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单元 易错题难题综合模拟测评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B=45°,D 是AB 边上一点,连接CD ,过A 作AF ⊥CD 交CD 于G ,交BC 于点F .已知AC=CD ,CG=3,DG=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ACD=2∠FAB ②27ACD S ∆= ③272CF
=- ④ AC=AF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cm ,宽为10cm ,高为20cm ,点B 离点C5cm ,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 爬到点B 去吃一滴蜜糖,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cm .
A .25
B .20
C .24
D .105 3.△ABC 中,AB=15,AC=13,高AD=12,则△ABC 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或32
D .37或33 4.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壁,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若梯子底端位置保持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1.5米,则小巷的宽度为( )
A .0.8米
B .2米
C .2.2米
D .2.7米 5.在Rt △ABC 中,∠C=90°,∠A=30°,BD 是∠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若CD=1,则
AB 的长是( )
A .2
B . 23
C . 43
D .4 6.如图是我国数学家赵爽的股弦图,它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l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 ,较长直角边长为b ,那么()2
a b +值为( )
A .25
B .9
C .13
D .169 7.如图,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a ,则a 的值为( )
A .15--
B .15-
C .5-
D .15-+
8.如图是甲、乙两张不同的矩形纸片,将它们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各自要拼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 )
A .甲、乙都可以
B .甲、乙都不可以
C .甲不可以、乙可以
D .甲可以、乙不可以
9.在Rt△ABC 中,∠C=90°,AC=3,BC=4,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 )
A .34
B .35
C .45
D .125
10.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3
B .2,3,4
C .3,4,6
D .1,3,2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中点,106AB AC ==,,4=AD ,则BC 的长是_____________.
12.如图,Rt ABC 中,90A ∠=︒,8AC =,6AB =,DE AC ⊥,13CD BC =,13
CE AC =,P 是直线AC 上一点,把CDP 沿DP 所在的直线翻折后,点C 落在直线DE 上的点H 处,CP 的长是__________
13.在ABC ∆中,10AB cm =,17AC cm =,BC 边上的高为8cm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2cm .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BC=CD=10,AC=17,AD=9,则AB=_____.
15.如图,BAC 90∠=度,AB AC =,AE AD ⊥,且AE AD =,AF 平分DAE ∠交BC 于F ,若BD 6=,CF 8=,则线段AD 的长为______.
16.如图,长方形ABCD 中,∠A =∠ABC =∠BCD =∠D =90°,AB =CD =6,AD =BC =10,点E 为射线AD 上的一个动点,若△ABE 与△A ′BE 关于直线BE 对称,当△A ′BC 为直角三角形时,AE 的长为______.
17.如图,正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 和3cm ,高为5cm .若一只蚂蚁从P 点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 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_____cm .
18.如图,30AOB ∠=︒,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且6,8OM ON ==,点,P Q 分别在,OB OA 上运动,则PM PQ QN ++的最小值为______.
19.如图,在△ABC 中,AB =AC =10,BC =12,BD 是高,则点BD 的长为_____.
20.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BC 内,AD 平分BAC ∠,连结CD ,把ADC 沿CD 折叠,AC 落在CE 处,交AB 于F ,恰有CE AB ⊥.若10BC =,7AD =,则EF =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定义:如图1,平面上两条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AB 、CD 的距离分别为p 、q ,则称有序实数对(p ,q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0,0)的点有1个,即点O .
(1)“距离坐标”为(1,0)的点有 个;
(2)如图2,若点M 在过点O 且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l 上时,点M 的“距离坐标”为(p ,q ),且∠BOD = 150︒,请写出p 、q 的关系式并证明;
(3)如图3,点M 的“距离坐标”为(1,3),且∠DOB = 30︒,求OM 的长.
22.如图, ABD 为边长不变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D =,90BAD ∠=︒,在 ABD
外取一点 E ,以A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AEP △,其中 P 在 ABD 内部,90EAP ∠=︒,2AE AP ==,当E 、P 、D 三点共线时,7BP =.
下列结论:
①E 、P 、D 共线时,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为5;
②E 、P 、D 共线时, 13ADP ABP S S ∆∆+=+;
=532
ABD S ∆+③; ④作点 A 关于 BD 的对称点 C ,在 AEP 绕点 A 旋转的过程中,PC 的最小值为5+232-;
⑤AEP △绕点A 旋转,当点E 落在AB 上,当点P 落在AD 上时,取BP 上一点N ,使得AN BN =,连接 ED ,则AN ED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
23.如图,在ABC ∆中,90ACB ∠=︒,2BC AC =.
