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主题和意境。
2.能够通过诵读和朗读古诗来感受古诗的韵味。
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古诗。
4.能够简单描述古诗的意境和格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古诗。
三、教学准备1.教材:《古诗三首》课文。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录音机。
3.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看到题目《古诗三首》,询问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并引导他们谈一下自己对古诗的想法。
2. 学习新诗1.让学生单独阅读第一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并朗读。
2.引导学生讨论古诗的主题、情感以及意象等内容。
3.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构思和表达方式。
3. 讲评1.教师对第一首古诗进行点评,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关键词、核心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古诗的主旨。
4. 学习第二首古诗1.让学生朗读第二首古诗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二首古诗的情感表达和意蕴。
3.让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朗读比赛,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学习第三首古诗1.学生认真阅读第三首古诗,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
2.学生群体讨论古诗的语言运用和诗意表达。
3.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首古诗,体验古典诗歌之美。
6. 教学反思1.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本堂课的感想和收获。
2.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
3.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古诗三首》,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课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在朗读古诗中感受语言之美和情感之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审美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涵。
同时,教师在点评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表现,帮助每位学生在诗歌朗诵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1.自读古诗:打开课文自读《四时田园杂兴》。
要求: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结合注释体会诗中的画面,三读完后和同桌交流读后感受。
2.交流感受:(1)谁来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预设:“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指导书写:昼白天耕作夜里还在绩麻,晚上做,白天做,真的是忙啊!(2)还从哪里看出人们很忙?预设:“各当家”是有自己的拿手本事。
(种田、绩麻)通过上首诗我们知道了人们干的活远不止这些,还会做?(3)预设:“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都开始从事耕织了,按常理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应该在干啥?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却“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会对这些孩子说什么呢?3.体悟诗情:(配乐齐读)三、比较拓展1.对比读:同砚们,经由过程刚才的对这两首诗的研究,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从题目和内容上有哪些不异之处?2.拓展: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记得用上刚才研究古诗的方法,看看从这首诗和刚才我们学过的两首诗又有哪些相同之处?3.说特点:说说故乡诗都有什么特点呢?四、积累延伸1.积累展示: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田园诗句?2.开诗会:田园诗会的要求:(1)自由读(2)小组内展示(3)全班展示(配乐读)!3.总结升华.4.推荐作品:喜爱唐诗的孩子《唐诗300首》;喜爱宋词的孩子《小学生必备宋词精选》。
板书设计:古诗词三首景美人忙劳动场面故乡诗2.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子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感悟祖父给予作者的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对祖父的怀念。
3.研究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预入课前同学们预习了《祖父的园子》一文,通过课前阅读你认为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园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第2课时《稚子弄冰 》《村晚》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第2课时《稚子弄冰》《村晚》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情感和生活;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鉴赏能力;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朗读古诗,掌握古诗的基本意思。
2.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语言和声音表达出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稚子弄冰》《村晚》古诗内容的PPT;2.教具:音响设备;3.教材:学生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让学生快速朗读之前学过的一首古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 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引入本课诗歌《稚子弄冰》《村晚》,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学习古诗《稚子弄冰》(25分钟)1.老师朗读该古诗,学生跟读;2.带领学生分段解析古诗内容,理解意境;3.学生分角色朗读,感受诗歌的情感。
4. 学习古诗《村晚》(25分钟)1.老师朗读该古诗,学生跟读;2.分析古诗中的字词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意境;3.学生分组朗读,表达诗歌的情感。
5. 总结(10分钟)•回顾今天学习的两首古诗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稚子弄冰》《村晚》这两首古诗,培养了他们对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六、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首诗歌朗读给家人或朋友听;2.鼓励学生多阅读古诗,增强语感。
以上内容为教案大纲,希望能够帮助老师顺利进行本课的教学活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5.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舟过安仁》【新版】
【棹:船桨。】
两个小孩子坐在一只小船上,他们收起了竹篙, 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怪不得。】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 为了遮雨,而是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理解品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诗人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他当时的心情如何?
诗人发现两个小孩虽然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 而是收起竹篙,停下船桨。他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 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小孩的所作所为。
学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 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 想与聪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后两句作者省略了什么?
