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实验报告【精品】

合集下载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引言:互换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两个或多个系统、组件或部件之间的相互替换性能。

在工程领域中,互换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制造和设计过程中。

技术测量则是通过各种测量方法和工具,对互换性进行定量评估和验证。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来支持结论。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尺寸的螺丝与螺孔之间的互换性能,来研究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设备与方法:实验中使用了一组螺丝和相应的螺孔,分别为直径为1mm、2mm和3mm的螺丝。

通过测量螺丝和螺孔的直径、长度和螺纹间距等参数,来评估互换性。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千分尺、游标卡尺和显微镜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测量数据,我们计算出不同尺寸的螺丝和螺孔之间的互换性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尺寸的螺丝和螺孔的测量结果,我们发现直径为1mm的螺丝与螺孔之间的互换性最好,其尺寸差异最小。

而直径为3mm的螺丝与螺孔之间的互换性最差,尺寸差异较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螺纹间距对互换性也有重要影响。

螺纹间距越小,螺丝与螺孔之间的互换性越好。

这是因为螺纹间距较小的螺丝和螺孔之间的匹配度更高,更容易实现互换。

而螺纹间距较大的螺丝和螺孔之间的互换性较差,可能需要额外的工具或修整才能实现互换。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密切相关,通过精确的测量可以评估和验证互换性能。

2. 尺寸和螺纹间距是影响互换性的重要因素,尺寸差异小和螺纹间距小的系统具有更好的互换性能。

3. 技术测量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对于准确评估互换性至关重要,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进一步研究:本实验仅仅是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之间关系的初步探索,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例如,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数据和样本来验证结论的普适性。

另外,可以研究不同材料和制造工艺对互换性的影响,以及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测量来优化互换性能。

互换性实验报告(做实验需要用)

互换性实验报告(做实验需要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实验中心
实验1-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
实验1-2 用量缸表测量内径
实验1-3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
实验1-4 用投影测长仪测量长度
实验2-1 平尺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2-2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2-3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测量
4-1螺纹中径检测
实验6-1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
实验6-2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w E ∆与公法线长度变动量w F ∆的测量
实验6-3 齿轮分度圆齿厚偏差E
∆的测量
实验6-4 齿轮齿距偏差pt f ∆与齿距累积误差P F ∆的测量
pb
f。

【精品】(教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

【精品】(教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

实验一外螺纹中径的测量一、实验目的熟悉测量外螺纹中径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1。

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

2.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1.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图1为螺纹千分尺的外形图。

它的构造与外径千分尺基本相同,只是在测量砧和测量头上装有特殊的测量头1和2,用它来直接测量外螺纹的中径。

螺纹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毫米。

测量前,用尺寸样板3来调整零位。

每对测量头只能测量一定螺距范围内的螺纹,使用时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大小,按螺纹千分尺附表来选择,测量时由螺纹千分尺直接读出螺纹中径的实际尺寸。

图12.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图2为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的原理图,这是一种间接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

测量时,将三根精度很高、直径相同的量针放在被测螺纹的牙凹中,用测量外尺寸的计量器具如千分尺、机械比较仪、光较仪、测长仪等测量出尺寸M 。

再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p 、牙形半角2α和量针直径m d,计算出螺纹中径2d 。

由图2可知:)(222CD AD M AC M d --=-=而2sin 22αmm d d BD AB AD +=+==⎪⎪⎪⎪⎭⎫⎝⎛+2sin112αm d42αPctg CD =将AD 和CD 值代入上式,得:222sin 112ααctg Pd M d m +⎪⎪⎪⎪⎭⎫⎝⎛+-=对于公制螺纹,060=α,则P d M d 866.032+-=图2为了减少螺纹牙形半角偏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选择合适的量针直径,该量针与螺纹牙形的切点恰好位于螺纹中径处。

此时所选择的量针直径m d 为最佳量针直径。

由图3可知:2cos2αP d m =对于公制螺纹,060=α,则P d m 577.0=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成套的三针中没有所需的最佳量针直径时,可选择与最佳量针直径相近的三针来测量。

量针的精度分成0级和1级两种:0级用于测量中径公差为4—8μm 的螺纹塞规;1级用于测量中径公差大于8μm 的螺纹塞规或螺纹工件。

互换性测量技术实训报告(通用12篇)

互换性测量技术实训报告(通用12篇)

互换性测量技术实训报告(通用12篇)一、测量技术的原理是什么测量中所采用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措施。

电子测量的对象是材料、元件、器件、整机和系统的特征电磁量。

这些电磁量大致包括:①基本参量,如电压、功率、频率、阻抗、衰减和相移等;②综合参量,如网络参量、信号参量、波形参量和晶体管参量等;③特殊频段的参量,如激光频率、光纤电特性、亚毫米波参量和甚低频参量等。

对于某一测量对象,一般有多种测量技术可供选择,而某一种测量技术又往往可用于不同的测量对象。

用于同一测量对象,不同测量技术的效果可能大致相同,也可能大不相同。

在电子测量中,对于不同参量、不同量程、不同频段以至不同传输线形式,往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技术。

二、互换性测量技术实训报告(通用12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互换性测量技术实训报告(通用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互换性测量技术实训报告1实训时间:20xx年xx月xx日实训地点:xxx实训过程与总结: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

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高程测量简单而容易操作,方位角的确定我们采用坐标方位角,我们完成的快而顺利。

