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独特画风鉴赏(图文)
国画巨匠黄宾虹晚年山水画特点
国画巨匠黄宾虹晚年山水画特点
黄宾虹晚年山水画,笔墨层层叠加,在积染数十遍的同时,巧妙地将多年积聚的各种墨法——破墨、宿墨、浓墨、淡墨、泼墨、焦墨,尤其是积墨法,运用得自然天成、浑然化一。
可调。
笔精墨妙神韵贯通。
在那浓重黝黑,林立氤氲,乱而不乱,齐而不齐,歪歪斜斜,斑驳陆离的笔墨挥洒中,映现出一个苍茫莫测、浑厚华滋的宇宙天幕,展示了一个颇具抽象意味的现代艺术境象。
此幅为黄宾虹八十岁以后所画,体现了黄宾虹晚年山水画创新再度变法的艺术风格、画中山水依然浑厚华滋,但设色的朱砂、石青、石绿或点染,或晕染,与黑密的水墨相辉映,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画面的朦胧雅致更融人了江南山水的秀丽韵味,笔与墨,情与景的交融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黄宾虹画此作时正是其眼疾手术后不久,视力尚待恢复,几乎完全是凭意念在创作。
熟知黄宾虹画的人都知道,他最成功、最具魅力
的作品也就产生在这一时期。
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创作的天赋,此时的黄宾虹视力越衰弱,胸中的意象越澄明,加上他晚年与生命抗争的紧迫感,笔墨意境则更加进发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可以说黄宾虹之山水画,越晚年越精彩绝伦。
简述黄宾虹绘画特点
简述黄宾虹绘画特点
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黄宾虹的绘画特点!黄宾虹的画啊,那可真是绝了!就像一个神奇的世界在你眼前展开。
你看他的笔墨,那可不是一般的笔墨呀!那简直就是在纸上跳舞的精灵!比如说他画的山水,那线条,哎呀妈呀,那叫一个灵动,就跟活了似的(就好像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
他用墨也是厉害得很,浓淡相宜,层次丰富得让人惊叹,仿佛每一处墨色都有它独特的故事要讲(这不就跟人生一样,丰富多彩)。
黄宾虹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别具一格呀!他不是那种大红大绿特别鲜艳的,而是有一种含蓄的美,就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看着你(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寻)。
他的画里常常有一种朦胧的感觉,让你觉得好像置身于云雾之中,似真似假,如梦如幻。
还有他构图,那也是相当有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变化多端的,让你一会儿感觉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一会儿又像是钻进了茂密的森林(这感觉多奇妙啊)。
黄宾虹的绘画特点,那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呀!他的画就像是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每次看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他的艺术成就,那绝对是杠杠的!难道不是吗?他的画就是那种能让你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艺术瑰宝。
咱就说,这样的大师,这样的作品,能不
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反正觉得,黄宾虹就是绘画界的一座高峰,让人敬仰,让人赞叹!。
黄宾虹晚年力作四条屏《江山卧游图》欣赏
黄宾虹晚年⼒作四条屏《江⼭卧游图》欣赏黄宾虹是⼆⼗世纪中国画坛上承前启后的⼤家。
他在五⼗岁前驰纵百家,溯追唐、宋。
其后饱游饫看,九上黄⼭、五上九华、四上泰⼭,⼜登五岭、雁荡、畅游巴蜀,⾜迹半天下。
七⼗岁后融会贯通,卓然成⼀代名匠。
他的绘画,在深研传统,取精⽤宏的基础上凝聚和升华,从⽽熔铸到⾃⼰的艺术世界⾥。
黄宾虹⽆论于绘画还是养⽣都是深得“道法⾃然”之理的,他⾃⼰曾说:“艺术是最⾼的养⽣法”,“寄情于画,笔墨之际,⽆⾮⽣机。
”从此画中我们看到,晚年的黄宾虹确已进⼊⼀种“澄怀味道”的境界。
“卧游”⼀词出⾃《宋书·宗炳传》,据记载:“(宗炳)好⼭⽔,爱远游,⋯⋯有疾还江陵,叹⽈:‘⽼疾俱⾄,名⼭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抚琴动操,欲令众⼭皆响。
’”中国⼭⽔画历来追求的可游可居之境界,由此肇始,⾝处⼀室之内,⼼游万⼭之中,是传统⽂⼈理想中的乐境。
黄宾虹对于传统⽂化浸淫极深,他曾著⽂说:“东⽅⽂化,历史悠久,改⾰维新,履进履退,剥肤存液,以有千古不磨之精神,昭垂宇宙。
”⾄于宗炳这种具有⽼庄思想的艺术观念,对于黄宾虹的影响尤为深刻,他曾在著作《古画微》的序⾔中写道:道法⾃然,⼈与天近。
物质有穷,精神⽆穷。
可见黄宾虹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
这种“卧游”思想,使黄宾虹的创作即注重在⼭川⾃然中吸取灵感,同时⼜能将其融化、提炼⾄“道”的境界。
其作品在形式上达成主客观的⾼度统⼀,精神⽓象俊伟不凡。
黄宾虹晚年所作⼭⽔四条屏极为罕见,可以说是其代表性的扛⿍之作。
从艺术的⾓度上说,整个画⾯元⽓淋漓,笔⼒圆浑,墨彩飞动,以“⿊、密、厚、重”为最突出的特点。
其意境清远⽽深邃,去尽斧凿雕琢之迹,⼤趣拂拂,令观者动容。
由这样⼀种郁勃的意象和⾼华的⽓格当中,⼈们感受到了中国民族⽂化精神的强⼤张⼒。