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 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问顿解的愉 悦写了出来。
课文结构
舟 过 所见:渔船 小童 篙 棹 安 所悟:无雨张伞、借风行船 仁
充聪 满明 童伶 趣俐
课文主旨
《舟过安仁》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童充满童 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对两个小孩子玩耍中透出 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可看出诗人的童心未泯。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听准 字音,注意古诗 的停顿和节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ຫໍສະໝຸດ 顺。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舟过安仁》描写了一叶小渔船上两个 小童收槁停桨,想要撑伞为帆,催船前行的一副 充满童趣的画面。
我会写
zhē
遮
结构:半包围 音序:Z 部首: 辶 组词:遮挡 遮住 造句:你用一块红布遮住 了我的眼。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古诗两首《村居》、《渔歌子》)、《祖父的园子》、《草船借箭》、《景阳岗》;2.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成语接龙)、《金字塔》、《索溪峪的“野”》、《刷子李》;3.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文言文两篇《学弈》、《两小儿辩日》)、《将相和》、《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4.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古诗词三首《村晚》、《游子吟》、《鸟鸣涧》)、《杨氏之子》、《手指》、《牧场之国》;5. 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趣味语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6.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古诗两首《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晨》、《草虫的村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学习和运用课文中的成语、词语、句子,丰富语言表达;3. 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诗词的鉴赏、作文写作技巧的运用;2. 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理解、词语成语的积累、句子的仿写与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作文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2. 阅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结合实际例题,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六、板书设计1. 课文及作者;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成语、句子;3. 课文结构及主题;4. 学生需掌握的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成语接龙;(3)翻译文言文;(4)作文:以课文为素材,进行创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古诗三首-稚子弄冰》。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掌握古诗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理解古诗中隐藏的哲理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孩童玩耍冰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学习1.听诵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
2.解读诗歌内容,讨论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3.学习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4.分组讨论,尝试朗读和演绎诗歌。
3. 拓展1.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探索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4.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总结所学知识点,并展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堂练习1.默写古诗《稚子弄冰》。
2.分组朗诵古诗,展示诗歌的节奏和表达技巧。
六、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围绕古诗《稚子弄冰》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和启发。
以上是本次《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进行集体备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三首内容和意境。
2.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感悟其中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朗读古诗,感悟诗歌的意蕴。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抽象意境。
2.表达对古诗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1.《1古诗三首》的教科书内容。
2.课堂教学随堂练习。
3.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热身•让学生回想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导入新知•介绍古诗《将进酒》的背景和作者,并进行整体阅读。
3. 梳理语文知识•带领学生分段解析《将进酒》的句子,解释生僻词语。
4. 听读训练•让学生听朗读《将进酒》并模仿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
2. 引入新诗•介绍古诗《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并进行整体阅读。
3. 细节理解•带领学生解读《静夜思》中的具体情感和意象,引导学生品味古诗的美。
4. 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和个人朗读,加深对《静夜思》的理解。
第三课时1. 复习巩固•带领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2. 创作写作•让学生根据所学古诗的风格和意境,进行自由创作。
3. 诗歌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朗诵技巧和情感表达。
六、课后反馈•让学生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填写学习反馈表,反映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
七、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更多古诗,进行欣赏和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八、教学反思•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本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第3课时《村晚》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第3课时《村晚》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村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诗的语言风格和意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2.通过朗读、背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3.通过学习古诗《村晚》,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家乡风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村晚》的意境和语言特点;•教学难点:领会《村晚》中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版本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资料:古诗《村晚》教材内容,相关图片、音频等;3.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乡村夜景,引导学生讨论夜晚乡村的美丽景色,营造氛围。
