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编排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统编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一、统编教材古诗文的编排特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选编了112首古诗词和14篇文言文。
围绕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古诗文的数量、篇幅、体裁、难度等各方面因素。
1.数量和篇幅随年段递增。
古诗词方面,一至六年级均安排了古诗词作为课文研究。
其中一年级上册两首,一年级下册三首;二年级上、下册各安排两课《古诗二首》;三至六年级上、下册各安排两课《古诗三首》;六下还安排了“古诗词诵读”板块,收录了十首诗词。
文言文方面,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文言文课文,三年级每学期各一篇,四至六年级每学期各两篇。
随着数量的递增,古诗文的篇幅也随年段的上升逐渐增加。
2.体裁由单一到多元。
考虑到学生的研究水平,古诗以短小精炼的五绝、七绝为主体,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同时随着年段的上升,中年段开始出现词这一体裁,高年段开始出现律诗、乐府诗、《诗经》等稍长、稍难的篇目。
文言文则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简短的叙事性文本作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议论性的作品。
3.理解要求由浅及深。
随着篇幅的增加、文体的丰富,对古诗文理解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亦随之晋升。
经由过程循序渐进的编排,逐渐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语感,从而为更高条理的研究奠基充分的基础。
二、关于古诗文的教学建议(一)不同年段、不同板块的古诗文教学编排在不同年段、不同板块中的古诗词,在教学中是有不同的要求的。
建议围绕各年段、各板块的特点和目标睁开教学。
1.低、中、高年段古诗词课文的教学。
作为课文来研究的古诗词,低、中、高年段在教学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低年段选编的古诗相对简单,教学时,在指导学生掌握识字、写字之外,可以带领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帮助学生实现初步积累。
如一年级上册《江南》一诗,可以采用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并根据两组方位词“东—西”“南—北”记忆诗歌;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可以结合插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山寺”,还可以让学生做一做伸手摘星的动作等,辅助理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对于低年段的学生,可以重点培养其对古诗文的感性认知和语感,通过诵读、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感和韵律感。
中年段的学生可以逐渐引导其进行简单的鉴赏和理解,了解古诗文的背景和内涵。
高年段的学生则需要更深入地探究古诗文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进行更深入的文学鉴赏和分析。
2.古诗词诵读板块的教学。
古诗词诵读板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诵艺术而设立的。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朗诵、配乐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古诗文的韵律和情感。
3.文言文课文的教学。
文言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难的一块内容,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古文翻译、文言文背诵、文言文鉴赏等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诵读、背诵、鉴赏、分析等,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古诗文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注重情感体验和文化传承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文化传承。
可以通过讲解古诗文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文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古诗文的情感内涵。
总之,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情感体验和文化传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研究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等,初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对诗歌进行个人化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示儿》一诗,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关爱,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努力;《题临安邸》一诗,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己亥杂诗》一诗,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恩。
深入剖析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优势

深入剖析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优势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材作为一套经典教材,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深入剖析这套教材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知识体系。
例如,在数与代数这一章节中,教材先介绍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然后引入了分数的概念,再进一步讲解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其次,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问题和应用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几何图形这一章节中,教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的特点,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等。
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往往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一章节中,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运用图表和图形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的部分习题设计了小组合作解答,学生需要相互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实践活动,如实地观察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材具有系统性、连贯性、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等一系列特点和优势。
人教版和苏教版数学编排

人教版和苏教版数学编排一、引言在中国,人教版和苏教版是两个广泛使用的数学教材版本。
它们在内容的深度、知识广度、编排风格、例题与习题的选择以及教育理念的体现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个版本的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以期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二、内容深度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内容深度较大,强调数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对某些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证明较为详细。
