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验三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二 〉 血 流 状 态 的 改 变 (Alteration of normal blood flow)(主要是指血流缓
慢及涡流形成)
1.血流缓慢及涡流时,血小板可从轴流进入 边流,增加了与内膜接触机会和粘附内膜 的可能性。
(embolus)。栓子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
血栓栓子。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基本与血流方向一致。
但有例外。
1.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肺动脉大小不等分支 的栓塞。
2.主动脉系统及左心的栓子→栓塞各器官的小 动脉内,如脑、脾、肾、四肢等
3.门静脉系统的栓子→肝内门静脉的分支的栓 塞。
4.交叉性栓塞:右心和腔静脉栓子,右心压力 升高,通过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到左心,进 体循环
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
常见部位:心瓣膜和动脉的血栓、延续性血栓的 头部。
n 2. 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n 大体:呈红白相间的花纹状。
n 镜下: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纤维蛋白 组成。常成为静脉延续血栓的体部和附壁血栓。
n 3. 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n 大体: 呈暗红色。
〈三〉气体栓塞(gas embolism):
指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溶解于 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 管,称为气体栓塞。
1. 空气栓塞:静脉损伤破裂,100ml迅速 进入静脉,引起猝死
2. 氮气栓塞(减压病)
〈四〉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镜下:观察到母体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内羊水成分,包括:角化上皮、胎毛、胎 脂、胎粪小体和粘液。
成人自考《病理学》题库及答案(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自考《病理学》题库及答案(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试题[名词解释]1.充血(hyperemia)2.动脉性充血 (arterial hyperemia)3.静脉性充血 (venous hyperemia)4.破裂性出血(rupture hemorrhage)5.漏出性出血(leakage hemorrhage)6.血栓形成(thrombosis)7.血栓(thrombus)8.栓子(embolus)9.血栓栓塞(emnolism)10.梗死(infarction)11.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12.槟榔肝(nutmeg liver)13.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14.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15.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16.血栓再通(recanalization)[选择题]2㈠A型题1.局部器官或组织内动脉血输入量异常增多的现象称为A.生理性充血B.炎性充血C.淤血D.被动性充血E.主动性充血2.淤血器官主要病变是:A.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干燥,功能增强,温度降低B.色苍白,体积增大,切面干燥,功能减退,温度降低C.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功能增强,温度降低D.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功能减退,温度降低E.色苍白,体积缩小,切面湿润,功能增强,温度升高3.关于肺淤血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B.肺泡腔内有嗜中性白细胞渗出C.肺泡腔内有水肿液D.可发生漏出性出血E.可见心力衰竭细胞4.微循环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的出血是A.破裂性出血B.漏出性出血C.体腔积血D.外出血E.渗出性出血5.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出血属于漏出性出血?A.子宫颈癌B.主动脉瘤C.肺结核D.胃溃疡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静脉性淤血时局部静脉血液回流A.增多B.减少C.不变D.增多和减少交替进行E.减少,同时伴有左心衰竭7.右心衰竭可导致A.肝细胞透明变性B.槟榔肝C.肝出血性梗死D.肝贫血性梗死E.坏死后性肝硬化8.槟榔肝的形成是由于A.肝小叶间静脉淤血和结缔组织增生B.肝脏出血和肝细胞坏死C.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D.中央静脉及肝窦淤血和肝细胞脂肪变性E.小胆管和结缔组织增生9.右心衰竭引起淤血的器官主要是A.