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下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
统编语文教科书编排思路与内容解析
统编语文教科书编排思路与内容解析统编义务教育三科教材编写理念: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在教材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
核心理念:语文教科书要体现国家意志;要符合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
课程的内容,主要从学生、知识、特点上选择。
各个学科共同承担的教学责任。
除语文学科自身的学科出发。
语文学科意识形态属性强。
它是母语教育,本身的特点强。
要从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把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
XXX在上午的讲话中,多次提到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应社会经济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
意识形态反映在教材中主要体现在教科书选编文章上。
包括两个方面:1.按照我们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从为未来社会需要培养合格人才出发选编文章,重在落实政治思想教育任务。
2.2.教科书的编者依据语言文字,思想情感、伦理道德、社会导向意义等方面的要求,对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取向的文章进行筛选。
比如,我们的教材要体现民主、法制教育,我们的编者要选择这方面的文章。
语文教科书和意识形态相关的选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爱国,政党和领袖,榜样与模范。
民国时期的教科书,也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来交流。
一)回顾教材历史目前我们从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方面来看看:分歧时期的教科书都会根据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对语文教科书进行选文。
语文教科书作为官方审查经由过程推荐使用的课本,其本身是一种价值立场和尺度的挑选。
法国专家XXX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功能是教科书古老的只能。
教科书是建构国家身份的一种工具,如同钱币和国旗意义,是国家主权的一种象征。
语文教科书时候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是必然的。
意识形态必须体现在语文教科书里。
我们来看看民国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
1932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一)根据本党的主义,尽量使教材富有牺牲及互助的肉体。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部分解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部分解读一、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编排特点1.能力序列化在编写之初,编写组即确定了习作在教材中相对独立的地位,不要求习作紧紧依附于阅读单元。
这个定位给习作松了绑,不再受制于单元主题和文体,为习作自成体系提供了根本保障。
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个以记叙文为主的单元,而习作是“我有一个想法”,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问题发表意见,类似小小议论文。
习作自成体系,不代表习作完全与阅读脱钩。
在大部分单元,可能的情况下,习作还是尽量与阅读进行配合。
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习作是“我来编童话”;第四单元是预测单元,习作安排的是“续写故事”。
习作难教、难学是公认的,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习作便教利学,编写组这次下了些功夫,在具体编写开始之前,就制定了一个能力培养的序列。
习作涉及的观察、想象、修改等基本能力,都在关注之列。
哪个点哪个年级重点培养什么,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多年来的教学成果,制定能力培养序列比如,观察能力是习作的根本能力之一,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习作训练始终。
为了培养这种能力,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全套教材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即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并通过“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除此之外,三年级的多次习作都以“观察”为训练重点,比如上册的“猜猜他是谁”“这儿真美”,下册的“我的植物朋友”“看图画,写作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之后的教材也将多有涉及。
全套教材期望通过反复的训练,帮助学生打好观察的底子。
为了化解习作上的难点,同时也为了凸显习作的独立地位,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编排一个习作单元。
三年级上册训练“观察”,三年级下册练习“想象”,四五年级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写人记事等不同类习作方法,六年级针对如何围绕一个中心和真情实感进行培养。
习作单元的编排,完全从培养习作能力出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写文章的,并设置了一系列训练,保证学生在某项重要习作能力上形成突破,获得提升。
三年级语文教科书编排思路与内容解析
只有了解了多音字多义的本质, 多音字的学习才是高效的。 (多义才会多音)
识 字(形声字)
抱饱胞泡 跑 炮……
教学中要更关注“孤僻 字”,避免“泛化”
后两种容易犯错的是
“读半边字”。我们
的正确做法是学生在
告
利用声旁猜读的同时,
引导学生查字典验证,
浩
准确识字,培养自主
识字能力。
21 大自然的声音
要区分“见面字”“认 读字”“写字”的不同 要求。
要注意的是新鲜感是个特别具 有个性化的概念,不是客观存 在的,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认知水平密切相关。一个词对 你来说是有新鲜感的,但对他 来说并不一定有新鲜感。所以 我们不能把它表述成一个客观 存在的现象。比如“这一课中 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 来找一找”。但可以这样问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对你来说 具有新鲜感?画出来,和同学 交流”。因而,引导学生关注 有新鲜感的词句实际上是一个
体会语言 的生动
例2
23 带刺的朋友
单元重点目标
对接生活 经验
体会情感 的变化
本课个性化目标
例3
25 掌声
单元重点目标
以第一人称讲述,语言方 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难 度,挖掘了个性化目标。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加深 理解。
提倡“五大抓手”提升语言要素,避免“五大误区”多钻研 教参,做到心中有标,眼中有生,口中有法,手中有艺术
1.单元内容整合
三上一单元“学校生 活”,导语中明确提 出单元学习要素,即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
的词语和句子。
加点的字学 生比较陌生, 提出来引导 交流和关注
课后练习目标要求 明确,意在引导学 生感受新的表达形 式。问题都指向新 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精准教学:统编教材单元习作的编排特点与教学转型
医疗保障应急药品使用管理预案一、背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等突发情况,医疗保障应急药品的使用管理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应急药品的使用,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效率,制定本预案。
二、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卫生健康系统内所有应急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三、管理流程1. 应急药品的储备和更新(1)根据医疗保障部门制定的应急药品目录,各级医疗机构负责储备相应的应急药品,并定期对储备药品进行检查、清点和更新。
(2)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储备量和品种的调整计划。
2. 应急药品使用的调配和配送(1)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需求和应急药品储备情况,及时调配和配送应急药品到各个救治点。
(2)医疗保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配送机制和通讯网络,确保药品调配和配送的及时性和迅速性。
3. 应急药品的使用和记录(1)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应急药品使用点,并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2)应急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学专业规定和处方用药原则进行。