2. 学习古诗《村晚》(15分钟)1.听录音,感受古诗的节奏和语调;2.分段理解诗句,解释生僻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每句的意思;3.探讨古诗中的意象、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朗读与背诵(15分钟)1.分组朗读《村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要求学生课后背诵部分诗句,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4. 创设情境(10分钟)•模拟乡村夜晚情景,让学生自由发挥,描绘自己心中的乡村夜晚景色。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堂课学习内容,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五、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整首《村晚》,准备朗读表演;2.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乡村夜晚。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对古诗《村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古诗的生僻词较难理解,下节课需加强这方面的辅导。
另外,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其对家乡风景的热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村晚》这首古诗,提高他们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古诗三首》(第三课时)(共7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古诗三首》(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并理解《古诗三首》中的古诗。
2.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能够运用合适的朗读方式表达古诗的意蕴。
4.能够通过分析古诗了解古代文化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的古诗。
2.掌握古诗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3.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1.意会和意境理解。
2.对古诗整体情感把握。
四、教学准备1.课本《古诗三首》相关内容。
2.PPT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3.打印的古诗文本。
4.班级学生的语文笔记。
五、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和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氛围。
2. 新知讲授(15分钟)1.介绍《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导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2.逐首讲解古诗文字含义和意境描绘,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情感和意蕴。
3. 古诗朗读(20分钟)学生自读和朗读古诗,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注重情感的把握和表达方式。
4.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每组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提升(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提升指导。
六、课堂作业1.完成古诗三首的韵文填空练习。
2.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读录音并上传学习平台。
七、拓展延伸1.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古诗进行独立分析和理解。
2.鼓励学生写古诗感悟和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魅力,培养语文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增进对古代文化和诗歌的认识。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材中的第九课,标题为《古诗三首》。
本课程主要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能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内容和作者;–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能够背诵并朗读《古诗三首》。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诗三首》的内容和作者;2.培养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悟生活、体味人生。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0分钟)通过一段简短的音视频或小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好奇。
二、学习《古诗三首》(30分钟)1.理解《将进酒》中的“大盘铺”、“盖厮陶”等词语的意义;2.分组合作分析《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表达的意境;3.朗读《滚滚长江东逝水》并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叹。
三、表演与欣赏(20分钟)学生分组表演所学古诗,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激发思考(15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感受和收获,展开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写古诗感悟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导入引发兴趣、合作学习、表演展示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还能培养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优选授课授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授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授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5古诗词三首授课目的1、朗诵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领悟诗词的境地,丰富学生感情,从诗句中感觉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 5 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授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激趣:我们从前学过很多关于描述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述儿童生活的诗。
请同学们朗诵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研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认识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加学生的研究。
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1、学习第一首诗。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觉到了什么?朗诵。
释义:六七里方圆的荒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委婉的笛声和着轻轻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觉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但是乐,感觉到的是一种野趣。
(2)“回来饱饭夜晚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觉和意思,尔后朗诵。
释义:牧牛回来已到夜晚,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闲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觉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快乐,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特别舒坦。
