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听课点评
《湖心亭看雪》课堂观察之学生活动评价
《湖心亭看雪》课堂观察之学生活动评价初三语文组本组成员主要负责观察学生活动,通过讨论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点评价:根据教师设置的三个流程,即复述、感受、点评三个流程,学生主要完成了复述、感受、点评这三个学习任务。
首先,复述环节。
教师设置此流程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以及复述的能力,进而解决文言文的翻译。
从学生的活动中,复述、概括、翻译的能力得到了训练,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在此环节中,教师指令指向不明,以致学生冷场,答非所问。
教师问:“有什么重要情节?”一学生回答:“一个人去湖心亭看雪,拉‘我’一同喝酒。
”其实回答已经完整,老师提高要求,要求用四个字概括,结果学生找了“人鸟俱绝”“玉雪湖中”“喜遇知己”“舟子喃喃”等词,要求是“情节”,学生找的是“情景”,明显偏离问题指向,老师也没有纠正过来。
如果老师对第一个回答这样要求:这位同学找准了两个重要的情节,请同学们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
这样指向明确,学生直接可以得出“湖上看雪”和“亭中饮酒”,正好与对联对应。
因为教师的指向不明,以至于在这个地方花了很多时间,而且也没有与对联对应。
此外,教师导入后,直接进入复述环节,但是前面两项活动,如指名学生朗读,推荐需注意的字词读音,都不属于这个环节。
其次,感受环节。
教师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故设置了两个主问题:这是一片雪景,这是一个的张岱。
学生都能够从环境描写中感受到雪景的寒冷,寂静,悟景的目标达成,但是情未至。
其实教师的目的就是通过悟景来悟情,但是学生所悟之情——“雅趣”“豪放”——都流于表层,没有结合景而言,所悟之情不深刻,学生其实并未读懂。
就此环节而言,学生感受作者情感的目标并没有达成。
再次,点评环节。
文中“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小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的理解向来是教学的难点,在此环节中,教师将难点直接作为例题出示,学生没有体验,也就难以深入文本。
最终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画龙点睛,文情摇曳”“卓然不群”等词,令听课老师折服。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评析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评析龙泉市兰巨中学叶淑珍师:我们平时去郊游往往选择春光明媚、百花吐艳的日子,而不选择草木萧疏的冬天,但偏有人选择在寒冷的冬天去游玩,而且还写了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课件显示文章题目、作者)谁来介绍一下作者?一生读课文注释,教师稍作点评后显示课件: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师:下面大家自读课文,圈出你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生:“两三粒人”为什么用“粒”字?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与余舟一芥”中“芥”字如何理解?生:“金陵人”是哪里人?生:文章写看雪,为什么最后一段写人?生:------(师生讨论解决疑难)师:文中的一些生字难词我们也要加以注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荧屏:更定(ɡēnɡ)毳衣(cuì)雾凇(sōnɡ)沆砀(hànɡdànɡ)一芥(jiè)痴(chī)(读完生字,学生齐读课文)师:现在老师摇身一变,成了张岱,带着仆人,提着炉火,急匆匆前往湖心亭看雪,刚好碰上了你,你会问什么,说什么?生1:公子,您去哪呀?师:去湖心亭呀!生1:你能不能带我一起去呀?(众笑)生2:这么寒冷的天气,你怎么有那么好的兴致?师:(追问)天气寒冷从何得知?生:从“湖中人鸟声俱绝”可以看出。
师:这让老师想到一首诗“千山——”(师生齐背《江雪》)生:“拥毳衣炉火”也说明天气很冷。
师:“毳衣”是什么?(生答)对,就是毛皮大衣,穿这么厚,正说明天冷。
还有吗?生:还有“雾凇沆砀”。
师:什么意思?生:指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生:“大雪三日”也可看出。
师:对。
我们这里大雪一天,地面就会积上厚厚的一层,“大雪三日”那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生:从“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也可看出天气很寒冷。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和点评五篇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朝张岱的代表作。
作者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
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和点评【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一起回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等。
)这些都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
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湖心亭看雪教学评价
湖心亭看雪教学评价湖心亭看雪教学评价湖心亭看雪教学评价篇一:第一个环节是导入课文,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介绍:雪后的西湖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回忆背诵相关西湖的诗句,接下来是介绍张岱本人,请学生补充回答,教师补充说明: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更多信息才能走进他的作品。
并且出示张岱的简介。
提出本文是一篇小品文。
总结了读古文的三个目标:读准、读懂、有自己的体会。
要求学生大声地自由地读课文。
最后教师泛读。
泛读之前提出要求:用心感受张岱笔下的雪景以及他的感受。
这个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归纳、自主建构、自主成长的能力。