(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用药记录和用药及时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医疗保障部门和相关领导。
四、责任与义务1. 医疗保障部门负责制定应急药品目录和储备要求,并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和监督。
2. 各级医疗机构负责按要求储备应急药品,并定期重新评估需求和储备量。
3. 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应急药品使用点,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并按照规定使用药品并记录。
4.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用药记录和用药及时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医疗保障部门和相关领导。
五、培训与演练医疗保障部门应组织开展应急药品使用管理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应急药品使用的熟练度。
六、监督和评估医疗保障部门应定期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应急药品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七、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医疗保障部门应定期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应急药品使用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最新部编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分析
本文将对最新部编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结构
该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涵盖了多种音乐形式和内容,如歌曲
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让学生在研究中既能理论研究,又
能学以致用。
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材不仅涵盖了音乐的基础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素养。
2.贯彻“德、智、体、美、劳”的育人理念。
教材通过各种形式
的音乐研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符合他们
的认知和兴趣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教材建议
1.针对教材中的器乐演奏部分,建议增加一些乐器演奏的视频
示范,方便学生更好地研究掌握技巧。
2.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可以将一些知名
音乐家的名曲纳入教材,引导学生对经典音乐的欣赏和分析。
3.建议教师注重教材的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最新部编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在内容、形式以及理
念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进一步
深化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提高学生主动研究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共计320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单元)教材解析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名称:可爱的生灵二、学情分析:从整体看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基础,当然也避免不了好坏之分。
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
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组成。
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这些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掌握形声字的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在具体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5.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乡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6.学习作者的一些写作方法,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五、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2.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种事物写具体。
3.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4.抓住诗人的特点以及诗人当时思想情感等方面相互比较;用不同音乐作配音诵读,借此体会诗人当时的不同心境。
5.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扩大燕子、春天、荷花、等大量展示大自然的视频、文字、图片、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扩充信息量。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单元概述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编排。
每个单元都包含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识字写字、词语积累、语文园地等部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课文数量与特点本册教材的课文数量适中,既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阅读量,又不会过于繁重。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经典名篇,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现代文。
这些课文具有思想性、教育性、文学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语言表达与韵律感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课文中还融入了韵律感的培养,通过儿歌、童谣等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审美能力。
四、生字词学习与掌握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环节,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生字新词。
这些生字词的选择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又能够满足他们阅读和表达的需要。
五、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材中还设计了多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如阅读交流、角色扮演、故事会等,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专题组织与单元设计每个单元的专题组织紧密围绕主题展开,内容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单元设计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七、练习设计与呈现方式教材中的练习设计科学合理,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拓展能力的训练。
练习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图文并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练习题还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八、教材特色与改革力度本册教材在保持传统语文教材优点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内容的引入力度。