(3)诗句中描述了牧童回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 ,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4)、再说说诗中描述的画面。
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学习第二首诗。
(1)“一叶渔船两儿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掌握古诗的基本意境和表达。
3.培养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理解力。
二、教学准备
1.课文:《古诗三首》
2.教学素材:PPT、黑板、录音机、乐器等
3.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通过展示古诗的图片或念诵古诗的第一句,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
逐句讲解古诗,分析诗句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带领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3. 欣赏古琴
播放古琴演奏古诗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4. 课堂小结
回顾课文内容,领会古诗的美。
第二课时
1. 复习
让学生互相背诵古诗的部分内容,巩固记忆。
2. 剖析诗句
分组讨论古诗中的关键诗句,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
3. 朗诵比赛
组织朗诵比赛,展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
4. 课堂总结
总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诗对人生的启示。
四、教学总结
通过两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古诗三首》这一课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理解力,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并从中获得启发。
同时,通过音乐、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诗《静夜思》、《将进酒》、《大枣》的内容和作者背景;2.能够默写这三首古诗的部分内容;3.能够理解这三首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古诗《静夜思》、《将进酒》、《大枣》的理解和欣赏;2.古诗的背诵和表达。
难点1.理解古诗背后的意境和情感;2.表达古诗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导入: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静夜思》的主题与背景。
2.学习:学生跟读诗句,老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含义。
3.听读:听老师朗读全诗,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4.分析: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了解诗人的心境。
5.默写:学生尝试默写诗歌的部分内容,老师指导并讲解生字词。
第二课时:《将进酒》1.导入:通过音乐欣赏或视频展示,引入《将进酒》的氛围。
2.学习:学生跟读诗句,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
3.听读:老师朗读全诗,学生跟读,感受诗中的豪迈和豪情。
4.分析:讨论诗中的酒文化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5.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诗歌,展示诗意和歌颂之美。
第三课时:《大枣》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或小故事,引入《大枣》的主题。
2.学习:学生跟读诗句,了解诗中意象和情感。
3.分析:讲解诗中情感的转折和意境的描写。
4.诗赏: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大枣》诗歌,感受不同的表现方式。
5.合作创作:学生小组合作,巩固对古诗的理解,互相展示作品。
四、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的情况、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默写和作图:检验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意境的掌握程度。
3.课后习作:布置学生完成对古诗的感悟和创作,评价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文学诗歌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能力和理解水平,提高其语言表达和审美情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
1.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牧童》)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
和《牧童》这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
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有四千二百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以善写田园著称,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著有《诚斋集》等。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乘船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诗人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活动2【讲授】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4.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活动3【讲授】品读感悟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2.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3.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村居》教学设计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3、交流诗意。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有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闭目想象。
(2)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诗中描写的牧童生活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他吃饱饭后躺在月夜下仰望星空,生活很惬意。
5、体会诗人的情怀。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6、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总结提升:1、《牧童》是()诗人()的作品。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诗人心灵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2、背诵并默写《牧童》。
【自主反思】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3、交流诗意。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4、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说说想到的童年事6、描画出所想象的画面,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7、有感情的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感情自由朗读背诵古诗。
■总结提升:《舟过安仁》是()诗人()的作品。
这首诗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儿童()的行为。
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之情【自主反思】(2)句式不同。
(3)词分为两部分。
2、用不同形式朗读词。
3、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茅檐:茅屋的屋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
