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的几点注意事项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157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的几点注意事项◎高正摘要:钢材和混凝土的各种成分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钢筋的产品质量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密切相关。
力学性能是钢筋的重要指标,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准确性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本文结合了当前的钢筋测试标准,为测试钢筋的力学性能提供一些注意事项,以提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力学性能;钢筋;几点注意事项一、拉伸速率对热轧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钢筋的拉伸试验方法采用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拉伸试验方法易于操作且样品处理容易,这对于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GB/T 228.1-2010有两种加载金属材料的方法:应变率控制和应力率控制。
应变率控制可分为引伸计控制和平行长度控制。
根据被测材料的特定性能指标,可以在方法中列出相应的控制要求。
应力因子控制在GB/T228.1-2010范围内相对较宽。
根据材料的弹性分为,小于150,000 MPa,应力控制在2-20 MMPa/s,大于150,000 MPa,弹性控制在6-60(MPa/s)。
因此,测试人员需要了解压力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并最大程度地降低由测试速率引起的不确定性影响。
测试设备使用微波控制的电液伺服万能测试仪,样品被选为直径20 mm 的热轧带肋钢筋和HRB400,切割长度为50 mm。
分为4组,总共12条,观察各种应力因素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测量值,对于相同的材料,不同的测试速率显示出不同的测试结果。
就屈服强度而言,第四组比第一组高2.7%,就拉伸强度而言,第四组比第一组高0.9%。
选择高应力因子的测试方法对钢筋的屈服强度有特别明显的影响。
这是因为钢筋内部的金属晶体根据特定的结构堆叠,在拉伸试验期间,如果样品开始屈服,则样品会变成结构的薄弱局部区域。
首先,出现塑性变形滑移区。
与此时间相对应的应力是钢筋的屈服点。
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

4.14 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钢筋力学性能参数,评定钢材质量。
2、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直尺、标距仪3、试样制备:从待测的钢盘盘条上任取三盘,每盘去掉端头500mm后各截取两段长度为350-600mm长的试样,一段用作拉伸试验,另一段用于测定镦头强度。
Q235盘条和冷拨丝只进行拉伸试验,取样方法与钢筋相同。
然后在标距仪上标距打点。
Q235盘条及冷拨丝用5mm进行标距,Φ7.1、Φ9.0 、Φ10.7PC钢筋用8倍进行标距。
4、试验步骤(1)分别测量三条试样的外径并记录。
(2)检查万能机的油路系统是否适当,测算试验吨位,检查码铊及夹具是否一致,开动并调整万能机。
(3)将试样安装于夹头正中,注意试样是否垂直,钢筋在夹头的长度是否一致,试样被夹紧后,向试样连续均匀而无冲击地施加荷载,应力增加速度应小于10Mpa/s。
(4)当试样达到屈服点可借助试验机测力盘的指针来确定,当测力盘的指针停止转动的恒定负荷或第一次回转的最小负荷即为所求屈服点负荷P S。
对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必须用其它方法测定屈服强度。
(5)向试样连续施加负荷直至拉断,由测力盘上读出最大负荷P b。
5、试验结果计算(1)屈服点:δs =P s/F0×1000(Mpa)(2)抗拉强度:δb= Pb/F0×1000(Mpa)(3)伸长率:L 1-Lδ=————×100%LL0:试样原标距长度(mm)L1: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mm)F0:试样公称面积(mm2)RB150-Φ7.1、Φ9.0 、Φ10.7分别为40、64、90mm2,Q235Φ6.5为33mm2,冷拨钢丝按实测面积计算。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依据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依据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依据:钢筋原材料检测指标分为两类:必试:拉伸试验(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试验;其它:反向弯曲、化学成分。
依据:依据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1条规定: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抽样数量及代表批量按《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规定,检测项目为:拉伸试验(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或最大力总伸长率)和弯曲试验。
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性强度、伸长率及冷弯性能。
据专业从事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等金属力学性能检测机构中船重工七二五研究所介绍说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1、屈服点:又称为屈服强度,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所用的钢筋标准强度就是以钢筋屈服点为取值依据的。
2、抗拉强度:指钢筋抵抗拉力破坏作用的最大能力。
3、伸长率:义称延伸率,是指钢筋受拉力作用至断裂时被拉长的那部分长度与原长度的百分比,一般用“6”表示。
它是一个衡量钢筋塑性的指标,它的数值越大,表示钢筋的塑性越好,4、冷弯:是将钢筋试样在规定直径的弯心上弯到90或180度,然后检查试样有无裂缝、鳞落、断裂等现象。
它是检验钢筋原材料质量和钢筋焊接接头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
5、反复弯曲:是一种对钢丝进行冷弯试验的方法。
它是在专用的曲折试验机上进行的。
钢筋力学性能即是在钢筋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的反应与变化的规律,包括钢筋屈服强度、钢筋抗拉强度、钢筋的延伸率与冷弯性能。
钢筋的屈服强度即是钢筋为对抗变形产生的应力,拉抗强度即是钢筋的最大承受力,延伸率为钢筋拉断时延长部分与原长的百分比,而冷弯性能则是钢筋常温下所能承受弯曲而不发生断裂的性能。
对钢筋力学性能进行检验是建筑工程检验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钢筋力学性能检验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论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方式