同时,教材在版面设计、插图使用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尝试,使教材更加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学习习惯。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二、教材解析(一)课文内容本单元围绕“可爱生灵”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二)教学目标1.认识40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掌握形声字的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5.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6.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8.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9.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10.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11.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12.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13..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14..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15..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16..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百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发展核心素养的编排途径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发展核心素养的编排途径基本编排思路:三位一体1. 精读2. 略读:迁移运用、粗略地读3. 课外阅读:延伸多篇、延伸整本书基本编排思路:双线组元1. 人文主题2. 语文要素核心概念:语文要素1. 必的语文知识2. 基本的语文能力3. 适当的学习策略4. 良好的学习习惯二、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编排特点选文内涵丰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1. 品质2. 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3. 保护想象力,重视儿童情趣4. 激发对世界的好奇心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1. 古诗课文2. 文言文课文3. 日积月累4. 专设单元介绍中国古代文化成就5. 民间故事6. 目标:了解典型的传统文化符号;增进传统文化认同;提高自豪感承前启后,促进学生阶段性发展1. 第一单元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2. 第一单元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3. 第二单元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4. 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5. 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6. 第六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7. 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8. 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语言实践活动指向阅读与表达的真实需要1. 阅读量增大,词汇量扩大2. 对语言表达丰富、生动的要求3. 语言表达的对象意识、目的意识4. 语言表达的思维含量5. 信息交换的有效性编排特殊单元,进行专项突破1. 习作单元板块功能(1)导语:单元导入(2)精读课文: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3)交流平台:归纳梳理,提炼方法(4)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诊断(5)习作例文:进一步感知方法(6)习作:形成单元学习成果2. 综合性学习板块功能(1)篇章页:明确任务(2)课(3)活动提示:具体指导(4)综合性学习:总结(兼顾口语交际与习作)充分考虑年级特点,扎实提升学生表达能力1. 三年级口语交际的重点(1)倾听:边听边思考,筛选信息,捕捉重点;提高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2)应对:强调对他人的尊重与体谅(3)表达: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更巧妙地达到交际目的2. 习作(1)记实类:写清楚事物、写清楚过程(2)想象类:大胆、奇特、有趣(3)实用类:写清楚信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材料二一、教学观念的整体引领德清县教育研训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赵水囡作了《整体观照,精准落实语文要素》的专题讲座。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摘要:目前全国统一使用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跟以前的教材比较起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习作内容的编排上,表现出了衔接性、指导性、渐进性的特征。
因此,我们应该让老师们对习作教材进行仔细的研究,并根据习作教学目标,科学地安排好写作训练,注重用说与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 习作编排特点; 教学建议1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内容的编排特点统编小学语文课本,是多位专家学者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以往相比,已有了较大的改变,符合新课程标准。
在这几个方面,练习内容的安排表现为:1.1注意从说到写的转换对于一个初入初等教育的孩子,讲一段完整而有逻辑的句子要比写一段完整而有逻辑的句子要简单的多。
因此,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从说到写的顺利过渡,在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中,许多地方都有机地融入了写的知识,从而逐步进行写作教学,实现了由说到写的衔接。
其中,大量的口头交流内容为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重视从说到写的过渡统一的小学语文课本也重视从读到写的顺利过渡,让孩子们在读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首先,课本上在许多阅读文本的末尾,都设置了大量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在看完文本后,可以模仿出一些句子来,这样才能将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统编语文教材采取的是“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的编排方式。
尽管习作自成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阅读完全脱离。
《统编初级汉语》注重阅读和练习的衔接,大多数单元的练习题目都和所读文本的题目有关。
在完成了对相同题目的阅读后,学生在进行与题目有关的练习时,会感到更容易写作。
1.3重视策略,贯穿单元在本课程中,“阅读策略”部分强调了“阅读策略”的实现,并把策略贯穿于本课程的全过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
在“阅读策略单元”中,在本单元的封面上,语文要素对学生应该拥有的阅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每一篇课文的导语、批注、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中,都可以看到阅读策略的具体表现,具体包括了碎片化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相关习题、归纳总结的阅读技巧等。
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
承前启后有机整合——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学段:三年级一、教材概貌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遵循全套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沿用三年级上册的编写体例。
本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可爱的生灵”“寓言故事”“观察与发现”“多彩童年”“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这六个单元是常规单元,“中华传统节日”是综合性学习单元,“大胆想象”是习作单元。
具体内容见下表。
二、阅读编排特点(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三年级科学教材解析
三年级科学教材解析
三年级科学教材解析如下:
1.教材内容:三年级科学教材的内容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
教材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几个方面,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物质世界。
2.教材特点:三年级科学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探究。
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科学的魅力。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教材编排:三年级科学教材的编排比较系统,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
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来安排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
此外,教材还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教学重点与难点:三年级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来认识自然现象和物质世界。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好奇心,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