黄宾虹认为,作画在意不在貌,不应重外观之美,⽽应⼒求内部充实,追求“内美”。
他⼜说:“国画艺术的最⾼境界,就是要有笔墨。
珠联璧合——黄宾虹、张大千等名人荟萃扇面赏析
品 , 同时 因张 君 逸 、叶 氏父 子 的无 私 捐 献 和保 护 ,使 后人 能 一
睹艺术 大 师 的笔下 风采 。
虹 、采 白 、慎 生 诸 先 辈 仙 品各 一 幅 ,镜 汀 、大 干 、燕 孙 、松 窗 、各 一 幅 ,君 逸 补齐 最后 一 幅 ,放 先 君 处 。 ‘ 文革 ’中藏 于
破 书笥 中 ,幸 免 劫难 。 过境 迁 ,亦 发 人 深 省矣 。兹 为重 装归 事
张 翰 飞1 8 年 生 于 歙 县 ,年 轻 时 寓居 北 京 ,曾 在 铁 道 部 84 和 《 京 晨 报 》编 辑 部 工 作, 一 位 学 识 渊 博 ,精 通 诗 、书 、 北 是 画 、印 四 绝 的 著 名 文 人 画家 , 时 人将 他 与 黄 宾 虹 、汪 采 白合
天 地 融合 。15 年美 国纽 约 世 界美 术 协会 推举 其 为 当代 第 一 大 97
画 家 ,并 授 予金 质 奖 章 。代 表 作 品有 《 郎授 女 图 》、 《 桥 中 溪 行 舟 图 》、 《 江 万里 图 》等 。 长
友 、诗友 ,关 系很 密 切 。请 他 们合 作 扇 面是 赠送 给 儿 子张 君 逸
作 纪 念 的 ,绘 画 时 间是 上 世纪 3 年 代 中期 ,七人 聚 集在 北 京 张 0
家完 成 的, 留下一 格 未 画 ,直 到一 九六 四年才 由张君 逸 补全 。 但
张翰 飞先 生 的 一 次刻 意 安排 ,给我 们 留 下 了这 件难 得 的艺 术 珍
珠 联 璧 合
黄 宾 虹 、 张 大 千 等 名 人 荟 萃 扇 面 赏析
口 张丽 萍
安 徽 省 歙 县 博 物 馆 藏 有 著 名 画 家 黄 宾 虹 、张 大 干 、徐 燕
黄宾虹绘画题跋欣赏
黄宾虹绘画题跋欣赏//// 黄宾虹是我国近现代书画⼤家,书画俱佳,作品浑厚天成,意境深邃。
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
⽤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在⾏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所谓“⿊、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
他的书法“钟⿍”之功⼒较深。
花鸟草⾍亦奇崛有致。
黄宾虹的绘画题跋洋溢着书卷⽓,题字与画法融为⼀体,尤其眼疾恶化的那些年,题字⼏乎成为绘画延伸的⼀部分,别具风致。
本⽂从荣宝斋珍藏中甄选出九幅作品,题跋部分单独提出来与绘画作品同时展⽰,绘画与题跋既是⼀体⼜可以独⽴欣赏,相信对书画爱好者会有⼀定的帮助。
作者简介黄宾虹(⼀⼋六五—⼀九五五)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因所居潭渡村有滨虹亭,取号滨虹,后改写宾虹,中年后以号⾏。
别署有予向、虹若、虹庐、虹叟、黄⼭⼭中⼈等。
祖籍安徽歙县,⽣于浙江⾦华。
曾任暨南⼤学中国画研究会导师,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九四九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原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任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九⼗岁寿⾠时,华东⾏政委员会颁发荣誉奖状,被誉为“中国⼈民优秀的画家”。
黄宾虹⾃幼攻读诗⽂经史,临摹家⾥所藏的古书画,如邓⽯如、丁敬等名家印作。
⼀⼋七九年,考取丽正、长⼭两书院并获奖学⾦。
⼀⼋⼋七年,赴扬州任两淮盐运使署录事,得以观赏⼀些扬州收藏家所藏书画。
⼯作之余从陈崇光、郑珊学习花鸟、⼭⽔画。
⼀九〇五年在安徽歙县新安中学堂教国⽂,后因参与组织“黄社”反清被告发,避难于上海,任职于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有正书局、《上海时报》社。
与邓实、黄节编辑《国粹学报》,在该刊连续发表《宾虹画论》等论⽂,成为该杂志的主要撰稿⼈。
曾以“颀⼚”为笔名发表了《上古三代图画之本原》《两汉之⽯刻图画》《论晋魏六朝记载之名画》《论画法之宗唐上、下》《论五代荆浩关仝之画》《论北宋画之盛》《东坡开⽂⼈墨戏画》《论徐熙、黄筌花鸟画之派别》等论⽂。
图文详解黄宾虹作画用笔、用墨、用色、用水及画法步骤
图文详解黄宾虹作画用笔、用墨、用色、用水及画法步骤黄宾虹在毕生的艺术探索实践中,致力传承、发展、光大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总结出:“五笔七墨”、“二色六水”、以及以书入画的“三步九面”画法。
用笔:五笔平、留、圆、重、变一曰'平',运笔时,指与腕平,腕与肘平,肘与臂平.又以全身之力,运用于臂,由臂使指,用力平均.做到如'锥划沙',起讫分明,笔笔送到,不柔弱,不轻浮.即使是灵动用笔,也不能'油腔滑调',毫无风骨。
二曰'圆',落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如'折钗股',不妄生圭角.即使是欲其曲折,亦当圆而有力.'刚中有柔'和'柔中见刚'都在于用笔要圆。
三曰'留',用笔不疾不徐,有如'屋漏痕',不能使笔画放诞狂野,全无含蓄.黄宾虹诗云:'我从何处得粉本,雨移墙头月移壁.'雨淋墙头就是'屋漏痕'的另一说法.雨淋到墙头,墙壁上有石灰,吸水后很强,流到哪里,吸到哪里,而且自然有其痕,这痕迹,就是'留'。
四曰'重',笔力既'能扛鼎',也如'高山坠石'.还要做到举重若轻,虽细也重,犹如齐白石画的蟋蟀的触须。
