答题7.△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边BC上,DE∥AC,△BDE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说明理由.>8.已知:如图,P,Q是△ABC边上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9.已知:△ABC中,∠ACB=90°,AD=BD,∠A=30°,求证:△BDC是等边三角形.\AQ CPB一、选择题 1.D 2.B二、填空题 3.2㎝ 4.120° 5.等边)6.6㎝三、解答题7.△ABC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是∵△ABC 是等边三角形∴∠A =∠B =∠C=60° ∵DE ∥AC ,∴∠BED =∠A=60°,∠BDE =∠C =60° ∴∠B =∠BED =∠BDE、∴△ABC 是等边三角形 8.∠BAC=120°9.证明:∵△ABC 中,∠ACB=90°,∠A=30°(已知)∴∠A +∠B=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B= 90°-∠A= 90°-30°=60° ∵△ABC 中,∠ACB=90°,∠A=30°(已知)~∴BC=(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BDC 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经典练习题(5套)附带详细答案
练习一一、选择题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一边长为6㎝,那么腰长为()A.6㎝B.10㎝C.6㎝或10㎝D.14㎝2.已知△ABC,AB =AC,∠B=65°,∠C度数是( )A.50° B.65° C.70° D. 75°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A.过顶点的直线B.底边的垂线C.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D.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二、填空题4.等腰三角形的两个_______相等(简写成“____________”).5.已知△ABC,AB =AC,∠A=80°,∠B度数是_________.6.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比是1: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7.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则底边长5,周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8.如图AB=AD,AD∥BC,求证:BD平分∠ABC.(写出每步证明的重要依据)[9.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在AC、AB边上,且BC=BD,AD=DE=EB,求∠A的度数.一、选择题1.B2.B3.C二、填空题4.底角,等边对等角~5.50°6.36°或90°7.16或17三、解答题8.如图AB=AD,AD∥BC,求证:BD平分∠ABC.证明:∵AB=AD(已知)∴∠ABD=∠ADB(等边对等角)∵AD∥BC(已知)∴∠ADB=∠CB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D=∠CBD(等量代换)|∴BD平分∠ABC.(角平分线定义)9.45练习2一、选择题1.△ABC是等边三角形,D、E、F为各@边中点,则图中共.有正三角形( )A.2个 B.3个C.4个 D.5个2.△ABC中,∠A:∠B:∠C=1:2:3,则BC:AB等于 ( )A. 2:1 B.1:2 C.1:3 D.2 :3二、填空题3.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6㎝,则它的边长为 ________.4.等边三角形的两条高线相交所成钝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5.在△ABC中,∠A=∠B=∠C,则△ABC是_____三角形.6.△ABC中,∠AC B=90°∠B=60°,BC=3㎝,则AB=_______.—三、解答题7.△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边BC上,DE∥AC,△BDE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说明理由.8.已知:如图,P,Q是△ABC边上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9.已知:△ABC中,∠ACB=90°,AD=BD,∠A=30°,求证:△BDC是等边三角形.一、选择题[AQ CPB1.D 2.B二、填空题 3.2㎝ 4.120° 5.等边 6.6㎝ 三、解答题7.△ABC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是 ∵△ABC 是等边三角形;∴∠A =∠B =∠C=60° ∵DE ∥AC ,∴∠BED =∠A=60°,∠BDE =∠C =60° ∴∠B =∠BED =∠BDE ∴△ABC 是等边三角形 8.∠BAC=120°9.证明:∵△ABC 中,∠ACB=90°,∠A=30°(已知)∴∠A +∠B=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B= 90°-∠A= 90°-30°=60°∵△ABC 中,∠ACB=90°,∠A=30°(已知) ∴BC=(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BDC 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一)
等腰三角形习题精选(一)1.在△ABC中,AB=AC。
(1)若∠A=50°,则∠B=°,∠C=°;(2)若∠B=45°,则∠A=°,∠C=°;(3)若∠C=60°,则∠A=°,∠B=°;(4)若∠A=B,则∠A=°,∠C=°。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0°,则它的底角是。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一边长是6cm,则其他两边的长分别是。
4.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等于100°,则另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A.40°、40°B.100°、20°C.50°、50°D.40°、40°或20°、100°5.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是50°,则另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65°、65°B.50°、80°C.65°、65°或50°、80°D.50°、50°6.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10cm,另一边长是6cm,则它的周长是()A.26cmB.22cmC.16cmD.22cm或26cm7.已知:如图,AD∥BC,点E在AB的延长线上,且CE=CB。