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亡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4、疏通句意。
屋檐低,茅舍小。
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1 古诗三首》,包括《登鹳雀楼》、《静夜思》和《春晓》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内容深刻,意蕴丰富,适合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 古诗三首》的背景故事和文学价值;–掌握古诗的基本意境和韵律特点;–能够准确地朗读古诗,并理解其中的意义;–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 古诗三首》的背景故事和核心意义;–古诗的韵律特点和表达技巧;–学生朗读和理解古诗的能力培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蕴含的情感和意义;–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古诗的音韵、意境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利用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古诗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 学习《1 古诗三首》(40分钟)•师生共同朗读《登鹳雀楼》,讲解古诗背景故事和意义;•分组学习《静夜思》,学习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听取几位学生的朗读表演,评价朗读的表达力和准确性;•学习《春晓》,分析古诗的表达技巧和情感描写。
3. 总结反思(15分钟)•让学生谈谈对古诗学习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解读,并向全班分享;•组织学生开展古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鼓励学生之间合作朗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第3课时《村晚》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第3课时《村晚》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诗歌《村晚》,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感情。
2.能够理解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3.通过学习《村晚》,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扎实诗歌朗诵功底,学会快速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感情表达。
3.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诗歌《村晚》文字、图片等。
2.准备音响设备,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
3.准备相关诗歌赏析资料,辅助学生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向学生简要介绍古诗《村晚》,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
第二步:朗读诗歌让学生全班齐读或师生对唱《村晚》,提醒学生注意语调和节奏感。
第三步:赏析诗歌1.分段进行诗歌赏析,理解每一句的含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解读诗歌。
2.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第四步:学习诗歌背后的文化知识介绍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农村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第五步:情感体验通过音乐、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情感渗透,让学生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第六步:展示成果请学生展示他们对诗歌《村晚》的理解和感悟,并进行互相交流。
五、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强化学生对《村晚》的理解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加深对《村晚》的认识,如写读后感、绘制心得图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村晚》这首古诗,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审美情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教案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稚”1个生字,会写“晓”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3.理解古诗《稚子弄冰》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难点:理解古诗《稚子弄冰》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入,猜读诗题1.单元导读。
出示: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2.导入课文题目。
(1)谈话导入:提起童年,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呢?(2)教师引导:童年生活总是给人无限的遐想,那古代儿童是如何生活的,诗人眼里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教师引导:①猜猜诗题的意思。
②读了诗题,你会有什么疑问呢?(4)教师点拨:“兴”读四声,意思是兴致,“杂兴”指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诗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
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随兴写下诗歌。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我们今天学的是其中的第31首。
3.教师简单介绍诗人。
(教师板书诗人名字及生活的朝代)出示诗人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古诗题目,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了解诗人,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昼、耘、供”的字音。
注意“供”读一声“g ōng”时表示“供给,准备着钱物等给需要的人使用”,读四声“gòng”时有“从事”的意思;在本诗中应该读四声。
(2)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
出示古诗的节奏划分。
指名读,师生评议。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昼、耘、桑”。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一学生练写。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材内容第一单元第二单元1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5 草船借箭稚子弄冰村晚 6 景阳冈2 祖父的园子 7 猴王出世3* 月是故乡明 8* 红楼春趣4* 梅花魂口语交际:我们都来演一演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写读后感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语文园地二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9 古诗三首从军行汉字真有趣送元二使安西我爱你汉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五单元 10 军神13人物描写一组摔跤 11 青山处处埋忠骨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12* 清贫两茎灯草习作:他_______了14 刷子李语文园地四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第六单元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15 自相矛盾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16 田忌赛马第七单元 17 跳水18 威尼斯的小艇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19 牧场之国语文园地六20* 金字塔金字塔夕照第八单元不可思议的的金字塔 21 杨氏之子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22 手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3* 童年的发现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习作:漫画的启示语文园地八二、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45人,男生22人,女生23人,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班干部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所以班级学习氛围较浓厚,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课上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大胆举手发言,能认真完成每次的作业。