肺、肝及胃肠道B.肺、脑及胃肠道C.肝、脾及胃肠道D.肾、肺及胃肠道E.脾、肺及胃肠道10.肺淤血时痰液中出现胞质中含有棕黄色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A.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B.肺泡上皮细胞C.异物巨细胞D.单核细胞E.心衰细胞11.血栓形成是指A.血液发生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B.在活体组织内血液发生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C.心血管腔内血液成分发生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D.在活体的心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相互粘连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E.活体组织内红细胞发生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12.混合血栓见于A.毛细血管内B.静脉血栓的尾部C.动脉血栓的起始部D.静脉血栓的体部E.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瓣膜闭锁缘上13.术后早下床活动的目的是:A.促进创口的血液循环的愈合B.防止粘连C.预防静脉血栓形成D.预防DICE.预防废用性萎缩1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A.全身小动脉内有广泛的血栓形成B.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内形成了许多血栓C.微循环血管内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D.全身小静脉内有广泛的血栓形成E.全身小动脉、小静脉内有广泛的小血栓形成15.血栓被肉芽组织所取代,这种现象称为A.肉芽组织形成B.机化C.肉芽肿形成D.结缔组织透明变性E.纤维化16.静脉内较大的血栓完全机化需要A.2天B.1周C.2周D.l个月E.2个月17.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A.肺动脉栓塞B.肠壁动脉栓塞C.肺静脉栓塞D.肾动脉栓塞E.冠状动脉栓塞18.层状血栓是A.红色血栓B.白色血栓C.透明血栓D.混合血栓E.延续性血栓19.梗死的形状取决于A.脏器的外形B.动脉阻塞的部位C.动脉阻塞的程度D.有无淤血的基础E.血管的分布20.促进血小板粘集反应的因子主要是A.ADP、前列腺环素和凝血酶B.胶原、ADP和凝血酶C.ADP、血栓素A2和凝血酶D.血栓素A2、胶原和ADPE.前列腺环素、血栓素A2和ADP 21.血液凝固性增加见于A.动脉中膜钙化B.原发性高血压C.梅毒性主动脉炎D.抗磷脂抗体综合征E.二尖瓣狭窄22.白色血栓发生于A.血流不变时B.血流较快时C.血流减慢时D.血流停滞时E.组织出血时23.静脉石是指A.静脉血栓B.静脉血栓机化C.静脉血栓钙盐沉积D.静脉内钙盐沉积E.静脉内胆盐沉积24.大脑中动脉分支血栓形成可导致脑组织发生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坏死D.脂肪坏死E.湿性坏疽25.中毒性休克发生DIC死亡的病人,尸体解剖后在肺、肾、脑等组织切片中可见A.白色血栓B.红色血栓C.混合血栓D.透明血栓E.附壁血栓26.DIC引起广泛出血的原因是A.血管壁广泛损伤B.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降低C.肝脏凝血酶原合成减少D.血浆缓激肽浓度增高E.大量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消耗27.血栓的结局下列哪项是错误:A.溶解吸收B.机化C.钙化D.再通E.分离排出28.等渗糖盐水快速大量地从静脉输入体内,可引起的严重后果是A.肺水肿B.心包积液C.脑水肿D.胸腔积液E.腹腔积液29.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并随着血液流动,继而阻塞血管腔,这种现象称为A.栓塞B.血栓形成C.梗死D.血管阻塞E.血栓栓塞30.最常见的栓子是A.血栓B.脂肪C.空气D.羊水E.寄生虫31.肺动脉栓塞的栓子一般来自A.左心房附壁血栓B.二尖瓣疣状血栓的脱落C.门静脉的血栓脱落D.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E.动脉及左心房的血栓脱落32.栓子运行一般A.顺压力运行B.逆压力运行C.交叉运行D.逆血流运行E.顺血流运行33.脂肪栓塞患者的一般死亡原因A.动脉系统栓塞B.分解产物引起中毒C.肺水肿和心功能不全D.肾小动脉栓塞E.脑小动脉栓塞34.创伤性脂肪栓塞时栓塞部位通常是A.肺动脉B.脑动脉C.冠状动脉D.门动脉E.肾动脉35.下列栓塞哪项能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脂肪栓塞B.羊水栓塞C.空气栓塞D.减压病E.血栓栓塞36.潜水员过快地从海底升到水面容易发生A.肺不张B.肺气肿C.血栓栓塞D.CO2栓塞E.氮气气体栓塞37.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死亡的原因是A.脑栓塞B.心肌梗死C.心脏破裂D.肺梗死E.急性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38.诊断羊水栓塞的证据是在下列何处发现羊水成分?A.肺小静脉和毛细血管B.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C.肺泡腔内D.细支气管腔内E.支气管动脉内39.脾、肾梗死灶肉眼检查的主要特点为A.多呈地图状、灰白色,界限清楚B.