求证:∠A=∠E。
8.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外角∠CAE的平分线。
求证:AD∥BC。
9.已知:如图,∠ACB=90°,D、E在AB上,AD=AC,BE=BC,求∠DCE的度数。
10.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cm和11cm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
11.已知,Rt△ABC中,∠ACB=90°,AB=8cm,D为AB中点,DE⊥AC于E,∠A=30°,求BC,CD和DE的长。
等腰三角形练习(含答案)
EDC A B F1.等腰三角形练习题(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A .顶角的平分线B .底边上的高C .底边上的中线D .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2.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 和9cm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7cm B .22cm C .17cm 或22cm D .18cm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 A .40° B .50° C .60° D .30°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A .100°B .100°或40°C .40°D .80°5.如图,C 、E 和B 、D 、F 分别在∠GAH 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 ,若∠A=18°,则∠GEF 的度数是( )A .80°B .90°C .100°D .108°EDCABHFG二、填空题6.等腰△ABC 的底角是60°,则顶角是________度. 7.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是指___________.8.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n °,则两个底角的角平分线所夹的钝角是_________. 9.如图,△ABC 中AB=AC ,EB=BD=DC=CF ,∠A=40°,则∠EDF•的度数是_____. 10.△ABC 中,AB=AC .点D 在BC 边上(1)∵AD 平分∠B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 是中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1.已知△ABC 中AB=AC ,AD ⊥BC 于D ,若△ABC 、△ABD 的周长分别是20cm 和16cm ,•求AD 的长.1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CB=CD ,求证:∠ABC=∠ADC.DCAB13.已知△ABC 中AB=AC ,点P 是底边的中点,PD ⊥AB ,PE ⊥AC ,垂足分别是D 、E ,• 求证:PD=PE.四、探究题14.如图,CD 是△ABC 的中线,且CD=12AB ,你知道∠ACB 的度数是多少吗?由此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请叙述出来与你的同伴交流.DCAB答案:1.D 2.B 3.A 4.C 5.B 6.607.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8.(90+12n )° 9.70° 10.略 11.6cm 12.连接BD ,∵AB=AD ,∴∠ABD=∠ADB .∵CB=CD ,∴∠CBD=∠CDB .∴∠ABC=∠ADC 13.连接AP ,证明AP 平分∠BAC .14.∠ACB=90°.结论:若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练习题(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如图1,已知OC 平分∠AOB ,CD ∥OB ,若OD=3cm ,则CD 等于( )A .3cmB .4cmC .1.5cmD .2cmD C A BE D ABFEDCABH F(1) (2) (3)2.△ABC 中AB=AC ,∠A=36°,BD 平分∠ABC 交AC 于D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如图2,△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过点F 作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那么下列结论:①△BDF 和△CEF 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 ;•③△ADE 的周长等于AB 与AC 的和;④BF=CF .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4.如图3,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角平分线AE 交CD 于H ,EF ⊥AB 于F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CD=∠B B .CH=CE=EFC .CH=HD D .AC=AF 二、填空题5.△ABC 中,∠A=65°,∠B=50°,则AB :BC=_________.6.已知AD 是△ABC 的外角∠EAC 的平分线,要使AD•∥BC ,•则△ABC•的边一定满足________. 7.△ABC 中,∠C=∠B ,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E=•2cm ,•且DE•∥BC ,•则AD=________. 8.一灯塔P 在小岛A 的北偏西25°,从小岛A 沿正北方向前进30海里后到达小岛,•此时测得灯塔P 在北偏西50°方向,则P 与小岛B 相距________. 三、解答题 9.如图,已知AB=AC ,E 、D 分别在AB 、AC 上,BD 与CE 交于点F ,•且∠ABD=•∠ACE , 求证:BF=CF .E D CA BF10.如图,△ABC 中BA=BC ,点D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DF ⊥AC 于F 交BC 于E ,• 求证:△DBE 是等腰三角形.ED CABF四、探究题11.