(1)如图1,点D 在边BC 上,1CD =,5AD =ABD ∆的面积.
(2)如图2,点F 在边AC 上,过点B 作BE BC ⊥,BE BC =,连结EF 交BC 于点M ,过点C 作CG EF ⊥,垂足为G ,连结BG .求证:2EG BG CG =+.
24.(1)如图1,在Rt ABC ∆中,90ACB ∠=︒,60A ∠=︒,CD 平分ACB ∠. 求证:CA AD BC +=.
小明为解决上面的问题作了如下思考:
作ADC ∆关于直线CD 的对称图形A DC '∆,∵CD 平分ACB ∠,∴A '点落在CB 上,且CA CA '=,A D AD '=.因此,要证的问题转化为只要证出A D A B ''=即可. 请根据小明的思考,写出该问题完整的证明过程.
(2)参照(1)中小明的思考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10BC CD ==,17AC =,9AD =,求AB 的长.
25.已知:如图,在ABC ∆中,90ACB ∠=,以点B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 于点D ,以点A 为圆心,AD 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C 与点E .
(1)根据题意用尺规作图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设,BC m AC n ==
①线段AD 的长度是方程2220x mx n +-=的一个根吗?并说明理由.
②若线段2AD EC =,求m n
的值.
2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DC ,=60A ∠︒,点E 为AD 边上一点,连接CE ,BD . CE 与BD 交于点F ,且CE ∥AB .
(1)求证:CED ADB ∠=∠;
(2)若=8AB ,=6CE . 求BC 的长 .
27.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在平面内有两点()111, P x y 、()222, P x y ,其两点间的距离()()22121212PP x x y y =-+-,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
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化简为12x x -或1|y -2|y .
(1)已知()2, 4A 、()3, 8B --,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______.
已知M 、N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M 的纵坐标为4,点N 的纵坐标为-1,试求M 、N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
(2)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1, 6D 、()3, 3E -、()4, 2F ,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D PF +的长度最短,求出点P 的坐标及PD PF +的最短长度.
28.已知n 组正整数:第一组:3,4,5;第二组:8,6,10;第三组:15,8,17;第四组:24,10,26;第五组:35,12,37;第六组:48,14,50;…
(1)是否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若存在,请写出这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是否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若可以,请说明理由;若不可以,请举出反例.
29.(知识背景)
据我国古代《周髀算经》记载,公元前1120年商高对周公说,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就等于5,后人概括为“勾
三、股四、弦五”.像3、4、5这样为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应用举例)
观察3,4,5;5,12,13;7,24,25;…
可以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并且
勾为3时,股14(91)2=-,弦15(91)2=+; 勾为5时,股112(251)2=
-,弦113(251)2=+; 请仿照上面两组样例,用发现的规律填空:
(1)如果勾为7,则股24= 弦25=
(2)如果勾用n (3n ≥,且n 为奇数)表示时,请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股和弦,则股= ,弦= .
(解决问题)
观察4,3,5;6,8,10;8,15,17;…根据应用举例获得的经验进行填空:
(3)如果,,a b c 是符合同样规律的一组勾股数,2a m =(m 表示大于1的整数),则b = ,c = ,这就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构造勾股数组的公式. (4)请你利用柏拉图公式,补全下面两组勾股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第一组: 、24、 :第二组: 、 、37.
30.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其后的问题:
我国古代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其所著书《数学九章》中,利用“三斜求积术”十分巧妙的解决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其面积的问题,这与西方著名的“海伦公式”是完全等价的.我们也称这个公式为“海伦•秦九韶公式”,该公式是:设△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BC 的面积为S =()()()()a b c a b c a c b b c a +++-+-+-. (1)(举例应用)已知△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4,b =5,c =7,则△ABC 的面积为 ;
(2)(实际应用)有一块四边形的草地如图所示,现测得AB =(26+42)m ,BC =5m ,CD =7m ,AD =46m ,∠A =60°,求该块草地的面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802ACD CDA ∠=︒-∠,根据AF CD ⊥得到90FAB CDA ∠=︒-∠,可以证得①是正确的,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 的长,算出三角形ACD 的面积证明②是正确的,再根据角度之间的关系证明
AFC ACF ∠=∠,得到④是正确的,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F 的长,得到③是正确的.
