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称谓语差异与翻译
称谓对比与翻译
Summary:英汉称呼系统 的宏观差异
• 亲属称谓的重要性不同:亲属称谓在汉语称 谓系统中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 各种制约因素在不同称谓系统中的作用不同: 在汉语称呼系统中,辈分和年龄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而在英语称呼系统中,辈分和年 龄只有在对亲属关系中年辈高出一代或一代 以上的人才起作用,当年龄和职业、地位发 生冲突时,职业、地位占上风。
二、汉英语言中的社会称 谓语
• 3、姓名称谓语 • 4、零称呼
Summary:英汉称呼系统 的宏观差异
• 每种称呼语类所占的比重在两种系统中不同。 现代英美社会中,最常见的称谓是通用称呼 语Mr, Mrs, Sir, Miss以及FN。头衔只用 于特定职业和群体。FN在美国称呼系统中 所占的比重大于其他任何称呼语类。这与美 国人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观念有关。
• 3、汉语亲属称谓语讲究内外有别,英语亲属 称谓语体现一视同仁
• 4、汉语亲属称谓语重礼仪,英语亲属称谓语 重感情
• 5、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使用的倾向
一、汉英语言中亲属称谓 语比较
• 1、汉语亲属称谓语丰富复杂,英语亲属称谓语单纯 笼统
• 中国文化中,人们采用的是叙述式的称谓语,其特点 是:长幼有别,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分明,血亲与姻 亲有别,用一整套单独的词汇分别命名血亲与姻亲;
和祖父祖母、伯父叔父、伯婶姑母、堂兄弟姐 妹打交道,真正和我们发生联系的只有我们的
父母和兄弟姐妹。
一、汉英语言中亲属称谓 语比较
•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
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
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 • “…Now that he and the young ladies are no longer children and, what’s more, Miss Lin and Miss Bao
英汉文化差异视角下称谓语的语用翻译
郎一 子 、 犬 大人一 下官 等 , 些谦 称 词 语 在英 语 中很 这 难 找到其 相 应 的对 等 词 , 美人 出 于他 们 的 文化 英
语 用 等 效 、 化 差 异 对 称 谓 语 翻 译 的 影 响 及 语 用 失 误 问题 。 文
关 键 词 :文 化 差 异 ; 谓 语 ; 用 翻 译 称 语
中图分 类号 :H 35 9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称谓 问题 正 日益 引起社 会语 言学 家和 心 理学 家 的重视 。近 年来 , 语用 学 家 也 开 始关 注 称 谓 的 各种 语用 功能及其 含义 。本 文拟 以 民族 文 化 为背 景, 以称谓语 的 翻译 为切 入点 , 讨 文化 差 异与 语 探
要 从社 会 、 化 交 际 的 角 度 去 考 察 语 言 的 使 用 。 文 为此, 译者 必 须具 备 跨 语 言 、 文 化 交 际 的知 识 , 跨 谙熟 源发 语与 目的语不 同 的社会 、 化背 景 , 设 文 能 法 沟通语 用意义差 异 , 方可 实现 等效 翻译 。例 如 : 由于英 汉 民族 的文化传统 和 礼仪 风 尚有着 明显 的
d d! i
但 是 当父亲 对 女 儿 的 表 现 不 满 意 时 , 会对 他
妻子说 : o ka a o rd u h e dd L o t wh t u a g tr i! y
父母 对孩 子 的态 度 明显 地 反 映 在 “ 主代 词 物
+称谓 ” 日常称谓上 。 的
要 实现 称谓 语 翻译 的语 用 语 言 等 效 , 须 注 必
中西称谓用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中西称谓用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作者:吴丹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0年第07期摘要:文章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称谓用语体系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对其翻译方法略作介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英称谓用语;英汉互译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10)11-0191-02称谓用语是社交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称谓用语有确定、建立和改进人际关系的作用,因为交际双方所使用的称谓用语是双方身份、地位、角色、友好程度及亲疏关系的重要标志。
汉英称谓用语体系具有同样的交际功能,但由于汉英语言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社会关系、价值观、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
所以这两种称谓用语体系必然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只有了解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才能得到正确的翻译,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失误。
一、中英称谓用语差异(一)家庭、亲属称谓用语差异在英语亲属语分类中,伯、叔、舅、姑父、姨父、姐妹、兄弟只有一词表示,伯母、婶母、姑母、舅母、姨母也只有一个词。
而汉语自古采用叙述法称谓用语,把各种亲族关系表达得很具体准确。
例如:父之兄称伯,伯之妻称伯母,父之弟本人称叔,叔之妻称婶母,母之兄弟皆称舅,母之姊妹皆称姨。
汉民族严格区分亲属关系,源于汉民族的家庭变化,这种严格区分导致了汉语亲属称谓用语的复杂化。
《红楼梦》里贾氏大家族的几百个错综复杂的称谓用语常常让外语翻译者不知所措。
英语用头衔称呼别人的方式也与汉语不同,在英语中,虽有一些官职可作称呼语,女Queen Elizabeth(伊丽莎白女皇)、President Cliton(克林顿总统)等,但远没有汉语用头衔称呼那样普通。
如:组长、村长、队长、乡长、科长、主任、主席等,不论官职大小都可以作称谓用语,新词有经理,局长,厂长,上级、师傅、大亨、要人、老板等,甚至于皮包公司的经理们,小得只有一张办公桌也得照样称呼“某某经理”、“某某老板”等。
【最新word论文】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与互译【外语翻译专业论文】
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与互译中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
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
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
汉英称谓在形式、语用意图、文化内涵上存在诸多差异,通过两种语言称谓系统的归纳对比,挖掘各自的文化内涵,对中英称谓语的翻译提出三种方法。
