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及改造研究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绿化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增加居民休闲娱乐的空间。
对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改造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意义1.美化城市环境。
良好的绿化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调节气温。
城市中大量的水泥和钢筋建筑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而绿化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的热量,有效调节城市的气温,降低城市的气温。
4.增加居民休闲娱乐的空间。
良好的绿化景观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
二、存在的问题1.绿化种植单一。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变化,缺乏层次感和景观效果。
2.绿化维护不到位。
由于管理部门的疏于管理,导致绿化景观的维护不到位,给市民出行和居住带来不便。
3.绿化配套不足。
有些城市道路绿化虽然种植了大量的植物,但缺乏合理的照明和配套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提升改造措施1.多样化种植。
在道路绿化中,应该注重多样化的植物种植,从树木、花卉到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增加城市道路绿化的层次感和景观效果。
2.科学施肥。
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绿化效果,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3.加强绿化维护。
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化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及时修剪和修整,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4.合理规划照明设施。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合理规划照明设施,增加夜间绿化景观的观赏性,提升城市夜间的美观度。
5.加强宣传普及。
通过举办绿化知识讲座、开展环保宣传等形式,增强市民参与绿化维护的意识,共同打造美丽的城市环境。
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上通过规划和设计手段,改善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它既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的结合体。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美观、功能齐全、人性化的道路环境,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点是提供安全、方便的交通流动,同时保留和增强城市的特色和文化价值。
首先,它需要考虑交通规划和道路网络,以确保车辆和行人的顺畅通行。
设计师还应根据道路类型和作用,进行合理的道路划分和交通标志设计,给用户提供清晰的导航和交通指引。
同时,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需求,包括行人、自行车骑士、驾驶员等,为他们提供安全、便利的交通环境。
除了交通流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还要注重城市形象的打造。
道路两旁的建筑、绿植、街头家具等元素,都是设计师创造城市风貌和氛围的重要手段。
比如,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立面材料和颜色,可以营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通过设置相应的绿化带和公共休闲空间,可以提供生态环境和人文氛围。
此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还可以利用艺术装置、景观灯光等手段,为城市增加一些亮点和活力。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城市道路上的建筑和景观应与城市的历史风貌相协调,保持一致性和连续性。
设计师应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结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进行设计。
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城市的独特魅力,也可以让居民和游客感受到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
最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道路设计要考虑交通运行效率、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比如,可以通过设置自行车道、步行街和公共交通站点,鼓励居民减少机动车使用,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另外,利用雨水收集、植被覆盖和太阳能灯光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道路的绿色化和节能环保。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造美观、功能齐全、人性化的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的优化设计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的优化设计浅析城市道路景观的优化设计摘要:本文针对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类型以及设计要求进行探讨,提出了城市生活型道路绿化景观在舒适性、安全性、绿化线条、视觉等方面的设计对策。
论文通过分析道路绿化的概念及相关因素,道路绿化建议的解决方案、绿化设计的应用理论知识,讨论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由分析植物的视觉效果、审美和文化内涵等,提出了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和配置原则的可行性。
探讨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文脉及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层次分类我国目前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没有发挥绿化在生态学上的意义城市街道的景观绿化植物配置层次单一,缺少层次性的搭配种植,在一些能够采用复层式的绿地上仍采用“一条道,两边树”的模式,对下的植物绿化不够重视,无论在植物生态学上还是在绿化美学考虑上都有所欠缺,对植物与植物之间、人与植物之间、植物的四季属性等都没有很好的进行研究考虑。
因此,在街上的废气污染等没有通过植物的绿化进行良好的解决;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低,由此产生了景观单调且易生病虫害。
每个城市的景观设计出现雷同,没有体现城市个性城市的快速建设使每个城市的风格趋向雷同,城市因地理环境的不同、社会风俗的不同而本来应有的个性逐渐消失,从而走向趋同发展。