【详解】
解:如图,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
∵AC CD =,
∴CAD CDA ∠=∠,1802ACD CDA ∠=︒-∠,
∵AF CD ⊥,
∴90AGD ∠=︒,
∴90FAB CDA ∠=︒-∠,
∴2ACD FAB ∠=∠,故①正确;
∵3CG =,1DG =,
∴314CD CG DG =+=+=,
∴4AC CD ==,
在Rt ACG 中,221697AG AC CG =
--=, ∴1272
ACD S AG CD =⋅= ∵90CHB ∠=︒,45B ∠=︒,
∴45HCB ∠=︒,
∵AC CD =,CH AD ⊥, ∴12
ACH HCD ACD ∠=∠=∠, ∵45AFC B FAB FAB ∠=∠+∠=︒+∠,
45ACF ACH HCB ACH ∠=∠+∠=∠+︒, 12ACH ACD FAB ∠=∠=∠, ∴AFC ACF ∠=∠,
∴4AC AF ==,故④正确;
∴47GF AF AG =-=-,
在Rt CGF 中,()2222347272CF CG GF =+=+-=-,故③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几何的综合证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
2.A
解析:A
【分析】
分三种情况讨论:把左侧面展开到水平面上,连结AB ;把右侧面展开到正面上,连结AB ,;把向上的面展开到正面上,连结AB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计算各情况下的AB ,再进行大小比较.
【详解】
把左侧面展开到水平面上,连结AB ,如图1
()2210205925537AB =++==
把右侧面展开到正面上,连结AB ,如图2
()()22
2010562525AB =++== 把向上的面展开到正面上,连结AB ,如图3
()()22
10205725529AB =++== ∵925725625>>
∴53752925>>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25cm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及其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3.C
解析:C
【分析】
存在2种情况,△ABC 是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时,高AD 分别在△ABC 的内部和外部
【详解】
情况一:如下图,△ABC 是锐角三角形
∵AD 是高,∴AD ⊥BC
∵AB=15,AD=12
∴在Rt△ABD 中,BD=9
∵AC=13,AD=12
∴在Rt△ACD 中,DC=5
∴△ABC 的周长为:15+12+9+5=42
情况二:如下图,△ABC 是钝角三角形
在Rt△ADC中,AD=12,AC=13,∴DC=5
在Rt△ABD中,AD=12,AB=15,∴DB=9
∴BC=4
∴△ABC的周长为:15+13+4=3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多解,注意当几何题型题干未提供图形时,往往存在多解情况.
4.D
解析:D
【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梯子的长,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出小巷的宽度.
【详解】
解:如图,由题意可得:
AD2=0.72+2.42=6.25,
在Rt△ABC中,
∵∠ABC=90°,BC=1.5米,BC2+AB2=AC2,AD=AC,
∴AB2+1.52=6.25,
∴AB=±2,
∵AB>0,
∴AB=2米,
∴小巷的宽度为:0.7+2=2.7(米).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
5.B
解析:B
【分析】
根据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C 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
∠CBD=30°,再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三角形性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
∵∠C=90°,∠A=30°,
∴∠ABC=90°-30°=60°,
∵BD 平分∠ABC,
∴∠ABD=12∠ABC=12
×60°=30°, ∵CD=1,∠CDB=30°
∴BD=2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2222=21=3BD CD --
∵∠A=30°
∴AB=23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
6.A
解析:A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22a b +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求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ab 的值,然后根据()2222a b a ab b +=++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13a b +=,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4131122ab ⨯=-=,即212ab =, 则()2222131225a b a ab b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式,正确根据图形的关系求得22a b +和ab 的值是关键.
7.A
解析:A
【分析】
首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圆弧的半径,然后得出点A 的坐标.
【详解】 解:2212=5+
∴由图可知:点A 所表示的数为: 15--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属于基础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求出斜边的长度.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
8.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剪拼如下图:

故选A
考点:剪拼,面积不变性,二次方根
9.D
解析:D
【解析】
在Rt △ABC 中 ∠C=90°,AC=3,BC=4,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5,设点C 到AB 的距离为h ,
即可得1
2
h×AB=
1
2
AC×BC,即
1
2
h×5=
1
2
×3×4,解得h=
12
5
,故选D.
10.D
解析:D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构成直角三角形.【详解】
解:A、12+22=5≠32,故不符合题意;
B、22+32=13≠42,故不符合题意;
C、32+42=25≠62,故不符合题意;
D、12+()23=4=22,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判断是否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简便的方法是: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
二、填空题
11.413
【分析】
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4,结合D是中点证得△ADC≌△EDB,进而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证得∠E=90°,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D长进而转化为BC长即可.