关键词:亲属称谓;文化差异;比较;翻译AbstractLanguageisthecarrierofculture,kinshiptermisnotonlyapartoflanguageb utalsoakindofculture.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kinshipterm sreflect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EastandWesttosomeextend.Fromtheco mparativeanalysisofusagesandmeaningsof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 ineseandEnglishwhichpeoplefamiliarwith,thepaperistorevealtheculturalimplicationinit.Theybelongtodifferentkins hipaddressingsystemsalsohavedifferentusagesofkinshiptermsanddevelopmen ts.Themainreasonsforculturaldifferenceslieinthefamilystructure,consang uinity,patriarchyconcept,cultureadoptionandcourtesyprinciple.Thecompar ativeanalysisofitsfeaturesandusagescanhelpustounderstandtheculturaldif 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Basedonthegreatdifferencesinthetitlea nd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ineseandEnglish,andtheircomplicatedp ragmaticintentionsandculturalimplicationsinuse,thepapersystematicallyc omparesthetwosystems,andrevealstheirrespectiveculturespecificimplicati ons.Finally,threemethodsarepresentedonhowtotranslateaddressingformsbet weenChineseandEnglish.Keywords:kinshipterm;culturaldifference;comparison;translation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西方亲属称谓对比与翻译(文化与翻译口语展示)
Brothers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 子贾链,娶得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 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赔笑见礼, 以“嫂”呼之。 Though Daiyu had never met her, she knew from her mother that Jialian ,the son of her first uncle Jiashe , had married the niece of the lady Wang , her second uncle’s wife . She had been educated like a boy and given the school-room name Xifeng . Daiyu lost no time in greeting her with a smile as “_______” cousin .
2 English-Chinese contrast of kinship
terms(亲属称谓英汉对照)
(父母辈)
parents
(子女辈)
children
a
grandparents
(祖父母辈)
b
c
brothers
(兄弟辈)
d
e
grandchildren
(孙子女辈)
Grandparents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 外祖母 。 银给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________
3.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ternal and paternal line(父系母系之别) 4.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ffinity and consanguinity(血亲姻亲之别)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词汇选择:中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在翻
译时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词汇。
例如,中文中通常使用
“家庭”来表达亲情关系,而英文中可能会选择“family”、“household”或者其他词汇。
2.文化隐喻和象征:文化中的隐喻和象征是表达文化特点和意义的重
要方式。
在翻译中,需要理解并传达源语言文化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同
时找到目标语言中相似的表达方式。
例如,中国文化中常使用“牛郎织女”来表达爱情,而英文可能会使用其他故事或表达方式。
3.社会礼貌和文化习俗: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文化中
的社会礼貌和文化习俗。
例如,在中文中由于注重尊重和礼貌,常常使用
敬语和称谓来称呼他人,而在英文中则可能更常用名字或直接称呼。
4.文化背景知识:理解和传达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准确翻译文本非常重要。
例如,中文中的一些成语、典故和历史人物可能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相
应的等价物,此时翻译者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传达文本的意义。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的影响非常大,翻译者需要通过深
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确保翻
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中西方称谓语差异与翻译
一、中西方称谓文化差异 (一)亲属称谓 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称谓系统,其称谓词语更是纷繁复杂。 赵元任先生 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中列举了 110 种亲属称 谓语,每一种称谓语又有正式名称。 在西方,亲情观念相对淡薄很多,亲属称谓数 量不仅少而且简单。 英语中大体含有 11 个亲属称 谓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son, daughter,brother, sister, uncle, aunt , cousin。 其中 cousin 不仅没有血 缘 关 系 之 分 , 甚 至 没 有 性 别 之 分,既可以指堂哥堂弟表哥表弟,也可指堂姐堂妹 表姐表妹,由此词翻译也可以看出汉语称谓语中血 缘关系和性别特征都很明显。 另外,在中国,人们在实际交往中与对方关系 密切时也常常使用亲属称谓称呼来表示亲近,而且 加尊﹑仁﹑贤等以示尊重。 对年长一些的称仁兄﹑尊
译 文 2:I spend all my time on call at the inner gate, Madam. I’ve no means of knowing what the master does outside.