导线测量由于精度要求高,要进行较繁杂的数据处理,但这些并不影响进度,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课本知识,遇到问题可以参考课本,可以询问老师,可以与同学讨论。

互换性测试实验报告

互换性测试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性基础》实验报告机自107班第二组组员:陈祥明,41040337张博洋,41040330张强,41040331李菁,410403342013年6月3日实验1-1 机械式比较仪测量轴径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比较测量方法与机械式比较仪(或立式光学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场合;2.熟悉机械式比较仪(或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使用方法;3.练习量块的尺寸组合及研配方法;4.熟悉尺寸公差及量规公差表格的查阅,绘制公差带分布图;5.掌握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判断被测件合格性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被测对象:光滑圆柱塞规,或光滑圆柱工件;2.量具量仪:机械式比较仪、量块。

三、测量方法及原理分析:本实验是一个综合性实验,涉及到知识点如下:1)轴径测量方法的选择比较,以及相应计量器具的选择比较;2)光滑圆柱体结合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以及查表方法;3)多种量具量仪的测量原理与使用方法,包括光学比较仪、量块、光滑极限量规等;4)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测量误差分析以及判断被测工件合格性的原则。

四、实验步骤及要求1.根据被测塞规的基本尺寸研配量块。

2.选择测头。

3.调节仪器零位。

4.测量塞规。

5.查出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并判断塞规的适用性。

6.先用量块定位置,将仪器调节好相应的距离,使示数为0。

7.将要测量的光滑圆柱体替换入,固定好后,在一条直线上三个位置测偏差。

8.将圆柱体旋转90°,再测三个点的偏差。

9.查表与分析。

五、原始数据旋转角度偏移距离/um 偏移距离/um 偏移距离/um 0°-5.2 -0.2 -2.590°-6.2 -6.1 -5.8六、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实验结果。

由于圆柱的直径为25mm在(18~30)mm范围,标准公差等级IT7,查书表3-1可得:尺寸公差为(0~-21)um;根据实验数据可看出6个圆柱外径的尺寸误差在公差范围内,所以尺寸符合要求;公差带图如下:查书表4-8可得:圆度、圆柱度公差值都为6um;3组圆度误差中t1=-5.2-(-6.2)=1um,t2=-0.2-(-6.1)=5.9,t3=-2.5-(-5.8)=3.3;从3组数据得出圆度和圆柱度误差都在圆柱度公差值内符合要求。

互换性实验

互换性实验

实验一 名称: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圆柱体长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2、掌握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的方法;3、学会基本的测量误差处理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1、立式光学计是利用光学杠杆的放大原理,将微小的位移量转换为光学影象的移动,其光学系统图如图1所示。

照明光线经反射镜1照射到刻度尺8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3,照射到反射镜4上。

由于刻度尺8位于物镜3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8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3后成为一平行光束,若反射镜4与物镜3之间相互平行,则反射光线折回到焦平面,刻度尺象7与刻度尺8对称。

如图2所示,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5推动反射镜4饶支点转动某一角度α,则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2α角度,从而使刻度尺象7产生位移t ,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

物镜至刻度尺8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 ,设b 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s 为测杆移动的距离,则仪器的放大比K 为:ααbtg ftg s t K 2==当α很小时,αα22≈tg ,αα≈tg ,因此:b fK 2=光学计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2,mm f 200=,mm b 5=,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n 为: 960520021221212=⨯⨯===b f K n由此说明,当测杆移动0.001mm 时,在目镜中可 见到0.96mm 的位移量。

三、主要仪器设备1、实验仪器设备:上海泰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JDG-S1型立式光学计(见图3)。

2、实验台的主要参数及性能 测量范围:180mm示值范围(相对于中心零位):不小于±0.1mm 最小示值:0.0001mm 测量力:2N ±0.2N示值误差(相对于中心零位):±0.00025mm图1示值变动性:≦0.0001mm测量最大不准确度:±(0.5+10L)μm 式中L为被测件长度,以M数计图2 图3四、实验步骤及内容1、测头的选择: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根据被测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来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

互换性实验,用偏摆检查仪检验主轴实验报告

互换性实验,用偏摆检查仪检验主轴实验报告
二、实训实习前期的课程名称
《现代工程制图》
三、实训实习内容
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齿轮的各个参数的测量等。
目录
实验任务书..1
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3平面度误差的测量.7圆度误差的测量10
准直仪测量直线度..13
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15
垂直度误差的测量..17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18
⑴ .先读整数部分游标零刻线是读数的基准。先看游标零刻线左边,主尺上最靠近的一条刻线的数值,该数就是读数的整数部分。
⑵求和
将读数的整数部分与读数的小数部分相加即为所求的读数。用公式概括:所求尺寸=主尺整数+(游标刻线序号x游标分度值)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观察待测量零件,估计待测量尺寸范围,选择正确量程游标尺。
⑵请按单限值设计法则、以90%的满意度给出适宜此学生群体使用的课桌、座椅的设计高度(注意修正值)。
解:要求有90%的满意度,所以以第5百分位为下限和第95百分位为上限,由表2-1查得变换系数k=1.645
(2)、“人适机”转入“机宜人”的新阶段,特点:工程技术真正与生理学、心理学等人体科学结合起来。
(3)、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阶段,特点:新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为人机工程学注入新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手段,也为人机工程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
3.结合自己的专业认识,简述人机工程学在其专业的应用领域。答:在设计制造业,人机工程学广泛应用在作业空间、姿势、座椅、作业面,信息显示、操作控制,作业方法、作业
2、对零件进行测量,其中内筒的高度用“深度游标尺”测量,外径、厚度等用游标卡尺测量;螺纹导程用螺纹规测量,圆角半径用半径规测量。