但我认为,“知人论事”的教学环节,过早地交代作者的背景,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式,束缚他们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甚至这样的语文学习只是一种复制而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个环节是字词的学习,教师出示ppt里的生字词,学生读准字词,教师强调个别字词的结构读音和意思。
在此基础上齐读课文,并提出要求:注意字音,注意停顿。
接着教师提出应该怎样解决生字词的问题:包括查字典,请教老师以及同学间的交流。
最后询问同学是否有疑问,学生提出对“痴”的理解,老师回答是“迷恋”的意思,还说到学了这篇课文就会对“痴”这个字有进一步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最后出示ppt,补充学习文中的重难点字词。
和上个环节一样,教师重视学习方法的总结,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字音和停顿。
在解释重点字词的时候,教师是直接让学生解释字词的意思,我觉得这些字词大部分课文注解都有,如果能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进一步的解释就更好了,因为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感。
字词的学习非常重要,不仅仅是理解字词的意思,更要把字词融进文本里面学习。
第三个环节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教师要求学生复述一下这个故事,我认为如果舍去这个环节可能比较好,张岱的这篇小品文最主要的特点是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评课稿1. 导言本篇评课稿将对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的《湖心亭看雪》一课进行详细评析和总结,旨在探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2. 课程概述2.1 《湖心亭看雪》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了唐代文学家王勃游赏湖心亭的经历,以及他在湖心亭观雪时所感所写,描绘了雪景与人物心境的交融。
2.2 该课程旨在通过阅读文本,了解唐代文学的特色和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 - 掌握课文内容,包括人物、情节、描写等要点; - 理解并解读文中的隐喻、修辞手法等文学表达形式; - 了解与唐代文学相关的背景知识。
3.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喜好程度; -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思辨和表达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3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欣赏能力; - 增强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教学内容4.1 课文的文学特点和风格分析: - 分析王勃的写作手法,揭示其创作特点; - 探讨《湖心亭看雪》的内在主题和审美价值。
4.2 课文的情节与描写分析: - 通过对文中情节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 分析文中的具体描写,深入理解雪景与人物心境的交融。
4.3 文学常识的讲解: - 简要介绍唐代文学的典型特点,并与《湖心亭看雪》联系起来; - 分享一些相关的优秀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5. 教学方法5.1 教师讲授: - 教师以讲授的形式,介绍《湖心亭看雪》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 通过讲解文中的隐喻和修辞手法等,加深学生对文学表达的理解。
5.2 小组讨论: - 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课文内容的深入讨论,探究文中情节、人物心理等方面; -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相互促进、互相学习。
《湖心亭看雪》听课反思
淡墨写幽意,深解其中味——关于《湖心亭看雪》同课异构的反思兼谈文言文教学2012年12月1日,济宁市老师进行了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的同课异构。
课堂结束后,授课老师说出了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达成效果和课堂存在的问题,参与听课的各学校代表也各抒己见,对这两堂课进行了讨论和点评。
正值上周市里教学研讨会刚刚召开,市教研员张老师对2011年义务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考考试说明和各类文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解读和说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如下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在第四学段的阶段性目标中又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在“文言文怎么教”这一问题上,市教研员张老师特别提出,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这一评价要求没有涉及到文学作品感知、鉴赏和品味这一阶段目标。
但是选作中学语文教材的诗、词、文等古代作品,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四文”要统一:“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
当然这四者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自然的融合。
教学应该从语言入手,达到四者的统一。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两位老师都把积累文言词句列为文言知识目标,也都把欣赏西湖美景、感受作者的文人情思或情怀列为了情感和鉴赏目标。
略微不同就是王老师在诵读课文中积累文言词句,韩老师是在感知课文中积累文言词句;王老师通过学习白描手法欣赏西湖美景,韩老师通过品味语言欣赏西湖美景。
应该说诵读课文是感知课文的具体方式,在诵读中可以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湖心亭看雪》