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的影响是显著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
1.文化差异影响语言表达方式: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传统习俗、社
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文化背景和语境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例如,中文中常用的成语、谚语,在翻译成西方语
言时可能需要使用类似的俚语或成语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2.语言结构和语法的差异:中文和西方语言在语法和语言结构上存在
明显差异。
中文中的主谓宾语结构相对固定,而西方语言中更注重主语和
动词的顺序。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语法和语言结构的调整,以
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的特点。
3.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影响到翻译的选择。
例如,一些中文短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但在西方文
化中可能没有类似的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
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4.社会文化差异: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到翻译中的用词和表
达方式。
例如,中文中的尊称和称谓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常见,因此在翻译
过程中可能需要适当调整用词,以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习惯。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有深远影响,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
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英汉称呼翻译小议
辈时, 按英语习惯, 往往降一辈来称呼。 例如:granduncle (指 与祖父同辈的男亲属) 可称Uncle或Uncle Jim,Uncle Henny
等。 实际上, 用Granduncle Liu, Granduncle Chen 这类来称呼 一个人, 听起来不太顺耳, 而且许多西方人也不喜欢别人用
1.2 婚后 双 方亲属 的称 呼
结婚以 双方的 后, immediate family(直系亲属)就都变成
了对方的in- laws(姻亲)— father- in- law(岳父讼 公) , mother- in- law 岳母1 婆婆) ,sister- in- law( 姑子/姨子1 嫂子/弟媳) ,
than water" 血浓于水)是东、 西方人都认同的。 1.3 英汉亲属称呼 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
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 生、 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
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
有些概念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 但它们又不是完全同 义的,有些懂一点英语的中国人介绍 自己的爱人时用lover 一词, 外国人对此颇为惊讶( 因为lover表示情夫或情妇的意 思) 。 外国人不理解, 一向在这类问题上谨慎小心的中国人, 为何公开声明自己有 lover呢? 应该记住, 相当于汉语中“ 爱 人” 这个词的英语词就是 :husband ( 丈夫)或wife (妻子) ;fr i
名字相称, 不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应当指出,o ther Br Joseph或Sister M y 之类的称呼只用于天主教团体和某些 ar
别的宗教或职业团体。 二、 其它场合称呼
2.1 职务的称呼
试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翻译
J u a 【 Q qh r nvr t( h& S c S i o r l ) i a i s y P i o c) n f i U ei
2 0年 1』 01 l J n a 2 1 au ̄ 00
试析 英汉 称 谓 语 的差 异 及其 翻译
Th t o fta sai g a d e s fr sa e as e e aie n ti a e . e me h dso r n l tn d r s o m l o g n r z d i hs p p r l l
导 致 英 汉 称谓 语 不 同的 文 化 因 素 称 谓 语是 语 言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反 映 着 一 种 语 言 习 它 俗, 因此 它 与 文 化 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 称谓 语 是 民族 文 化 的 反 映 , 与 民族 文 化 相 互 渗 透 , 互 作 用 。它 的 背 后 所 依 托 的 它 相 是一 个 民 族深 厚 的文 化 蕴 藏 。 ( ) 致 中英 亲 属 称谓 语 不 同的 文 化 因 素 一 导 汉 民 族经 历 了几 千 年 的 以农 业 自然 经 济 为 基 础 的 封 建 社 会 洗 礼 , 社会 人们 的 劳 动 方 式 是 以 体 力 支 出 为 主 , 就 旧 这 使 男 性 极具 经 济 价 值 , 成 了 以男 性 为主 体 , 形 上接 祖 辈 , 传 下 后 人 , 以父 子关 系为 根 本 的家 庭 网 络 。在 复 杂 的 亲缘 关 系 尤 的基 础 上形 成 家 族 内部 严 格 的 等 级 制 度 。 “ 女 有 分 , 幼 男 长 有 别 ” 位 次 不 能 乱 坐 , 而造 成 汉 语 亲 属 称 谓 语 名 目繁 多 , , 因
英汉社会称谓语翻译对比
B称谓是人类言语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称谓语不仅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亲疏关系以及一个语言群体的文化习俗。
社会称谓语主要用来称呼家庭成员以外的社会成员。
本文着重讨论英汉社会称谓语中存在的差异。
一、引言每个文化习俗和语言群体中都有称谓语的存在。
人们会相互打着招称引起注意;会使用合适地称谓彼此来表达亲疏;而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各自称谓也不尽相同,可以说,称谓语是体现不同人际关系的最佳风向标。
二、社会称谓语(一)社会称谓语的定义社会称谓语是指除开亲缘关系以外的一系列指称社会身份以表明人际关系的称谓语。
社会地位是决定社会称谓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年龄,性别,境遇等往往也是取决标准。
(二)社会称谓语的分类1.社交称谓中文中,“先生,女士,太太,夫人,小姐”用于作性别称谓。
“同志,师傅,”这类词是关系称谓,因为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在中国非常流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特定的称谓也逐渐改变。
英文中,如’ Sir, Madam, Miss, Mr., Mrs. and Ms. Sir, Madam and Miss’用于称呼陌生人,’sir’泛指男性,‘madam’指女性,’Miss’是说的未婚女性。