论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方式摘要:钢筋质量与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关系紧紧相联,将钢筋材料检测做好对把关钢筋质量乃至整一个工程项目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检测钢筋材料的过程中,正确的检测操作方法对最后的检测结果尤为重要。
关键词:钢筋;检测;钢筋力学性能伴随国内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激进步伐,逐渐对建筑用钢筋的发展方向与有关检测的探究越来越注重。
建筑用钢筋的设计、勘察、施工和作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这种种的问题都让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相对的下降了。
为了保证其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必需对检测并鉴定工程建筑用钢筋,对建筑结构的可靠性作出科学评估,使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得以提升,使用的寿命也得到延长。
一、力学性能检测原理1.下屈服强度测定试验时记录力-位移曲线,从曲线图读取不计初始瞬间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屈服阶段无力下降现象时)。
将其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下屈服强度。
2.抗拉强度测定从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上,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原始横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
3.断后伸长率测定选取试样被拉断后,将选取试样断裂的部位仔细地衔接在一起,使断口吻合且接触紧密,用量具或测量装置量取断后标距Lu。
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间隔大于原始标距Lo的2/3时,测量结果有效,不然结果无效。
但如断后伸长率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时,断裂处位置不论在何处都视为有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下屈服强度测定不准确主要是不够明确了解测定下屈服强度的规定。
不了解屈服过程中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所对应的应力,这样必然会给下屈服点的测定带来误差。
例如表现出两个或以上的谷值应力,应将第1个谷值应力舍去不计,取其余谷值应力中之最小者作为下屈服强度。
所以,测定屈服点的强度时,惟有用标准规定的方法,才能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次要是经常性的运行试验机,导致拉伸夹具受到磨损,以及楔形夹具侧面有铁锈污垢的形成,致使钢筋在受拉时出现打滑现象,与此同时使夹持部分会发出声响,因此伴随着应力明显下降,使得屈服点应力的读数受到严重影响。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目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 仪器设备4 操作规程4.1 一般规定4.2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4.3 钢筋焊接力学性能检测4.4 钢筋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测1 总则1.1 为贯彻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和统一全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中钢筋(含机械连接)的检测项目和试验操作程序,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中钢筋原材(如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冷拔螺旋钢筋等)、钢筋焊接(包括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电弧焊、气压焊等)以及钢筋机械连接的常规力学性能试验规程。
1.3 本规程涉及的钢筋(含机械连接)取样需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认可,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封样措施或同委托单位共同送至检测机构。
1.4 本规程规定的抽样数量应不小于该种产品应检测数量总和的30%,并至少不小于1组。
1.5 承担见证取样检测的机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A.必须是取得省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的独立机构;B.检测机构应与所检工程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无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C. 必须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D.必须有足够并且满足标准要求的仪器设备;E.必须有足够的并且持有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员上岗证书的人员。
1.6 钢筋(含机械连接)检测操作时,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标距: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长度。
2.1.2 原始标距(L0):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2.1.3 断后标距(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
2.1.4 平行长度(Lc):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部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2.1.5 伸长: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L0)的增量。
2.1.6 伸长率: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结果的修约和判定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结果的修约和判定一、引言-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相关研究综述- 研究方法和流程二、材料和试验- 钢筋材料的选择和制备- 试验装置和环境条件- 试验方案和过程-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三、数据分析和修约- 数据处理和评估方法- 小数位数和舍入规则的选择- 不确定度评估和传递- 数据修约和统计分析四、性能判定和评价- 根据规范和标准的评价方法- 结合修约的数据进行评价- 性能指标的计算和比较- 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五、结论和展望- 结果总结和归纳- 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精度- 结果的应用和局限性- 后续研究方向和建议注:以上为提纲,具体内容需要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拓展。