【2018-2019】互换性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7页)

【2018-2019】互换性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互换性实验报告篇一: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公差实训实习任务书一、实训实习的任务和具体要求:1、掌握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及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

2、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概念、国家标准、基本方法和合理应用。

3、掌握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计量器具和量仪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一般几何量的测量方法,学会分析测量误差、处理测量数据、编写检测报告。

二、实训实习前期的课程名称《现代工程制图》三、实训实习内容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齿轮的各个参数的测量等。

目录实验任务书?????????????????..1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3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7圆度误差的测量????????????????10准直仪测量直线度??????????..13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15垂直度误差的测量???????????????..17 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18标准样块比较法测量表面粗糙度??????..19 螺距的测量????????????????20 螺纹中径的测量????????????21螺纹牙型半角的测量??????????.22 万能角尺的使用?????????????23测量齿轮的模数???????????????24齿轮齿厚的测量?????????????????26齿轮公法线的测量???????????..27 齿轮径向综合跳动的测量?????????.28 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30实验一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了解游标量具的读数原理;2、熟练掌握各种游标量具的使用方法;3、运用游标量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并绘制零件图。

互换性实验报告范文

互换性实验报告范文

互换性实验报告范文标题:互换性实验报告,探究互换性对个体决策的影响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互换性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通过将一组参与者分为互换性条件组和非互换性条件组,研究者观察了两组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差异。

结果表明,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更倾向于做出冲动的决策,而非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更倾向于做出理性的决策。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理解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换性、决策、行为差异、理性、冲动1.引言互换性(reciprocity)是指个体对其它个体积极行为的回应,以期望得到类似的积极行为的现象。

互换性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广泛存在。

然而,互换性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争议。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互换性和非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进行比较,探究互换性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2.方法2.1参与者本实验共招募了50名大学生作为参与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互换性条件组和非互换性条件组。

2.2材料实验使用了决策任务软件,参与者在电脑屏幕上进行任务的执行。

2.3实验设计参与者被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一系列的决策任务。

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在每次决策任务后,会收到一定的奖励;而非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则没有奖励。

2.4测量指标通过记录参与者在决策任务中所做出的选择来测量其决策行为。

同时,记录参与者进行任务时的反应时间。

3.结果3.1决策行为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在决策任务中更倾向于做出冲动的决策,即更可能选择立即获取奖励的选项;而非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更倾向于做出理性的决策,即更可能选择长期获益更大的选项。

3.2反应时间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在决策任务中的平均反应时间较短,表明他们做出决策时更为迅速;非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较长,表明他们更为谨慎地进行决策。

4.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互换性对个体决策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更倾向于冲动和即时获得奖励的决策,而非互换性条件组的参与者更倾向于理性和长期获益最大化的决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一: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一、测量器具说明立式光学计也称立式光学比较仪,是一种精度较高且结构简单的光学仪器,适用于外尺寸的精密测量。

图1-1是仪器的外形图。

二、实验步骤1、选择测头(本实验应选择刀口形测头),并把它安装在测杆上。

2、根据被测工件的基本尺寸或某一极限尺寸选取几块量块,并把它们研合成量块组。

3、接通电源,将量块组放在工作台上,对仪器进行粗调节、细调节和微调节,使零刻线与固定指示线重合。

调节后的目镜视场如图1-4所示。

按动测杆提升器数次,检查测杆的稳定性。

4,抬起测头,取下量块,换上被测工件,放下测头使与工件表面接触,在工件表面均布的三个横截面上分别对工件进行测量10~15次(每个截面测3~5次),见图1-5。

记录每次的测量读数。

5、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判断工件的合格性。

1实验二:直线度误差的测量2实验三: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一、仪器说明在偏摆检查仪上测量齿圈径向跳动(ΔFr)图4-2 齿圈径向跳动二、实验步骤:1.根据模数m,确定测量棒直径d=1.68m。

2.将被测齿轮套在测量心轴上,心轴装在仪器的顶尖间,然后调整好百分表的测量位置。

3.测量时,每测一齿,须抬起百分表测量杆,将测量棒换位,依次逐步测量一圈,将测得的数值记入报告中。

4.取其跳动量的最大最小两个数值,两数之差即为ΔFr。

4篇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第一章概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公差与配合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系列实验共有尺寸精度测量和形位误差的测量两部分其中形径误差的测量由于涉及到该课程几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而作为综合性实验课。

尺寸精度的测量作为公差与配合的测量基础,它与形状误差的测量基本构成了该门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基本理论知识。

互换性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互换性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互换性实验报告互换性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了解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及结构特点。

2、掌握用大型工具显微镜测量外螺纹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大型工具显微镜,螺纹量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工具显微镜用于测量螺纹规,螺纹刀具,齿轮滚刀以及轮廓样板等。

它分为小型、大型,万能和重型等四种形式。

它们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用工具显微镜测外螺纹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影像法和轴切法两种。

