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八)、抓好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要将心理素质特别是承压能力,作为部门领导选拔任 用的重要指标,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选拔心理素质好、承 压力强、心态健康的部门领导。将心理问题纳入所有员教 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 务等方式,加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组工干 部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同时,要坚持定期组织心 理健康评测,通过测评反映出来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要提前介入,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压力,无人能幸免的流行病?
(一)、你有压力流行病吗?
最近一个月有没有以下的情形?如果有,请打钩。 1.脑袋昏昏沉沉(头重重的)。 2.眼睛疲劳(眼睛感到疲劳的情況较以前多)。 3.有时会鼻塞(有时鼻子怪怪的)。 4.有时会头晕(以前完全沒有)。 5.有时站起来会头晕(有瞬间头昏眼花、站不稳的情形)。 6.有时会耳鸣(以前沒有)。 7.常常嘴破(比以前容易)。 8.经常喉咙痛(喉咙有时会觉得刺痛)。
9
4、感情抑郁 : 许多员工认为自己身处特殊岗位,肩负特定职责,其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受人瞩目,因此在工作与生活中不得 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很多情况下 也只能委曲求全。个别员工流露出心理失衡感受,认为自 己在本职岗位工作时间长,付出的不比别人少,工作业绩 不比别人差,但其他一些员工屡屡提拔重用,自己却总在 原地踏步,心里倍感挫折失意。个别员工由于得不到领导, 特别是“最高领导”的支持、认可和理解,对本职岗位兴 趣渐失,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减弱。
6
• 来自工作能力欠缺的压力
• 面对现代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快速增加,面对 新形势新任务,能力上:“本领恐慌”—重大原则面前失 去警觉:复杂问题面前手足无措:巨大优势面前错失良机: 改革发展面前无所作为。 • 据调查,54.1%的基层组工干部深感自己“本领恐慌”, 存在着一定的“能力危机”感,14.9%的人感到“难以胜 任当前组织工作”,19.2%的人认为“在复杂问题面前束 手无策”。遇到如机构改革、班子调整、群众上访、基层 党建创特色等挑战性较大的工作,47.2%的干部感到“精 神紧张、急躁易怒”。
24
(九)、关注员工身心健康需求 ◆落实好定期体检制度。坚持每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一次体
检,帮助员工预防疾病,及早发现和医治疾病。
◆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因地、因时、因人、定期组 织一些登山、球赛、外出考察等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让所
有员工在自娱自乐中交流情感、增进团结,消减工作压力,
拉近干部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员工紧张而复杂的人际关系 得到改善。
22
(七)、通过健全完善制度营造关爱员工的 良好氛围
心理失调是因为在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 决而产生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制度化的设计和安排。 如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的内 省、真心的批评能消除疑惑,宣泄积怨。又如交心谈心制 度。当心不平、气不顺的时候,一味地强调自我克制和消 化,缺乏正常的沟通渠道和倾诉对象,就会形成上级面前 不敢说,同事面前不能说,亲友面前不愿说的局面。通过 交心谈心,能为干部提供一个倾述想法、释放不快情绪的 渠道,也有利于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信任、 默契与融洽。部门领导要经常与部门员工谈心谈话,了解 部门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把握部门员工的心理脉搏,化 解其思想疙瘩,缓解其工作压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心 理上的积极因素,使部门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两个角度考虑问题: ◆自我角度 ◆他人角度(最容易犯自我为中心的错误) 黄金规则: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19
(五)、辩证看待“复杂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本质上是复杂的。 (没有世外桃源,这山看着那山高,有的单位看似风平浪静, 其实不然) 2、灵活、平衡地协调好,不要逃避。 (分析复杂所在,确定个人所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锻炼智 慧,磨练意志)
21
工作压力过小、缺乏成就感的人,则应做好职业规划,树立 短、中、长期职业目标,避免做“温水里的青蛙”。 注重学习,制定充电计划。充电不但能够更新知识,提高 工作能力,同时也是进行自我调适的重要手段。白领在制定 年度工作计划时,也不妨把充电计划设计得更丰富些,或者 向老板多争取一些培训机会。知识储备增加了,不但有助于 重拾工作热情,将来还可能得到更高的回报。 建立社会交际网络,借助外力化解。 职场贴士: 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闹钟”只能 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衫的时间,应掌握在 每个人的心中。