如图,AF 是△ABC 的角平分线,BD ⊥AF 交AF 的延长线于D ,DE ∥AC•交AB 于E , 求证:AE=BE .ECABF答案:1.A 2.C 3.A 4.C 5.1 6.AB=AC 7.2cm 8.30海里9.连接BC ,∵AB=AC ,∴∠ABC=∠ACB ,又∵∠ABD=∠ACE ,∴∠FBC=∠FCB ,∴FB=FC 10.证明∠D=∠BED11.证明∠EAD=∠EDA ,∠EBD=∠EDB 分别得到AE=DE ,BE=DE。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40题含答案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内…………○…………装…………○…………订…………○…………线…………○…………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AD ,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AC ,∠CAD=20°,则∠ACE 的度数是( )A .20°B .35°C .40°D .70°2.如图,∠B=∠C=90°,M 是BC 的中点,DM 平分∠ADC ,且∠ADC=110°,则∠MAB=( )A .30°B .35°C .45°D .60°3.如图,在△ABC 中,AB=AC ,∠C=70°,△AB′C′与△ABC 关于直线EF 对称,∠CAF=10°,连接BB′,则∠ABB′的度数是( )A .30°B .35°C .40°D .45°4.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 >90°,点D 为BC 的中点,点E 在AC 上,将△CDE 沿DE 折叠,使得点C 恰好落在BA 的延长线上的点F 处,连结AD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 .AE=EFB .AB=2DE试卷第2页,总14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C .△ADF 和△ADE 的面积相等D .△ADE 和△FDE 的面积相等5.如图,在△ABC 中,AC=BC ,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AE ∥BD ,点ED 在AC 同侧,若∠CAE=118°,则∠B 的大小为( )A .31°B .32°C .59°D .62°6.如图,锐角三角形ABC 中,直线L 为BC 的中垂线,直线M 为∠ABC 的角平分线,L 与M 相交于P 点.若∠A=60°,∠ACP=24°,则∠ABP 的度数为何?( )A .24°B .30°C .32°D .36°7.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 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 )条. A .3B .4C .5D .68.AD 与BE 是△ABC 的角平分线,D ,E 分别在BC ,AC 上,若AD=AB ,BE=BC ,则∠C=( )A .69°B .°C .°D .不能确定9.如图,以平面镜AD 和DC 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的另一个侧面BC 上开有一个小孔P ,一位观察者在盒外沿与BC 平行方向走过时,则通过小孔能几次看到光源S 所发出的光线(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内…………○…………装…………○…………订…………○…………线…………○…………A .1次B .2次C .3次D .4次10.如图,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其中∠BAC=60°,BC=6,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将BD ,CD 翻折使得B′,C′分别落在AB ,AC 边上,(B 与B′,C 与C′分别对应),点D 从点B 运动运动至点C ,△B′C′D 面积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减小B .一直不变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试卷第4页,总14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第Ⅱ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Ⅱ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9小题)11.如图,在△ABC 中,AC=10,BC=6,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则△BCE 的周长是 .12.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AB=BC=BD ,∠ABC=80°,则∠ADC 等于 °.13.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106°,EF 、MN 分别是AB 、AC 的垂直平分线,点E 、M 在BC 上,则∠EAN= .1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20°,则顶角的度数是 .15.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16,点E 在边AB 上,AE=3,点F 是边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的一个动点,把△EBF 沿EF 折叠,点B 落在B′处.若△CDB′恰为等腰三角形,则DB′的长为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内…………○…………装…………○…………订…………○…………线…………○…………16.如图,在△ABC 中,∠ACB=90°,AB=5,BC=3,P 是AB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 重合),将△BCP 沿CP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CP ,连接B′A ,则B′A 长度的最小值是 .17.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AD 的中点,连结BE ,将△ABE 沿着BE 翻折得到△FBE ,EF 交BC 于点H ,延长BF 、DC 相交于点G ,若DG=16,BC=24,则FH= .18.若n 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α1、α2、…、αn 两两不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被一条直线分得的两个较小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则α1+α2+…+αn = .19.