本实验用影法。

下面以大型工具显微镜为例,阐述用影像法测量外螺纹中径,牙型半角和螺距的方法。

实验图33为大型工具显微镜的外形图,它主要由目镜1,工作台5,底座7,支座12,立柱13,悬臂和千分尺6,10等部分组成。

转动手轮11,可使立柱绕支座左右摆动,转动千分尺6和10,可使工作台纵横向移动,转动手轮8,可使工作台绕轴心线旋转。

仪器的光学系统如实验图34所示。

由光源1发出的光束经光阑2、滤光片3、透镜4、光阑5、反光镜6、透镜7和玻璃工作台6,被测工件9的轮廓经物镜10、反射棱镜11投射到目镜的焦平面13上,从而在目镜15中观察到放大的轮廓影像。

另外,也可用反射光源照亮被测工件,以工件表面上的放射光线,经物镜10、反射棱镜11投射到目镜的焦平面13上,同样在目镜15中观察到放大的轮廓影像。

仪器的目镜外形如实验图35a所示,它由玻璃分划板,中央目镜,角度读数目镜,反射镜和手轮等组成。

目镜的结构原理如图35b所示,从中央目镜可观察到被测工件的轮廓影像和分划板的米字刻米35c所示。

从角度读数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分划板上0°—360°的度值刻线和固定游标分划板0—60、的分值刻线(图35d)。

转动手轮,可使刻有米字刻线和度值刻线分划板转动,它转动的角度,可从角度读数目镜中读出。

当该目镜中固定游标的零刻线与度值刻线的零位对准时,则米字刻线中间虚线A-A正好垂直于仪器工作台的纵向移动方向。

互换性试验

互换性试验

实验报告试验一:小型平板的平面度测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测量平面度的方法2,掌握符合最小条件的基准转化法二;测量小平板的平面度三:试验设备:1被测平板,2台架,3千分表四:测量方法:1,当尺寸<400*400mm2时九个均匀分布的点,当尺寸>400*400mm2时要测均匀分布的16个点2,测出平台上各点的值,把千分表在a0点调整为零,然后测量其他各点的值①首先调整a0点的值。

移动表架使测杆垂直与平板且测头与平板接触,把测杆压缩2mm,也就是小指针指向2,转动指示表的表盘。

使大指针对零,②移动千分表测出其他各点的值,小指针一格表示1mm,大指针一格表示0.01mm。

,读数时分两种情况:a;当小指针指向2的下方时读正直,大指针读黑色刻度:b:当小指针指向2的上方时,读负值,大指针读红色刻度。

3,用对角线法测量平面度误差,即以通过实际被测要求的一条对角线两端点的连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平面为基准,并以平行于此基准面的两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平面度误差值,4,以下是一个例题给大家讲解,对角线发如何处理数据的。

测出结果要进行数据交换,被测的点如图1所示,按对角线法评定基准,可以求出P,Q,实现做标准换如图3,由对角线法列出下列方程组:4+2P+2Q=0+0-10+2Q= -16+2P可求出P=0.5图 12图 3 图4由图1+图3就得到坐标转换过的数据,f*=max-mix=7.5-(-15)=22.5*10-2五:测量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二:粗糙度仪侧表面粗糙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粗糙度仪的结构并熟悉使用方法2,加深对表面粗糙度特征参数的理解二:粗糙度仪三:内容:粗糙度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参数说明。

λC:取样长度,L n:为测量长度。

Ra;为算术平均粗糙度;R y;轮廓最大值;R ZDIN;平均峰谷高度;R P; 中线以上最大峰高R ZISO; 十点高度R3Z;平均的中等峰谷高度R T ;在测量长度内,最大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公差实训实习任务书⼀、实训实习的任务和具体要求:1、掌握孔、轴尺⼨公差与配合、⼏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粗糙度的基本知识及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

2、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概念、国家标准、基本⽅法和合理应⽤。

3、掌握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常⽤计量器具和量仪的使⽤⽅法。

4、掌握⼀般⼏何量的测量⽅法,学会分析测量误差、处理测量数据、编写检测报告。

⼆、实训实习前期的课程名称《现代⼯程制图》三、实训实习内容孔、轴尺⼨公差与配合、⼏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粗糙度的测量、齿轮的各个参数的测量等。

⽬录实验任务书 (1)游标量具的使⽤及零件的测绘 (3)平⾯度误差的测量 (7)圆度误差的测量 (10)准直仪测量直线度 (13)⽴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15)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17)⽤电动轮廓仪测量表⾯粗糙度 (18)标准样块⽐较法测量表⾯粗糙度 (19)螺距的测量 (20)螺纹中径的测量 (21)螺纹⽛型半⾓的测量 (22)万能⾓尺的使⽤ (23)测量齿轮的模数 (24)齿轮齿厚的测量 (26)齿轮公法线的测量 (27)齿轮径向综合跳动的测量 (28)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30)实验⼀游标量具的使⽤及零件的测绘⼀、实验⽬的1、了解游标量具的读数原理;2、熟练掌握各种游标量具的使⽤⽅法;3、运⽤游标量具对零件进⾏测量,并绘制零件图。