听课记录课程名称: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湖心亭看雪》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湖心亭看雪》,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景抒情的手法,培养学生鉴赏古典文学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孤高自许、不流于俗的情怀,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高洁情操的志向。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以一幅描绘冬日雪景的画卷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景物,感受冬日雪后的宁静与美丽。
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在这样的雪景中漫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发学生思考并分享个人体验。
学生活动:学生被画卷吸引,纷纷仔细观察画面中的景物,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冬日雪景中的想象和感受。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以视觉体验为切入点,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通过分享个人体验,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冬日雪景的宁静与美丽,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教学过程3.1 诵读感知教师行为:教师先示范诵读《湖心亭看雪》,注意语调、停顿和情感的把握。
随后,要求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认真聆听并模仿诵读。
在自由诵读过程中,学生逐渐感受到文章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开始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过程点评:诵读是感知文章情感和意境的有效方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自由诵读,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文章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打下了基础。
3.2 文本分析教师行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段分析课文,重点讲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景手法和情感表达,探讨作者为何选择在这样的天气和环境下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评课稿4篇
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评课稿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评课稿4篇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评课稿1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很有个性,极为精彩的好课。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王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到位。
她抓住了山水游记借景抒情的特点,抓住情感的内核,以“雪”为突破口,抓住“雪”这一物象的特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渐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
其次,王老师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勾连与适度发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学法暗示:新旧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的。
再次,我很钦佩王老师极高的综合素质。
比如她对文本解读的深刻领悟,以情切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匠心设计,还有入情入境的“说功”,这些刚才学员们都已经谈到。
但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与态势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对“痕”“点”“芥”“粒”的讲解都配合着相应而又适切的动作,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又感染并打动着学生。
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和王老师以及在座的老师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
在说课中,王老师把教学预设的过程与方法定位于“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句的意思”,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王老师确实始终以串讲为主,但是,“落实字词句”这一目标并没有凸显。
我认为串讲固然有其优势,特别是像王老师这样能说而又说得好的老师,但整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见“文”不见“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见语言和文字。
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基点,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语文课的根,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则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最重要手段,但这节课,我相信学生确实收获了知识,但似乎不见能力的提升。
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课堂,在那样的课堂上,老师们只是忙着落实通假字、一词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翻译,翻译完了,给文章贴上主旨的标签,课堂的学习也结束了。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注重方法指导善于资料介入