一个三角形有一内角为48°,如果经过其一个顶点作直线能把其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它的最大内角可能是 .评卷人得 分三.解答题(共21小题)20.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BC 交AB 于点E ,EF ∥AC ,EF 分别交BC 、BD 于点F 、G . (1)求证:BE=CF ;试卷第6页,总14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2)若AE=BE ,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直角三角形.21.如图,在△ABC 中,AB=AC ,CD 是∠ACB 的平分线,DE ∥BC ,交AC 于点E .(1)求证:DE=CE .(2)若∠CDE=35°,求∠A 的度数.22.如图,在△ABC 中,AB=AC ,点D ,点E 分别是BC ,AC 上一点,且DE ⊥AD .若∠BAD=55°,∠B=50°,求∠DEC 的度数.23.如图,在△ACB 中,AC=BC ,AD 为△ACB 的高线,CE 为△ACB 的中线. 求证:∠DAB=∠ACE .24.求证:角平分线和中线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内…………○…………装…………○…………订…………○…………线…………○…………25.已知如图,在△ABC 中,∠B=45°,点D 是BC 边的中点,DE ⊥BC 于点D ,交AB 于点E ,连接CE . (1)求∠AEC 的度数;(2)请你判断AE 、BE 、AC 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6.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BC 交AB 于点E . (1)求证:BE=DE ;(2)若AB=BC=10,求DE 的长.27.如图,△ABC 中,∠C=Rt ∠,AB=5cm ,BC=3cm ,若动点P 从点C 开始,按C→A→B→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设出发的时间为t 秒. (1)出发2秒后,求△ABP 的周长. (2)问t 为何值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Q ,从点C 开始,按C→B→A→C 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若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P 、Q 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 为何值时,直线PQ 把△ABC 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试卷第8页,总14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28.(1)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如图①,Rt △ABC 中,∠C=90°,,求证:∠B=30°,请你完成证明过程.(2)如图②,四边形ABCD 是一张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沿过点D 的折痕将纸片翻折,使点A 落在EF 上的点A′处,折痕交AE 于点G ,请运用(1)中的结论求∠ADG 的度数和AG 的长.(3)若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③所示的方式折叠,B 、D 两点恰好重合于一点O (如图④),当AB=6,求EF 的长.29.如图,△ACB 和△DCE 均为等腰三角形,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1)如图1,若∠CAB=∠CBA=∠CDE=∠CED=50° ①求证:AD=BE ; ②求∠AEB 的度数.(2)如图2,若∠ACB=∠DCE=120°,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BN 为△ABE 中AE 边上的高,试证明:AE=2CM +BN .30.已知如图1:△ABC 中,AB=AC ,∠B 、∠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AC 于E 、F .①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请说明EF 与BE 、CF 间有怎样的关系.……○…………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内…………○…………装…………○…………订…………○…………线…………○…………②若AB ≠AC ,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请分别指出它们.另第①问中EF 与BE 、CF 间的关系还存在吗?③若△ABC 中,∠B 的平分线与三角形外角∠ACD 的平分线CO 交于O ,过O 点作OE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如图3,这时图中还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EF 与BE 、CF 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31.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究下面命题的正确性: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为此,请你解答问题(1).(1)已知:如图①,在△ABC 中,AB=AC ,∠A=36°,直线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求证:△ABD 与△DBC 都是等腰三角形;(2)在证明了该命题后,小乔发现:下面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②、③也具有这种特性.请你在图②、图③中分别画出一条直线,把它们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出所有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3)接着,小乔又发现:其它一些非等腰三角形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即过它其中一个顶点画一条直线可以将原三角形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请你画出两个不同类型且具有这种特性的三角形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可能的各试卷第10页,总14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内角的度数.