⼆、实验原理1、游标的读数原理将两根直尺相互重叠,其中⼀根固定不动,另⼀根沿着它相对滑动。

固定不动的直尺称为主尺,沿主尺滑动的直尺称为游标尺。

设a为主尺每格的宽度,b为游标尺每格的宽度。

I 为游标刻度值,n为游标的刻线格数。

当主尺(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b为 b=(n-1)*a/n 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每格的宽度与游标尺每格的宽度只差即 i=a-b=a/nn=a/ib=a-i当主尺(2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为b=(2n-1)*a/n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 r格的宽度与游标尺1格的宽度之差即i=r*a-b=a/nn=a/ib=r*a-i式中:r—游标模数游标模数为正整数,⼀般取r=1或r=2游标刻线的总长l为l=n*b=n(r*a-i)=a(r*n-1)游标模数越⼤,则游标刻度线的总长越长,游标的结构越⼤,游标刻度线数越多,则游标分度则越⼩,该数精度越⾼。

互换性实验报告

互换性实验报告

长度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卧式测长仪或阿贝比长仪的结构及螺旋游标的读数方法2.学会用卧式测长仪或阿贝比长仪测量长度尺寸。

二、实验内容用阿贝比长仪测量试件长度三、测量原理阿贝比长仪是按照阿贝原则设计的,仪器的标准刻线尺的刻划面位于测量主轴的轴线剖面内。

测量时,工件被测尺寸位于标准刻线尺的延长线上,被测长度与标准刻线尺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被测长度的量值。

五、测量步骤(1)将试件夹持在工作台上,其测量边与工作台滑动方向基本垂直,将试件测量边移至对线显微镜下方;(2)调节对线显微镜焦距,同时微调测量边位置,使边线与显微镜中基准线对齐;(3)固定工作台,转动读数显微镜的调节环以调节视度,第一次读数。

从目镜中观察.可同时看到三种刻线(图1-2b),先读毫米数,然后按毫米刻线在固定分划板4上的位置读出零点几毫米数。

再转动手轮3,使靠近零点几毫米刻度值的一圈平面螺旋双刻线夹住毫米刻线,再从指示线对准的圆周刻度上读得微米数。

(4)松开工作台,将试件另一测量边移至对线显微镜下方;重复上述步骤,第二次读数。

(5)二次读数之差即为二线之间的距离(试件宽度尺寸);(6)重复测量五次,按等精度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写出测量结果,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

齿轮精度设计与综合测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方法。

2.加深理解齿轮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定。

二、实验内容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 r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在轮齿上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量(图4-1)。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可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万能测齿仪或普通的偏摆检查仪等仪器测量。

本实验采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来测量,图4-2为该仪器的外形图。

它主要由底座1、滑板2、顶尖座6、调节螺母7.回转盘8和指示表10等组成,指示表的分度值为0.001mm。

该仪器可测量模数为0.3~5mm的齿轮。

互换性实验报告

互换性实验报告

互换性实验报告互换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来确定因果关系。

这种实验方法适用于研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评估不同实验方法之间的差异。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互换性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三个实际案例。

互换性实验的基本原理:互换性实验是一种双盲对照实验,通过对被试对象随机分组,分别对不同组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操作,然后比较实验结果,确定因果关系。

该实验的目的是确定两种相似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这种实验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能够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个互换性实验案例:1.关于某药物治疗的互换性实验:该实验首先随机选取了一批患者,然后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于实验组,医生们给患者开了一种新的药物治疗剂量,而对于对照组,医生则给患者开了标准的治疗药物。

然后在一定时间内监测了这些患者的病情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

最终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与对照组相比能够减少疾病复发的频率。

2.关于不同照明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实验:该实验使用两个塑料罩分别覆盖了不同的植物,一组覆盖有透明罩,另一组覆盖有有色罩。

在相同的土壤、水源条件下,对两组植物进行1个月的生长实验。

与覆盖有透明罩的植物相比,覆盖有有色罩的植物显著生长缓慢。

3.关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儿童认知能力的实验:该实验招募了一组儿童,将其分为两组,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相同的认知测试。

一个实验室提供了平静安稳、安静的环境,另一个实验室则提供了嘈杂、感觉刺激多的环境。

结果显示,第一个实验室的儿童表现更佳,其认知能力更为出色。

综上所述,互换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其目的是确定两种相似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际的实验案例表明,互换性实验方法具有很高的实验效率和实验可靠性,不同领域中的研究人员都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互换性实验报告文档

互换性实验报告文档

2020互换性实验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互换性实验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互换性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了解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及结构特点。

2、掌握用大型工具显微镜测量外螺纹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大型工具显微镜,螺纹量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工具显微镜用于测量螺纹规,螺纹刀具,齿轮滚刀以及轮廓样板等。

它分为小型、大型,万能和重型等四种形式。

它们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用工具显微镜测外螺纹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影像法和轴切法两种。

本实验用影法。

下面以大型工具显微镜为例,阐述用影像法测量外螺纹中径,牙型半角和螺距的方法。

实验图33为大型工具显微镜的外形图,它主要由目镜1,工作台5,底座7,支座12,立柱13,悬臂和千分尺6,10等部分组成。

转动手轮11,可使立柱绕支座左右摆动,转动千分尺6和10,可使工作台纵横向移动,转动手轮8,可使工作台绕轴心线旋转。

仪器的光学系统如实验图34所示。

由光源1发出的光束经光阑2、滤光片3、透镜4、光阑5、反光镜6、透镜7和玻璃工作台6,被测工件9的轮廓经物镜10、反射棱镜11投射到目镜的焦平面13上,从而在目镜15中观察到放大的轮廓影像。