新版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2019年春期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2019春期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读1. 引言1.1 引言在教育教学领域,统编教材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统编教材是指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编写,用于全国各地的学校统一使用的教材。
这种教材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能够保证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均衡发展。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统编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涵盖了多种语文知识和技能。
这一单元主要围绕叙事文学习展开,通过学习课文和相关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要素解读部分,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解读其中的语言规范、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要素。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升语文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通过对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统编教材的设计理念,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共同努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2. 正文2.1 什么是统编教材统编教材是指由国家统一编写、发行的教材,旨在统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与以往由各地教育部门自行编写的教材不同,统编教材一般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能够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统编教材一般由专家学者和教育界人士组成编写组成员,经过严格的审定和评审程序,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统编教材的出版和发行由国家教育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确保各地学校能够统一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避免因使用不同教材而导致的教学差异和不公平现象。
统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地方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异,提高教育公平。
统编教材也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安排,为学生提供统一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统编教材的推行和应用对于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2.2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诗歌欣赏”展开,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的现代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思考诗歌的内涵。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编排特点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编排特点1.能力序列化在编写之初,编写组即确定了习作在教材中相对独立的地位,不要求习作紧紧依附于阅读单元。
这个定位给习作松了绑,不再受制于单元主题和文体,为习作自成体系提供了根本保障。
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个以记叙文为主的单元,而习作是“我有一个想法”,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问题发表意见,类似小小议论文。
习作自成体系,不代表习作完全与阅读脱钩。
在大部分单元,可能的情况下,习作还是尽量与阅读进行配合。
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习作是“我来编童话”;第四单元是预测单元,习作安排的是“续写故事”。
习作难教、难学是公认的,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习作便教利学,编写组这次下了些功夫,在具体编写开始之前,就制定了一个能力培养的序列。
习作涉及的观察、想象、修改等基本能力,都在关注之列。
哪个点哪个年级重点培养什么,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多年来的教学成果,制定能力培养序列比如,观察能力是习作的根本能力之一,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习作训练始终。
为了培养这种能力,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全套教材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即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并通过“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除此之外,三年级的多次习作都以“观察”为训练重点,比如上册的“猜猜他是谁”“这儿真美”,下册的“我的植物朋友”“看图画,写作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之后的教材也将多有涉及。
全套教材期望通过反复的训练,帮助学生打好观察的底子。
为了化解习作上的难点,同时也为了凸显习作的独立地位,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编排一个习作单元。
三年级上册训练“观察”,三年级下册练习“想象”,四五年级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写人记事等不同类习作方法,六年级针对如何围绕一个中心和真情实感进行培养。
习作单元的编排,完全从培养习作能力出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写文章的,并设置了一系列训练,保证学生在某项重要习作能力上形成突破,获得提升。
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统编教材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主流。
在语文教学中,统编教材中的语文园地以其独特的编排特点和灵活的教学策略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本文将深入探讨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的编排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学的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路。
一、编排特点1.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的编排特点之一是内容的多样化。
园地中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经典文学作品,也包括实用的语言技能训练,如写作、口语表达等。
这种多样化的内容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知识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的编排特点之二是知识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从小学到中学,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知识点的体系。
这种系统性的编排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的脉络,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3. 突出读写能力的培养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的编排特点之三是突出读写能力的培养。
读和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园地中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实践写作,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使用统编教材语文园地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情境创设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引导思考,启发创新统编教材语文园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统编教材语文园地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写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写作中去,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统编三年级教材小练笔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摘要】小练笔贯穿统编三年级教材。