通常英文使用’Mr./Mrs./Miss + 姓或者全名”作为礼貌的称呼。
‘Mr.’仅指男性,与年龄和婚姻状况无关。
同时也会被用作军官或政府官员的职称。
例如“Mr. colonel, Mr. President”而由于西方社会强调女性地位,所以像’Mrs.’这样的称谓被发明来称呼特指已婚女士。
2. 关系称谓中文中,关系称谓如“老师,同学,主人,老乡”一般有两种使用情况,一是真实情况,例如学生称呼自己的老师为“老师”,另一种是礼称,例如学生家长称呼自己孩子的老师为“老师”。
这显示了中国的礼文化。
英文中,关系称谓就少的多,像”doctor, father, boss”等等,都是直接称呼,病人喊医生就是doctor,并没有其他特指。
中西称谓用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叔, 叔之妻称婶母 , 母之兄弟 皆 称舅 ,母之姊妹皆称姨 。汉 民族
严格区分亲属关系,源于汉民族的家庭变化 ,这种严格 区分导致
了汉语亲属称谓用语的复杂化 。 《 红楼 》里贾氏大家族 的几百
个错综复杂的称谓用语常常让外语翻译者不知所措。 英语用头衔称呼别人的方式也与汉语不 同。在英语 中,虽有
一
英语 中有较多赞美对方 的话语 ,而较少贬抑 自己的 自谦语和客 套语 。英 语 中常用 的敬语 和 自谦语有 :My oo bemses nr l irs, h a t
Mylr , I m y u fi fl e v n , I od ’ o r at u r a t h s ’m o h mbefin . y u u l r d r e
n o r a d p o n e gwi emi r bei ed e n’ t e n . Mif n l b s a l s o s l e fh t e g o
、
中英 称谓 用语差异
( 一)家庭、亲属称谓用语差异
在英语亲属语分类 中, 、 、舅、姑父、姨父 、姐妹、兄 伯 叔
和 风 格 。 如 : Lo“, w hudt a te wt eu s p - a eso l r tlm i t t t a e l h h mo
i e. f n e ma na nn ep icp eo en g n lma s n 0— e i ti i gt r i l f i ga e t n f t d as J h n b e n a
二 、称谓 用语 的英汉互 译
( 一)血亲称谓用语的翻译 中英 血亲称谓用语的差异在前文 中已有论述 ,这 些文化的 差异在 翻译 中可作如下处理 : 1 .按英语 习惯 ,直呼其全名或称 谓用语 ,这样 可免去辈 分 、属 系和排列顺 序的干扰。这些 干扰因素可在此人首次 出现 是就加 以交代 ,如 :We , s t , i nyw u de a , l ie t ol toh nrdy n l s r ’s u
英汉称谓语及社交常用语对比
第一节英汉家庭称谓和社交称谓的语用对比称谓是人们在相识或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的看似简单的问题。
家庭称谓是指在家庭范围内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称呼语;社会称谓是社会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在言语交际中的称呼语。
它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英汉语言中是如何运用称谓进行交际的。
1. 英汉家庭称谓差异在用英汉语言进行交际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称谓的词语常常在交际双方理解称谓意义方面造成很大的难度,。
汉语中的很多称呼语表达了较具体的关系,而英语却没有这样的对应词。
因而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英汉家庭称谓对照表:从上述英汉对照表可以看出,汉语当中家庭称谓远比英语家庭称谓详尽繁杂得多。
就拿汉语中的堂、表亲属关系来讲。
从以上对照表可以看到,汉语有八个不同的称呼,而英语却只有一个词“cousin”统称之。
实际上,以上只是部分亲属关系,还有很多的亲属关系,比如,“姨奶奶”、“嫂子”、“弟妹”、“小舅子”、“外甥”等更细繁的方式来区别亲属关系,给英汉言语交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这是英汉家庭称谓的差异之一。
英汉家庭称谓的第二个差异是:汉语中,同辈家庭成员和亲戚的称谓需要根据年龄的不同加以区别。
比如有大哥、二哥;大姐、二姐等的区别。
英语当中则非常简单,不分年龄,同辈男性通用同一称呼:“brother”,同辈女性都称呼为:“sister”。
汉语称比父亲年长者为“伯伯”,称比父亲年轻的为“叔叔”,但英语中一律用“uncle”这个词。
2. 英汉社会称谓差异社会称谓理所当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同一社会群体中,任何言语交际都无不面临相互间约定俗成地、适当地称呼问题,而交际双方的关系因此得到建立和维护。
但是,在跨文化的英汉言语交际中,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称谓已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而受到重视。
我们先来看看在英语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在称谓上的变化:在英语社会里,人们初次见面或刚开始相识的时候,常常使用“Sir”、“Madame”、“Mr.Smith”、“Mrs.Smith”、“Dr.John”等,但一般不用“comrade”或“master”。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对比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对比摘要:由于宗教信仰不同。
英汉亲属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
本文试将英汉亲属称谓语进行分析,并从宗教信仰角度审视了亲属称谓语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
关键词:英汉称谓语;儒家思想;对比前言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亲属称谓(kinship term)是一定的亲属制度(kinship system)所产生的文化符号,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
不论语言如何发展,亲属称谓语总能体现着彼此之间的性别、年龄、辈分、血缘和婚姻,因而。
英汉亲属称谓语拥有一些相同特征。
当然,亲属称谓语也有着自己的语义,与社会和文化丝丝相连。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诞生了不同的称谓语。
通过分析英汉亲属称谓语,使我们认识到英汉亲属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是由于两国人民的宗教信仰不同。
了解它们的差异,有助于掌握好英语语言。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说:“Tom’s brother marries John’s sister”。
若没有相关信息,这句话很难翻译成汉语,因为我们不清楚汤姆的兄弟是比汤姆大还是小,同样,约翰的姐妹是比约翰大还是小。
因而,英汉亲属称谓语在表达上是有区别的。
汉语有许多词来表达亲属称谓,而英语相对而言就少一些。
我们来看下面表格: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异同之处,最根本的特征是他们之间人与人的称谓关系是建立在性别和婚姻之上的。
比如,英语中的father和汉语中的父亲与英语中的mother与汉语中的母亲形成性别对比,同样,汉语中的丈夫和英语中的husband与英语中的wife与汉语中的妻子形成对比。
但在这两中称谓语体系中,仅仅只有少数几个如父亲、母亲、丈夫、妻子等有相对应的语言,而大部分汉语称谓语在英语中找不到直接的对应语,从而,英汉亲属称谓语是有区别的。