相比之下,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内容深度相对较浅,更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证明较为简洁。
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个版本对数学教育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三、知识广度在知识广度方面,人教版和苏教版也有显著差异。
人教版数学教材的覆盖面较广,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较宽,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需求。
而苏教版数学教材则较为集中,重点关注一些特定的知识点,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某些关键内容。
四、编排风格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编排风格较为严谨,注重数学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常常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组织内容。
而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编排风格则较为灵活,更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采用项目式、案例式等方式进行编排,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例题与习题在例题与习题的选择上,人教版和苏教版也存在差异。
人教版数学教材的例题与习题数量较多,难度较高,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而苏教版数学教材的例题与习题则相对较少,难度较低,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个版本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重点。
六、教育理念人教版和苏教版数学教材的教育理念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人教版数学教材更注重数学的学科性和系统性,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学术性,教育目标倾向于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的学生。
而苏教版数学教材则更注重数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强调数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教育目标倾向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
七、结论综上所述,人教版和苏教版数学教材在内容深度、知识广度、编排风格、例题与习题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详解

各版本⼩学数学教材特点详解各版本⼩学数学教材特点详解⼀、⼈教版教材⼈教版教材是以《全⽇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注意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平衡,努⼒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努⼒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下⾯就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做⼀简要介绍。
实验教材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经验的基础上进⾏设计的。
教材的编者⼒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理学的原理和⼉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为学⽣的数学学习提供⽣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还继承了现⾏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教材内容处理得较好的做法,避免教师开始使⽤时的陌⽣感。
使学⽣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建⽴学习和应⽤数学的兴趣和信⼼。
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
如实验教材中第⼀册在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些简单的初步统计知识的内容。
通过例题、练习题、实践活动等内容,渗透简单的形象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数据收集的⽅法等。
重视学⽣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实验教材的编写注意下⾯⼏点:(1)注意以学⽣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例如,分类概念的教学从学⽣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让学⽣运⽤⾃⼰的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
(2)学习活动,让学⽣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例如,认识⽴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了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通过⾃由⾃在的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体图形的特征。
总结人教版教材中识字课编排的特点

总结人教版教材中识字课编排的特点
人教版教材中识字课的编排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渐进教学:人教版教材中的识字课编排注重渐进教学,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教学安排。
首先教授常见的基础字词,然后逐渐引入新的词汇和词组,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更多的词汇。
2. 分层教学:人教版教材中的识字课编排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式。
一般将词汇按照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如按主题、按单元等进行划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还有一些重要的词汇会被重点突出,进行强化教学。
3.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人教版教材中的识字课编排注重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
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更加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4. 联系实际生活:人教版教材中的识字课编排注重将所学的词汇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通过真实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词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
总的来说,人教版教材中的识字课编排注重渐进教学、分层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联系实际生活等特点,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统编教材阅读编排特点

统编教材阅读编排特点一年级教材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精心设计语言活动,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初步运用阅读方法,激发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套教材以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在教什么、学什么方面有非常清晰的目标。
所谓“双线”,就是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
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体现在阅读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
每个单元中,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学习的要素,使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学更加有章可循。