另外,也可用反射光源照亮被测工件,以工件表面上的放射光线,经物镜10、反射棱镜11投射到目镜的焦平面13上,同样在目镜15中观察到放大的轮廓影像。

仪器的目镜外形如实验图35a所示,它由玻璃分划板,中央目镜,角度读数目镜,反射镜和手轮等组成。

目镜的结构原理如图35b所示,从中央目镜可观察到被测工件的轮廓影像和分划板的米字刻米35c所示。

互换性原理实验报告(内孔直径测量)

互换性原理实验报告(内孔直径测量)

实验2xx的丈量一、实验目的1.熟习认识内径百分表的构造原理2.掌握利用内径百分表丈量内径尺寸的方法二、实验内容:利用内径百分表丈量某部件Φ100H7(+0.035)孔径尺寸三、丈量原理内径百分表(见上传的AutoCAD画的内径百分表原理图,把图画在这部份前方、中间均可,图尽量画好一些,它最有份量!!)是加工制造过程中丈量内孔直径的最常用的量具,特别合适丈量深孔孔径,内径百分表往常由活动测量头和工作行程不一样的几种规格的可换丈量头构成,用以丈量10-450mm范围内大小不一样的各样规格的孔径,其典型构造原理如下图。

内径百分表9的丈量杆与传动杆6一直接触,弹簧7是控制丈量力的,并经过传动杆6、杠杆2向外顶着活动丈量头1,丈量时,活动丈量头1的挪动使杠杆2转动,经过传动杆6推进百分表9的丈量杆,使百分表的指针展转,因为杠杆2是等臂长度的,当活动丈量头挪动1mm时,传动杆6也挪动1mm,推进百分表的指针转动一圈,因此活动丈量头1的挪动量能够在百分表的表盘上的刻度上读出来。

定位板11起作找正内孔直径的作用,它保证活动丈量头1和可换丈量头3的轴线位于被丈量孔直径的地点。

当左右摇动表杆的时候,指针在表盘刻度上的最小地点的刻度值即为内孔的直径。

四、丈量仪器及产品部件1.使用国产哈尔滨量具厂生产的丈量范围为100-160mm的内径百分表表架与0-3mm百分表本体套件.1/3100H7的机械部件。

五、操作步骤:1.按被丈量孔径的基本尺寸100mm档选择组合块规(或许75-100mm外径千分尺)并将块规冲洗洁净后放在块规调整架上(或将外径千分尺用校准柱调整到尺寸100mm)。

2.将百分表组合套件装上百分表、相应长度规格的活动丈量头并拧紧。

“零位”。

“零”位调整用手拿着隔热手柄(件8),另一支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压住定位板(件11)将活动丈量头压靠在已调整好尺寸的档块上(或外径千分尺的丈量柱端面上)使活动丈量头内缩,以保证放入可换丈量头时不与档块面(或外径千分尺丈量面)摩擦而防止摩损。

互换性实验

互换性实验

实验一 名称: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圆柱体长度一、实验目的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2、掌握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的方法;3、学会基本的测量误差处理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1、立式光学计是利用光学杠杆的放大原理,将微小的位移量转换为光学影象的移动,其光学系统图如图1所示。

照明光线经反射镜1照射到刻度尺8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3,照射到反射镜4上。

由于刻度尺8位于物镜3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8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3后成为一平行光束,若反射镜4与物镜3之间相互平行,则反射光线折回到焦平面,刻度尺象7与刻度尺8对称。

如图2所示,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5推动反射镜4饶支点转动某一角度α,则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2α角度,从而使刻度尺象7产生位移t ,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

物镜至刻度尺8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 ,设b 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s 为测杆移动的距离,则仪器的放大比K 为:ααbtg ftg s t K 2==当α很小时,αα22≈tg ,αα≈tg ,因此:b fK 2=光学计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2,mm f 200=,mm b 5=,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n 为: 960520021221212=⨯⨯===b f K n由此说明,当测杆移动0.001mm 时,在目镜中可 见到0.96mm 的位移量。

三、主要仪器设备1、实验仪器设备:上海泰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JDG-S1型立式光学计(见图3)。

2、实验台的主要参数及性能 测量范围:180mm示值范围(相对于中心零位):不小于±0.1mm 最小示值:0.0001mm 测量力:2N ±0.2N示值误差(相对于中心零位):±0.00025mm图1示值变动性:≦0.0001mm测量最大不准确度:±(0.5+10L)μm 式中L为被测件长度,以M数计图2 图3四、实验步骤及内容1、测头的选择: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根据被测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来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

互换性测量 实验报告

互换性测量 实验报告

公差实训实习任务书一、实训实习的任务和具体要求:1、掌握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及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

2、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精度设计的基本概念、国家标准、基本方法和合理应用。

3、掌握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计量器具和量仪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一般几何量的测量方法,学会分析测量误差、处理测量数据、编写检测报告。

二、实训实习前期的课程名称《现代工程制图》三、实训实习内容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齿轮的各个参数的测量等。

目录实验任务书 (1)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 (3)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7)圆度误差的测量 (10)准直仪测量直线度 (13)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15)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17)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 (18)标准样块比较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19)螺距的测量 (20)螺纹中径的测量 (21)螺纹牙型半角的测量 (22)万能角尺的使用 (23)测量齿轮的模数 (24)齿轮齿厚的测量 (26)齿轮公法线的测量 (27)齿轮径向综合跳动的测量 (28)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30)实验一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了解游标量具的读数原理;2、熟练掌握各种游标量具的使用方法;3、运用游标量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并绘制零件图。