【详解】
解:如图,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4,连接BE,
∵D是BC边中点,
∴BD=CD,
又∵DE=AD,∠ADC=∠EDB,
∴△ADC≌△EDB(SAS),
∴BE=AC=6,
又∵AB=10,
∴AE2+BE2=AB2,
∴∠E=90°,
∴在Rt△BED中,2222
64213
BD BE DE
=++=,
∴BC =2BD =413, 故答案为:41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
53或203
【分析】 根据折叠后点C 的对应点H 与AC 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各边的长,再根据折叠的性质与勾股定理列出对应的方程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①当折叠后点C 的对应点H 在AC 的下方时,如下图所示
∵Rt ABC 中,90A ∠=︒,8AC =,6AB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10AB AC += ∵13CD BC =
,13CE AC =, ∴13CD BC ==103,13CE AC ==83 ∵DE AC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CD CE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H=CD=
103,CP=PH ∴EH=DH -DE=43
设CP=PH=x ,则EP=CE -CP=8
3-x
在Rt △PEH 中,EP 2+EH 2=PH 2
即(83-x )2+(43
)2=x 2
解得:x=5 3
即此时CP=5
3

②当折叠后点C的对应点H在AC的上方时,如下图所示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H=CD=10
3
,CP=PH
∴EH=DH+DE=16 3
设CP=PH=y,则EP= CP-CE =y-8 3
在Rt△PEH中,EP2+EH2=PH2
即(y-8
3
)2+(
16
3
)2=y2
解得:y=20 3
即此时CP=20
3

综上所述:CP=5
3

20
3

故答案为:5
3

20
3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和折叠问题,掌握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折叠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3.36或84
【分析】
过点A作AD⊥BC于点D,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D、CD,再分点D在边BC上和在C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别求出BC的长度,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解:过点A作AD⊥BC于点D,
∵BC边上的高为8cm,
∴AD=8cm ,
∵AC=17cm ,
由勾股定理得: 22221086BD
AB AD =-=-=cm ,
222217815CD AC AD =-=-=cm ,
如图1,点D 在边BC 上时,
BC=BD+CD =6+15=21cm ,
∴△ABC 的面积=
12BC AD =12
×21×8=84cm 2, 如图2,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
BC= CD −BD =15−6=9cm , ∴△ABC 的面积=
12BC AD =12
×9×8=36 cm 2, 综上所述,△ABC 的面积为36 cm 2或84 cm 2,
故答案为:36或8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作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14.21
【分析】
在AB 上截取AE=AD ,连接CE ,过点C 作CF ⊥AB 于点F ,先证明△ADC ≌△AEC ,得出AE=AD=9,CE=CD=BC =10的长度,再设EF=BF=x ,在Rt △CFB 和Rt △CFA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x ,再根据AB=AE+EF+FB 求得AB 的长度.
【详解】
如图所示,在AB 上截取AE=AD ,连接CE ,过点C 作CF ⊥AB 于点F ,
∵AC 平分∠BAD ,
∴∠DAC=∠EAC .
在△AEC 和△ADC 中,
AE AD DAC EAC
AC AC ⎧⎪∠∠⎨⎪⎩===
∴△ADC ≌△AEC (SAS ),
∴AE=AD=9,CE=CD=BC =10,
又∵CF ⊥AB ,
∴EF=BF ,
设EF=BF=x .
∵在Rt △CFB 中,∠CFB=90°,
∴CF 2=CB 2-BF 2=102-x 2,
∵在Rt △CFA 中,∠CFA=90°,
∴CF 2=AC 2-AF 2=172-(9+x )2,即102-x 2=172-(9+x )2,
∴x=6,
∴AB=AE+EF+FB=9+6+6=21,
∴AB 的长为21.
故答案是:21.
【点睛】
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和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再运用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
15.6
5
【分析】
由“SAS”可证ABD ≌ACE ,DAF ≌EAF 可得BD CE =,4B ∠∠=,DF EF =,由勾股定理可求EF 的长,即可求BC 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AD 的长.
【详解】
解:如图,连接EF ,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
AE AD ⊥,
DAE DAC 290∠∠∠∴=+=,

BAC DAC 190∠∠∠=+=,
12∠∠∴=,
在ABD 和ACE 中 12AB AC AD AE =⎧⎪∠=∠⎨⎪=⎩

ABD ∴≌()ACE SAS .