伴随着社会城市雷同化的发展大方向,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也呈现出相同的走势。
原因在于追求开敞、西式风格,盲目的跟风;在经济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意识日益淡薄,城市绿化体系的个性化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如草坪上零星点缀低矮灌木球或棕桐科植物等、根据城市的市花来布置城市的绿化植物,从而导致城市中大多数道路都有该市的市花植物,一味地强调市花、市树,街道景观缺少了可识别性。
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建设道路景观缺乏“以人为本”的观点,忽略了人们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忘记了需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提供一个舒适的交通和优美的空间环境。
城市设计中的道路景观探究

城市设计中的道路景观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城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城市设计中,道路作为城市的动脉和窗口,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交通功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景观效果,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本文将探讨城市设计中的道路景观,从道路景观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探究。
一、道路景观的概念道路景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道路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布置和美化,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文化内涵的视觉效果的一种设计理念。
它不仅包括道路的绿化、景观灯光和人行步道等设计,还包括一些居民文化墙、文化雕塑和艺术雕刻等,以及一些大型的景观园林等。
道路景观的概念体现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更高层次的追求,不仅仅是注重交通畅通、便捷快速,更希望能够在行驶或者步行的路上感受到美的享受。
道路景观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部分,更是城市精神和文化的载体。
通过道路景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更有魅力。
1. 提升城市形象:道路景观是城市的一张名片,良好的道路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形象。
植被丰富、花草繁茂的绿化带,整洁美观的人行步道,都能够使城市更加吸引人。
2. 增强城市活力:良好的道路景观设计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愉悦的环境,增加人们的户外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的活力。
3. 丰富文化内涵:在道路景观中加入一些艺术雕塑、文化墙等,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让居民和游客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4. 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道路景观设计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道路景观在城市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强城市的活力,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三、成功的道路景观案例1.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的一条著名街道,以其优美的景观而闻名。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已经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通道,而是具有了更多的功能。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交通的载体,还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探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城市形象提升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门面,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亮点,吸引人们的目光,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2. 改善人居环境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还可以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景观雕塑等手段,可以增加城市的绿意,营造宜居的环境,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3. 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一些著名的城市道路景观,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的第五大道等,都成为了城市的经济名片。
二、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 符合城市整体规划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城市的产业结构、交通布局、人口密度等相协调,保持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和谐。
2. 强调人性化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感受,强调人性化设计。
通过合理的绿化、休闲设施设置,可以提升市民的居住体验,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
3. 多元化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需要注重多元化的景观设计。
不同地区、不同功能的城市道路需要有不同的景观特色,既要有现代化的商业街道,也要有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街区,要实现多元化发展。
4. 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措施,实现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1. 提高绿化率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提高绿化率,增加公共绿地和绿化带。
通过种植绿树、草坪等方式,营造美丽的自然景观,提升城市的绿色形象。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分析探讨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道路绿化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