多呈不规则形、暗红色,界限不清C.多呈楔形、暗红色,界限不清D.多呈地图形、暗红色,界限不清E.多呈楔形、灰白色,界限清楚40.引起肺出血性梗死的主要原因是A.肺静脉阻塞,肺动脉淤血,侧支循环不能建立B.左心衰竭,肺静脉回流受阻C.肺动脉阻塞,肺静脉压增高,支气管动脉供血不足,侧支循环不能建立D.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同时阻塞E.肺静脉及支气管动脉同时阻塞41.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A.心B.肾C.脑D.肠E.脾42.下列哪种器官梗死后如不经治疗最可能导致死亡?A.小肠B.脾脏C.左肺尖D.右肾上极E.左肾下极43.肺梗死患者胸痛的主要原因是A.肺通气障碍B.梗死区胸膜炎C.坏死组织刺激支气管D.出血灶刺激支气管E.以上都不是44.动脉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局部组织细胞坏死称为:A.栓塞B.坏死C.梗化D.软化E.坏疽45.梗死灶的形状取决于A.该器官的血管分布B.坏死灶的大小C.梗死灶内的含血量D.坏死的类型E.侧支循环的建立46.贫血性便死发生于A.组织疏松的器官B.有双重血液供给的器官C.组织结构致密的器官D.严重淤血的器官E.以上都不是47.槟榔肝可发展为A.坏死后性肝硬化B.门脉性肝硬化C.色素性肝硬化D.胆汁性肝硬化E.淤血性肝硬化48.根据定义,组织间隙体液过多称为A.渗出B.漏出C.水肿D.胸腔积液E.腹腔积液49.严重肝实质疾病引起出血的原因是A.凝血因子合成减少B.凝血因子消耗过多C.红细胞破坏D.血小板生成减少E.凝血因子无功能50.水肿组织的肉眼病变特点是A.体积增大,色暗红,重量增加B.体积增大,色苍白,重量增加C.体积缩小,色苍白,重量增加D.体积缩小,色暗红,重量减轻E.体积不变,色苍白,重量减轻[问答题]1.简述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其结局。
病理学实习镜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精品)
VS
详细描述
微血栓形成通常是由于血小板和白细胞等 在血管内聚集形成的。微血栓形成后,会 逐渐增大并阻塞血管,导致血流中断。当 重要器官的血管被阻塞时,会导致器官功 能衰竭甚至死亡。
血管扩张与充血
总结词
血管扩张与充血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表现之一,可能导致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
详细描述
血管扩张与充血通常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的。血管扩张会导致血液淤积在血管内,增加血管内压力,导 致血液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和炎症反应。同时,血管扩张还可能影响组织的营养供应,导致组织缺血 和缺氧。
红细胞聚集
总结词
红细胞聚集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表现之一,可能导致 血流不畅和组织缺氧。
详细描述
红细胞聚集通常是由于血流缓慢或停滞引起的,聚集的红细 胞会阻塞血管,导致血流不畅。当红细胞聚集过多时,会导 致组织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进一步影响组织功能。
微血栓形成
总结词
微血栓形成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严重 病理表现,可导致血管闭塞和组织坏死 。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化验,了解血液流变 学指标、凝血功能等变化,为
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抗凝剂 、溶栓剂等,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 血栓形成。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如动脉狭 窄、血栓形成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康复治疗
在治疗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康 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 促进血液循环的恢复。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局部血液循环 障碍可分为动脉性血液循环障碍和静 脉性血液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
动脉性血液循环障碍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动脉栓塞等原因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使组织器 官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四.出血结局及后果
1.少量出血—可自行止血 2.局部出血—可吸收、机化、纤维化 3.重要器官引起严重后果
1) 脑出血 —内囊出血、脑疝 2) 眼底出血 — 失明 3) 心包填塞 — 急性心功能不全 4. 大量出血—失血性休克甚死亡。
第三节 血栓形成 ( Thrombosis)
概念:活体心脏和血管内,血液 某些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 过程称血栓形成。形成的固体质块叫 血栓(thrombus)。
一、概念:
血液从血管或心腔内逸出
二、出血的类型
生理性出血 是否有疾病 病理性出血