BD CE ∴=,4B ∠∠=
BAC 90∠=,AB AC =,
∴B 345∠∠==
4B 45∠∠∴==,
ECF 3490∠∠∠∴=+=,
222CE CF EF ∴+=,
222BD FC EF ∴+=, AF 平分DAE ∠,
DAF EAF ∠∠∴=,
在DAF 和EAF 中
AD AE DAF EAF AF AF =⎧⎪∠=∠⎨⎪=⎩

DAF ∴≌()EAF SAS .
DF EF ∴=.
222BD FC DF ∴+=.
22222DF BD FC 68100∴=+=+=,
∴DF 10=
BC BD DF FC 610824∴=++=++=,
AB AC =,AG BC ⊥,
1BG AG BC 122
∴===, DG BG BD 1266∴=-=-=,
∴AD =
故答案为【点睛】
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16.2或18
【分析】
分两种情况:点E 在AD 线段上,点E 为AD 延长线上的一点,进一步分析探讨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①如图
点E 在AD 线段上,△ABE 与△A ′B E 关于直线BE 对称,
∴△A ′BE ≌△ABE,
∴∠B A′E=∠A=90o ,AB=A ′B
∠B A′C =90o ,∴E 、A',C 三点共线,
在△ECD 与△C B A′中,{CD A B
D BA C DEC ECB
='∠=∠'∠=∠,
∴△ECD ≌△CB A′,
∴CE=BC=10,
在RT △CB A′中,A′C=22BC BA -'=22106-=8,
∴AE= A′E=CE - A′C=10-8=2;
②如图
点E 为AD 延长线上,由题意得:
∠A"BC+∠A"CB=∠DCE+∠A"CB=90o
∴∠A"BC=∠DCE,
在△A"BC 与△DCE 中,"={""A CDE
CD A B A BC DCE
∠∠=∠=∠
∴△A"BC ≌△DCE,DE= A"C,
在RT △ A"BC 中,22"BC BA -22106-
∴AE=AD+DE=AD+ A"C=10+8=18;
综上所知,AE=2或18.
故答案为:2或18.
【点睛】
此题考查翻折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掌握翻折的性质,分类探讨的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7.5【解析】
【分析】
要求长方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将长方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
【详解】
展开图如图所示:
由题意,在Rt △APQ 中,PD=10cm ,DQ=5cm ,
∴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PQ=2222105PD QD +=+=55(cm ),
故答案为:5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18.10
【分析】
首先作M 关于OB 的对称点M ′,作N 关于OA 的对称点N ′,连接M ′N ′,即为MP +PQ +QN 的最小值,易得△ONN ′为等边三角形,△OMM ′为等边三角形,∠N ′OM ′=90°,继而可以求得答案.
【详解】
作M 关于OB 的对称点M ′,作N 关于OA 的对称点N ′,连接M ′N ′,即为MP +PQ +QN 的最小值.
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
知:∠N ′OQ =∠M ′OB =30°,∠ONN ′=60°,OM ′=OM =6,ON ′=ON =8,∴△ONN ′为等边三角形,△OMM ′为等边三角形,∴∠N ′OM ′=90°.在Rt △M ′ON ′中,M ′N ′=22''OM ON +=10.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根据轴对称的定义,找到相等的线段,得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9.48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知BC 边上的高为8,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法可得111012822BD ⨯⨯=⨯⨯,解得BD=485
. 20.4913
【解析】
【分析】
如图(见解析),延长AD ,交BC 于点G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得出AG BC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得出2345∠+∠=︒,从而得出C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面积公式可求出AC 、CE 、CF 的长,最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
【详解】
如图,延长AD ,交BC 于点G AD 平分BAC ∠,,10AB AC BC ==
,B ACB AG BC ∴∠=∠⊥,且AG 是BC 边上的中线
1123,52
B CG B
C ∴∠=∠+∠+∠== 由折叠的性质得12,CE AC ∠=∠=
123223B ∠=∠+∠+∠=∠+∠∴
CE AB ⊥,即90BFC ∠=︒
390B ∴∠+∠=︒
230239+∴∠∠=∠+︒,即2345∠+∠=︒
C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5DG CG ==
7512AG AD DG ∴=+=+=
在Rt ACG ∆中,13AC ===
13CE AB AC ==∴=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122ABC S BC AG AB CF ∆=
⋅=⋅ 即1110121322CF ⨯⨯=⨯⋅,解得12013
CF = 12049131313EF CE CF ∴=-=-
= 故答案为:4913

【点睛】
本题是一道较难的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21.(1)2;(2)32q p =;(3)27OM = 【分析】
(1)根据“距离坐标”的定义结合图形判断即可;
(2)过M 作MN ⊥CD 于N ,根据已知得出MN q =,OM p =,求出∠MON =60°,根据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2232MN MO NO p =
-=即可解决问题;
(3)分别作点M 关于AB 、CD 的对称点F 、E ,连接EF 、OE 、OF ,连接MF 、ME 分别交AB 、CD 于P 点、Q 点,首先证明OM OE OF EF ===,求出2MF =,23ME =,然后过F 作FG QM ⊥,交QM 延长线于G ,根据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1FG =,3MG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 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在直线CD 上,且在点O 的两侧各有一个,共2个, 故答案为:2;
(2)过M 作MN CD ⊥于N ,
∵直线l AB ⊥于O ,150BOD ∠=︒,
∴60MON ∠=︒,
∵MN q =,OM p =,
∴1122NO MO p ==, ∴2232MN MO NO p =
-=, ∴32
q p =; (3)分别作点M 关于AB 、CD 的对称点F 、E ,连接EF 、OE 、OF ,连接MF 、ME 分别交AB 、CD 于P 点、Q 点.