五曰'变',是说'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做画时既要有变化又要有呼应,没有变化不能灵动活脱,没有呼应不能协调整体.做到笔有回顾,上下映带.既要意在笔先,又要自自然然,无造作之风. 中锋圆浑,用笔沉着,与'平''留''圆'都有关系.元赵松雪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就是指塑造山石与树木形态的线条与篆书的笔意一样. 用中锋,也不排斥用侧锋.但用得要恰到好处.用墨:七墨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黄宾虹题画诗欣赏(3)
黄宾虹题画诗欣赏(3)201.黄宾虹己丑(1949年)作溪山深处镜心题识:溪山深处。
宏实先生属粲。
己丑八十六叟宾虹。
202.黄宾虹壬辰(1952年)作松筠高阁立轴题识:松筠苳茂荔蕉红,点染南炎入画中。
高阁凌虚人特健,太和常见古民风。
挹翠阁新落成,主人工诗善画,盘桓其间,致足乐也。
壬辰宾虹年八十有九。
203.黄宾虹辛巳(1941年)作篆书七言联立轴题识:莼衷先生属粲。
辛巳初夏,歙黄宾虹。
204.黄宾虹篆书七言联立轴录文:五言高咏宗韦孟,八法工书临晋唐。
205.黄宾虹楼台烟雨立轴录文:南北高峰叫杜鹃,斜阳浮翠段桥边。
画船归尽江湖梦,一半楼台杨柳烟。
206.黄宾虹新安纪游立轴录文: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太白诗句。
207.黄宾虹 1942年作拟宋元山水立轴录文:曩余重游漓江归,友人招往摄山,看红叶并观所藏赵松雪简笔山水画。
自乙亥至今阅六寒暑矣。
试拟宋元人笔意写此,有见而爱之者夺之去,将付装池。
强为索还,以归作之先生。
当善护之,聊志鸿爪。
208.黄宾虹行书七言诗立轴录文:诗中甲子喜秋笔,篱下黄花雨露枝。
便向斜川频载酒,风光不似义熙时。
209.黄宾虹 1932年作茅亭观瀑成扇壬申秋日砢万先生属粲,黄宾虹。
另面:宝熙书法。
砢万仁兄正。
宝熙。
210.黄宾虹溪亭深秀立轴录文:墨华飞动湿云生,高树疏篁姿纵横。
落笔且看风雨疾,夜来檐溜作涛声。
211.黄宾虹峨嵋浮虎寺立轴峨嵋伏虎寺,四山雄伟壮丽,环绕殿阁颇有董巨画意。
蜀游漫兴。
宾虹。
212.黄宾虹新安江山水立轴录文: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213.黄宾虹花卉册页册页(十开)此花长占春,绕迳喜多植。
一月一番开,殷勤换香色。
碑路吹开碧草丰,将军下马拜东风。
当时一曲灯前誓,万古千春雨后红。
滋雨乘幽茗,况复在高堂。
妙响难侔配,无名同素王。
原舒。
214.黄宾虹癸巳(1953年)作山水立轴款识:云山欲雨。
癸巳之秋,宾虹年九十。
黄宾虹作品的艺术特色
黄宾虹作品的艺术特色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黄宾虹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卒于1955年。
名质,字朴存,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
50岁以后,他的画风逐渐趋于写实,80岁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画风。
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
他绘画的技法,早年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
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对黄宾虹的影响是终生的,六十岁以前是典型的“白宾虹”。
六十岁以后,曾两次自上海至安徽贵池,游览乌渡湖、秋浦、齐山。
江上风景甚佳,他起了定居之念。
贵池之游在黄宾虹画风上的影响,便是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转开学习吴镇的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
以此为转机,黄宾虹开始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
1928年黄宾虹首游桂、粤,画了大量写生作品。
自此以后,黄宾虹基本上从古人粉本中脱跳出来,而以真山水为范本,参以过去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创作了大量的写生山水,在章法上前无古人。
69~70岁,黄宾虹有巴蜀之游。
这是他绘画上产生飞跃的契机。
其最大的收获,是从真山水中证悟了他晚年变法之“理”。
证悟发生在两次浪漫的游历途中:“青城坐雨”和“瞿塘夜游”。
“青城坐雨”是在1933年的早春,黄宾虹去青城山途中遇雨,全身湿透,索性坐于雨中细赏山色变幻,从此大悟。
第二天,他连续画了《青城烟雨册》十余幅:焦墨、泼墨、干皴加宿墨。
在这些笔墨试验中,他要找到“雨淋墙头”的感觉。
近代大师——黄宾虹PPT课件
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新安画派疏淡
清逸的画风对黄宾虹的影响是终生的,六十岁以前是典型的“白宾虹”。
❖
六十岁以后,曾两次自上海至安徽贵池,游览乌渡湖、秋浦、齐山。
江上风景甚佳,他起了定居之念。贵池之游在黄宾虹画风上的影响,便
是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转开学习吴镇的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以此
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至,气至则造化入画,自然在笔墨之中而跃现于纸变化中
来。法备气上。——1953年语。见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 录》