类 型
破裂性出血 血液逸出机制
漏出性出血
内出血 出血部位 外出血
(一)破裂性出血
概念: 心脏或血管壁破裂引起的出血 原因: 1. 血管机械性损伤
2. 心血管病变 3. 血管壁受周围病变侵蚀 4. 静脉破裂 5. 毛细血管破裂
二、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一) 梗死的病变(形态特征) 肉眼: 不同组织或器官而有差异。 锥体形—脾、肾、肺等
1.形状 地图形 —心肌 节段形 —肠
稍硬—心、脾、肾 2.质地 软—脑
红色 — 出血性梗死 3.颜色 灰白 — 贫血性梗死 镜下: 组织、细胞坏死, 早期保留组织
细胞轮廓, 晚期肉芽组织代替。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概 述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 循环血量的异常 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 血管内成分溢出到血管外
第一节 充血 (Hyperemia)
概念: 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的血液 含量增多称充血。
类型: 1.动脉性充血 2.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
一、动脉性充血 ( Arterial hyperemia)
(5) 结局 长期慢性肺淤血→肺组织缺血乏 氧→组织纤维增生→肺褐色硬化
《病理学》第七版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出血过程迅速,在短时间内丧失循环血量20%~25%f.j iJ发生卅血性休克。漏出性出血,
若出血广泛时,如肝硬化因门静脉高压发生广泛牲胃肠道黏膜出血,亦可导致出血性休
克。发生在重要器官的出血,即使出血量不多j弋町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心脏破裂引起心
反应。所形成钓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吸附于血小板表面,使叭小板连同免疫复合物被巨噬
细胞吞噬:细菌的内毒素及外毒素也有破坏血小板的作用。在血小板数少于5×10’/L时,
即有出血1顷向。
3.凝血因子缺乏 如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Ⅸ(血友病B)、von willebr.and因子
以及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Ⅳ、V、Ⅶ、X、Ⅺ等因子的先天性缺乏;肝实质疾患如肝
该蛋白是位于内皮细胞膜表面的凝血酶受体,与血液中凝血酶结合后激活蛋白c(肝脏合
成的一种血浆蛋白),后者与由内皮细胞合成的蛋白s协同作用,灭活凝血因千V和Ⅷ;
②合成膜相关肝素样分子(membl-ane一:tSS~)ciated heparin—like 1nolecEtles),该分f伊予内皮细
基质形成不足,致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过敏性紫癜时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血管壁引
起变态反应性血管炎。
2.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内广泛性肿瘤转移等均
可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ini—
nated intravasctliar¨L)a“dation,DIc)使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某些药物在体内诱发免疫
炎、肝硬化、肝癌时,凝血因子Ⅶ、Ⅸ、X合成减少;DIc时凝血因子消耗过多等。
病例讨论: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本例因外伤后右侧胫腓骨骨折,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伴血 栓脱落肺动脉栓塞,预期尸检可发现右下肢胫静脉内血栓形成并
向股静脉延伸,其中部分血栓已脱落,肺动脉及其分支内可见血栓栓塞。
病例讨论: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互动教材虚拟实验室病例讨论网上测试论坛双语教学
站内搜索: 病例讨论 双语教学 论坛 论坛帐号:密码:
病例讨论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例3 肺动脉血栓栓塞
2.因右侧胫腓骨骨折,临床上可出现右小腿剧痛、畸形、假关节运动。
因右胫静脉血栓形成致使淤血,故病人出现右小腿水肿,因血栓不断增长,向股静脉延伸,导致大腿甚至下腹部静脉回流受阻,使大腿及下腹部发生水肿。
因股静脉内血栓脱落成为栓子,栓子沿血流运行到肺造成肺动脉栓塞,可能因肺动脉大的分支阻塞,或小分支阻塞后并发肺动脉广泛痉挛,引起急性肺动脉高压,急性右心衰竭。
kPa(110/75mmHg),右小腿肿胀伴畸形,局部压痛伴假关节运动,X线拍片提示右胫、腓骨骨折。住院经过:入院后经手术切开,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术后第二天发现右下肢肿胀,即予拆除石膏外固定,肿胀仍然继续加重,并向大腿和下腹部延伸。入院第五天,早晨起床时突然大叫一声,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陈国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Copyright 2005 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All Rights Reserved.