2、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建立公共突发事 件、灾难心理干预应急预案,对社会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社 会的稳定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突发事件,通过心理干 预,防患于未然。 3、加强对心理咨询机构的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正规 的心理服务机构队伍。 5
(四)、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种具体表现
1、精神焦虑: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快速增加,面 对新形势新任务,员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领恐慌” 和“能力危机”感。遇到如政策变动、岗位调整、员工 调动等挑战性较大的工作,往往表现为精神紧张、急躁 易怒。在完成领导交办的重要任务或独立完成重点工作 时,感到心力交瘁、寝食难安。适度的压力、轻微的焦 虑并不是坏事,但压力太大,就会使人紧张过度,惶恐 不安,表现在工作中就会忙而无序、方法简单、语言生 硬。
文章,工作眼高手低,工作中仅满足于走过场,没有静下 心来思考如何去抓出成效、抓出特色。有的员工工作求
“急”,不从实际出发,只求交差应付了事。少数人Hale Waihona Puke Baidu愿
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对复杂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去解决, 而是捂着,能拖则拖。还有些员工工作中好“怨”,心情 变化无常,一帆风顺时,劲头十足,一旦遭到挫折,便灰 心丧气,怨天尤人。
记分方法: 总计打钩数 • 0至5个正常 • 6至10个轻度压力
• 11至20个中度压力
• 21至30个 高度压力
16
(二)、职场中的压力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1、直接互动。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具体最直接 的关系(我与胡锦涛有关系,但没有人际关系) 2、复杂性。 (1)多样性:角色多重 (2)刺激性:给人造成不适,从而躲避刺激 (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影响最直接、最强烈,因此, 调整心理,从人际关系开始)
2
一、心理,人人必须面对的科学?
(一)、心理问题的特点
1、普遍性:必然性,只要有心理过程,就存在心理问题 2、特殊性:有别于生理问题(回避);个体差异(家庭、 工作、环境) 3、层次性: (1)、心理不适、不舒服、不愉快;(轻微、短暂) (2)、心理障碍、烦恼、痛苦;(持续时间长) (3)、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可能持续终生) 所以,发现心理问题要及时化解,避免向高层次发展(马 加爵事件、道德观察案例)
17
(三)、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互动效应
1、互动效应的实质:反射效应(你对别人的方式决定了别 人对你的方式) 2、人际关系和谐的实质:交换平衡(付出经济、物质、精 神利益,从中得到回报) “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口号是抽象的。雷锋精神:助 人(付出)→(回报)为乐
18
(四)、正确协调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讲师:唐峰斌/WH后勤主管 2013-05-04
1
目
录
一、心理,人人必须面对的科学--------(13-22) 二、压力,无人能幸免的流行病--------(23-37) 三、观点,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38-52) 四、健康,是全人类的第一需要--------(53-55) 五、自己,才是最好的心理医生--------(56-68)
3
(二)、基本模式
心理问题不是抽象的,是有因果关系的,其基本模式为: 环境—心理—行为(之间的互动)所以
1、分析心理问题从环境开始
2、心理受环境影响,支配行为,反过来影响环境
3、环境、心理、行为三者要相互协调,良性互动
4
(三)、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问题, 需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提高领导者科学管理能力。一个区域的稳定与发展、 社会 的文明与和谐都需要社会公众的健康心理做支撑。因 此,领导者在讲政治、讲经济的同时,必须以人为本,对 民众和社会的心理做一些必要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未雨 绸缪。
14
19.对工作提不起干劲(注意力也变得无法集中)。 20.难以入眠(不太睡得着,即使入睡也是浅睡眠)。 21.常做梦(以前并未如此)。 22.半夜一点、两点时会醒过来(然后就常常再也睡不着)。 23.有时会突然变得喘不过气来(觉得好像缺氧一样)。 24.有时会有心悸的症狀(以前沒有)。 25.有时会胸痛(觉得胸口好像被勒紧般)。 26.常感冒(而且很难痊癒)。 27.容易为一点小事就生气(常觉得焦虑烦躁)。 28.手脚常觉得冰冷(以前不太有这种情形)。 29.手掌或腋下常出汗(变得容易流汗)。 30.不太想与人接触见面,觉得有点退缩、麻烦(以前并未如 15 此)
13