古人论画,常有“无法中有法”、“乱中不乱”、“不齐之齐”、 “不似之似”、“须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之外”的说法。此皆
绘画之至理,学者须深悟之。——1955年3月病中语。见王 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
艺术简介
❖ 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 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安徽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 他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
❖
他绘画的技法,早年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
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
人物简介
❖ 1907年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 ❖ 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1937 年由上海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
专教授。1948 年返杭州,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晚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聘为中央 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因病未赴)。因病去世。
朗最高层。”
他的花鸟画,偶 一为之,雅健清 逸,别具一格。 书法师承钟鼎文 和晋魏。行草取 法王献之、颜真
【名品赏析】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十三)
【名品赏析】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十三)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十三)山居图立轴设色纸本 1950年作 (1380万元,2012年10月中国嘉德)《山居图》作于1950年,系黄宾虹画赠“敬宇先生”所作,为先生晚年精心之作。
宾虹公早年山水天真幽淡、笔墨精秀、风格峻爽,总体上讲走的是疏淡清逸的路子,可谓“独为清尚之风”,是师古人之典范。
晚年则一改传统之习,独创“平、圆、留、重、变”五种运笔之法,并“浓、淡、破、泼、积、焦、宿”七种施墨之法的运用愈发得心应手、潇洒自如,画面厚重而深沉,浑厚华滋。
本幅《山居图》笔墨秀润而结构精严,诸种意象安排妥贴,重峦幽谷、密林陡壑、隐舍悬瀑、岫云山径,层次颇多,但画面仍气脉贯通,清妍秀润而意趣生动,繁密处不能容针、疏空处几可跑马,对于画面结构的调控和尺度的拿捏可谓妙到颠毫。
从技法上来看,画家以水墨、小青绿技法并辅留白之法,描摹云岚、青山、古树、幽居,积墨、破墨、渍墨、铺水,无所不用其极,在纸上任意纵横氤氲,呈现出时而特别湿润而浓重、时而干处发白的审美效果,而笔墨攒簇、层层深厚,入眼皆是水墨淋漓,云烟幻灭,展现好一派活生生的自然胜景。
楼台烟雨立轴设色纸本 1950年作黄宾虹是我国卓越的山水画家,他钻研古人绘画法度,打下深厚的山水画基础,又遍游中国名胜山水,九上黄山、五上华山、四上岱山,漫游太湖、天台雁荡、江西匡庐、福建武夷、广东罗浮、越秀、广西桂林、阳朔、四川峨眉、青城、长江三峡,对自然无穷的变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本幅楼台烟雨艺术风格十分鲜明:以黑、密、厚、重见长。
初看一片墨黑,细看玲珑剔透,再仔细揣摩,峰峦迭嶂、华滋浑厚。
这些确是黄宾虹独特生活写照,他说:“我看山,喜看晨昏或云雾中的山,因为山川在此时有更多更妙的变化。
”此作是黄宾虹晚年所作,也正是其创作高水平高峰之时的作品,画面左上方的天空之白和右下方的云水之白围绕着由下而上整体厚实由近而远的峰峦,山坡房舍庄园充满历史悠久感,庄园背靠崇山峻岭,峰峦突起,层层峭壁,奇峰直插云霄。
黄宾虹经典作品13幅欣赏及技法分析
黄宾虹经典作品13幅欣赏及技法分析湖山晴霭这是黄宾虹描绘江南秀丽景色的佳作。
他一反常用的重墨画法,先以淋漓的水墨任意泼写,然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用花青勾勒皴擦,再以淡赭色作适当铺垫,使之色墨交融,浑然一片,传神般地呈现出江南晴霭胜景。
霜容点碧岚此作无年款,画面章法大致出自黄氏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皴法以披麻为主,只是杂树草木施以点染,用力处在讲求“笔笔分明”,笔墨风格已从明人的“枯硬”向学习元人后的松秀转变,略现腴润;款书则稍带出锋,平整间见婉转秀逸。
拟孙雪居笔意这是黄宾虹八十六岁时的佳作,标志着他绘画风格从清逸疏朗向浑厚华滋的转变。
此图虽取材于常见的自然景色,然树木朦胧苍翠,山石深秀葳蕤,屋宇相叠有致,呈一派生意盎然的气象。
技法上,以斑驳凝练的墨线勾勒山石树木的形质,再用湿笔晕染;在着色上,已从渍墨法发展到渍色画法,从而合画面色渍漫溢、流彩飞扬,使色墨浑然一体,加上那几笔淡墨勾勒而成的远山,以渍色铺垫,具有一种超越视觉的美感。
画中点景人物精致准确,形态生动,起到了“画眼”的效果。
这种以情定景,以情写景的艺术处理手法,令山水意蕴的生命散发出大自然无限的活力。
江行图此画最能体现黄宾虹扎实的传统功力与独特的审美个性。
画的正上方一高山巍然耸立,中腰下黑压压的山峦横断其面,中间留出一条白带,令高山与低峦形成了黑白、开合、虚实的强烈对比。