一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14篇课文,围绕“自然”“想象”“儿童生活”“观察”等主题分成4个单元。
随课文安排的语文要素,有“读准字音”“朗读时注意停顿”“认识逗号和句号”“认识自然段”“获取文中的信息”等,有机渗透在课后练习中,努力体现语文学习体系与教学梯度,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层级序列,增强教学的操作性。
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材料,给予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滋养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自然渗透立德树人。
课文思想内涵全面,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友好相处、热爱科学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以及适应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如,《秋天》《四季》《江南》,描绘了祖国大江南北美丽的自然风光,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富有生活情趣。
如《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都是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充满了儿童的情趣;《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不仅描绘了多彩的儿童生活场景,也展现儿童丰富而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教材中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而“异”则是指初中教材中更深入、更复杂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衔接,人教版六下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也做了一些工作。
首先,教材的选文更加注重文学性,选取了更多的名家名篇,这也是人教版一直以来的标准。
其次,在读写训练点的编排上,教材设置了明线和暗线,通过导语、思考练题和交流平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最后,在与初中教材的过渡与衔接上,教材采用了与初中教材相似的开本、字号和字体等视觉上的衔接方式。
总之,人教版六下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是注重文学性、明暗线相结合的读写训练点编排和与初中教材的视觉上的衔接。
这些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全面提升语文能力,为进入初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教材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
从低年级到中年级,专题内容涵盖孝顺、友情、谦虚、助人、合作、热情、科学、勤学、进取、环保等方面。
到了高年级和初中,专题内容继续关注学生人文品质的培养,如感悟生活、体验民俗、缅怀先烈、了解多元文化、体会科学精神等。
可以看出,中小学教材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是关注学生的人文品质,这也是“同”的体现。
读写训练点的设置体现了梯度与衔接。
六年级下册的读写训练点包括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在作中运用、体会民俗特点、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关心人物的命运、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并研究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七年级上册的读写训练点包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提高朗读能力、熟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练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研究朗读和圈点勾画。
教材的设置和读写训练点的安排都体现了教育的梯度和衔接,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人教版教材向册内容编排体系[整理版]
![人教版教材向册内容编排体系[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5d9c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d.png)
人教版教材“四大板块”的内容编排顺序一览表一、各册教材安排的内容二、数与代数的编排体系一上年级:一下年级:二上年级:二下年级:三上年级:三下年级:四上年级:四下年级:五上年级:五下年级:六上年级:六下年级:新教材与原教材比较的变化特点1.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与代数得意义,尤其是对大数得感受。
2.增强了应用意识,渗透了数学建模思想。
3.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数与代数规律和模式的探索。
4.重视对计算器和计算机的使用。
5.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
6.减少了公式,降低了对记忆的要求。
7.降低了对一些概念过分形式化的要求,关注队概念的体验与感悟和理解。
三、空间与图形的编排体系一上年级:一下年级:二上年级:二下年级:三上年级:三下年级:四上年级:四下年级:五上年级:五下年级:六上年级:六下年级:新教材与原教材比较的变化特点1.强调内容的现实背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2.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确定、视图与投影等内容;3.加强了几何建模的探究过程,强调了几何的直觉,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4.突出了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5.重视量与测量,关注测量的实践性;6.消弱了纯平面图形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总体要求在提高,尤其是空间观念的培养成了学习目标的核心。
四、统计与概率的编排体系一下年级:二上年级:二下年级:三上年级:三下年级:四上年级:四下年级:五上年级:五下年级:六上年级:六下年级:新教材与原教材比较的变化特点1.凸显了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地位,增大了统计与概率学习的课时量。
2.把统计与解决问题、计算、推理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调统计与概率学习过程性目标的达成。
4.强调对统计图表特征和统计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关注统计的价值展现。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中全新的一个领域,这一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数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课程渠道,其特点如下:1.密切联系实际;2.综合应用知识;3.以探索为主线;4.形式多样化;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6.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7.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8.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质的评价为主。
人教版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一)集中识字形式多样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专门的识字单元,同时在语文园地中专设栏目“识字加油站”,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集中识字学习。
教材中的识字课大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呈现,文辞优美、韵律和谐,适合学生朗读、背诵,而且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可以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识字加油站”这个栏目,每一次都设置了一个小的情境、小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认识一些常用汉字。