病况诉说:
患者,男,32岁。
主诉:跌倒后右小腿疼痛半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半小时前骑自行车上班时,不小心跌倒在地,随即出现右小腿剧烈疼痛,不能行走,由他人护送来医院就诊。
病理学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二、静脉性充血
(三)后果
淤血的后果主要取决于淤血发生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如果淤血持续 存在,则可引发下列变化:
1.淤血性水肿Βιβλιοθήκη 淤血时局部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液中 水、盐和少量蛋白质漏出。漏出液可积聚于组织或体腔内,形成淤血性水肿。
2.淤血性出血 3.淤血性硬化
图3-3 槟榔肝
二、静脉性充血
(四)重要器官的淤血 2.肝淤血 肝淤血主要由右心功能衰竭,肝静脉回流受阻引起。
(2)镜下观 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周围的肝窦高度扩张
淤血,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发生萎缩、 变性、坏死,甚至消失。小叶周边区的肝细胞 因缺血缺氧可发生脂肪变性。长期慢性肝淤血 时,导致网状纤维网架塌陷而胶原化,同时纤 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肝脏质地变硬,形成“淤 血性肝硬化”。
图3-1 充血
一、动脉性充血
局部器官或组织的动脉输入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一)原因与分类 1.生理性充血
为适应器官和组织生理需要和代谢 增强而发生的充血,称为生理性充血。如 妊娠时的子宫充血、进食后的胃肠道充血、 运动后的骨骼肌充血等。
一、动脉性充血
(一)原因与分类 2.病理性充血
2.静脉腔阻塞 如静脉内血栓形成、栓塞或静脉炎等引起的静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在机体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
循环时可发生局部组织或器官淤血。
3.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时,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发生肺淤血;右心衰竭时,体循环血液回流受阻发生体循
环淤血;全心衰竭时,可发生全身性淤血。
二、静脉性充血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观,淤血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包膜紧张,质地变实,局部温度降低,颜色 紫红或暗红色,在皮肤黏膜处则呈青紫色, 称为“发绀”。 镜下观,组织内细小静脉及毛细血 管扩张,充满血液,周围组织可伴有水肿。
病理学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目的要求
1. 掌握充血的概念。 2. 掌握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后果、重
要器官的瘀血。
3. 掌握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
和机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和形态、结局及其对机 体的影响。
4. 掌握栓塞和栓子的概念、栓子运行的途径、栓
塞的类型。熟悉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5. 掌握梗死的概念、类型、病变。 熟悉梗死的原
高凝状态
1.遗传性高凝状态:第Ⅴ因子基因突变 抗凝血酶Ⅲ、蛋白C、S先天缺乏
2.获得性高凝状态:肿瘤侵入血管→组织因子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 高脂血症、吸烟、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的条件
(一)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二)血流状态的改变 (三)血液凝固性增加
最重要最常见
(1)血流减慢 (2)涡流
→血栓形成
1.增加血小板接触、粘附于血管壁的机会。 2.局部凝血物质易达到凝血所需浓度。
3.血流缓慢→缺氧→内皮细胞变性、坏死……
血流缓慢或停滞
血有栓静易脉发瓣生→涡于流静脉静还脉比是动动脉脉多见
血液粘性较高 下肢比上肢多见
淤血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血液凝固性增加
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
(三)钙化 钙盐沉着 机化玻变血栓
血栓机化不全 静脉石、动脉石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的一面:避免大出血。(生理作用)
不利的一面: (一)阻塞血管
A 未完全阻塞——局部组织缺血→实质细胞萎缩 完全阻塞——局部器官、组织缺血性坏死(梗死)
V 完全阻塞——局部淤血、水肿、出血 (二)栓塞
血栓整体或部分脱落成栓子,随血流运行→ 栓塞血管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概念和类型。
2. 观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
3. 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液循环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在病理状态下,由于心脏和血管系统受到损害,机体的代偿功能不能及时补充,导致血量、血液形状发生改变,血液运行异常,从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本实验通过观察动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了解其发生机制和病理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2. 仪器:解剖显微镜、手术器械、生理盐水、注射器、酒精、碘酒、剪刀、镊子等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麻醉:使用生理盐水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