那高山浓黑的整体中又间以几座虚淡的屋宇,以山路衬之,使高山更高;以屋宇垫之,令低峦更低。
加之左下方留大片的虚白,水中着一小舟,两隐士端坐其间,使画面呈现出空灵静谧的无言美境。
全图色墨融和,意境闲雅,传达出作者淡泊旷远的审美情味。
“之”字型的构图法,把沉郁的江山以三段不同的形态分别画出,产生了一种纵深、突兀、幽然的神韵。
••雨过云犹湿•此画描绘的是山村野渡的景致,几丛小树,几重山石,几间茅舍,独木桥横卧两岸。
两位山野逸人在坡坪上热切交谈,一条溪涧直贯画中,悄然无声地向远处流去。
黄宾虹画作赏析
黄宾虹画作赏析国画交流国画欣赏国画动态实力画家推荐人物画山水画水墨画院体画工笔画文人画花鸟画…国画相关,这里都有。
微信添加好友搜索:guohuajiaoliu(国画交流拼音)关注后即可订阅我们的每期微刊!黄宾虹最后一幅作品-黄山汤口黄宾虹是近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大师。
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山水黄宾虹画语录(一)落笔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
往而复,使用笔沉着不浮。
作画运用中锋有两法:一是剑脊法,线之中间留有一条白痕,两面光,宜画秋树枯木,非下苦功,不易得法。
一是圆柱法,线之中间有一条黑痕,两面光,画巨石常用,画树亦可。
用侧锋特点,在于一面光,一面成锯齿形。
余写雁荡、武夷景色,多用此笔。
勾勒用笔,要有一波三折。
波是起伏的形态,折是笔的方向变化,描时可随对象的起伏而变化。
王蒙善用解索皴,即以此得法。
皴法变化极多,打点亦可作皴,古人未有此说,余于写生时悟得之。
黄宾虹画语录(二)积点可成线,然而点又非线。
点可千变万化,如播种以种子,种子落土,生长成果,作画亦如此,故落点宜慎重。
《芥子园》中论画点,似嫌过板,法宜活,而不宜板,学者应深悟之。
画中两线相接,与木工接木不同,木工之意在于牢固,画者之意在于气不断。
作画打点,应运用实中有虚法,才能显出灵空不刻板。
点点染染,用笔运墨宜分明,但又不要太分明。
应该既分明,又不分明为妙。
画春光明媚,点染不必太分明,宜求其通体光洁,此是以不分明而求分明。
画湖山烟雨,点染宜分明,当于笔迹间得雨意,墨韵中出烟雾,此是以分明而使不分明。
画法善变,学者可以一试。
用墨有: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作一幅画,均可巧妙运用。
倘能极其自然,即得上乘之奥秘,可谓之法备。
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黄宾虹是中国现代画坛中的重要人物,他以山水画著称于世,被誉为“现代山水画派的创始人”。
黄宾虹的山水画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双重特点,富有创新性和独特性,其艺术特色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一、形式特征黄宾虹的山水画表现手法独特,不拘泥于传统,又有现代元素的加入。
在表现山水中,黄宾虹不再仅仅使用传统的线条、笔触等手法,而是更多地运用写墨、洒墨等技巧。
在墨色运用上,黄宾虹在自然墨和硬墨之间做出了平衡,既展现出了自然墨的韵味,又具有硬墨的鲜明度。
黄宾虹的山水画色彩鲜明而不失柔和,山水环境的气氛逼真,画面的整体气韵呼之欲出,清雅淡远之中却不失豪放有力之感。
二、意境特点黄宾虹的山水画不追求物象的准确表达,而强调山水意境的传承,他的山水画意境宽广,淡雅而又富有内涵,不拘泥于画面表现,而是注重表现形式之外的体验和感受。
在意境表达上,黄宾虹不仅是通过“意境不尽,到画而终”的方式,而是强化了绘画观众与作品的直接交流和沟通,亲切的描绘方式受到了普遍的识别和欣赏。
三、情感特点黄宾虹的山水画中充满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感情意蕴,他总是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来渲染画面。
尤其是在画风方面,黄宾虹是以气韵大方、气息华美、笔力简洁的精神感召力,激发出了很多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特点是在具体作品的表现当中所表达出来的。
四、时代特点黄宾虹是中国现代画坛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他在中国现代文化转型及现代民族艺术的创新中尽了贡献。
黄宾虹山水画的现代性在作品的整体氛围、表现技法及表现主体上均有所体现。
在充满着现代性转型的年代中,他的作品源自传统文化,又因时代的影响而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黄宾虹山水画融合了中西、传统与现代的精华,以准确丰富、生动多彩的手法,表现了一种不受时间限制的山水画形式,具有广泛的艺术魅力。
他的山水画以深入的研究、认真的表达和成功的创新,具有广泛的时代性和代表性,堪称中国山水画板块上的顶尖之作。
百年巨匠——黄宾虹(上、中、下)