从识字途径上来讲,这一册教材的集中识字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1)字理识字。
如《小青蛙》《“包字族”识字》《动物儿歌》《操场上》。
(2)传统蒙学识字。
如《姓氏歌》《三字经》《古对今》。
(3)事物归类识字。
如《操场上》《天气词语》《卫生间》。
(4)看图识字。
《春夏秋冬》《夏天事物》。
(5)儿歌识字。
如《小青蛙》《动物儿歌》。
(6)趣味活动识字。
如《猜字谜》,利用字谜的形式认识合体字和形声字。
(二)关注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1.了解识字规律。
教材编排了一些字理识字的内容。
比如,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展示了象形的造字方法,《日月明》展示了会意的造字方法,非常有趣,又可以加深记忆。
这样的安排,能够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
一年级下册主要以呈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为主,如《小青蛙》和“包字族”识字,通过“青”“包”与不同形旁的搭配,构成不同意义的字,让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动物儿歌》通过展示各种由虫字旁的字组成的动物名称,让学生继续体会这一规律;《操场上》编排了一组提手旁的字、一组足字旁的字,也在突显形声字规律;语文园地中还安排了两次“我的发现”,其中,语文园地五安排的字与身体器官有关,语文园地八安排的字与各种动物有关,并且旁边有泡泡提示,反复强调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性。
学生会发现,女字旁的字很多与女性有关,提手旁的字很多与手部的动作有关。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出版社之一,其出版的语文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领域。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以其优秀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一、教材特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使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显得与众不同:1.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的难度逐步增加,内容层次分明,合理安排,能够适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2.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素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注重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相适应的教学素材。
教材中的课文和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3.强调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教材中融入了各门学科的内容,如历史、地理、科学等,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扩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培养综合素养。
4.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和习题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主要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包括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如听、说、读、写等。
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教学语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注重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练习和游戏设计,帮助学生正确发音,提高语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词汇训练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训练。
教材通过词语拼读、词语理解、词语运用等方面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够准确运用到语文学习中。
3.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丰富多样,既有文学作品,又有科普知识等,通过阅读理解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北师大版”与“人教版”教材比较

“北师大版”与“人教版”教材比较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教材是知识传递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作为常见的两种教材版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种教材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比较。
首先,从教材的编排结构来看,“北师大版”教材通常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它往往以较为严谨的学科体系为框架,逐步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
比如在数学教材中,先从基础的概念和原理入手,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教材则在编排上更倾向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它会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将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会选取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这种编排方式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内容的选择上,“北师大版”教材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它会引入一些较为前沿的学科研究成果和拓展性的知识,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求。
比如在科学教材中,会介绍一些最新的科学发现和实验方法,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人教版”教材则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它所选取的内容大多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的经典知识和案例,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的核心要点。
例如在英语教材中,重点强调基本的语法和词汇,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从教材的呈现方式来看,“北师大版”教材在图表、插图和案例的运用上较为丰富多样。
这些直观的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材中的练习题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人教版”教材的呈现方式则相对简洁明了,注重对重点知识的突出和强调。
它的图表和插图往往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
练习题的设置也较为分层,既有基础练习,也有拓展提高的部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人教版新教材识写字编排特点分析

80 10 个会写” 第二学段识字要求是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0 00 , “
2o 个 , 中 20 左 右 会 写 ”第 三 学段 识 字 要求 是 :有 较 5o 其 00个 , “ 强的 独立 识 字能 力 。 累计认 识 常 用汉 字 30 个 , 中 20 00 其 50个 左右会 写 ” 。这 就对 于 义务 教 育小 学语 文教 材 “ 写字 ” 字量 识 的
循 序 渐 进 ;会 识 字 ” 种 是 常 用 字 , 字 方 式 丰 富 多 彩 ;会 写 字 ” 排 由易 到 难 ; 种 编 排 特 点 符 合 学 生 学 习 认 “ 字 识 “ 编 这
【 键 词 】识 写 字 ; 量 ; 种 ; 排 关 字 字 编
识 写字是 阅 读和 写 作 的基 础 , 是 小 学语 文 教学 的 重要 任 也
1 3
l. 11 l. 18 1. O8 1. 08
92 .