一、引言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钢筋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之一,其质量和性能的稳定和可靠性对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钢筋力学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显得至关重要。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是指通过一定的试验方法和装置,对钢筋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定量测试和分析比较,以判断钢筋的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规定值和质量要求。
通过对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结果的修约和判定,可以对钢筋材料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前期的相关研究综述中,我们了解了国内外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针对研究目的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流程。
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更加详细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钢筋材料的选择和制备:选择符合标准和要求的钢筋材料,并进行制备和保管。
(2)试验装置和环境条件:确定试验装置的类型和参数,以及试验环境条件的控制。
(3)试验方案和过程:确定试验方案和流程,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并注意试验过程的细节和意外情况的处理。
(4)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选取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设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和参数。
(5)整体数据修约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试验结果,对数据进行修约和校正,并进行统计检验和不确定度评估。
钢筋力学性能测试及数据解读

钢筋力学性能测试及数据解读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够有效地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拉能力。
为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钢筋的力学性能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钢筋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解读。
一、钢筋力学性能测试的原理与方法1.拉力测试拉力测试是衡量钢筋的抗拉能力和断裂强度的重要指标。
该测试依靠拉伸试验机施加的拉力,对钢筋进行强度评估。
测试过程中,选取适当长度的钢筋样品并将其两端夹紧,在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大的拉力,直至样品断裂。
通过测定样品的变形和断裂强度,可以得出钢筋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
2.弯曲测试弯曲测试用于评估钢筋的抗弯性能。
测试时,将钢筋样品固定在适当的支撑装置上,然后施加逐渐增大的弯曲力矩,直至样品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
通过记录样品的弯曲变形、断裂强度等数据,可以判断钢筋的抗弯刚度和强度。
3.冲击测试冲击测试用于评估钢筋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时,将钢筋样品置于低温槽中,使其达到所需的测试温度,然后通过冲击试验机施加冲击力,记录冲击引起的位移和变形。
通过分析冲击试验曲线和能量吸收能力,可以评估钢筋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冲击性能。
二、钢筋力学性能数据的解读1.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钢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衡量钢筋强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以标称强度和屈服强度来评估钢筋的抗拉性能。
标称强度是指钢筋的理论极限强度,通过拉力测试可以得到。
屈服强度是在拉伸过程中,钢筋开始发生可观的非弹性变形时的拉力值,通过测定拉伸试验曲线上的屈服点或0.2%偏移点来确定。
2.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是衡量钢筋在拉伸过程中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钢筋的延展性。
一般情况下,断裂伸长率越高,表示钢筋具有更好的延性。
通常通过拉伸试验时样品断裂处的延长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来计算。
3.抗弯刚度和强度抗弯刚度和强度是钢筋在受弯曲力矩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弯曲试验可以得出钢筋的抗弯能力,并通过测定试验曲线上的抗弯刚度和弯曲断裂点来评估。
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钢筋的力学性能进行检验和评估。
钢筋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承受着重要的力学载荷。
准确评估钢筋的力学性能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钢筋的力学性能进行检验,评估其强度、延展性和抗腐蚀性能。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钢筋样品•弯曲试验机•强度测试设备•延展性测试设备•抗腐蚀测试设备3.2 弯曲试验钢筋在实际工程中常常承受弯曲力,因此弯曲试验是评估钢筋力学性能的重要一环。
我们使用弯曲试验机对钢筋样品进行弯曲载荷测试。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逐渐增加弯曲载荷,并记录钢筋的弯曲变形和应力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钢筋的抗弯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
3.3 强度测试钢筋的强度是评估其抗拉和抗压性能的重要指标。
我们采用强度测试设备对钢筋样品进行拉伸和压缩测试。
在拉伸测试中,我们逐渐增加拉伸载荷,并记录钢筋的拉伸变形和应力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钢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在压缩测试中,我们逐渐增加压缩载荷,并记录钢筋的压缩变形和应力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钢筋的抗压强度和屈服强度。
3.4 延展性测试钢筋的延展性是指其在受力下的塑性变形能力。
我们采用延展性测试设备对钢筋样品进行延展性测试。
在延展性测试中,我们逐渐增加拉伸载荷,并记录钢筋的延展变形和应力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评估钢筋的延展性能。