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则是一种重要的城市规划手段,通过绿化景观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的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空气温度,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绿化景观还可以吸收噪音、减少尘土,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是城市的“面子工程”,良好的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给人以美丽、整洁的感觉。
而且,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可以通过绿化景观的设计,呈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可以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良好的绿化景观设计可以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从而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凝聚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需符合城市整体规划。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应当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一致,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与城市的风貌和文化背景相契合,形成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衔接的绿化景观设计。
需兼顾功能和美观。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更需兼顾实用性。
设计要符合绿化功能、交通功能、生态功能等多种功能需求,确保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需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反映城市的地域文化,呈现城市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精神,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城市设计中的道路景观探究

城市设计中的道路景观探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作为城市的血脉,不仅仅是交通的便利通道,更是城市的重要景观组成部分。
道路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城市的形象、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道路景观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分析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和实践案例,希望能够对城市规划和设计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性道路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城市交通的通道,更是城市形象和品质的体现。
一个城市的道路景观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感受和品质。
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道路景观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道路景观还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的道路景观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良好的道路景观设计还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道路景观还对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在城市设计中,注重道路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二、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1. 体现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居民需求。
道路景观的设计应该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居民的需求来展开,不同功能定位的城市需要不同类型的道路景观来体现其特色和魅力,而居民的需求也应该成为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3. 融合生态环境和绿色设计。
道路景观设计应该注重融合生态环境和绿色设计,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景观布置,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4. 保障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交通的顺畅和安全,通过科学的道路规划和交通设施的设置,保障道路交通的便捷和安全。
5. 强调人性化设计和便民服务。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人性化设计和便民服务,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和公共设施的设置,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摘要:随着人民生活状况普遍进入小康水平,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经济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人们提高了对道路景观美化的重视程度。
通过调查现今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的状况,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道路景观设计所起到的作用,本文论证了设计在城市道路中的必须性。
通过多重角度研究论证,总结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问题的解决途径,为城市道路景观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景观;城市环境;设计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一)分流作用道路是一条城市赖以生存的线,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城市道路更为复杂。
许多城市交通不畅、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频发,究其根本,是由于道路规划不当。
城市道路景观具有划分区域的功能,例如由绿色植物组成的绿化带在城市道路中益处明显:道路种类划分;降噪;吸附空气颗粒物;道路中央绿化带防止两侧车流灯光互相干扰司机视线;两侧的绿色植物既美观又可以为行人提供遮蔽。
科学的融入道路周边已有的景观以及道路景观规划,对城市发展和道路美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美化道路,实现人车各行其道和一步一景的理想规划。