(说明:要求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不相似,且不是等腰三角形.) (4)请你写出两个符合(3)中一般规律的非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32.阅读理解如图1,△ABC 中,沿∠BAC 的平分线AB 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 1A 1C 的平分线A 1B 2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 n A n C 的平分线A n B n +1折叠,点B n 与点C 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BAC 是△ABC 的好角.小丽展示了确定∠BAC 是△ABC 的好角的两种情形.情形一:如图2,沿等腰三角形ABC 顶角∠BAC 的平分线AB 1折叠,点B 与点C 重合;情形二:如图3,沿∠BAC 的平分线AB 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 1A 1C 的平分线A 1B 2折叠,此时点B 1与点C 重合. 探究发现(1)△ABC 中,∠B=2∠C ,经过两次折叠,∠BAC 是不是△ABC 的好角? (填“是”或“不是”).(2)小丽经过三次折叠发现了∠BAC 是△ABC 的好角,请探究∠B 与∠C (不妨设∠B >∠C )之间的等量关系.根据以上内容猜想:若经过n 次折叠∠BAC 是△ABC 的好角,则∠B 与∠C (不妨设∠B >∠C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 . 应用提升(3)小丽找到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为15°、60°、105°,发现60°和105°的两个角都是此三角形的好角.请你完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试求出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使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此三角形的好角.33.如图,在等腰△ABC 中,AB=AC ,点D 在BC 上,且AD=AE . (1)若∠BAC=90°,∠BAD=30°,求∠EDC 的度数? (2)若∠BAC=a (a >30°),∠BAD=30°,求∠EDC 的度数? (3)猜想∠EDC 与∠BAD 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试卷第11页,总14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内…………○…………装…………○…………订…………○…………线…………○…………34.如图,在△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DM 交AC 于D ,BC 边的垂直平分线EN 交BC 于E ,DM 与EN 相交于点F (1)若△CMN 的周长为20cm ,求AB 的长; (2)若∠MFN=70°,求∠MCN 的度数.35.在△ABC 中,AB=AC ,BG ⊥AC 于G ,DE ⊥AB 于E ,DF ⊥AC 于F . (1)如图1,若D 是BC 边上的中点,∠A=45°,DF=3,求AC 的长; (2)如图2,D 是线段BC 上的任意一点,求证:BG=DE +DF ;(3)在图3,D 是线段BC 延长线上的点,猜想DE 、DF 与BG 的关系,并证明.36.已知:如图,在△ABC 中,∠ABC=3∠C ,∠1=∠2,BE ⊥AE . 求证:AC ﹣AB=2BE .37.如图,△ABC 中,∠ABC=∠ACB ,点D 在BC 所在的直线上,点E 在射线AC 上,且AD=AE ,连接DE .(1)如图①,若∠B=∠C=35°,∠BAD=80°,求∠CDE 的度数; (2)如图②,若∠ABC=∠ACB=75°,∠CDE=18°,求∠BAD 的度数;试卷第12页,总14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3)当点D 在直线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运动时,试探究∠BAD 与∠C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8.点P 是△ABC 内一点,PG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PBC=∠A ,BP 、CP 的延长线交AC 、AB 于D 、E ,求证:BE=CD .39.如图,已知△ABC 中,AB=AC ,BC=6,AM 平分∠BAC ,D 为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BC . (1)求ME 的长;(2)求证:△DMC 是等腰三角形.40.如图,在△ABC 中,AB=AC ,∠BAC=100°,点D 在BC 边上,△ABD 、△AFD 关于直线AD 对称,∠FAC 的角平分线交BC 边于点G ,连接FG . (1)求∠DFG 的度数.(2)设∠BAD=θ,当θ为何值时,△DFG 为等腰三角形?试卷第13页,总14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内…………○…………装…………○…………订…………○…………线…………○…………试卷第14页,总14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等腰三角形》证明题题型归类训练(十二种题型)
《等腰三角形》证明题题型归类训练(十二种题型)等腰三角形证明题题型归类训练(十二种题型)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题型题目:定义等腰三角形并给出一个例子。
解析: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例如,三角形ABC中AB=AC,那么三角形ABC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题型题目:已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角A=40°,求角B和角C的度数。
解析:由于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B=AC。
又因为角A=40°,所以角B=角C=(180°-40°)/2=70°。
3. 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关系题型题目: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5cm,AC=5cm,BC=8cm,求角B和角C的度数。