练笔内容指向生活,关注学生童年发现;练笔难度梯度上升,关注“一练一得”;言语支架逐步建立,语言样式日渐丰富。
针对小练笔编排的特点,教师要充分揣摩编者的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聚焦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练笔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储备;进行多元关联,有序达成训练目标,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言语的秘密,让小练笔教学既显开放,又有规范,帮助学生提升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编排特点;教学建议统编三年级教材小练笔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吴林妹小练笔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翻阅统编三年级教材,小练笔共安排了六次,上册三次,下册三次。
其中,上册安排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富饶的西沙群岛》《大自然的声音》,下册安排在《荷花》《花钟》《我们奇妙的世界》,可以说小练笔贯穿整册教材。
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单个小练笔的教学,而忽视对整册小练笔的研读,也忽视前后小练笔之间的关联,这就导致学生的言语发展缺少梯度。
那么,三年级小练笔的教学该如何有效展开?笔者认为,只有研究好教材,揣摩编者意图,寻找小练笔编排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小练笔的编排特点统编三年级教材安排了六次小练笔,编者力图通过多次循环练习,让学生掌握写好片段的基本方法,体会练笔的乐趣,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练笔内容指向生活,关注童年发现三年级教材中的小练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索,凸显童趣性。
如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小练笔内容指向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的发现,虽然练笔的方向比较明确,但是保证了发现的独特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荷花》《我们奇妙的世界》中,小练笔的内容指向同样是清晰的,但是角度是多元的,尊重学生在生活中的自主发现。
可以说,小练笔的安排,既明确了方向,又具有弹性,突出了生活化和童趣化,易受学生喜欢。
统编教材三下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
统编教材三下编排特点与内容解析承前启后有机整合⼀、教材概貌统编义务教育语⽂教材三年级下册遵循全套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沿⽤三年级上册的编写体例。
本册共安排了⼋个单元,其中“可爱的⽣灵”“寓⾔故事”“观察与发现”“多彩童年”“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这六个单元是常规单元,“中华传统节⽇”是综合性学习单元,“⼤胆想象”是习作单元。
具体内容见下表。
⼆、阅读编排特点(⼀)择取内涵丰富的课⽂,充实学⽣的精神世界教材精⼼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本,全⽅位地充实学⽣的精神世界,落实“⽴德树⼈”的⽬标。
有的课⽂,以榜样⼈物的⾔⾏,给学⽣以优秀品质的⽰范。
⽐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的故事,帮助学⽣树⽴诚信重诺的⽣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深⼊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语⾔⽣动、鲜活、优美,具有很⾼的⽂学价值。
⽐如,《燕⼦》⼀⽂,语⾔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动物描摹得美丽动⼈,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备忘录》⼀⽂,思维跳跃,⽤闲谈式的语句,表现⾃由的乐趣;《肥皂泡》⼀⽂,语⾔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初步提⾼学⽣的⽂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贴近三年级学⽣的⽣活实际,富有⼉童情趣。
⽐如,《童年的⽔墨画》描述了⼉童课外⽣活的⾃由与欢愉;《剃头⼤师》讲述了诙谐的⼉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产⽣共鸣。
编排这些课⽂,能保护学⽣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对阅读学习产⽣持续的兴趣。
(⼆)多种路径形成合⼒,提供传统⽂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化内容,⼒图由此形成合⼒,提供充⾜的传统⽂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
第⼀单元中的古诗课⽂,有“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黄时⼭林中的⾃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对季节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前启后有机整合一、教材概貌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遵循全套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沿用三年级上册的编写体例。
本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可爱的生灵”“寓言故事”“观察与发现”“多彩童年”“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这六个单元是常规单元,“中华传统节日”是综合性学习单元,“大胆想象”是习作单元。
具体内容见下表。
二、阅读编排特点(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教材从学生熟知的故事出发,引导学生继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积累文言文语感,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第三单元专门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选编了一组课文。
《纸的发明》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强调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赵州桥》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成就,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名片”。
教材力求通过本组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产生文化自豪感。
本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栏目,主要安排了四类关于传统文化的材料。
第一类是《忆江南》《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等古诗词,描绘了具有东方美学的别致景观,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第二类是中国古代先贤关于改过的名言,旨在给学生以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修身律己的行为习惯。
第三类是成语,既有包含寓言故事的成语,也有八字形式的成语,帮助学生积累源于古代汉语的常用语言形式,将文化积淀与语言运用相结合。
第四类是文化常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体现文人雅趣的事物,以及中医的基本知识。
教材力求通过多种路径,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承前启后地安排语文要素,促进学生阶段性发展全套教材语文要素的安排,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体系。
三年级下册处于全套教材的中期,在安排各单元语文要素时,充分考虑承前启后的定位。
比如,三年级上册已经引导学生认识了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以此为起点,本册在第四单元安排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一语文要素,为学生概括段落的大意提供必要的方法,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概括篇章的大意奠定基础。
又如,低年级已经安排了理解难懂词语的各种方法的学习,三年级上册还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在此基础上,本册在第六单元安排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迁移已经掌握的理解语言形式的常见方法,提高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再如,“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语文要素,将会在四年级重点落实。
因此,本册第一单元围绕这一要素编排的内容相对简单、粗浅,主要是为四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册教材力求通过安排这些语文要素,发挥桥梁的作用,促进学生阶段性的成长。
(四)加强单元内部整合,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材每个单元对语文要素的落实,不是在某个环节独立完成的,而是精心整合单元内部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机的整体。