——评章老师的《湖心亭看雪》
章老师上的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堂课,较好地完成这课的教学目标:读懂文意,读懂感情。
一、注重方法指导。
课上,章老师激情洋溢,率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读出文眼、文意、感情。
她不仅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朗读,读出文言的停顿、作者的情感。
为了让学生了解文言词句的正确断句,章老师在范读课文时,故意放慢语速,轻松明白的读出词句的停顿。
这样,学生就明白什幺时候该停顿,什幺时候不该停顿。
于是在学生朗读时,无论是自由朗读,还是个别朗读,或者是齐声朗读,都能把握文章的停顿与节奏,较好地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而且还渗透解读文言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白了本文的文眼“痴”字,也明白了本文有关“痴”之所在——“痴于西湖之景”、“痴于游湖之人”、“痴于故国之情”等都含“痴”。
二、善于介入资料。
介入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话语,较有效的补充了学生未知的领域,让学生知晓作者是一“痴”人,“痴于西湖之茫茫雪景”、“痴于游湖之寂寥孤人”、“痴于故国之亡失痛情”,更能体会作者悲从中来、孤独寂寥、沉重痛心乃至特例独行的情感的来源,使其理解更深入。
但是有点想法和章老师讨论,本课中章老师应该是既想解决“痴”什幺、怎幺“痴”、为什幺“痴”的问题吧。
但这堂课给人的感觉是较好地解决了“痴”什幺和怎幺“痴”,但为什幺“痴”好像还没突破。
原因在于对于“痴”的解读不够。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和点评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和点评(新教师入职必备,考教师资格证必备)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
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生惊诧好奇)(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
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
学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
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生:傻,笨!生:呆。
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
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
(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
《湖心亭看雪》听课心得
《湖心亭看雪》听课心得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我自己讲过,也听过别的老师上过公开课,总是不咸不淡的,无论是自己对本文的理解还是别人的讲解,都不那么透彻,因而并未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但听了长春师大附中刘延君老师讲的这一课,感觉却完全不同了。
如果选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豁然开朗。
这一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点:其一是导入的巧妙。
上课伊始,她在黑板上写下“小品”两字,问: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们能够联想到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幽默、笑声、赵本山、小沈阳等等。
他们面临陌生的授课老师的紧张感一下就不见了。
此时张老师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不看赵本山的小品,而来学习山水小品。
”由此引入对山水小品背景的介绍。
多么巧妙的导入,短时间内就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学生们自然会产生今天的山水小品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渴望了解的心理。
带着这样的情绪,即使是平时不喜欢的文言文,他们也会满心欢喜的学习的。
其二是设计的精巧。
面对初一的学生,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初二上册的课程,刘老师该怎样设计呢?且看她的教学程序:咬文嚼字说“痴”人——咬文嚼字论“痴”行——咬文嚼字赏“痴”景——咬文嚼字谈“痴”心,思路清晰流畅。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童子的心目中,张岱可以用一个“痴”字来形容,因为他有着不同常人的举动,因此能看到不同寻常的风景,这正是缘于他有一颗对失去的故园的“痴心”。
由此,他对故国的思念,对往事的哀伤这一主旨凸显出来了,学生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更重要的是张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内容时,一直紧扣文本,“咬文嚼字”突出了“品”的意味,也体现了语文课的特征。
总之,我对《湖心亭看雪》的深刻理解是缘于听了张老师的课,这与她精巧的课堂设计是分不开的,而课堂设计最能表现一个人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是一个人理解思维能力的体现,更能表现一个人语文素养。
湖心亭看雪教案评析
《湖心亭看雪》教案评析(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湖心亭看雪》教案评析《湖心亭看雪》教案评析《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关乎西湖的张岱的小品美文,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由于改朝换代,从一个富贵人家一落千丈,变得困顿潦倒,明亡后不仕,入山着书以终。
《湖心亭看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2、通过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3、借鉴文中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提升——游记习作。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查找关于西湖的诗句。