我们很容易发现的一点是:汉语的称谓语比英语复杂。
英汉语言翻译对比之中英称谓语的异同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ppellationKey words:Chinese English appellation differenceAbstract:Appell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on. For many reason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ppellation.In this essay,we will talk about thes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family appellation and social appellation briefly.Part one1.The importance of the appellationAppellation is a necessary implement in social contact,playing a role in setting up,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Although appellation seems to be an easy problem,it is inevitable when people dealing with others. If we can't use appellations correctly especially when dealing with foreigners,it will cause some misleading or troubles.So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appellations when communicating.What's more,when we are doing 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use of appellation should be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becaus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for example,English and Chinese.2 Why do these differences exist?Now that there exist so many differences of appel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I begin to wander why can these differences exist?As we all know, every language has its own corresponding culture.And just is the differen structures,consanguineous relation,their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cultures traditions, hierarchy system, religions and values that determines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appellations.Part TwoNow we can take a look at the specif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English and Chinese.Because The appellation can be approximate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family terms and the social terms,we will discuss in termsof this two aspects.1The difference of family appellation.When using Chinese or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each other's appellation,which is caused by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In Chinese,many appellations express some specific relationship,but we can't find corresponding words in English.For example,Chinese people call their father's father"爷爷",call their mother's mother's father"姥爷",but in English,they only call"grandfather".There are still many similar examples. Then we can see Chinese family appellation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and detailed than English.Another difference is that in Chinese,the appellation of the same generation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s.While in English,it is very easy,without consider the difference of age.In Chinese family,there are often"大哥""二哥""大姐""二姐",and we call father's elder brother"伯伯",younger brother"叔叔",but in English,they only has"brother""sister"and "uncle".2.The difference of social appellationIn English,when people first meet,they always use "Sir"、"Madame"、"Mr. "、"Mrs."or"Dr. "and so on instead of using"comrade" or "master".And when people are getting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 ,they will call the names of them directly,such as "Peter"、"John"and so on.While in Chinese,when people first meet,they often call them "同志"、"师傅"or call them "王主任"、"张所长"、"江先生"、"赵小姐"、"吴女士"and so on.When people get familiar,they will call each other "小张"、"老李"and so on. And they call their names directly , even can call their childhood names or nick names if they are very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In addition,in Chinese,people even use family appellation in social communication,such as "大哥"、"大姐"、"小妹"、"大叔"、"大爷"、"大妈"、"大娘".Similarly,the