务。 语文课程标准》 《 提出“ 认识”“ 、学会” 两种要求 , 要求识写的
字 能读 准 字 音 , 清字 形 , 认 理解 意思 , 确 书 写 , 习 在 口头 和 正 练 书面表 达 中运用 。 行 “ 写 分 开 , 认后 写 ” 实 认 先 的原 则 , 学语 文 小 第 一 学段 识 字 的要 求 是 :认 识 常用 汉 字 10 ~ 80 ,其 中 “ 60 10 个
一
字量 的平均数先呈上升后下降趋势 。一年级是起步阶段 , 小学
生 刚 接 触 汉 字 , 调 “ 认 ”在 会 认 的基 础 上 , 逐 渐 书写 字 强 会 , 能 形 , 学 生 年龄 的不 断 增 大 , 会 认字 的不 断积 累 的基 础 上 , 随着 在 由“ 会认 字 ” 渐过 渡 到 “ 写 ” 逐 会 阶段 。 说 明人 教版 教材 在 编 制 这 教材 时 充 分认 识到 “ 写 分 离 , 认 后写 ” 则 的重 要性 。 识 先 原 我们 再将 人 教 版 小学 语 文新 教 材 与苏 教 版 、北 师 大版 、 语 文 版教 材 的 “ 识写 字 ” 量进 行 比较 , 据 如表 2, : 字 数 f 表 2 各版 教 材“ 写字 ” 识 字量 比较
初中数学人教和浙教的区别

初中数学人教和浙教的区别
初中数学人教和浙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的难度:人教版的教材难度较大,知识点较为抽象,浙教版的教材难度相对较小,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 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人教版的教材内容编排方式较为灵活,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浙教版的教材则更注重按照章节顺序编排,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相对不太明显。
3. 数学思想的应用:人教版的教材更注重数学思想的应用,例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而浙教版的教材在这方面相对较弱。
4. 习题难度和类型:人教版的教材习题难度较大,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而浙教版的教材则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
总体来说,初中数学人教版和浙教版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上基本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但是,由于两个版本在教材的编排方式、难度、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版本进行教学。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为例,人教版教材中包括了有理数的概念、
相反数、绝对值等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而浙教版则更注重实际应用和运算,例如超市购物、天气预报等场景中蕴含的数学问题。
这也反映出两个版本在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的不同。
以上是关于初中数学人教和浙教的一些区别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编排的基本特点

二年级上册教材编排的基本特点1. 以共有与共享为教育主题本册教材针对低年段儿童道德成长的需要,承接一年级教材设计,聚焦一个教育主题:共有与共享,为公共生活奠基。
本册教材的内容设计内含明暗两条线索:教材的明线是随着学生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展,体现为各册单元的安排逻辑是沿着学生与自我、自然、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的关系不断展开,同时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时间相契合(如有关节假日的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教材的暗线是学生的道德成长,表现为学生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重要生活事件或者问题。
本册教材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超越自我中心的思维,进入不断扩大的公共视野,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区和国家,并愿意主动承担和遵守在这些领域生活的责任与规则。
二年级上册教材共4个单元16课。
承接一年级下册的“共生共在”这一教育主题,针对二年级学生存在着自我中心倾向的特点,本册教材结合现代公共生活的需要,设立了“共有与共享”的核心教育主题,引导学生扩展视野,将自我置于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中,为学生公共意识的养成奠定基础,也为学习中高段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
这里的“共有”除指传统所有权意义上的公共财物的拥有之外,还指人们都有共同享用的生活时间、空间与共同经历的事件。
循着学生生活的时间和逐步扩大的空间,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单元:《我们的节假日》《我们的班级》《我们在公共场所》《我们生活的地方》。
2.视儿童为教材主体教材中不编排正文导语,也不呈现成人观念化的语言。
教材力图用儿童的语言、生活中的语言,呈现儿童的感受、观察、思考,用生活中的事例、情境编排内容,让教材中的儿童世界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的世界有所连接,有所共鸣。
本教材力图让教材成为儿童的教材,成为与儿童对话、陪伴儿童一起成长的教材。
同时,为体现教材与儿童的对话关系,本教材采用了男、女主持人的设计形式。
主持人的功能主要是引入、拓展、总结本课或本栏目的内容。
(1)问题式。
主持人的话,以问题或者留白的方式结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或者将此问题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业务研究材料六下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一、加强选文的文学性,选文更多考虑名家名篇1、文质兼美,这也是人教版历来各套教材选文一以贯之的标准。
2、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汉语表达比较纯正。
3、语言文字上有可以抓住的“点”,能给学生提示一些读写方法。
使学生通过课文的研究和积累能够很快地加以运用。
4、在题材和体裁上都注意拓宽,更重视文学味。
具体到六年级下册来说,我们在选文时选择了很多中外名家的作品——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时,不少课文“文学味儿”很浓——《匆匆》《灯光》《卖火柴的小女孩》《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读写训练点的编排1.读写训练点的主要项目。