3、迷蒙的晨雾,晶亮的雨滴,快乐的浪花……细心观察自己喜爱的美景,请你把它描绘出来,与同学分享。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关于西湖的诗句,由此引入:想知道冬天雪后的西湖是什么情景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三)展示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积累文言实词,注意学习文中的景物描写,并获得写作上的借鉴指导写作。
(四)感知课文。
1、朗读全文。
听录音朗读。
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听清句读。
学生齐声朗读。
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读音和句读。
2、质疑、解疑。
学生提出预习中意思尚不能理解的字句,并全班讨论解决。
3、掌握文言实词。
出示小黑板,展示本课重点字句(俱绝、拏、一白、焉、客此、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请学生技术解释、回答,检测学习效果。
4、朗读。
串译全文,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五)感悟课文。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找出作者看雪的时间、地点及环境背景。
⑵作者见到的大雪后的西湖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找出相关的景物描写的句子。
⑶作者如何评价自己雪天赏雪的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来概括从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看雪的体验2、品味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
⑴朗读。
品味雪后的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美。
⑵想象,并把作者描绘的画面用图画画出来。
《湖心亭看雪》听课记录
《湖心亭看雪》听课记录授课老师:南海实验中学刘东升一、课前热身:朗读课文(正音),再齐读,自由大声朗读二、游戏通关(整天告知内容)【思考】本环节目的是带领学生整体感文章内容。
以游戏来开始,形式新颖比较贴近学生,用词接地气,在赛课场上能较好地调节气氛与学生互动。
三、自读质疑学生自读课文,举手提问。
教师整理问题小组自由讨论,试着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极寒而看雪生回答:喜欢雪、闲情雅致2.雪景妙在哪里?引导回答:人鸟声俱绝(声音角度)、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视觉角度)…引导学生对比朗读讨论写法区别对比句式不同的区别:生:第一句比较连贯流畅,第二句分成了天和云,天和山,天和水;第三句不够生动。
第二组对比:1,2句量词变了;1,3句顺序变了(从小到大)老师引导:没有修辞,却勾勒出生动的景象,白描3.“强饮”是勉强还是尽力?补充材料,引导张岱是欣然地喝酒补充张岱的流量不行只有真的想喝才喝4.为什么答非所问?5.“舟子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独往与与舟子去的矛盾,舟子不能志同道合“痴”欣喜接受,超凡脱俗,情趣高雅(侧面描写)小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听课反思】1.本节课教师的设置精巧,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整天把握文章内容,初步感知作者的“与众不同”,设计的语言接地气,有侠气,迅速跟学生互动起来。
2.给出学生充分自学质疑和讨论的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
3.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疑时,能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可见教师的准备十分充分,让课堂有深度、有语文味。
4.美中不足的是:课堂的后段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在分析主要问题时,有点急了,没有跟学生互动,几乎都由老师来分析,分析时,教师是充分准备的,但对于初次接触文章的同学可能还有点难以把握。
尤其是教师提出来本文的一些其他解读,如:怀念故国的思想,并没有分析透彻。
所以从听课的角度,我感觉是比较糊涂的。
收获与反思:非常欣赏刘老师的功底,语文文字的组织能力强,能旁征博引,展示出语文教师的魅力!听课几次刘老师的课,每次都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质疑的空间,让学生自主体验。
王崧舟湖心亭看雪听课心得
王崧舟湖心亭看雪听课心得
体会
今晚,我和一群小伙伴们在王崧舟湖心亭边看雪边听课,感觉很新鲜。
心亭是一个空旷的地方,里面没有人,那片洁白的衣衫,看上去美颜
一洗,充满温馨之情,让我心旷神怡,非常美妙。
看着雪花飘落,精致优雅,心不由自主地摇晃得跟芦苇一样;在这肃
穆的宁静中,听着教授的课程,时而浅许,时而深思,交织出无法抗
拒的优美的音乐,充满了诗意与情怀。
这次体验,让我意识到慢和安静的价值,以及知识的魅力。
令我懂得,不要光有知识而没有情怀,情怀更是能再知识里面凸显出来最宝贵的
东西。
《湖心亭看雪》听课点评
这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以“读”突破。
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到重点句子的赏读——“换字法”赏析写雪景的句子;再到重点词语品读——“独”“痴”等,“读”是整堂课的主旋律。
这其中有想象性朗读,有创造性朗读;有集体读,有个人读、自由读;有朗读,还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难点的突破都是以“读”为载体完成的。
在读中发现疑问,在读中解决难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走进人物。
“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儿,读出了精神,读出了灵魂。
“读”也成了这节文言课堂最大的亮点。
第二,以“导”突破。
就《湖心亭看雪》而言,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无难点,但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
所以,本堂课教师要作的是引导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抉择。