social appellation of Chinese is still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English.Chinese people always tend to respect for seniority while English peopleemphasize personal will,freedom,individual value and the spirit of personal creativity.In English society,there are not so many complicated the sense of hierarchy which Chinese society pay much attention.Part Three1.Different self-depreciatory expressions and respectful form of addressChinese traditions makes Chinese people use self-depreciatory expressions in communicating.We always try to belittle ourselves and dignify others.When we call an elder,we always use respectful form of address,and call ourselves using self-depreciatory expressions, such as "鄙人""不才""晚生"and so on.While we can find some respectful form of address,but there aren't anyself-depreciatory expressions in English.Part FourNow we have realiz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ppellation,then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our skill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we must know the using principl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ppellation.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ppellationIn Chinese,we can use family appellations as social appellations,for example,we can call strangers(usually a man)"大伯"、"叔叔" and so on,and we can call a women"大娘"、"阿姨"、"奶奶"and so on.But once these appellations are used in English,it will be a mistake.So we should pay attention.2 Different opinions toward " 老" in English and ChineseIn Chinese,"老"means "informed"、"clever",which is a word full of honor,so older people or familiar people often can be called "老···"While in English, people hate this word very much. So we should avoid this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English.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fessional appellation.In Chinese,many professional words can be used as appellations,such as "王老师"、"黄工(程师)"、"吴会计",but in English,we can't use"Engineer""Teacher""Account"as appellations,we can only use "professor···"、"Doctor···"、"Captain···"and so on.4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nickname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we can all use nick name,but the style is different.In English,there is some main fixed styles as following:(1)use the first syllable of the name.(eg.:Edward——Ed;Timothy——Tim)(2)add an "y" to the first syllable of the name.(eg.: Jennifer——Jenny,Andrew ——Andy)(3)use other parts of the name.(eg.:Anthony——tony)As far as I can see,Chinese and English has so many difference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So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capabilit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we mus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culture and try our best to avoid the inappropriate usage of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especially the appellations.References:Mao Guo'an. 2011.《A practical Course in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Hu Wenzhong. 1999.《A Summary of the Study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Liu Chaoxian. 1994. 《The Difference of Appel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中美文化中家庭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中美文化中家庭亲属称谓的差异及分析过年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整个家庭成员团聚的最好时间。
拜年、互相祝福问候是过年不可缺少的活动,亲戚之间多以拱手礼拜年问候,晚辈给长辈要以磕头礼拜年,都表达了对对方的祝愿。
在这个过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称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管是平时非正式场合的称呼,还是正式的称呼,都表达出一种尊敬和礼貌。
我长在一个传统的北方大家庭,过年期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里辈分从上到下基本都互相见面,拜年,对于平时走动较近的亲戚的称呼很熟,但是遇见一个稍远点的亲戚,怎么称呼估计就得算一算或者问长辈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地对亲属间的称谓进行归纳,发现这些关系称谓好似难寻尽头。