二、实验原理1、游标的读数原理将两根直尺相互重叠,其中一根固定不动,另一根沿着它相对滑动。

固定不动的直尺称为主尺,沿主尺滑动的直尺称为游标尺。

设a为主尺每格的宽度,b为游标尺每格的宽度。

I 为游标刻度值,n为游标的刻线格数。

当主尺(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b为 b=(n-1)*a/n 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每格的宽度与游标尺每格的宽度只差即 i=a-b=a/nn=a/ib=a-i当主尺(2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为b=(2n-1)*a/n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 r格的宽度与游标尺1格的宽度之差即i=r*a-b=a/nn=a/ib=r*a-i式中:r—游标模数游标模数为正整数,一般取r=1或r=2游标刻线的总长l为l=n*b=n(r*a-i)=a(r*n-1)游标模数越大,则游标刻度线的总长越长,游标的结构越大,游标刻度线数越多,则游标分度则越小,该数精度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1、了解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及结构特点。

2、掌握用大型工具显微镜测量外螺纹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大型工具显微镜,螺纹量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工具显微镜用于测量螺纹规,螺纹刀具,齿轮滚刀以及轮廓样板等。

它分为小型、大型,万能和重型等四种形式。

它们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用工具显微镜测外螺纹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影像法和轴切法两种。

本实验用影法。

下面以大型工具显微镜为例,阐述用影像法测量外螺纹中径,牙型半角和螺距的方法。

实验图33为大型工具显微镜的外形图,它主要由目镜1,工作台5,底座7,支座12,立柱13,悬臂和千分尺6,10等部分组成。

转动手轮11,可使立柱绕支座左右摆动,转动千分尺6和10,可使工作台纵横向移动,转动手轮8,可使工作台绕轴心线旋转。

仪器的光学系统如实验图34所示。

由光源1发出的光束经光阑2、滤光片3、透镜4、光阑5、反光镜6、透镜7和玻璃工作台6,被测工件9的轮廓经物镜10、反射棱镜11投射到目镜的焦平面13上,从而在目镜15中观察到放大的轮廓影像。

另外,也可用反射光源照亮被测工件,以工件表面上的放射光线,经物镜10、反射棱镜11投射到目镜的焦平面13上,同样在目镜15中观察到放大的轮廓影像。

仪器的目镜外形如实验图35a所示,它由玻璃分划板,目镜,角度读数目镜,反射镜和手轮等组成。

目镜的结构原理如图35b所示,从目镜可观察到被测工件的轮廓影像和分划板的米字刻米35c所示。

从角度读数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分划板上0°—360°的度值刻线和固定游标分划板0—60、的分值刻线(图35d)。

转动手轮,可使刻有米字刻线和度值刻线分划板转动,它转动的角度,可从角度读数目镜中读出。

当该目镜中固定游标的零刻线与度值刻线的零位对准时,则米字刻线中间虚线A-A正好垂直于仪器工作台的纵向移动方向。

四、实验步骤1、擦净仪器被测螺纹,将工件小心地安装在两顶尖之间,拧紧顶尖的固紧螺钉(要当心工件掉下砸坏玻璃工作台)。

同时,检查工作台圆周刻度是否对准零位。

2、接通电源,接反射照明灯时注意用变压器。

3、用调焦筒(仪器专用附件)调节主光源1(图4—2),旋转主光源外罩上的三个调节螺钉,直至灯丝位于光轴成像清晰,则表示灯丝已经位于光轴上并在聚光镜2的焦点上。

4、根据被测螺纹的尺寸,按表4—1选择光圈的大小,并加以调节。

5、由于螺旋面对轴线是倾斜的,为了获得清晰的影像,转动手轮11(图4—1)使立柱13倾斜一个角度φ,其大小按下式计算(要注意倾斜方向)。

也可由表4—2查出。

6、调整目镜14、15的调节环(图4—2),使米字刻线和度值,分值刻线清晰。

松开螺钉15(图4—1),旋转于柄16,调整仪器的焦距,使被测轮廓影像清晰若要求严格,可用专用的调焦棒在两顶尖中心线的水平面内调焦。

然后,旋紧螺钉15。

7、测量螺纹主要参数:(1)测量中径螺纹中径d2是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

该圆柱的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

对于单线螺纹,它的中径也等于在轴截面内,沿着与轴线垂直的方向量得的两个相对牙型侧面间的距离。

为了使轮廓影像清晰,需将立柱顺着螺旋nPtan线方向倾斜一个螺旋升角φ,其值按下式计算:?d2式中:P——螺纹螺距(mm);d——螺纹中径理论值(mm);n——螺纹线数。

测量时,转动纵向千分尺10和横向千分尺6(见实验图33),以移动工作台,使目镜中的A—A虚线与螺纹投影牙型的侧重合(图4—4),记下横向千分尺的第一次读数。

然后,将显微镜立柱反射倾斜螺旋升角φ,转动横向千分尺,使A—A虚线与对面牙型轮廓重合(见实验图36),记下横向千分尺的第二次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螺纹的实际中径。

为了消除被测螺纹安装误差的影响,须测出d2左d2左d2右和d2右,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实际中径:d2实际? 2(2)测量牙型半角是指在螺纹牙型上,牙侧与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