解析:由于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B=AC。
又因为BC=8cm,所以角B和角C是等角,可以使用余弦定理来求解。
根据余弦定理,设角B和角C的度数为x°,则BC² = AB² + AC² - 2 * AB * AC * cos(x°)8² = 5² + 5² - 2 * 5 * 5 * cos(x°)64 = 50 - 50 * cos(x°)50 * cos(x°) = -14cos(x°) = -14/50x ≈ 120°所以角B和角C的度数约为120°。
4. 等腰三角形的高题型题目: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5cm,AC=5cm,BC=8cm,求高的长度。
解析:由于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B=AC。
又因为BC=8cm,所以角B和角C是等角,可以使用正弦定理来求解。
根据正弦定理,设等腰三角形ABC的高为h,角B和角C的度数为x°,则h/sin(x°) = BC/sin(90°)h/sin(x°) = 8/sin(90°)h/sin(x°) = 8/1h/sin(x°) = 8所以等腰三角形ABC的高的长度为8cm。
等腰三角形练习题
综合训练层次题一、填空题1.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为3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_.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是底角的4倍,那么它的顶角是________.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6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4.如图,在中,平分,那么D点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5.如图,在中,平分,假设,那么.6.如图,,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那么.7.如图,中,DE垂直平分的周长为13,那么的周长为__________.8.如图,如果点M在的平分线上且厘米,那么,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那么的周长为__________.二、解答题1.如图,中,,试说明:.2.如图,求作一点P,使,并且使点P到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并说明你的理由.3.教师正表达这样一道题:请同学们画出一个,然后画出的中垂线,且交于点P.请同学们想一下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如何?小明马上就说:“相等.〞他是随便说的吗?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如图,中,DE垂直平分AC,交C于点E,交BC于点D,的周长是20厘米,AC长为8厘米,你能判断出的周长吗?试试看.5.有一个三角形的支架如下图,,小明过点A和BC边的中点D 又架了一个细木条,经测量,你在不用任何测量工具的前提下,能得到和的度数吗?6.请你在纸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如图〕,使得.〔1〕请你判断一下与有什么大小关系呢?你的依据是什么?〔2〕请你再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假设只知道与相等,请你判断一下这个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呢?并说明你的探索思路.〔3〕由第〔2〕你会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呢?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4〕现在给出两个三角形〔如图〕,请你把图〔1〕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把图〔2〕分割成三个等腰三角形.动动脑筋呀!参考答案:一、1.30°或75° 2.120° 3.15厘米 4.4 5.30°,DC6.20° 7.19 8.6cm,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9.22.二、1.提示:在AB上截取,易说明≌,从而可说明,所以2.提示:作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和的角平分线,两线交点即为所求点.3.我同意小明的说法.如图,∵点P是AB的中垂线上一点,∴.∵点P是是AC中垂线上一点,∴.∴.4.垂直平分AC,∴.的周长是20厘米,∴.∴即.又,∴厘米.5.为BC边的中点,∴AD又是BC边的高线和的角平分线.∴.∴.6.〔1〕相等、依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如图,证明:过点A作,在和中,,∴≌,∴〔3〕两个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4〕如图.根底训练层次题一、填空题1.以下几何图形中:〔1〕平行四边形;〔2〕线段;〔3〕角;〔4〕圆;〔5〕正方形;〔6〕任意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____.2.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3.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均为,它们均有一局部被木板遮住了,你能相当快的说出它们被遮住的顶角或底角各是多少度吗?5.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认为它有____条对称轴.对于等腰三角形对称轴的问题,芳芳、丽丽、园园有了不同的看法.芳芳:“我认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丽丽:“我认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中线所在的直线.〞园园:“我认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高线所在的直线.〞你认为她们谁说的对呢?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答题1.指出以下图形的所有对称轴数,并画出其中一条对称轴.2.:如图,于E,且,,求的度数.3.如图,,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求的度数.参考答案一、1.〔2〕〔3〕〔4〕〔5〕2.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70°,90°,30°.5.一,全对,因为等腰三角形这三线合一.