因而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比较稳定,有几个人的成绩很不理想,时有不及格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不和、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本学期仍将继续抓好语文学习常规,以写作、阅读为重点,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
以训练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2019学年第二学期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三、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共16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一、古诗三首【导入】在这本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将开始学习古诗。
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学习古诗,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今天我们将学习三首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魅力吧!【目标】1.了解古诗《登鹳雀楼》的背景故事;2.理解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情感表达;3.能够品味古诗《春晓》中的意境和美感。
【活动一:《登鹳雀楼》】•背景介绍《登鹳雀楼》是唐代王之涣的名篇,描写登高望远,感慨人生短暂的情感。
•朗读赏析让学生轮流朗读这首诗,感受其中的豪情壮志,领会古人的感慨。
•诗词解析分段解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
【活动二:《赋得古原草送别》】•背景介绍这首诗由唐代杜牧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感受诗中的情感,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感伤。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模仿这首诗的写作风格,创作一两首自己的送别诗,体验古人的文学情怀。
【活动三:《春晓》】•背景介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景。
•意境感受让学生闭目想象春天清晨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诗中的意境和美感。
•诗词默写让学生默写这首诗,锻炼记忆力和语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延伸活动】•古诗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古诗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古诗,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情感。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古诗的风采,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热爱古诗,感悟其中的智慧和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生字,会书写“蓑”,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以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意境,渗透学习古诗。
3.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过程课前: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上课:一、启:牧童身影越千年我看同学们刚才很陶醉的样子,说说吧,这样的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悠扬的笛声自然而然地就让我们联想到了牧童放牛的画面,我们学过一首写牧童的诗,还记得吗?指名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所见》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与牧童有关的诗。
题目就叫《牧童》。
二、承:牧童身影整体显1.(出示)自己先读读吧,读上两至三遍,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读诗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状态,非常好。
2.指名诵读:谁来单独为大家读读正音:这个“蓑”字,是平舌音,写的时候要注意它是草字头,有一种草就叫蓑衣草呢!用手指书空一遍,可别漏了中间的一横。
(过渡:一丝不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来。
师声配合读。
3.齐读: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过渡:诗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
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画面。
你读后眼前有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三、入:牧童身影在眼前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远景,现在就象拍电影一样,让我们把镜头慢慢拉近。
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静静默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看哪些字词激起了你的想像?A 草铺横野六七里“铺”(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1.指名说,你找得很好,(板书“铺”字)我们平时铺什么?2.出示:草长横野六七里草冒横野六七里草铺横野六七里与“长、冒”比较,铺感受到草的多和广。
再读这一句学生说道六七里:真的六七里吗?“六七里”在这里是虚指,就是说呀,这原野——非常广阔,你读读。
铺得再广阔些,再读。
3.看着这样的原野,你脑海中会出现哪些词,指名说。
出示:郁郁葱葱青草繁茂绿茵遍野绿毡铺地绿草如毯铺青迭翠绿草如茵一碧千里生机盎然绿草茸茸绿草如毡( 草地仿佛一块无暇的绿毡,在铺展。
郁郁葱葱像碧绿的画卷在铺展再读4.在这么广阔的草地上,牧童可能会做些什么呢?小结:对,牧童就是这样,在原野上自在地玩,自由地乐。
这广阔的原野带给了牧童多少的乐趣啊,一起读读这句板书:自由!过渡:一个“铺”字激活了我们想象,再往下读读,让我们再往下读读,我们还看到怎样的画面?B 笛弄晚风三四声“弄”:(板书“弄”字)1.组词:诗中弄笛就是——(玩弄笛子)怎样就叫“逗弄、玩弄”笛子呢?这问题不急着回答。
也许读懂了这句诗你也就明白了弄字。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北宋]雷震《村晚》看看注释,你读懂这句了吗?不成曲调,想怎么吹就怎么吹。
这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
”“笛弄”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啊。
指导朗读:笛声高了,引读笛弄晚风三四声低了引读3.(联系生活)我们班很多孩子也在学乐器!那你们学乐器能不能说“弄”?(时间、地点、目的、心情)根据学生所说的,给予回应:你说的是地点不同哦,你是为了形成一样技能,目的不一样啊心态也不一样呢4.我听出来了,他的弄笛比我们多了几分轻松,几分自由,少了几分压力,几分紧张。
心情也是自由自在啊!这就是““笛弄”啊。
板书:自在!再读“笛弄晚风三四声”过渡:看到牧童在晚风中怎样吹笛子了吗?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
5.写话你可以写第一句,也可以写第二句,能干的同学也可以把第一、二句都写下来。
要做到下笔如有神。
6.交流。
回读第一二句。
7.拓展:刚才,你们这么一想象啊,牧童仿佛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示画面),他也出现在其他诗人的诗句里:(师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你也读读,(生读……)见到牧童了吗?他正干吗呢?是呀,牧童骑着牛,披着蓑衣,吹着短笛,游荡在青山青草里。