百年巨匠——黄宾虹(上、中、下)他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和齐白石其名,却鲜为人知,与谭嗣同的会面,让他的命运发生意外转折,他是黄宾虹,晚年失明,依旧坚持做画,最终成为一代大师……黄宾虹作品欣赏---------黄宾虹宝铁研斋图142.5×50.6cm33黄宾虹岚影千寻图137×50cm68.75黄宾虹柴门独掩33×127cm94.6黄宾虹春光老屋127×65 cm132黄宾虹春山雨霁图121×40.5cm黄宾虹 1909 山水四屏146×38cm×4黄宾虹 1923年作虞山图83×41cm35.2黄宾虹 1925年作云归草堂图113×35cm46.2黄宾虹 1928年作山水80×38cm6.82黄宾虹 1929年作山水146×58cm275黄宾虹 1930年作风轩水槛图123×38cm50.6黄宾虹 1932 花卉合册黄宾虹 1932年作听帆图99.6×39.3cm77黄宾虹 1937陈仲鱼诗意图101×40cm96.8黄宾虹 1941年作浙东记游102×39cm黄宾虹 1942年作云林笔意山水69×30cm3.3黄宾虹 1943 元人诗意图115×50.7cm黄宾虹 1944年作拟董巨二米大意173.5×91.5cm1064黄宾虹 1945年作芍药74.5×33.5cm55黄宾虹 1946年作峨眉伏虎寺75.5×34cm99黄宾虹 1946年作粤西纪游64×32cm55黄宾虹 1947年作峨眉山色73×41cm90黄宾虹 1947年作夏山访友图115.2×34cm 132黄宾虹 1948年作桐庐纪游126×46cm187黄宾虹 1948年作虞山风景37×70.5cm黄宾虹 1948山水74×41cm黄宾虹 1949 山水四屏153×40.5×4cm643.5黄宾虹 1949年作山水85×41.5cm99黄宾虹 1950 湖乡小景35×27cm黄宾虹 1950年作湖山欲雨68×30.5cm72.6黄宾虹 1950年作山水81×33cm22黄宾虹 1950年作西谿泛舟80×36cm28.6黄宾虹 1951年作纪游册册页(十二开)23.8×17.6×12cm341黄宾虹 1951年作蜀山记游图55×26cm19.8黄宾虹 1951年作夜山图88×31cm58.3黄宾虹 1951年作云山松影图70×32.5cm168黄宾虹 1951年作左湖右岭67.5×32.2cm33黄宾虹 1952 黄山鸣炫泉101×34cm黄宾虹 1952 青城山掷笔峰黄宾虹 1952 云树之思87×32cm黄宾虹 1952年作松筠高阁91.5×44.5cm 253黄宾虹 1953 富春山水125×48.5cm黄宾虹 1953年作浑厚华滋88.5×32cm198黄宾虹 1953年作山水31×21cm40.7黄宾虹 1954年作山水68.2×37.6cm80.3黄宾虹 1954年作溪山伐舟94.5×34.5cm198黄宾虹 1955年黄山汤口 4700多万黄宾虹沧江渔歌图101×40cm77黄宾虹苍岩浮碧158×55cm88黄宾虹层峦耸翠106×40.5cm26.4。
|黄宾虹山水画《写生四帧》欣赏
|黄宾虹山水画《写生四帧》欣赏
黄宾虹(1865 -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
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
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珊,陈崇光等学花鸟。
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他的技法,得力於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
题识:
(一)灵岩下二里。
宾虹。
钤印:朴居士
(二)观音岩。
钤印:黄
(三)老君岩。
钤印:黄
(四)二郎庙。
钤印:朴居士。
中国近代画派 :海上画派之《黄宾虹》
中国近代画派:海上画派之《黄宾虹》愚雅轩祝朋友们全家幸福安康中国近代画派:海上画派之《黄宾虹》黄宾虹先生沧浪浩歌立轴设色纸本1931年作.湖乡小景单片设色纸本1950年作.湖乡小景单片设色纸本1950年作黄宾虹曾从陈崇光等学花鸟。
他的技法,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
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七十岁后,所画作品,笔墨淋漓、浑厚华滋;喜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
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着的特色。
黄宾虹作品《临流结茆图》.黄宾虹作品《临流结茆图》--- 此幅是黄宾虹84岁时所作六尺山水,从大处看,崇山峻岭,云缠水绕,气韵生动;从小处看,水口的位置,留白处理乃至色墨点线在溪桥、茅屋、树石等不同对象上的不同笔法表现,都呈现了黄宾虹绘画技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展现了他的美学理念。
黄宾虹(1864-1955) 黄山横披.江行图1953年作.江行图1953年作此画最能体现黄宾虹扎实的传统功力与独特的审美个性。
画的正上方一高山巍然耸立,中腰下黑压压的山峦横断其面,中间留出一条白带,令高山与低峦形成了黑白、开合、虚实的强烈对比。
那高山浓黑的整体中又间以几座虚淡的屋宇,以山路衬之,使高山更高;以屋宇垫之,令低峦更低。
加之左下方留大片的虚白,水中着一小舟,两隐士端坐其间,使画面呈现出空灵静谧的无言美境。
全图色墨融和,意境闲雅,传达出作者淡泊旷远的审美情味。
“之”字型的构图法,把沉郁的江山以三段不同的形态分别画出,产生了一种纵深、突兀、幽然的神韵匡庐观瀑图卷水墨纸本.匡庐观瀑图卷水墨纸本此卷黄宾虹为陆丹林四十贺寿所绘,云山清晖,笔墨精妙,为细笔宾虹之作中尤难得一见者,盖陆丹林先生与黄宾公甚友契而能得此用心之绘,展卷把玩,不觉与匡庐神会。
卷有谢稚柳、叶恭绰、陈三立题跋题签,陈三立先生采以七古长诗《庐山黄家坡观瀑》,计二百三十多字,字字珠矶,尤可宝也。
荣宝斋珍藏绘画题跋 黄宾虹
书里的小画很清晰,可以细细地品味。
【读书打卡】山苍水渺云淡林深言不及道君心付墨墨有尽而意无穷⋯。
宾虹老丈,字画如水,投石有纹,甚清甚畅,然晚年心境,如幽塘藻满,倒影天光,虽万千云山,不得其白,
积墨一法,尤见心府风云之开。
棒,可能就是这种、看着都会的感觉,以为自己都会了。
《富春写生册》十开
之四|15cm×13cm
海罽花图
|81cm×36cm
临黄凤六《黄山异卉
册》二十五开之二
|27cm×43cm
武夷山居图
|106.3cm×40.5cm
吴淞纪游图
|132.5cm×41
.8cm
1
雨后玉泉图
|85.5cm×38.