二、1.〔1〕5条〔2〕5条〔3〕2条2.3.30°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等于,那么另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A〕,〔B〕,〔C〕,〔D〕,或,〔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D〕,,或,,〔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比顶角大,那么顶角为〔〕〔A〕〔B〕〔C〕〔D〕〔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A〕顶角〔B〕顶角的一半〔C〕顶角的2倍〔D〕底角的一半〔5〕在以下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A〕等腰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C〕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D〕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中线〔6〕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另一边长为,那么它的周长为〔〕〔A〕〔B〕〔C〕〔D〕或〔7〕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另一边长为,那么它的周长为〔〕〔A〕〔B〕〔C〕〔D〕或〔8〕在中,,假设的周长为24,那么的取值范围是〔〕〔A〕〔B〕〔C〕〔D〕〔9〕在中,,假设的周长为24,那么的取值范围是〔〕〔A〕〔B〕〔C〕〔D〕〔10〕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和这边上的中线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1〕如图, .那么〔〕〔A〕〔B〕〔C〕〔D〕〔12〕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局部的差为 .那么腰长为〔〕〔A〕〔B〕〔C〕或〔D〕以上答案都不对〔1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与相邻外角的关系是〔〕〔A〕底角大于相邻外角〔B〕底角小于或等于相邻外角〔C〕底角大于或等于相邻外角〔D〕底角小于相邻外角〔14〕的周长为,且,又,D为垂足,的周长为,那么AD的长为〔〕〔A〕〔B〕〔C〕〔D〕二、填空题〔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2〕有一个底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3〕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4〕有一个内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5〕有一个内角为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6〕如果中,,它的两边长为和,那么它的周长为________.〔7〕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整数且它的周长为,那么它的三边长为______.〔8〕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那么它的底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9〕等边三角形的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是________.〔1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和为,那么其顶角的度数为______.〔11〕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那么它的边长为________.〔12〕在等腰三角形中,如果顶角是一个底角的2倍,那么顶角等于_____度;如果一个底角是顶角的2倍,那么顶角等于_______度.〔13〕如图,,交BC于点D,,那么BC的长为_________.〔14〕如图,在中,,BD是的角平分线,且,,那么 _______.〔15〕如图,在中,D是AC上的一点,且,,那么 _______, ______, ________.三、解答题〔1〕如图,:在中,,,BD是的角平分线,求的度数.〔2〕如图,:在中,,,BD是的高,求的度数.〔3〕如图,:在中,,,,求的度数.〔4〕如图,:在中,D是AC上一点,且, .求:的度数.〔5〕如图,:在中, ,CD平分交AB于D点,假设 .求:的度数.〔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在AB和AC上,且,BE和CD相交于点P.求:的度数.〔7〕如图,:在中,,,点O在内,且,求:的度数.〔8〕如图,:在中,,,, .求:的度数.〔9〕如图,:在中,, .求: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D 〔3〕D 〔4〕B 〔5〕B 〔6〕D 〔7〕C〔8〕C 〔9〕C 〔10〕C 〔11〕D 〔12〕B 〔13〕D 〔14〕C 二、填空题〔1〕,,〔2〕,〔3〕,〔4〕,或,〔5〕,〔6〕〔7〕或〔8〕〔9〕〔10〕〔11〕〔12〕90;36 〔13〕〔14〕〔15〕;;三、1.计算题〔1〕解:由,,得 .∴,∴ .〔2〕由,得又∵,∴〔3〕解:由条件易得,,,且∴,又∴∴〔4〕解:,∴,,∴〔5〕解:,∴,∴〔6〕解:易证,∴ .〔7〕解:∵,∴∴〔8〕解:由条件易证 .∴∴∴〔9〕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综合习题精选
一、解答题(共23小题)
1、如图,三条公路围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要在这个区域中建一个加油站,使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都相等,加油站应建在什么位置?请用尺规作图,找出建造加油站的位置.
2、在某河流的北岸有A、B两个村子,A村距河北岸的距离为1千米,B村距河北岸的距离为4千米,且两村相距5千米,现以河北岸为x轴,A村在y轴正半轴上(单位:千米).
(1)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A、B两村的位置,写出其坐标.
(2)近几年,由于乱砍滥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A、B两村面临缺水的危险.两村商议,共同在河北岸修一个水泵站,分别向两村各铺一条水管,要使所用水管最短,水泵站应修在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水泵站的位置,并求出所用水管的长度.