∴OFP OMP △≌△,OEQ OMQ △≌△,
∴FOP MOP ∠=∠,EOQ MOQ ∠=∠,OM OE OF ==,
∴260EOF BOD ∠=∠=︒,
∴△OEF 是等边三角形,
∴OM OE OF EF ===,
∵1MP =,3MQ =,
∴2MF =,23ME =,
∵30BOD ∠=︒,
∴150PMQ ∠=︒,
过F 作FG QM ⊥,交QM 延长线于G ,
∴30FMG ∠=︒,
在Rt FMG △中,112FG MF ==,则3MG =,
在Rt EGF 中,1FG =,33EG ME MG =+=,
∴22(33)127EF =+=,
∴27O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应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
性质等,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新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②③⑤
【分析】
①先证得ABE ADP ≅,利用邻补角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90PEB ∠=︒,利
用勾股定理求出BE ,即可求得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
②根据①的结论,利用APD ABP ABE APB S S S S ∆∆∆+=+AEP BEP S S ∆∆=+即可求得结论; ③在Rt AHB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2AB ,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ABD S ∆; ④当A P C 、、共线时,PC 最小,利用对称的性质,AB BC =的长,再求得AC 的长,即可求得结论;
⑤先证得
ABP ADE ≅,得到ABP ADE ∠=∠,根据条件得到ABP NAB ∠=∠,利
用互余的关系即可证得结论.
【详解】
①∵ABD 与AEP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90BAD ∠=︒,90EAP ∠=︒,AB AD =,AE AP =,45APE AEP ∠=∠=︒, ∴EAB PAD ∠=∠, ∴()ABE ADP SAS ≅,
∴180********AEB APD APE ∠=∠=︒-∠=︒-︒=︒,
∴1354590PEB AEB AEP ∠=∠-∠=︒-︒=︒,
∴222PE BE PB +=, ∵2AE AP ==
,90EAP ∠=︒, ∴22PE AE ==,
∴()22227BE +=, 解得:3BE =,
作BH ⊥AE 交AE 的延长线于点H ,
∵45AEP ∠=︒,90PEB ∠=︒,
∴180180904545HEB PEB AEP ∠=︒-∠-∠=︒-︒-︒=︒,
∴26sin 453
2HB BE =︒==, ∴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为62
,故①错误;
②由①知:ABE ADP ≅,2EP =,3BE =, ∴APD ABP ABE APB S S S S ∆∆∆∆+=
+
AEP BEP S S ∆∆=+
1122
AE AP PE EB =⨯⨯+⨯⨯ 11222322
=⨯⨯+⨯⨯ 13=+,故②正确;
③在Rt AHB 中,由①知:6EH HB ==
, ∴62AH AE EH =+=+, 22
222256623AB AH BH ⎛⎫⎛⎫=+=++=+ ⎪ ⎪ ⎪ ⎪⎭⎝⎭, 21153222
ABD S AB AD AB ∆=
⋅==+,故③正确; ④因为AC 是定值,所以当A P C 、、共线时,PC 最小,如图,连接BC ,
∵A C 、关于 BD 的对称,
∴523AB BC ==+
∴225231043AC BC ==+=+
∴ min PC AC AP =-,
10432=+
⑤∵
ABD 与AEP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90BAD ∠=︒,90EAP ∠=︒,AB AD =,AE AP =, 在ABP 和ADE 中,AB AD BAP DAE AP AE =⎧⎪∠=∠⎨⎪=⎩

∴()ABP ADE SAS ≅,
∴ABP ADE ∠=∠,
∵AN BN =,
∴ABP NAB ∠=∠,
∴EAN ADE ∠=∠,
∵90EAN DAN ∠+∠=︒,
∴90ADE DAN ∠+∠=︒,
∴AN DE ⊥,故⑤正确;
综上,②③⑤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⑤.