一般来说,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某些课文中引导学生学习与运用方法;在“交流平台”中梳理、总结语文要素,提炼学习方法;在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或“习作”中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方法。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两篇精读课文既引导学生细细体会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又引导学生在“小练笔”中实践运用积累的语句。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一些体会优美生动语句的角度,一是体会作者所写事物的鲜明特点,二是体会作者笔下事物生动的状态,三是体会作者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
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材从思维的规律出发,作出了循序渐进的编排。
《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两课,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着道理”的特点,尝试理解故事的寓意,并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寓意的相似性;《鹿角和鹿腿》一课,呈现对文本多元化的理解,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赞成的说法并说明理由;《池子与河流》一课,引导学生分析池子与河流相反的观点,发展学生的审辨式思维。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关于寓言的阅读体验,讨论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和寓意,并提示学生要由故事出发联系实际生活。
“陕乐读书吧”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中外经典寓言故事,实践运用从本单元学到的阅读寓言的方法。
教材力求通过这样的编排,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寓言这一文体的认识,提高阅读寓言的能力。
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赵州桥》一课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是如何围绕赵州桥的“美观”来写的,“交流平台”又以课文中的相关段落为例对这种构段方式进行初步的梳理、总结。
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教材在《花钟》一课中编排了借助关键语句说第一、二自然段大意的练习,在《小虾》一课中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这一方法,说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交流平台”闱绕语文要素进行了梳理、总结:有的关键语句直接说出了段落大意;有的关键语句对概括段落大意起到提示作用;关键语句可能在段首、段中、段尾等不同的位置。
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童年的水墨画》一课让学生练习借助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诗句,《剃头大师》《我不能失信》两课让学生练习理解意味深长的句子,《肥皂泡》一课让学生练习理解具有个人语言风格的句子。
“交流平台”对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比较相近,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资料、向别人请教等。
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海底世界》一课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火烧云》一课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
教材针对这一要素编排了充分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为学生在书面表达时从几个方面清楚地写事物提供了方法的支撑。
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教材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提供了多样化的复述支架。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情节因为两个主人公性格的矛盾而一步步向前推进,采用了反复的叙述模式:顾客提出要求/裁缝作出回应。
因此,教材提供了表格,引导学生先整理不同时间内两个主人公的行为,再以此为支架复述故事。
《漏》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在不停移动中不断产生误会。
因此,教材提供了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的支架,引导学生根据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复述的基本要求,以及表格、示意图等实用的复述支架,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运用这些复述方法。
教材力求通过这种环环相扣、有机整合的单元编排方式,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编排具有实效的语言实践活动。
指向学生阅读与表达的真实需求教材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相关内容的编排,不是生硬地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而是从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语文生活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要点,以具有实效的形式加以呈现。
随着阅读量、词汇量的不断增大,三年级学生会遇到许多一词多义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在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以“熟”“味道”为例,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借助语境辨析词语义项的方法。
教材重视提升三年级学生书面表达的准确性、丰富性。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辨析词语搭配的练习,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词语搭配的限制条件,以便在书面表达时能够准确搭配;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让学生练习在引语前增加描写动作的提示语;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让学生练习运用恰当的拟声词描摹情态。
这些内容,都有助于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质量。
教材还重视借助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比如,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习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并进行思考,再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养成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并积极表达的习惯。
三、综合性学习编排特点第三单元穿插编排了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是全套教材第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并展示收集的成果,为学生中小学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打好基础。
《古诗三首》课后编排了第一次“活动提示”,明确提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活动任务——了解中国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并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初步指导——采用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通过请教长辈、自己查资料等渠道收集信息。
《纸的发明》课后编排了第二次“活动提示”,指向本单元活动的中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查漏补缺。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指向本单元活动的总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是节日中发生的事情;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并给出了展示方式的建议,如出示与习俗有关的事物、现场演示习俗、朗诵有关古诗文、口头讲述习俗等。
四、习作编排特点(一)设置习作单元,对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专项提升教材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设置了专门的习作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