9.舌头经常长白色舌苔(以前正常)。 10.以前喜欢吃的东西,现在并不会觉得那么想吃(对食物的 好恶逐渐改变) 11.觉得食物好像在胃里面不消化(总觉得胃怪怪的)。 12.肚子发胀、疼痛(腹泻与便秘反复交替出现)。 13.肩膀疼痛(头也重重的)。 14.有时背部和腰部会痛(以前不太有此症狀)。 15.疲劳不易消除(较以前容易疲劳)。 16.这阵子体重下降了(有时甚至毫无食欲)。 17.稍微做点什么就立刻感到疲倦(比以前容易疲倦)。 18.有时早上起床时觉得不舒畅(觉得前一天的劳累尚未完全 消除)
20
(六)、职场“抗压”
厌职情绪也是一种“病”。它会让你渐渐失去工作的 冲劲和动力,刻意与同事保持距离,对工作的意义产生 怀疑,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及时找到走出厌 职情绪的突破口,职业生涯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威胁。而 眼下,正是寻找到这个突破口的好时机,因为大多数人 会在年初粗略设计自己一年的工作计划、充电计划和休 闲计划,如果安排得当,就能有效抗击职场压力。 根据压力大小,适当安排工作。窦吉建议根据自身工 作压力的大小,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压力过大的人, 要注意调节工作节奏,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时间。可以 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严格设定自己的工作时长,只在 规定时间内工作;第二,为家庭或个人生活设定目标, 在工作和生活中求得平衡。
◆建立部门领导走访员工家庭制度。部门领导要坚持每年走
访员工家庭1-2次,当员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组织 上要及时掌握,尽可能帮助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 忧。
25
(十)、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 ◆加强组织部门工作的计划性。对工作要提前谋划,并 有计划的组织实施。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乱拍脑袋 的事,不搞“文山会海”,不搞朝令夕改,体恤基层 组工干部的难处,布置工作任务给予一定的提前量, 避免下面临阵磨枪、手忙脚乱,忙忙碌碌、做无用功。 ◆增强部门领导能力的互补性。部门领导虽然经过千挑 万选,但个人的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有的长于决断, 有的精于事务,有的长于技术,有的善于管理,这就 要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实现优化组合,尽可能地发挥每 个部门领导的优势和特长,实现最佳的群体状态和工 作格局。
10
5、身体不适: 经常听到员工发出诸如“记忆力减退”、“身体越来 越差”、“脾气越来越大”、“睡不好觉”之类的感叹,
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会感到精疲力尽,经常处于烦闷、抑
郁、紧张状态。
11
(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2、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生活稳定、希望免于 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3、社交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 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 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4、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信心 、成就、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等。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 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5、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它是指 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 12 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7
2、心理困惑:
部分员工对当前许多不正常、不正确的社会生态问题
不理解但却要被动认可或接受感到困惑无奈。有相当一部 分人认为组织工作虚的成分多,实的成分太少,自身价值 很难得到直接量化的体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使员工在 公与私之间面临两难选择,对坚持公道正派心存疑虑。
8
3、心态浮躁 :
个别员工不愿“沉下去”做基础性工作,热衷于表面
(八)、抓好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要将心理素质特别是承压能力,作为部门领导选拔任 用的重要指标,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选拔心理素质好、承 压力强、心态健康的部门领导。将心理问题纳入所有员教 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 务等方式,加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组工干 部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同时,要坚持定期组织心 理健康评测,通过测评反映出来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要提前介入,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压力,无人能幸免的流行病?