3.5 抗腐蚀性能测试钢筋的抗腐蚀性能对于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
我们采用抗腐蚀测试设备对钢筋样品进行抗腐蚀性能测试。
在抗腐蚀性能测试中,我们将钢筋样品暴露在腐蚀环境中,并定期观察和记录其表面腐蚀情况。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评估钢筋的抗腐蚀性能。
4. 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钢筋的力学性能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钢筋的抗弯强度为X MPa,弯曲弹性模量为Y G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 仪器设备4 操作规程4.1 一般规定4.2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4.3 钢筋焊接力学性能检测4.4 钢筋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测1 总则1.1 为贯彻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和统一全省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中钢筋(含机械连接)的检测项目和试验操作程序,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中钢筋原材(如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冷拔螺旋钢筋等)、钢筋焊接(包括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埋弧压力焊、电弧焊、气压焊等)以及钢筋机械连接的常规力学性能试验规程。
1.3 本规程涉及的钢筋(含机械连接)取样需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认可,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封样措施或同委托单位共同送至检测机构。
1.4 本规程规定的抽样数量应不小于该种产品应检测数量总和的30%,并至少不小于1组。
1.5 承担见证取样检测的机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A.必须是取得省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计量认证的独立机构;B.检测机构应与所检工程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无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C. 必须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D.必须有足够并且满足标准要求的仪器设备;E.必须有足够的并且持有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员上岗证书的人员。
1.6 钢筋(含机械连接)检测操作时,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标距: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长度。
2.1.2 原始标距(L0):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2.1.3 断后标距(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
2.1.4 平行长度(Lc):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部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2.1.5 伸长: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L0)的增量。
2.1.6 伸长率: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
2.1.7 断后伸长率: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u - L0)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见图1)。
对于比例试样,若原始标距不为5.65 (S0为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例如,A11.3表示原始标距11.3 的断后伸长率。
对于非比例试样,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原始标距,以毫米(mm)表示,例如,A80 mm 表示原始标距(L0)为80mm的断后伸长率。
2.1.8 引伸计标距(Le):用引伸计测量试样延伸时所使用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长度。
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性能时推荐Le≥L0/2。
测定屈服点延伸率和最大力时或在最大力之后的性能,推荐Le等于L0。
2.1.9 应力: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之商。
(图1)2.1.10 延伸:试验期间任一给定时刻引伸计标距的非比例延伸与引伸计标距(Le)之比的百分率。
2.1.11 最大力(Fm):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
对于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的金属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2.1.12 抗拉强度(Rm):相应最大力(Fm)的应力。
2.1.13 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应区分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2.1.14 上屈服强度(ReH):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先下降前的最高应力(见图2)。
2.1.15 下屈服强度(ReH):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应力(见图2)。
a )b )图2 不同类型曲线的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ReH和REl)c )d)图2 不同类型曲线的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ReH和REl)2.1.16 带肋钢筋: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且表面通常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的钢筋。
2.1.17 公称直径:与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2.1.18 热轧光圆钢筋: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光圆钢筋。
2.1.19 钢筋焊接网: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的间距排列且互成直角、全部交叉点均焊接在一起的网片(见图3)。
图3 钢筋焊接网形状2.1.20 冷轧扭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经专用钢筋冷轧扭机调查、冷轧并冷扭一次成型,具有规定截面形状和节距的连续螺旋状钢筋(图4)图42.1.21 钢筋电阻点焊:将两钢筋安放成交叉叠接形式,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加压形成焊点的一种压焊方法。