相反,在学习英语、接触了一些美国文化以及看美国电影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亲属间的称谓比较单一随意,远不及我们的复杂程度。
东北一带通常把爸爸的哥哥叫“大伯”“大爷”,父亲的弟弟叫“叔”,母亲的兄弟统称“舅”,父亲的姐们叫“姑姑”,母亲的姐妹称“姨”;而英语中父母的兄弟都称“uncle”,父母的姐妹统称“aunt”。
这是因为两种语言形成并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反映在语言上。
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婚姻制度不同,语言上的称谓体系也有很大的差异。
下面便就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中美亲属称谓的差异并进行简要分析。
1.长幼间称谓的差异长幼说到底就是先后的区别,体现在家庭里就是辈分。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最讲究的就是辈分,辈分高低在家庭中很重要,家庭成员间严格按照这一秩序进行称呼。
因此,长幼间的称呼划分的十分严格精细。
汉语中,我们把祖父称呼“爷爷”,祖母称“奶奶”,外祖父“姥爷”,外祖母“姥姥”,再往上长辈还要加一个“老”或者“太”字,如“太爷爷”“老奶奶”。
对于晚辈,儿子的孩子称为“孙子”“孙女”,辈分再低就加一个“重”如“重孙子”、“重孙女”等。
长辈、平辈、晚辈的长幼关系都有着严格的区分,辈分是放到第一位的,辈分明显要高于长幼,也就是先论辈分再论长幼,如舅舅和外甥,即使舅舅的年龄比外甥小,但在辈分上仍为是长辈,所以称呼时就不能用“弟”等平辈称谓。
中西方文化差异(汉译英)
(翻译要求:英文单词字数达到4000字)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西方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必要的了解,在交际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交际障碍和误解。
分析和比较中西方在饮食、礼仪、语言方面的文化差异,了解和熟悉中西方文化内涵和特点,才能增强对他国文化的适应力,促进双方文化的融合汇通,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促进交流前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又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等。
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沉淀中也都创造了千秋各异的辉煌。
饮食、礼仪和语言是中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首先接触到的东西,它们犹如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揭示民族文化的内容。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中西方在饮食、礼仪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在当今跨国域、跨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的时代,如何发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已成为人们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因此,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
一、饮食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中西方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受气候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下面我们就从营养口味、烹调方式、餐饮习惯等方面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营养口味的差异。
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
他们生吃西红柿、青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西兰花等蔬菜,认为蔬菜只有生吃才能保证它原有的营养和原有的味道,而生炒煎煮会破坏蔬菜的维生素。
他们食用半生不熟的牛排、猪排和炸鸡,以冷饮佐餐,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试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翻译
试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翻译王晶【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归纳出了中英称谓在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势必给中英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充分照顾中英文化差异,充分考虑两国读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翻译称谓语的常用方法.【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2页(P125-126)【关键词】称谓语;文化差异;翻译【作者】王晶【作者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一、导致英汉称谓语不同的文化因素称谓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一种语言习俗,因此它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它与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它的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
(一)导致中英亲属称谓语不同的文化因素汉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洗礼,旧社会人们的劳动方式是以体力支出为主,这就使男性极具经济价值,形成了以男性为主体,上接祖辈,下传后人,尤以父子关系为根本的家庭网络。
在复杂的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家族内部严格的等级制度。
“男女有分,长幼有别”,位次不能乱坐,因而造成汉语亲属称谓语名目繁多,年龄、辈分清晰,更严格地区分直系与旁系,父系与母系,显示出人们心目中因血统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亲属制度和亲疏关系。
另外当时血缘宗法关系也是根本的政治关系,封建帝王的王位也是子孙相传而不落外家,因此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姓宗族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在这个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中,男外女内,男耕女织,家庭成员相互协作生产,如果离开了家庭,个人就难以生产,更无法生活。
因此家庭家族的观念就被自觉不自觉的强化了。
所以中国人数千年来都习惯聚族而居,大家族观念浓厚。
所以亲属称谓语就自然变得层叠繁多了。