(小学阶段语文研究方法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2.读训练点的呈现方式/明线、暗线,体现在三个方面(1)导语部分的第二自然段。
(2)课后思考练题。
(3)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栏目设置。
(第一、三部分可以列为明线的形式编排;第二部分可以列为暗线的形式编排)3.训练目标的层次性和渐进性/语文能力的培养体现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复地训练。
例证1:“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年段阅读讲授目标/这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锻炼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材将这一锻炼点明确编排在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缘故原由有二:一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需求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认知程度,中年级提出这一阅读讲授目标,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开展程度有差距,业务研究材料教材在中年级侧重训练“体会文章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在高年级一些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这一要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1;第二单元P20;第七单元P114;第八单元P135,这为明确提出训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了一些铺垫。
而这一训练目标的落实又充分体现在六年级教材中。
如六上第二单元P17;第三单元P38;第七单元P113;第八单元P136/六下第三单元P45;第四单元P66。
如何看出书是人教版的呢

如何看出书是人教版的呢人教版是中国教育部主导编写的一套教材体系,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编写的,具有权威性和全国性的特点。
因此,人教版的教材在国内的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识别出一本书是否为人教版,本文将介绍一些判断依据和方法。
首先,人教版教材通常具有统一的版面设计和包装风格。
在书的封面和背面,会印有人教版的logo和标识,标明出版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
另外,人教版的教材内部也有统一的排版风格,包括字体、字号、标题等方面都有统一的规定,这些细节都是区分人教版和其他版本的重要依据。
其次,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严谨、朴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在内容设置上,人教版教材会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编写,内容涵盖全面、系统,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
而且,人教版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强化,这使得人教版的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再次,人教版的教材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
人教版在编写教材时,会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会尽量避免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使得教材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此外,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也会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插图等形式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人教版的教材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有一定的特点和风格。
人教版注重对知识的系统整合和深度拓展,教材内容的编排和组织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框架和脉络。
此外,在教材的设计上,人教版也会注重知识的传递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一些例题、练习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要判断一本书是否为人教版,需要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从版面设计、内容设置、语言表达和教学风格等方面入手,可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识别出一本书是否为人教版。
人教版2019新教材介绍与解读

人教版2019新教材介绍与解读2019年,人教版全新教材正式发布,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人教版2019新教材进行全面的介绍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教材的特点与优势。
一、背景介绍人教版2019新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来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精心编写的一套教材。
该套教材广泛适用于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年级的学科教学,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
二、教材特点1. 高度贴近课程标准:人教版2019新教材设计与国家课程标准紧密结合,充分贴合教育教学要求,确保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学习需要。
2. 知识结构合理有序:教材内容按照知识点的逻辑顺序编排,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使学生可以有条不紊地学习各个知识点。