这样的生活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哪,我们一起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带着对这两幅画的美好印象,让我们再读吕岩的这两句诗,读出牧童的悠闲与自在:(齐读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过渡: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哪个字又激活了你的想象?C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请你看看插图,你仿佛又看到了怎样的话面?指名说。
再读诗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卧: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卧的?他就是这样,随心所欲地,想怎么卧就怎么卧,多自在啊,谁读读这句?透过插图和这个卧字,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板书:悠闲这么自在的感觉,我们一起在读中享受3.有诗人直接写出了他的悠闲和自在。
:引入,师读: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你),无是亦无非。
(生交流)自己读一读(……)什么意思?你读明白了吗?谁能像你这样,过着无是无非的生活呢!4.是啊,何人得似尔,引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何人得似尔,引读: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5.(音乐起)来,让我们连起来读整首诗,再次体会牧童的这份悠闲与自在。
四、合:牧童身影在人间1.通过刚才的学,诗人笔下的牧童仿佛就在我们面前闪现。
吕岩为什么会写这样的牧童呢?让我们看一下吕岩的资料吕岩:字洞宾,唐代末年进士,当过两次县令。
正遇到农民起义,兵荒马乱的,带领家人逃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传说到山中学道,不知所终。
2.这回你知道他为什么写牧童了么?——吕岩渴望过上这样休闲自在的生活。
3.总结:其实,向往这样的生活的又何止吕岩一人呢?刚才我们在学习《牧童>诗的过程中,读到了栖蟾的几句诗,连起来其实就是一首完整的诗,题目也叫《牧童》。
(出示)让我们一起连起来读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北宋]雷震《村晚》) 回读生齐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4.这些诗都是写牧童的。
有位专家他专门做过一个统计,在古人的诗作中以牧童为主题的诗在不同的朝代中曾出现过二十多次。
诗人想表达的都是对乡村牧童生活的向往啊。
而这二十多首写牧童的诗,都是表达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的向往和追求。
像这样写牧童的诗,它不仅仅是一个个方块的文字,也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更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
板书:文化5.如果你以后再听到短笛声,——你可能会想起一个人——(生:吕岩);你可能会在心中念起一首诗——(生背诵《牧童》,再齐背诵。
) 师:从此,你对牧童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千年。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也相信写牧童的诗还会延续,写牧童的歌不会间断。
6.作业菜单:选做(1)课外收集以牧童为主题的诗,与同学分享感受。
(2)把《牧童》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3)默写《牧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心灵对话的过程,古诗教学也是如此。
要结合古诗凝练含蓄、意在言外、言约而旨丰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的方法,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改变古诗逐诗逐词逐句的教学方法。
注重诗中句与句间的整合,同体诗与诗内涵的延伸拓展。
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尝试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深入感悟,在感悟的过程中领略古诗的情感和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对这首诗歌的教学,我觉得:①首先要注意对诗歌整体意思的把握;②要指导学生在一次次“创境想象”、“涵咏诵读”中,进入诗境,感受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孩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感悟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品味童年生活的情趣;③最后通过“品味精妙诗句”、“整合品读”其他优秀的描写童真童趣的诗歌,加深对诗歌的喜欢,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引童趣:1.游戏“对诗”,激童趣:(1)师:众所周知中国乃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就一起先来玩个“对诗”游戏吧!(2)师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生对:“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说:“儿童疾走追黄蝶,”生对:“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说:“儿童散学归来早,”生对:“忙趁东风放纸鸢。
”(3)师:真是对答如流呀!不知吟诵这些诗句时,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预设】生:袁枚的《所见》让我感受到童年生活的美好,孩子生活的无忧无虑。
师:能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生:我就像杨万里笔下《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这个孩子,平常捉蜻蜓、逮蚂蚱,哪怕捉不到,摔个狗啃泥也是快乐的!师:蝴蝶是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我们心里了!生:我仿佛看到《村居》中的那群小伙伴正趁着明媚的春光自在地放风筝,我仿佛还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呢!师: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2.师小结,引童趣:师:是啊,我们的童年时光也正像这一首首妙不可言的诗,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其中的无限乐趣。
今天,咱们就一起用心地读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吧!3.老师板书课题,齐读,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课题:舟过安仁)【预设】生:读了诗题,我知道诗人乘舟路过安仁县。
生:从诗题中,我还知道这首诗描绘的可能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的所见。
二、初读,感童趣:(一)初读感知,读准读通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大声读这首诗。
【预设】关注“篙(gāo)、棹(zhào)”两个字的读音。
3.齐读全诗(二)结合注解、插图理解诗意:1.师:同学们读书的水平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同学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课后注释或插图边读边想想每句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生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师:谁愿和大家交流交流:哪些词句还不太明白?哪些诗句结合注解和插图就能读懂?【预设】生:诗中的“遮头”、“使风”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帮助解疑?生:“遮头”的意思是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的意思是借助风的力量。
师:还有谁能把你结合注解和插图读懂了的内容和我们交流交流?(可指多人交流)生:我读懂了整首诗的意思:水面上,有两个小孩子驶着很小的渔船,不一会儿,他们俩把撑船用的竹竿和划船的桨都收了起来。
天上没有下雨,但是,他们还张着伞,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三、品读,享童趣:(一) 创境想象,品读体会小童“天真童稚、聪明淘气”的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伴着悠扬的音乐,课件呈现相关动态画面:伴着明媚春光,诗人乘坐着小船轻轻驶到安仁的小河上,这时另一叶小舟上的俩孩童吸引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