(一)、你有压力流行病吗?
最近一个月有没有以下的情形?如果有,请打钩。 1.脑袋昏昏沉沉(头重重的)。 2.眼睛疲劳(眼睛感到疲劳的情況较以前多)。 3.有时会鼻塞(有时鼻子怪怪的)。 4.有时会头晕(以前完全沒有)。 5.有时站起来会头晕(有瞬间头昏眼花、站不稳的情形)。 6.有时会耳鸣(以前沒有)。 7.常常嘴破(比以前容易)。 8.经常喉咙痛(喉咙有时会觉得刺痛)。
9
4、感情抑郁 : 许多员工认为自己身处特殊岗位,肩负特定职责,其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受人瞩目,因此在工作与生活中不得 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很多情况下 也只能委曲求全。个别员工流露出心理失衡感受,认为自 己在本职岗位工作时间长,付出的不比别人少,工作业绩 不比别人差,但其他一些员工屡屡提拔重用,自己却总在 原地踏步,心里倍感挫折失意。个别员工由于得不到领导, 特别是“最高领导”的支持、认可和理解,对本职岗位兴 趣渐失,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减弱。
6
• 来自工作能力欠缺的压力
• 面对现代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快速增加,面对 新形势新任务,能力上:“本领恐慌”—重大原则面前失 去警觉:复杂问题面前手足无措:巨大优势面前错失良机: 改革发展面前无所作为。 • 据调查,54.1%的基层组工干部深感自己“本领恐慌”, 存在着一定的“能力危机”感,14.9%的人感到“难以胜 任当前组织工作”,19.2%的人认为“在复杂问题面前束 手无策”。遇到如机构改革、班子调整、群众上访、基层 党建创特色等挑战性较大的工作,47.2%的干部感到“精 神紧张、急躁易怒”。
24
(九)、关注员工身心健康需求 ◆落实好定期体检制度。坚持每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一次体
检,帮助员工预防疾病,及早发现和医治疾病。
◆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因地、因时、因人、定期组 织一些登山、球赛、外出考察等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让所
有员工在自娱自乐中交流情感、增进团结,消减工作压力,
拉近干部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员工紧张而复杂的人际关系 得到改善。
22
(七)、通过健全完善制度营造关爱员工的 良好氛围
心理失调是因为在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 决而产生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制度化的设计和安排。 如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的内 省、真心的批评能消除疑惑,宣泄积怨。又如交心谈心制 度。当心不平、气不顺的时候,一味地强调自我克制和消 化,缺乏正常的沟通渠道和倾诉对象,就会形成上级面前 不敢说,同事面前不能说,亲友面前不愿说的局面。通过 交心谈心,能为干部提供一个倾述想法、释放不快情绪的 渠道,也有利于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信任、 默契与融洽。部门领导要经常与部门员工谈心谈话,了解 部门员工的所思所想所盼,把握部门员工的心理脉搏,化 解其思想疙瘩,缓解其工作压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心 理上的积极因素,使部门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两个角度考虑问题: ◆自我角度 ◆他人角度(最容易犯自我为中心的错误) 黄金规则: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19
(五)、辩证看待“复杂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本质上是复杂的。 (没有世外桃源,这山看着那山高,有的单位看似风平浪静, 其实不然) 2、灵活、平衡地协调好,不要逃避。 (分析复杂所在,确定个人所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锻炼智 慧,磨练意志)
21
工作压力过小、缺乏成就感的人,则应做好职业规划,树立 短、中、长期职业目标,避免做“温水里的青蛙”。 注重学习,制定充电计划。充电不但能够更新知识,提高 工作能力,同时也是进行自我调适的重要手段。白领在制定 年度工作计划时,也不妨把充电计划设计得更丰富些,或者 向老板多争取一些培训机会。知识储备增加了,不但有助于 重拾工作热情,将来还可能得到更高的回报。 建立社会交际网络,借助外力化解。 职场贴士: 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闹钟”只能 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衫的时间,应掌握在 每个人的心中。