3. 突出思维能力培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大量的启发性问题和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4.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教材内容不仅有学科知识,还包括了丰富的综合素养培养内容,如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强调学习方法指导:教材中融入了许多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
三、教材结构人教版2019新教材整体结构清晰,每册教材包括导学案、知识点讲解、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板块。
1. 导学案板块:导学案板块在每个单元的开头,旨在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做一个整体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知识点讲解板块:知识点讲解板块为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逐一解读课本知识点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指导,方便教师讲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课堂练习板块:课堂练习板块包括了大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板块:课后作业板块作为巩固与拓展知识的机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年级(上)开始习作才正式出现,前面的口 语交际中出现的大多内容都是为后面的习 作做准各的。每单元一次的习作训练是“ 正餐”,小练笔就是“点心”。
如:四年级(上)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说说 我的奇思妙想”后面习作安排的是“写一 篇想象作文”。习作中有写人、写事、写 景的训练,还有纪实习作与想象习作的出现 。另外,写自我介绍、写日记、写发言稿、 写建议书都在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中出 现。
2020/3/26
(三)高年级 “综合性学习”一般每册安排两次,一次大
综合性学习次小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更丰 富,学生的自由度及选择性进一步加强。
在高年级除了有中年级的小综合性学习 外,还有大综合学习。大综合性学习采取 激趣并明确学习要求、提出活动建议、给 出阅读材料、用适合的方式表达学习成果 、交流与展示学习收获等编排程序,围绕 专题,放手让学生订计划、搞活动、表达 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收获。
2020/3/26
每篇课文后的练习主要分为“我会认”“我会写”“我
会读”“我会说”四部分,而“读读比比”“读读画画
低年级(1-2)阶段
”“读读背背”“看看写写”“说说画画”“说说写写” 等交替出现,各部分之间基本上没有轻重、先后之分,听
、说、读、写并行推进,主要是并列式结构。
每篇课文后的练习基本上都是先读或背课文,再互相 讨论交流,然后抄写自己喜欢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而“ 中年级(3-4)阶段 选做题”“小练笔”“资料袋”“阅读链接”“综合性学 习”“综合性学习提示” 等则在练习中交替出现,在低 年级字、词、句练习的基础上,着重段的训练,加强片断 练习。
2020/3/26
(三)插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插图内容分为人物事件类、动植物类和 场景类。人物事件类,既包括单独表现人 物的肖像画,也包括有人物参与的活动。
一、二年级以动植物类插图为主,三年 级以上人物事件类插图居多,场景类插图 出现的次数相对较少。
2020/3/26
二年级上册《识字8》
2020/3/26
每篇课文后的练习一般也是先读或背课文,再针对课 文思考问题,谈体会,接着理解句子意思或课文的思想感 高年级(5-6)阶段 情。“小练笔”和“选做题”交替出现,资料袋、阅读链 接交替出现,其中还穿插听说训练。
2020/3/26
低年级(1-2)阶段
每篇课文后的练习主要分为“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读”“我会说”四 部分,而“读读比比”“读读画画”“读读背背”“看看写写”“说说画画 ”“说说写写”等交替出现。
2020/3/26
中年级(3-4)阶段
每篇课文后的练习基本上都是先读或背课文,再互相讨论交流,然后抄写自己 喜欢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而“选做题”“小练笔”“资料袋”“阅读链 接”“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提示” 等则在练习中交替出现,在低年级 字、词、句练习的基础上,着重段的训练,加强片断练习。
2020/3/26
(二)题材广泛。 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 (三)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2020/3/26
二、习作练习的编排特点: (一)“正餐” 与“点心”,一正一辅, 互为补充 在一年级(下)至二年级(下)中还没有出现正 式的习作训练题,只是在口语交际与“写一 写”中出现的部分写话训练,大部分都是进 行口头上的说话训练。 例如: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四、八中就出现 看图写几句话、我想写几句心里话的出现 。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先学“ 欠”,再学习“欢”;先学习“斤”,再 学“折”。
2020/3/26
(四)识字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识字方 法上对传统教育经验与精华的吸收与发展,主要 表现在利用古诗识字 、利用对子识字 、利用“六 书”构字法识字 、利用《三字经》识字 。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中教学“神、州、川、涌、 岛、隔、峡、与、陆、民、族”等字时,就采用 了这种形式:“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 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 ,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齐奋发, 争朝夕,兴中华。”
2020/3/26
(二)中年级
在上述作法的基础上,进了一步,每册各 有两组,结合专题开展比较丰富的小综合 性学习。
中年级每次的小综合性学习都分三回呈 现。先在本组精读课文首篇篇末的“综合 性学习”中提出要求;再在本组精读课文 末篇的“综合性学习提示”中做一个承前 启后的提醒,要求总结前一阶段的情况, 策划后一阶段的活动;最后在本组“语文 园地”的“展示台”中交流学习成果。