(二)美化作用城市景观的建构不仅能充分表明道路功能,优化道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感受,而且对城市美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在道路使用者的观感中尤为明显。
在对道路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应满足道路标志导航信号、指示灯的外观和方位、附属公共场所的观赏性等精神需求,这些需求对人们道路使用感受有重大影响。
优良的景观、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的设计可以改善道路使用感受以及城市美观程度,创造和谐、顺畅的交通和优美的城市环境。
在设计上要注意宏观风格和城市内涵的适应,恰当而别具一格的展示方法也可以为设计带来趣味。
道路美化往往饱含大量的绿色植物。
除了关于降低空气污染、吸附灰尘和吸收噪音这些广为人知的用途之外,绿色植物作为人类最悠久的伴侣,容易被人接纳。
目前,许多城市都建立了宽阔的植物道路景观带,种植一系列树木,烘托出了地区广阔、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幸福的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及改造研究
摘要:西安市北关正街地段规划遵循保护与更新,侧重区域文化价值,沿街建筑质量,交通路网梳理等方面的分析,采用地块划分,弹性规划等方法适度的修缮、改造,使其与西安老城区的总体风貌有一个过渡与协调。
关键词:街道景观城市风貌改造
街道——提供停留、休憩等行为的空间区域,街道有生气,城市才有活力。
目前北关正街的街道设计面临尴尬的局面,缺乏辨识度,致使街道生活走向衰败。
古城街区特有的古韵与气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虽然也在演变,但是与现代城市街道活力已经脱节,街道无“生气”、“活力”概念,使人无法驻足停留。
因此让历史地段特有的韵味与气氛得以延续,若采用大规模推到重来的方式,难以达到保存地段的真实性。
小规模的修缮、改造容易获得保留原真性的效果,从而提升区域价值,重塑古城特色。
1 基地概况
1.1 基地背景
西安市北关正街位于明城墙北门外,是城市南北中轴线,总长740m,面积1.89m2,为北郊主要地段,与陇海线铁路高架相交错。
东临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有唐玄武门遗址,又与城西北的汉长安城遗
址遥遥相望。
1.2 历史沿革
根据古时长安城的建设城制,此地古称“安远门”,“安远”二字是继承汉族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的安抚怀柔政策,希望边疆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思归,成为当时民族政策影响地名的一个佐证。
建国前,这里是外地难民的容身之地,铁道两旁棚户鳞茨,俗称“道北”。
建国后,市政府在此首批建设居住区,市政环境略有改善。
2 现状与问题
2.1 空间形态混乱
目前北关正街与老城的关联度弱、缺乏整体与细节设计,造成外城与老城风貌脱节和缺少生活性空间,空间划分不够科学合理。
一出城墙北门就是北关正街,但未看到古城风貌的延续,和其他城市的街景大同小异。
各类用地混杂设置,无论是沿街还是深入街巷内部其绿化率几乎为零。
外城区的性质也不能脱离老城区而单独存在,其景观风格必须协调好自身与老城二者的关系,做到既协调又别具特色。
2.2 街道景观单一
北关正街当前正处于一个有机更新的时期,但沿街两侧的景观任
然匮乏,只见安全岛上有绿篱和行道树,个别建筑严重超出道路红线,私家车三轮车乱停乱放也是大煞城市风景。
据笔者走访调查,附近居民平时的休闲场所并不是在自己的社区内,而是到城墙角下的环城北苑休闲,偌大的北关正街,市民平时的休闲散步功能都不能满足,街道功能由此看来单一失调。
2.3 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建筑,作为城市肌肉,在街道的侧界面上对人行为感受有着很大影响。
北关正街地段建筑大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近些年有些建筑已经改建,但仍有个别年代久远,外立面破旧,色彩退化现象严重,破坏城市形象,作为南北中轴线,大大影响了西安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远景目标。
目前,沿街建筑缺乏与古城风貌相协调,大多数店面为招揽生意其广告设置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多层多招设施重叠,过多的广告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烦躁。
2.4 道路交通混杂
道路作为城市骨架,承载着交通疏导。
北关正街道路总宽48m,路网总体呈方格网式布局。
前期调研时,为了全面剖析现阶段道路问题与现状,对片区内10名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深入社会底层去发现问题,市民反映,私家车在沿街店铺门口随意停放,占用盲道及公共设施和行人的步行空间。
特别是一到节假日高峰期,各种私家车直接开到店面门口,影响生意。
这也说明了区段内缺少大
型的停车场,同时城管也要加强执法力度。
3 应对之策与地段重载
3.1 疏通路网
在交通整治中,车流好比城市的动脉,人流好比城市静脉,使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此外,在现有的道路网中增加一些小尺度的街道,提前在主干道上分流,提高小巷效率,缓解大街压力,大大增加城市的“毛细血管”,缓解交通堵塞问题,激活城市脉络。
(1)增建大型停车场,建立地上地下综合立体空间,以解决因缺乏停车场而导致占道停车和失窃。
(2)拆除道路两旁的违章建筑,拓宽并硬化道路,以解决路面狭窄难以通车的问题。
3.2 建筑整合
沿街建筑物是构成街道景观的重要要素之一。
沿街建筑物因建设年代不同,所用建筑材料及建筑风格也不相同。
在街道景观整治规划设计过程中,统一规划整修,统一规范控制,以达到街道景观的协调和连续。
(1)拆除严重占压道路控制线建筑,如正街南段路西的莫泰168酒
店。
对于沿街可视建筑,立面效果好的予以原样保留。
(2)避免“只见广告不见房”的现象,限定尺寸范围与位置,详细规定其位置、尺寸的亮化标准,并拥有统一的母题。
3.3 丰富景观
本次对北关正街的街景规划采用轴线+节点的模式,以街道为景观轴,重要的开敞空间及景观中心为景观节点,并建造一些醒目的标识。
利用不同基调树的节奏性变化和疏密关系,配合不同地块的用地性质,设置了紧凑、疏朗、开放三种类型的道路节奏交替进行呼应不同用地性质区域的城市氛围。
充分利用植物材料,构建道路景观骨架,完善景观结构层次,营造现代生态城市道路景观。
起到改善道路小气候、减弱热岛效应。
3.4 公共环境设施的改造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主要包括:座椅、垃圾箱、电话亭、邮筒、报刊亭、路灯、等。
作为城市道路空间,这些设施必不可少。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抓住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从唐文化或汉文化中提取固有的元素,运用到街道小品中,创造一系列的街道景观。
4 结语
在近些年城市改造中,建设者希望通过更新旧街区的面貌来使之复兴。
但由于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不够,以及街道自身发展的滞后,中国部分城市街道的改造事实上正在重蹈西方城市更新运动的覆辙,丢弃了自身的传统文脉、生活方式、记忆与印记。
街道风貌的形成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是不同历史时期街道形态叠加形成的,更肩负着引导人们认识、延续文化,通过城市街道景观改造,增加街道文化含量,提高街道文化品位,要不断在历史演化中保持街道的可持续特色。
参考文献
[1] 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2版)[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 陈秉钊.城市风貌与特色——从街道美学说起[J].规划师,2009(12).
[3] 汪夔万.运用节点改造方式推进旧城有机更新——重庆万州旧城的实践[J].规划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