可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以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无法进入文本的,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十分重要。
课堂上,老师用了一个问题“我从(词或句)中感受到了雪后西湖的美,你看……”串起了整堂课,饶老师用一个“痴”字串起了整堂课。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
几个设疑,深入浅出,非常圆满地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让听课老师感觉“得来全不费功夫”,可见老师驾驭教材的功底!第三,以“阅读期待”突破。
老师重视学生的阅读,并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来推进学生的探究性阅读。
饶老师以“梦”为话题引入,走进“痴人”的“痴梦”。
老师故意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进入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文本的愿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课堂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整个阅读教学就是在不断地解决旧的阅读期待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的过程中完成的,而解决阅读期待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第四,以“精巧设计”突破。
面对陌生的学生,要在一课时内完成两课时的内容,老师该怎样设计呢?且看她的教学程序。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201x即将过去,在这个特殊的喜庆的节日里,语文组八年级的林老师,用一节《湖心亭看雪》的公开课,为语文组201x的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位年轻、上进的语文老师,林老师的课堂却完全没有新教师的羞涩与不成熟;相反,林老师的课堂,呈现出的却是扎实、灵动、智慧的影子,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林老师备课的精心、课堂驾驭的成熟、学生表现的活跃于师生配合的默契。
1、课堂思路清晰、连贯。
课堂以西湖诗词导入,奠定了本节课的.文学味,接下来在朗读中直入主题,毫无累赘之感,入题之快、之准着实令人佩服。
课堂思路清晰,通过两个大环节——品痴景、品痴情,将看似零散的小散文贯穿起来,在循序渐进的分析、交流、碰撞中,课堂逐渐走向高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
整堂课,林老师就好像带着我们以一个近观者的身份,目睹了整场事情的经过,我们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这样有感染力的课堂,令人佩服。
2、师生配合默契,学生表现突出。
林老师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所提的问题恰当、明确。
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有效地展开讨论。
本节课的讨论是一大亮点,学生小组分工明确,组内讨论气氛良好,非常有效。
展示环节,呈现出百家纷呈的热闹场景。
可以说,在八年级,还能够有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属难得。
林老师的课堂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笔者认为,在这其中,也有一个遗憾,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和驾驭,有一些地方较多,例如对于雪景的分析这一环节,林老师将雪景做了三处对比阅读,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雪景的妙处。
但是教师过多的牵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课堂的自由生成。
现在我们更倡导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起着引导、点拨、把课堂推向深入的过程。
总而言之,林老师的课堂所呈现出的特点,既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深思!。
《湖心亭看雪》听课点评
《湖心亭看雪》听课点评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黄景仁所作的一篇描写江南风景的诗歌。
这首诗以作者在一处围屋中斜卧,窗外望去是一片洁白的雪景为内容,通过讲述自己的心境和所感所思,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思考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以湖心亭作为背景,以描绘窗外雪景为切入点,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冬季的江南园林中。
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冬日江南的另一番风采。
作者运用了形象而细腻的描写手法,如“夜深寒磬远,屋中无复尘,山巘虚月浮,琴书俱无声”,使读者似乎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宁静、美丽的雪景。
诗中一直弥漫着一种闲适、自在的气息。
作者以典型的闲散文人的姿态从床上斜卧观雪,无所拘束地展示了自己心境的变化。
从最初对雪的赞美,到对漫山遍野行人的羡慕,再到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渺小人生的思索,表现了作者内心一连串的情感起伏。
这种写作手法,使整篇诗从始至终洋溢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最后,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文字简洁,却富有哲理。
作者通过描述雪花的短暂和液化之后的消失,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脆弱。
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虚幻世界的嘲讽和对乐观人生态度的倡导。
这种巧妙的结合,使诗歌更富有思想深度和情感内涵。
《湖心亭看雪》这首诗歌形象地展示了江南冬天的美景和作者的心境变化。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乐观人生态度的倡导。