【点睛】
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综合性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3.(1)3;(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进而可得BC 与B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过点B 作BH ⊥BG 交EF 于点H ,如图3,则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CBG =∠EBH ,由已知易得BE ∥AC ,于是∠E =∠EFC ,由于CG EF ⊥,90ACB ∠=︒,则根据余角的性质得∠EFC =∠BCG ,于是可得∠E =∠BCG ,然后根据ASA 可证△BCG ≌△BEH ,可得BG =BH ,CG =EH ,从而△BG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即可证得结论.
【详解】
解:(1)在△ACD 中,∵90ACB ∠=︒,1CD =,5AD =
∴222AC AD CD =-=,
∵2BC AC =,∴BC=4,BD =3,∴1132322ABD S BD AC ∆=
⋅=⨯⨯=; (2)过点B 作BH ⊥BG 交EF 于点H ,如图3,则∠CBG +∠CBH =90°,
∵BE BC ⊥,∴∠EBH +∠CBH =90°,∴∠CBG =∠EBH ,
∵BE BC ⊥,90ACB ∠=︒,∴BE ∥AC ,∴∠E =∠EFC ,
∵CG EF ⊥,90ACB ∠=︒,∴∠EFC +∠FCG =90°,∠BCG +∠FCG =90°,
∴∠EFC =∠BCG ,∴∠E =∠BCG ,
在△BCG 和△BEH 中,∵∠CBG =∠EBH ,BC=BE ,∠BCG =∠E ,∴△BCG ≌△BEH (ASA ),
∴BG =BH ,CG =EH , ∴222GH BG BH BG =+=,
∴2EG GH EH BG CG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余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4.(1)证明见解析;(2)21.
【分析】
(1)只需要证明'30A DB B ∠=∠=︒,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证明''A D A B =,再结合小明的分析即可证明;
(2)作△ADC 关于AC 的对称图形AD'C ,过点C 作CE ⊥AB 于点E ,则'D E =BE .设'D E =BE=x .在Rt △CEB 和Rt △CEA 中,根据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证明:如下图,作△ADC 关于CD 的对称图形△A′DC ,
∴A′D=AD ,C A′=CA ,∠CA′D=∠A=60°,
∵CD 平分∠ACB ,
∴A′点落在CB 上
∵∠ACB=90°,
∴∠B=90°-∠A=30°,
∴∠A′DB=∠CA′D -∠B=30°,即∠A′DB=∠B ,
∴A′D=A′B ,
∴CA+AD=CA′+A′D=CA′+A′B=CB.
(2)如图,作△ADC 关于AC 的对称图形△AD′C .
∴D′A=DA=9,D′C=DC=10,
∵AC 平分∠BAD ,
∴D′点落在AB 上,
∵BC=10,
∴D′C=BC ,
过点C 作CE ⊥AB 于点E ,则D′E=BE ,
设D′E=BE=x ,
在Rt △CEB 中,CE 2=CB 2-BE 2=102-x 2,
在Rt △CEA 中,CE 2=AC 2-AE 2=172-(9+x )2.
∴102-x 2=172-(9+x )2,
解得:x=6,
∴AB=AD′+D′E+EB=9+6+6=21.
【点睛】
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中证明∠A′DB=∠B 不是经常用的等量代换,而是利用角之间的计算求得它们的度数相等,这有点困难,需要多注意;(2)中掌握方程思想是解题关键.
25.(1)详见解析;(2)①线段AD 的长度是方程2220x mx n +-=的一个根,理由详见解析;②512
m n = 【分析】
(1)根据题意,利用尺规作图画出图形即可;
(2)①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然后把AD 的值代入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②先得到出边长的关系,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后得到答案.
【详解】
(1)解:作图,如图所示:
(2)解:①线段AD 的长度是方程2220x mx n +-=的一个根.