5cm
2
3
莲花峰初晴
|97cm×40.5c
m
4
拟荆关笔意图
荣宝斋珍藏绘画题跋·黄宾虹
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
01
思维导图
02
内容摘要
03
读书笔记
04
目录分析
05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黄宾虹
荣宝斋
题跋
黄宾虹
山水画
书法
爱好者
罽花图
绘画
题画
黄凤六
黄山
山水
莲花峰
武夷山
峨眉
意图
笔
异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荣宝斋珍藏绘画题跋》此系列丛书为荣宝斋珍藏的再开发,此分册把黄宾虹的题画单独选取出来,成为题
这哪敢点评,表达观后感,前几幅细致认真,后面的杂画草稿出神入化,九十岁的画有股气在的
黄宾虹题画诗欣赏(2)
黄宾虹题画诗欣赏(2)101.黄宾虹(1865~1955)青城烟岚图设色纸本立轴1948年作:蜀中青城山,绵亘数百里。
幽深旷郎,兹一写之。
戊子八十五叟,宾虹。
102.黄宾虹(1865~1955)金文七言联纸本对联识文:采凤文雕环佩玉,白龙宝守石函书。
103.黄宾虹(1865~1955)云山图水墨纸本画心款识:大小二米父子画法全从北苑而来,董玄宰称为董巨二米是一家法,兹一拟之。
甲申冬日黄宾虹。
104.黄宾虹(1865~1955)花卉草虫册纸本册页(八开)识文:玄蝉幻化初,未解鸣高树。
飡风饮露余,一日当飞去。
野草失故绿,天空将肃霜。
蛙声隔残叶,烟雨满秋塘。
花攒蜀锦窠,开落南风裹。
一寸向阳心,天涯几千里。
105. 黄宾虹(1865~1955)层峦迭嶂图设色纸本立轴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丹城标。
未知迭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
宾虹。
106. 黄宾虹(1865~1955)披云峰图水墨纸本立轴古寺倚巌巅,俯窥云在牖。
行近转迷漫,雨气湿襟袖。
披云峰十寺有五明禅院,释渐江栖息于此。
宾虹。
107.黄宾虹(1865~1955)岚影迭嶂图设色纸本立轴1930年作:笋舆冈陇径盘旋,迎面峰来识洞天。
岚影排窗三迭嶂,两声喧枕百重泉。
僊灵诡秘探龙窟,遗逸高踪访鹿田。
回首狮山读书处,寻源难忘是髫年。
壬戌春日游金华山洞,访谢皋羽遗迹,忆曩读书狮山仅距十里许,忽四十年,余重到此不禁沧桑之感,率为赋此。
翰飞先生惠贶杰作山水,自北平寄余沪上,佩甚佩甚。
因捡旧写拙画奉酬即希哂正。
潭渡黄宾虹,庚午冬日。
108.黄宾虹(1865~1955)春满湖山图设色纸本镜片1951年作:李晞古似李思训,而豪健之气过之,自觉可喜,非吴门云间一派拟而能至。
辛卯八十八叟宾虹。
109.黄宾虹(1865~1955)、徐丹甫(1860~1947)江村消夏图·书法(1).江村消夏。
载南先生属。
矼叟。
(2).(书法文略)乙酉芒种日敬录为载南乡台属书。
丹叟徐识耜时年八十有六岁。
史上最全的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2)
史上最全的黄宾虹国画作品欣赏(2)黄宾虹讲求的是“学问”性山水。
山水在他笔下,乃成为国学的一种形式象征。
此幅《新安江》其实也延续了宾翁的这一情感表达。
幅中充盈而舞动的,其实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笔墨和线条,更在于这繁复的笔墨和线条之后的精神。
宿雨初收横幅设色纸本戊子(1948年)作层峦叠嶂立轴 1948年作 (341万元,2005年5月北京九歌)白石诗意图设色纸本(94.3万元,2011年西泠春拍)溪山过雨《溪山过雨》表现雨后的山川景致,虽渲染不多却有笔有墨,给人以苍郁滴翠、灵秀空灵之感。
图中重峦叠嶂,林木蓊郁,树法多样,各种点法交施互用,以营造雨后山青水秀的意境。
树木、山川、溪流被濛濛雨雾笼罩着,使人心欢悦,山如笑,树如舞,是一幅清新灵秀的优美画面。
画家既师古人,亦师造化,生平遍览名山大川,盘桓于大江南北,因而胸襟豁达,探胜撷景,搜尽奇峰,心慕手追,使山水画达到真情外溢,如临其境,雄奇秀伟,别有一番风姿。
湖舍清秋1948年作(18.4万元,2011年西泠春拍)溪山幽居图设色纸本立轴九华游记镜心设色纸本黄宾虹五上九华,每到一处皆以诗画纪游。
他以自然为师,将宋元画家的创造精神融入胸臆,取精用宏,搜妙创真,达到了自我神化的境界。
此画湖边山峰耸立,杂树之间有屋宇两间。
湖中有舟,舟尾有一人垂钓。
整幅画面五笔七墨俱全,构图奇巧,严实坚厚,诗意盎然。
画中树干、屋宇、小舟、岸坡均以干笔勾出轮廓,余皆用点,错错杂杂,涉笔自然,显得很丰富。
画家运用墨色变化,以点彩为主,线条为辅,求浓以淡,黑里透白,实中寓虚,干湿交错,笔法苍劲,墨彩腴润,气韵生动。
玄亭修禊图卷手卷设色纸本己丑(1949年)作题签:(高野侯题)玄亭修禊图。
己丑七月,野侯署。
钤印:高画心:玄亭修禊图。
己丑,伯尹先生属粲,矼叟。
钤印:黄宾虹后纸:马一浮、金梁、陆维钊画及题、徐震堮、任铭善、夏承焘、高存道、高野侯、郦承铨画及题、陆俨少、陆抑非、王伯敏共十四段题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宾虹独特画风鉴赏(图文)