3、作图题: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
(1)如图所示,104国道OA和327国道OB在曲阜市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建一个货站P,使P到OA和OB的距离相等,且使PC=PD,用尺规作出P点的位置.(2)在图中直线上找到一点M,使它到A、B两点的距离和最小.
4、平面是这样,那曲面呢?我们再看一题(如图1),从A到B,怎样走最近呢?与前两题相同,把圆柱体展开(如图2),此时,只有A点位于与长方形的交界处时,才是最短路径,且只有一条最短路径AB.
从上面几题可以看出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都可先把立题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再思考.而且得出正方体有6条最短路径;长方体有2条最短路径;圆柱有1条最短路径.这短短的八个字还真是奥妙无穷啊!
探究问题一:已知,A,B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如图所示)
探究问题二:已知,A,B在直线L的同一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如图所示)
探究问题三: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B,C,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如图所示)
探究问题四:AB是锐角MON内部一条线段,在角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C,D组成四边形,使四边形周长最小.(如图所示)
5、求点P(2,3)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
6、如图,分别作点A(﹣3,0),B(﹣2,2)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A′、
B′.
(1)A′点坐标为_________,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2)四边形ABB′A′的面积为_________.
7、如图,在△ABC中,DE⊥BC,交AC于F,交BA的延长线于E,且AE=AF,
则△ABC是等腰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8、如图,上午8时,一条船从A处出发,以15海里/h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h后到达B处.从B处望灯塔C测得∠NBC=84°,若该船沿着这个方向行驶,12时刚好到达灯塔C,则B点与灯塔C相距多远?
9、如图,已知∠EAC是△ABC的外角,∠1=∠2,AD∥BC,请说明AB=AC的理由.
10、(2001•海南)如图,在△ABC中,已知∠ABC=46°,∠ACB=80°,延长BC至D,使CD=CA,连接AD,求∠BAD的度数.
11、(2009•本溪)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_________度;
(2)设∠BAC=α,∠BCE=β.
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12、如图,△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边BC,AB,AC上,且BD=CF,∠EDF=∠B,图中是否存在和△BDE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3、(2010•贵港)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为AB上一点,E为A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BD,连接DE交BC于点P.
(1)求证:PE=PD
(2)若CE:AC=1:5,BC=10,求BP的长.
14、(2009•河南)如图所示,∠BAC=∠ABD,AC=BD,点O是AD、BC的交点,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OE和AB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15、(2006•日照)如图,已知,等腰Rt△OAB中,∠AOB=90°,等腰Rt△EOF中,∠EOF=90°,连接AE、BF.
求证:(1)AE=BF;(2)AE⊥BF.
16、(2005•云南)已知: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O是底边BC上的中点,OD⊥AB于D,OE⊥AC于E.求证:AD=AE.
17、(2002•三明)已知:如图△ABC中,AB=AC,CD、BE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AD=AE.
18、(2000•上海)如图,在△ABC中,AB=AC,E是AB的中点.以点E为圆心,EB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D,连接ED,井延长ED到点F,使DF=DE,连接FC.求证:∠F=∠A.
19、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如下图①,已知在△ABC中,AB=AC,P是△ABC内部任意一点,将AP绕A顺时针旋转至AQ,使得∠QAP=∠BAC,连接BQ、CP,则BQ=CP.”
(1)小亮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他通过对图①的分析,证明了△ABQ≌△ACP,从而证得BQ=CP.请你帮小亮完成证明.
(2)之后,小亮又将点P移到等腰三角形ABC之外,原题中的条件不变,“BQ=CP”仍然成立吗?若成立,请你就图②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四边形ABCD中,CD∥AB,E是AD中点,CE交BA延长线于点F.
(1)试说明:CD=AF;
(2)若BC=BF,试说明:BE⊥CF.
21、如图,在△ABC中,AB=AC,∠BAC=100°,MP、NQ分别垂直平分AB、AC,求∠1,∠2的度数.
22、如图,△ABC中,AB=AD=DC,∠BAD=51°,求∠B、∠C的度数.
23、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求它的底边BC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