2、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建立公共突发事 件、灾难心理干预应急预案,对社会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社 会的稳定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突发事件,通过心理干 预,防患于未然。 3、加强对心理咨询机构的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正规 的心理服务机构队伍。 5
(四)、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种具体表现
1、精神焦虑: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快速增加,面 对新形势新任务,员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领恐慌” 和“能力危机”感。遇到如政策变动、岗位调整、员工 调动等挑战性较大的工作,往往表现为精神紧张、急躁 易怒。在完成领导交办的重要任务或独立完成重点工作 时,感到心力交瘁、寝食难安。适度的压力、轻微的焦 虑并不是坏事,但压力太大,就会使人紧张过度,惶恐 不安,表现在工作中就会忙而无序、方法简单、语言生 硬。
文章,工作眼高手低,工作中仅满足于走过场,没有静下 心来思考如何去抓出成效、抓出特色。有的员工工作求
“急”,不从实际出发,只求交差应付了事。少数人Hale Waihona Puke Baidu愿
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对复杂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去解决, 而是捂着,能拖则拖。还有些员工工作中好“怨”,心情 变化无常,一帆风顺时,劲头十足,一旦遭到挫折,便灰 心丧气,怨天尤人。
记分方法: 总计打钩数 • 0至5个正常 • 6至10个轻度压力
• 11至20个中度压力
• 21至30个 高度压力
16
(二)、职场中的压力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1、直接互动。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具体最直接 的关系(我与胡锦涛有关系,但没有人际关系) 2、复杂性。 (1)多样性:角色多重 (2)刺激性:给人造成不适,从而躲避刺激 (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影响最直接、最强烈,因此, 调整心理,从人际关系开始)
2
一、心理,人人必须面对的科学?
(一)、心理问题的特点
1、普遍性:必然性,只要有心理过程,就存在心理问题 2、特殊性:有别于生理问题(回避);个体差异(家庭、 工作、环境) 3、层次性: (1)、心理不适、不舒服、不愉快;(轻微、短暂) (2)、心理障碍、烦恼、痛苦;(持续时间长) (3)、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可能持续终生) 所以,发现心理问题要及时化解,避免向高层次发展(马 加爵事件、道德观察案例)
17
(三)、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互动效应
1、互动效应的实质:反射效应(你对别人的方式决定了别 人对你的方式) 2、人际关系和谐的实质:交换平衡(付出经济、物质、精 神利益,从中得到回报) “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口号是抽象的。雷锋精神:助 人(付出)→(回报)为乐
18
(四)、正确协调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讲师:唐峰斌/WH后勤主管 2013-05-04
1
目
录
一、心理,人人必须面对的科学--------(13-22) 二、压力,无人能幸免的流行病--------(23-37) 三、观点,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38-52) 四、健康,是全人类的第一需要--------(53-55) 五、自己,才是最好的心理医生--------(56-68)
3
(二)、基本模式
心理问题不是抽象的,是有因果关系的,其基本模式为: 环境—心理—行为(之间的互动)所以
1、分析心理问题从环境开始
2、心理受环境影响,支配行为,反过来影响环境
3、环境、心理、行为三者要相互协调,良性互动
4
(三)、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问题, 需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提高领导者科学管理能力。一个区域的稳定与发展、 社会 的文明与和谐都需要社会公众的健康心理做支撑。因 此,领导者在讲政治、讲经济的同时,必须以人为本,对 民众和社会的心理做一些必要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未雨 绸缪。
14
19.对工作提不起干劲(注意力也变得无法集中)。 20.难以入眠(不太睡得着,即使入睡也是浅睡眠)。 21.常做梦(以前并未如此)。 22.半夜一点、两点时会醒过来(然后就常常再也睡不着)。 23.有时会突然变得喘不过气来(觉得好像缺氧一样)。 24.有时会有心悸的症狀(以前沒有)。 25.有时会胸痛(觉得胸口好像被勒紧般)。 26.常感冒(而且很难痊癒)。 27.容易为一点小事就生气(常觉得焦虑烦躁)。 28.手脚常觉得冰冷(以前不太有这种情形)。 29.手掌或腋下常出汗(变得容易流汗)。 30.不太想与人接触见面,觉得有点退缩、麻烦(以前并未如 15 此)
