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今后教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前段时间,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领导对我县教育现状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对于我县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中,教研工作不力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上次会议刘局长的情况通报,我们归结起来的问题就是:教研员的身份、职责,教研工作的重心、方式、方向,当我们明白了改进的问题后,就能够对症下药,切实转变思路,克难奋进,把以前的被动教研局面彻底扭转过来,开创我县教研工作新局面。
本学期我们重新规划了教研室的工作重点,下移教研室的工作重心,把“立足课堂,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教学”作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心.设计出了“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学校课堂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校本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高效课堂构建为抓手,以学科有效教学研究作为平台,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的自下而上的教研工作机制,紧紧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出现的真实问题和新鲜的经验展开;要改革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课题总结、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鼓励教师深入钻研,交流反思,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于教研指导思路
通过前段时间的调研,反映基层教师对教研室工作的真实意见,从另外一个方面思考,也反映出基层学校和教师对教研工作指导的迫切需求,教研工作虽然不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但绝对是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因此,作为教研业务部门,我们确立了以下几个思路:
转变教研员角色
作为教研员亦应转变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新课程中教研员的角色应是:
首先,教研员由过去的教材课标的诠释者,辅导者,转变为新课程实验的参与者,合作者,探索者。教研员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其次,教研员由教研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转变为教研活动的引领者,服务者. 教研员与教师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转变教研方式
我们尝试着改变教研方式,改变那种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评,导的"一言堂",单向交流的工作方式,变居高临下的指导监督为平等民主的互动式研究,交流,参与;采用参与式,合作式,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了系列的专题教研活动,我们将集中力量,深入学校教师中访问,座谈,听课,研究,真正扎下身子,静下心来倾听一线呼声,了解真实的,深层次的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校的管理者,与其一同研究下一步工作方案,调整研究方向,方式和方法.这样,给予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形成个人与个人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研员之间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网络.
改变那种整齐划一的检查,评比工作方式,及时到学校听课和教师一同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变僵硬冷漠的等级划分为鼓励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形成特色,具有个性; 真正参与融合到教学课题研究中去,与教师一起成长。
改变那种过分强调自上而下,上行下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的工作方式,形成自下而上与自
上而下相结合的教研工作机制,支持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开展富有创造力和感染力的教研活动;
改变那种仅以本校为单位,以单校独自研究为主要途径的工作方式,形成学校之间,教研员和教师群体之间互通互助,交流合作的学习研究"共同体",建立协作教研组,使课改实验研究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我们将注重典型引路的教研方式,新课程实施中,有些问题通过教研组或单一学校集体研究可以得到解决,而有些问题则不行为此,我们分别以某典型学校,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例进行现场观摩,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集思广益,帮助大家开阔思路.
关于课题研究
以专项课题的研究促进学科教学研究,这是我们教研工作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当前,学校课题研究存在选题大、内容空、教师难操作、成果无实效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开展合乎教师现状、贴近教育教学的应用型课题研究,以教师正在做的工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为目的。选题要做到小、实、精、近,要立足校本,要真正认识到“问题即课题,校本即人本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的基本思路,以理论为基,以实践为本,切口小、方向明、周期短、见效快,能使教师在研究和交流中成长、在成长中变化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是学校培养教师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管理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本身的需要。
课题的选择可以是学科教研员依据本县学科教学实际确定总课题方向,然后各校依据本校实际分解承担相应子课题,也可以是各校自拟课题,在教研员指导参与下研究,方式可以多样,但归根结底是要教师想做,可做,能做,在做中提高,在做中收益,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归结起来就是:
核心理念:问题驱动----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研究重点:课堂教学----聚焦课堂,立足于课堂有效性,扎根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选题原则:校本性实效性及时性---解决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保障机制:建立制度----建立常态化的课题研究制度,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研究过程的持续性,切忌一蹴而就的做法,因为课题研究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问题的解决以及策略的选择,不仅需要教师们加强学习、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借鉴,更重要的是敢于针对教育教学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自己认为可行的策略建议,或把借鉴来的策略建议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管理中加以验证,加以消化和“本土化”改造,使策略建议能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总结整理,成为自己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在确定课题后,更多的精力和工作放在了文献的查阅,而不是在教学中开展尝试性的实践研究,以致在研究的成果中很难看到操作性强的策略建议,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泛泛地说教,偏离了实践---理论---实践的轨迹。另外还要注意几点:
发挥教师的团队力量注重改善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
课题研究的后续工作: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述。
追求多样化的形式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述。
追求多样化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