2. 解剖: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动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
3. 观察与记录:a. 观察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的变化,包括充血、淤血、出血等。
b. 观察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改变。
c. 观察血液性质和血管内容物的改变,如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等。
4. 实验操作:a. 充血实验:将实验动物的一侧肢体暴露,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使用注射器向一侧肢体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肢体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
b. 淤血实验:将实验动物的一侧肢体暴露,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使用注射器向一侧肢体动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肢体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
c. 出血实验:将实验动物的一侧肢体暴露,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剪刀剪破一侧肢体血管,观察血液外溢的现象。
d. 血栓形成实验:将实验动物的一侧肢体暴露,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注射器向一侧肢体动脉注射含有凝血酶的生理盐水,观察血栓形成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1. 充血实验:实验动物一侧肢体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局部皮肤呈现红热现象。
2. 淤血实验:实验动物一侧肢体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现象。
3. 出血实验:实验动物一侧肢体血管破裂,血液外溢,形成血肿。
4. 血栓形成实验:实验动物一侧肢体血管内形成血栓,局部皮肤呈现紫黑色现象。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理学基础)
血管病理学变化
1
动脉硬化
2
血栓形成
3
血管炎症 ️
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
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
某些病理情况下,血管壁
动脉壁可以发生硬化,形
子在病理条件下容易聚集
可以发生炎症反应,导致
成斑块,进而导致血管狭
形成血栓,阻塞了正常的
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窄,影响血液流动。
血流通道。
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
病理因素
外界因素
遗传因素
特定疾病或病理状态,如动脉
外部因素,如寒冷、损伤、化
某些人的遗传背景可能使他们
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可导致
学物质等,可以对血管产生直
更容易发展出局部血液循环障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接或间接的影响。
碍。
分类和病因分析
1
动脉性
由于动脉硬化、血栓等原因导致局部供
解症状、预防并管理这种现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静脉性
2
血不足。
由于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局部充血和血
液淤积。
3
炎症性
由于血管炎症等因素导ຫໍສະໝຸດ 的局部血流改变。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疼痛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疼痛,疼痛的性质、位置和强度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
肿胀
障碍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充血,引起肿胀和红肿。
影像学检查 〰️
经常使用超声、CT扫描、MRI等技术来评估血管状态和局部循环。
治疗和预防措施
规律锻炼
健康饮食
减压技巧
通过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
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
病理学实验三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环境:光学显微镜,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血,出血性肠梗死病理切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的概念;
2、掌握肝淤血、肺淤血的病理特点及结果;
3、掌握梗死的概念类型及形态特点。
二、实验内容或步骤
1、显微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距离自己15厘米处。
2、调节显微镜是观察视角清晰观察切片。
a.慢性肝瘀血
镜下观: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瘀血;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甚至消失;小叶周围可发生脂肪变性;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内淤血为红细胞。