2测量时,转动纵向和横向千分尺并调节手轮(见实验图35),使目镜中的A—A虚线与螺纹投影牙型的某一侧面重合,如实验图37所示。

此时,角度读数目镜中显示的读数,即为该牙侧的半角数值。

在角度读数目镜中,当角度读数为0°0′时,则表示A—A虚线垂直于工作台纵向轴线(图实验图38a)。

当A—A虚线与被测螺纹牙型边对准时,如图(实验图38b)所示。

得该半角的数值为:右360?-330?4′?29?56′ 2同理,当A—A虚线与被测螺纹牙型另一边对准时,如图实验图38c所示,则得?另一半角的数值为:?左30?8′ 2螺纹牙型半角图4—6为了消除被测螺纹的安装误差的影响,需分别测出 ? 、Ⅱ? 、Ⅲ? 、Ⅰ222?2?Ⅳ?并按下述方式处理:Ⅱ)Ⅲ)Ⅰ)Ⅳ) 2222将它们与牙型半角公称值?2?比较,则得牙型半角偏差为:2?左左?-? 222?右右?-? 22?2?左?右?22 2为了使轮廓影像清晰,测量牙型半角时,同样更使立柱倾斜一个螺旋升角φ。

(3)测量螺距螺距P是指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测量时,转动纵向横向千分尺,以移动工作台,利用目镜中的A—A虚线与螺纹投影牙型的一侧重合,记下纵向千分尺第一次读数。

然后,移动纵向工作台,使牙型纵向移动几个螺距的长度,以同侧牙形与目镜中的A—A虚线重合,记下纵向千分尺第二次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

即n为个螺距的实际长度(如实验图39所示)。

为了消除被测螺纹安装误差的影响,同样要测量出nP左?实?和nP右?实?。

然后,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螺纹n个螺距的实际nP左?实?nP右?实?尺寸:nP? 2n个螺距的累积偏差为:?P?nP实-nP,按图样给定的技术要求,判断被测螺纹塞规的适用性。

一、实验结果(1)测量中径d2左=56.1912-43.2799=12.9113 d2右=56.1912-43.3 8=12.8694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实际中径:d2实际?d2左d2右=12.8903 2又M14×2-6h中径的基本尺寸是12.701mm,Td2?160μm?0.160mm12.8903mm-12.701mm=0. mm>0.160mm 故测量存在误差。

(2)测量牙型半角=28°49′Ⅲ?=360°-330°8′=29°52′Ⅰ22Ⅱ?=30°17′ ?Ⅳ?=360°-330°16′=29°44′ ?22按下述方式处理: ?2左??Ⅱ?Ⅳ?2?29°20′30′ ?2右Ⅰ?2?Ⅲ?2?30°30′ 22 ? 左左?-?=29°20′30′- 30°=39′30′ 22?2?右右?-?=30°30′-30=30′??2左?右?39′30′30′22?20′=22牙型半角出现20′的偏差了。

(3)测量螺距nP左?实nP右?实128.7 -122.7457=5.9698 127.9497-1 .9 8=5.9719n个螺距的实际尺寸: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螺纹nP实?nP左(实)nP右(实)2=5.97085n个螺距的累积偏差为:5.97085?p?np实?np=3六、误差分析一、测量中径测出来的数据计算后,该螺纹的中径偏大:①工具显微镜老旧了,从而使测量数据偏差更大; ②测量时,操作不规范,可能在测量中使工件动了;③在读数的时候,没有按照规范的读书方法来读数; ④工件老旧了。

(2)测量牙型半角①工件老化,生锈了;②读数时,出现偏差。

(3)测量螺距①工件老化,生锈了;②测量时,操作不规范,可能在测量中使工件动了; ③在读数的时候,没有按照规范的读书方法来读数。

一、实验目的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侧量原理及使用方法2、加深理解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四、测量示意图:ⅠⅡⅢⅠⅡⅢ五、测量步骤:1、根据基本尺寸选择量块2、立式光学计调零3、把被测轴放上工作台前后推动,读取最大值4、把被测轴转动90度,用同样的方法测同一截面数值5、以同样的步骤测另外两个截面的数值6、取以上六个数值的平均值作为被测轴的实际尺寸八、思考题: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属于什么测量方法?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分度值?刻度间距?4、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尺的示值范围有何不同?互换性实验报告相关内容: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篇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指导老师: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速度=距离s用符号表示V=时间t实验器材:木块木板小车刻度尺秒表实验过程: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科学实验报告以下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科学实验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样本实验名称:二组分金属相图(注意::兰字部分即为预习报告,不用另外抄写一份!)班级:102班姓名:王亮学号:20xx×××××实验组号:20xx年3月14日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单轴电机运动控制实验报告篇一:运动控制实验报告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电流-转速调节器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会计软件应用实验报告模板篇一:会计软件运用实验报告会计软件运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用友ERP-U8软件掌握如何正确建立账套,设置用户的权限以及账套数据的输入,系统地学习总账日常业务处理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方法以及凭证的处理和记账方法。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科学书写实验报告论文【摘要】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的实质,提供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高效率地指导学生学会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计算机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篇一:计算机络综合实验报告××大学校园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一)掌握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二)掌握卤素的歧化反应(三)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四)了解氯化氢HCl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五)了解卤素的鉴定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