2.1.22 钢筋闪光对焊: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2.1.23 钢筋电渣压力焊:将两钢筋安放成竖向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端面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2.1.24 钢筋气压焊:利用氧乙炔火焰或其他火焰对两钢筋对接处加热,使其达到塑性状态(固态)或熔化状态(熔态)后,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2.1.25 热影响区:焊接或热切割过程中,钢筋母材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使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区域。
2.1.26 延性断裂:伴随明显塑性变形而形成延性断口(断裂面与拉应力垂直或倾斜,其上具有细小的凹凸,呈纤维状)的断裂。
2.1.27 脆性断裂:几乎不伴随塑性变形而形成塑性断口(断裂面通常与拉应力垂直,宏观上由具有光泽的亮面组成)的断裂。
2.1.28 钢筋机械连接: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
2.1.29 接头抗拉强度: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拉应力值;2.1.30 接头试件总伸长率:接头试件在最大力下在规定标距内测得的总伸长率;2.1.31 接头长度:接头连接件长度加连接件两端钢筋横截面变化区段的长度。
2.2 符号L0——原始标距(mm);L0,——测定Ag的原始标距(mm);Lc ——平行长度(mm);Le——引伸计标距(mm);Lt——试样总长度(mm);Lu——断后标距(mm);S0——原始横截面积(mm2);Su——断后最小横截面积(mm2);Lm——最大力Fm总延伸(mm);A ——断后伸长率:(%);At ——断裂总伸长率(%);Ae ——屈服点延伸率(%);Ag ——最大力(Fm)非比例伸长率(%);Agt ——最大力(Fm)总伸长率(%);ReH——上屈服强度(N/ mm2);ReL——下屈服强度(N/ mm2);Rm——抗拉强度(N/ mm2);L——试样长度(mm);a——试样厚度或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内切圆直径(mm);b——试样宽度(mm);l——支辊间或翻板间距离(mm);d——弯曲压头或弯曲直径(mm);α——弯曲角度(°);δ10——表示测量标距为10倍直径时钢筋的伸长率;δ100——表示测量标距为100mm时钢筋的伸长率;——抗拉强度(MPa);F m——最大力(N);S0——试样公称截面面积(mm2);F ——抗剪力(N);A0——纵向钢筋的横截面面积(mm2);——屈服强度(N/mm2)。
——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3 仪器设备3.1 检测机构应配备足够的满足检测要求的仪器设备,并且所有仪器设备均经过计量鉴定或其他有效的校验。
3.2 试验机:根据钢筋的级别和直径应选用适配的拉力试验机或万能材料试验机,其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3.3 量具:配有引伸计的试验机其引伸计的准确度应符合GB/T12160 的要求,测定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应使用不劣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测定其他具有较大延伸率的性能,例如抗拉强度、最大力总延伸率和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断裂总身长率以及断后伸长率,应使用不劣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没有配备引伸计的试验机应使用分辨力优于0.1mm的量具或测量装置。
3.4 弯曲装置:用于弯曲试验的试验机应配有下列装置之一,其几何尺寸应符合GB/T232中相应规定。
(反复弯曲试验机的原理及尺寸应符合GB/T238中的相应规定)。
A.支辊式弯曲装置(见4.2.5.2中图1)B.V型模具式弯曲装置(见4.2.5.2中图2)C.虎钳式弯曲装置(见4.2.5.2中图3)D.翻板式弯曲装置(见4.2.5.2中图4)3.5 所用仪器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准确度。
4 操作规程4.1 一般规定4.1.1 本规程仅规定了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中钢筋(含机械连接)的常规力学性能的检测操作方法,对于其他非常规的力学性能检测项目尚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4.1.2 检测机构接收样品后应按照样品管理程序逐一检查,确认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后进行唯一性标识。
4.1.3 检测机构应将样品放置在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恒温处理,并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4.1.4 试验前应根据标准和仪器设备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对于闪光对焊钢筋必须对其焊接处的毛刺、突起部分进行磨平),使之符合要求。
4.2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4.2.1 检测项目钢筋见证取样中的常规检测项目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冷弯等,如有其他项目应根据标准和规范进行。
4.2. 2 试样的抽取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应选取不同数量和长度的钢筋试样,具体可参考下表:钢筋类别检验项目取样数量(根)取样长度(mm)备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拉伸 1 10d+250~300 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任选2盘或根钢筋,每盘或根钢筋先去掉端部500 mm后,只能截取1根拉伸,1根冷弯试样。
注:冷拔螺旋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50吨。
冷弯 2 5d+150钢筋砼用热轧光圆钢筋拉伸 2 5d+250~300冷弯 2 5d+150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拉伸 2 5d+250~300冷弯 2 5d+150冷轧带肋钢筋拉伸 2 标称标距+250~300冷弯 2 标称标距+150冷轧扭钢筋拉伸 2 标称标距+250~300冷弯 2 标称标距+150冷拔螺旋钢筋拉伸 1 标称标距+250~300冷弯 2 标称标距+1504.2.3 断后伸长率的测试4.2.3.1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样品在试验机上拉断后,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这对小横截面试样和低伸长率试样尤为重要。
4.2.3.2 断后标距的测量应准确到±0.25mm,如规定的最小断后伸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1/3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4.2.3.3 能用引伸计测定断裂延伸的试验机,引伸计标距(Le)应等于试样原始标距(Lo),无需标出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