时间:2014-12-01 09:59:10 来源: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山川卧游卷》手卷设色纸本壬辰1952 年作
《无声诗思》手卷纸本
《溪山深处》手卷设色纸本
编者按:作为划时代的艺术大师,黄宾虹在绘画上的天赋和艺术成就纵贯古今,难有与之比肩的人。
其突出的艺术成就是他晚年在总结前人的“五笔法”和“七墨法”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那长短不同的笔触皴法及大小、浓淡、干湿等各种不同的笔墨方式,使作品呈现出浑厚华滋、雄健苍莽的个性风格。
黄宾虹的作品反映了传统山水画在沉寂百年,受到西方文化交流撞击后,呈现出生机勃发、大气磅礴的时代特征。
由于黄宾虹艺术是一种曲高和寡、不为人理解弄懂的纯正艺术,同而不归类雅俗共赏,而在当时无法迎合大众口味不受欢迎。
为此,黄宾虹发出“五十年后方识我”之叹。
但令黄先生始料不及的是,在他去世五十多年后,绘画成就不
仅已逐渐为世人所重视,而且在全国上下掀起了“黄宾虹热”,他的画竟成了临
摹抄袭的重灾区,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多名师培训班,大多导师都效法他的画风,再把这种画风传授给一拨又一拨的学生们,把山水画坛搞成了全国山河一片“黑”。
但这些导师们对黄宾虹艺术内涵,特别是黄宾虹怎么回事是一知半解,
更谈不上能达到黄宾虹那样的艺术境界和高度。
他们只是抓住了黄宾虹画风容
易摹仿的特点。
但黄宾虹画风里那潇洒简远,天真烂漫、逸趣无尽、散发着无
限的审美情蕴的特殊气息的韵味是永远也难以模仿的。
学画直接取法黄宾虹风
格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培训班里永远不会出大师,真正的艺术是符号,而不是
别人的翻版。
真正的大名家那有办班的。
学习黄宾虹的艺术,不能在形而上下顾盼,应该学习他形而上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对传统取其精华,剔其糟粕的扬弃精神。
作为生活在当下的我辈,要有
关注现实,抒发真情实感的历史使命和担当。
唯如此,才是对黄宾虹艺术的真
正学习和弘扬。
学习传统国画,第一步应是临摹,“传移模写”为六法中的一法,这是老祖
先传下来的一个法宝,第二步是写生,师法自然,第三步是创造革新。
如一个
从事绘画的人,仅以模仿他人,全盘照搬,模拟不化,就失去了创作的意义。
潘天寿曾指责“中国人从事中画,如一意模拟古人,无丝毫推陈出新,足以光宗
耀祖者,是一笨子孙”。
齐白石更是语出惊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狠狠
地道出了专以模拟为能的危害。
学画习黄宾虹画风本无可厚非,但要在艺术上
取得成就,只能事倍功半,学无所成,仅得皮毛而已。
我认为,黄宾虹画风可
赏不可法,这是他独特画风所决定的。
重要一点在于他在艺术上是穷其一生精力,大器晚成的集大成者。
任何人在国画上学黄宾虹都不可能成大气候,这是
这一特殊风格限制。
黄宾虹的画一学就像,一像就死,因为他的风格太偏激,
而这种偏激性已经到了临界点,只能有其一不可有其二的。
如学习国画早期临
摹那些程式化的山水,具有包容性可塑性,从临摹开始打好基础,再融会贯通
去创新,容易进去也容易出来。
这是因为这种包容性可塑性保证能做到由一到
二到三的可持续发展。
而黄宾虹画风是没有程式的偏激性,进去容易出来难。
他的主要特征是从
有法到无法,从神格到逸格的演化,再达到人格内核的真正外化。
他晚年病目
后的信手所为,恰是他艺术功力修养的自然流露,其境界之高远,远不是常人
所能企及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黄宾虹画风是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相融相通的。
他是一生深究书法递变形演,演化之体态,悉心钻研,苦心探源,而悟出
的积点成线、石如飞白木如籀的奥秘。
也正如此,学黄宾虹画风是很难学到真
谛的。
一句话,黄宾虹艺术是从童子功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他的艺
术是苦难玉就的。
没有黄宾虹那样丰富的人生经历,也就不可能学到黄宾虹艺术的神髓。
中国书画艺术的传统历来讲究笔法,墨法的程式化锤炼,这种陈陈相因的思维定势造成中国艺术的重复和单调,致使中国艺术缺乏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艺术应有的嬗变活力,而黄宾虹艺术里那种横涂竖抹造成的“视觉符号颠覆视觉规范”所带来的多义性,阐释出多样化与开放化,而与传统大相径庭,是属于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空的“现代派”。
其作品里流露的思维取向,为中国画坛带来新鲜的视觉和别样风范。
他是公认的中国画革新的先行者,新国画的开拓者,他突出的贡献在于,在当时画坛弥漫着一股仿袭泥古,重复僵化,死气沉沉的颓风之下,而力挽衰败已极的中国画。
(来源:《艺术品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