从不同年级来看,一、二年级以漫画 图为主,三年级以上以描绘图为主。其中 ,实物图随着年级的增高有所增加,而漫 画图则随着年级的增高骤减。
2020/3/26
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
2020/3/26
三年级上册《赵州桥》
2020/3/26
各种各样的插图既能够适应小学生的审 美需求,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整个小学 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0/3/26
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把自己当成 一种植物,也可以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想 象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 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融 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等等。
2020/3/26
三、插图特点: (一)插图数量随年级增高逐渐减少
整套教材共有课文436 篇、插图649 幅 ,平均每篇课文配有插图1.49 幅。从总体 趋势看,随着年级的增高,插图的数量逐 渐减少。
2020/3/26
(二)荤素搭配,花色繁多,营养全面 从教材的习作训练内容中,就不难看出: 作文内容上,从单一走向丰富;形式上, 从呆板走向灵活;评价上,从一元走向多 元。 例如:如,三年级上册有编童话故事,三 年级下册有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 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四年级写科 幻故事,五年级年级让学生假想二十年后 回故乡的所见所闻,六年级让学生把自己
2020/3/26
(二)字种 人教版教材在写字部分的编排上力求写字 本身的规律,把相同偏旁或相同结构的字 尽量安排在一起,便于教师分类指导,也 便于学生自己领悟写字规律。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0课和《我是 什么》一文,课后要求写的生字有:冲、 晒、池、浮、灾、害。
2020/3/26
(三)字序 人教版编写者在编写教材字序安排问题时 ,更多考虑学生智力能力。
2020/3/26
例如:三下第一次综合型学习:先在学习了 第一篇课文《翠鸟》后提出“开展一次调查周 围环境”的要求,接着学习《燕子专列》《一 个小村庄的故事》两篇关于环保的精读课文后 ,又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提示”,最后,在 本组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中提示:用写环保 标语、办手抄报,写建议书等形式表现学习收 获。
五年级上册《毛主席在花山》
2020/3/26
四、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由隐到显,由小到大,突出语文本体,富有新 意。 (一)低年级 结合课文或专题,安排少量活动,特别是语文 实践活动,以体现学习语文同生活的联系,以 及学科间的沟通与融合。
2020/3/26
在低年级时,一年级上以“读读说说、读读画 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的形式呈现;到了一 年级下到二年级下通过“展示台”和“宽带网” 两种形式呈现。 例如:二年级上有一组课文是关于“秋天”的, 在“语文园地”设置了“展示台”——黄色的银 杏叶,赞美秋天的诗,描绘秋天的画,用落叶粘 贴的画……本组课文虽然没有提出开展“走进秋 天”这样的“综合性学习”专题,但留心教材的 编排不难发现,展示台不是凭空而设,跟本单元 的教材编排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1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教材字量比较表
人教版
北师大版
2020/3/26
一上 认写 400 100
334 138
一下 认写
55 250 0
40 220 2
二上 认写 450 350
二下
总计
认 写认
400 300 1800
写 1000
432 220 420 230 1588 808
例如:一年级安排认识950个常用字,写其 中的350个。二年级认识850个常用字,写 650个。一、二年级总共要求认识1800个常 用字,会写其中的1000个,要求认识的字 ,大体按照由出现频率高到出现频率低来 编排。 在一年级全册很少属合体字。第一课学写 “一、二、三”3个字,主要练习横画。第 二课学写“十、木、乔”3个字,主要练习 竖、撇、捺。
2020/3/26
例如: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通过综合 性学习,在了解汉字的基础上,激发对汉字的热爱 ,同时培养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增强写规范字 的意识,并为纯洁祖国的文字做点实事。
2020/3/26
五、识字写字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的量 教材努力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 难度的识字写字的主张。 我们比较了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的低段识字量,具 体情况如下表:
人教版教材编排特点
一、教材阅读编排特点 二、习作练习的编排特点 三、插图特点 四、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五、识字写字的特点 六、课后练习的编排特点
2020/3/26
一、教材阅读编排特点:
(一)人教版教材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例如: 诗歌(静夜思、咏鹅、悯农等)、童话(卖火柴 的小女孩、七颗钻石、丑小鸭等)日记(日记两 则)、寓言(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神话 故事(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等。
2020/3/26
六、课后练习的编排特点
为了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丰富学生 的语言积累,人教版课后练习要求对字、词、句 或诗词、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抄读、背诵 外,还设置了“资料袋”“我知道”“宽带网 ”“阅读链接”“读读记记”“日积月累”“读 读写写”等板块,既联系了课文内容进行补充, 又呼应了新课标“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 完整”这一理念,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知识积累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