这首诗歌以其优美
的文学语言和思想内涵,被誉为黄景仁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湖心亭看雪点评与欣赏
湖心亭看雪点评与欣赏《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简直就像一幅活生生的水墨画卷,把咱们带进了那银装素裹的冬日仙境。
一读这文章,我就感觉像是跟着作者,脚踏着薄冰,一步步走到了西湖的湖心亭,亲眼目睹了那漫天飞舞的大雪,感受到了那份静谧和清冷。
你想象一下,那是怎样一个场景啊!整个西湖,都被一层厚厚的雪给盖住了,湖面平静得就像一面镜子,映着四周的白雪,闪闪发亮。
远处的山,近处的树,都披上了银装,整个世界仿佛都变得纯净无瑕。
这时候,你站在湖心亭上,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雪花轻轻飘落的声音,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显得格外清晰。
文章里头,作者写自己划着小船,冒着严寒去看雪,那份执着和热爱,真是让人佩服。
咱们平时遇到点冷天,都恨不得躲在被窝里不出来,可人家呢,却偏偏要跑到湖心亭去看雪,这份雅兴,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而且啊,作者还写自己独自一人去,连个伴儿都没有,这份孤独和超脱,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读到作者在湖心亭上遇到两个金陵人的那段,我不禁笑了。
你说这世界上,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的巧合?作者一个人看雪,偏偏就遇到了同样来看雪的两个金陵人,还一起煮酒论英雄,真是够有意思的。
这种不期而遇的惊喜,就像是咱们平时走在街上,突然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文章里头,作者笔下的雪景,真是美得让人心醉。
他说那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话我读了好几遍,每次都感觉像是亲眼看到了那幅画面一样。
你想想啊,那雾凇就像是冰晶一样,挂在树枝上,闪闪发光;天空、云朵、山峰、湖水,都融为一体,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这种纯净和宁静,真是让人陶醉。
而且啊,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描写雪景,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你看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喜悦和满足,就像是咱们平时看到美景时的心情一样,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种情感,才是这篇文章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总的来说啊,《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杯醇厚的热茶,让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温暖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读”突破。
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至怔点句子的赏读一一“换字法”赏析写雪景的句子;再到重点词语品
读――“独”“痴”等,“读”是整堂课的主旋律。
这其中有想象性朗读,有创造性朗读;有集体读,有个人读、自由读;有朗读,还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难点的突破都是以“读”为载体完成的。
在读中发现疑问,在读中解决难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走进人物。
“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儿,读出了精神,读出了灵魂。
“读”也成了这节文言课堂最大的亮点。
第二,以“导”突破。
就《湖心亭看雪》而言,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无难点,但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
所以,本堂课教师要作的是引导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抉择。
可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以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无法进入文本的,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十分重要。
课堂上,老师用了一个问题“我从________________ (词或句)中感受到了雪后西湖_______ 的美,你看……”串起了整堂课,饶老师用一个“痴”字串起了整堂课。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
几个设疑,深入浅出,非常圆满地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让听课老师感觉“得来全不费功夫”,可见老师驾驭教材的功底!
第三,以“阅读期待”突破。
老师重视学生的阅读,并善于运用阅读期待来推进学生的探究性阅读。
饶老师以“梦”为话题引入,走进“痴人”的“痴梦”。
老师故意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进入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文本的愿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课堂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整个阅读教学就是在不断地解决旧的阅读期待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的过程中完成的,而解决阅读期待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第四,以“精巧设计”突破。
面对陌生的学生,要在一课时内完成两课时的内容,老师该怎样设计呢?且看她的教学程序。
饶老师:咬文嚼字品“痴”行一—文画结合通“痴”景一一知人论世悟“痴”情,思路清晰流畅,层次井然有序。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童子的心目中,张岱可以用一个“痴”字来形容,因为他有着不同常人的举动,因此能看到不同寻常的风景,这正是缘于他有一颗
只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