b.慢性肺瘀血:肺泡壁毛细血管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可见露出的水肿液及少量红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后——心力衰竭细胞。
三、小结
1、观察切片顺序放大镜,低倍镜,高倍镜
2、慢性肝淤血的大体观:肝切面见粥慢性的红黄相间的斑点似槟榔花纹称“槟榔肝”。
病理学局部循环障碍章节总结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出血出血: 血液(主要为红细胞)自心血管腔逸出的过程称为出血。
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或体腔者,称为内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
出血按血液逸出机制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
在短时间内出血量达到全血总量的20%~25%时,会发生失血性休克。
内出血可发生于体内任何部位,血液积聚于体腔内者称为体腔积血,如心包积血、胸腔积血等;组织内血肿,如硬脑膜下血肿、皮下血肿,。
外出血时血液经常自然管道排出体外,如鼻衄、咯血(肺出血)、呕血、便血、血尿、血崩(子宫)、淤点、瘀斑、紫癜。
第二节充血和淤血充血和淤血都是指机体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
一、充血充血: 因动脉血量流入过多,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充血,又称为主动性充血。
充血的发生是主动的,发生快,消退也快。
(一)分类: 1.生理性充血: 妊娠时的子宫充血;进食后,胃肠道充血;运动时骨骼肌充血;情绪激动,头面颈部充血。
2.病理性充血: ①炎症性充血;②减压后充血;③侧支性充血。
(二)病理变化充血的组织或器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局部颜色鲜红,温度升高。
(三)后果充血是短暂的动脉血管反应,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有利。
可给局部带来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促进物质代谢,增强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热透疗法的治疗作用即在于此。
但在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疾病基础上,如果因情绪激动引起脑动脉充血,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只记黑体字)二、淤血淤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血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淤血。
淤血是被动的,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通常为病理性的。
(一)原因1.静脉堵塞;2.静脉受压:门静脉回流变阻时,可引起脾淤血;3.静脉血液坠积;4.心力衰竭:右心衰时淤血的主要器官是肝、脾、肾。
(二)病理变化淤血局部的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血液淤积,温度降低。
由于淤血部位的血液灌流量减少,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局部呈青紫色,如发生在皮肤黏膜称为发绀。
病理学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出血性梗死 严重淤血、组织疏松、血管吻合枝丰富或具有双重血液循环 肺、肠 败血性梗死
梗死的影响和结局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梗死的部位和梗死灶的大小。如果是心、脑等重要器官发生梗死,常可危及生命。梗死灶以后可被肉芽组织机化,形成瘢痕或钙化。脑梗死形成囊腔。肺梗死致胸痛、咯血;肠梗死致剧烈腹痛
慢性肝淤血
镜下: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小叶外周肝细胞脂肪变。
肉眼:“槟榔肝”,肝脏切面呈红黄相间的网状图纹,状似槟榔的 切面nutmeg liver
结局:肝淤血性硬化。
congestive liver cirrhosis
3
2
1
4
第二节 出血 hemorrhage
血液自心脏或血管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体表,称为出血。又分为:
第五节 梗死infarction 器官组织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称缺血ischemia。由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称为梗死。动脉 /静脉 梗死的原因 血栓形成 最常见 心 脑 动脉栓塞 肾、脾、肺、脑 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 血管受压闭塞 静脉、动脉
供血血管类型:肺、肝、前臂;脾肾脑。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两方面:有利 不利
血管阻塞
栓塞
1
2
3
4
5
DIC
心瓣膜变形
第四节 栓 塞 embolism 循环血液出现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堵塞血管腔的过程。 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 固体 液体 气体 栓子的运行途径 动脉栓子------阻塞全身各器官。 静脉栓子------肺脏。
后果 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出血量、速度、部位。在较短的时间内出血量超过循环血量的20%~25%时,即可发生出血性休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