而西方社会虽然也经历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制度,存在过农奴制封建宗法关系,但西方由于铁器的使用,以新的个体生产取代了原始集体协作生产,使得人们迅速摆脱了血缘关系网的束缚,所以不可能组建中国式的“钟鸣鼎食”之家,“五世同堂”之族,因此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而且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经常移民或殖民,所以流动性相对较大,尤其家庭成员成年后都独立门户,各自谋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属于自己的称谓系统, 每个称谓系统又由若干称谓语组成。称谓语作为一 种特殊的语言符号,除了具有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 的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它能反映出说话者之间的社 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在 人际交往中,双方互相称呼,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有 时在称谓上还要体现礼敬,因此在翻译称谓语时不 可避免地要了解称谓语背后浓厚的文化内涵。翻译 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 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 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我 们只有充分了解称谓作为复杂的语言系统的文化 意义,才能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
摘 要:称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映,是社交礼仪的重要方面,而称谓词语正是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导致汉语称谓和英语称谓存在许多差异。
关键词:称谓;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177-03
- 177-
(四)尊称称谓 对 不 同 身 份 ﹑不 同 年 龄 ﹑不 同 关 系 的 人 需 要 用 不同的敬称,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更为讲究,因而用 于尊称对方的称呼相当丰富细腻。 比如对老年人的 称呼着重提到一个“老”字,敬称某人为某老,是汉 语尊敬长者的习惯用法。 “老”字在中国语言中通常 是褒义,如教师被尊称为“老师”,企业管理者被称 为“老板”,在日常交往中对陌生中青年男子也可以 称呼“老板”以示尊敬。 生活中“老大爷”、“老人家” 的称呼更是比比皆是,如果路上向一老者问路却不 称 呼 对 方 一 声 “老 人 家 ”,对 方 一 定 对 你 置 之 不 理 。 然而,西方人却很忌讳老,怕别人说自己年龄大,说 自己老了,他们会使用一些委婉语替代老,比如用 “senior citizens”指“old people”。 如果你在问路是 时说“Old man, can you tell me…”,对方也一定是 置之不理,甚至怒气冲冲。 二、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 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 建 血 亲 关 系 ﹑宗 族 制 度 、 封 建 伦 理 道 德 观 念 深 入 人 心。 在中国人看来,长者为上、先者为尊、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是必须遵循的严格的道德标准。 宗法是以 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 级制度。 在重视宗法的封建社会里, 讲究父慈、子 孝、兄友、弟恭,妇女讲究妇道。 中国人把道德置于 一切价值之上,而西方人则不然。 汉语中亲属称谓 的种类繁多以及拟亲属称谓的普遍流行,都反映了 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观念,体现了对血缘关系和家 族观念的极度重视。 西方社会的封建历史相对较 短,由于 14 世纪到 17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西方 人以人文主义为指导, 强调以个人为本位,“人为 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对父母对家庭的 依赖很少,强调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却不重视父 母核心家庭,例如父系和母系的长辈亲属中男性用 uncle 统称,女性用 aunt 统称。 西方人强调男女平 等,他们认为遗传和继承的重要性同时来自父母双 方,而不是以父方为主,如 grandfather 可以指祖父 也可以指外祖父,汉语称谓“外公外婆”的一个“外” 字即可看出母亲一方的血缘关系不受重视。 西方人 认为,谁也不属于任何其他人,每个人只属于他自 己和上帝,基督教道义的影响也使西方人的家庭观 念淡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些。 (二)社会原因
第 33 卷 第 5 期 2012 年 5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3 No.5 May 2012
中西方称谓语差异与翻译Fra bibliotek刘宗贤(1.安徽大学 外国语学院;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国际贸易系,安徽 合肥 231131)
兄等,年纪略轻的称贤弟﹑贤妹﹑仁弟等。 现代社会 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阿姨、叔叔、伯父等近乎亲属 称谓的称呼,这种拟亲属称谓的普遍流行,也恰恰 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伦理观念, 重视血缘关系,实 际上是家族观念的一种延伸和扩大。
(二)社会称谓 汉语的身份类称谓种类也很多而且范围广。 受 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们与有官职的人交 往时多以姓+职务相称,如王主任、吴处、张局等,另 外还有姓+职称或职业,如李教授、张医生、刘老师 等。 但是在英美国家,人们与关系亲近的人可以直 呼其名,即使是自己的领导或上司,其他情况下可 以用姓氏加上 Mr., Mrs., Ms 或 Miss 来彼此称呼; 头衔类称谓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 和法律界人士。 其中 Professor(教授),Doctor(博士) 的头衔可以用来作称谓,但是 teacher 就不可以。 (三)自谦称谓 我国古代讲究自谦, 自谦称谓中大都带有卑﹑ 下﹑鄙﹑贱﹑愚﹑小等词素,如卑人﹑卑职﹑卑下﹑鄙人﹑ 贱 妾 ﹑微 贱 ﹑下 愚 ﹑小 人 ﹑小 的 等 等 , 或 者 是 带 有 这 种 意思的词语,如仆﹑臣﹑不肖﹑不才等。 这些称谓用语 都是根据卑己﹑己谦的礼俗而产生的。 老者自谦会 用老朽﹑老拙﹑老汉等称呼;妇女自谦则用奴﹑奴家﹑ 贱妾﹑下妾等称呼。 对人自称时以自谦的方式来表 示对对方的敬重,但对别人直呼其名在礼节上就会 显得轻简,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是对别人的 不尊重,甚至使对方产生羞辱感。 然而欧美人却习 惯直呼他人姓名,甚至是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己 的 时 候 也 只 会 使 用 “I”。 “I”在 任 何 时 候 都 需 要 大 写,由此英美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