13
9.舌头经常长白色舌苔(以前正常)。 10.以前喜欢吃的东西,现在并不会觉得那么想吃(对食物的 好恶逐渐改变) 11.觉得食物好像在胃里面不消化(总觉得胃怪怪的)。 12.肚子发胀、疼痛(腹泻与便秘反复交替出现)。 13.肩膀疼痛(头也重重的)。 14.有时背部和腰部会痛(以前不太有此症狀)。 15.疲劳不易消除(较以前容易疲劳)。 16.这阵子体重下降了(有时甚至毫无食欲)。 17.稍微做点什么就立刻感到疲倦(比以前容易疲倦)。 18.有时早上起床时觉得不舒畅(觉得前一天的劳累尚未完全 消除)
20
(六)、职场“抗压”
厌职情绪也是一种“病”。它会让你渐渐失去工作的 冲劲和动力,刻意与同事保持距离,对工作的意义产生 怀疑,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及时找到走出厌 职情绪的突破口,职业生涯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威胁。而 眼下,正是寻找到这个突破口的好时机,因为大多数人 会在年初粗略设计自己一年的工作计划、充电计划和休 闲计划,如果安排得当,就能有效抗击职场压力。 根据压力大小,适当安排工作。窦吉建议根据自身工 作压力的大小,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压力过大的人, 要注意调节工作节奏,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时间。可以 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严格设定自己的工作时长,只在 规定时间内工作;第二,为家庭或个人生活设定目标, 在工作和生活中求得平衡。
◆建立部门领导走访员工家庭制度。部门领导要坚持每年走
访员工家庭1-2次,当员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组织 上要及时掌握,尽可能帮助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 忧。
25
(十)、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 ◆加强组织部门工作的计划性。对工作要提前谋划,并 有计划的组织实施。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乱拍脑袋 的事,不搞“文山会海”,不搞朝令夕改,体恤基层 组工干部的难处,布置工作任务给予一定的提前量, 避免下面临阵磨枪、手忙脚乱,忙忙碌碌、做无用功。 ◆增强部门领导能力的互补性。部门领导虽然经过千挑 万选,但个人的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有的长于决断, 有的精于事务,有的长于技术,有的善于管理,这就 要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实现优化组合,尽可能地发挥每 个部门领导的优势和特长,实现最佳的群体状态和工 作格局。
10
5、身体不适: 经常听到员工发出诸如“记忆力减退”、“身体越来 越差”、“脾气越来越大”、“睡不好觉”之类的感叹,
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会感到精疲力尽,经常处于烦闷、抑
郁、紧张状态。
11
(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2、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生活稳定、希望免于 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3、社交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 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 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4、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信心 、成就、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等。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 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5、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它是指 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 12 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7
2、心理困惑:
部分员工对当前许多不正常、不正确的社会生态问题
不理解但却要被动认可或接受感到困惑无奈。有相当一部 分人认为组织工作虚的成分多,实的成分太少,自身价值 很难得到直接量化的体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使员工在 公与私之间面临两难选择,对坚持公道正派心存疑虑。
8
3、心态浮躁 :
个别员工不愿“沉下去”做基础性工作,热衷于表面