理由如下:依题意得, BD BC m ==,
在Rt ABC 中,90ACB ∠=︒
222BC AC AB ∴=+
AB =
AD AB BD m ∴=-=
222AD m AD n ∴+-
)()
2
2222m m m n m n =++-
22222222m n m m n =+-+-
0=;
∴线段AD 的长度是方程22 20x mx n +-=的一个根
②依题意得:,,AD AE BD BC AB AD BD ==== 2AD EC =
2233
AD AE AC n ∴=== 在RT ABC 中,90ACB ∠=
222BC AC AB ∴+=
2
2223m n n m ⎛⎫+=+ ⎪⎝⎭ 22224493
m n n mn m +=++ 25493
n mn = 512
m n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基本作图,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6.(1)见解析;(2)BC =.
【分析】
(1)由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ABD 为等边三角形,又由平行进行角度间的转化可得出结论.
(2)连接AC 交BD 于点O ,由题意可证AC 垂直平分BD ,△ABD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BAO=∠DAO=30°,AB=AD=BD=8,BO=OD=4,通过证明△EDF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DE=EF=DF=2,由勾股定理可求OC ,BC 的长.
【详解】
(1)证明:∵AB AD =,=60A ∠︒,
∴△ABD 是等边三角形.
∴60ADB ∠=︒.
∵CE ∥AB ,
∴60CED A ∠=∠=︒.
∴CED ADB ∠=∠.
(2)解:连接AC 交BD 于点O ,
∵AB AD =,BC DC =,
∴AC 垂直平分BD .
∴30BAO DAO ∠=∠=︒.
∵△ABD 是等边三角形,8AB =
∴8AD BD AB ===,
∴4BO OD ==.
∵CE ∥AB ,
∴ACE BAO ∠=∠.
∴6AE CE ==, 2DE AD AE =-=.
∵60CED ADB ∠=∠=︒.
∴60EFD ∠=︒.
∴△EDF 是等边三角形.
∴2EF DF DE ===,
∴4CF CE EF =-=,2OF OD DF =-=.
在Rt △COF 中, ∴2223OC CF OF =-=.
在Rt △BOC 中, ∴22224(23)27BC BO O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熟练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
27.(1)13,5;(2)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当P 的坐标为(1304,)时,PD+PF 的长度最短,最短长度为73.
【解析】
【分析】
(1)根据阅读材料中A 和B 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答案;由于M 、N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根据M 和N 的纵坐标利用公式1|y -2|y 即可求出MN 的距离; (2)由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求出DE ,DF ,EF 的长,即可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
(3)作F 关于x 轴的对称点F',连接DF',与x 轴交于点P ,此时PD PF +最短,最短距离为DF',P 的坐标即为直线DF'与x 轴的交点.
【详解】
解:(1)∵()2, 4A 、()3, 8B --
∴()()22AB 234813=+++=
故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3.
∵M 、N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M 的纵坐标为4,点N 的纵坐标为-1
∴()MN 415=--=
故M 、N 两点的距离为5.
(2)∵()1, 6D 、()3, 3E -、()4, 2F
∴()()
22DE 13635=++-= ()()22DF 14625=
-+-= ()()22EF 343252=--+-=
∴DE=DF ,222DE DF EF +=
∴△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
作F 关于x 轴的对称点F',连接DF',与x 轴交于点P ,此时DP+PF 最短
设直线DF'的解析式为y=kx+b
将D (1,6),F'(4,-2)代入得:
642k b k b +=⎧⎨+=-⎩
解得83263k b ⎧=-⎪⎪⎨⎪=⎪⎩
∴直线DF'的解析式为:826y 33x =-
+ 令y=0,解得13x 4=
,即P 的坐标为(1304,) ∵PF=PF'
∴PD+PF=PD+ PF'= DF'
=故当P 的坐标为(
130
4
,)时,PD+PF 【点睛】
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弄清楚材料中的距离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8.(1)不存在,见解析;(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见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这n 组正整数符合规律m 2-1,2m ,m 2+1(m≥2,且m 为整数).分三种情况:m 2-1=71;2m=71;m 2+1=71;进行讨论即可求解;
(2)由于(m 2-1) 2+(2m ) 2=m 4+2m 2+1=(m 2+1)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1)不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
理由如下:
根据题意可知,这n 组正整数符合规律21m -,2m ,21m +(2m ≥,且m 为整数). 若2171m -=,则272m =,此时m 不符合题意;
若271m =,则35.5,m =,此时m 不符合题意;
若2171m +=,则270m =,此时m 不符合题意,
所以不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
(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
理由如下:
对于一组数:21m -,2m ,21m +(2m ≥,且m 为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